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客车列尾系统资料讲解
- 格式:ppt
- 大小:7.93 MB
- 文档页数:24
浅析HBLT-Ⅱ(S)型列尾装置常见运用故障及应对措施摘要:列尾装置在现场运用中由于设备故障、操作失误或无线通道的相关因素影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故障现象,本文对HBLT-Ⅱ(S)型列尾装置运用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归类分析并提出相应应对措施。
关键词:列尾装置故障处理措施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进步,各干线铁路逐步使用了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简称列尾装置)。
列尾装置具备四大功能:列车完整的标志、向机车乘务员反馈尾部风压、防止列车运行中意外折角塞门关闭、由机车乘务员遥控尾部排风制动。
由于列尾装置是一套融合了无线通信及工业自动控制技术为一体的系统具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现场从事运用作业的人员掌握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二、HBLT-Ⅱ(S)型列尾装置工作模式简介列尾装置由分别位于列车尾部的列尾主机(以下简称主机)和位于机车司机控制盒(以下简称控制盒)两大部分构成,它们之间是通过机车音频电台与置于列尾主机内部的音频电台使用铁路行车频点建立的无线链路进行数据交换,只有在本务机车的司机控制盒写定的机车号码被输入列尾主机建立首尾之间“一对一”的联系后方能实现查询风压、遥控尾部主机排风等功能。
整个工作过程涉及设备环节多,故障现象呈现多样化、复杂化。
三.机车设备(控制盒、机车电台)故障导致的无法查询风压— 1 —1、控制盒故障1)故障现象之一司机按压控制盒查询键后听不到机车车电台内回示的特征频率为1200HZ、1800HZ的音频调制信号发码的脉冲声,但可以持续收到主机自动反馈的风压信息。
(列尾装置工作正常时司机可以在机车电台内听到清晰的发码脉冲声,500-1000mS后即可听到列尾主机的应答反馈尾部风压的回码声随即控制盒解码播放风压信息语音。
)原因分析及应急处理这是由于控制盒故障无法发出查询指令加载到机车电台,而列尾主机能正常工作不断依据变化的风压自动向控制盒发送信息,这时可以初步判断控制盒的信息编码及发送模块故障,应到后驾驶室查询风压后及时向上级汇报故障概况并向控制盒维修部门反映。
无线、列尾检修工学习资料L-3一、填空题1、确认仪按“CALL”键后2秒内再按“*”键,可锁住键盘上的数字键,使按键无效,但P1键与P2键仍然有效。
此时,确认仪可当作无线列调对讲电台使用。
2、ZTF列尾主机自动测试台中操作显示面板包括压力表、电压表、电流表、检测操作按键、电源开关。
3、如果测试台报“风压故障”,表明尾部主机传感器故障。
4、ZTF2002型列尾司机控制盒供电电压为DC 12-15V。
5、ZTF-2002型列尾控制盒与列调控制盒的接口均采用AL16-J7Z插座,③MIC脚定义为列尾控制盒向列调控制盒输出的FFSK调制信号。
可接列调控制盒的调制输入端(MOD)或话筒输入端。
6、ZTF-2002型列尾控制盒按黑键+绿键清除列尾主机中的机车号码,语音提示:“××××机车消号成功”。
7、ZTF-2002型列尾控制盒采用 4 位数码显示,以不同的显示代码来反映控制盒当前的工作状态,可与语音提示互为补充,其中显示“P×××(闪烁)”代码含义为列尾主机开始排风或排风完毕时的风压×××千帕。
8、ZTF-2002CD型列尾司机控制盒可进行单向数传模式和双向数传模式切换,双向数传模式的特征是:控制盒开机自检语音提示:“××××号机车”,待机模式显示:“- - - -”。
9、为实现列尾控制盒与列尾主机的一对一关系,每个控制盒都有一个与所在机车的机车号码相同的4位数编号。
二、判断题1、2002F型列尾主机进行时钟校准时,必须用全自动列尾主机测试台进行校准,ZTF-88确认仪不能对列尾主机进行时钟校准。
(×)确认仪也可以校准2、确认仪在非“确认模式”下,可与司机或车站进行通话。
(×)必须在确认模式下方可3、确认仪在“主机置号”模式下,向主机输入机车号码(即确认功能)无效。
旅客列车列尾培训资料一、概述旅客列车的列尾是指车辆尾部,包括车尾标志牌、制动装置、牵引钩等部件。
旅客列车列尾的安全是保证列车行驶安全和乘客顺利出入车厢的重要因素。
为此,旅客列车列尾培训资料旨在向相关人员介绍旅客列车列尾的相关知识和操作要点,提升操作人员在列尾安全管理方面的能力和素质。
二、列尾标志牌1. 标识内容:列尾标志牌上应包括“列尾”字样,以及车次、车厢号等信息。
2. 安装位置:标志牌应以明显的形式安装在列车的最后一节车厢的尾部。
3. 安装方法:标志牌应通过安装支架或钩状挂钩固定在车厢尾部。
4. 检查要点:定期检查列尾标志牌是否完好,内容是否清晰可辨认,是否安装在正确的位置,若有损坏或脱落应及时修复或更换,确保列车行驶时乘客和其他人员能够清晰识别列尾。
三、制动装置1. 列车制动系统:列车制动系统包括制动手柄、制动管路、制动缸等部件,负责对列车进行制动和释放。
2. 操作要点:(1)熟悉列车制动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2)在列尾进行列车停放和切换时,需要正确操作制动手柄,确保列车制动系统正常工作;(3)根据列车运行状态和需求,适时进行制动力的调整和释放;(4)定期检查制动器的工作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维修或更换。
四、牵引钩1. 牵引钩类型:常见的牵引钩包括自动牵引钩、半自动牵引钩和手动牵引钩。
2. 使用要点:(1)熟悉所使用的牵引钩的类型和操作方法;(2)在列车的编组和解编过程中,需要正确操作牵引钩,确保车厢之间连接牢固可靠;(3)在列车共线停放和切换时,需要根据操作要求选择合适的牵引钩模式,并注意操作顺序和正确动作;(4)定期检查牵引钩的工作情况,如发现异常及时维修或更换。
五、列尾安全注意事项1. 不得站立或行走在列车列尾。
2. 不得乘坐或携带旅客站立在列车列尾。
3. 不得在列车开行过程中打开列尾车门。
4. 不得在列车行驶过程中随意操纵列尾标志牌、牵引钩等设施。
5. 在列车列尾附近工作或操作时需特别注意自身安全,确保不会被列车碾压或夹伤。
列尾装置运用管理一、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简称列尾装置)(一)列尾装置功能标示列车尾部标志、检查风压、排风制动、主管风压非正常自动报警等功能。
1、作为列车标志,提示列车整列达到。
2、自动反馈列车制动与缓和状态。
3、对列车尾部风压、制动主管泄露、制动软管断裂、折角塞门意外关闭实行全程监控。
4、避免机车错挂。
(二)列尾装置构成由固定在机车司机室内旳司机控制盒和安装在列车尾部旳列尾主机及附属设备构成。
列尾装置设备及其配套设施涉及:列尾主机及钥匙、测试台及钥匙、充电器、电池、机车号确认仪、列尾主机及司机控制盒数据下载仪、专用电脑、列尾司机控制盒、一体化控制盒、列尾中继器、维修专用工具。
1、ZTF3688型一体化列尾控制盒采用“双向数传”工作方式,便携式电台设计,监听列尾作业、对列尾主机置号、控制下载“黑匣子”数据、校对时钟、呼喊通话。
2、ZTF3688型机车号确认仪采用便携式设计,列尾作业员将机车号输入列尾主机中,提前建立“一对一”关系;对主机置号,兼有呼喊机车、车站以及对讲通话;针对ZTF及02-6型完毕校对时钟及下载02型主机“黑匣子”数据功能。
3、ZTF型列尾固定和移动中继器列尾固定中继器重要解决在无线列调弱场区或列调作业繁忙区,列尾信号传递受阻而设计;列尾移动中继器安装在列车上,重要用于解决列尾装置在列车行进中旳弱场问题。
4、列尾主机数据下载仪和列尾司机控制盒数据转储器用于下载或转储“黑匣子”数据并至PC机。
5、ZTF3688型数字场强仪器采用便携式设计,重要用于无线列调和列尾装置所使用频段旳场强检测(测试主机电台发射功率),并呼喊机车、车站以及对讲功能。
二、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维护管理(一)车务段负责列尾主机、测试仪、机车号确认仪、电池充电器旳表面清洁、器件紧固完好无损、按键良好、显示正常。
具体内容:1、列尾装置、列尾主机测试仪、机车号确认仪旳平常维护、使用。
2、列尾主机检测、安装、拆卸、取送、平常保管。
车务系统列尾操作指南目录一、列尾装置工作原理简述 (1)二、主机的安装与拆卸 (2)三、列尾主机的输号 (4)四、中间站列尾整备工作 (5)五、始发站列尾整备工作 (5)六、车站在使用过程中的常见故障及处理方法 (6)七、充分利用确认仪进行故障判断 (10)八、利用便携式中继器解决中间站弱场现象 (10)九、附件………………………………………………1 1列尾手册一、列尾装置工作原理简述: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简称列尾装置)由列尾主机(含电池)和司机控制盒两大部分构成,它们之间是通过本务机车的机车号码来建立首尾之间一对一的联系。
当首尾之间一对一的关系成功建立后,司机操作司机控制盒的按键,相应的操作编码就由机车电台发送出去,尾部主机通过天线接收到该编码后,通过发射盘将编码送入主控盘内的解码器还原成指令,尾部主机电气部件进行相应的处理,并将处理结果通过编码和模拟语音方式送入发射盘进行调制,由天线发射出去。
当司机控制盒接收到一对一的编码时,再将其还原成数字显示和语音。
二、主机的安装与拆卸1、CP-3系列钩提杆式列尾主机安装方法如下:1)首先需用钥匙打开柱销锁(主锁),出弹簧顶杆后旋转使之退出施压状态;2)把主机挂钩装置勾挂于钩提杆上的适当位置;3)按下柱销锁,到位时应听到“哒”的一声,柱销锁锁闭;4)旋转弹簧顶杆使之压紧钩提杆;5)将主机风管与列车主风管连接,打开折角塞门。
. 安装主机时请特别注意以下三点:1)柱销锁必须完全锁闭;2)若钩提杆或其支撑座损坏、残缺,请勿将主机挂在此车上。
3)如在钩提杆位置较低的车挂装列尾主机时,请务必将主机风管在钩提杆上缠绕,以避免主机风管、连接器超限,影响行车安全2、CP-3系列钩提杆式型列尾主机拆卸方法如下:1)拉出弹簧顶杆并旋转,保持顶杆与钩提杆脱离接触;2)插入钥匙并右旋,听见“哒”的一声柱销锁弹出并解锁;3)关闭折角塞门,摘除风管连接器;4)将列尾主机从钩提杆上拆卸下来。
西安铁路局旅客列车开通使用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行车组织办法(摘录)1 设备组成旅客列车(动车组列车除外,下同)开通使用的客车列尾系统由列车防护报警设备(以下简称LBJ)和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以下简称KLW)两部分组成,是保证旅客列车行车安全的重要设备。
2 行车组织要求2.1旅客列车开通使用客车列尾系统后,依靠客车列尾系统实现列车尾部风压查询、风压自动提示、辅助排风制动和列车防护报警等功能,不再设运转车长,原运转车长的部分职能分别由司机、车辆乘务员和车站人员担任。
2.2旅客列车在区间的有关行车作业,车辆乘务员、列车乘务员应按司机的指挥进行。
《技规》、《行规》其它条款中有关列车被迫停车的应急处理规定,车辆乘务员、列车乘务员等均要听从司机指挥,协助处理有关行车、列车防护和事故救援等事宜。
2.3列车始发前、更换机车或机车乘务组时,司机应与车辆乘务员联系互相通报姓名、ID号,核对时钟。
2.4旅客列车需进行制动机简略试验时由司机负责。
客车列尾系统故障或停用时,在车站有列检作业的由列检人员负责,无列检作业的以及在区间由车辆乘务员负责。
2.5旅客列车需进行制动机贯通试验时由司机负责。
客车列尾系统故障或停用时,由车辆乘务员负责核对尾部风压。
2.6发车前和列车出站后,司机要及时通过客车列尾系统确认列车尾部风压,客车列尾系统故障或停用时,接司机通知后,车辆乘务员及时检查列车尾部风压,并向司机通报。
3 列车运行3.1列车发车:(1)列车在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线路所)发车时,车站发车人员(助理值班员,无助理值班员的车站由车站指定胜任人员)按规定确认发车条件。
车站发车人员确认旅客列车旅客上下、行包装卸和列检作业完了,具备发车条件后,直接向司机显示发车信号。
通信记录装置良好的车站,准许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发车。
(2)列车在非办理客运业务的车站(线路所)发车时,由车站值班员使用列车无线调度通信设备通知司机发车;CTC 区段由司机确认具备发车条件后直接起动列车。
1、客车列尾操作说明MMI显示界面分为基本信息显示区、列尾状态显示区、安全预警显示区、工作模式显示区、调度通信状态显示区、功能按键显示区。
如下图所示:MMI显示界面的列尾状态显示区用于显示列尾装置状态,在与客车列尾连接建立后,列尾状态显示“已连接”,尾部风压位置显示列车尾部的风压值,ID 位置显示数据形式的列尾ID号,如下图所示:“安全预警显示区”的“报警+圆环”表示电子铅封/工作状态指示灯。
如果该CIR没有发送过列车防护报警,铅封状态为黄色圆环,表示电子铅封未启用。
如果CIR曾经发送过列车防护报警,铅封状态为红色圆形,表示电子铅封已启用。
1.1 CIR与客车列尾建立连接关系CIR处于列尾未连接状态时,司机按下“设置”按键,选择第六项“6、输入客车列尾装置ID”后按“确认/签收”按键,MMI在界面下方显示ID输入框,输入需要连接的客车列尾装置ID后,再按“确认/签收”按键。
如下图所示:输入列尾ID后,CIR向客车列尾发送列尾连接指令,客车列尾返回输号应答后,MMI自动转为主界面,显示客车列尾ID并发出提示音“XXXXXX列尾装置,连接成功”。
CIR与客车列尾已经建立起一对一的连接关系。
在列尾状态显示区“列尾状态”显示“已连接”,“尾部风压”显示当前的客车列尾的风压值,“ID”位置显示已连接的客车列尾的ID号码。
如下图所示:1.2 手动查询列尾风压当列尾状态已连接后,手动按“风压查询”按键查询风压,列尾状态区显示当前客车列尾风压值,并报语音“XXXXX机车,风压XXX”。
1.3 客车列尾的自动查询CIR与客车列尾装置连接正常时,为了能够自动检测CIR与客车列尾的连接状态,CIR每隔两分钟左右自动向客车列尾发送风压查询指令,客车列尾收到指令后返回自动查询风压应答,MMI显示风压值,但不发出语音提醒。
1.4 连接状态的动态显示如果CIR连续5分钟没有收到客车列尾装置的应答信息,CIR进入列尾连接故障报警状态,MMI闪烁告警,显示连接中断,并每隔5秒钟发出一次连接故障告警“列尾装置通信失效”的提示音(如下图所示)。
●ZTF列车尾部安全防护系统一、概述ZTF型列车尾部装置主要用于:货物列车在取消守车后,机车乘务员通过该设备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列车尾部风压;当列车主管风压因非正常泄漏低于规定门限值时,该设备自动报警;当车辆折角塞门被意外关闭时,机车乘务员可操纵列车尾部装置进行尾部排风辅助制动,以防止列车“放扬”事故;该设备还可兼作列车昼夜尾部标识;采用“双向数传”技术,即机车与列尾主机之间的双方向通信全部使用数字编码,缩短了占用无线信道的时间,减少了与无线列调之间的相互影响,有利于在双线区段运用列尾装置。
1、型号:ZTF99型、ZTF2000型、ZTF2002型、ZTF2002-6型、ZTF-KK型2、摘挂方式:(列车尾部)上挂锁(挂在提钩杆上)、钩头锁二、设备组成1、尾部设备(列尾主机)安装在列车尾部上挂锁或钩头锁2、机车设备(司机控制盒)安装在机车内部与无线列调连接3、附属设备:列尾电池/充电器、机车号确认仪/电池充电器、自动检测台、列尾数据下载仪/充电器、数字场强仪、电池容量检测仪、司机控制盒检测仪/充电器、司机控制盒数据转储器、数据曲线分析PC机、列尾中继器、列尾一体化控制台、自动检测台转储器等三、ZTF2002-6列尾主机结构组成、功能●ZTF2002-6列尾主机结构组成:由主控板、闪光板、电磁阀、风压传感器、400M电台、天线、风管及接头、电池、钩头锁(钩提杆)等几部分构成, 各部分之间是通过机壳、支架、电源接触板以及排线等方式进行机械与电气上的连接,主控板是主机的核心部分。
主机结构如下图所示:●ZTF2002-6列尾主机功能:1、兼作昼夜尾部标识2、可随时监控尾部风压(JK风压不变时5分钟记一次)3、具有辅助制动功能(1分钟≥120KPa)4、具有自检程序:①在电磁阀吸合之前,主控板依次检测分压传感器、记录器和时钟②在电磁阀吸合期间,主控板依次采集电池电压和排风电流参数③在电磁阀吸合之后,主控板依次采集电池容量和静态电流参数如果对主机通电是风压大于20KPa,主机自检时电磁阀不吸合,将跳过采集电池电压和排风电流参数的过程(排风电流将在主机60秒排风是检测),其它参数的采集不变。
新入路人员列尾知识讲义列尾装置的定义: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以下简称“列尾装置”)是实施货物列车及旅客列车取消运转车长,旅客列车由车辆乘务员代值乘改革后使用的重要行车安全装置,具有标识列车尾部标志、查询风压、排风制动、主管风压不正常自动报警等重要的安全保障基本功能。
《技规》相关规定第194条货物列车尾部须挂列尾装置。
小运转列车是否挂列尾装置,由铁路局根据列车运行距离长短等条件确定。
第195条列尾装置尾部主机的安装与摘解,由车务人员负责。
软管连结,有列检作业的列车,由列检人员负责;无列检作业的列车,由车务人员负责。
特殊情况,由铁路局规定。
第196条列尾装置在使用前,必须按规定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投入运用。
《行规》相关规定第22条货物列车尾部揭挂列尾装置的补充规定(《技规》第194-196条)一、列尾装置的主机、中继器在安装使用前,车务人员须按规定的项目、要求进行检测,符合使用条件(包括电池容量),方准安装使用。
列车出发前机车乘务员应确认列尾装置作用良好。
二、800MHz机车电台和列尾控制盒在机务段、机务折返段出库前由电务人员按规定的项目、要求进行检测,符合使用条件,机车方准出库担当列车本务机车。
三、列尾主机风管与车辆制动软管的连接和尾端折角塞门的开启,有列检作业的列车,由列检人员负责;无列检作业的列车,由车务人员负责。
四、小运转列车需使用列尾装置。
昆明东-王家营,昆明东-读书铺的枢纽小运转列车,南环线、东川、羊场支线不使用800MHz中继器。
其他地区小运转列车编组超过40辆需按规定使用中继器。
五、机车在始发站出库时,司机须摘下800MHz列尾控制盒话盒,接到列尾作业人员通知列尾装置主机号,并建立一对一关系后即可挂上800MHz列尾控制盒话盒。
800MHz 列尾控制盒话盒为列尾作业专用话盒,在列车运行期间不得作为它用,以免影响列尾使用。
六、列车始发前,司机须进行列尾装置排风及尾部风压查询试验。
具体作业规定:昆铁总〔2009〕259号《昆明铁路局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运用维护管理办法》800MHz列尾主机示意图800MHz列尾中继器示意图800MHz列尾确认仪示意图800MHz列尾控制盒示意图800MHz列尾电池充电器示意图客车列尾安装示意图(接风管前)客车列尾安装示意图(接风管后)轨道车列尾安装示意图C70型车辆列尾安装示意图上提钩杆式车辆列尾安装示意图下提钩杆式车辆列尾安装示意图保温车列尾安装示意图P70型车辆列尾安装示意图C70型车辆中继器安装示意图保温车中继器安装示意图平板车中继器安装示意图罐车中继器安装示意图脚踏在中部车辆中继器安装测试台主界面示意图检测结果界面示意图800MHz列尾主机检测台示意图。
列尾装置列尾装置全称: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是用于货物列车取消守车后,在尾部无人职守情况下为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而研制的专用运输安全装置,设备应用计算机编码、无线遥控、语音合成、计算机处理技术,保证列车运行安全而设计生产的安全防护设备,也是重要的铁路行车设备。
一、系统构成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1.列车机车部分:列尾装置司机控制盒(简称司机控制盒)。
2.列车尾部部分:列尾装置尾部主机(简称列尾主机)。
列尾主机的附属设备包括,列尾主机检测台、无线确认仪、列尾主机电池、列尾主机电池充电器、简易场强计、屏蔽室。
3.列车尾部安全防护装置数据处理系统。
二、主要功能1、列车尾部风压查询;2、列车尾部低风压告警;3、列车尾部排风制动;4、列尾主机电池电量不足告警;5、列车尾部标识;6、黑匣子记录功能。
三、工作原理机车乘务员操作司机控制盒功能键,首尾以无线数据传输方式传递信令(编码信息),其信令通过机车列调电台(或列尾专用机车电台)发送出去,列尾主机接收到司机控制盒发送的信令后,其响应信息再以同样的方式返回司机控制盒,司机通过司机控制盒合成的语音信息来了解列车尾部风压及列尾主机的工作状态等情况。
1.列尾主机的工作原理列尾主机内设有本机出厂ID编号,安装于列车尾部车钩或提钩杆上,与列车尾部制动软管连接。
主要用于时时监测列车尾部风压、实现列车尾部排风制动、尾部标识(白天用红白相间斜彩条标识,夜间用红色发光管组闪光标识)。
列尾主机是封装于全封闭壳体内的系统。
由高集成微控制器系统、列尾装置运用数据记录、调制解调器、双余度电磁阀、电池组、电台、压力传感器、主风管等部件组成。
2.司机控制盒工作原理司机控制盒内设有本务机车的机车号码,有确认(即输号,黑键)、风压查询(绿键)、尾部排风(红键)、和列尾主机消号(黑键+绿键)等功能键;带有数码显示,待机状态时显示机车号码,查询时(或低风压告警时)显示列车的尾部风压,2秒钟后又显示机车号码;自带语音系统(即音频功放、扬声器)司机控制盒带有列尾装置运用数据记录(俗称,“黑匣子”),可滚动记录4000多条数据(即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