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教研室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14.00 KB
- 文档页数:24
2011年宝鸡市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三)试卷分析宝鸡市教育局教研室高中组2011年4月23日~24日,我们举行了全市第三次高三教学质量检测。
结合我市前两次检测学生的答题情况,本着突出双基、注重能力的命题特点,试题尽可能与近几年高考试题在题型、题量、难度接近,以期通过检测、反馈对教师后期复课工作给以引领与指导。
考试结束后,我们通过多种渠道收集考试信息,对试卷的质量、学生答卷情况等进行了分析,并对全市高中考试成绩做了统计,确定了本次检测的“临界线”:理科一本:500分二本:440分文科一本:520分二本:470分请各县区、各学校参照此“临界线”,对本次检测学生失分的主要原因认真作一统计分析,制定后期复课工作的策略和措施,确保全市高考成绩不断提升。
语文试题一、命题说明:根据市一检二检的情况和我市高三语文教学的实际,在分析总结前两次检测的基础上,本着贴近高考、激励为主的原则,我们经过认真探究,反复讨论,命制了2011年我市第三次高三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二、试卷分析:与二检相比,这次试题尽量贴近高考试题的难易度,在考点、内容、结构、题型等方面,力争做到全真模拟,使考生在高考前接受最后一次全市性的教学质量检测,对全市的后期语文高考复课工作能够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促进作用和提升作用。
(一)三区语文总成绩简析:三个区的语文难度系数在0.662-0.693之间,比二检得分率稍高一些,基本符合高考难度系数要求,能有效检测学生的语文能力。
(二)选择题答卷分析:理科选择题答题率抽样统计(2723人)第1题:1-3题为社科文阅读试题,其中第2题得分率很低。
第1题主要考查对“城市文化遗产”表述的精确理解,多数同学能够正确把握文意,少部分同学主要是对B项的表述理解不透,误以为是错项。
第2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
A项是因果关系颠倒而导致错误,B项是概念大小能否包含的问题,D项是偷换概念造成的错误。
但因这些错误较为隐蔽,读得不够深入仔细,致使大部分同学答错。
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一)本试卷共4页,24小题,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本大题4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煎.熬翩跹.信笺.草菅.人命B.渎.职赎.罪案牍.穷兵黩.武C.狙.击诅.咒趔趄.人为刀俎.D.遏.制揭.发歇.息竭.尽全力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美国电影大片《功夫熊猫》在中国播出,它采用现代科技并融合了中国元素,在社会上引起很大的反响,人们对之评头论足....,大加赞赏。
B.姚明因为左脚压迫性骨裂,被迫退出本届奥运会比赛。
这个消息对热爱姚明的球迷来说无异于平地一声雷.....。
C.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主会场“鸟巢”和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不仅规模宏大,而且在设计、建造上融入了科技、人文、绿色奥运理念,比起以往奥运场馆的确卓尔不群....,更加璀璨夺目。
D.晚会上,演员们个个粉墨登场....,把自己的绝活都展现了出来,赢得了台下观众的阵阵掌声。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对于实施素质能不能提高教学质量,又减轻学生负担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
B.看完那部电视剧后,除了荧屏上活跃着的那些人物给我留下的印象之外,我仿佛还感到一个没有出场的人物,那就是作者自己。
C.文学事业是一种精神劳动,对于从事这种精神劳动并卓有成效者,政府应给予奖励。
D.七彩瀑布群,位于香格里拉县尼汝村的一个群山深处,一条名为“尼汝河”的高原融雪河流和陡峭的山峰造就了这一旷世奇观。
4、下列各段括号内的句子,与上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最简朴者最富有,无色却如图画一般灿烂,无声却如交响乐一般和谐。
我们的周总理是(①芳泽满人间的伟大公民,又是最简朴无华的普通公民②最简朴无华的普通公民,又是芳泽满人间的伟大公民)。
回首人生,老年人是一部历史;把握今朝,老年人是一面旗帜;憧憬未来,老年人是一道风景。
陕西省宝鸡市2011届高三语文模拟试题(卷).doc1文言文阅读(19分)李姬传【清】侯方域李姬者名香,母贞丽。
贞丽有侠气,尝一夜蹲,输千金立尽。
所交接皆当世豪杰,尤与阳羡陈贞慧善也。
姬为其养女,亦侠而慧,略知书,能辨别土大夫贤否,张学士博、夏吏部允彝亟称之。
”少,风调皎爽不群。
十三岁,从吴人周如松受歌玉茗堂四传奇,皆能尽其音节。
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
雪苑侯生,己卯来金陵,与相识。
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
初,皖人阮大钦者,以阿附魏忠贤论城旦①,”屏居金陵,为清议所斥。
阳羡陈贞慧、贵池吴应箕实首其事,持之力。
大钦不得已,欲候生为解之,乃假所善王将军,日载酒食与侯生游。
姬日:“王将军贫,非结客者,公子盍叩之?”侯生三问,将军乃屏人述大城意。
姬私语侯生日:“妾少从假母识阳羡君,其人有高义,闻吴君尤铮铮。
今皆与公子善,奈何以阮公负至交乎?且以公子之世望②,安事阮公!公子读万卷书,所见岂后干贱妾耶?”侯生大呼称善,醉而卧。
王将军者殊怏怏,因辞去,不复通。
未几,侯生下第③。
姬置酒桃叶渡,歌琵琶词以送之,曰:“公子才名文藻,雅不减中郎④。
中郎学不补行,今琵琶所传词固妄,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
公子豪迈不羁,又失意,此去相见未可期,愿终自爱,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妾亦不复歌矣!”侯生去后,而故开府田仰者,以金三百锾,邀姬一见。
姬固却之。
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
姬叹日:“田公岂异于阮公乎?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今乃利其金而赴之,是妾卖公子矣!”卒不往。
【注】①论城旦:被定罪判刑。
城旦,古代刑罚名。
②世望:家世和名望。
③下第:指侯方域应试未中。
④东汉蔡邕,字伯喈,官左中郎将,以职称名中郎。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尤工琵琶词,然不轻发也工:擅长B.姬尝邀侯生为诗,而自歌以偿之偿:偿还C.然尝昵董卓,不可掩也昵:亲附D.吾向之所赞于侯公子者谓何赞:赞赏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李姬“见识卓异,风骨凛然”的一组是(3分)①所交接皆当世豪杰②能辨别土大夫贤否③少,风调皎爽不群④歌琵琶词以送之⑤无忘妾所歌琵琶词也⑥开府惭且怒,且有以中伤姬A.①③⑤B.②⑤⑥C.①②⑤D.②③④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开头写李姬母亲有侠气,是为了衬托作为养女的李姬乃有其母之风,为后面直接写李姬的“皎爽不群”买下了伏笔。
陕西商宝鸡市教研室2011年高考模拟试题语文(全国课标卷)高三2010-11-24 19:47陕西商宝鸡市教研室2011年高考模拟试题语文(全国课标卷)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青铜器主要是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制作的器物,包括工具、用具、礼器、兵器、饰物等。
考古学上的青铜器则特指先秦时期质地以铜为主,加入少量锡、铅浇铸而成,表面呈青绿色或青灰色的器物。
青铜器是中国青铜文化的精华,自产生之初就被赋予了那个时代的鲜明特征。
因此,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中国青铜器的发明都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
在我国的青铜时代,青铜器的产生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到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最主要的文化因素。
追根溯源,青铜器的出现有着历史必然性。
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始于公元前21世纪,止于公元前5世纪,经历了约1600年,大体上与文献记载的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时间相当。
中国青铜器源远流长,以夏、商、周三代的为代表,其种类丰富、数量较大、分布地区广,另外青铜器造型雄伟、文饰精美、铸造精良,如勾践剑、双羊尊、大克鼎、毛公鼎、莲鹤方壶、双雄宝剑、司母戊方鼎、长信宫灯、嵌绿松石卧鹿等。
此外,各类青铜器物铸造者根据不同的硬度要求,准确把握铜锡比例,使器皿质量优良,这是国外青铜器铸品望尘莫及的。
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
我国已经发现的最早青铜器,是1975年在甘肃东乡林家一处房屋遗址中出土的约为公元前3000年的青铜小刀和一些铜器残片,其属于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
在较晚一些的山东龙山文化和河北、辽宁、内蒙古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中,考古工作者也普遍发现了青铜制造的工具、兵器、装饰品等。
从以上叙述中我们可知,虽然中国的原始文化发展不平衡,各地区有着很大区别,但不少地区的先民还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熟知了铜的特性,初步掌握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并表现出相应的装饰技巧。
中国古代青铜器制作工艺精巧绝伦。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他是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但性格懦弱、谨小慎微,做起事来总是,从来不敢越雷池一步。
②当今世界科技突飞猛进,我们更要勇于开拓,不断进取,如果,就会落后甚至被时代潮流所淘汰。
③要想让中国传统戏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决不能满足于现状,,唯有创新才是弘扬戏曲文化的康庄大道.A.故步自封墨守成规抱残守缺B.墨守成规故步自封抱残守缺C.抱残守缺故步自封墨守成规D.墨守成规抱残守缺故步自封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于敏院士在我国首颗氢弹的成功研制上功勋卓著,然而他淡泊名利,婉拒“氢弹之父”的称号,其人品胸襟,令人高山仰止。
B.在东海舰队组织的此次实战演练中,我军的反水雷舰艇倾巢而出,成功扫除了“敌军”在航道上隐蔽布设的多枚新型水雷。
C.某些管理机构缺乏“大数据思维”,以邻为壑,不与相关机构共享信息资源,公共数据中心的建设将有助于改变这种状况。
D.现代舞剧《十面埋伏》,以其色彩浓重的舞台背景,风格鲜明的京剧音乐以及刚柔相济的舞者形体,一举征服了现场观众。
3、下面语段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石钟山上那些错落有致的奇石以及记载着天下兴衰的石刻令人叹为观止。
石钟山的名字也叫得奇,围绕这一名字的由来,人们开展了激烈的争论。
卷入这场争论的,有名扬四海的文人墨客,也有戎马倥偬的赳赳武夫,还有名不见经传的山野村人。
无论结果如何,不容置喙的是,石钟山因此更加有名了。
A.叹为观止 B.戎马倥偬 C.名不见经传 D.不容置喙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纠葛(gã)瓜蔓(màn)牛皮癣(xuǎn)为(wâi)虎作伥B.惬(qiâ)意觊(jì)觎蒙(mēng)蒙亮扺(zhǐ)掌而谈C.谄(chǎn)媚压轴(zhóu)一溜(liù)烟间不容发(fà)D.豆豉(chǐ)箴(zhēn)言轧(zhá)马路开门揖(yī)盗5、在画线处填上适当的关联词。
陕西省宝鸡市2011年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1卷第三、硼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陶渊明——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是陶渊明思考人生得出的两个主要结论,也是他人生的两大支柱和艺术化人生的具体表现。
“安贫乐道”是陶渊明的为人准则。
他所谓的“道”,偏重于个人的品德:爷操方面,体现了儒家思想。
他特痢推崇颜回、黔娄、袁安、荣启期等安贫乐道的贫士,要像他们那样努力保持品德节操的纯洁,决不为追求高官厚禄而玷污自己。
他并不一般地鄙视出仕,而是不肯同流合污。
他希望建功立业,又要功成身退。
他也考虑贫富的问题,安贫和求富在他心中常常发生矛盾,但是他能用“道’’来求得平衡:“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
”(《咏贫壬》其五)而那些安贫乐道的古代贤人,也就成为他的榜样:“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
”(《咏贫士》其二)他的晚年很贫穷,到了换饿的程度,但是并没有丧失其为人的准则。
“崇尚自然”是陶渊明对人生更深刻的哲学思考。
“自然”一词不见于《论语》、《,孟子》,而是老庄哲学特有的范畴。
老庄所谓“自然”不同于近代与人类社会相对而言的客观的物质性的“自然界”,它是一种状态,非人为的、本来如此的、自然而然的。
陕西2011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估分)总分:150分及格:90分考试时间:150分第Ⅰ卷阅读题甲选考题<br>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
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
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
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
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
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
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
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
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
“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
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二)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9.0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他思维敏捷,记忆力惊人,讲述中将福山、克拉克等经济、历史学家的论述观点信手拈来,这让台下众多企业家惊叹不已。
②在白驹过隙的都市街头,行色匆匆的人们随时都能精准找到最近位置的旅馆、小吃店、共享单车,“出门一时难”已成为过去。
③无论是田间村庄,还是山川河流,在画家们的笔下,都化作缱绻的乡愁、徜徉的思绪,带着人们来到这美轮美奂的深秋。
④甘庙村位于大山之中,这里物产丰富、钟灵毓秀,尤其在文化方面,这里不仅有动人的传说,还有丰富的文化遗存,可以说是大山里的文化中心。
⑤广大网民还需警惕“双11”之后可能接踵而至的网络诈骗,这些诈骗手段往往会在消费者购物后放松警惕时趁虚而入,骗取账号密码和钱财。
⑥唐代诗人韦应物、张籍、贾岛等人都曾在蜀道流连忘返,留下了蔚为大观的蜀道诗歌,这是灿烂悠久的中国诗歌史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A. ①②④B. ②③⑤C. ③④⑥D. ①⑤⑥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在产品研发阶段,通家汽车坚持打造“军工品质,绿色智能”的高品质,严格执行军工标准,保证了产品的高质量及高安全性能。
B. 自从景德镇在三国、两晋时期制造青瓷的技艺更加成熟以后,引起了历代朝廷的重视,南朝陈至德年间,朝廷曾钦命烧制陶瓷,此后历代皆命制瓷进御。
C. 茯茶镇的建立带动了消费者对茯茶的认知,而《那年花开月正圆》将茯茶的历史文化高效大范围传播,加速了泾阳茯茶走向全国。
D. 在传统文化偏见的引导下,我们对于文化的认同常常局限于文化名人、文化习作,而忽略了我们自己本身其实也无时无地处身于文化之中。
3.下列各句中,名句运用表达不准确的一句是( )A.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世界各国要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自身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B. 面对那些过往,他总是叹息。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陕西卷)英语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四节,满分55分)第一节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从每小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找出其划线部分与所给单词的划线部分读音相同的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1.again 【D】A. cabbageB. narrowC. famousD. tradition2. custom 【C】A. measureB. upstairsC. respectD. sugar3. twice 【B】A. machineB. inviteC. terribleD. bitter4. doubt 【A】A. amountB. troubleC. shoulderD. group5. north 【A】A. thunderB. worthyC. neitherD. clothes第二节情景对话(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根据对话情景和内容,从对话后所给的选项中选出能填入每一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选项中有两个为多余选项。
Tom : Hi, Cathy. ___6___ 【G】Cathy: I have to finish my project on the history of the Internet. What about you?Tom : 7 If it’s fine, we’ll go camping. Would you like to join us? 【E】Cathy: I’d like to, but the deadline fo r my project is next Monday.Tom : What a pity! 8 【F】Cathy: Yes, please. Can you suggest any good reference books?Tom : You may want to read Origins of the Internet and The Digital Future.Cathy: I’m reading the two books. 9 【C】Tom : Go to the Science Museum website, and you’ll find lots of up-to-date information.Cathy: Good idea. Thanks for your help.Tom : 10 【B】A. Never mind.B. Don’t men tion it.C. Any other suggestions?D. Will you come next time?E.it depends on the weatherF.Anything I can do for youG.What are you up to this weeked?第三节语法和词汇知识(共1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5分)从每小题的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黑。
陕西省宝鸡市教研室2011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全国课标卷)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青铜器主要是指先秦时期用铜锡制作的器物,包括工具、用具、礼器、兵器、饰物等。
考古学上的青铜器则特指先秦时期质地以铜为主,加入少量锡、铅浇铸而成,表面呈青绿色或青灰色的器物。
青铜器是中国青铜文化的精华,自产生之初就被赋予了那个时代的鲜明特征。
因此,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中国青铜器的发明都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
在我国的青铜时代,青铜器的产生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到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也是最主要的文化因素。
追根溯源,青铜器的出现有着历史必然性。
中国的青铜文化起源于黄河流域,始于公元前21世纪,止于公元前5世纪,经历了约1600年,大体上与文献记载的夏、商、西周至春秋时期的时间相当。
中国青铜器源远流长,以夏、商、周三代的为代表,其种类丰富、数量较大、分布地区广,另外青铜器造型雄伟、文饰精美、铸造精良,如勾践剑、双羊尊、大克鼎、毛公鼎、莲鹤方壶、双雄宝剑、司母戊方鼎、长信宫灯、嵌绿松石卧鹿等。
此外,各类青铜器物铸造者根据不同的硬度要求,准确把握铜锡比例,使器皿质量优良,这是国外青铜器铸品望尘莫及的。
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
我国已经发现的最早青铜器,是1975年在甘肃东乡林家一处房屋遗址中出土的约为公元前3000年的青铜小刀和一些铜器残片,其属于甘肃仰韶文化马家窑类型。
在较晚一些的山东龙山文化和河北、辽宁、内蒙古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中,考古工作者也普遍发现了青铜制造的工具、兵器、装饰品等。
从以上叙述中我们可知,虽然中国的原始文化发展不平衡,各地区有着很大区别,但不少地区的先民还是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熟知了铜的特性,初步掌握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并表现出相应的装饰技巧。
中国古代青铜器制作工艺精巧绝伦。
它不仅显示出古代工匠巧夺天工的创造才能,而且体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和风格,并以雄伟的造型、精湛的铸造工艺、古朴的纹饰和丰富多彩的铭文著称于世,堪称中国文化宝库的艺术瑰宝,更是世界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从制作工艺上来说,中国的古代青铜器更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首先,用陶质的复合范浇铸制作青铜器的合范法,在中国古代就得到充分的发展。
陶范的选料塑模翻范、花纹刻制均极为考究,浑铸、分铸、铸接、叠铸技术也非常成熟。
而随后发展出来的不需分铸的失蜡法工艺,更是显示出我国青铜工匠们的高超技艺。
另外,在很早的时候,青铜器上还出现了为增加美观度而镶嵌的装饰。
至于镶嵌的材料,第一种是绿松石,这种宝石至今仍应用在首饰上;第二种是玉,有玉援戈、玉叶的矛、玉刃的斧钺等;第三种是陨铁,如铁刃铜钺、铁援铜刃等,经鉴定铁刃均为陨铁所铸成;第四种是红铜,即用红铜来组成兽形花纹;第五是用金、银来做镶嵌,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中国青铜器铸刻有文字,即铭文(也就通常所说的金文),这是中国青铜器所独有的。
我国的青铜器铸刻铭文是从商代中期开始的,起初只有1-2个字,到商代晚期逐渐增多,但最长也不过48个字。
西周时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进入大发展时期,但到了春秋时期这种做法开始逐渐减少,至战国已经罕见长篇铭文。
我国青铜铭文的书体或粗犷或瘦劲、或工细或秀美,本身具有很高的书法欣赏价值,同时也是我们研究青铜器的历史,及为其断代与鉴别的重要依据。
(摘编自郭军林的《中国青铜文化》,时事出版社)1.下列关于"青铜器"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青铜器的出现有着历史必然性,自产生之初就被赋予了那个时代的鲜明特征,它是最主要的文化因素,是中国青铜文化的精华。
B.青铜器的发明,不管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是一个划时代的创举,对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到至关重要、不可替代的作用。
C.青铜器主要是指先秦时期以铜为主,加入少量锡和铅浇铸而成的工具、用具、礼器、兵器、饰物等,且表面呈青绿色或青灰色的器物。
D.中国古代青铜器种类丰富,数量较大,分布地区广,造型雄伟,文饰精美,铸造精良,能够准确把握铜锡比例,使器皿质量优良。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在甘肃出土的约为公元前3000年的青铜小刀和一些铜器碎片,是我国已经发现的最早的青铜器,表明中国古代青铜器源远流长。
[来源:学&科&网Z&X&X&K] B.青铜器浇铸制作的工艺主要有用陶质的复合范浇铸制作青铜器的合范法,不需分铸的失蜡法,以及浑铸、分铸、铸接、叠铸等方法。
C.在很早的时候,为了增加器物的美观度,青铜器上出现了用绿松石、玉、陨铁、红铜、金、银等材料来做镶嵌的装饰。
D.我国在青铜器铸刻铭文是世界上独有的,从商代中期开始,到商代晚期逐渐增多,西周时在青铜器上铸刻铭文进入大发展时期。
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A.从我国最早发现的青铜器可知,原始先民已经熟知了铜的特性,初步掌握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并表现出相应的装饰技巧。
B.中国青铜器以雄伟的造型、精湛的铸造工艺、古朴的纹饰和丰富多彩的铭文著称于世,堪称世界艺术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
C.从制作工艺的精巧绝伦上来说,中国古代青铜器不仅显示出古代工匠巧夺天工的创造才能,而且体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和风格。
D.我国青铜铭文的书体粗犷瘦劲、工细秀美,具有很高的书法欣赏价值,同时也是我们研究青铜器的历史和断代史的重要依据。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范常,字子权,滁人。
太祖军滁,杖策谒军门。
太祖夙知其名,与语意合,留置幕下。
有疑辄问,常悉以实对。
诸将克和州,兵不戢。
常言于太祖曰:"得一城而使人肝脑涂地,何以成大事?"太祖乃切责诸将。
搜军中所掠妇女,还其家,民大悦。
太祖以四方割据,战争无虚日,命常为文,祷于上帝。
其辞曰:"今天下纷纭,生民涂炭,不有所属,物类尽矣。
倘元祚未终,则群雄当早伏其辜。
某亦在群雄中,请自某始。
若已厌元德,有天命者宜归之,无使斯民久阽危苦。
存亡之机,验于三月。
"太祖嘉其能达己意,命典文牍,授元帅府都事。
取太平,命为知府,谕之曰:"太平,吾股肱郡,其民数困于兵,当令得所。
"常以简易为治,兴学恤民。
官廪有谷数千石,请给民乏种者,秋稔输官,公私皆足。
居三年,民亲爱之,召入为侍仪。
洪武元年,擢翰林直学士兼太常卿。
帝锐意稽古礼文。
群臣集议,间有异同。
常能参合众言,委曲当上意。
寻以病免归。
岁余,手诏征诣阙,仍故官。
帝宴闲,辄命儒臣列坐,赋诗为乐。
常每先成,语多率。
帝笑曰:"老范诗质朴,殊似其为人也。
"迁起居注。
常有足疾,数在告,赐以安车。
寻乞归,帝赋诗四章送之。
赐宅于太平。
子祖,历官云南左参政,有修洁称。
(选自《明史·范常传》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祖军滁,杖策谒军门杖:拄杖B.诸将克和州,兵不戢戢:约束,收敛C.帝锐意稽古礼文稽:考证,稽查D.寻以病免归寻:寻找5.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正面表明范常名儒谋略的一组是()(3分)①太祖夙知其名②常言于太祖曰……③命常为文,祷于上帝④常以简易为治,兴学恤民⑤常能参合众言,委曲当上意⑥常每先成,语多率A.①②⑤ B.①③⑥C.②④⑤D.③④⑥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祖朱元璋早就知道范常的名声,所以当范常来拜见太祖时,太祖就留他在幕下任职;太祖有疑难问题时总是向范常询问,范常全都以实情回答。
B.太祖因为四方割据,战争不断,民不聊生,就命令范常写文章向天帝祷告;太祖非常满意他写的文辞,说他能表达自己的心意,就给范常任命了官职。
C.范常任太平知府时,遵循简单易行的治政准则,大力兴建学校,广泛抚恤百姓,他竟然把官粮发给农民做种子,使公亏私富,但百姓非常爱戴他。
D.太祖闲暇的时候,常常让儒臣们坐下赋诗取乐,范常每次都最先写完,而且言语很是直率,皇帝赞扬他说:"老范的诗很质朴,非常像他的为人啊。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得一城而使人肝脑涂地,何以成大事?(4分)(2)太平,吾股肱郡,其民数困于兵,当令得所。
(6分)(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乐府诗,完成8-9题。
登单于台【晚唐】张槟边兵春尽回,独上单于台。
白日地中出,黄河天外来。
沙翻痕似浪,风急响疑雷。
欲向阴关度,阴关晓不开。
【注】①单于台,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西,相传汉武帝曾率兵登临此台。
②阴关:阴山山脉中的关隘。
阴山是汉代防御句奴的屏障,绵亘今内蒙古自治区,西起河套,东接内兴安岭。
8.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写景的视觉有什么特点?(4分)9.为什么说这首出自晚唐诗人之手的诗,却很有些"盛唐气象"?尾联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1)古之圣人,,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
(韩愈《师说》)(2),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诸葛亮《出师表》)(3)沉舟侧畔千帆过,。
今日听君歌一曲,。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乙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25分)垫底的人陈大超终于调到一个局机关,吃上朝思暮想的"财政饭",徐芳高兴得一天到晚都是笑盈盈的,可是等她醒过神来,她就发现在这个既讲级别也讲资历同时也讲能力的机关里,她原来是个垫底的人,谁都可以指派她,谁都可以指责她,谁都可以对她垮下脸来。
人到中年、在原来的单位里大小是个头儿的徐芳,心里的高兴劲立刻就烟消云散了。
好在没过多久,局里又来了一个脑子不好使的人--基本上就是个只能拖拖地夹夹报纸冲冲厕所的傻瓜。
虽然傻瓜来头不小,但徐芳仍然可以把他当作垫底的人,只要她受了谁的窝囊气,她立刻就找到傻瓜,或者说"把地再拖一遍!"或者说"把报纸都好好夹起来!"或者说"帮我捶捶背!"傻瓜简直像个一摁按钮就立刻动作起来的机器人,不论你的脸色多难看,不论你对他的指使多么不合情理,他都是一点反应一点想法也没有。
这个名叫闵天飞的傻瓜,考大学时离读清华的分数仅仅只差一分,一阵狂笑就变成了一个痴不痴呆不呆的傻瓜了。
徐芳也挺同情他的,但她一旦受了谁的气,仍然要把他当作出气筒,恶言恶语地把他使唤一通,让自己产生某种虚幻的优越感。
她甚至觉得在这个机关里,对她真正重要的,不是那些局长科长们,而是这个傻瓜--没有这个傻瓜给她垫底,她真不知道自己会怎么过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