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压交直流输电的适用场合及其技术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258.06 KB
- 文档页数:8
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技术特点和工程应用摘要:特高压直流输电在电力系统中有着广泛应用,对电力输送效率起着极大影响,直接关系到电力企业经济效益的高低,提高特高压直流输电应用水平是众多电力企业的重要要求。
本文就通过对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分析,探讨其技术特点和实际应用,来促进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应用水平的提升。
关键词: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特点;应用特高压直流输电的技术特点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不仅具有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所有特点,而且能将直流输电技术的优点更加充分发挥。
直流输电的优点主要有:输送相同功率时,线路造价低对于架空线路,交流输电通常采用 3 根导线,而直流只需 1 根(单极)或两根(双极)导线。
输送功率相同时,直流输电所用线材仅为交流输电的三分之二至二分之一。
另外,直流输电在线路走廊、铁塔高度、占地面积等方面,比交流输电优越。
对于电缆线路,直流电缆与交流电缆相比,其投资费和运行费都更为经济,这就是越来越多的大城市供电采用地下直流电缆的原因。
线路损耗小由于直流架空线路仅用 1 根或 2 根导线,所以导线上的有功损耗较小。
同时,由于直流线路没有感抗和容抗,在线路上也就没有无功损耗。
另外,由于直流架空线路具有“空间电荷”效应,其电晕损耗和无线电干扰均比交流架空线路要小,直流输电没有集肤效应,导线的截面利用充分。
没有系统稳定问题。
交流输电系统中,所有连接在电力系统中的同步发电机必须保持同步运行。
系统稳定是指在系统受到扰动后所有互联的同步发电机具有保持同步运行的能力。
如果采用直流线路连接两个交流系统,由于直流线路没有电抗,所以不存在同步运行稳定问题,即直流输电不受输电距离的限制。
另外,由于直流输电与系统频率、系统相位差无关,所有直流线路可以连接两个频率不相同的交流系统。
能限制系统的短路电流用直流输电线路连接两个交流系统时,直流系统的“定电流控制” 将快速把短路电流限制在额定功率附近,短路容量不因互联而增大,有利于实现交流系统的互联。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及其应用一、概述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一种高效能、低损耗、远距离长输、抗干扰能力强且可靠性高的电力输电技术。
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改善电网的无功角,提高稳定性,而且还可以优化电网的结构布局,提高电能利用率。
二、技术原理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利用电力电子器件对交流电进行整流、变换、滤波处理后,形成直流电,再通过输电线路对直流电进行传输的一项新技术。
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主要由换流站、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和终端换流站等组成。
电源通过换流站的交流侧接入,变为直流电后经过高压直流输电线路输送到接收站,再通过终端换流站变为交流电接入电网。
三、优点1. 低损耗:采用直流输电可避免交流输电过程中会产生的电抗、电流互感等损失。
2. 远距离高效能输电:直流输电线路作为可替代交流输电的新型电网架构,其输送长度远高于交流输电,可在远距离长距离输送电力。
3. 抗干扰能力强: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功率变化、相位跳跃、短时间过载、负载波动以及输电线路受到外来干扰等情况下仍能保证良好的电能传输和供应。
4. 可靠性高:通过对换流站、输电线路、终端换流站等设备进行可靠性设计,并采取智能化技术,可确保特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四、应用1. 遥远地区电力输送: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能够长距离超远距离输送电力,为遥远地区的电力需求提供解决方案,并充分利用负载率,实现对电力资源的优化利用。
2. 解决电网瓶颈问题: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和输电长度远的特点,可以有效解决传统交流输电在电网瓶颈问题上的限制。
3. 可再生能源输送: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的不断发展,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可以用于传输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电力。
4. 铝、铜资源集中地输电:利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可以将铝、铜等原材料在世界范围内集中输电,进一步实现资源优化布局。
五、发展前景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未来电力送输的主要方向。
作为一项领先的电力技术,其优越的性能和可靠性,将推动电力输送的新型模式。
特高压交流与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特点对比分析1 特高压交流输电的技术特点(1)特高压交流输电中间可以落点,具有电网功能,可以根据电源分布、负荷布点、输送电力、电力交换实际需要构成国家特高压骨干网架。
特高压交流电网明显的优点是:输电能力大(每提高一个电压等级,在满足短路电流不超标的前提下,电网输送功率的分区控制规模可以提高两倍以上,见表附-1)、覆盖范围广(可以覆盖全国范围)、网损小(铜耗与电压平方成反比;为了降低地面场强、减少电晕损耗,特高压交流线路一般采用八分裂导线,导线电流密度一般选择0.5~0.6A/2mm 左右)、节省架线走廊(如果都按照自然功率输送同等容量的电力1000万千瓦,采用500kV 交流输电,需要8~10回;采用1000kV 交流输电,仅需要2回,可以明显减少输电走廊,如果采用同塔双回,将进一步节省输电走廊,这对寸土寸金的长三角地区是很有意义的)。
特高压交流电网适合电力市场运营体制。
适应随着时间推移“西电东送、南北互补”电力流的变化。
附表-1短路电流控制水平及相应的系统分区控制规模(2)随着电网发展装机容量增加,等值转动惯量加大,电网同步功率系数逐步加强(设功角特性曲线的最大值为M P ,运行点功角为0δ,则同步功率系数为功角特性曲线上运行点功率的微分,0δCOS P P M S =,0δ越小,S P 越大,同步能力越强),交流同步电网的同步能力得到较充分利用。
同步电网结构越坚强,送受端电网的概念越模糊,如欧洲电网那样普遍密集型电网结构,功角稳定问题不突出,电压稳定问题上升为主要稳定问题。
法国联合电网1978年“12.19”大面积停电事故剖析:这次事故损失负荷29GW,约占当时全法国负荷75%,停电8.5小时,少送电1亿kWh。
造成这次大面积停电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低温造成系统负荷大量增加,系统无功备用容量不足,导致系统电压崩溃。
当时法国气温比往年同期低5~7℃,负荷水平比预计多1.2~1.3GW。
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特点与应用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超高压公司2甘肃省兰州市73007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在生活以及生产方面对电力的需求量不断地加大,这也促进电力行业的发展以及壮大。
但是这也为现阶段的输电工程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电力输送工程具有更高的输电能力以及效率,保障经济、安全、合理以及可靠的进行电力运输,其中特高压电网的建设主要是为大核电站、可再生能源基地以及大煤电等进行电力输送,从而满足这些基地的用电需求。
关键词: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特点;应用引言: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是一项先进技术,可以满足长距离、大容量运输需求。
例如我国电力资源存在地区分布不均的情况,为了实现优化配置要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在建设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时,要综合考虑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才能保证电力资源安全、稳定输送,对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特高压输电技术概述特高压直流输电在很多行业及远程电力输送中有重要应用,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快速发展,高压直流电源性能不断提高,其技术也不断得到更新发展。
相对于传统交流输电方式而言,高压直流输电用于远距离或超远距离输电中具有更大经济效益,其除了具有常规直流输电调节速度快、运行可靠等优点外,经济性也非常显著。
首先,高压直流输电只需两根导线,线路造价低,有效节约电缆费用。
其次,高压直流输电运行电能损耗小,传输节能效果佳。
直流输电导线根数少,电阻发热损耗小,没有感抗和容抗的无功损耗,且传输功率的增加使单位损耗降低,大大提高了电力传输中的节能效果。
此外,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占地面积小,节约土地。
特高压直流电源是一种将工频电网电能转变为特种形式的电子仪器设备。
按输出电压极性进行分类,高压直流电源主要分为正极性、负极性两种类型。
随着电力行业快速发展,高压直流电源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在农业领域也有重要应用。
在具体应用环节,该项技术具有较为显著的节能效果。
相较于传统电流计算而言,高压直流电源通常能够节能约20%~30%。
Research and Exploration |研究与探索•探讨与创新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特点及应用场合浅析王赛彖,占小猛,李良权(平高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平顶山467001 )摘要:输电技术快速发展,我国已进入特高压输电广泛应用的时代。
本文分析了特高压交、直流输电技术的主要特点,并对其技术经济性进行简要对比。
在此基础上,对特高压输电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场合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特高压交流输电;特高压直流输电;可靠性;经济性;应用场合中图分类号:TM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711 (2017) 09 (上)-0166-02推进特高压电网建设已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我国 电网特点是资源和负荷的地理分布极不平衡,客观上 存在长距离、大容量电力输送需求。
从2009年1100kV 特高压变流输电示范线路“晋东南一南阳一荆门”,到 2010年±800k V云南一广东特高压直流电输电示范工 程的成功投运,标志着我国特高压输电大规模应用时代 拉开帷幕。
特高压电网是指1100k V级交流和±800k V级直流的输电电网。
我国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是为更经济、更可靠地解决当前大规模、远距离输电问题。
经济性是 特高压输电的重要基础。
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试验能力和工程实践水平 提升迅速,对于特高压交、直流两种输电方式的应用 前景,是工程技术人员关心的问题。
本文从对特高压 交、直流输电技术特点入手,探讨其适用场合及经济性。
1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特点1.1大容量输送能力自然功率是评价线路输电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
线路输送自然功率时,电感吸收的无功和电容发出的无 功保持平衡。
大容量输电线路通常装设高压电抗器或串 联补偿装置,以解决无功平衡和过电压问题。
据测算,采取相同并联补偿度时,1100k V输电线路的自然功率 是550k V线路的4.2倍。
1.2长距离输送能力阻抗与电压平方成反比,1100k V特高压线路阻抗 折算到550k V线路,约为后者的1/4。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特高压输电中的应用随着电力需求的不断增长以及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特高压输电技术越来越成为解决能源传输难题的重要手段。
而其中,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则因其具有较大的输电功率、较远的传输距离和较小的损耗等优势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特高压输电中的应用。
一、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基本原理高压直流(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简称HVDC)输电技术是指利用直流电流进行能量传输的一种输电方式。
与交流输电相比,HVDC技术具有以下优势:首先,HVDC输电系统中的直流电流不会遭受交流电损耗,因此损耗相对较小;其次,HVDC可以实现双向输电,即使在电站出现故障时,也能够将电流倒送回电网,从而保证电力稳定供应;此外,HVDC技术还可以通过增加输电电压,实现长距离的电力传输。
在HVDC输电系统中,主要包括换流站、输电线路和换流器等关键设备。
换流站起到将交流电能转换为直流电能的作用,同时它还能够将直流电能反向转换为交流电能,从而实现电力的双向传输。
输电线路则用于传输直流电能,其中直流电压达到极高水平,这就是所谓的特高压输电。
二、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在特高压输电中的应用案例1. 青藏特高压直流工程青藏特高压直流工程是我国电力系统中的一项旗舰工程,该工程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将青海、甘肃、宁夏等内陆地区的清洁能源输送到东海沿线的江苏、上海等发电集中地区。
该工程的特点是输电距离较长,同时输电功率也相对较大。
通过采用HVDC技术,青藏特高压直流工程在输电损耗上实现了较大的节约,并极大提升了电力系统的可靠性。
2. 某国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某国特高压直流示范工程是该国电力系统中的一项重要工程,该工程采用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连接该国东北地区的火力发电厂与南方地区的大型工业城市。
该工程采用了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将大量电力从东北输送到南方,有效缓解了南方电力供应压力。
同时,该工程还采用了光伏发电技术,使得该国的可再生能源得以更好地利用。
4下 2017年 第12期(总第566期)CHINESE & FOREIGN ENTREPRENEURS133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科技与管理】特高压输电技术具有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节约土地占用和经济性等特点。
因此,特高压输电技术可以满足当今社会对于电力日益增长的需求,既可以满足电力需求,又可以保证在运输过程中把损失降到最低。
特高压输电技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另一种是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一、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含义特高压输电就是用高于1000kV 德尔电压进行远距离输送电力。
这种方法分为特高压直流输电和特高压交流输电。
当前,对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线路参数特性和传输能力、稳定性、经济性以及绝缘与过电压、电晕及工频电磁场等方面。
主要存在的技术问题就是稳定性问题以及如何最大程度减少费用。
特高压直流输电是指±800kV(±75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直流输电及相关技术。
特高压直流输电的主要特点是输送容量大、输电距离远,电压高,可用于电力系统非同步联网。
二、国内外特高压输电技术现状我国的特高压输电技术起步比较晚,所以技术水平并不高。
我国是从1986年开始立项研究交流特高压输电技术。
“八五”期间又开展了“特高压外绝缘特性初步研究”,对长间隙放电的饱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对实际结构布置下导线与塔体的间隙放电进行了试验研究。
1994年在武汉高压研究所建成了我国第一条百万伏级特高压输电研究线段。
自此我国特高压输电技术的研究进入正轨,进入21世纪之后,特高压输电技术得到很大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技术问题,比如如何将输送过程中电力损失降到最低,如何降低工程施工的难度。
美国的一些电力公司及意大利电力公司也分别于20世纪70年代建成了1000~1500kV 试验线路。
此外,美、前苏联、日、意、加等国还建成了相应的研究特高压输电的试验室、试验场,并对特高压输电可能产生的许多问题如过电压、可听噪声、无线电干扰、生态环境影响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相当多的成果,可以说对1200kV 以下电压的科研工作已基本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