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设计实践实验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136.26 KB
- 文档页数:6
程序设计实训实验报告(热门20篇)c语言是在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一种计算机语言。
其语言功能丰富、表达能力强、使用灵活方便、既具有高级语言的优点,又具有低级语言的许多特点,适合编写系统软件。
其功能强大,不仅用在计算机上广泛用在电子,机械等方面上,而且,所有的windows,unix,linux,mac,os/2,无一例外,哪一个不是c 语言写的?很多新型的语言如,c++,java,c,j,perl...都是衍生自c语言。
掌握了c语言,可以说你就掌握了很多门语言。
学习c程序这门课一年了,这是我们学的第一门专业课,在大学里c语言不但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课程而且也是非计算机专业学习计算机基础的一门必修课程。
所以作为我这个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说当然十分重要,老师在第一节课说过,c语言是计算机的基础,大多数软件都需要用c语言来编写,通过一个年的学习,使我由初步掌握简单的应试知识到完成高难度的深入编程,如我们在编写一个较大的程序时应该把它分开成几个小程序来看,这样会容易得多。
同时,我觉得c语言应该是操作和理论相结合的课程,在不断地编写中去思考,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在学习一年c语言的过程中我也在慢慢探索怎样才能学好c语言,并总结了一点经验:要了解c语言就要从语法规为基础来学习起,首先要是要了解它的结构,比如变量,首先要了解变量的定义方式(格式),其意义是什么(定义变量有什么用);其次就是要我要怎么去运用它(我要用什么型式去应用它)。
在c语言的命令行中所有的语句都是有它自己的一定格式和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所以我们在学习某种语句或命令时你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它的规则是什么、有什么用、怎么实现等。
这些都是语法基础也是c语言的基础如果把它们都了解很好了,那么你编起程序来就很得心应手了。
比如说ifelse和switchcase这两种条件语句都是用来判断执行功能的,那我要什么时侯用if什么时侯用switch呢?如果你很好地了解它们的结构和作用的话那么就知道:若它的条件分支是多个而且条件的值是整数或是一个字符值时就会选switch而不会选if。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理解多线程的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多线程的创建、同步和通信方法。
3. 熟悉Java中多线程的实现方式。
4. 提高程序设计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开发工具:IntelliJ IDEA3. 编程语言:Java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主要完成以下任务:1. 创建多线程程序,实现两个线程分别执行不同的任务。
2. 使用同步方法实现线程间的同步。
3. 使用线程通信机制实现线程间的协作。
四、实验步骤1. 创建两个线程类,分别为Thread1和Thread2。
```javapublic class Thread1 extends Thread {@Overridepublic void run() {// 执行Thread1的任务for (int i = 0; i < 10; i++) {System.out.println("Thread1: " + i);}}}public class Thread2 extends Thread {@Overridepublic void run() {// 执行Thread2的任务for (int i = 0; i < 10; i++) {System.out.println("Thread2: " + i);}}}```2. 创建一个主类,在主类中创建两个线程对象,并启动它们。
```java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 thread1 = new Thread1();Thread thread2 = new Thread2();thread1.start();thread2.start();}```3. 使用同步方法实现线程间的同步。
```javapublic class SynchronizedThread extends Thread {private static int count = 0;@Overridepublic void run() {for (int i = 0; i < 10; i++) {synchronized (SynchronizedThread.class) {count++;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 + count);}}}}public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ead thread1 = new SynchronizedThread();Thread thread2 = new SynchronizedThread();thread1.start();thread2.start();}```4. 使用线程通信机制实现线程间的协作。
程序设计实践实验报告实验报告课程名称___ 程序设计实践______实验项目_______子程序设计实验仪器_______PC _____系别_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____专业______软件工程__________班级/学号___B软工0701/2007011801学生姓名_____ XX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2009-3-26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XX______________.实验二子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参数传递的方法;2.学习和掌握递归调用;3.了解goto语句的使用;4.了解降低嵌套深度的方法;5.了解复杂度的度量。
二、实验要求1.通过编程实现,学习和理解参数传递和递归调用的使用。
2.使用goto语句编写程序,用非goto语句改写程序;3.了解减少嵌套层次和度量复杂度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和结果1. 参数传递(1)创建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CLR)。
定义函数swap,swap函数有两个整型形参x,y,swap的功能为交换x和y的值,并依次显示出交换后的x,y的值。
主函数定义两个整型变量a,b,并赋不同的初值,依次显示a和b的值,调用swap 函数,a,b作为实参,再在主函数中依次显示a和b的值。
(值传递)编写并运行以上程序,分析运行结果,思考值传递中是否会改变实参的值。
(2)创建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修改(1)中程序,使swap函数的参数为两个指向整型的指针,swap函数中交换指针所指向的内容;主函数中调用swap函数,交换整型变量a和b的值。
编写并运行修改后的程序,比较与(1)中程序运行结果的不同之处及原因。
(3)创建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修改(1)中程序,采用引用方式传递函数的参数。
编写并运行修改后的程序,比较与(1)、(2)中程序运行结果的异同以及(2)、(3)程序中改写的难易程度。
int swap1(int x,int y){int temp;temp=x;x=y;y=temp;return 0;} //实参传递函数int swap2(int &x,int &y){int temp;temp=x;x=y;y=temp;return 0;}//形参传递函数int swap3(int *x,int *y){int temp;temp=*x;*x=*y;*y=temp;return 0;}//指针传递函数int main(){int a,b;Console::WriteLine ("plesae input a and b interger:");a=Int32::Parse(Console::ReadLine());b=Int32::Parse(Console::ReadLine());Console::WriteLine ("实参传递函数交换a和b:");Console::WriteLine ("起始a和b:"+a+" "+b);swap1(a,b);Console::WriteLine ("交换后a和b:"+a+" "+b);Console::WriteLine ("-------------------");Console::WriteLine ("形参传递函数交换a和b:");Console::WriteLine ("起始a和b:"+a+" "+b);swap2(a,b);Console::WriteLine ("交换后a和b:"+a+" "+b);Console::WriteLine ("++++++++++++++++");Console::WriteLine ("指针传递函数交换a和b:");Console::WriteLine ("起始a和b:"+a+" "+b);swap3(&a,&b);Console::WriteLine ("交换后a和b:"+a+" "+b);Console::WriteLine ( "%%%%%%%%%%%%%%%%%" );Console::ReadLine();return 0;}2.递归调用.使用递归时,请注意如下原则:a.确认递归能够停止(子程序中至少含有一条非递归的路径);b.把递归限制在一个子程序内;c.留心栈空间;使用递归前,先考虑可否用其他方式编写程序,可能效果更好。
程序设计实验报告(matlab)实验一: 程序设计基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机器人编程语言Matlab。
实验内容:运用Matlab进行简单的程序设计。
实验方法:基于Matlab环境下的简单程序设计。
实验结果:成功掌握简单的程序设计和Matlab基本编程语法。
实验二:多项式拟合与插值实验目的:学习多项式拟合和插值的方法,并能进行相关计算。
实验内容:在Matlab环境下进行多项式拟合和插值的计算。
实验方法:结合Matlab的插值工具箱,进行相关的计算。
实验结果:深入理解多项式拟合和插值的实现原理,成功掌握Matlab的插值工具箱。
实验三:最小二乘法实验目的:了解最小二乘法的基本原理和算法,并能够通过Matlab进行计算。
实验内容:利用Matlab进行最小二乘法计算。
实验方法:基于Matlab的线性代数计算库,进行最小二乘法的计算。
实验结果:成功掌握最小二乘法的计算方法,并了解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实验六:常微分方程实验目的:了解ODE的基本概念和解法,并通过Matlab进行计算。
实验内容:利用Matlab求解ODE的一阶微分方程组、变系数ODE、高阶ODE等问题。
实验方法:基于Matlab的ODE工具箱,进行ODE求解。
实验结果:深入理解ODE的基本概念和解法,掌握多种ODE求解方法,熟练掌握Matlab的ODE求解工具箱的使用方法。
总结在Matlab环境下进行程序设计实验,使我对Matlab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也使我对计算机科学在实践中的应用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通过这些实验的学习,我能够灵活应用Matlab进行各种计算和数值分析,同时也能够深入理解相关的数学原理和算法。
这些知识和技能对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都将有着重要的帮助。
java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篇一:Java实验八报告《Java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学生姓名:郭倩班级:信息112学号:201152275208实验地点:经管实验中心证券实验室指导教师:赵利平实验日期:实验环境:Windows 2000+JDK1.61. 实验目的(1)理解子类派生的概念(2)学习创建子类对象(3)掌握方法覆盖的使用2.实验内容(1)设计三个类:完成实验教材P52页程序清单4-2;(2)通过编制一个程序来加深对嵌套类、内部类和局部类的理解:完成实验教材P56页程序清单4-3;2. 实验过程报告撰写具体要求:上述实验内容要求写出源代码及运行结果。
实验内容(1)://Polymorphism.abstract class Student{final static int CourseNo=3;String name;String type;int[] courses;String courseGrade;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name;courses=new int[CourseNo];courseGrade=null;}public abstract void calculateGrade();public String getName(){return name;}public String getType(){return type;}public String getCourseGrade(){return courseGrade;}public int getCourseScore(int courseNumber){return courses[courseNumber];}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name;}public void setType(String type){this.type=type;}public void setCourseScore(int courseNumber,int courseScore){this.courses[courseNumber]=courseScore;}}class Undergraduate extends Student{public Undergraduate(String name){super(name);type="本科生";}public void calculateGrade(){int total=0;double average=0;for(int i=0;i<CourseNo;i++){total+=courses[i];};average=total/CourseNo;if(average>=80&&average<100) coursegrade="优秀" else="" average="">=70&&average<80) coursegrade="良好" else="" average="">=60&&average<70) coursegrade="一般" else="" average="">=50&&average<60) courseGrade="及格";else courseGrade="不及格";}}class Postgraduate extends Student{public Postgraduate(String name){super(name);type="研究生";}public void calculateGrade(){int total=0;double average=0;for(int i=0;i<CourseNo;i++){total+=courses[i];};average=total/CourseNo;if(average>=90&&average<100) coursegrade="优秀" else="" average="">=80&&average<90) coursegrade="良好"else="" average="">=70&&average<80) coursegrade="一般" else="" average="">=60&&average<70) courseGrade="及格";else courseGrade="不及格";}}public class Polymorphism{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Student[] students=new Student[5];students[0]=new Undergraduate("陈建平");students[1]=new Undergraduate("鲁向东");students[2]=new Postgraduate("匡晓华");students[3]=new Undergraduate("周丽娜");students[4]=new Postgraduate("梁欣欣");for(int i=0;i<5;i++){students[i].setCourseScore(0,87);students[i].setCourseScore(1,90);students[i].setCourseScore(2,78);}for(int i=0;i<5;i++){students[i].calculateGrade();}System.out.println("姓名"+" 类型"+" 成绩");}}System.out.println("-------------------------"); for(int i=0;i<5;i++){ System.out.println(students[i].getName()+" "+students[i].getType()+" "+students[i].getCourseGrade()); }(1) 都有(2) Student[] students=new Student[5];(3) Student是抽象的,不能用new操作符创建抽象类的实例。
实验项目名称:实验一C 语言的运行环境的使用实验目的及要求:1. 了解 Windows 系统下 C 语言的运行环境,熟悉 C 程序编辑、调试、运行的基本操作方法。
2. 熟练掌握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 C 程序的方法。
3. 通过运行简单的 C 程序,初步了解 C 源程序的特点。
4. 初步理解 C 语言的数据类型,了解变量定义、变量赋值以及简单运算方法,了解程序运行结果的基本输出方法。
实验内容(方法和步骤):1、编程实现在屏幕上显示如下三行文字Hello, world !Wolcome to the C language world!Everyone has been waiting for程序代码:#include <stdio.h>int main(){printf("Hello,World!\n");printf("Welcome to the C language world!\n");printf(Everyone has been waiting for.\n");return 0;}运行结果:2、编写程序,将两个整数相加,并输出结果。
程序代码:#include <stdio.h>int main(){int a,b,c;a=12;b=26;c=a+b;printf("c=%d\n",c);return 0";}运行结果:3. 编写程序,要求从键盘输入2 个整数,输出其中较大的数程序代码:#include <stdio.h>int main(){int max(int x,int y);int a,b,c;scanf("%d,%d",&a,&b);c=max(a,b);pintf("max=%d",c);return 0;}int max(int x,int y){ int z;if (x>y) z=x;else z=y;return(z);}运行结果:4.输入并运行下程序,观察运行结果。
一、实验目的1. 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和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
2. 熟悉编程环境的使用,学会编写、调试和运行简单的程序。
3.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编程语言:Python3.83. 开发工具:PyCharm三、实验内容1. 简单计算器(1)功能描述编写一个简单的计算器程序,能够实现加、减、乘、除四种基本运算。
(2)实现步骤1)定义一个函数,用于获取用户输入的两个数和一个运算符。
2)根据运算符进行相应的运算,并返回运算结果。
3)在主函数中调用该函数,打印运算结果。
(3)代码实现```pythondef calculator(num1, num2, operator):if operator == '+':return num1 + num2elif operator == '-':return num1 - num2elif operator == '':return num1 num2elif operator == '/':return num1 / num2else:return "无效的运算符"def main():num1 = float(input("请输入第一个数:"))num2 = float(input("请输入第二个数:"))operator = input("请输入运算符(+、-、、/):")result = calculator(num1, num2, operator)print("结果是:", result)if __name__ == "__main__":main()```2. 循环结构(1)功能描述编写一个程序,实现计算1到100之间所有奇数的和。
第1篇一、实验目的1. 熟悉安卓开发环境及工具的使用。
2. 掌握安卓应用程序的基本开发流程。
3. 学习安卓界面设计、布局、事件处理等基本技能。
4. 提高编程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二、实验环境1. 操作系统:Windows 102. 开发工具:Android Studio3.53. 编程语言:Java4. 虚拟机:Android 9.0 (Pie)三、实验内容1. 创建安卓项目2. 设计界面3. 编写功能代码4. 测试与调试四、实验步骤1. 创建安卓项目(1)打开Android Studio,点击“Start a new Android Studio project”;(2)选择“Empty Activity”模板,点击“Next”;(3)输入项目名称、保存位置等信息,点击“Finish”;(4)在项目目录中,找到MainActivity.java文件,修改其中的代码,以实现特定功能。
2. 设计界面(1)打开res/layout/activity_main.xml文件;(2)使用布局编辑器设计界面,添加控件(如Button、EditText等);(3)设置控件的属性(如文本、颜色、大小等)。
3. 编写功能代码(1)在MainActivity.java文件中,编写代码实现功能;(2)例如,编写按钮点击事件,实现数据计算、页面跳转等操作。
4. 测试与调试(1)在Android Studio中,点击“Run”按钮,启动模拟器或连接真机进行测试;(2)观察程序运行效果,如有问题,进行调试;(3)根据需要,修改代码,直至程序正常运行。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本次实验成功创建了一个安卓应用程序,实现了简单的功能,如按钮点击事件、页面跳转等。
2. 实验分析(1)在创建安卓项目时,熟悉了Android Studio的使用,掌握了项目结构及文件管理方法;(2)在设计界面时,学会了使用布局编辑器,掌握了常用控件的属性设置;(3)在编写功能代码时,学习了Java编程语言的基本语法,掌握了事件处理及页面跳转等操作;(4)在测试与调试过程中,提高了问题定位及解决能力。
《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一个简单的程序设计实践项目,让学生了解并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和程序设计能力。
通过此次实验,学生需要能够利用C语言的各种语法和函数,编写一个完整的、具备一定功能的程序。
二、实验内容本次实验要求学生编写一个简单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系统需要实现以下功能:1.从文件中读取学生的信息,并存储在程序中;2.根据学生的成绩,计算每个学生的总分和平均分,并进行排名;3.根据学生的姓名、学号、成绩等信息,能够实现对学生信息的查询;4.能够对学生信息进行排序和修改;5.将学生的信息输出到文件中。
三、实验过程1.定义学生信息的结构体,并定义需要用到的全局变量;2.编写从文件中读取学生信息的函数,并将读取到的信息存储在数组中;3.初始化学生信息、计算每个学生的总分和平均分,并进行排名;4.编写查询学生信息、排序学生信息和修改学生信息的函数;5.编写将学生信息输出到文件中的函数;6.在主函数中根据用户输入调用以上函数,完成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各项功能。
四、实验结果经过编写和调试,最终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用户可以通过菜单选择需要的功能,包括添加学生信息、查询学生信息、修改学生信息、排序学生信息和输出学生信息等。
程序能够准确地读取和存储学生的信息,并能够根据用户的指令完成相应的操作。
五、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对C语言的基本语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通过实践掌握了C语言的一些常用函数和数组的使用。
在编写程序的过程中,我还学会了如何利用文件进行输入和输出,提高了程序的灵活性和实用性。
通过对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我对程序设计的整个过程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增强了我的程序设计能力。
在本次实验中,我还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难。
比如学生信息的存储和读取、学生信息的排序和查询等。
但通过和同学的讨论和老师的指导,我最终解决了这些问题,并成功完成了实验。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运用调试工具进行程序的调试和错误的定位,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windows程序设计实验报告《Windows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室: S306(308)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录实验⼀、熟悉visual c++的编程环境 (3)⼀、实验⽬的和要求: (3)⼆、实验内容、程序清单及运⾏结果: (3)1.编辑第⼀个C++程序 (3)2. ⽤AppWizard建⽴⼀个MFC Windows应⽤ (3)3. 编写简单的计算程序 (4)运⾏结果: (4)三、⼼得体会: (4)实验⼆、对话框的使⽤ (5)⼀、实验⽬的和要求: (5)⼆、实验内容、程序清单及运⾏结果 (5)实验步骤: (5)实验结果: (7)三、⼼得体会: (7)实验三、创建⼀个进程来运⾏⼀个应⽤程序 (8)⼀、实验要求和⽬的 (8)⼆、实验内容、程序清单及运⾏结果 (8)实验步骤: (8)实验结果: (9)三、实验⼼得 (9)实验四、调整线程优先级 (10)⼀、实验要求和⽬的 (10)⼆、实验内容、程序清单及运⾏结果 (10)实验步骤: (10)实验结果: (11)三、实验⼼得 (11)实验⼀、熟悉visual c++的编程环境⼀、实验⽬的和要求:1.了解和使⽤VC集成开发环境2.熟悉VC环境的基本命令和功能键,3.熟悉常⽤的功能菜单命令4.学习使⽤VC++环境的帮助5.学习完整的C++程序开发过程6.理解简单的C++程序结构7.了解⽤Visual C++开发Windows MFC应⽤程序的过程⼆、实验内容、程序清单及运⾏结果:1.编辑第⼀个C++程序源程序代码://hello world example#includeint main() {cout << "hello!"<< endl ;return 0; //正常返回}运⾏结果:2. ⽤AppWizard建⽴⼀个MFC Windows应⽤在窗⼝中输出"Hello,World!",修改OnDraw函数的定义,在最后⼀⾏加⼀句:pDC->TextOut(50,50,"Hello, World");运⾏结果:3. 编写简单的计算程序输⼊圆的半径,计算圆的周长和⾯积并输出。
实验报告课程名称___ 程序设计实践______实验项目_______子程序设计实验仪器_______PC _____系别_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____专业______软件工程__________班级/学号___B软工0701/2007011801学生姓名_____ XX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2009-3-26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XX______________.实验二子程序设计一、实验目的1. 学习和掌握参数传递的方法;2.学习和掌握递归调用;3.了解goto语句的使用;4.了解降低嵌套深度的方法;5.了解复杂度的度量。
二、实验要求1.通过编程实现,学习和理解参数传递和递归调用的使用。
2.使用goto语句编写程序,用非goto语句改写程序;3.了解减少嵌套层次和度量复杂度的方法。
三、实验内容和结果1. 参数传递(1)创建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CLR)。
定义函数swap,swap函数有两个整型形参x,y,swap的功能为交换x和y的值,并依次显示出交换后的x,y的值。
主函数定义两个整型变量a,b,并赋不同的初值,依次显示a和b的值,调用swap函数,a,b作为实参,再在主函数中依次显示a和b的值。
(值传递)编写并运行以上程序,分析运行结果,思考值传递中是否会改变实参的值。
(2)创建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修改(1)中程序,使swap函数的参数为两个指向整型的指针,swap函数中交换指针所指向的内容;主函数中调用swap函数,交换整型变量a和b的值。
编写并运行修改后的程序,比较与(1)中程序运行结果的不同之处及原因。
(3)创建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修改(1)中程序,采用引用方式传递函数的参数。
编写并运行修改后的程序,比较与(1)、(2)中程序运行结果的异同以及(2)、(3)程序中改写的难易程度。
int swap1(int x,int y){int temp;temp=x;x=y;y=temp;return 0;} //实参传递函数int swap2(int &x,int &y){int temp;temp=x;x=y;y=temp;return 0;}//形参传递函数int swap3(int *x,int *y){int temp;temp=*x;*x=*y;*y=temp;return 0;}//指针传递函数int main(){int a,b;Console::WriteLine ("plesae input a and b interger:");a=Int32::Parse(Console::ReadLine());b=Int32::Parse(Console::ReadLine());Console::WriteLine ("实参传递函数交换a和b:");Console::WriteLine ("起始a和b:"+a+" "+b);swap1(a,b);Console::WriteLine ("交换后a和b:"+a+" "+b);Console::WriteLine ("-------------------");Console::WriteLine ("形参传递函数交换a和b:");Console::WriteLine ("起始a和b:"+a+" "+b);swap2(a,b);Console::WriteLine ("交换后a和b:"+a+" "+b);Console::WriteLine ("++++++++++++++++");Console::WriteLine ("指针传递函数交换a和b:");Console::WriteLine ("起始a和b:"+a+" "+b);swap3(&a,&b);Console::WriteLine ("交换后a和b:"+a+" "+b);Console::WriteLine ( "%%%%%%%%%%%%%%%%%" );Console::ReadLine();return 0;}2.递归调用.使用递归时,请注意如下原则:a.确认递归能够停止(子程序中至少含有一条非递归的路径);b.把递归限制在一个子程序内;c.留心栈空间;使用递归前,先考虑可否用其他方式编写程序,可能效果更好。
创建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用递归方式计算阶乘,编写计算阶乘的函数,输入参数n,函数返回值为n的阶乘。
编写程序并运行结果。
(注意溢出)创建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用循环方式去计算阶乘。
编写程序并运行结果。
(注意溢出)long double digui(long double n){if(n==0||n==1){return(1);}else{return (digui(n-1)*n);}}//递归函数long double xhuan(long double n){long double x=1;if(n==0||n==1){return(1);}else{for(int i=1;i<=n;i++){x=x*i;}}return x;}//循环函数int main(array<System::String ^> ^args){Console::WriteLine("please input an integer n:");long double n=Int32::Parse(Console::ReadLine());while(n<0){Console::WriteLine("n<0,please reinput an integer n:");n=Int32::Parse(Console::ReadLine());}Console::WriteLine("循环输出阶乘n!="+xhuan(n));Console::WriteLine("递归输出阶乘n!="+digui(n));Console::ReadLine();return 0;} 3.goto语句(1)创建控制台应用程序项目,编写和运行如下程序。
主函数如下:int data;int isend;do{Console::WriteLine("please input two number ");isend= Int32::Parse(Console::ReadLine());data= Int32::Parse(Console::ReadLine());if (isend==0){goto LOOP_EXIT;}Console::WriteLine("no exit");}while(data!=-1);LOOP_EXIT:Console::ReadLine();isend不为0时,data为-1:isend不为0时, data不为-1:isend为0:(2)将上述程序改写为没有goto语句的如下程序int data;int isend;Console::WriteLine("please input two number");isend= Int32::Parse(Console::ReadLine());data= Int32::Parse(Console::ReadLine());while((isend!=0)&&(data!=-1)){Console::WriteLine("no exit");Console::WriteLine("please input two number");isend= Int32::Parse(Console::ReadLine());data= Int32::Parse(Console::ReadLine());}Console::ReadLine();isend不为0,data为-1:..isend不为0,data 不为-1:isend 为0:比较结果与(1)的不同。
当isend 不为0,data 为-1时两次显示结果不同,第二次没有“no exit ”字样(3)将(1)中程序改写为没有goto 的程序,且运行结果要求与(1)中一致。
(4)编写并运行下列带goto 语句的程序 int a[4];for(int i=0;i<4;i++) {Console::WriteLine("please input number"); a[i]= Int32::Parse(Console::ReadLine()); }if (a[0]==0) {Console::WriteLine("a0=0"); goto END_PROC; }if (a[1]==0) {Console::WriteLine("a1=0"); goto END_PROC; }if (a[2]==0) {Console::WriteLine("a2=0"); goto END_PROC; }if (a[3]==0) {Console::WriteLine("a3=0"); goto END_PROC; } END_PROC:Console::WriteLine("end_proc"); Console::ReadLine(); 执行goto 语句:不执行goto 语句:(5)改写(4)中程序,要求利用嵌套的if-else 语句消除goto 的代码,得到与(4)相同的运行结果。
int main(array<System::String ^> ^args) {int a[4];for(int i=0;i<4;i++) {Console::WriteLine("please input number"); a[i]= Int32::Parse(Console::ReadLine()); }if (a[0]==0)Console::WriteLine("a0=0"); else {if (a[1]==0)Console::WriteLine("a1=0"); else {if (a[2]==0)Console::WriteLine("a2=0"); else {if (a{[3]==0)Console::WriteLine("a3=0"); }}} END_PROC:Console::WriteLine("end_proc"); Console::ReadLine();结果:观察用if嵌套的程序与使用goto语句的程序的代码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