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报量流程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37.04 KB
- 文档页数:2
一、目的
为确保工程施工过程中各项材料、设备、人工等的准确报量,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成本,特制定本规范。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有工程施工项目的报量流程。
三、报量流程
1. 施工准备阶段
(1)项目开工前,项目经理组织施工技术人员、材料员、质检员等相关人员,对工程图纸、施工方案进行熟悉,明确施工要求、材料、设备等。
(2)根据工程图纸、施工方案,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材料用量等。
2. 施工阶段
(1)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人员负责对施工现场进行巡视,发现材料、设备、人工等方面的异常情况,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
(2)材料员根据施工进度,按施工组织设计中的材料用量计划,编制材料需求计划,报项目经理审批。
(3)设备管理员根据施工进度,编制设备需求计划,报项目经理审批。
(4)项目经理审批通过后,材料员、设备管理员负责组织采购、调配材料、设备。
3. 质量验收阶段
(1)施工过程中,质检员负责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检查,确保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2)质检员对施工过程中使用的材料、设备进行抽检,对抽检不合格的材料、设备,及时向项目经理汇报。
(3)项目经理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质量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
4. 竣工验收阶段
(1)工程竣工后,项目经理组织相关人员对工程进行全面验收。 (2)验收合格后,编制竣工报量清单,包括材料、设备、人工等各项费用。
(3)项目经理将竣工报量清单报公司财务部门审核。
四、报量要求
1. 报量必须真实、准确,不得虚报、冒报。
2. 报量时,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如工程图纸、施工方案、材料验收报告等。
3. 报量人员应熟悉报量流程,掌握相关法规、政策。
4. 报量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廉洁自律。
五、监督与考核
1. 公司财务部门对报量流程进行监督,确保报量真实、准确。
2. 项目经理对报量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报量准确性、及时性、规范性等。
3. 对报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对违规行为进行处罚。
六、附则
1. 本规范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规范由公司工程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本规范如有未尽事宜,由公司工程管理部门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