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完整版 Parker整理
- 格式:doc
- 大小:227.50 KB
- 文档页数:9
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科目名称小学数学课程类型必修课程课程名称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六年级上册学校小学适用年级六年级总课时数60课时日期2019年8月学生、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本学期是小学毕业的前期阶段,是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
主要包括: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综合应用等。
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综合应用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课程目标一、数与代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分数(不含带分数)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会解决有关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二、空间与图形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
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
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
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在具体情境中,能用数对来表示位置,并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三、统计与概率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通过实例,认识扇形统计图;能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能设计统计活动,检验某些预测。
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作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四、综合应用有综合运用数与运算、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相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的成功体验,初步树立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活动经验和方法。
小学六年级上册教学大纲目录教学内容 (3)教学要求 (3)长方体与正方体知识点概括 (4)长方体与正方体典型例题 (5)分数乘法知识点概括 (6)分数乘法典型例题 (7)分数除法知识点概括 (8)分数除法典型例题 (9)解决问题的策略的知识点概括 (10)解决问题的策略典型例题 (1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知识点概括 (15)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典型例题 (16)百分数知识点概括 (18)百分数典型例题 (19)教学内容(一)长方体与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3)体积单位与体积单位间的进率(二)分数乘法(1)分数与整数相乘(2)分数乘分数(3)倒数的认识(三)分数除法(1)分数除以整数(2)一个数除以分数(3)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运算(4)比的意义与性质(四)解决问题的策略(1)用假设的策略解决问题(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六)百分数(1)百分数的意义和读写(2)百分数与分数,小数互化(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4)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5)纳税和利息问题(6)折扣问题(7)列方程解稍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七)整理和复习(1)数的世界(2)图形王国(3)应用广角教学要求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会计算分数乘、除法。
会口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
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知道百分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会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
3、会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两步)。
4、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应用。
5、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能够比较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按照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简便的解答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概念:长方体或正方体 6 个面的总面积,叫做它们的表面积计算公式:长方体表面积=(长×宽+长×高+宽×高)×2 或 S表 =(a ×b+ a ×c+ b×c)正方体表面积=棱长×棱长×6注:不足 6 个面的实际问题根据具体情况计算,例如鱼缸、无盖纸盒等等。
六年级数学教学大纲(精选)六年级数学教学大纲六年级数学的教学大纲如下:1.培养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认识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进行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4.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并能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5.能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
6.认识简单的轴对称图形,能利用方格纸剪出简单轴对称图形,经简单平面图形的平移、旋转或翻折。
7.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地按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8.认识简单的统计图,会看和画统计图,能根据数据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
9.经历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锻炼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11.感受学习数学的喜悦,相信自己学习的能力。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希望以上信息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告诉我。
六年级语文教学大纲抱歉,我无法为您提供最新的六年级语文教学大纲。
以下是大纲内容:一、掌握本课生字,理解“良机、歼灭、裹夹、圩子、屏障、骚扰、默契、屏障、坍塌、倾泻、咆哮、隐约”等词语。
二、了解南口战役和戴安澜将军的战斗历程,学习戴安澜将军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献身精神。
三、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默写《过零丁洋》。
四、通过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体会并抄写精彩的句子。
五、了解比喻修辞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六、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七、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
八、能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
”的含义。
九、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十、了解写人的*,抓住外貌描写的方法,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
十一、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学大纲要求一.教学内容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位置,分数乘法,分数除法,圆,百分数,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二、教学目标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方法,比较熟练地计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理解倒数的意义,掌握求倒数的方法。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会解决有关比的简单实际问题。
4.掌握圆的特征,会用圆规画圆;探索并掌握圆的周长和圆面积的公式,能够正确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5.知道圆是轴对称图形,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运用平移、轴对称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
6.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
7.理解百分数的意义,比较熟练地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能够解决有关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认识扇形统计图,能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9.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0.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假设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感受数学的魅力。
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11.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2.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各单元教材分析第一单元位置一、教学内容1.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二、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能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
2. 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第二单元分数乘法一、教学内容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三部分:分数乘法、解决问题和倒数。
二、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会进行分数乘法的计算。
2.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授教养大纲教授教养内容(每周5课时)(一)数与盘算(1)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分数乘法的意义.分数乘法.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倒数.分数除法的意义.分数除法.(2)分数四则混杂运算. 分数四则混杂运算.(3)百分数.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二)比和比例比的意义和性质.比例的意义和基赋性质.解比例.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三)几何初步常识圆的熟悉.圆周率.画圆.圆的周长和面积.*扇形的熟悉.轴对称图形的初步熟悉.圆柱的熟悉.圆柱的概况积和体积.圆锥的熟悉.圆锥的体积.球和球的半径.直径的初步熟悉.(四)统计初步常识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五)应用题分数四则应用题(包含工程问题).百分数的现实应用(包含抽芽率.及格率.利率.税率等的盘算).比例尺.按比例分派. (六)实践运动接洽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情形组织运动.例如就家中的卧房,画一个平面图.(七)整顿和温习教授教养请求1.懂得分数乘.除法的意义.控制分数乘.除法的盘算轨则.管帐算分数乘.除法.会口算简略的分数乘.除法.会进行分数四则混杂运算(不超出三步).2.懂得百分数的意义.知道百分数在现实中的应用.会进行有关百分数的盘算.3.懂得比的意义和性质.会求比值和化简比.懂得比例的意义和基赋性质.会解比例.懂得正.反比例的意义.会断定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经由过程比例的教授教养,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不雅点的发蒙教导.4.熟悉圆.会画圆.控制圆的周长和圆面积的盘算公式.经由过程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导.5.熟悉圆柱和圆锥.管帐算圆柱的概况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6.会制造简略的统计表,应用作图纸绘制简略的统计图.会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略的剖析,使学生受到国情教导.绘制统计图表要留意整洁.美不雅.7.会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最多不超出两步).会用比例的常识解答比较轻易的应用题.会看地图上的比例尺.8.经由过程实践运动,使学生初步懂得数学与社会的接洽,进一步感触感染数学的感化.9.经由过程体系的整顿和温习,巩固和加深懂得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常识.可以或许比较合理.灵巧地进行盘算,会按照标题标具体情形选择轻便的解答办法,应用所学的常识解决生涯中一些简略的现实问题.附录关于教授教养请求用语的解释有关常识的教授教养请求分为知道.懂得.控制.应用四个层次.知道:是指对所学的常识有感性的.初步的熟悉,可以或许说出它指的是什么,并能辨认它.表述词还有“熟悉”等.懂得:是指对所学的常识有一些理性的熟悉,可以或许用说话表述它的确实寄义,知道它的用途,知道它和其他常识间的接洽和差别.控制:是指在懂得的基本上,可以或许对所学的常识进行剖析.断定或盘算,能解释一些道理.应用:是指可以或许用所学的常识解决一些简略的现实问题.表述词还有“应用”.有关技巧的教授教养请求分为会.比较闇练.闇练三个层次.会:是指可以或许按照划定的方法.办法进行测量.绘图.制造和准确的盘算等数学运动.比较闇练:是指对读数.写数.口算.笔算等,经由过程练习达到准确.比较敏捷的程度.闇练:是指对读数.写数.口算.笔算等,经由过程练习达到准确.敏捷的程度.有时还能选择轻便的办法,合理.灵巧地盘算,从而形成才能.。
六年级上册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与目标一、教学大纲1.1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小学六年级上册的数学课程,是小学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 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掌握以下知识和技能:- 理解和掌握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意义和运算;- 理解和掌握平面图形的性质和计算;- 理解和掌握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理解和掌握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 能够理解和运用分数、小数和百分数,进行简单的运算;- 能够理解和运用平面图形的性质,进行面积的计算;- 能够理解和运用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能够理解和运用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2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2.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学生乐学、善学;- 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使学生能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治学的态度,使学生能够科学学习。
三、教学内容3.1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 分数的概念和性质;- 分数的运算;- 小数的概念和性质;- 小数的运算;- 百分数的概念和性质;- 百分数的运算。
3.2 平面图形- 三角形的性质和计算;- 四边形的性质和计算;- 圆的性质和计算;- 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3.3 体积和表面积-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性质;-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 体积和表面积的实际应用。
3.4 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 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数据的描述和分析;- 数据的图表表示。
四、教学方法-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学习和应用知识;-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采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上数学教学大纲(最新)六上数学教学大纲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大纲:一、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
(1)会根据具体情境选择适当的单位和数位,了解最小的自然数;理解掌握20以内数的组成,100以内数的读、写;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百以内数的加减法,口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2)会根据一位数乘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3)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除法估算,会解释估算的过程,培养估算意识。
(4)掌握乘法分配律,并能应用这个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
(5)了解公历年份中二、三月有28天和29天的简单规律。
(6)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初步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2.数的运算。
(1)理解整数、小数、分数、百分数等概念,掌握其联系和区别。
(2)掌握小数的基本性质,会根据小数的基本性质读懂简单的小数。
(3)能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解决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计算问题。
(4)比较熟练地掌握乘、除法的验算方法,会用乘除法的验算结果进行判断,提高运算能力。
(5)会解决有关大数目计算的简单的实际问题。
3.方程。
(1)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理解方程的意义。
(2)能用方程表示简单的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用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4.比例。
(1)通过实例和直观图,认识比例,了解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的量。
(2)通过观察比较、收集数据、绘图等大量操作活动,进一步丰富对比例的理解。
二、空间与图形。
1.视图。
(1)能说出平面图的比例,知道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能按给定的方向辨别八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经历由实物到轴测图的认识过程,知道简单平面图的比例尺,能在方格纸上画轴对称图形及作轴对称图形的辅助线。
2.面积。
(1)探索并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及周长公式,并能进行相应计算。
(2)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其它平面图形面积推导方法,能够运用学过的面积公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了解并掌握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六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大纲 (1)课程目标- 通过本教材的研究,使学生全面了解六年级数学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建立良好的数学研究惯。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1. 第一章:整数 (1周)- 正整数、负整数、零- 加法与减法- 乘法与除法2. 第二章:分数与小数 (1周)- 分数的意义与表示法- 分数的加法与减法- 分数与小数的互换3. 第三章:百分数 (1周)- 百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百分数的加法与减法- 百分数与分数的互换4. 第四章:图形相关知识 (2周)- 角、直线、线段、射线的概念与表示- 平行线、垂直线与角的性质- 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的特征与计算5. 第五章:数据与图表 (1周)-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图表的制作与分析- 平均数的计算教学方法- 结合教材的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进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 采用讲解、示范、讨论、练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 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
教学评价方式- 每个章节结束后进行小测验,以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辅导。
- 每学期末进行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全部内容的掌握情况。
参考教材- 《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 其他相关教辅资料家庭作业- 每课时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以巩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 家长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必要的辅导。
学期总结与反馈- 学期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学期总结,反思研究过程中的不足和进步,并提出改进计划。
- 通过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交流学生的研究情况,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 注意:本教学大纲仅供参考,具体教学内容和进度可根据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灵活调整。
六年级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上册:1 位置2 分数乘法3 分数除法4 圆确定起跑线5 百分数6 统计合理存款7 数学广角8 总复习下册:1 负数2 圆柱与圆锥3 比例自行车里的数学4 统计5 数学广角节约用水6 整理与复习(1)数与代数(2)空间与图形(3)统计与概率(4)综合应用邮票中的数学问题编者寄语后记(一)数与计算(1)分数的乘法和除法。
分数乘法的意义,加法的简便运算:2/7+2/7+2/7=2/7×3=6/7。
分数乘法(分数乘以整数,分数乘以分数)。
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倒数。
分数除法的意义。
分数除法(由分数的乘法推导)。
(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依据整数四则运算的规则,分级分符号运算,再借以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3)百分数。
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定义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
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
除以100,(二)比和比例。
(1)意义和基本性质:a:b叫比;a:b=c:d叫比例;其中a,d叫做比例的外项;b,c叫做比例的内项,(2)项积=比例外项积(3):知道比例中其中任意三项的数,求另一项的方法。
(4)正比例(5)反比例(三)几何初步知识(1)圆的认识:怎么画圆,画完之后对它的认识。
(2)圆周率:圆的周长和它直径的比值。
(3)圆的周长和面积。
*扇形的认识。
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圆柱的认识。
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
圆锥的认识。
圆锥的体积。
*球和球的半径、直径的初步认识。
(四)统计初步知识统计表。
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五)应用题分数四则应用题(包括工程问题)。
百分数的实际应用(包括发芽率、合格率、利率、税率等的计算)。
比例尺。
按比例分配。
(六)实践活动联系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情况组织活动。
例如就家中的卧室,画一个平面图。
(七)整理和复习教学要求1.理解分数乘、除法的意义。
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
会计算分数乘、除法。
会口算简单的分数乘、除法。
会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
2.理解百分数的意义。
知道百分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会进行有关百分数的计算。
3.理解比的意义和性质。
会求比值和化简比。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会解比例。
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
会判断两个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
通过比例的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4.认识圆。
会画圆。
掌握圆的周长和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通过介绍圆周率的史料,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5.认识圆柱和圆锥。
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6.会制作简单的统计表,利用作图纸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会对统计图表进行一些简单的分析,使学生受到国情教育。
绘制统计图表要注意整洁、美观。
7.会解答分数、百分数应用题(最多不超过两步)。
会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会看地图上的比例尺。
8.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与社会的联系,进一步感受数学的作用。
9.通过系统的整理和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
能够比较合理、灵活地进行计算,会按照题目的具体情况选择简便的解答方法,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附录关于教学要求用语的说明有关知识的教学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应用四个层次。
知道:是指对所学的知识有感性的、初步的认识,能够说出它指的是什么,并能识别它。
表述词还有“认识”等。
理解:是指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些理性的认识,能够用语言表述它的确切含义,知道它的用途,知道它和其他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
掌握: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或计算,能说明一些道理。
应用:是指能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表述词还有“运用”。
有关技能的教学要求分为会、比较熟练、熟练三个层次。
会:是指能够按照规定的方式、方法进行测量、画图、制作和正确的计算等数学活动。
比较熟练:是指对读数、写数、口算、笔算等,通过训练达到正确、比较迅速的程度。
熟练:是指对读数、写数、口算、笔算等,通过训练达到正确、迅速的程度。
有时还能选择简便的方法,合理、灵活地计算,从而形成能力。
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上册:1 小数乘法2 小数除法3 观察物体4 简易方程量一量找规律5 多边形的面积6 统计与可能性铺一铺7 数学广角8 总复习下册:1 图形的变换2 因数与倍数3 长方体和正方体粉刷围墙4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5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6 统计打电话7 数学广角8 总复习(一)数与计算(1)数的整除。
能被2(偶数)、5(末尾0和5)、3整除的数(各位数的总和可以被3整除)的特征。
奇数和偶数。
质数(只能被1和本身整除的数)和合数(除了质数)。
100以内质数表(1、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59、61、67、71、73、79、83、89、97)。
分解质因数:分解成质数相乘的形式。
约数和倍数。
公约数和公倍数。
求最大公约数。
求最小公倍数。
(2)小数的乘法和除法。
乘法和除法。
积和商的近似值。
循环小数。
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
(3)用计算器进行大数目的计算或探索有关规律。
(4)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分数的意义。
分数单位。
分数大小的比较。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真分数和假分数。
带分数。
分数的基本性质。
约分。
通分。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5)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分数加、减法运算(不含带分数)。
加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
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代数初步知识用字母表示数。
简易方程(ax±b=c,ax±bx=c)。
列方程解应用题。
(三)量与计量体积单位。
单名数和复名数(计算面积或体积一般不使用复名数)。
(四)几何初步知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
*组合图形。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
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
体积的含义,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五)统计初步知识数据的收集和分类整理。
简单的统计表。
根据收集的数据求平均数。
(六)应用题 相遇问题。
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七)实践活动联系学生所接触到的社会情况组织活动,例如调查某月10家住户水、电、燃气费和房租分别交纳的钱数或10家农户各种农作物的年产量,提出一些数学问题。
教学要求1.知道整除、约数和倍数、质数和合数等概念,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掌握能被2、5、3整除的数的特征。
会分解质因数(一般不超过两位数)。
会求最大公约数(限两个数的)和最小公倍数(不要求综合运用以上概念)。
2.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除法笔算(对位数个数的限制与整数乘除法相同)和简单的口算。
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的近似值。
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不超过三步)。
3.理解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会比较分数的大小,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和通分。
会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意义。
掌握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分数加、减法。
正确地进行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会口算简单的分数加、减法。
4.会用字母表示数、常见的数量关系、运算定律和公式。
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解简易方程。
5.掌握常用的计量单位和单位间的进率。
会进行简单的单名数与复名数的互化。
6.掌握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
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7.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会计算它们的表面积。
知道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升、毫升)。
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
8.初步学会收集数据和分类整理,会填写简单的统计表。
会根据收集的数据求平均数。
通过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教育。
9.会解答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初步学会列方程解应用题。
能初步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10.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从周围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
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大纲上册:1 大数的认识 1亿有多大?2 角的度量3 三位数乘两位数4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5 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6 统计你寄过贺卡吗?7 数学广角8 总复习附页后记下册:1四则运算2 位置与方向3 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营养午餐4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5 三角形6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7 统计8 数学广角小管家9 总复习后记(一)数与计算(1)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
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的大小比较。
以万作单位的近似数。
(2)加法和减法。
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算法。
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求未知数x。
(3)乘法和除法。
积的变化。
商不变的性质。
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
乘数接近整十、整百的简便算法。
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未知数x。
(4)大数目估算。
算盘或计算器的介绍。
[注①:例如:估计一个剧场有多少坐位,一块地有多少禾苗。
②:小数如果分段教学,可以把小数的初步认识安排在前面的适当年级。
](5)四则混合运算。
中括号。
三步计算的式题。
(6)整数及其四则运算的关系和运算定律。
自然数与整数。
十进制计数法。
读法和写法。
?四则运算的意义。
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之间的关系。
整除和有余数的除法。
运算定律。
简便运算。
(7)小数的意义、性质,加法和减法。
小数的意义、性质。
小数大小的比较。
小数点移位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小数的近似值。
加法和减法。
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二)量与计量年、月、日。
平年、闰年。
世纪。
24时计时法。
角的度量。
面积单位。
(三)几何初步知识直线的测定。
测量距离(工具测、步测、目测)。
射线。
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周角。
垂线。
画垂线。
平行线。
画平行线。
[注:标有“*”的内容为选学内容(下同)。
这些内容不作为共同要求,也不作为考试内容。
] 三角形的特征。
三角形的内角和。
(四)统计初步知识简单数据整理。
简单统计图表的初步认识。
平均数的意义。
求简单的平均数。
(五)应用题 解答两步计算的应用题。
解答比较容易的三步计算的应用题。
(六)实践活动联系周围接触到的事物组织活动。
例如假期里,学生小组组织一次考察活动,根据预算,每人需交纳活动费多少元。
教学要求1.认识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掌握十进制计数法。
会根据数级读、写多位数。
认识自然数和整数。
会根据要求把一个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写出近似数。
2.会口算整万数的加、减法。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
学会接近整十、整百数的加、减法的简便算法,能够灵活地进行计算。
初步掌握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会根据这种关系求未知数x。
3.会用交换乘数的位置验算乘法。
知道商不变的性质。
会口算乘数、除数是整百数的乘、除法。
学会一些简便算法。
初步掌握乘、除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会根据这种关系求未知数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