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护理查房经典案例
- 格式:ppt
- 大小:506.00 KB
- 文档页数:19
2型糖尿病病人的护理查房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查房,医护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糖尿病管理,以及与此相关的并发症。
下面是一份关于2型糖尿病患者护理查房的例子,具体内容包括患者的病史、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管理和教育等。
病史:患者XXX,男性,55岁。
于X年被诊断患有2型糖尿病,目前正接受口服药物治疗。
其病史包括高血压、高血脂、肥胖等慢性病。
糖尿病病史为X年,曾经存在高血糖危机和低血糖事件。
最近一次化验显示血糖控制良好。
药物治疗:患者目前使用的药物包括XXX(用药名称)和XXX(用药名称)。
了解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并问询患者是否遇到任何不良反应。
强调药物的有效性和计划的忠实遵守,以确保糖尿病的控制。
生活方式管理:针对患者的生活方式进行评估。
询问患者的饮食习惯、体力活动量和日常锻炼状况。
强调均衡的饮食(低脂、低糖)、适度的运动以及戒烟限酒。
提供健康饮食和运动的建议,包括定期监测血糖、理解血糖监测仪的使用方法,并指导其记录血糖数据。
并发症筛查:进行针对性的并发症筛查。
询问患者是否有视力模糊、多饮多尿、皮肤感染等症状。
检查患者的血压、脉搏和呼吸情况;进行视力和神经系统检查,感觉异常、肢体血管触及感、反射丢失等。
安排患者做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脂、肝肾功能和肿瘤标志物等。
确保对其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干预和治疗。
教育和心理支持:提供糖尿病管理的教育和心理支持。
向患者解释2型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如血糖监测、药物管理、饮食和运动的重要性。
提供关于糖尿病并发症预防的信息,如心脑血管疾病、肾病、糖尿病足等。
与患者共同制定管理计划,鼓励积极参与疾病的自我管理。
提供心理支持,了解患者对疾病的情绪反应,并帮助其应对焦虑、抑郁等。
团队合作:总结: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查房需要关注病史、药物治疗、生活方式管理、并发症筛查、教育和心理支持以及团队合作等方面。
通过对患者的全面护理,可以有效地管理糖尿病,并预防和控制相关的并发症。
糖尿病护理查房记录范文护理查房范文糖尿病日期:2021年X月X日地点:内科病房查房人员:护士长、责任护士、实习护士患者信息:姓名:***年龄:65岁性别:男诊断:2型糖尿病住院号:123456一、患者病情概述张先生,65岁,因“多饮、多尿、消瘦”入院,诊断为2型糖尿病。
患者病程较长,曾规律口服降糖药物,近期血糖控制不佳,出现反复发作的酮症酸中毒。
此次入院,患者意识清楚,精神较差,体型消瘦,皮肤弹性差,空腹血糖高达15mmol/L。
二、护理评估1. 血糖控制情况:观察患者空腹、餐后2小时、睡前血糖水平,评估降糖药物的效果。
2. 饮食状况:了解患者饮食结构,计算每日热量摄入,评估营养状况。
3. 并发症:观察患者有无视力模糊、皮肤瘙痒、下肢水肿等症状,评估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4. 心理状态: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对疾病的认识及心理状况,评估心理压力。
5. 生活自理能力:评估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如饮食、穿衣、洗漱等。
三、护理诊断1. 血糖控制不良2. 营养不良3. 潜在并发症: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等4. 心理压力5. 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四、护理措施1. 血糖控制:根据患者病情,调整降糖药物剂量,监测血糖水平,指导患者正确使用胰岛素。
2. 饮食管理: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保证营养均衡,限制糖分、油脂摄入,增加膳食纤维。
3. 并发症预防:定期检查视力、肾功能、神经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4. 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关心和支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轻心理压力。
5. 生活护理: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照顾,如饮食、穿衣、洗漱等,提高生活质量。
五、护理评价1. 患者血糖水平逐渐稳定,空腹血糖降至7mmol/L 以下。
2. 营养状况改善,体重逐渐增加。
3. 未出现新的并发症,原有并发症得到控制。
4. 患者心理状况良好,积极面对疾病。
5. 生活自理能力提高,能够独立完成日常生活照顾。
六、查房总结本次查房针对患者糖尿病的护理问题,制定了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患者病情得到控制,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2型糖尿病护理查房胡韵婷第一篇:2型糖尿病护理查房胡韵婷2型糖尿病护理查房胡韵婷(责护组长、护师)病例汇报:39床、喻久久,2型糖尿病患者,女性,69岁,因血糖升高5年余,于11月12日10:00步入我科,查:神志清醒,精神欠佳,消瘦,T36.6°C、P 80次/分、R 20次/分、BP 120/80 mmHg,身高163CM,体重45kg,随机血糖19.9mmol/L,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予二级护理,糖尿病饮食,完善血常规、血糖、大小便、肝肾功能、心肌酶、凝血常规、心电图、胸片、腹部B超、心脏彩超等相关检查。
既往史:有高血压、冠心病,无药物食物过敏史。
诊疗经过:NS250ml+舒血宁20 ml静脉点滴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一、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1)遵医嘱注射胰岛素,按时治疗。
(2)按照同一时间同一部位轮换法注射胰岛素,以促进胰岛素吸收;应用胰岛素过程中,随时监测血糖变化,以免发生低血糖,如果发生低血糖应立即采取措施,并通知医生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3)遵医嘱给予糖尿病饮食:根据患者的理想体重及工作性质,参照原来的生活习惯等因素,计算出每日所需总热量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的比例,按要求提供食物,鼓励患者按时按量进餐。
(4)按时提供三餐,并创造良好的进餐环境。
二、焦虑(1)认识到病人的焦虑,听取病人的倾诉,承认感受,对病人表示理解。
(2)主动向病人介绍环境及同室病友,消除病人的陌生和紧张感。
(3)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使病人认识到糖尿病目前虽不能根治,但坚持治疗一样可以正常生活、工作、学习。
(4)指导病人摆脱焦虑情绪的方法:①增加健身运动;②音乐疗法;③病情许可,适当地户外活动;④培养有益的兴趣与爱好。
(5)增加家人探视的次数,必要时留家人陪伴。
三、知识缺乏(1)提供安静没有干扰的学习环境。
(2)向病人及家属讲述糖尿病的概念、治疗及愈后。
(3)教会病人及家属根据标准体重、热量标准来计算饮食中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并教会病人怎样分配三餐食物及合理安排膳食结构。
2型糖尿病得护理查房病史患者沈尊芳27床女67岁因“感反复口干多饮多尿消瘦十余天”于2016年9月14日入院查体:神志清楚。
呼吸平稳,视物模糊,无脱水征,足背动脉搏动良好皮温正常,皮肤无破溃、食欲良好,两便正常。
体检T 37°c,P88次/分。
R22次/分,BP140/90mmhg。
身高153cm,体重61kg,入院时血糖:19。
9mmol/l,血酮:0。
3mmol/l。
定义糖尿病就是由于遗传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得一组以慢性高血糖为共同特征得代谢异常综合征、临床综合征、因胰岛素得分泌或作用得缺陷或者两者同时存在而引起得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水与电解质等代谢紊乱。
特征性表现就是烦渴、多饮、多尿、多食易饥、体重下降及视力模糊、主要特点就是血糖过高、糖尿、多尿、多饮、多食、消瘦、疲乏。
流行病学:糖尿病在中国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得问题,中国人群中得25岁-64岁年龄段人群中得患病率已经从80年代得0。
9%上升至2012年得9、5%,另外还有3.2%得成年人患有糖耐量减低。
根据WHO 得预测,中国到2025 年将会有1.5亿人患糖尿病,而且大多数就是2型糖尿病分型1.1型糖尿病2、2型糖尿病3。
妊娠期糖尿病4。
其她类型糖尿病临床表现代谢紊乱综合征即常说得“三多一少”包括多尿、多饮、多食与体重下降还有其它症状乏力、四肢酸痛、月经失调、视力下降等。
“三多一少"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表现不明显或仅有部分表现。
并发症1急性并发症: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就是糖尿病最常见而严重得急性并发症。
1型糖尿病患者有自发酮症倾向、2型糖尿病在一定诱因作用下也可发生DKA,常见得诱因包括: 1) 感染:一半以上,以呼吸、消化、泌尿系统及皮肤感染居多、2)胰岛素剂量不足或突然中断及饮食失控。
3) 应激:大手术、创伤、分娩以及严重精神刺激等。
4) 有时还可以无明显诱因。
②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③感染2慢性并发症:①大血管病变动脉粥样硬化: 患病率高, 发病年龄轻,病情进展快;心血管病变: 冠心病,就是2型糖尿病死亡得主要原因;脑血管病: 中风;下肢血管病变: 坏疽,截肢、②微血管病变:微循环障碍、微血管瘤形成与微血管基底膜增厚,就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得典型改变,微血管病变主要表现在视网膜、肾、神经、心肌组织,其中尤以糖尿病肾病与视网膜病为重要③神经病变④糖尿病足糖尿病患者因末梢神经病变,下肢动脉供血不足以及细菌感染等多种因素,引起足部疼痛、皮肤深溃疡、肢端坏疽等病变,统称为糖尿病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