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在大海中永生(简版)
- 格式:ppt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23
13、在大海中永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理解重点词句,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表达人民对伟人的一片深情。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感受伟人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具准备:电视录像设备,投影片,资料卡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初步感知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思路。
教学方法:导读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屏幕出现邓小平的画像)谁来简单介绍一下?2、指名学生介绍3、小组内阅读邓小平的有关资料。
[师分发给小组资料]二、揭示课题,解题 1、请同学们看段录像。
[播放小平骨灰撒落大海的录像]2、板书课题:13、在大海中永生3、解题:(1)“永生”,你是怎么想的?(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三、初读课文 1、带着刚才的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2、小组学习,完成下列要求:(1)自由读课文,标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划出难理解的词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自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写的是什么事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按顺序给课文分段。
3、小组汇报学习情况4、听课文录音,再次整体感知全文。
(1)了解邓爷爷生前的伟大功绩,听着课文录音,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新的问题,请同学们好好的想一想。
A、小组内自由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
B、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C、班级交流汇报(2)师归纳总结学生已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未解决的问题:1、为什么说邓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怎样理解?3、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3)这节课我们自己解决了不少的问题了,但这几个问题还未解决,同学们说该怎么办?请同学们说一说。
4、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查阅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情况。
作业: 1、课后熟读课文2、课后进一步查阅有关资料,以解决遗留的问题第二课时教学目标:理解课文重点句,感受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以及人民对他的深厚感情。
在大海中永生现代文阅读答案在大海中永生现代文阅读答案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我们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有效检验我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一份好的阅读答案都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在大海中永生现代文阅读答案,欢迎大家分享。
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
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邓小平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
呜咽:__________________痛悼:___________________奔腾不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文中第2自然段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
3.用“不仅……也……”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4.大海为什么呜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5.“鲜花伴着骨灰”,有人说应是“鲜花拌着骨灰”。
你怎么看?说说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参考答案:1.形容水、风等的声音凄切。
沉痛而悲痛地悼念死去的人。
形容江水波浪滔滔,急速流淌,不停息。
也可以比喻其他事物多。
2.排比3.他不仅善于思考问题,也善于解决问题。
最新整理五年级语文教案五年级语文《在大海中永生》知识点苏教版五年级语文《在大海中永生》知识点苏教版原文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xx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辽阔的大海。
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xxx爷爷的骨灰。
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民族崭新历史的伟人,今天将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
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
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xxx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骨灰撒大海,鲜花送伟人。
时近中午,专机盘旋着向大海告别。
透过舷窗望去,水天一色,波翻浪涌。
从那永不停息的涛声中,人们仿佛听到了xxx爷爷那震撼人心的声音:“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与大海同在,与祖国同在,与人民同在。
我们衷心爱戴的xxx爷爷在大海中永生!字词学习字:缓、悼、疆、撼、翻词:辽阔、衷心、崭新、篇章、盘旋、呜咽、奔腾、影响、舷窗、涛声、深情、奔腾不息重点句子1.1997年3月2日上午,一架银色的专机离开xx西郊机场,在首都上空低低地缓缓地绕飞一周,然后穿过云层,飞向祖国辽阔的大海。
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xxx爷爷的骨灰。
2.飞机在高空盘旋,鲜花伴着骨灰,撒向无垠的大海。
大海呜咽,寒风卷着浪花,痛悼伟人的离去……3.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澳门、香港;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宝岛台湾。
4.也许,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向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xxx)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他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全世界。
13、在大海中永生本文是关于13、在大海中永生,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13、在大海中永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理解重点词句,缅怀***同志的丰功伟绩,表达人民对伟人的一片深情。
教学重点读流利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感受伟人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具准备小黑板、多媒体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初读课文,学习主要生词。
初步感知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修改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点击鼠标,屏幕出现***的画像]谁来简单介绍一下?2、指名学生介绍3、小组内阅读***的有关资料。
[师分发给小组资料]二、揭示课题,解题1、请同学们看段录像。
[播放小平骨灰撒落大海的录像]2、板书课题:23、在大海中永生3、解题:(1)“永生”,你是怎么想的?(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三、初读课文1、带着刚才的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2、小组学习,完成下列要求:(1)自由读课文,标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划出难理解的词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自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写的是什么事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按顺序给课文分段。
3、小组汇报学习情况4、听课文录音,再次整体感知全文。
(1)了解邓爷爷生前的伟大功绩,听着课文录音,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新的问题,请同学们好好的想一想。
[1]小组内自由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
[2]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3]班级交流汇报(2)师归纳总结学生已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未解决的问题:1、为什么说邓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怎样理解?3、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3)这节课我们自己解决了不少的问题了,但这几个问题还未解决,同学们说该怎么办?请同学们说一说。
5、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查阅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情况。
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上册13.在大海中永生一、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会用“爱戴”、“奔腾不息”造句,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 朗读课文,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理清文章的脉络,简要概括课文内容。
3. 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伴”字的精当和“呜咽”“痛悼”拟人化的表达,感受到人民对伟人去世的悲痛、怀念、不舍之情。
从排比句中感受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和人民对他的敬仰之情。
4.理解小平爷爷的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感受伟人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进而理解课题“在大海中永生”的含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在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提示给课文分段,理清文章的脉络,简要概括课文内容。
2.体会“伴”字的精当和“呜咽”“痛悼”拟人化的表达,感受到人民对伟人去世的悲痛、怀念、不舍之情。
从排比句中感受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和人民对他的敬仰之情,进而理解课题“在大海中永生”的含义。
难点:理解小平爷爷的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感受伟人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进而理解课题“在大海中永生”的含义。
三、教学评价设计: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查看预习单、轮读、汇报、交流等形式了解学生独立识字、写字、读书及对课文内容掌握情况,以学定教。
2. 在初读感知环节,根据小标题划分意义段。
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的表达顺序,旨在提升学生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
3.通过换字理解、发现拟人化手法的用途和感情朗读,感受到人民对伟人去世的悲痛、怀念、不舍之情。
4.在读书感悟中,采用默读、圈画、讨论、交流、感情朗读以及对排比句不同形式的读、诵、和补充资料、设计探究习题及拓展作业检测目标的达成。
四、教与学的准备:学生:完成预习单教师:1.教学课件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环节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一)导课1.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年级语文“有效教学”教案课题 13在大海中永生课时 2备课人肖虹雷荣乐修正补充栏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
3、理解重点词句,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表达人民对伟人的一片深情。
教学难点:理解重点句子,感受伟人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具准备:电视录像设备,投影片,资料卡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进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谁吗?[点击鼠标,屏幕出现邓小平的画像]谁来简单介绍一下? 2、指名学生介绍 3、小组内阅读邓小平的有关资料。
[师分发给小组资料] 二、揭示课题,解题 1、请同学们看段录像。
[播放小平骨灰撒落大海的录像]2、板书课题:23、在大海中永生 3、解题: (1)“永生”,你是怎么想的? (2)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三、初读课文 1、带着刚才的问题,请同学们阅读课文。
2、小组学习,完成下列要求: (1)自由读课文,标出本课的生字新词,并划出难理解的词句。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自读课文,想想文中主要写的是什么事情?是按什么顺序写的?并按顺序给课文分段。
3、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4、听课文录音,再次整体感知全文。
(1)了解邓爷爷生前的伟大功绩,听着课文录音,你又有了什么新的想法、新的问题,请同学们好好的想一想。
[1]小组内自由讨论,提出问题并解决。
[2]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讨论 [3]班级交流汇报 (2)师归纳总结学生已解决的问题和未解决的问题 [未解决的问题:1、为什么说邓爷爷的影响“超越时代、超越国界”?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怎样理解?3、为什么说邓爷爷“在大海中永生”?] (3)这节课我们自己解决了不少的问题了,但这几个问题还未解决,同学们说该怎么办?请同学们说一说。
5、课后请同学们继续查阅有关资料,进一步了解情况。
第二课时 教学进程: 一、谈话直入主题,引出问题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在大海中永生》,通过阅读对课文内容有了初步的了解。
13、在大海中永生【教材分析】本文记叙了伟人邓小平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深深的怀念和悲痛之情。
文章运用拟人、排比、对偶等手法,以生动的语言、充沛的激情使读者深受感染。
然而邓小平同志逝世时,现在这批小学生年龄都还很小,对当时的情景知之甚少,学生对于课文中人们的怀念和悲痛之情还难以理解。
要想使学生的情感和文章的意境相融合,达到“人”与“文”的情感相通,可以以“情”为主线贯穿始终,分三步组织此文的教学。
【教学目标】l、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学习用“爱戴”、“奔腾不息”造句。
3、缅怀邓小平爷爷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4、了解环境描写和排比句渲染情感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阅读第3自然段由撒骨灰而引起的联想,体会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感受人民对邓小平同志的深情,进而理解课题“在大海中永生”的真正含义。
【教学准备】让同学们通过阅读,搜集邓小平爷爷的一个故事,增加对邓小平的了解,为更好地理解文本铺平道路。
【教学过程】板块一、歌曲导入,课题质疑。
1、课前首先让我们一起重温一首熟悉的歌曲,注意用心灵去倾听、去感触。
(播放《春天的故事》)2、以前听过这首歌吗?知道它歌颂了谁吗?(邓小平)3、出示图片,简介邓小平生平,具体经历、贡献由学生补充介绍。
投影:邓小平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邓小平的一生,是光辉的战斗的一生。
在70多年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中,他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为中国社会主义的创建、巩固和发展,建立了永不磨灭的功勋。
4、然而,1997年2月19日,这位历史伟人却悄然闭上了眼睛,离我们而去了。
他的离去是党和国家的巨大损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全国各族人民都沉浸在无比悲痛之中。
13、在大海中永生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重、难点:引领学生在探究中理解,在理解上朗读。
扣住一个“情”字,引领学生带着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习课文,与文本文字激情交流。
从而缅怀邓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教学媒体:教师准备:邓小平画像学生准备:收集有关邓小平爷爷的资料,了解邓小平的丰功伟绩。
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了解文章大概并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读感悟,了解文章内容并理清文章脉络。
品读1-2段。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自主质疑,导入新课1.读课题并质疑。
2.初步解题(“永生”的意思)。
3.出示邓小平爷爷的画像:说说对邓小平爷爷的了解。
(交流课前搜集的有关邓小平爷爷的资料。
)二、初步自学,了解伟人1.自读课文,圈点勾画。
思考:《在大海中永生》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交流汇报自学情况。
⑴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崭、垠、舷、撼”都是前鼻音,“党、疆、港”是后鼻音,“崭”是翘舌音,“呜、咽”要整体认读。
呜咽:低声抽泣。
痛悼:沉痛悼念。
奔腾不息:一般指江水翻起波浪急速流淌。
水天一色:形容水和天交融成为一体,没有界限。
⑵汇报课文的朗读情况,教师点拨长句读法。
(小黑板)如:“一位以自己的一生带领人民书写中华人民崭新历史的伟人”、“机舱里安放着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衷心爱戴的邓小平爷爷的骨灰”、“奔腾不息的浪花会把他的骨灰送往祖国的万里海疆”。
⑶小组研讨并交流:想一想,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本文按照“飞向大海撒向大海告别大海”的线索记叙了历史伟人邓小平爷爷的骨灰撒放大海的动人情景。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自主学习1-2自然段——感受人们对伟人离去的不舍和悲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