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09年高考试题——化学(江苏卷)解析版

2009年高考试题——化学(江苏卷)解析版

2009年高考试题——化学(江苏卷)解析版
2009年高考试题——化学(江苏卷)解析版

2009年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江苏卷

化学试题

可能用的哦啊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N14O16Na23Mg24 Al27S32Cl35.5Ca40Fe56Cu64Ag108I127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月1日起实施。下列做法不利于平安全的是 A .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B.在食品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 C .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

D .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标准答案】A

【解析】A 项,聚氯乙烯有毒,不能用于塑料袋包装食品,要用只能用聚乙烯,故选A 项;B 项,碘单质有毒而且易升华,碘化钾有苦味而且不稳定,容易被氧化成有毒的碘单质,碘酸钾是一种稳定易吸收的盐,故选择碘酸钾才作为最理想的添加剂,我们食用的食盐通常加的都是碘酸钾;C 项,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学合成或天然物质。食品营养强化剂也属于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好处首先是有利于食品保藏,防止食品腐烂变质。食品添加剂还能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满足人们口感的要求。适当使用着色剂、食用香料以及乳化剂、增稠剂等食品添加剂,可明显提高食品的感官质量。保持、提高食品的营养价值是食品添加剂又一重要作用。国内外对食品添加剂都有严格规定和审批程序。只要严格按照国家批准的品种、范围、计量使用添加剂,安全才有保障。D 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是现代农药发展的一个方向。 【考点分析】本题考查了如下知识点

①化学物质与生活得关系。②食品添加剂。③化肥,农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 .NH 4Cl 的电子式:

C .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O 18

8

D .对氯甲苯的结构简式:

【标准答案】C

【解析】A 项,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应为

所以A 项错误,B 项,4NH Cl 是由4NH Cl +

-

和Cl -

是阴离子,必须写出电子式,

C 项,18

8O 表示质量数为18,质子数为8的氧原子,所以该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

D 项,该结构简式是邻氯甲苯,因为氯原子和甲基的位置在相邻的碳原子上。对氯甲苯中的氯原子和甲基的位置应该处于相对位置。 【考点分析】①熟记1—20号原子的原子结构结构示意图,常见阴离子、阳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③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之间的关系;、

④常见有机物的命名。

【标准答案】B 【

A

3

Al AlCl →(

322623Al HCl AlCl H +=+↑

或者24243223()3Al H SO Al SO H +=+↑

33()AlCl Al OH →(332343()3AlCl NH H O Al OH NH Cl +?=↓+),33

()Al OH AlCl →(

332()33Al OH HCl AlCl H O +→+),3()Al OH Al →的转化必须经过

32()Al OH Al O →(反应方程式为:32322()3Al OH Al O H O +灼烧)和23Al O Al

→(232

243Al O Al O +↑通电)这两步,所以A 项不选;

B 项:3HNO NO →(3322833()24HNO Cu Cu NO NO H O +=+↑+),2NO NO →(2222NO O NO +=),2NO NO →(22332NO H O HNO NO +=+),23NO HNO →(22332NO H O HNO NO +=+),所以B 项正确; C

项:

2Si SiO →(22Si O SiO +=),223SiO H SiO →必须经过两步

(22322SiO NaOH Na SiO H O +→+和23222323Na SiO H O CO H SiO Na CO ++=↓+), D 项:2232CH CH CH CH OH =→(2

2232CH CH H O CH CH OH =+???→催化剂

),

323CH CH OH CH CHO →(32232222Cu Ag

CH CH OH O CH CHO H O +???→+或),332CH CHO CH CH OH →(3232CH CHO H CH CH OH +???→催化剂),

3222CH CH OH CH CH →=就必须经过两步(3232CH CHO H CH CH OH +???→催化剂和32222CH CH OH CH CH H O ???→=↑+浓硫酸)

【考点分析】熟练掌握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4.用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5℃时,PH=13的1.0LBa (OH )2溶液中含有的-

OH 数目为0.2N A

B.标准状况下,2.24LCl 2与过量稀NaOH 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 A

C.室温下,21.0g 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 A

D.标准状况下,22.4L 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 A 【标准答案】C

【解析】A 项,PH=13也就是意味着131()110H c mol L +--=??,则11()110OH c mol L ---=??,所

以11()

()11010.1OH OH n c V mol L L mol ----=?=???=,所以()0.1A OH N N -=;B 项,发生的

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22Cl NaOH NaCl NaClO H O +=++(该反应为歧化反应),

2()0.1Cl n mol =,那么转移电子的数目应该为0.1A N ;C 项,乙烯和丁烯的最简式都是2CH ,则

2()21 1.514/CH g

n mol g mol

=

=,所以() 1.5C n mol =,() 1.5C A N N =;D 项,标准状况下,甲醇

为液态,那么甲醇的物质的量就不是1mol ,则所含有的氧原子个数也不为A N 。

【考点分析】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载体考察如下知识点①考查22.4L/mol 的正确使用;②考查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的计算;③正确表示一定物质的量的某物质微粒所含某种微粒的个数;④考查在标准状况下一定体积的气体分子所含的分子数和原子数。 5.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明矾水解形成的Al (OH )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MgO 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D.点解2MgCl 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

【标准答案】D

【解析】A 项,明矾净水的原理是3233()()3Al

H O Al OH H +

++=+胶体,利用3()()

Al OH 胶体的吸附性进行净水;B 项,是因为轮船主要用铁造外壳,铁在海水中易被腐蚀.镀上比铁活泼的锌,形

成原电池,锌作负极,失去电子先被腐蚀,从而起到保护铁的作用,从而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氧化镁的熔点是2852℃,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电解2MgCl 饱和溶液,发生地化学反应为222222()MgCl H O Mg OH H Cl ++↑+↑通电,不会产生金属镁,电解熔融的2MgCl 能制取单质镁,发生的反应22

MgCl Mg Cl +↑通电。

【考点分析】(1)物质的水解反应,以及水解反应的用途;(2)常见生活常识的原理;(3)常见物质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用途;(4)常见物质的制备及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6.下列有关试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B.用50mL 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mL 4KMnO 溶液

C.用量筒取5.00mL1.00mol·L -1

盐酸于50mL 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0.100mol·L -1

盐酸

D.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

【标准答案】B

【解析】A 项,导气管深入到饱和碳酸钠溶液中去了,这样容易产生倒吸,所以该装置不能用于制备乙酸乙酯;B 项,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溶液,用的仪器室滴定管,滴定管有两种:酸式和碱式,具体使用范围是:酸式滴定管不得用于装碱性溶液,因为玻璃的磨口部分易被碱性溶液侵蚀,使塞子无法转动。碱式滴定管不宜于装对橡皮管有侵蚀性的溶液,如碘、高锰酸钾和硝酸银等。所以量取高锰酸钾溶液用酸式滴定管。C 项,有两点错误之处,第一点量筒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第二点在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溶解操作应在烧杯内溶解,不允许在容量瓶内溶解。D 项,苯的密度比水小,飘在水上面,故有机层应该从上口倒出。

【考点分析】常见实验的仪器组装,操作过程、注意事项要牢记; 常见仪器的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所需要注意的地方(精确度) 7.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强碱性溶液中:+K 、3+Al 、-Cl 、2-

4SO B.含有0.1mol·L -1

3+Fe 的溶液中:+K 、2+Mg 、-I 、-3NO C.含有0.1mol·L

-1

2+Ca 溶液在中:+Na 、+K 、2-3CO 、-Cl

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 、3+Fe 、-3NO 、2-

4SO

【标准答案】D 【解析】A 项,强碱性溶液意味着存在大量的OH -

,所以3Al

+

不能共存

(333()Al

OH Al OH +

-+=↓);B 项,3Fe +和I -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不能共存

(322222Fe

I Fe I +

-++=+);C 项,2Ca +和23CO -因发生复分解反应而不能共存

【考点分析】离子共存问题(一色、二性、三特殊、四反应牢记) ①由于发生复分解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②由于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③溶液酸碱性的判断(隐含条件)。

8.X 、Y 、Z 、W 、R 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 、W 、R 处于同一周期,R 与Y 处于同一族,Z 、W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 、R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素Y 、Z 、W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B .元素X 不能与元素Y 形成化合物22X Y

C .元素Y 、R 分别与元素X 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m m X Y>X R

D .元素W 、R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标准答案】C

【解析】从题目所给的条件可以看出X 是H 元素,Y 是O 元素,Z 是Na 元素,W 是Mg 元素,R 是S 元素。所以,A 项,Y 、Z 、W 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2O

-

、Na +、2Mg

+

),其半径

依次减小(判断依据: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微粒,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B 项,X 和Y 元素能形成2种化合物,22()X Y H O 和2222()X Y H O ;C 项,元素Y 、R 分别与元素X 形成的化合物是氢化物,因为Y(O 元素)和R (S 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Y ?R ,所以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m m X Y X R ?;W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2()Mg OH ,是中强碱,而R 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24H SO ,是强酸。 【考点分析】元素周期律的运用

①同周期、同主族内元素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金属性、非金属性、酸碱性、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等)变化规律。

②元素之间化合所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的书写。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的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的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9.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 .向碘水中滴加4CCl ,振荡静置后分层,4CCl 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4CCl 从碘水中萃取

B .向2SO 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2BaCl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3BaSO 难溶于盐酸

C .向0.1mol·L -1

4FeSO 溶液中滴加少量酸性4KMnO 溶液,4KMnO 溶液褪色,说明2+

Fe

有氧化性

D.向2.0mL 浓度均为0.1mol·L -1的KCl 、KI 混合溶液中滴加1~2滴0.01mol·L -13AgNO 溶液,

振荡,沉淀呈黄色,说明AgCl 的SP K 比AgI 的SP K 大

【标准答案】AD

【解析】A 项,是高中化学必修1一个很重要的实验---萃取实验;B 项的叙述是错误的,在该实验中根本得不到白色沉淀,因为亚硫酸不可能制取盐酸;C 项只能说明2Fe

+

具有还原性,因为

4KMnO 具有强氧化性,常做氧化剂。D 项,沉淀呈黄色,说明沉淀是AgI ,也就意味着AgCl 的

Ksp 比AgI 的大。

【考点分析】

①重要试验的操作过程、实验现象、结论和解释应牢记; ②Ksp 的运用。10.具有显著抗癌活性的10-羟基喜树碱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10-羟基喜树碱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

201625C H N O B .不能与3FeCl 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C .不能发生酯化反应

D.一定条件下,1mol 该物质最多可与

1mol NaOH 反应 【标准答案】A

【解析】根据结构简式,很容易查出C H 、、N 、O 的原子个数,所以分子式为C H 201625N O ,A 项对;因为在苯环上有羟基,构成羟基酚的结构,所以能与3FeCl 发生显色反应,B 项错;从结构简式可以看出,存在H -O ,所以能够发生酯化反应,C 项错;D 项,有三个基团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苯酚上的羟基、酯基和肽键,所以消耗的氢氧化钠应该为3mol 。 【考点分析】

①原子共平面问题(深层次) ②根据结构能判断该物质的类别。

③根据官能团判断该物质具有的化学性质,以及能发生哪些反应类型。 ④根据结构判断发生一些化学反应时的定量关系 11.下列离子方程式与所述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 A .漂白粉溶液在空气中失效:--

223ClO +CO +H O=HClO+HCO

B .用浓盐酸与2MnO 反应制取少量氯气:+

-2+222MnO +2H

+2Cl Δ Mn +Cl +2H O ↑

C .向2NaAlO 溶液中通入过量2CO 制()3Al OH :

D .在强碱溶液中次氯酸钠与()3Fe

OH 反应生成24Na FeO :

【标准答案】C

【解析】漂白粉失效的化学方程式为2223()2Ca ClO H O CO CaCO HClO ++=+,那么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22322Ca ClO H O CO CaCO HClO +

-+++=+,A 项错;实验室制取2Cl 的

242MnO H Cl +-

++2222Mn H O Cl +++↑,所以B 项错;D 项,在强碱溶液中,不

可能生成H +

,所以D 错。

【考点分析】离子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12.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

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电池能够在高温下工作

B .电池的负极反应为:

C .放电过程中,+

H 从正极区向负极区迁移

D .在电池反应中,每消耗1mol 氧气,理论上能生成标准

状况下2CO 气体22.4

6

L 【标准答案】B

【解析】A 项,高温条件下微生物会变性,所以A 错;B 项,负极是葡萄糖失电子生成二氧化碳,所以B 对;C 项,原电池内部阳离子应向正极移动,所以C 错;D 项,消耗1mol 氧气生成1mol 二氧化碳,标准状况下体积是22.4L ,D 错。 【考点分析】

①原电池反应(反应原理、电极方程式的书写、离子的移动方向); ②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3.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 .室温下,向0.01441

HSO NH L mol -?溶液中滴加

N a O H

溶液至中性:)()()()()(424+-+

-+=>>>H c OH c NH c SO c Na c

B .0.11

-?L

mol 3NaHCO 溶液:)()()()(3+-

-+>>>H c HCO c OH c Na c

C .3NaCO 溶液:)(2)()()(323CO H c HCO c H c OH

c +=--

+-

D .25℃时,75.4=pH 、浓度均为0.11

-?L mol 的COONa CH COOH CH 33、混合溶液:

)()()()(33+--+<+H c COOH CH c OH c COO CH c

【标准答案】AC

【解析】B 项,NaHCO 3溶液中,OH -

是由HCO 3-

水解和水的电离所出成的,但是这些都是微弱的。HCO 3-

的浓度永大于OH -

浓度,故错;D 项,由电荷守恒有:C (CH 3COO -

)+C (OH -

)=C (H +

)+C (Na +

),由物料守恒可得:2c (Na +

)=C (CH 3COO -

)+C (CH 3COOH),将两式中的C (Na +

)消去,可得C (CH 3COO -

)+2C (OH

)=2C (H +)+C (CH 3COOH)。所以C (CH 3COO -)+C (OH -)-C (H +)-C (CH 3COOH)=C (H +)-C (OH -

),因为

pH=4.75,故C (H +

)-C (OH -

)>0,所以D 项不等式应为”>”,故错。 【考点分析】

①混合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电荷守恒。 ②等pH 的溶液中物质的量浓度的大小关系 ③电离和水解的相互关系

④酸式盐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大小关系 14.I 2在KI 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某I 2、、KI 混合溶液中,-

3I 的物质的量浓度c(-

3I )与温度T 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上任何一点都表示平衡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反应

的△H>0

B .若温度为21T T 、,反应的平衡常数分别为2121K K K K >,则、

C .若反应进行到状态

D 时,一定有逆正v v > D .状态A 与状态B 相比,状态A 的c(I 2)大 【标准答案】BC

【解析】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3I -

的浓度逐渐的减小,说明反应向逆方向移动,也就意味着该反

应是放热反应,所以0H ??,所以A 项错;因为32I K I I

--

=?,21T T >,所以当温度升高时,反应向逆方向移动,即12K K >;C 项,从图中可以看出D 点并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所以它要向A 点移动,这时3I -

的浓度在增加,所以v 正逆>v ,C 项正确;D 项,从状态A 到状态B ,3I -

的浓度在减小,那么2I 的浓度就在增加。 【考点分析】

(1) 化学平衡的移动;(2)平衡常数的运用。

非选择题

15.(10分)医用氯化钙可用于生产补钙、抗过敏和消炎等药物。以工业碳酸钙(含有少量

+++33Fe Al Na 、、等杂志)生产医药级二水合氯化钙(O H C a C l 222?的质量分数为

97.0%~103.0%)的主要流程如下:

(1)除杂操作是加入氢氧化钙,调节溶液的pH 为8.0~8.5,以出去溶液中的少量+

+

33Fe Al 、。检验3)(OH Fe 是否沉淀完全的试验操作是▲。

(2)酸化操作是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 约为 4.0,其目的有:①将溶液中的少量

22)(CaCl OH Ca 转化为;②防止+2Ca 在蒸发时水解;③▲。

(3)测定样品中-

Cl 含量的方法是:a.称取0.7500g 样品,溶解,在250mL 容量瓶中定容;b.量取25.00mL 待测溶液于锥形瓶中;c.用0.050001

-?L mol 3AgNO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3

AgNO 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20.39mL 。

①上述测定过程中需要溶液润洗的仪器有▲。 ②计算上述样品中O H CaCl 222?的质量分数为▲。

③若用上述办法测定的样品中O H CaCl 222?的质量分数偏高(测定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可忽略),其可能原因有▲;▲。

【标准答案】(1)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KSCN 溶液,,若不出现血红色,则表明Fe(OH)3沉淀完全。

(2)防止溶液吸收空气中CO 2 (3)①酸式滴定管 ②99.9%

③样品中存在少量的NaCl 少量的CaCl 2.2H 2O 失水

【解析】(1)实质是检验Fe 3+

是否存在的,选用KSCN 溶液。这问比较简单(2)此问学生比较难回答出来,如果吸收了少量的CO 2会导致最终质量分数偏低(3)①标准液为硝酸银溶液,所以用酸式滴定管。在使用前应先用硝酸银溶液进行润洗。②根据到达滴定终点生成氯化银的物质的量等于消耗硝酸银溶液的物质的量这一关系求出消耗硝酸银的物质的量,然后n (AgCl)=0.5n (CaCl 2.2H 2O)据此可以算出实际上的CaCl 2.2H 2O 的物质的量,进而求出质量。注意的是我们是从250mol 中取25ml,所以在计算时要注意这一点,就不会错了。③样品中存在少量的NaCl 据n (AgCl)=0.5n (CaCl 2.2H 2O),CaCl 2.2H 2O 的物质的量增大。同样若CaCl 2.2H 2O 失水导致分母变小,值偏大。

【考点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仪器的选择、实验误差分析。因此实验基础的考察依然是以后学习和复习的重点。16.(8分)以氯化钾和钛白厂的副产品硫酸亚铁为原料生产硫酸钾、过二硫酸钠和氧化铁红颜料,原料的综合利用率较高。其主要流程如下:

滤渣

(1)反应I 前需在4FeSO 溶液中加入▲(填字母),以除去溶液中的+

3Fe 。

A.锌粉

B.铁屑

C.KI 溶液

D.2H

(2)反应Ⅰ需控制反应温度低于35℃,其目的是。

(3)工业生产上常在反应Ⅲ的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醇类溶剂,其目的是。

(4)反应Ⅳ常被用于电解生产4228()NH S O (过二硫酸铵)。电解时均用惰性电极,阳极发生地电极反应可表示为。 【标准答案】(1)B

(2)防止NH 4HCO 3分解(或减少Fe 2+

的水解) (3)降低K 2SO 4的溶解度,有利于K 2SO 4析出。 (4)2SO 42--2e

2S 2O 82-

【解析】(1)在4FeSO 溶液中除去溶液中的+

3Fe ,最好选用铁屑或铁粉,比较简单。(2)如果温度过高会导致NH 4HCO 3分解同样也会加快Fe 2+

的水解(温度越高水解速率越快)这样会使原料利用率降低。(3)由题目看出在III 反应中生成的K 2SO 4为固体,而K 2SO 4在无机溶剂中溶解度是比较大的,要想使K 2SO 4析出只能降低其溶解度所以加入醇类溶剂目的降低K 2SO 4的溶解度。

(4)根据阴阳极反应原理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此题实质是电解硫酸铵溶液,在根据反应后的产物得出正确的答案。

【考点分析】此题为化工生产题型,主要考察了化合物性质,电极方程式书写。做此类题要分析清楚每一个环节目的和结果是什么。这样才能判断各反应后的产物分别是什么。

17.(8分)废旧印刷电路板的回收利用可实现资源再生,并减少污染。废旧印刷电路板经粉碎分离,能得到非金属粉末和金属粉末。

(1)下列处理印刷电路板非金属粉末的方法中,不符合环境保护理念的是(填字母)。

A.热裂解形成燃油

B.露天焚烧

C.作为有机复合建筑材料的原料

D.直接填埋

(2)用2224H O H SO 和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印刷电路板金属粉末中的铜。已知:

2Cu s H aq +

+()()====22Cu aq H g ++()()

139.64-?=mol KJ H )(222l O H ====)()(222g O l O H +146.196-?-=mol KJ H

2212

H g O +()(g )

====)(2l O H 1

84.285-?-=mol KJ H 在24H SO 溶液中Cu 与22O H 反应生成2Cu

+

和2H O 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控制其他条件相同,印刷电路板的金属粉末用10℅22H O 和3.01

24mol L H SO -的混合溶液处理,测得不同温度下铜的平均溶解速率(见下表)。

当温度高于40℃时,铜的平均溶解速率随着反应温度升高而下降,其主要原因是。

(4)在提纯后的4CuSO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23Na SO 和NaCl 溶液,加热,生成CuCl 沉淀。制备CuCl 的离子方程式是。 【标准答案】(1)BD

(2)Cu(s)+H 2O 2(l)+2H +(aq)=Cu 2+(aq)+2H 2O(l)△H=-319.68KJ.mol -1

(3)H 2O 2分解速率加快 (4)2Cu 2+

+SO 32-+2Cl -

+H 2O

2CuCl ↓+SO 42-+2H

【解析】(1)有关环保的比较容易。(2)主要考察盖斯定律的灵活运用。适当变形,注意反应热的计算。不要忽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的注意事项。(3)考察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结合双氧水的性质即可得出答案。(4)根据题目条件书写离子方程式常规题。

【考点分析】本题考察的知识比较散,一道题考察了几个知识点。覆盖面比较多。但盖斯定律,热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都是重点内容

18.(10分)二氧化氯2ClO ()是一种在水处理等方面有广泛应用的高效安全消毒剂。与2Cl 相比,

2ClO 不但具有更显著地杀菌能力,而且不会产生对人体有潜在危害的有机氯代物。

(1)在2ClO 的制备方法中,有下列两种制备方法:

方法一:324NaClO HCl +====222222ClO Cl NaCl H O ↑+↑++

方法二:322242NaClO H O H SO ++====242222ClO NaSO O H O ↑++↑+ 用方法二制备的2ClO 更适合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其主要原因是。

(2)用2ClO 处理过的饮用水(pH 为 5.5~6.5)常含有一定量对人体不利的亚氯酸根离子

2ClO -().2001年我国卫生部规定,饮用水2ClO -的含量应不超过0.21

-?L mg 。

饮用水中2ClO 、2ClO -的含量可用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2ClO 被I -还原为2ClO -、Cl -

的转化率与溶液PH 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当 2.0pH ≤时,2ClO -

也能被I -

完全还原成Cl -

。反应生成的2I 用标准223Na S O 溶液滴定:

22322Na S O I +====2462Na S O NaI +

① 请写出 2.0pH ≤时,2ClO -

与I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请完成相应的实验步骤:

步骤1:准确量取VmL 水样加入到锥形瓶中。 步骤2:调节水样的pH 为7.0~8.0 步骤3:加入足量的KI 晶体。

步骤4:加少量淀粉溶液,用c 1-?L mol 223Na S O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223Na S O 溶液1V mL .

步骤5:。 步骤6;再用c

1-?L mol 223Na S O 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223Na S O 溶液2V mL 。

③根据上述分析数据,测得该引用水样中的2ClO -

的浓度为1

mg L -?(用含字母的代数式表示)。

④若饮用水中-

2ClO 的含量超标,可向其中加入适量的,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填化学式) 【标准答案】(1)方法二制备的ClO 2中不含Cl 2 (2)①O H I Cl I H

ClO 2222244++=++--+

-

②调节溶液的0.2≤pH

V

V V c 4)

4(12-

④3)(OH Fe

【解析】(1)比较简单,观察两组方程式,看看产物结合其性质即能得出答案。(2) 2.0pH ≤时,2ClO -

也能被I -

完全还原成Cl -,那么I -

要被氧化为碘单质,溶液是酸性溶液即可正确写出离子方程式。题目信息提示用的是连续碘量法进行测定,步骤6又用223Na S O 溶液滴定至终点,说明步骤5中有碘生成,结合①

写出 2.0pH ≤时,2ClO -

与I -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与pH 为7.0~8.0的溶液中存在ClO -

可以判断调节溶液的0.2≤pH

。求引用水样中的2ClO -的浓度可以用关系式法以碘单质为桥梁正确的找准2ClO -

与223Na S O 的关系。Fe 2+将-2ClO 还原成-

Cl Fe 2+

被氧化为铁离子,结合反应物不难得出答案

【考点分析】关注题目给与的信息从题目中挖掘有用的信息,注意关键词如本题的连续碘量法19.(14分)多沙唑嗪盐酸盐是一种用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多沙唑嗪的合成路线如下: (1)写出D 中两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和。

(2)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的D 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苯的衍生物,且苯环上的一取代产物只有两种;②与Na 2CO 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③水解后的产物才能与FeCl 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3)E →F 的反应中还可能生成一种有机副产物,该副产物的结构简式为。 (4)由F 制备多沙唑嗪的反应中要加入试剂X(C 10H 10N 3O 2Cl),X 的结构简式为。 (5)苯乙酸乙酯是一种常见的合成香料。请设计合理的方案以苯甲醛和乙醇为原料合成

苯乙酸乙酯(用合成路线流程图表示,并注明反应条件)。 提示:①R -Br+Na→R -CN+NaBr ;②合成过程中无机试剂任选; ③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

CH 3CH 2OH

浓硫酸 170℃

H 2C =CH 2

BrH 2C

-CH 2Br

【标准答案】(1)羧基、醚键

【解析】(1)比较容易(2)书写同分异构体(有限制条件的)要求熟练掌握各种官能团的性质结合题目信息即可得出答案。(3)审题认真,看看反应实质是什么,结合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进行判断,结合信息,可以判断反应物物质的量之比如果控制不好达到2:1就会出现副产物结合答案进行认真分析。(4)结合反应物与产物及题目提供的X (C 10H 10N 3O 2Cl ),不难得出答案。(5)关注官能团种类的改变,搞清反应机理。

【考点分析】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有机合成试题,考察了同分异构题的书写,及根据条件进行有机合成。同时也要关注重要官能团的性质。

20.(10分)联氨(N 2H 4)及其衍生物是一类重要的火箭燃料。N 2H 4与N 2O 4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 (1)已知:2NO 2(g )=====N 2O 4(g )△H=-57.20kJ·mol -1。一定温度下,在密闭容器中反应2NO 2(g )N 2O 4(g )达到平衡。

其他条件不变时,下列措施能提高NO 2转化率的是(填字幕) A .减小NO 2的浓度B.降低温度C.增加NO 2的浓度D.升高温度

(2)25℃时,1.00gN 2H 4(l )与足量N 2O 4(l )完全反应生成N 2(g )和H 2O (l ),放出19.14kJ

的热量。则反应2N 2H 4(l )+N 2O 4(l )=3N 2(g )+4H 2O (l )的△H=kJ·mol -1

(3)17℃、1.01×105Pa ,密闭容器中N 2O 4和NO 2的混合气体达到平衡时,c (NO 2)=0.0300mol·L -1、c (N 2O 4)=0.0120mol·L -1。计算反应2NO 2(g )N 2O 4(g )的平衡常数K 。

(4)现用一定量的Cu 与足量的浓HNO 3反应,制得1.00L 已达到平衡的N 2H 4和NO 2的混合气体

(17℃、1.01×105Pa ),理论上至少需消耗Cu 多少克?

【标准答案】(1)BC (2)-1224.96

(3)根据题意知平衡时:1

420120.0)(-?=L mol O N c ;1

20300.0)(-?=L mol NO c K=

2422()0.012013.3()0.03000.0300

c N O c NO ==?

答:平衡常数为13.3。

(4)由(3)可知,在17℃、1.01×105Pa 达到平衡时,1.00L 混合气体中:

则2224()()2()0.0540n NO n NO n N O mol =+?=总 由34Cu HNO +===322()22Cu NO NO H O +↑+可得 答:理论上至少需消耗Cu1.73 g.

【解析】(1)考查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2)简单的反应热计算要注意将质量转化为物质的量,还要注意比例关系。(3)(4)见答案

【考点分析】本题考察了平衡移动原理、反应热计算、平衡常数。高考中的热点和难点。 21.(12分)本题包括A 、B 两小题,分别对应于“物质结构与性质”和“实验化学”两个选修模块的内容。请选择其中一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两题都做,则按A 题评分。

A .生物质能是一种洁净、可再生的能源。生物质气(主要成分为CO 、CO 2、H 2等)与H 2混合,

Br 2

催化合成甲醇是生物质能利用的方法之一。

(1)上述反应的催化剂含有Cu 、Zn 、Al 等元素。写出基态Zn 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 (2)根据等电子原理,写出CO 分子结构式。

(3)甲醇催化氧化可得到甲醛,甲醛与新制Cu (OH )2的碱性溶液反应生成Cu 2O 沉淀。

①甲醇的沸点比甲醛的高,其主要原因是;甲醛分子中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

②甲醛分子的空间构型是;1mol 甲醛分子中σ键的数目为。 ③在1个Cu 2O 晶胞中(结构如图所示),所包含的Cu 原子数目为。

【标准答案】(1)[]2

2626102102122333434s s p s p d s Ar d s 或

(2)C

O C O ≡≡(或)

(3)①甲醇分子之间形成氢键2

sp 杂化 ②平面三角形3N A

③4

【解析】(1)Zn 的原子序数为30,注意3d 轨道写在4s 轨道的前面;(2)依据等电子原理,可知CO 与N 2为等电子体,N 2分子的结构式为:互为等电子体分子的结构相似,可写出CO 的结构式;(3)甲醇分子之间形成了分子间氢键,甲醛分子间只是分子间作用力,而没有形成氢键,故甲醇的沸点高;甲醛分子中含有碳氧双键,故碳原子轨道的杂化类型为sp

2

杂化;分子的空间构型

为平面型;1mol 甲醛分子中含有2mol 碳氢δ键,1mol 碳氧δ键,故含有δ键的数目为

3N A ;依据晶胞示意图可以看出Cu 原子处于晶胞内部,所包含的Cu 原子数目为4

【考点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式、等电子体原理、分子间作用力、杂化轨道、共价键类型、分子的平面构型。

B .环己酮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实验室常用下列方法制备环己酮: 环己醇、环己酮和水的部分物理性质见下表:

*括号中的数据表示该有机物与水形成的具有固定组成的混合物的沸点

(1)酸性Na 2Cr 2O 7溶液氧化环己醇反应的△H<0,反应剧烈将导致体系温度迅速上升,副反应增

多。实验中将酸性Na 2Cr 2O 7溶液加到盛有环己醇的烧瓶中,在55-60℃进行反应。反应完成后,加入适量水,蒸馏,收集95-100℃的馏分,得到主要的含环己酮和水的混合物。 ①酸性Na 2Cr 2O 7溶液的加料方式为。 ②蒸馏不能分离环己酮和水的原因是。

(2)环己酮的提纯需要经过以下一系列的操作:a 蒸馏,收集151-156℃的馏分;b 过滤;c 在收

集到的馏分中加NaCl 固体至饱和,静置,分液;d 加入无水MgSO 4固体,除去有机物中少量水。

①上述操作的正确顺序是(填字母)。

②上述操作b 、c 中使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锥形瓶、玻璃棒外,还需。 ③在上述操作c 中,加入NaCl 固体的作用是。

(3)利用核磁共振氢谱可以鉴定制备的产物是否为环己酮,环己酮分子中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标准答案】(1)①缓慢滴加

②环已酮和水形成具有固定组成的混合物一起蒸出 (2)①cdba

②漏斗、分液漏斗

③增加水层的密度,有利于分层 (3)3

【解析】(1)为了防止Na 2Cr 2O 7在氧化环己醇放出大量热,使副反应增多,应让其反应缓慢进行,在加入Na 2Cr 2O 7溶液时应缓慢滴加;依据题目信息,环己酮能与水形成具有固定组成的混合物,两者能一起被蒸出;(2)首先加入NaCl 固体,使水溶液的密度增大,将水与有机物更容易分离开来,然后向有机层中加入无水MgSO 4,出去有机物中少量的水,然后过滤,除去硫酸镁晶体,再进行蒸馏即可;分液需要分液漏斗,过滤还需要漏斗;依据对称性,环己酮中有3种氢。 【考点分析】考查学生的读图、识表能力,能够迅速在图、表中提取到有用信息,利用信息解决有关问题。主要考查知识点还有:过滤、分液以及等效氢等知识。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 1 A2 C3B4 C5D6B7D8 C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 9AD10 A11 C12B13 AC14BC

非选择题

15.(本题10分)

(1)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加KSCN 溶液,若不出现血红色,表明Fe (OH )3沉淀完全 (2)防止溶液吸收空气中的CO 2 (3)①酸式滴定管 ②99.9%

③样品中存在少量的NaCl 少量CaCl 2·2H 20失水 16.(本题8分)

(1)B

(2)防止NH 4HCO 3分解(或减少Fe 2+的水解) (3)降低K 2SO 4的溶解度,有利于K 2SO 4析出 (4)---=-28

22422O S e SO

17.(本题8分)(1)BD

(2)Cu (S )+H 2O 2(l )+2H +(aq )=====Cu 2+(aq)+2H 20(l )△H=-319.68KJ·mol -1 (3)H 2O 2分解速率加快 (4)2Cu 2++SO 32-+2Cl -+H 2O=====2CuCl↓+SO 42-+2H +

18.(本题10分)

(1)方法二制备的ClO 2中不含Cl 2 (2)①O H I Cl I H

ClO 2222244++=++--+

-

②调节溶液的0.2≤pH

V

V V c 4)

4(12-

④3)(OH Fe 19.(本题14分) (1)羧基、醚键 20.(本题10分) (1)BC (2)-1224.96

(3)根据题意知平衡时:1

420120.0)(-?=L mol O N c ;1

20300.0)(-?=L mol NO c K=

242

2()0.0120

13.3()0.03000.0300

c N O c NO ==? 答:平衡常数为13.3。

(4)由(3)可知,在17℃、1.01×105Pa 达到平衡时,1.00L 混合气体中:

则2224()()2()0.0540n NO n NO n N O mol =+?=总 由34Cu HNO +===322()22Cu NO NO H O +↑+可得 答:理论上至少需消耗Cu1.73 g. 21A.(本题12分) (1)[]2

2626102102122333434s s p s p d s Ar d s 或

(2)C

O C O ≡≡(或)

(3)①甲醇分子之间形成氢键2

sp 杂化 ②平面三角形3N A

③4

21B.(本题12分) (1)①缓慢滴加

②环已酮和水形成具有固定组成的混合物一起蒸出 (2)①cdba

②漏斗、分液漏斗

③增加水层的密度,有利于分层 (3)3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

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011年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江苏卷最新 WORD版)

201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化学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的原子质量: 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Br:80 Ag:108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可持续发展密切相关,下列措施有利于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是:①加快化石燃料的开采与使用;②研发易降解的生物农药;③应用高效洁净的能源转换技术;④田间焚烧秸秆;⑤推广使用节能环保材料。A.①③⑤B.②③⑤C.①②④D.②④⑤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N2的电子式:B.S2-的结构示意图: 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131 53 I D.邻羟基苯甲酸的结构简式: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和该性质的应用均正确的是 A.常温下浓硫酸能是铝发生钝化,可在常温下作用铝制贮藏贮运浓硫酸 B.二氧化硅不与任何酸反应,可用石英制造耐酸容器 C.二氧化氯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D.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的若,可在海轮外壳上装若干铜块以减缓其腐蚀 4.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制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1.0mo 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B.甲基橙呈红色的溶液:NH4+、Ba2+、AlO2-、Cl- C.pH=12的溶液:K+、Na+、CH3COO-、Br- 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a+、K+、CO32-、NO3- 5.短周期元素X、Y、Z、W、Q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臵如图1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r X>r Y>r Z>r W>r Q C.离子Y2-和Z 3+的核外电子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D.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比Q的强 6.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FeCl3溶液与Cu的反应:Cu+Fe3+=Cu2++Fe2+ B.NO2与水的反应:3NO2+H2O=NO3-+NO+2H+ C.醋酸溶液水垢中的CaCO3反应:CaCO3+2H+=Ca2++H2O+CO2↑ 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过量CO2:2AlO2-+CO2+3H2O=2Al(OH)3↓+CO32- 7.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用水湿润pH试纸测量某溶液的pH B.用量筒量取20 mL0.5000 mol·L-1 H2SO4溶液于烧杯中,加水80mL, 配制成0.1000 mol?L-1H2SO4溶液 C.实验室用图2所示装臵制取少量氨气 D.实验室用图3所示装臵出去Cl2中的少量HCl

2018高考江苏卷化学试题(含答案及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 5 Ca 40 Fe 56 Cu 64 Ag 108 I 127 Ba 137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 A.光合作用 B.自然降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碳酸盐的沉积 2.用化学用语表示 NH 3+ HCl NH4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O B.HCl 的电子式: A.中子数为8 的氮原子:8 7 C.NH3的结构式: D.Cl?的结构示意图: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 1 mol·L?1KI 溶液:Na+、K+、ClO?、OH? B.0. 1 mol·L?1Fe2(SO4)3溶液:Cu2+、NH4+、NO3?、SO42? C.0. 1 mo l·L?1HCl 溶液:Ba2+、K+、CH3COO?、NO3? D.0. 1 mol·L?1NaOH溶液:Mg2+、Na+、SO42?、HCO3? 5.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A.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B.KAl(SO4) 2·12H2O溶于水可形成 Al(OH)3胶体 C.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可生成NH3 D.Cu与FeCl3溶液反应可生成CuCl2 7.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饱和Na2CO3溶液与CaSO4固体反应:CO32?+CaSO4CaCO3+SO42? B.酸化NaIO 3和NaI的混合溶液:I? +IO3?+6H+I2+3H2O C.KCl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3ClO?+2Fe(OH)32FeO42?+3Cl?+4H++H2O D.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通电 Cl2↑+ H2↑ 8.短周期主族元素 X、Y、Z、W 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 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 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W 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W) > r(Z) > r(Y) B.由X、Y 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 C.Y 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 D.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2004年江苏高考英语试卷及答案

200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 英语(江苏卷) National Matriculation English Test(NMET 2004) 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115分)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5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从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例: 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unwise to give a child_________ he or she wants. A. however B. whatever C. whichever D. whenever 21. I will never know what was on his mind at the time, nor will_b_______. A. anyone B. anyone else C. no one D. no one else 22. --- I don't mind telling you what I know. --- You d . I'm not asking you for it. A. mustn't B. may not C. can't D. needn’t 23. a I accept that he is not perfect, I do actually like the person. A. While B. Since C. Before D. Unless 24. He got to the station early,_______c_____ missing his train. A. in case of B. instead of C. for fear of D. in search of 25. The man insisted____c____ a taxi for me even though I told him I lived nearby. A. find B. to find C. on finding D. in finding 26. More patients _____d______ in hospital this year than last year. A. treated B. have treated C. had been treated D. have been treated 27. Tom owns ___b____larger collection of _______ books than any other student in our class. A. the; 不填 B. a; 不填 C. a; the D. 不填; the 28. -- You haven't lost the ticket, have you? -- ____a_____. I know it's not easy to get another one at the moment. A. I hope not B. Yes, I have C. I hope so D. Y es, I’m afraid so 29. It's ten years since the scientist b______on his life's work of discovering the valuable chemical. A. made for B. set out C. took off D. turned up 30. A man is being questioned in relation to the __a__C____ murder last night. A. advised B. attended C. attempted D. admitted 31. The old man, ___d_________abroad for twenty years, is on the way back to his motherland. A. to work B. working C. to have worked D. having worked 32. The_____a_______house smells as if it hasn't been lived in for years. A. little white wooden B. little wooden white C. white wooden little D. wooden white little 33. ____d____ is often the case, we have worked out the production plan. A. Which B. When C. What D. As 34. Sales of CDs have greatly increased since the early 1990s, when people__b___to enjoy the

2009江苏化学高考试卷

2009江苏高考化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Ca 40 Fe 56 Cu 64 Ag 108 I 127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6月1日起实施。下列做法不利于食品安全的是: A .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 B .在食用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 C .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 D .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解析:由于聚氯乙烯塑料在一定条件下能产生有毒物质,所以不可以作包装食品袋。 答案为A 。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 .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 .NH 4Cl 的电子式: C .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18 80 D .对氯甲苯的结构简式: 解析:A 图是S 2-的结构示意图,所以错误;B 中没有Cl - 的电子式,所以也错误; D 中苯环上的Cl 原子和甲基不在对位上,所以D 错误;正确答案为C 。 3.下表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化的是: 解析:将各选项中的物质代入图中进行验证,只有B 能符合题意,所以正确答案为B 。 4. 用N A 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25℃时,pH =13的1.0L B a (O H )2溶液中含有的O H -数目为0.2N A B .标准状况下,2.24LCl 2与过量的稀NaOH 溶液反应,转移电子总数为0.2N A C .室温下,21.0g 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 A D .标准状况下,22.4L 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 A 解析:pH =13,则c(OH -)=0.1mol ·L -1,n(OH -)=0.1mol ,则N(OH -)=0.1N A , A 错误; Cl 2与NaOH 反应时,每摩Cl 2转移1mol 电子,所以2.24LCl 2应转移0.1mol ,B 错误; 标况下,22.4L 甲醇的物质的量远大于1mol ,所以D 错误;正确答案为C 。 5. 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b c A Al AlCl 3 A l (O H )3 B HNO 3 NO NO 2 C Si SiO 2 H 2SiO 3 D CH 2=CH 2 CH 3CH 2OH CH 3CHO

2014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2014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及解析 1.[2014·江苏卷] 水是生命之源,2014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拍摄到水分子团簇的空间取向图像,模型见图。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弱电解质 B.可燃冰是可以燃烧的水 C.氢氧两种元素只能组成水 D.0 ℃时冰的密度比液态水的密度大 1.A[解析] 根据电离方程式H2++OH-可知A项正确;可燃冰是甲烷水合物,能燃烧的是甲烷,水是不能燃烧的,B项错误;氢、氧两元素可以组成H2O或者H2O2,C项错误; 0 ℃的冰水混合物中,冰能浮在水面上,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D项错误。 2.[2014·江苏卷]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 B.质子数为35、中子数为45的溴原子:8035Br 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D.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H3CCH3 2.B[解析] Na2O2的电子式为Na+[错误!O··,···,·)O··,···,·)]2-Na+,A项错误;质量数为质子数、中子数之和,即35+45=80,B项正确;硫离子最外层上有8个电子,其离子结构示意 图为S2-,C项错误;间二甲苯的两个甲基位于间位,其结构简式应为H3CCH3,D项错误。 3.[2014·江苏卷] 25 ℃时,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pH=1的溶液中:Na+、K+、MnO-4、CO2-3 B.c(H+)=1×10-13 mol·L-1的溶液中:Mg2+、Cu2+、SO2-4、NO-3 C.0.1 mol·L-1NH4HCO3溶液中:K+、Na+、NO-3、Cl- D.0.1 mol·L-1FeCl3溶液中:Fe2+、NH+4、SCN-、SO2-4

2009年江苏高考---英语试题+答案+解析

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英语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听力采用全国1卷的听力 【答案】 1.C 2.B 3.A4.C 5.A6.C 7.B 8.A9.C 10.B 11.C l2.B l3.B l4.C l5.C l6.A l7.C l8.A l9.B 20.B 【解析】略 第二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35分) 第一节:单项选择(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请认真阅读下面各题,从题中所给的A、B、 C 、D 、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例: It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unwise to give a child __ he or she wants. A. however B. whatever C. whichever D. whenever 答案是B。 21. The population of Jiangsu __ to more than twice what it was in 1949. The figure is now approaching 74 million. A. has grown B. have grown C. grew D. are growing 【答案】A 【解析】考察主谓一致和时态。population是集合名词,或集体名词,即看成一个整体,

2009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含答案)

2009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3分)(2009?江苏)《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月1日起实施.下列做法不利于安全的是() A.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 B.在食品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 C.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 D.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2.(3分)(2009?江苏)下列有关化学用语使用正确的是() A.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NH4Cl的电子式: C.原子核内有10个中子的氧原子: D.对氯甲苯的结构简式: 3.(3分)(2009?江苏)下列所列各组物质中,物质之间通过一步反应就能实现如图所示转 A.A B.B C.C D.D 4.(3分)(2009?江苏)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5℃时,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数目为0.2N A B.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过量稀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2N A C.室温下,21.0g乙烯和丁烯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5N A D.标准状况下,22.4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1.0N A

5.(3分)(2009?江苏)化学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明矾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能吸附水中悬浮物,可用于水的净化 B.在海轮外壳上镶入锌块,可减缓船体的腐蚀速率 C.MgO的熔点很高,可用于制作耐高温材料 D.电解MgCl2饱和溶液,可制得金属镁 6.(3分)(2009?江苏)下列有关试验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室常用右图所示的装置制取少量的乙酸乙酯 B.用50mL酸式滴定管可准确量取25.00mLKMnO4溶液 C.用量筒取5.00mL1.00mol?L﹣1盐酸于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可配制 0.100mol?L﹣1盐酸 D.在苯萃取溴水中的溴,分液时有机层从分液漏斗的下端放出 7.(3分)(2009?江苏)在下列各溶液中,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强碱性溶液中:K+、Al3+、Cl﹣、SO42﹣ B.含有0.1mol?L﹣1Fe3+的溶液中:K+、Mg2+、I﹣、NO3﹣ C.含有0.1mol?L﹣1Ca2+溶液在中:Na+、K+、CO32﹣、Cl﹣ D.室温下,pH=1的溶液中:Na+、Fe3+、NO3﹣、SO42﹣ 8.(3分)(2009?江苏)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Y、Z、W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离子,其半径依次增大 B.元素X不能与元素Y形成化合物X2Y2 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 m Y>X m R 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4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的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9.(4分)(2009?江苏)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都正确的是() A.向碘水中滴加CCl4,振荡静置后分层,CCl4层呈紫红色,说明可用CCl4从碘水中萃取碘 B.向SO2水溶液中滴加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BaSO3难溶于盐酸

2017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带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Zn 65 Ag 108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 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 2017 年世界地球日我国的主题为“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倡导绿色简约生活”。下列做法应提倡的是 A.夏天设定空调温度尽可能的低 B.推广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纸巾 C.少开私家车多乘公共交通工具 D.对商品进行豪华包装促进销售 2.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质量数为31的磷原子: 3115P B. 氟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CaCl2的电子式: D.明矾的化学式: Al2(SO4)3 3. 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Na2O2吸收CO2产生O2,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B. Cl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C. SiO2硬度大,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D. NH3易溶于水,可用作制冷剂 4.下列制取SO2、验证其漂白性、收集并进行尾气处理的装置和原理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制取SO2 B.验证漂白性 C.收集SO2 D.尾气处理 5.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只有Y、Z处于同一周期且相邻,Z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W是短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 r(X)

江苏2011年高考英语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1江苏英语试题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20分) 做题时,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 A.£19.15 B.£.9.15 C .£9.18 答案是B. 1.What does the man like about the play? A.The story B. The ending C. The actor 2.Which place are the speakers trying to find? A. A hotel . B. A bank . C.A restaurant. 3.At what time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 A.5:20 . B.5:10 . C.4:40. 4.What will the man do? A.Change the plan. B.Wait for a phone. C.Sort things out. 5.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 A. See a film with the man . B. Offer the man some help. C.Listen to some great music. 第二节 (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几个小问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前,你将有时间阅读各个小题,每小题5秒钟;听完后,各小题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读两遍。 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6、7题。

【化学】2009年高考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含详细解析)

2009年高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电化学基础 1.(09广东理科基础25)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 ①2Fe+O2+2H2O=2Fe(OH)2; ②4Fe(OH)2+O2+2H2O=4Fe(OH)3; ③2Fe(OH)3=Fe2O3+3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电子转移数目相等 B.反应①中氧化剂是氧气和水 C.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不易发生腐蚀 D.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不能发生电化学腐蚀 答案:A 解析: ①②反应中消耗O2的量相等,两个反应也仅有O2作为氧化剂,故转移电子数是相等的,A 项正确。①中H2O的H、O两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故不作氧化剂,B项错;铜和钢构成原电池,腐蚀速度加快,C项错;钢铁是铁和碳的混合物,在潮湿的空气的中易发生吸氧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故D项错。 2.(09安徽卷12)Cu2O是一种半导体材料,基于绿色化学理念设计的制取.Cu2O的电解池示意图如下,点解总反应:2Cu+H2O==Cu2O+H2O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石墨电极上产生氢气 B.铜电极发生还原反应 C.铜电极接直流电源的负极 D.当有0.1mol电子转移时,有0.1molCu2O生成。 答案:A 解析: 由电解总反应可知,Cu参加了反应,所以Cu作电解池的阳极,发生氧化反应,B选项错误;石墨作阴极,阴极上是溶液中的H+反应,电极反应为:2H++2e-=H2↑,A选项正确;阳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C选项错误;阳极反应为2Cu+2OH--2e-=Cu2O+H2O,当有0.1mol 电子转移时,有0.05molCu2O生成,D选项错误。 3.(09江苏卷12)以葡萄糖为燃料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关于该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

2005年高考化学(江苏卷)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Ag 108 Ba 137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2005年1月,欧洲航天局的惠更斯号探测器首次成功登陆土星的最大卫星——土卫六。科学家对探测器发回的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土卫六的大气层中含有95%的氮气,剩余的气体为甲烷和其他碳氢化合物。下列关于碳氢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碳氢化合物的通式为C n H2n+2B.石油的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 C.乙炔是含碳量最高的碳氢化合物D.碳氢化合物中的化学键都是极性键2.保护环境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下列做法:①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②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③推广使用一次性木质筷子;④推广使用清洁能源;⑤过量使用化肥、农药; ⑥推广使用无氟冰箱。其中有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A.①②④⑤B.②③④⑥C.①②④⑥D.③④⑤⑥ 3.氮化铝(AlN)具有耐高温、抗冲击、导热性好等优良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陶瓷工业等领域。在一定条件下,氮化铝可通过如下反应合成:Al2O3 + N2 + 3 C 高温2 AlN + 3 CO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氮化铝的合成反应中,N2是还原剂,Al2O3是氧化剂 B.上述反应中每生成2 mol AlN,N2得到3 mol电子 C.氮化铝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 D.氮化铝晶体属于分子晶体 4.氢气(H2)、一氧化碳(CO)、辛烷(C8H18)、甲烷(CH4)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2(g) + 1/2O2(g) = H2O(l);△H=—285.8 kJ/mol CO(g) + 1/2O2(g) = CO2(g);△H=—283.0 kJ/mol C8H18(l) + 25/2O2(g) = 8CO2(g) + 9 H2O(l);△H=—5518 kJ/mol CH4(g) + 2 O2(g) = CO2(g) + 2 H2O(l);△H=—890.3 kJ/mol 相同质量的H2、CO、C8H1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A.H2(g) B.CO(g) C.C8H18(l) D.CH4(g) 5.下列叙述不正确 ...的是 A.硝酸银溶液通常保存在棕色试剂中,是因为硝酸银见光分解 B.乙醇的沸点比甲醚(CH3—O—CH3)高,主要原因是乙醇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C.反应AgCl + NaBr = AgBr + NaCl能在水溶液中进行,是因为AgBr比AgCl更难溶于水 D.常温下浓硫酸可贮存于铁制或铝制容器中,说明常温下铁和铝与浓硫酸不反应 6.下列除去杂质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CO中少量O2:通过灼热的Cu网后收集气体 B.除去K2CO3固体中少量NaHCO3:置于坩埚中加热 C.除去苯中溶有的少量苯酚:加入适量浓溴水反应后过滤 D.除去FeCl3酸性溶液中少量的FeCl2:加入稍过量双氧水后放置 7.已知Co2O3在酸性溶液中易被还原成Co2+,Co2O3、Cl2、FeCl3、I2氧化性依次减弱。下 列反应在水溶液中不可能 ...发生的是 A.3 Cl2 + 6 FeI2= 2FeCl3 + 4 FeI3B.Cl2 + FeI2= FeCl2 + I2

2018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

2018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2.00分)CO 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 2 含 量上升的是() A.光合作用B.自然降雨 C.化石燃料的燃烧D.碳酸盐的沉积 2.(2.00分)用化学用语表示NH 3+HCl═NH 4 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N B.HCl的电子式: C.NH 3 的结构式:D.Cl﹣的结构示意图: 3.(2.00分)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HCO 3 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SiO 2 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Al 2O 3 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4.(2.00分)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0.1mol?L﹣1 KI溶液:Na+、K+、ClO﹣、OH﹣ B.0.1mol?L﹣1 Fe 2(SO 4 ) 3 溶液:Cu2+、NH 4 +、NO 3 ﹣、SO 4 2﹣ C.0.1mol?L﹣1 HCl溶液:Ba2+、K+、CH 3COO﹣、NO 3 ﹣ D.0.1mol?L﹣1 NaOH溶液:Mg2+、Na+、SO 42﹣、HCO 3 ﹣ 5.(2.00分)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 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 2 尾气 6.(2.00分)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A.向FeCl 2溶液中滴加 NH 4 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B.KAl(SO 4) 2 ?12H 2 O溶于水可形成Al(OH) 3 胶体 C.NH 4Cl与Ca(OH) 2 混合加热可生成NH 3 D.Cu与FeCl 3溶液反应可生成CuCl 2 7.(2.00分)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饱和Na 2CO 3 溶液与CaSO 4 固体反应:CO 3 2﹣+CaSO 4 ?CaCO 3 +SO 4 2﹣ B.酸化NaIO 3和NaI的混合溶液:I﹣+IO 3 ﹣+6H+═I 2 +3H 2 O C.KClO碱性溶液与Fe(OH) 3反应:3ClO﹣+2Fe(OH) 3 ═2FeO 4 2﹣+3Cl﹣+4H++H 2 O D.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Cl 2↑+H 2 ↑ 8.(2.00分)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W与X 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W)>r(Z)>r(Y) B.由X、Y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 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

2009年高考浙江卷理综化学试题与解析(精校版)

2009年高考浙江卷理综化学试题与解析(精校版) 选择题(共126分) 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K-39;Cl-35.5;Mn-55;Fe-56 一、选择题(本题共17小题,每小题6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纤维素、蔗糖、PVC、淀粉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B.氢键在形成蛋白质二级结构和DNA双螺旋结构中起关键作用 C.使用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的利用、玉米制乙醇都涉及到生物质能的利用 D.石油、煤、天然气、可燃冰、植物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8.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5.6 L NO和5.6 L O2混合后的分子总数为0.5 N A B.1 mol乙烷分子含有8 N A个共价键 C.58.5 g氯化钠固体中含有N A个氯化钠分子 D.在1 L 0.1 mol/L碳酸钠溶液中阴离总数大于0.1 N A 9.已知单位体积的稀溶液中,非挥发性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数越多,该溶液的沸点就越高。则下列溶液的沸点最高的是 A.0.01 mol/L的蔗糖溶液B.0.01 mol/L的CaCl2溶液 C.0.02 mol/L的NaCl溶液D.0.02 mol/L的CH3OOH溶液 10.已知:25℃时,K sp[Mg(OH)2]=5.61×10-12,K sp[MgF2]=7.42×10-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5℃时,饱和Mg(OH)2溶液与饱和MgF2溶液相比,前者的c(Mg2+)大 B.25℃时,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少量的NH4Cl固体,c(Mg2+)增大 C.25℃时,Mg(OH)2固体在20 mL 0.01 mol/L氨水中的K sp比在20 mL 0.01 mol/LNH4Cl溶液中的K sp小 D.25℃时,在Mg(OH)2悬浊液中加入NaF溶液后,Mg(OH)2不可能转化为MgF2 11.一种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化合物α-damascone可用于制作香水,其结构为:O ,有关 该化合物的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分子式为C13H20O B.该化合物可发生聚合反应 C.1 mol该化合物完全燃烧消耗19 mol O2 D.与Br2的CCl4溶液反应生成的产物经水解、稀硝酸酸化后可用AgNO3溶液检验 12.市场上经常见到的标记为Li-ion的电池称为“锂离子电池”。它的负极材料是金属锂和碳的复合材料(碳作为金属锂的载体),电解质为一种能传导Li+的高分子材料。这种锂离子电池的电池 反应式为:Li+2Li0.35NiO2放电2Li0.85NiO2。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Li-e-Li+ B.充电时,Li0.85NiO2既发生氧化反应又发生还原反应 C.该电池不能用水溶液作为电解质 D.放电过程中Li+向负极移动

2009年高考四川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2009年高考四川理综化学试题和参考答案 第Ⅰ卷 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Mg 24 Al 27 S 32 K 39 Mn 5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6.开发新材料是现代科技发展的方向之一。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氮化硅陶瓷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 .C 60属于原子晶体,用于制造纳米材料 C .纤维素乙酸酯属于天然高分子材料 D .单晶硅常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8.在下列给定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无色溶液:Ca 2+、、H +、Cl -1、HSO -3 B.能使pH 试纸呈红色的溶液:Na +、NH +4、I -、NO -3 C.FeCl 2溶液:K +、、Na +、、SO 2-4、、AlO -1 D. () Kw c H + =0.1 mol/L 的溶液:Na +、K +、SiO 2-3、NO -3 9.25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辛烷的燃 烧热为5518 kJ/mol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 +(aq)+SO 2-4+SO 2-4(aq)+Ba 2+(aq)+2OH -(aq)=BaSO 4(s)+2H 2O(1);?H=-57.3 kJ/mol B.KOH(aq)+ 12H 2 SO 4(aq)= 1 2K 2SO 4(aq)+H 2O(l); ?H=-57.3kJ/mol C.C 8H 18(1)+ 25 2 O 2(g)=8CO 2(g); ?H=-5518 kJ/mol D.2C 8H 18(g)+25O 2(g)=16CO 2(g)+18H 2O(1); ?H=-5518 kJ/mol 10.X 、Y 、Z 、M 是元素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X 、Y 、Z 相邻。X 的核电荷数是Y 是核外电子数的一半,Y 与M 可形成化合物M 2Y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还原性:X 的氧化物>Y 的氧化物>Z 的氢化物 B .简单离子的半径:M 的离子>Z 的离子>Y 的离子>X 的离子 C .YX 2、M 2Y 都是含有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D .Z 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ZO 4

2019年高考真题化学(江苏卷)

绝密★启用前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 5 K 39 Ca 40 Cr 52 Fe 56 Cu 64 Ag 108 I 127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计20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1.糖类是人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淀粉分子中不含的元素是 A.氢B.碳C.氮D.氧 2.反应NH 4Cl+NaNO2NaCl+N2↑+2H2O放热且产生气体,可用于冬天石油开采。下列表示反应中相关微粒的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Cl A.中子数为18的氯原子:18 17 B.N2的结构式:N=N C.Na+的结构示意图: D.H2O的电子式: 3.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NH 4HCO 3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肥 B .稀硫酸具有酸性,可用于除去铁锈 C .SO 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纸浆漂白 D .Al 2O 3具有两性,可用于电解冶炼铝 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 .0.1 mol·L ?1NaOH 溶液:Na +、K +、23CO - 、2AlO - B .0.1 mol·L ?1FeCl 2溶液:K +、Mg 2+、24SO - 、4MnO - C .0.1 mol·L ?1K 2CO 3溶液:Na +、Ba 2+、Cl ?、OH ? D .0.1 mol·L ?1H 2SO 4溶液:K +、4NH + 、3NO - 、3HSO - 5.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经水湿润的pH 试纸测量溶液的pH B .将4.0 g NaOH 固体置于100 mL 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配制1.000 mol·L ?1NaOH 溶液 C .用装置甲蒸干AlCl 3溶液制无水AlCl 3固体 D .用装置乙除去实验室所制乙烯中的少量SO 2 6.下列有关化学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Fe 在稀硝酸中发生钝化 B .MnO 2和稀盐酸反应制取Cl 2 C .SO 2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NH 4)2SO 3 D .室温下Na 与空气中O 2反应制取Na 2O 2 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室温下用稀NaOH 溶液吸收Cl 2:Cl 2+2OH ?ClO ?+Cl ?+H 2O B .用铝粉和NaOH 溶液反应制取少量H 2:Al+2OH ?2AlO - +H 2↑ C .室温下用稀HNO 3溶解铜:Cu+23NO - +2H + Cu 2++2NO 2↑+H 2O D .向Na 2SiO 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 2SiO 3+2H + H 2SiO 3↓+2Na +

2018年高考化学江苏卷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卷) 化学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Fe:56 Cu:64 Ag:108 I:127 Ba:137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 1.CO2是自然界碳循环中的重要物质。下列过程会引起大气中CO2含量上升的是 A.光合作用 B.自然降雨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碳酸盐的沉积 2.用化学用语表示NH 3+HCl NH4Cl中的相关微粒,其中正确的是 O A.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8 7 B.HCl的电子式: C.NH3的结构式: D.Cl?的结构示意图: 3.下列有关物质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B.SiO2熔点高硬度大,可用于制光导纤维 C.Al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4.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0.1mol·L?1KI溶液:Na+、K+、ClO?、OH? B.0.1mol·L?1Fe2(SO4)3溶液:Cu2+、NH4+、NO3?、SO42? C.0.1mol·L?1HCl溶液:Ba2+、K+、CH3COO?、NO3? D.0.1mol·L?1NaOH溶液:Mg2+、Na+、SO42?、HCO3?

5.下列有关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原理和装置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用装置甲灼烧碎海带 B.用装置乙过滤海带灰的浸泡液 C.用装置丙制备用于氧化浸泡液中I?的Cl2 D.用装置丁吸收氧化浸泡液中I?后的Cl2尾气 6.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叙述一定不正确的是 A.向FeCl2溶液中滴加NH4SCN溶液,溶液显红色 B.KAl(SO4)2·12H2O溶于水可形成Al(OH)3胶体 C.NH4Cl与Ca(OH)2混合加热可生成NH3 D.Cu与FeCl3溶液反应可生成CuCl2 7.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饱和Na2CO3溶液与CaSO4固体反应:CO32?+CaSO4CaCO3+SO42? B.酸化NaIO 3和NaI的混合溶液:I?+IO3?+6H+I2+3H2O C.KClO碱性溶液与Fe(OH)3反应:3ClO?+2Fe(OH)32FeO42?+3Cl?+4H++H2O D.电解饱和食盐水:2Cl?+2H+通电 Cl2↑+H2↑ 8.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Y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Z位于元素周期表Ⅲ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W)>r(Z)>r(Y) B.由X、Y组成的化合物中均不含共价键 C.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比Z的弱 D.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9.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