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二年级下册《(听赏)加伏特舞曲》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D026
- 格式:docx
- 大小:14.15 KB
- 文档页数:3
湘艺版二年级音乐下册第6课《(听赏)加伏特舞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加伏特舞曲的基本知识和历史背景。
2.能辨识出加伏特舞曲的乐器、节奏和旋律特点。
3.能够欣赏和鉴赏加伏特舞曲。
4.培养学生音乐鉴赏和审美能力。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具等。
2.播放器、音乐资源、投影仪、幻灯片等。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放一段加伏特舞曲的音乐,让学生听一遍,引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
然后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加伏特舞曲》,并向学生介绍这是一种欧洲古典音乐的代表作品。
2. 观察(10分钟)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加伏特舞曲所使用的乐器和舞台合唱团的表演,让学生在观察中感受加伏特舞曲的特点,并且可以引导学生发表一些对乐器和表演的感受和看法,让学生在观察和听觉的感受上得以更为深刻地了解加伏特舞曲。
3. 分析(15分钟)引导学生对加伏特舞曲的节奏、旋律和音响效果进行一定的分析。
例如,通过观察加伏特舞曲的周期、乐章和简短旋律,让学生能够感知节奏感和旋律上的重要点。
4. 比较(10分钟)通过比较加伏特舞曲和其他类型音乐的区别,让学生在听觉上感受到加伏特舞曲的独特之处。
例如,学生可以试着对比一下加伏特舞曲、现代音乐和中国民族音乐之间的区别和异同,让学生感觉到不同种类音乐中各自的美妙之处。
5. 小结(5分钟)通过学习和观察,学生已经对加伏特舞曲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知。
在本环节中,让学生进行简单的总结,以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6. 巩固(20分钟)教师通过在追踪和定性上进行实践,让学生通过自己创作的方式制作一段独自的舞曲,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创作的内容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教学评价1.学生对加伏特舞曲的乐器、节奏和旋律特点有了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2.学生能够欣赏和鉴赏加伏特舞曲,提高了音乐鉴赏和审美能力。
3.学生制作的独立舞曲能力得到了提高。
4.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度高,效果显著。
总结本课程将加伏特舞曲的学习和进一步的音乐鉴赏教育结合起来,能够让学生在音乐的知识和鉴赏能力上得到一定的提高。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二年级下册《(听赏)加伏特舞曲》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名师授课教案】教学目标:1、聆听《加伏特舞曲》,感受乐曲独特的韵律,逐步培养认真聆听音乐的习惯。
2、熟悉音乐主题,能根据不同的主题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乐曲的表现。
3、了解加伏特舞曲,感受乐曲活泼明快的情绪。
认识小提琴。
教学重点:听赏乐曲《加伏特舞曲》,能随乐进行律动表现,感受乐曲中音高、情绪的变化。
感受音乐的曲式结构。
教学难点:编创符合音乐旋律的律动。
教法提示:情境法、律动法、谈话法、图谱法教案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聆听乐曲第一乐段1、谈话导入同学们,上午好!非常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度过一段美妙的音乐时光。
现在,我们来听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你听到这段音乐的时候呢,可以随着音乐自由地走动,但是有两个要求:第一个要求是你在走动的时候要和别人保持距离,就是说不能两个人凑到一块儿。
第二个要求就是不管你走到教室里的任何一个角落,你的小眼睛一直要看着我,要模仿我的动作,听明白了吗?2、放第一乐段音乐,师边带生做(走走走走停)边提醒:找空间,眼睛看老师,跟着音乐的节拍……适时表扬。
师:刚才这一遍我觉得同学们都非常的聪明,因为个个小眼睛都看着老师,知道要模仿我的动作是不是?那么接下来这一遍啊同样的还是这两个要求,我们再把音乐听一遍,这一遍一定要看仔细咯,说不定动作会发生变化。
好,请起立!3、放第一乐段音乐,师边带生做(走走走走拍拍拍)边提醒:听音乐、找空间、看老师……适时表扬。
师:好,站在原地不要动!刚才这一遍动作发生了变化是不是?那我要告诉你们第三遍啊动作会增加难度。
同时请你在做动作的时候边做动作边思考一个问题:等会动作里面老师拍手的位置和音的高低有什么关系?准备好。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二年级下册《(听赏)加伏特舞曲》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学目标:
1、聆听《加伏特舞曲》,感受、体验、参与乐曲的表现,逐步培养学生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
2、熟悉音乐主题,能根据不同的主题参与乐曲的表现。
3、了解加伏特舞曲,感受乐曲活泼明快的情绪。
教学重点:
听赏乐曲《加伏特舞曲》,能随乐进行动作的表现,感受乐曲中音高、情绪的变化。
感受音乐的曲式结构。
教学难点:
创编符合音乐旋律的律动。
教学设想:
本课是以小提琴独奏的《加伏特舞曲》为主要内容的听赏课,让学生在反复的聆听中,通过肢体动作的参与来体验、感受旋律走向及乐曲的段落结构。
教学过程中采取片段聆听与整体聆听相结合的欣赏方式,以律动参与、图谱参与、哼唱音乐主题等多种手段体验和表现音乐。
本课设计重在学生的音乐实践与参与,让学生真正从活动中体验到音乐的愉悦、音乐的美,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以音乐为本的新课程理念。
教学过程:
一、提问导入
师:孩子们,音乐是我们的好朋友,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当你听到音乐时,你会做些什么?生:……
二、听赏《加沃特舞曲》
(一)听赏第一乐段
1、随乐律动(听第一遍)
师:请你和我一起随音乐动一动吧。
师:老师刚才都做了什么动作?。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二年级下册《(听赏)加伏特舞曲》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加伏特舞曲
教材内容分析:
《加伏特舞曲》是比利时作曲家、指挥家戈塞克所作歌剧《鲁吉纳》中的一首小提琴曲,后被改编为管弦乐、钢琴曲等其他器乐演奏形式。
乐曲用三部曲式构成,A段的主题旋律采用对称的乐句组成。
由两个小节组成的每个乐句,都在后一小节作跳跃进行,并在第三拍收第四拍停,这种“顿一顿”的特点好像画龙点睛,是音乐生动活泼起来。
富于个性。
中间部分前后两大部分形成对照,前半段节奏连贯,旋律平稳,后半段保持了活泼的特性,统一中有变化,这首轻松活泼的《加伏特舞曲》十分脍炙人口,充满着生命力,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教学目标:
1、聆听《加伏特舞曲》,感受乐曲独特的韵律,逐步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
2、熟悉音乐主题,能根据不同的主题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乐曲表现。
3、了解加伏特舞曲,感受乐曲活泼明快的情绪。
教学重点:
听赏乐曲《加伏特舞曲》,体验乐曲基本节奏并随乐律动表现,感受乐曲各乐段的情绪变化。
教学难点:
创编符合音乐旋律的律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同学们,欢迎来到欢乐的音乐课堂。
今天,让我们先热热身,一起唱唱跳跳。
随《幸福拍手歌》律动。
二、聆听乐曲第一乐段。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二年级下册《(听赏)加伏特舞曲》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教材分析:
《加伏特舞曲》是法国作曲家、指挥家戈塞克所作歌剧《鲁吉纳》中的一首小提琴曲,后被改编为管弦乐、钢琴曲等其他器乐演奏形式。
乐曲旋律欢快活泼,中速,单三部曲式结构。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感受舞曲的音乐风格及特点。
2、通过聆听和肢体律动,感受《加伏特舞曲》的情绪,旋律变化及曲式结构. 教学重点:
聆听《加伏特舞曲》,感受乐曲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教学难点:
通过聆听和肢体律动,感受《加伏特舞曲》的情绪,旋律变化及曲式结构。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
同时,他们对音的高低、音的长短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对音乐课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在教学中,应注重营造愉悦、欢快的学习氛围,运用多种活动增强学生参与的广度和深度,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的聆听能力。
使他们在亲身体验中进行有效的学习,保持他们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准备:电子琴、卡纸、多媒体课件等素材。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在浪漫优雅的法国乡村,人们最喜欢在劳作后围着村寨,尽情的舞蹈,舞蹈时的旋律优美,舞步轻盈,像一幅美妙的油画,后来这美妙的音乐体裁被传入了法国的宫廷,称之为加伏特舞曲,今天呀,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欣赏这首经典的加伏特舞曲,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听完后请告诉我你的心情怎样?。
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听赏)加伏特舞曲》教案一. 教材分析《听赏加伏特舞曲》是湘艺版音乐二年级下册的一首曲目,这首曲目以优美动人的旋律,展现了加伏特舞曲的特点。
通过学习这首曲目,学生可以了解加伏特舞曲的基本特点,感受其独特的韵味。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他们喜欢通过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但他们对加伏特舞曲的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讲解,来进一步感受和理解加伏特舞曲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加伏特舞曲的基本特点,能简单描述其韵味。
2.通过聆听和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引导学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加伏特舞曲的特点及其韵味。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欣赏教学法:通过聆听和欣赏,让学生感受加伏特舞曲的特点。
2.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和理解加伏特舞曲。
3.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包括加伏特舞曲的图片、音乐片段等。
2.教学器材:音响设备、乐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加伏特舞曲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加伏特舞曲的特点。
同时,播放一段加伏特舞曲,让学生初步感受其韵味。
2.呈现(10分钟)详细讲解加伏特舞曲的特点,包括节奏、旋律等。
同时,播放不同风格的加伏特舞曲,让学生在聆听中进一步感受其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加伏特舞曲的模仿和表演,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加伏特舞曲的节奏和韵味。
4.巩固(5分钟)播放一段加伏特舞曲,让学生自主欣赏,并尝试用语言描述其特点和韵味。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创作自己的加伏特舞曲,鼓励他们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6.小结(3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加伏特舞曲的特点和韵味。
7.家庭作业(2分钟)让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内容,尝试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二年级下册《(听赏)加伏特舞曲》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加伏特舞曲
一. 教学目标:
1.能随着<< 加伏特舞曲>>的音乐做出相应的动作.
2.通过聆听《加伏特舞曲》感受并体验音乐的舞蹈性,并逐步培养学
生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
3.通过画图谱和律动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段落和情绪。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培养学生有目的的聆听音乐,并能随音乐进行编创和表演
难点: 用律动和图谱来区分音乐的段落和情绪.
三.教具准备:多媒体电子琴
四.教学过程:
1.音高游戏
(1)请同学们吧听到的音的音高位置用手拍出来。
(2)加入加伏特舞曲A部分旋律。
2. 听A部分旋律
3. 师:刚才这段旋律中有我们熟悉的旋律吗?
4. 生复听旋律师画图谱
I老师通过画图谱的方式,引导学生听出第一乐段节奏上的共同特点,并在每句旋律结尾处三个跳音部分用拍手的位置表示音高。
II感受乐曲第一乐段欢快活泼的情绪。
教学意图: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感受第一乐段节奏的共同之处,并能用不同的方式表现音乐,培养学生良好的欣赏音乐的习惯。
用乐器表现。
(让生在每句旋律后三个跳音处用木鱼敲出来)
5.听赏乐曲的B部分旋律.
①听B部分旋律,感受乐曲情绪发生的变化.(速度稍慢,情绪抒情优美。
)。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二年级下册《(听赏)加伏特舞曲》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名师授课教案】加伏特舞曲一、音乐游戏导入——感受音乐的高低师:同学们,首先我们来玩一个音乐游戏!二、欣赏《加伏特舞曲》(一)聆听乐曲第一段,感受旋律的高低。
师:刚才我们用身体的动作和手的位置来表现了音的高低。
下面,我们再来玩一个听音拍手的游戏:老师弹一组音,请你也用拍手来表示。
如果音高你就拍高一点,如果音低,你就拍低一点。
1、听音拍手游戏。
(师弹奏《加伏特舞曲》第一段中每个乐句的大跳部分。
)师:你们除了听出了音的高低,还能感受到老师弹的音有什么特点?2、引导学生不仅拍出音的高低,而且还要拍出音的弹跳的感觉师:刚才同学们拍得真不错。
现在,我们把这个放到音乐当中来玩一玩!首先我们一起来听听音乐,当你听到类似这样的音组时,你就用手来划出音的高低。
3、全班聆听乐曲第一段,找到典型的乐句。
(第一遍)师:你们听到了吗?我看到已经有很多同学找到了。
为了让我们找得更清晰一些,让我们一起来画一画旋律线好吗?4、全班跟老师随音乐画图谱。
(第二遍)师:刚才我们在画旋律线的时候,可以看到,这个乐曲的每一句都是这样的结构,其中,哪个部分我们可以用拍手来表示?(点的部分)是的。
那这前半句如果请你随音乐动一动的话,根据音乐的情绪特点,你会选择什么样的动作?(跑跳)好,那下面,我们就来玩一个听音乐律动的游戏。
当你听到每一句这个部分的时候,你就在教室里自由的跑动,当你听到每一句这个部分(跳音)的时候,就请你立稳拍手,好吗?所以,在这个游戏当中,我们一定要认真的聆听音乐,才能准确的跳出来。
在游戏之前,我还想问一下:我们每一句拍手的音高序列都是这样吗?(师示范,并示意图谱上不同的三处。
)好,等下请同学们在游戏的时候,。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二年级下册《(听赏)加伏特舞曲》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一)学情分析:
《加伏特舞曲》选自湘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课。
该乐曲是一首小提琴独奏曲,旋律轻快流畅,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针对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观察能力强的特点,我在本课中大量的融入律动、舞蹈等形式。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肢体运动等形式感受音乐特点。
低年级的学生在记忆、模唱主题旋律时容易出现困难,我在乐段中编创上歌词,来帮助学生熟悉、记忆旋律。
(二)教学目标:
1、聆听《加伏特舞曲》,感受、体验、参与乐曲的表现,逐步培养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
2、熟悉音乐主题,并能与他人合作进行乐曲表现。
(三)教学重点:
听赏乐曲《加伏特舞曲》,能哼唱主题旋律,并能随乐进行动作的表现。
(四)教学难点:
能与他人合作参与乐曲表现。
(五)教学准备:电子琴、响板、碰铃、课件
(六)教学过程:
▉、课前听音
师:课前,老师想用琴考考大家的听力,当老师的音越来越高时,请用起立的动作表示。
老师的音越来越低时,请用坐下的动作表示。
1351 1531 1351 1531(弹奏两遍)在这节课上啊,我们也会借助身体动作帮助大家唱好不同音的高低。
请带上你的小耳朵,认真聆听!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律动,渗透本节课的知识点之一,动作与音高之间的关系。
】
▉、师生问好:
1、弹琴问好。
加伏特舞曲一、教材分析:《加伏特舞曲》是湘文艺2014版二年级下册第六课的欣赏内容。
《加伏特舞曲》是一首经典的、较为短小的小提琴独奏曲,是由比利时作曲家指挥家戈塞克创作的歌剧《鲁吉纳》中的一首小提琴曲,后被改编为管弦乐、钢琴曲等其他器乐演奏,乐曲为三段体结构,四四拍,乐曲短小精炼,律动感强。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活泼好动,善于模仿,对音乐充满浓厚的兴趣,身心可塑性强。
但听赏音乐的习惯不好,尤其是在欣赏教学时学生的注意力时间短,单纯听赏的兴趣不高,因此课堂纪律不是很好。
本学期,二年级学生已经认识并能熟练操作了一些奥尔夫乐器(串铃、沙蛋、三角铁、双响筒、响板、沙锤等)。
结合以上情况,教师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主要采用图谱参与、律动激趣、游戏体验,及小组合作等形式完成学习任务,让学生在玩中体验,玩中创造。
在游戏中完成乐曲的听赏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听赏音乐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能认真聆听乐曲《加伏特舞曲》,感受乐曲独特的旋律特点,逐步培养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和习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段聆听乐曲,理解乐曲的曲式结构,能用肢体动作表现音乐,并能画出简单的乐曲旋律线。
3、知识与技能认识小提琴,能说出其名称,听辨其音色,了解演奏姿势;熟悉音乐主题,能用dv演唱并记忆第三乐段音乐。
四、教学重点:听赏乐曲《加伏特舞曲》,能随音乐进行律动表现,感受乐曲中音高、情绪的变化。
感受音乐的曲式结构。
五、教学难点:能听出旋律特点并画出简单的旋律线。
六、设计理念及教学方法设计:本课依据《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部分实施建议:“以审美为核心、重视情感体验的基本理念”,借助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先进手段创设情境,以创设闯关游戏法为主,律动表现法、听唱法、图谱教学法、合作实践法为辅。
七、多媒体资源使用说明:1.希沃5白板软件(软边条)2.微信视频传输3、手机拍摄功能软件八、教学用具:电子钢琴、多媒体、非洲鼓、双响筒、沙蛋、三角铁、串铃、响板。
小学音乐湘文艺版二年级下册《(听赏)加伏特舞曲》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案讲课比赛获奖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加伏特舞曲
教学目标:
1.聆听《加伏特舞曲》,感受乐曲独特的韵律,逐步培养听音乐的兴趣和习惯。
2.熟悉音乐主题,能根据不同的主题以不同的方式参与乐曲的表现。
3.了解加伏特舞曲,感受乐曲活泼明快的情绪。
4.认识小提琴。
教学重点、难点:
听赏乐曲《加伏特舞曲》,能随乐进行律动表现,感受乐曲中音高、情绪的变化。
感受音乐的曲式结构。
教学准备:
编创符合音乐旋律的律动,PPT、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音乐问好。
二、新授课程
1.导入:森林找音乐
沿小路找音乐—看见城堡—被士兵拦住—学欢迎舞拿邀请函 2.A段听赏
(1)师展示欢迎舞,学生观察有哪几个动作组成,分别有什么变化?(拍手有高有低、踏步)
(2)出示图形谱,边用“LA”模唱边用手划图形谱。
(3)找出图形谱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4)唱音乐,引出“三度级进”和“大跳”的概念。
(5)学习动作
(6)感受情绪 3.B段学习
参与舞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