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南昌市2017届高三理综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扫描版) (1)
- 格式:doc
- 大小:3.46 MB
- 文档页数:20
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链霉素能让核糖体与单链DNA结合,说明链霉素能让DNA直接通过核孔B、中心法则适用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但是不适用于病毒C、翻译过程的正常进行需要ATP和RNA聚合酶D、转录过程中碱基的配对方式有A—U,C-G,T—A,G-C2、TIBA(三碘苯甲酸)能够阻碍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有关TIBA在农业上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对大豆施用适量TIBA可使植株侧枝生长更旺盛,从而起到一定的增产的效果B、用适当浓度的TIBA浸泡大豆种子,能提高萌发率C、若没有TIBA,采用手工摘除大豆顶芽的方法也能让大豆增产D、施用适量TIBA可使植株矮化,从而起到一定的抗倒伏的效果3、下列有关同位素标记(示踪)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①科学家把用放射性元素标记的蛋白质注入细胞中,发现放射性依次出现于:附有核糖体的内质网、分泌小泡、高尔基体、小囊泡、细胞膜②卡尔文通过向小球藻提供14C标记的CO2,并追踪检测其放射性的方法,搞清楚了光合作用的全过程③赫尔希和蔡斯利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采用了搅拌和离心等手段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再分别检测其放射性④要证明DNA通过半保留的方式进行复制,可以将15N标记的细菌放在14N的培养基中培养一代后,再检测后代DNA放射性的强弱A、0项B、1项C、2项D、3项4、用血球计数板测得某培养基中肿瘤细胞密度为6000个/ml,经过6小时后,将培养液稀释10倍,测得肿瘤细胞密度为9600个/ml。
下列关于该肿瘤细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这种肿瘤细胞的细胞周期长约1.5小时B、这种肿瘤细胞的DNA复制一次约需1.5分钟C、若在实验开始时在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秋水仙素,可能导致6小时后的细胞密度小于9600个/mlD、肿瘤细胞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进行细胞增殖5、若细胞中某种同源染色体有三条,则减数分裂时一条染色体分向一极,另两条染色体分向另一极。
2017年高考生物专题练习光合作用与呼吸6.(2017年北京卷,2)某植物光合作用、呼吸作用与温度的关系如图。
据此,对该植物生理特性理解错误的是()A.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比光合作用的高B.净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约为25℃C.在0~25℃范围内,温度变化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比对呼吸速率的大D.适合该植物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0~50℃CO酶的活性显著高7.(2017年天津卷,6)某突变型水稻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约为野生型的一半,但固定2CO吸收速率。
叙述错误的是()于野生型。
下图显示两者在不同光照强度下的2A.光照强度低于P时,突变型的光反应强度低于野生型B.光照强度高于P时,突变型的暗反应强度高于野生型C.光照强度低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光照强度CO浓度D.光照强度高于P时,限制突变型光合速率的主要环境因素是28.(北京市丰台区2017届高三5月综合练习(二模)理综生物试题)将某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容器中,保持适宜的pH和温度,改变其它条件上,测定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绿藻细胞代谢的说法正确的是()A.前5分钟只进行呼吸作用B.第4分钟只发生光能转化为化学能C的数量瞬间增加C.第7分钟5D.9~12分钟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9.(2017届衡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理科综合试题)为研究影响线粒体耗氧速率的因素,按图示顺序依次向测定仪中加入线粒体及相应物质,测定氧气浓度的变化,结果如图(注:图中呼吸底物是指在呼吸过程中被氧化的物质)。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过程①有水的生成B.加入的呼吸底物是葡萄糖C.过程④比③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ADP不足D.过程②比⑤耗氧速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呼吸底物不足10.(江西省南昌市2017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下列关于下图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若X代表实验温度,则Y可代表某种酶的催化活性,且该酶的最适温度接近乙B.若X代表含氧量,则Y可代表苹果细胞呼吸总强度,且保鲜苹果的最佳氧浓度接近乙C.若X代表层析后叶绿体色素与滤液细线间的距离,则Y可代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D.若X代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间的距离,则Y可代表在质壁分离与复原中液泡色素的浓度11.(广东省深圳市2017届高三2月第一次调研(一模)理综生物试卷)松土是农作物栽培的传统耕作措施。
南昌三中2016—2017学年度“三模”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命题:熊艳雷审题:丁晓雯胡建平王凯辉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本大题共13小题。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叶绿体合成的葡萄糖可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B. 细胞质基质能为细胞核提供ATP、酶、DNA等C. 碱基组成的多样性,决定了DNA分子的多样性D. 胆固醇属于脂质,是构成动物细胞膜的重要成分2、下列关于教材实验涉及“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离心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分离B. 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实验中,滴加蔗糖溶液的目的是使细胞质与细胞壁分离C。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盐酸能够使染色质中的蛋白质与DNA分离D。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中,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相互分离3、若把某一染色体数为2N的生物处在有丝分裂后期和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细胞相比较,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两时期DNA含量相等,染色体数目不等B。
两时期DNA含量不等,染色体数目相等C. 两个时期细胞都有同源染色体D. 与其前一时期相比,DNA含量不变,染色体数目加倍4、下列关于蛋白质合成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细胞核内的基因控制着蛋白质的生物合成B. 核糖体在信使RNA上每次移动一个碱基C。
信使RNA直接指导着蛋白质的合成过程D. 转运RNA是蛋白质合成过程中的翻译者5、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B。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中,男患者的父亲和母亲可以都正常C.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都是患者D。
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女患者的父亲和母亲可以都正常6、有关生长素发现过程叙述,不正确的是()A. 实验一证明胚芽鞘弯曲生长是生长素导致的B. 实验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C。
R x E SA 1A 2R 0NCS20170607项目第一次模拟测试卷理科综合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二、选择题生物 化学 物理 三、非选择题(一)必做题 22.(1)B (2分) (2)0.48 (3分)23.(1)(1)0.154(0.152~0.155均可) (2分) (2) 22.0 (2分)(3)Ⅰ. 如右图所示 (4分)Ⅱ. 20212()x I R r R I I +=- (2分)24.(14分)解:(1)设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 1,方向沿斜面向上,则2121t a vt x += 2分解得21m/s 25.0=a 1分物块在A 点的速度为m /s 50=+=at v v 2分(2)设物块与接触面间的摩擦因数为μ,物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时,有2ma mg =μ 1分由图线可知 22m/s 2=a 1 分解得 2.0=μ 1 分物块在斜面上运动时,设受的摩擦力为f ,则1sin cos ma f mg F =+-θθ 2分N f μ= 1分θθsin cos F mg N += 1分解得N 1.10sin cos cos sin 1=++-=θμθθμθma mg mg F 2分1 2 3 4 5 6B C B A D B 7 8 9 10 11 12 13A CB B DCD 14 15 16 17 18 19 20 21C D C B AD BD CD AC25.(18分)解:(1)要使粒子能沿图中虚线O 2O 3进入PQ 、MN 之间的区域,则粒子所受到向上的洛伦兹力与向下的电场力大小相等qE B qv =10 2分解得 m/s 105510⨯==B E v 2 分 (2)粒子在矩形efgh 磁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设半径为R ,则 Rv m B qv 200= 解得 m 1.00==qB mv R 2分作出粒子在磁场中轨迹图如图所示。
由几何知识可得 l R R 21cos =+θ 解得 060=θ 2分粒子射入点的位置在eh 边上距e 点为 m 20360sin 0==R x 1 分 射入的速度方向和eh 边成060角向左下方 1分(3)粒子从O 3以速度v 0进入PQ 、MN 之间的区域,先做匀速直线运动,打到ab 板上,以大小为v 0的速度垂直于磁场方向运动.粒子将以半径R 在垂直于磁场的平面内作匀速圆周运动,转动一周后打到ab 板的下部.由于不计板的厚度,所以质子从第一次打到ab 板到第二次打到ab 板后运动的时间为粒子在磁场运动一周的时间,即一个周期T 。
.下列关于如图的表述中,正确的是()能催化A TP水解,每消耗1分子的A TP,就可以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将2分子的+K泵入细胞内,其结构如图所示。
下列根据上述资料做出的分析,不正确的是()A.图1中静息电位﹣70的绝对值大于动作电位30的原因是+NaK细胞内外浓度差大于+B.图1中b﹣c段,+Na通过通道蛋白内流不需要消耗ATPC.图2中随着温度逐渐提高,+Na﹣+K泵的运输速率先增大后稳定D.图2中随着氧气浓度的逐渐提高,+Na﹣+K泵的运输速率会先增大后稳定二、非选择题7.下列列出的材料供任意选用,实验用具充足。
请回答有关问题。
(注:答案中溶液可不写浓度)供选:(以下未说明的百分浓度均为质量分数浓度,各溶液均新配制)2%淀粉酶溶液、20%肝脏研磨液、3%FeCl溶液、3%淀粉溶液、3%蔗糖溶液、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5%HCl、5%NaOH、热水、蒸3馏水、冰块、碘液、斐林试剂。
(1)利用所供材料,_______(能、否)通过实验验证“酶具有高效性”。
(2)要证明pH对酶活性的影响,为避免酸碱对反应物本身水解的影响,选用的反应物最好是_______。
(3)研究淀粉酶的专一性,选用的反应物最好是_______,最好用“加入_______(试剂)观察_______(颜色变化)”的方法来捕获实验结果。
(4)要证明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选用的反应物最好是_______,捕获实验结果的方法是:_______。
8.人类ABO血型由9号染色体上的3个复等位基因(I A,I B和i)决定,I A与I B可依次表达为红细胞膜上的A凝集原与B凝集原,i不能表达产生凝集原。
血清中的凝集素能与对应凝集原结合,而导致红细胞凝集。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O型血者血清中既有A凝集素又有B凝集素,其控制血型的基因组成为_______。
(2)基因控制凝集原的合成主要包括_______过程。
(3)一位AB型血、红绿色盲基因组成为X D X d的女子与O型血色盲男子,婚后高龄产下一个AB血型的男孩。
2020届江西省南昌市师大附中2017级高三三模考试
理科综合化学参考答案
7.C 8.B 9.D 10.B 11.C 12.C 13.C
26.(14分)
(1)球形冷凝管(1分)B(2分)
(2) B(2分)
(3)否(1分)电动搅拌器使互不相溶的反应液混合均匀,加快反应速率(2分)
(4)提高氯化苄在水中的溶解度,使反应物充分接触(或增大有效碰撞几率)(2分)(5)检验蒸馏后的产品的熔点(或者测定产品从初熔到全熔温度情况、或检测氯化苄是否存在、或者利用核磁共振氢谱等合理均可得分)(2分)
(6)89.5 (2分)
27.每空2分,共14分
(1)CuCl+FeCl
3=CuCl
2
+FeCl
2
(2)温度高苯容易挥发
(3) b
(4) 调节溶液的pH,使铁完全转化为Fe(OH)
3
沉淀;抑制Cu2+的水解
(5)Cu(NO
3)
2
·3H
2
O+3SOCl
2
=====
△Cu(NO
3
)
2
+3SO
2
↑+6HCl↑
(6) 0.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本大题23小题,每小题3分,共69分)。
1. 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了引力常量G ,G 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是( )A. 22/N m kgB. 2/N m kgC. 2/N m kgD. /N m kg2. 某物体在地球表面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为F ,若将此物体置于距地球表面高度为2R 处(R为地球半径),则其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为( ) A. 2F B. 4F C. 3F D. 9F 3.关于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轨道上,质量大的卫星线速度大B. 同一轨道上,质量大的卫星向心加速度大C .离地面越近的卫星线速度越大D .离地面越高的卫星周期越短4.2016年12月22日,中国首颗碳卫星被成功发射到太空中,它将会在距地面700公里的轨道上,每16天对地球进行一次全面体验。
而且还可为研究PM2.5等大气污染成因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其发射速度( )A .等于7.9m/s B.大于7.9km/s 且小于11.2km/sC .大于16.7km/s D.大于11.2km/s 且小于16.7km/s5.不可回收的航天器在使用后,将成为太空垃圾。
如图是漂浮在地球附近的太空垃圾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离地越低的太空垃圾运行的向心加速度一定越大B .离地越低的太空垃圾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一定越大C .由公式得v ,离地越高的太空垃圾运行速率越大D .太空垃圾可能跟同一轨道上同向飞行的航天器相撞6.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含有同步卫星,关于同步卫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同步卫星处于平衡状态 B.同步卫星的线速度是不变的C .同步卫星的高度是一定的 D.线速度应大于第一宇宙速度7.关于功是否是矢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因为力是矢量,所以功也可能是矢量B.因为功没有方向性,所以功一定是标量C .因为力和位移都是矢量,所以功一定是矢量D .因为功有正功和负功,所以功一定是矢量8.在建筑工地上,塔吊先将重1000N 的建筑材料竖直向上吊起10m ,再沿水平方向移动20m 。
江西省南昌三中2017届高三下学期5月(三模)理综物理试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14(146C )原子核发生一次衰变,放射出的粒子与反冲核做匀速圆周运 )A .电荷量之比为1:7B .动量大小之比为7:1C .该反应为α衰变D .该反应质量不守恒15.如图甲所示,一质量为M 的长木板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质量为m 的小滑块,木板受到随时间t 变化的水平拉力F 作用时,用传感器测出长木板的加速度与水平拉力F 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取2g l0m /s =,则通过分析计算可得( )A .M 2kg =,m 1kg =B .当F 8N =时,滑块的加速度为2l m /sC .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滑动摩擦因素为0.2D .拉力F 随时间变化的函数关系一定可以表示为F 6t =(N )16.如图,小球从O 点以5 m/s 的初速度平抛,与倾角为15︒的斜面在A 点发生弹性碰撞(小球与斜面碰撞规律类似于光的反射定律,且反弹速率与碰前相同),之后恰好能竖直上抛到B 点(未画出).取重力加速度的大小2g 10m /s =,关于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小球与斜面碰撞时的速率为10m /sB .C .OA 两点的高度差为3.75mD .AB 两点的高度差为5 m17.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球质量为m ,用不可伸缩的轻质细绳(绳长为L )绑着,另一端县于O 点,绳由水平从静止释放,运动至最低点的过程中(绳与水平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不计空气阻力影响)( )A .轻绳拉力不断增大B .小球水平方向的加速度先增后减,且45θ=︒时有最大值C .arcsinθ= D .小球在最低点绳的张力由绳长和小球质量一起决定18.如图所示是氢原子的能级图,现有一群处于n 4=能级上的氢原子,它们在跃迁回到n 1=能级的过程中,可能辐射出N 种不同频率的光子.辐射出的光子照射某种金属,能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是k E ,已知该金属的逸出功是4.20 eV ,则( )A .N 3=B .N 6=C .k E 8.55 Ev =D .kE 9.40 eV =19.某电场沿x 轴上各点的电场强度大小变化如下图所示:场强方向与x 轴平行,规定沿x 轴正方向为正,一负点电荷从坐标原点O 以一定的初速度沿x 轴负方向运动,到达1x 位置时速度第一次为零,到达2x 位置时速度第二次为零,不计粒子的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点电荷从1x 运动到2x 的过程中,速度先保持不变,然后均匀增大再均匀减小B .点电荷从O 沿x 轴正方向运动到2x 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均匀增大再均匀 减小C .电势差2l Uox Uox <D .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点电荷在1x 、2x 位置的电势能最大20.使物体成为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称为第一宇宙速度1v ,而使物体脱离星球引力所需要的最小发射速度称为第二宇宙速度2v ,2v 与1v 的关系是21v =,已知某星球半径是地球半径R 的13,其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 的16,地球的平均密度为ρ,不计其他星球的影响,则( )AB C .该星球的平均密度为2ρ D .该星球的质量为38R 81πρ21.如图(a )所示,在t 0=时刻,质量为m 、边长为L 、电阻为R 的正方形金属线框以速度0v 进入宽度为L ,磁感应强度为B 的有界匀强磁场区域.在1t t =时刻,线框恰好全部进入磁场且速度减小为1v ;此时对线框施加一沿运动方向的力F ,使线框在1t 2t =时刻恰好完全离开磁场.该过程中线圈的v t -图像如图(b )所示,图像关于1t t =对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线框进入磁场和穿出磁场的过程,感应电流的方向相同B .线框进入磁场和穿出磁场的过程,受到安培力的方向相同C .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为2BL RD .线框穿出磁场的过程中,外力F 所做的功为22011m(v v )2-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22.(5)为测量动车起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某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两个方案.方案甲:观察发现铁轨旁相邻里程基座之间的距离为s ,用手表记录车厢从第1个里程基座运动到第2个里程基座的时间为1t ,车厢从第2个里程基座运动到第3个里程基座的时间为2t .方案乙:将细绳的一端系在行李架上,另一端悬挂一个钢球,测量钢球到悬点的距离L ,动车加速时,测出钢球偏离原平衡位置的水平距离d .(1)用方案甲测得动车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1a =___________________;用方案乙测得动车的加速度的表达式为2a =___________________.(2)任选一个方案,简述该方案的误差主要来源:___________________.23.(10分)为描述“220 V ,100 W ”白炽灯的伏安特性曲线,提供的器材有:白炽灯,调压变压器,22 V 交流电源,交流电压表(量程300 V 、内阻300 kΩ),交流电流表(量程0.6 A .内阻0.15 Ω),开关,导线若干.(1)如图(a )所示是调压变压器的构造图,在圆环形的铁芯上只绕一个线圈.如果将220 V 交流电接在变压器的AB 端,测量电路接在BP 端.该变压器用作_______变压器(选填“升压”或“降压”).(2)为使在额定电压下测得的实验数据的误差尽量小,请在图(b )中完成该测量原理电路图的连线.在电路接通之前,应将调压变压器的滑动触头P 移动至_______端(选“A ”或“B ”),并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至_______端(选填“a ”或“b ”)附近.(3)根据测量结果描绘出“220 V ,100 W ”白炽灯伏安特性曲线如图(c )所示.若将两个“220 V ,100 W ”的灯泡串联后接入如图(d )所示的交流电路中,已知1R 1k =Ω,2R 10k =Ω,1n 200=匝,2n 400=匝,则通过白炽灯的电流为_______A ,电阻1R 消耗的功率为_______W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4.(14分)如图1所示,两滑块A 、B 用细线跨过定滑轮相连,B 距地面一定高度,A 可在细线牵引下沿足够长的粗糙斜面向上滑动.已知A m 2 kg =,B m 4 kg =,斜面倾角37θ=︒.某时刻由静止释放A ,测得A 沿斜面向上运动的v-t 图像如图2所示.已知2g 10m /s =,sin 370.6︒=.求: (1)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 (2)A 沿斜面向上滑动的最大位移; (3)滑动过程中细线对A 的拉力所做的功.25.(18分)如图所示,在一二象限内R x R -≤≤范围内有竖直向下的运强电场E ,电场的上边界方程为21y x 2R=.在三四象限内存在垂直于纸面向里、边界方程为222x y R +=的匀强磁场.现在第二象限中电场的上边界有许多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正离子,在1y R 2=处有一荧光屏,当正离子达到荧光屏时会发光,不计重力和离子间相互作用力.AB(1)求在x (x 为已知量)处释放的离子进入磁场时速度.(2)若仅让横坐标Rx 3=-的离子释放,它最后能经过点(R,0),求从释放到经过点(R,0)所需时间t . (3)若同时将离子由静止释放,释放后一段时间发现荧光屏上只有一点持续发出荧光.求该点坐标和磁感应强度B .(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物理题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 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33.【物理——选修3-3】(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实验中,油酸分子的直径等于油酸酒精溶液的体积除以相应油酸膜的面积B .一定量100℃的水变成100℃的水蒸气,其分子之间的势能增加C .液晶的光学性质与某些晶体相似,具有各向异性D .如果气体分子总数不变,而气体温度升高,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大,因此压强必然增大E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主要用于破坏空间点阵结构,增加分子势能(2)(10分)如图,将导热性良好的薄壁圆筒(筒自身何种不计)开口向下竖直缓慢地放入水中,筒内封闭了一定质量的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当筒底与水面相平时,圆筒恰好静止在水中.此时水的温度1t 7.0=℃,筒内气柱的长度1h 14cm =.已知大气压强50p 1.010Pa =⨯,水的密度331.010kg /m ρ=⨯,重力加速度大小g 取210m /s .(i )若将水温缓慢升高至27℃,此时筒底露出水面的高度h ∆为多少?(ii )若水温升至27℃后保持不变,用力将圆筒缓慢下移至某一位置(筒全部没入水中),撤去该力后圆筒恰能静止,求此时筒底到水面的距离H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第I卷选择题共21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有关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膝跳反射过程中兴奋的传导不需要水B.当人体缺水时,下丘脑产生渴觉从而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C.生活在干燥米中的“米虫”,获得水分的主要来源是细胞代谢D.在休眠的种子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较高,有利于提高种子的新陈代谢,以适应不利的环境条件2.将一株盆栽植物置于密闭钟罩内,在某一光照强度下,测得密闭钟罩内CO2的变化量为零不考虑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光合作用消耗CO2的量与呼吸作用产生CO2的量相等B.叶肉细胞内线粒体消耗O2的量与叶绿体产生O2的量相等C.若是农田中的作物,处于该光照强度下不能正常生长D.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从密闭钟罩内吸收了一部分CO23.下图表示二倍体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DNA的比值变化曲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d之后的细胞只有2个染色体组B.ab段染色体数目加倍C.a之前的细胞没有mRNA的合成D.bc段可能出现基因重组4、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如果对35S标记的噬菌体一组(甲组)不充分搅拌、32P标记的噬菌体一组(乙组)保温时间过长,其结果是( )A.甲组沉淀物中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B.甲组上清液中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上清液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C. 甲组沉淀物中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不会出现较强放射性D.甲组上清液中会出现较强放射性,乙组沉淀物中也会出现较强放射性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
目前PM 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
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不合理的是A.PM 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BPM 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C.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一定会导致血浆呈酸性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6、能体现生长素对植物器官的影响效果相同的一组是A.根的向地性和茎的背地性 B.植物的向光性和顶端优势C.茎的背地性和植物的向光性 D.根的向地性和带芽扦插生根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