5岁小朋友弱视配镜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5
验光配镜疑难问题及处理方法在眼镜行业中有不少验光配镜人员只能解决一般问题,一旦遇到少见的或疑难问题则束手无策或解决不妥,令顾客失望。
笔者多年来的实践并结合理论学习积累了一些解决验光配镜疑难问题的经验,现陈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1、高度远视和近视高度近视(以上):对初次配镜者如完全矫正有明显不良反应,则可由2/3的屈光度开始配镜,3个月后随着不良反应的减轻逐渐达到满意矫正。
有时递增度数到完全矫正可达3次之多,每次提高一般在以内,这是因为睫状肌恢复正常调节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对曾戴过高度近视镜的患者,也有可能提高1次屈光度就能达到满意的矫正视力。
笔者曾接待一位51岁妇女,原戴镜:,,双眼矫正视力为,当时电脑显示,,实配,,其矫正视力均达到,患者试戴1小时未感不良反应,高兴而归。
实际上,对老年人只要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配镜度数可适当低些,这样既可远用又可近用。
例如60岁顾客为,实配,如远视力矫正到,近视力正常,无不良反应即可。
至于取远,近用之平均值,如只选远用或近用取相应。
对于学生应力争完全矫正。
高度近视,特别是以上的近视常有合并症,如晶状体及玻璃体混浊、眼底变性等。
为了探知有无合并症及其轻重,笔者尝试完全矫正,看最好的矫正视力是多少,如达到≥,可初步认为无合并症或有轻度合并症。
当很难判断矫正视力能否再提高时,取小孔镜置于矫正镜片前,如视力仍无提高,就判断矫正视力到此为止。
这样做,有利于加速选择适宜的屈光度镜片。
高度远视(+以上)1.2.1有晶状体眼:由于少年儿童眼的调节异常活跃,在初步验光后仍需要散瞳或用云雾法缓解调节,待瞳孔恢复正常时(用复方托品酰胺于第2天,用后马托品于第1周后,用阿托品于第3周后)再行验光,然后对比散瞳前后的屈光度,开具处方。
一般处方上的屈光度数位于散瞳前后屈光度数之间,这是因为既要排除调节紧张的干扰,又要考虑日常客观存在的剩余调节。
也可以用显性远视度+1/4隐性远视度作为配镜度数,或取2/3的当天散瞳后的屈光度,但均不如前法准确可靠。
儿童配镜用什么镜片一、儿童配镜用什么镜片1. 儿童配镜用什么镜片2. 儿童近视的分类3. 儿童配镜的原因二、如何预防儿童近视三、儿童近视的治疗误区儿童配镜用什么镜片1、儿童配镜用什么镜片儿童近视其实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眼部疾病了,儿童的眼睛更需要好好保护,所以选择一个合适的镜片材质就尤为重要。
儿童配镜建议家长好选择PC片或Trivex材料制成的镜片。
与其它镜片相比,这些材质的镜片不仅重量轻,且具有更好的抗冲击性,安全性更高。
不仅如此,PC片和Trivex镜片还能保护眼睛免受UV射线的危害。
PC镜片价格更实惠一些,而且质量也不错。
这种镜片的材质是固态的,主要成分是聚碳酸酯,属于热塑性材料。
只有经过加热后才会形成镜片,所以这种镜片有极强的韧性,不容易破碎,故称为安全镜片。
每立方厘米仅为2克,是目前用于镜片最轻的材质。
儿童配眼镜不适合用玻璃镜片,因为儿童好动,而玻璃镜片易碎,如果破损了有可能伤到眼睛。
所以家长在给孩子配眼镜的时候要多加考虑,而且一定要去正规的地方配眼镜。
2、儿童近视的分类按近视程度可分为轻度近视,中度近视,重度近视。
按近视发生改变的结构可分为轴性近视和屈率性近视。
按发病病程可分为初发性近视,进展期近视,恶性近视。
按遗传相关性可分为遗传性近视和非遗传性近视。
按近视类别可分为单纯性近视,近视散光,复性近视散光。
按调节因素分为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
3、儿童配镜的原因高度近视眼的双亲家庭,下一代近视的发病率较高,高度近视眼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已被公认,但对一般近视遗传倾向就不很明显。
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与近距离用眼的关系非常密切。
青少年的眼球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
儿童弱视的治疗(转)2011-03-19 20:22:32| 分类:百科知识|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1、什么是弱视的具体内容眼球内外部无器质性变而矫正视力不到正常(小于0.9 )。
2、弱视有哪些最常见表现视力减退;拥挤现象;眼位偏斜;异常固视;眼球震颤。
家长指导孩子治疗弱视(1 )要充分了解弱视治疗过程是缓慢的,视力是逐渐提高的,因此家长不能操之过急,要有耐心、恒心。
(2)要耐心劝导孩子坚持戴眼镜。
除洗澡、睡觉之外,一定要坚持戴眼镜,尤其是遮盖健眼时,这点很重要,镜腿要用链条连起来,防止眼镜打碎。
(3)引导孩子在看近物时,一定要戴镜,尤其是绘图、写字时,这样常可达到事办功倍的效果。
(4)对中、重度弱视的儿童,除戴镜外,还要坚持到医院进行弱视训练治疗,应用弱视刺激仪(cam )的家长要鼓励孩子认真画图,尽量画得准。
(5 )坚持及时复诊。
2〜3岁的儿童每两周一次,更大一些的儿童每一个月一次,请医生检查眼底,视力等,每年要散瞳验光一次。
总之,由于儿童年龄小,自制力差等因素,家长耐心指导孩子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传统的治疗办法,由于不对路,往往疗程长,贻误治疗时机,有的几年,有的治不好.这些办法包括:1. 配镜法2.手术矫正斜视法3.单纯遮盖健眼法4.精细目训练5.中药内服法6.仪器治疗.以上方法的实践结果均不甚理想.(1)弱视按照病因可分为:斜视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先天性弱视。
(2)弱视按程度可分为:轻度弱视:原始矫正视力0.6〜0.8;中度弱视:原始矫正视力0.2〜0.5;重度弱视:原始矫正视力小于等于0.1。
屈光不正矫正以后,远视力 <0.1者为重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2-0.5者为中度弱视;矫正视力为0.6-0.8者为轻度弱视。
治疗儿童弱视的方法有很多,但不管哪一种,都有适应症及局限性,应根据弱视的性质选择适当的方法,目的在于提高视力,恢复双眼视功能。
一旦发现孩子患有弱视,首先应散瞳验光,了解屈光状态,配戴合适的眼镜,先矫正其远视、近视或散光。
难治性弱视要选择什么样的弱视治疗仪什么叫难治性弱视?高度远视、高度近视、斜视、两眼严重屈光参差(>300度)、严重上睑下垂等所引起的弱视在临床上很难治愈,称为难治性弱视。
难治性弱视治疗原则(一)早期:治疗弱视的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最早可从1~2岁开始治疗,难治性弱视,如超过6岁才治疗,很难治到1.0以上,常常需要使用第3代以上的强化型复合弱视仪长期治疗才能获得好的效果。
(二)配镜:1、凡伴有50度以上近视、散光、250度以上远视及100度以上屈光参差均应配镜。
因为难治性弱视的视力提高通常非常困难,只要有助提高视力,即使作用轻微也应尽量利用。
2、高度远视伴有调节性斜视时,配镜应优先考虑眼镜的增视作用,其次才考虑矫正斜视的作用。
可试戴镜矫正2~3个月,如眼位正常,应即时减去200~300度以促进视力增加。
如眼位仍偏斜,也应降低 200度左右配镜,先促进较好的那只眼视力增加,暂时放弃斜眼的矫正。
因为难治性弱视的视力如错过一定年龄才治疗会增加难度,甚至无效(7岁以上几乎不能再治愈),而调节性内斜视,不论在哪个年龄,只要充分松驰调节即可以矫正斜视。
当然,如果能确保不妨碍视力提高的同时,在6岁前矫正眼位,对建立、完善立体视功能非常重要。
3、高度远视或近视所戴眼镜的顶点距离应尽可能小,即镜片尽可能靠近眼睛,可以减小行走时抖动过大造成眼镜震颤而妨碍视力提高。
方法是用较硬的金属架,调低鼻托并调短镜腿与耳弯部距离。
4、水平性眼球震颤者:远视、近视及远视性散光的度数应适当欠矫,而近视性散光可以足度矫正。
同时更应强调减小角膜顶点距离和增加镜架的稳定性,如能配隐形眼镜,效果更好,因为震颤的眼球戴高度数镜片会造成物象颤动更大而影响视力提高。
5、高度近视或远视配镜时必须强调光学中心水平移位不得大于2mm,上下移位不得大于1mm,以避免双眼物象不能很好融合而产生抑制,从而妨碍视力提高。
(三)盖眼:应该强调,只有在一只眼为健眼(0.9或以上),另一只眼视力低两排以上时才能盖住健眼。
儿童眼睛弱视的配镜原则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弱视的配镜原则大部分弱视儿童均为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即使在斜视性弱视和先天性弱视中,亦有不少患儿存在屈光异常。
因此矫正屈光,予以一个比较清晰的聚焦视网膜成像以改善黄斑区的功能,实是治疗儿童弱视的首要步骤。
它可以矫正屈光不正以促进视功能发育,还可以减轻或消除眼位的偏斜,改善空间频率的敏感度。
弱视儿童的配镜种治疗性配镜和一般的光矫性配境完全不同。
它必须以阿托品散瞳验光的屈光度数为基础(应以检影为主、电脑验光的数据为参考),参照弱视儿童的相关年龄和弱视的程度,扣除其生理性屈光范围,考虑双眼平衡,再结合原瞳孔的实际试戴效果,才可设定配境度数。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治疗效果的进退,每半年或一年应作阿托品散瞳验光复查屈光度的改变,适时的更换相应的镜片。
配戴矫正屈光不正的眼镜:多数弱视患者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首先需要配戴矫正眼镜,其配镜原则如下:一、无斜视的弱视按验光结果,以矫正视力最佳为原则,根据屈光状态、视力、年龄、给予配镜处方。
在试镜基础上,在获得最佳视力的镜片中进行筛选,远视眼中可选其中较高屈光度镜片,近视眼选较低屈光底镜片。
1、远视根据患儿年龄,扣除其生理性远视度数配镜。
例如:(1)年龄 4~5岁验光 +5.0DS配镜 +3.0DS或+3.50DS(2)年龄 6 岁验光 +5.0DS配镜 +4.0DS(3)年龄 5 岁验光 +5.0DS^+1.25DC*90配镜 +3.50DS^+1.0DC*90(4)年龄 5岁验光 +5.0DS三周复验 +3.50DS→0.2、+2.0DS→0.5,仍应配镜+3.50DS。
(5)若年龄< 4岁,阿托品散瞳验光,其远视度数<+2.50DS者,一般不予配镜,可随访观察。
2、高度远视最好配两副眼镜,足矫镜用以训练时戴和近用;平时戴镜度数则以扣除相关年龄的生理远视度数来配。
弱视康复训练及弱视康复治疗基础理论复习试题(四) 注 意 事 项 1、本卷为弱视康复训练理论复习试卷。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标封处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在单位的名称。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规定的位置填写您的答案。
4、不要在试卷上乱写乱画,不要在标封区填写无关的内容。
5、达标要求:80% 合格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得 分 一、案例分析(根据你对弱视的了解,开出适当的配镜处方并给出弱视训练处方) 1、某患儿,4岁,眼位正,无配镜史。
裸眼:R:0.4,L:0.5。
睫状肌麻痹后检查结果如下:OD :+5.00DS=0.5;OS :+5.00DS=0.6。
次日瞳孔恢复后检查结果如下: MPMVA :OD :+2.50DS=0.5;OS :+2.50DS=0.6。
1.1请问如何配镜? 2、某患儿,5岁,家长发现孩子眼睛看东西出现对眼。
裸眼视力R:0.4,L:0.3。
遮盖实验:看远约15∆内斜视,左眼主斜,眼球运动不受限。
小瞳下电脑验光:OD:+3.75DS/+1.00DC ×90;OS:+4.75DS/+1.50DC ×90。
睫状肌麻痹后: OD:+5.25DS/+1.00DC ×90=0.6;OS:+6.50DS/+1.50DC ×90=0.3。
散瞳后遮盖实验:基本正位;眼底检查无明显异常,双眼均为中心注视。
请问如何配镜?当戴镜后遮盖实验:基本正位;戴镜同视机检查:一级同时视:有+2°,二级融合视:-7°~+13°,三级立体视:200″,加-3D 后 AC/A=3.2时。
2.1、请问其训练处方应该如何开具?考 生 答 题 不 准 超 过 此 线 地区姓名单位名称准考证号3、某患儿,6岁,学校体检发现视力异常。
裸眼视力R:0.5,L:0.4。
遮盖实验:看远3∆内斜视,近约15∆内斜视眼球运动不受限。
儿童眼镜镜片选怎样的好1、儿童眼镜镜片选怎样的好选择较轻的镜片,减少整副眼镜的压力。
一般是选择树脂镜片的更多,树脂镜片不易破碎,安全性好,而且重量轻,很符合儿童的需要。
有需要的话,儿童是可以选择渐进多焦点镜片,这种镜片可以很好的实现看近、看中区、看远区,对于学生来讲的话,镜片的下方用于看近区,减少了睫状肌的调节,可以缓解眼疲劳,减缓近视的发展。
镜片的中区和上区能够提供很好的中视力和远视力,看事物都很清晰自然。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还可以纠正不良的坐姿。
渐进多焦点镜片是很适合儿童的需要。
儿童适合戴无色的透明的镜片。
由于染色镜片减少了透光量,从室外到室内,光线不同,眼睛需要不断的调节,眼疲劳更容易发生。
而且儿童还在生长发育阶段,是需要外界环境的刺激,长期佩戴这种染色片的话,减少了对眼睛的刺激,不利于眼睛的发展。
儿童比较活泼好动,很多儿童的镜片就是因为划伤或者是磨损厉害的缘故而需要重新的验配的,因此,儿童更适合那种加硬的膜层,这种膜层坚固,镜片会比较硬,安全性更高,镜片不易刮花,划伤。
2、眼镜质量鉴别镜片透光度及光学均匀性测试法:手持镜片距眼睛30厘米左右,从镜片中观察远方。
若视物清晰,无变形,且缓慢移动时无跳跃,说明镜片的透明度和光学均匀性比较好。
光学中心位置测试法:在白纸上用细线画一个大十字,笔画要清晰笔直。
手持镜片,用一只眼从镜片中观察十字笔画的形状。
若镜里镜外笔画不在一条线上,可移动镜片,使镜片里面的十字笔画与镜外的连成一线。
用软笔在镜片中观察到的十字中心处点一个小点,此点即为光学中心。
两个镜片点出光学中心后,观察比较两侧光学中心是否对称,再用直尺测量两个中心点的距离是否与处方规定的瞳孔距离一致。
若镜片中的十字笔画弯曲,则说明镜片存在质量问题。
3、眼镜注意事项首先应选择正规、信誉较好的眼镜店去配制眼镜,眼镜质量和服务有一定保障。
在配镜前,均应先验光,不可盲目购买。
眼镜制作完成或选购后,校配人员会根据脸型进行校配。
儿童眼睛弱视的配镜原则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22, 2012弱视的配镜原则大部分弱视儿童均为屈光不正性弱视和屈光参差性弱视,即使在斜视性弱视和先天性弱视中,亦有不少患儿存在屈光异常。
因此矫正屈光,予以一个比较清晰的聚焦视网膜成像以改善黄斑区的功能,实是治疗儿童弱视的首要步骤。
它可以矫正屈光不正以促进视功能发育,还可以减轻或消除眼位的偏斜,改善空间频率的敏感度。
弱视儿童的配镜种治疗性配镜和一般的光矫性配境完全不同。
它必须以阿托品散瞳验光的屈光度数为基础(应以检影为主、电脑验光的数据为参考),参照弱视儿童的相关年龄和弱视的程度,扣除其生理性屈光范围,考虑双眼平衡,再结合原瞳孔的实际试戴效果,才可设定配境度数。
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和治疗效果的进退,每半年或一年应作阿托品散瞳验光复查屈光度的改变,适时的更换相应的镜片。
配戴矫正屈光不正的眼镜:多数弱视患者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屈光不正,首先需要配戴矫正眼镜,其配镜原则如下:一、无斜视的弱视按验光结果,以矫正视力最佳为原则,根据屈光状态、视力、年龄、给予配镜处方。
在试镜基础上,在获得最佳视力的镜片中进行筛选,远视眼中可选其中较高屈光度镜片,近视眼选较低屈光底镜片。
1、远视根据患儿年龄,扣除其生理性远视度数配镜。
例如:(1)年龄 4~5岁验光 +5.0DS配镜 +3.0DS或+3.50DS(2)年龄 6 岁验光 +5.0DS配镜 +4.0DS(3)年龄 5 岁验光 +5.0DS^+1.25DC*90配镜 +3.50DS^+1.0DC*90(4)年龄 5岁验光 +5.0DS三周复验 +3.50DS→0.2、+2.0DS→0.5,仍应配镜+3.50DS。
(5)若年龄< 4岁,阿托品散瞳验光,其远视度数<+2.50DS者,一般不予配镜,可随访观察。
2、高度远视最好配两副眼镜,足矫镜用以训练时戴和近用;平时戴镜度数则以扣除相关年龄的生理远视度数来配。
儿童配镜的8大步骤你具体了解吗现在很多儿童小小年纪就患上了近视眼,很多家长会给孩子配镜。
家长在给孩子配镜时,一定要按照正规的方法步骤来进行。
下面我们来看看儿童配镜的正确步骤。
儿童配镜的正确步骤第一步:散瞳12岁以下的儿童常用的散瞳药是1%阿托品眼膏,在验光前3天使用,每天3次,有内斜的儿童需连续使用7天。
无内斜的12岁的儿童用0.5%托吡卡胺,验光前1小时使用,连续滴4-5次,每次间隔5分钟,闭眼避光静坐。
第二步:验光采用客观验光法。
此种方法不需由孩子自己来判断戴哪个度数镜片看得清楚,而是由视光医生通过检影得到客观、准确的屈光度数。
第三步:插片试镜医生依据验光的结果给孩子插片,观察视力矫正情况,结合孩子的主观感觉,初步确定最适宜的镜片度数。
但还不能给出配镜处方,因为这个过程中孩子的瞳孔是散大的,眼睛本身的调节力被消除,通常我们戴镜是在有调节的情况下使用的,所以还需进行下一步。
第四步:复验的选择时机是散大的瞳孔完全恢复到正常,调节力恢复后进行。
使用1%阿托品眼膏的儿童需要20天左右恢复,0.5%托吡卡胺散瞳的儿童2—3天即可复验。
复验时,医生根据初次验光的结果,结合儿童的年龄、屈光性质、眼位情况以及孩子的主观感觉等因素综合分析,最后确定镜片度数。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不仅要求医生能确定适合孩子配戴的准确度数,而且要使孩子戴上眼镜后无任何不适感。
第五步:测量瞳距瞳距是指两眼瞳孔间的距离。
瞳距的准确是影响眼镜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每个人在配镜前都必须仔细地测量。
第六步:开具眼镜处方眼镜处方是配镜的依据,视光医生在完成以上步骤之后得出的结果。
它除了用于配镜之外,还可以为下次复查看病提供原始的病历依据,家长一定要保管好。
第七步:配镜市场上眼镜店面琳琅满目,良莠不齐,如果不到很正规的眼镜店去配,有可能就没有质量的保证,那么前面的步骤也前功尽弃。
所以家长务必慎重选择。
第八步:选择眼镜架选择眼镜架时不能光考虑价格和美观因素,更重要的是要考虑眼镜架的大小、材料是否适合孩子,选好后必须根据儿童的脸型进行调整,使眼镜和孩子的鼻型和耳型吻合,孩子戴上眼镜后不至于在活动中出现眼镜下滑的现象。
5岁小朋友弱视配镜问题钱广来呼正林淘宝眼科之家最近看到网上家长提问,提问内容是5岁弱视小朋友的配镜处方问题,有三位分别都给了回答,但却是相反的两种观点,此问题应该值得大家深思,现摘录如下:家长的提问内容原文如下:我儿子5岁,医院检查出有弱视和远视。
但是我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他戴上眼镜看视力表只能看到0.2,但是不戴可以看到0.4 。
医生说这是正常的,但是我搞不懂为什么戴了眼镜会看到的更少。
而且他两个眼镜的矫正度数为0.2和0.15,这个也太那个什么了吧。
我对此完全不懂,拜请各位大虾给点专业意见!在线等!补充问题:已经散瞳,但是散瞳是上周一,当时没有配眼镜。
周六又用仪器测了一下就让配镜了。
而且我看他单子上写的矫正视力为0.2和0.15。
可是他的视力本来就不止这点啊.....问医生,他说让儿子多看一会儿他就看不到0.4,还说戴眼镜看到0.2只是还没有适应而已...我对此表示完全不理解……期待各位的帮助,我先谢谢了!下面是三位的回答,下面的是三位回答者相互之间的回复内容。
首先是钱为来的回答如下:“如果没有内斜的问题,这样配镜是错误的。
有内斜的话是另一回事。
分析配镜的度数应该是散瞳过后的度数直接配上去的,这样是有问题的。
医生的所学是看病知识,医生验光其实是专业不对口的。
“眼视光专业”毕业才是真正的验光师,才是对口的,在当地找吧。
验光级别的划分是这样的:一级/高级技师、二级/技师、三级/高级技能、四级/中级技能、五级/初级技能。
一级二级才是真正的验光师,后面有技师两字,三四五级为验光员,后面是技能字样。
追问:医生说跟视力没有关系,他是高度远视,以后会发展成弱视,要按他的要求戴眼镜回答:弱视就是用视力的好坏去衡量的。
其他的不想再说了,该说的我已说了,请不要再追问了。
我的这个观点会与有些人的观点相勃,所以不想多说,明白吧,如果信我的话,你就先让孩子提高视力,度数可以慢慢调整到位。
”淘宝眼科之家的评论:钱老师,如果没有内斜,远视欠矫也不能无限制。
孩子的隐性远视比例,是个弹性很大的范围,经验处方短期矫正视力不如裸眼视力,这是允许的(正位,远视欠矫的目的是正视化而不是最佳矫正视力。
)。
眼睛适应镜片度后,问题就会解决。
不知道您本人平时是不是从事斜弱视配镜,儿童弱视配镜原则,没有一定之规,都是师承习惯为主,没有对错之分。
对别人可能的正确的处理直接否定,有时是大师所谓,有时是好为人师的表现。
对呼老师和钱老师回答的评论,可能有些言语过激,这里一并道歉。
无心树敌,再次道歉!钱广来的回复如下:争论是很正常的。
我的观点已写在呼老师的回复里了,你应该已经看到了。
我给你一个建议就是多与患者沟通,书本上所学的东西不能完全信他,有一句话叫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多听听患者的反溃,不断修改自己的观点,改进自己的做法才会进步,更加人性化一点。
就象我对非球镜片的看法一样,我认为非球镜片就是一个忽悠人的东西,这一点也不别人接受,但只要用心去看我写的非球的文字,应该就知道我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
同理。
呼正林的回答如下:“这医生说的不正确!弱视,戴上眼镜应当比不戴眼镜的视力要提高,只不过是达不到理想矫正结果而已。
戴上眼镜,还不如不戴眼镜,说明验光出了差错。
这样会越戴眼睛的视力就会越差。
”评论如下:淘宝眼科之家2012-10-29 16:52呼老师,听说过您的大名,不知您说的是不是我的回答内容。
儿童弱视配镜跟成人弱视原则大不一样的。
而且儿童弱视镜方处方原则的把握并没有客观一定的标准,多数是师承技能。
我能说出来我的解释,我临床实践了12年,行之有效的。
呼正林给“淘宝眼科专家”的回复:在弱视的配镜与矫治方面,儿童与成人当然是有所不同的。
其区别就在于少年儿童的精细的视觉分辨力还能被唤醒。
而儿童弱视要想获得良好的矫治视觉效果,显然是要通过精确的配镜和有效的视觉分辨训练。
而目前所谓的治疗弱视的仪器,甚至还有号称还带有近视眼、散光眼、老视眼的训练效果的仪器,纯属是为了卖钱而忽悠人的。
钱广来是一个验光师,他也是一个凡人,我是个医生、教师,医生、教师也是凡人。
当然眼科大夫也是一个凡人。
是否外行,则另当别论,但是必须要肯定:视光学是一门边缘学科,与单纯光学、医学、眼科还是有较大区别的。
下面不再引述相关叙述,只按段落来陈述自己的意见“远视合并弱视,配镜初期戴镜矫正视力低于裸眼视力这是很常见的事情。
”这个结论是不正确的。
假如这种情况存在是常见的,应当赫雨时、孟祥成、刘家琦、杨景存、郭静秋这些斜弱视专家们不会隐瞒不说吧。
诊断弱视眼,只是根据常态瞳孔下(不散瞳)的情况下,在排除了其他相关眼病的戴眼镜前后的视力情况来判定的。
目前,就矫正视力结果而言,还没人主张用裸眼和瞳孔散大似的诊断来判定弱视的。
这里添加的相关散瞳内容,与判断弱视没有直接联系。
这里就存在一个误区,屈光矫正到底是按常态视觉条件下配镜,还是按完全解除调节的视觉条件进行配镜。
显然,任何一个眼视光学的经典作家都没有敢提出“按完全解除调节的视觉条件进行配镜”的办法,这包括毕华德、徐宝萃、徐广第、赫雨时、刘家琦、郭静秋等。
您这种按散瞳完全解除调节作用的情况下,比较常态视觉条件下的屈光,正镜度数值当然就会偏大1.00~2.00D,再通过一番计算得到一个数据,这个数据是什么?这个数据就应当是常态瞳孔下的数据,不管饶了多大一个弯,还是回归到了老一辈屈光学专家的路上。
那么,绕这个弯到底其意义何在呢?只能是自己的一种说辞,实际上还是按这些老专家的意见在做事,这也就是说,从天津到北京做城际题录就行了,为什么偏得先到石家庄,再到北京呢?。
另一方面,不管是屈光矫正不足,还是屈光矫正过度,一定是针对常态视觉条件而言。
人必定是是要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生活。
而且,散瞳条件下的数据只不过是提供一种参考信息而已。
既然散瞳期间因调节没有恢复,就不可以给被测者和家长矫正视力低于裸眼视力的信息,这个信息只是一个参考信息,也是一个不准确的信息。
给出这样的信息,除了增加被测者和家长的不必要的慌张之外,还能给他们带来什么?而这些,医生应当不应当给自己的患者呢?这还是值得思考的。
这种仪器矫治弱视的方法实际效果,学过医的人,使用过这种仪器的人也会清楚:除了钱的流动之外,其他是什么也得不到的。
仅是自己的认识和一点个人体会,仅供参考。
钱广来2012-10-29 19:54回复淘宝眼科之家:你和呼老师同样为眼科医生出身,但我作为一个验光师的眼光来看,呼老师对眼视光学方面的东西一定后来自己深入研究的,作为一个验光师来说我赞成他的观点的,他的所说代表了我想要说的东西。
作为一个为小患者验光配镜的医生,我觉得应该多听听小患者的声音,多问问他们的感受,你提倡的“足矫”我并不反对,我反对的是足矫后视力反而变差,如果一定要到位,可先少给点等调节逐渐放松后再增加,不知你是否明白呼正林回复钱广来如下:谨致谢意!充其量,视力没变化已经到头了,“足矫后视力反而变差”,这是不应当发生的事情和现象。
一名眼科医生将这种现象视为正常、常见的现象,我只能说:无言以评。
淘宝眼科之家2012-10-29 20:49呼老师是知名的高级验光技师,您的书我也看过,但是我感觉您并不从事弱视诊治工作或者说做的很少。
恕我冒昧。
您举出的那些大牌教授,我跟其中一位也交往比较多,他并不熟悉弱视。
弱视临床面对的是一群认知能力还比较弱,检查合作度低,治疗依从性差的患者群体,很多情况,弱视配镜处方是经验处方而不是主觉验光。
我点到为止吧。
视光这块,还要向您多多学习的!呼正林2012-10-29 21:40回复淘宝眼科之家:弱视,视力表分辨都困难,主觉验光就不可能会是依赖的对象。
能依赖的也不是经验,因为经验在条件出现偏差的时候同样会失灵。
因此常态瞳孔下的精确的客观验光,才是配镜的核心。
散瞳条件下,所必然发生的球面像差和像散,肯定还会使屈光数据发生一定的偏差。
因此,散瞳条件下检测的屈光度,无论如何也不能作为配镜的依据和屈光矫正思维的起点。
淘宝眼科之家2012-10-29 21:45回复呼正林:儿童调节如此灵活,请问呼老师如何做常态瞳孔下的客观验光?电脑验光仪吗,孩子可以配合盯住注视点吗,数值波动采信那个?我使用检影十多年了,也自认小瞳检影过关,但我无法给小孩做小瞳检影。
无论您同意与否,弱视尤其是远视性弱视,散瞳验光后直接经验处方,是临床常规。
相信郭静秋刘家琦教授这些前辈也是这么做的。
淘宝眼科之家2012-10-29 21:59我并没有说,以散瞳验光时主觉试片的矫正视力作为弱视诊断标准,这显然是错误和扩大诊断范围的做法。
我只是说,针对远视合并弱视的儿童病例,根据经验做配镜处方是没有什么可以指责的行为。
而且,合并弱视的屈光不正者,调节幅度是否健全还两说,让眼睛适应镜片而不是镜片适应眼睛,是务实的做法。
呼正林2012-10-29 22:07回复淘宝眼科之家:这已经不属于讨论方法的问题。
就没要争论了。
关于刘家琦、郭静秋教授是否做得到,您要是听说过,他们是怎样在祖师爷毕华德教导下,是如何练习检影验光的,可能就不会这样说了。
我只跟徐老交往比较密切。
这些大牌教授有没有水货,我没这胆量说。
但是。
赫雨时、刘家琦、郭静秋教授这是斜弱视的领军人物,不会是水货吧,不能整天拍着脑瓜给人配镜吧。
回复淘宝眼科之家2012-10-29 22:13回复呼正林:呼老师,我们这个暂且不叫争论吧。
视光方面,确实有很多东西需要像您学习。
不过您刚才说的毕华德教授如何指导弟子苦练检影技能,这个对我有触动。
如果能在小瞳下、合作度有限、极短时间内、迅速换片达到中和(一眼两条子午线,至少换片4-5次),这不是没有可能啊!看来是我井底之蛙了!前面有不谦虚之辞,还望海涵!呼正林2012-10-29 22:33回复淘宝眼科之家:应当说,能做到拎着检影镜陈述验光者,都是这个领域中的精英。
我说的,只是个人看法而已。
从毕华德教导中,应当说有两点是关键:①检测时间点的掌握要准;②检测中影动是否保持直线方向,而不能划弧线。
现在检影的问题是:时间点是以检测者感觉为基点;检影镜的晃动绝大部分人都是弧线。
大家都如此,谁也并说谁,约定俗成。
这就和远用瞳距减2就做配镜的近用瞳距一样,约定俗成,但这是绝对有问钱广来2012-10-30 07:14捷状肌麻死状态确实方便检影,让检影变得没有难度。
但检影验光有时确实与主观度数相差很大,本人是喜欢检影的人,基本上每验必检,这算是我的一种爱好吧。
多年经验告诉我,检影对大多数人来说是很准确的,对少数人并不准,这方面需要注意!!!儿童调节能力很好,在一般情况下根本不用担心远视力非常好的情况下近视力不好,除非特例中的特例,让看近看远时焦点都处于视网膜上才是对弱视的最好的治疗方法,这一点应该大家能一致吧。
淘宝眼科之家的回答如下:“我是个眼科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