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多次跌倒的危险因素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60.24 KB
- 文档页数:3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老龄化问题的加剧,社区老年人的生活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老年人跌倒问题是一个十分严重的安全隐患。
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衰退、环境的不利因素以及自身行为习惯等诸多因素,他们跌倒的危险性会大大增加。
本文将针对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期能对社区老年人跌倒问题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1. 生理上的原因老年人身体的各个系统功能都会有所减退,如平衡能力下降、肌肉力量减弱、视力、听力及神经系统的损伤等,这些都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风险。
老年人的骨质疏松也会导致骨折的概率增加。
2. 环境的不利因素社区环境中存在许多老年人跌倒的隐患,如地面的不平整、台阶、门槛等地方容易绊倒、滑倒;室内灯光昏暗,难以看清楚地面;家具摆放不当等都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危险。
3. 自身行为习惯一些老年人由于自身的行为习惯,如不注意踩实脚下、走路匆忙、饮酒过量、鞋子不合脚等都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4. 其他因素社区治安状况不好或者犯罪率高,老年人会担心被抢劫而加快行走速度,增加跌倒的风险。
二、老年人跌倒的预防对策1. 加强老年人自身的健康管理老年人可以通过定期的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一些潜在的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包括饮食均衡、适量运动等。
2. 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社区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生活环境的整治,保证地面平整、路灯充足、楼梯和门槛处设置防滑措施,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3. 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照顾家庭成员和社区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照顾,协助他们处理日常生活所需,如购物、外出等,同时也要教育老年人注意自身的行为习惯,避免一些危险的行为。
4. 定期进行体能锻炼老年人可以进行一些适当的体能锻炼,如太极拳、瑜伽等,以加强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能力,从而减少跌倒的风险。
5. 进行心理疏导老年人心理上的不稳定也会增加跌倒的风险,社区可以开展一些心理疏导的活动,帮助老年人减轻压力,保持心情愉悦。
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的相关研究[Summary]目的跌倒会造成患者脑部损伤、软组织损伤、骨折和脱臼,甚至发生死亡,同时使患者的主院费用和住院天数增加。
近年来,据医疗机构统计患者在医院内跌倒而引发的事放一直在增加。
防范住院患者跌倒是医院护理质量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评价医院户理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跌倒是指出现突然发生的、不自主的、非故意的体位改变而倒在地上或更低的平面。
1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1、1生理因素:老年人因步态和平衡功能、感觉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骨骼肌肉系统功能的损害和退化是引发老年人跌伤的常见原因。
1.2疾病因素:老年人因健康状况下降、疾病及其伴随症状会使跌伤危险性增加,神经系统的疾病、心血管疾病眼部疾病、心理及认知因素等将影响机体的平衡功能、稳定性、协调性。
1.3药物因素:老年患者经常服用的药物中,如镇静催眠药、抗高血压药、抗心律失常药、降血糖药、利尿药、血管扩张剂等,有些可使反映变慢或削弱认知能力,有些可导致低血糖、低血压,进而增加了跌倒的危险性。
1.4环境危险因素:室内灯光昏暗,路面湿滑或不平坦,步行途中的障碍物,物品摆放位置不恰当,环境中防护设施不全、高危患者的病床未加用床栏或有护栏未拉上、床铺过高或无陪护均增加了跌倒的可能性。
跌倒最易发生在床边和厕所,由于起床时发生一过性眩晕或视物不清、站立不稳而跌倒,如厕时因地面湿滑而跌倒。
还有,老年患者对跌倒风险的认识不足,对自身能力估计过高或由于不愿意麻烦家属,对所有事情都勉强为之而造成跌倒。
1.5其它原因:患者穿着过长过大的衣裤或穿着易打滑鞋底的鞋子。
其实是医护人员重视程度不够,宣教不够到位。
2跌倒后处理2.1立即检查患者的跌伤情况、判断患者的神志、受伤部位,伤情程度,全身状况等并初步判断跌伤原因。
对疑有骨折或肌肉、韧带损伤的患者,根据跌伤的部位和伤情采取相应的搬运患者方法,将患者抬至病床,对患者进行检查,必要时遵医嘱行X光检查及其他治疗。
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老年人跌倒既有内在的危险因素,也有外在的危险因素,老年人跌倒是多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
(一)内在危险因素1. 生理因素(1)步态和平衡功能步态的稳定性下降和平衡功能受损是引发老年人跌倒的主要原因。
步态的步高、步长、连续性、直线性、平稳性等特征与老年人跌倒危险性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
老年人为弥补其活动能力的下降,可能会采取更加谨慎地缓慢踱步行走,造成步幅变短、行走不连续、脚不能抬到一个合适的高度,引发跌倒的危险性增加。
另一方面,老年人中枢控制能力下降,对比感觉降低,驱赶摇摆较大,反应能力下降、反应时间延长,平衡能力、协同运动能力下降,从而导致跌倒危险性增加。
(2)感觉系统感觉系统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前庭及本体感觉,通过影响传入中枢神经系统的信息,影响机体的平衡功能。
老年人常表现为视力、视觉分辨率、视觉的空间/深度感及视敏度下降,并且随年龄的增长而急剧下降,从而增加跌倒的危险性;老年性传导性听力损失、老年性耳聋甚至耳垢堆积也会影响听力,有听力问题的老年人很难听到有关跌倒危险的警告声音,听到声音后的反应时间延长,也增加了跌倒的危险性;老年人触觉下降,前庭功能和本体感觉退行性减退,导致老年人平衡能力降低,以上各类情况均增加跌倒的危险性。
(3)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的退变往往影响智力、肌力、肌张力、感觉、反应能力、反应时间、平衡能力、步态及协同运动能力,使跌倒的危险性增加。
例如,随年龄增加,踝关节的躯体震动感和踝反射随拇指的位置感觉一起降低而导致平衡能力下降。
(4)骨骼肌肉系统老年人骨骼、关节、韧带及肌肉的结构、功能损害和退化是引发跌倒的常见原因。
骨骼肌肉系统功能退化会影响老年人的活动能力、步态的敏捷性、力量和耐受性,使老年人举步时抬脚不高、行走缓慢、不稳,导致跌倒危险性增加。
老年人股四头肌力量的减弱与跌倒之间的关联具有显著性。
老年人骨质疏松会使与跌倒相关的骨折危险性增加,尤其是跌倒导致髋部骨折的危险性增加。
65778 临床医学论文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评估及护理干预研究进展现今老年人群体人口数量的集聚增加使得其健康问题也越发引人关注。
老年人跌倒是极易常见的一个健康问题,极易导致病患身体出现骨折或是加速其原发疾病发展。
对老年人的身心造成双重打击、创伤,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与此同时跌倒还会加大致残、致死的概率。
因此,在老年病患护理工作进行中,针对跌倒的干预措施是极为重要的内容。
为了进一步提升护理干预措施的针对科学性,对跌倒状况出现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评估,其意义重大。
1.老年病患跌倒发生率概述相关研究数据表明,65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出现跌倒状况的人数比例达到了1/3。
曾有相关学者对社区卫生站中的310名老年人进行了调研,整理数据得出其跌倒发生率为44.19%,而得到预防跌倒健康知识宣传教育的老年人跌倒概率则会明显降低。
有学者曾对北京10所医院中老年病患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护理安全问题的发生率极高。
1997年,英国学者曾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进行了调查研究[1-2]。
结果表明,在女性病患中,65岁~69岁病患跌倒的发生率占到了30%,而85岁以上病患跌倒发生率则达到了50%以上。
而在男性病患中,65岁~69岁病患跌倒的发生率占到了13%,81岁~84岁病患跌倒发生率则达到31%,且跌倒状况的发生率与病患年龄之间呈现出正比例关系。
文献曾报道,老年人在夜间出现跌倒状况的概率达到了33%,其主要的原因为在上卫生间时不慎跌倒。
跌倒状况的多发性将会导致病患原发疾病进一步加重或是引发其它问题,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及威胁。
2.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评估2.1 内在危险因素评估2.1.1 性别、年龄马红颖等学者曾对某医院1年内所收治的360例老年病患进行了调研[3-4]。
结果表明,在住院期间曾发生跌倒状况的病患例数为134例,所占比例为37.22%。
而年龄范围为65~74岁病患跌倒的发生率达到了25.5%,处于75~84岁病患的跌倒发生率达到了41.42%,在85岁及以上的病患跌倒发生率则为61.90%。
中老年人的跌倒预防与护理措施研究研究方案:中老年人的跌倒预防与护理措施研究引言:跌倒是中老年人常见的健康问题之一,往往会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甚至引发严重的身体伤害。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中老年人的跌倒预防与护理措施进行研究,寻找有效的预防方案和护理策略,以改善中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一、研究目的:1. 研究中老年人跌倒预防与护理措施的现状及问题;2. 探究中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其对策;3. 提出可行的中老年人跌倒预防与护理措施;4. 对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创新和发展,提出新的观点和方法。
二、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按照相关主题,对已有的中老年人跌倒预防与护理措施的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了解现有研究成果和经验。
2. 实地调查:通过对中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收集中老年人跌倒发生的情况、发生原因、跌倒后的紧急处理等相关数据。
同时采集他们对跌倒预防与护理的需求和意见。
3. 实验研究:基于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结果,设计一系列跌倒预防与护理的实验方案,例如针对中老年人的体育运动锻炼方案、家庭安全改造方案、药物风险评估方案等。
根据实验情况,采集相关考察数据。
4. 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利用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等,得出相应结论。
三、方案实施:1. 文献研究阶段:收集各类相关文献,包括学术论文、期刊、专著、课题研究报告等,对研究对象的跌倒预防与护理现状有一个整体了解。
2. 实地调查阶段:根据选取的调查对象,编制问卷和访谈提纲,对中老年人进行采访和调查,并就调查内容进行记录和整理。
3. 实验研究阶段:根据实地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实验方案,明确实验对象、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划分,以及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流程和相关变量。
4. 数据分析阶段:根据实验结果和相关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挖掘数据中的规律性和相关性,并得出可行的结论。
四、数据采集和分析:1. 数据采集:通过问卷、访谈和实验等方式,收集中老年人的跌倒相关数据,包括个人信息、跌倒事项、跌倒原因、护理情况等。
北京市老年人跌倒居家环境危险因素调研分析老年人跌倒情况调查国际老年人跌倒预防工作组将跌倒定义为:无意图地摔倒在地上或一些更低的平面上,但不包括暴力、意识丧失、偏瘫或癫痫发作所致的跌倒。
老年人由于体质减弱、平衡能力下降、视力退化等原因,跌倒发生率高且后果严重。
为了调查和统计居家环境中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对室内跌倒危险场景进行适老化改造,我们对北京市9个区的1520名老年人的居家环境跌倒危险因素以及跌倒概况做了调查评估。
1、调查对象在2015年1月~12月,对北京市西城区、丰台区、朝阳区、海淀区、东城区、石景山区、大兴区、通州区以及昌平区的1520名老年人居家环境进行了跌倒危险因素的评估以及老年人第1~4次跌倒状况的调查。
调查的老年人中男性740人,占48.7%,女性780人,占51.3%。
北京市1520名老年人跌倒调查地区分布图2、老年人跌倒概况及跌倒发生的地点、时间、活动、跌倒原因在1520名调查对象中,有280名曾经发生过跌倒,跌倒率为18.42%;其中男性136名,占48.57%,女性144名,占51.43%。
其中有72名发生过2次跌倒,占跌倒总人数的25.71%。
有1名发生过3次跌倒。
地点——跌倒发生在厨房的情况最多,占室内跌倒总数的40.91%,其次是卧室(25.25%)、门槛(11.62%)、客厅(11.62%)、卫生间(10.10%),其他(0.51%)。
老年人跌倒的地点分布图时间——在一天之中,老年人在下午跌倒的情况最多,占45.16%;其他依次是晚上(24.73%)、上午(21.86%)、清晨(6.81%)、午夜之后(1.43%)。
老年人跌倒的时间分布图活动——做家务时发生跌倒最多,占56.86%,老年人在上下床时跌倒情况也较多,占16.67%,其他情况依次为看护孩子(11.27%),洗澡(8.82%),上下台阶(3.92%),其他(2.45%)。
老年人跌倒时从事的活动分布图跌倒原因——老年人的跌倒有50.73%是滑倒,占跌倒总数的一半以上,而家居环境中可能使老年人滑倒的因素非常多,如地板过于光滑、上厕所洗澡时没有扶手、过线过暗等,都是需要注意的一些家居环境中的危险因素,除此之外,有27.74%是绊倒,这也说明无障碍的室内环境对于老年人来说非常重要。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摘要】社区老年人跌倒是一个普遍且严重的问题,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本文从探讨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入手,分析了生理、环境和行为因素对老年人跌倒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预防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对策,包括加强预防意识、制定具体预防计划和建立评估监测机制。
通过对老年人跌倒问题的深入研究和细致分析,有望有效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安全性。
加强社区老年人跌倒预防工作,是当前社会需重视的重要议题,也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注和积极参与的事业。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跌倒、危险因素、生理因素、环境因素、行为因素、预防对策、预防意识、预防计划、评估、监测机制1. 引言1.1 老年人跌倒现象的普遍性老年人是社会中的脆弱群体,跌倒是老年人常见的意外事件之一。
老年人的跌倒现象在社区中十分普遍,几乎每位老年人都有可能遭遇跌倒的风险。
据统计数据显示,超过65岁的老年人中约有三分之一会在一年内经历跌倒事件,而超过80岁的老年人中这一比例更高达一半以上。
老年人跌倒不仅给老年人个体造成身体和心理的伤害,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担和压力。
了解老年人跌倒现象的普遍性,意识到其对老年人健康的危害,对于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至关重要。
老年人跌倒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各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都应该加强对老年人跌倒问题的重视和关注,共同努力降低老年人跌倒事件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1.2 关于老年人跌倒的重要性社区老年人跌倒是一种常见但又常被忽视的问题。
它不仅会导致身体损伤,还可能造成心理创伤和社会负担。
老年人的骨骼和肌肉系统逐渐衰退,平衡能力下降,对外界刺激的感知能力也较弱,这些因素使他们更容易发生跌倒。
而一旦发生跌倒,往往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极大的困扰,甚至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加强对社区老年人跌倒问题的关注和预防意识至关重要。
老年人跌倒的重要性在于,它不仅影响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也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社区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及预防对策
老年人跌倒是一种常见的意外事件,不仅会影响生活质量,还会导致伤害和死亡。
根
据统计,老年人跌倒是造成50岁以上人群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
因此,了解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和预防对策非常重要。
危险因素:
1.生理因素:老年人身体衰弱,肌肉失去弹性,关节灵活性降低,视力和听力下降,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发生率增加。
2.环境因素:家庭中存在许多危险物品,如电线、地毯、家具等,容易使老年人绊倒,失去平衡感。
而一些室外环境,如路面凹凸不平、路面湿滑等也会增加老年人跌倒的风
险。
3.疾病因素:老年人常常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这些疾病会导致老年
人头晕、晕厥等不适,从而增加跌倒的风险。
对策:
1.保持健康:老年人应该定期参加健身运动,保持身体的健康,增强身体素质,以减
少跌倒的风险。
2.改善环境:老年人居住环境应该保持平整、干燥、通风,保持室内明亮,摆放家具
时要避免过高或过低。
同时,要避免室内或室外的杂乱,会影响灵活性和行动。
3.预防疾病:老年人应避免患有和加重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定期进行身
体检查,及早发现和治疗身体疾病。
4.避免药物风险:老年人在服用药物时要遵照医生建议,严格按医嘱服药,并在服药
过程中注意观察身体反应,避免药物不当使用带来的危险。
总之,老年人跌倒是一种很危险的事件,但我们可以通过常规的预防措施减少跌倒的
风险。
如果出现跌倒事件,应该及时就医处理,并在日常生活中注重手术防范,以保护自
己的身体健康。
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研究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跌倒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跌倒不仅会给老年人带来身体上的伤痛,还可能导致心理上的创伤,严重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因此,深入分析老年人跌倒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保障老年人的安全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一、老年人跌倒的原因(一)生理机能衰退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
他们的肌肉力量减弱,关节灵活性下降,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也会变差。
这使得他们在行走、站立或进行其他日常活动时,更容易失去平衡而跌倒。
(二)视力和听力问题老年人的视力和听力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视力模糊可能导致他们看不清道路上的障碍物,或者在上下楼梯时判断失误。
听力减退则会影响他们对周围环境声音的感知,如车辆的鸣笛声、他人的提醒等,从而增加跌倒的风险。
(三)慢性疾病许多老年人患有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帕金森病等。
这些疾病可能会引起头晕、乏力、步态不稳等症状,增加跌倒的可能性。
例如,高血压患者在血压突然升高时,可能会感到头晕目眩;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可能会出现神经病变,影响脚部的感觉和平衡能力。
(四)药物副作用老年人通常需要服用多种药物来治疗疾病。
然而,一些药物可能会产生副作用,如嗜睡、头晕、低血压等,这些都可能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平衡和反应能力,从而导致跌倒。
(五)环境因素不安全的居住环境也是导致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原因之一。
例如,地面湿滑、光线昏暗、楼梯没有扶手、家具摆放不合理等,都可能使老年人在行走或活动时发生意外。
此外,外出时道路不平坦、公共设施不完善等也会增加跌倒的风险。
(六)心理因素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也会对跌倒产生影响。
有些老年人可能会因为害怕跌倒而过度紧张,导致行动不自然,反而更容易跌倒。
还有些老年人可能存在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影响他们的注意力和判断力。
二、老年人跌倒的预防措施(一)加强锻炼适当的锻炼可以增强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从而降低跌倒的风险。
跌倒十大危险因素跌倒是老年人生活中常见的事情,对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会产生重大影响。
根据调查统计,每年有超过三分之一的65岁及以上老年人会发生跌倒事故,严重者还会导致骨折等严重后果。
因此,深入了解导致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有助于预防和避免老年人跌倒。
1.视觉障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视力逐渐下降,如近视、老花等,导致老年人在行走或跌倒时难以观察或辨别周围环境和地形,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2.坐卧不正:长时间无动于衷的长时间坐卧姿势不当,比如脚悬空、半躺在床上、双腿交叉等,会导致身体的不平衡,跌倒的风险就相应增加。
3.失衡: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退化,有的人出现了坐立不稳,站立时偏斜等失衡现象,一旦体形一侧出现了不平衡,就容易导致跌倒。
4.药物影响:老年人常常患有慢性疾病,使得需要服用药物,药物副作用中的头晕、神志不清等会增加跌倒风险。
5.饮食不当:老年人的身体消耗减少,往往对饮食没有严格控制,过食或饮酒过量等均会导致身体不稳定,增加跌倒风险。
6.年龄:老年人的机体功能本来就已经退化,其骨骼结构也比年轻人脆弱,加上自身体形短小无力,稳定性差,这都导致了跌倒风险增加。
7.心血管疾病:老年人经常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心血管疾病,很容易导致跌倒,甚至跌倒后可能引起心脏梗塞、中风等后果。
8.环境因素: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往往不太安全,家中装修过时、走廊狭窄、房间布置不合理等,都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9.缺乏锻炼:老年人缺乏锻炼,从而导致了身体的机能不足,各个系统不协调,从而增加了跌倒的风险。
10.心理因素:老年人普遍存在心理上的恐惧、焦虑等问题,这些心理问题会影响身体的稳定性和平衡感,进而影响跌倒风险。
总之,老年人跌倒的危险因素非常多,我们需要关注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提前预防跌倒的发生。
针对不同的跌倒风险因素,我们可采取不同措施,如增强锻炼、改良居住环境、掌握正确用药方法、建立快速应对机制等。
70岁以上的老人每天要锻炼半小时,练大肌群的运动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