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做人之本复习提纲 粤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2
粤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用)粤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第一节《自尊自信》1.自尊的含义:是一种对自己人格重视和肯定的情感。
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为、心灵,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不向别人卑躬膝,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
2.自尊自信的重要性(为什么要维护自尊?):(1)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地位);(2)自尊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使我们更好地立身社会(作用)。
3.如何收获自尊?(如何维护自尊?):(1)知耻,拒绝卑下,洁身自爱;(2)克服两种不良倾向:A.走出自卑,树立自信B.克服自负和虚荣。
4、怎样培养和维护自尊?答:①树立自信,学会尊重自己,客观看待自己,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②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不容许别人其实、侮辱自己。
③拒绝卑下,洁身自爱,才能维护自尊。
④走出自卑,树立自信,克服自负和虚荣。
5.自尊心与羞耻心的关系?羞耻心对于形成良好品德有何作用?(如何理解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①自尊心和羞耻心是互为表里的。
因为有了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卑贱的事情,有尊严的活着。
②羞耻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有了羞耻心,我们会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而难为情;有了羞耻心,我们做了错事会感到惭愧,我们辜负了他人的期望会感到内疚。
6.区别:自尊与自负,自尊与虚荣病症病因处方自卑不能全面客观认识自已发现自已的优点和长处,创造成功记录自负不能全面正确看待自已和别人,只看到自已的优点全面认识评价自已和别人,看到别人的优点虚荣不能全面正确看待自已和别人全面认识正确看待评价自已和别人7.自卑的含义及表现: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当我们在自己的弱点或缺陷面前失去自信,就可能陷入自卑,就会自己看不起自己,自我贬低,甚至自暴自弃。
自卑的危害:自卑妨碍我们建立快乐的人生:(1)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协调;(2)不利于心理健康;(3)不利于事业的成功。
粤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第一节《自尊自爱》1、自爱的含义:珍爱我的生命,认识我的精神世界,悦纳并完善自我,这就是自爱。
2.自尊的含义:是一种对自己人格重视和肯定的情感。
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为、心灵,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不向别人卑躬膝,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
3.自尊的重要性(为什么要维护自尊?):(1)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地位);(2)自尊是激励我们奋发向上,追求完善的自我,为他人和社会做出更多贡献的心理动力和源泉。
树立自尊,我们才有健康的人格,才能使我们更好地立身社会(作用)。
4.如何收获自尊自爱?(如何维护自尊自爱?):(1)自尊始于知耻,自尊与知耻互为表里,要有羞耻心。
(2)拒绝卑下,洁身自爱;(3)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走出自卑的心理牢笼,克服自负与虚荣,做一个脚踏实地、自尊自爱的人。
5.自卑的含义: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当我们在自己的弱点或缺陷面前失去自信,就可能陷入自卑,就会自己看不起自己,自我贬低,甚至自暴自弃。
6.自卑的危害:自卑妨碍我们建立快乐的人生,有碍身心健康,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协调,不利于事业的成功。
.怎样克服自卑?(1)要学会尊重自己,客观看待自己,悦纳自己,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树立自尊人格(2)人无完人,缺点和不足在所难免,换个眼光打量自己,发现和发挥自己的长处,就成扬起自信的风帆。
7.自尊与自负,自尊与虚荣的区别:自尊是恰如其分的肯定自己,而自负是过度地自我肯定。
自尊是对自身内在价值和尊严的追求,而虚荣追求得是表面的荣耀。
第一单元第二节《明辨是非》1、为什么要学会明辨是非?(1).明善恶,辩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重要性)(2)意义:A,对个人:有利于把握好生活的方向,实现积极向上的人生目标,有利于加强自我约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有利于使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B,对他人:有利于维护他人的合法利益。
第一单元塑造自我一、简答题:1、什么是自尊? P5答:自尊是一种对自己人格的重视和肯定的情感。
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动、心灵,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不向别人卑躬屈膝,也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
2、自尊与羞耻心的关系答:有了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卑贱的事情,有尊严地生活着。
3、如何树立自尊人格? P6-7答:(1)树立自尊人格,需要懂得区分自尊与自负;(2)树立自尊人格,需要分辨自尊与虚荣。
4、自卑会给自己带来什么影响?(即自卑的危害) P6、全攻略P18答:陷入自卑,就会自己看不起自己,自我贬低,甚至自暴自弃。
自卑妨碍我们建立快乐的人生。
5、怎样才能走出自卑的心理牢笼? P6答:要走出这个心理牢笼,就要树立自信,学会尊重自己,客观看待自己,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6、怎样才能铸造好良知的标尺? P14、全攻略P13、全攻略P18答:(1)懂道德,学法律;(2)选择好的榜样;(3)学会理性分析;(4)树立美好理想。
7、怎样正确对待社会影响? P15、全攻略P13答:(1)对长辈的言行我们要分清是非,问个究竟,而不能无原则地一概服从;(2)面对公共传播媒体,要学会选择;(3)对待流行事物,要独立思考,理性行动。
8、如何跨越障碍,正确选择? P16答:(1)我们首先要战胜自己;(2)我们有时还必须打破情面;(3)坚定地守护自己的美好理想。
9、有责任感的表现有哪些?答:有责任感就意味着能够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调节和自我引导。
10、少年应该承担哪些责任? P24-25答:(1)我们应该对自己负责;(2)我们应该对他人负责;(3)我们应该对集体负责;(4)我们应该对社会负责。
11、我们应该怎样培养自己的责任感? P25、全攻略P18答:(1)树立负责任的人生态度;(2)学会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3)养成先思考、后行动的习惯;(4)要勇于承担责任,同时应该接受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粤教版)复习提纲1.1自尊自爱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体,拥有独特的精神世界,二者统一,构成完整的自我。
1、自爱的含义(什么是自爱?):珍爱我的生命,认识我的精神世界,悦纳并完善我自己,这就是自爱。
2、自爱的做法、要求(怎样做到自爱?):(1)、我们懂得自己的生命是宝贵的、珍惜它、维护它、不使它受到伤害;(2)、我们还学会认识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期待和追求更美好的自我;(3)、懂得自己和社会的生活有怎样的关系,怎样适应和创造更美好的社会生活。
3、自爱的意义(自爱有什么作用?):(1)、自爱是宝贵的心理品质,是美好品德的出发点;(2)、有了自爱,我们的人生就有了起点,有了目标,就能对自己的人生积极领悟,努力奋斗。
4、自尊的含义(什么是自尊?):(1)、一个自爱的人对自己的人格有充分的肯定和重视;(2)、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为、内心;(3)、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也不容许他人损害自己的尊严,这就是自尊。
5、自尊的意义(自尊有什么作用?):(1)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2)自尊会激励我们奋发向上,追求完善的自我,为他人和社会做出更多贡献的心理动力和源泉;(3)有了自尊,才有健康的人格,才能更好地立身社会;(4)有自尊的人受到他人的尊重,在人群中也就形成了自身的尊严。
6、自尊与知耻的关系:自尊与知耻是互为表里的。
7、知耻的含义(什么是知耻?):如果看到自己的内心有缺陷的不足,自己的行为犯了错误,就需要通过反省自己来否定和纠正,这就是知耻。
8、知耻的表现:①有了羞耻心,我们会为自己的不当行为而难为情;②有了羞耻心,我们做了错事会感到惭愧;③有了羞耻心,我们辜负了他人的期望会觉得内疚。
9、知耻的意义:(人无耻,无以立)①羞耻心是纠正自我、完善自我的力量;②有尊严的人必定有所不为的;③只有拒绝那些损害人格的卑劣低下的行为,我们才能做到洁身自爱,维护自尊。
八年级政治上学期期末第一单元塑造自我②自爱是宝贵的心思品质,是美好品德的出发点。
①懂得本人的生命是宝贵的,爱护保重它,保护它,不使它遭到损伤;②学会认识本人是一个怎样的人,期待和寻求更加美好的自我;③懂得本人和社会生活有怎样的关系,怎样顺应和创造更好的社会生活。
4、自尊的含义:P5 自尊是一种对本人人格的注重和肯定的情感。
自尊就是尊重本人,爱;②自尊是激励我们奋发向上,寻求完善的自我,为别人和社会作出更多贡献的心思动力和源泉。
(1)人有了耻辱心,就会为本人的不当行为而感到难为情;(2)有了耻辱心,做了错事会感到惭愧、悔恨;(3)有了耻辱心,辜负了别人的期望会觉得内疚;(4)有了耻辱心,就能成为我们纠副本人、完善本人的力量。
(1)自尊心和耻辱心是互为表里的。
知耻是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反省的表现。
比不上别人,常常表现出情绪低落,闷闷不乐,严重的自大导致迷失前进的方向,得到生活的动力,乃至安于现状。
克服自大:走出心思牢笼,学会客观看待本人,悦纳本人,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建立自尊人格。
同时贬低别人;希望得到超过本人理论价值的社会肯定。
12、自尊与虚荣的区别P7自尊是对本身内在价值和尊严的寻求。
虚荣寻求的是表面的夸耀。
虚荣危害:虚荣心令人浅薄,令人遗忘真实的价值。
虚荣不仅不能添加人的价值,反而会踏实地、自尊自爱的人。
②每个人心中都不能缺少一把良知的标尺。
③良知是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重要品质。
①以美好的道德熏陶本人的心灵;②懂得法律规范;③选择仁慈正义的人作为本人的榜样;④学会理性分析,懂得考虑不同价值选择会导致不同的后果;我们才能健康成长。
②社会流行的发生常常有商业运作的背景,也少不了从众心思的推进。
③对于流行事物,我们要独立考虑,理想行动,做出正确选择,避免盲目从众、效仿和跟随。
①首先要打败本人,抵制勾引,坚定本人的不断,把握好心中的良知标尺。
②有时还必须打破情面。
坚持准绳,坚持正确的是非观。
③坚守本人的美好理想,并且身膂力行,做一个高尚的人。
八上思想品德复习提纲(粤教版)班级姓名1.1 自尊自爱1.自尊的要求或表现: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为、心灵,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不向别人卑躬膝,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
(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爱护自己;要求他人、集体、社会尊重自己)2.自尊的重要性: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地位);自尊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作用)。
3.如何收获自尊?(1)知耻;(2)克服自卑、自负、虚荣4.自尊与自负,自尊与虚荣的区别:①自尊是恰如其分的肯定自己,而自负是过度地自我肯定;②自尊是对自身内在价值和尊严的追求,而虚荣追求得是表面的荣耀。
1.2 明辨是非1.做人的良知就是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衡量是否拥有良知的标尺是——道德、纪律、法律。
2.如何铸就良知?①以美好的道德陶冶自己的心灵,遵纪守法;②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③学会理性分析,懂得思考不同价值选择会导致不同的后果;④树立美好理想,启迪自己成长。
3.怎样对待社会影响?来自各方的社会信息,都要在我们头脑中过虑筛选,运用良知的标尺加以辨别.只有吸收有益的营养,剔除无益的,拒绝有害的毒素,我们才能健康成长.4.怎样才能跨越障碍,正确选择?①战胜自己,抵制诱惑;②打破情面,不追随犯罪;③坚持理想,身体力行。
1.3 自我负责 1.少年有哪些责任?①应该对自己负责;②应该对他人负责;③应该对集体负责;④应该对社会负责。
2.怎样培养责任感?①树立负责任的人生态度;②学会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③养成先思考、后行动的习惯;④对自己的错误或无意中的过失造成的不良后果,要勇于承担责任。
2.1 诚实守信1.诚实的内涵(基本原则)诚实意味着实事求是,表里如一,说实话,做实事,不虚伪,不夸大其辞,不文过饰非。
2.诚实的意义(重要性)①诚实是做人的基本原则,是美好道德的核心,是各种良好品格的基础;②对个人:只有在一颗诚实的心中才能够生长出善良、正直、勇敢、谦逊的美德,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牢靠的事业基础,取得坚实的人生业绩;③对社会:只有人人诚实守信,社会次序才能有条不紊,文明进步才有可能。
2013新版粤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第一节《自尊自信》1.自爱的含义:珍爱我的生命,认识我的精神世界,悦纳并完善自我,这就是自爱。
自爱包含了三层内涵:第一,珍爱自己的生命。
永不放弃生的希望, 保障自己的生命健康和安全;第二,认识自我的精神世界。
做到了解自己,认识自我。
认识到自己所拥有独特的精神世界。
第三,悦纳自己并完善自己。
认识到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并努力完善自己,超越自我。
2.做到自爱的要求:自爱三个方面的要求:p5第2段3.自爱的重要性:p5第3段4.自尊的含义:是一种对自己人格重视和肯定的情感。
自尊就是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为、心灵,维护自己作为一个人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情,不向别人卑躬膝,不容许别人歧视、侮辱自己。
5.自尊的重要性(为什么要维护自尊?):(1)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地位);(2)自尊激励我们奋发向上,使我们更好地立身社会(作用)。
6.如何收获自尊?(如何维护自尊?):(1)知耻,拒绝卑下,洁身自爱;(2)克服两种不良倾向:A.走出自卑,树立自信B.克服自负和虚荣。
7.自卑的含义: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当我们在自己的弱点或缺陷面前失去自信,就可能陷入自卑,就会自己看不起自己,自我贬低,甚至自暴自弃。
8.自卑的危害:自卑妨碍我们建立快乐的人生:(1)不利于人际关系的协调;(2)不利于心理健康;(3)不利于事业的成功。
9.怎样克服自卑?(1)要学会尊重自己,客观看待自己,树立自信,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积极创造成功的记录。
10.自尊与自负,自尊与虚荣的区别:自尊是恰如其分的肯定自己,而自负是过度地自我肯定。
自尊是对自身内在价值和尊严的追求,而虚荣追求得是表面的荣耀。
第一单元第二节《明辨是非》*1.明善恶,辩是非,是做人的基本品质,做人的良知就是正确的是非善恶观。
衡量是否拥有良知的标尺是——道德、纪律、法律。
2.如何铸就心中良知的标尺: ①以美好的道德陶冶自己的心灵;②懂得法律规范,遵纪守法;③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④学会理性分析,懂得思考不同价值选择会导致不同的后果;⑤树立美好理想,启迪自己成长。
第一单元复习提纲
1.1自尊自爱
1、自爱的含义:珍爱我的生命,认识我的精神世界,悦纳并完善我自己,这就是自爱。
2、如何做到自爱?(自爱的表现):懂得自己生命是宝贵的,珍惜它,维护它,不使它受到伤害;学会认识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期待和追求更加美好的自我;懂得自己和社会生活有着怎样的关系,怎样适应和创造更好的社会生活。
3、自爱的重要性:自爱是宝贵的心理品质,是美好道德的出发点。
4、自尊的含义:对自己的人格有充分的重视和肯定,尊重自己,爱护自己,从身体、仪表到行为、内心,维护自己人格的尊严,不做有损人格的事,也不容许他人损害自己的人格。
5、自尊的重要性: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
自尊是激励我们奋发向上、追求完善的自我,为他人和社会作出更多贡献的心理动力和源泉。
树立自尊,我们才有健康人格,才能更好地立身社会。
6、自尊与知耻的关系:自尊与知耻互为表里。
7、知耻的内涵:知耻是人的自我认识、自我反省的表现。
看到自己的内心有缺陷和不足,自己的行为犯了错误,通过反省来自我否定和纠正。
8、知耻的表现:有了羞耻心,人才会节制自己的行为,不做庸俗卑贱的事情,有尊严的生活;有了羞耻心,就会为自己不当的行为感到难为情,做错了事感到惭愧、悔恨,辜负了他人期望会觉得内疚......成为我们纠正自己、完善自己的力量。
9、自卑的含义:自卑是一种自我贬低、自我否定的消极心态。
10、自卑的表现:陷入自卑,就会在自己的弱点或缺陷面前失去自信,看不起自己,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往往表现出情绪低落,郁郁寡欢。
11、自卑的危害:迷失前进的方向,失去生活的动力,甚至自暴自弃。
12、怎样走出自卑的心理牢笼?
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悦纳自己,培养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树立自尊人格。
13、自尊与自负的区别:自尊是恰当的自我评价、自我肯定。
自负是过度的自我肯定,夸大自己的优点,甚至靠自吹自擂来赢得别人的注意或赞美。
14、自负的危害:自负的人没有勇气面对真实的自己,而编造出虚幻的假象来欺骗自己,还常常过高地评价自己的同时贬低他人,希望得到超过自己实际价值的社会肯定,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自负不利于我们的人际交往,会使人失去朋友和友谊;自负容易导致失误甚至失败;自负不利于我们形成自尊的人格。
)
15、如何克服自负?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尤其要看到自己的不足;学会接受批评;学会与人平等相处。
16、自尊与虚荣的区别:自尊是对自身内在价值和尊严的追求,而虚荣追求的是表面的荣耀。
17、虚荣的危害:虚荣心使人浅薄,使人忘记真正的价值;虚荣不仅不能增加人的价值,反而会失去别人的尊重。
18、如何克服虚荣?要有平常心;要敢于暴露自己的不足;追求真实的自我。
19、怎样做一个自尊的人?
(1)自尊自爱,塑造健康的人格;(2)自尊与知耻互为表里,拒绝卑下,洁身自爱,维护自尊;(3)要学会实事求是地认识自己,走出自卑的心理牢笼,抛开愚蠢的自负和表面的虚荣,脚踏实地做一个自尊自爱的人。
1.2明辨是非
1、做人的基本品质是什么?明善恶,辩是非
2、良知是什么?良知是正确的是非善恶观,是做人的首要品质。
3、怎样铸造心中良知的标尺?
①懂道德、学法律规;②选择善良正义的人作为自己的榜样;
③学会理性分析;④树立美好的理想,坚守道德底线
4、为什么要正确对待社会影响?
社会是复杂的,善恶美丑无所不包。
5、如何正确对待社会影响,做出正确的判断与选择?
<1>对待来自各方的社会信息:①在我们头脑中过滤筛选,运用良知的标尺加以判别。
②吸收有益的营养,剔除无益的糟粕,拒绝有害的毒素。
<2>对待长辈亲朋的言行:①分清是非,问个究竟,而不能无原则的一概服从。
②能够在长辈做错的时候予以指出,坚持自己正确的选择。
<3>对待公共传媒(电视、互联网、广播、报刊、书籍、杂志等)的态度:
①提高自己的识别能力,理性分析。
②自觉抵制不良信息。
<4>对待社会流行(新潮娱乐、时尚服饰、热门读物、当红明星等)的态度:
①不能随波逐流,人云亦云,避免盲目从众②独立思考,理性行动。
6、怎样正确理解“社会流行?
<1>“社会流行”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是一定时期社会的经济、文化、心理的综合反映。
(社会流行的含义)
<2>流行事物的发生,常常有商业运作的背景,也少不了从众心理的推动。
(社会流行产生的原因)
7、从众心理:是个人在社会群体的无形压力下,不知不觉或不由自主地与多数人保持一致行为的心理现象。
从众心理的产生受信息、群体、人际关系、个性等因素的影响。
8、如何辩证地看待社会流行(或从众心理)的影响?
<1>理智、道德地从众追随社会流行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①有利于学习优秀的品质,陶冶高雅的生活情趣,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②有利于激发个人潜能,确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促进健康成长。
<2>盲目从众,追随社会流行会产生消极的影响。
①会使我们陷入庸俗的生活情趣中,养成不良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②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危害身心健康。
9、.面对周围的种种诱惑,我们应该怎样做出正确的选择?(明辨是非如何做到身体力行,知行合一?)
①坚持正确行为,不做错事,突破内心和外部的障碍。
②战胜自己,抵御诱惑,坚定意志,把握良知标尺。
③打破情面,坚持原则,避免追随犯错。
④坚守美好理想,身体力行。
1.3自我负责
1、责任感的定义?
责任感是个人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自觉承担的态度。
2、责任感的表现?
①责任感就意味着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完善自己,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认真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懂得修正自己的行为,对自己行为的后果负责。
②有责任感的人自尊自爱,爱亲人,爱他人,爱集体,爱社会,③有责任感的人是有良知的人,懂得引导自己,约束自己,拒绝错误的行为。
3、没有责任感的表现?
对自己不负责任,对他人漠不关心,对份内的事马马虎虎,对自己的行为缺乏选择能力,不计后果,逃避责任。
4、责任感的意义?
①一个人责任感的有与无、强与弱,是他的品德与素质高下的重要标志。
②一个人能否得到他人的喜爱,信任与尊重,能否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胜任工作,取得成就,责任感都是重要的前提。
5、自己的责任:
①我们应该对自己负责(基础和根本)。
例如:独立完成作业、能够承认错误并改正、参与正当有益的课外活动。
②对他人负责,不做有损他人的事情。
例如:尊敬师长、爱护同学、乐于助人。
③对集体负责,增添集体的荣誉和力量。
例如:主动承担集体工作,维护集体荣誉。
④对社会负责,关爱社会,关爱他人,创造美好社会。
例如: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对他人怀有善意,对社会现象有分辨能力。
6、怎样培养自己的责任感?
①了解和关注自己的责任,把承担责任作为生活的常态和习惯。
,
②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
③以良知指引自己的行为,学会分析事物的因果关系,有所为,有所不为。
④养成先思考、后行动的习惯,锻炼谨言慎行的处世态度。
⑤对因为自己的错误或无意中的过失造成的不良后果,要勇于承担责任,同时应该接受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