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徐州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题 Word版缺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78 MB
- 文档页数:8
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一、填空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70分)1.过两点M(﹣1,2),N(3,4)的直线的斜率为.2.在等差数列{a n}中,a1=1,a4=7,则{a n}的前4项和S4=.3.函数f(x)=(sinx﹣cosx)2的最小正周期为.4.某工厂生产A,B,C三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品数量之比依次为2:3:5,现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若样本中A种型号产品有12件,那么样本的容量n=.5.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所得点数之和大于10的概率为.6.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可知输出的结果S为.7.某校举行元旦汇演,七位评委为某班的小品打出的分数如茎叶统计图,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方差是.8.若数列{a n}满足a n+1﹣2a n=0(n∈N*),a1=2,则{a n}的前6项和等于.9.已知变量x,y满足,则目标函数z=2x+y的最大值是.10.欧阳修《卖油翁》中写到:(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人,而钱不湿.可见“行行出状元”,卖油翁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若铜钱是直径为3cm的圆,中间有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孔,若随机向铜钱上滴一滴油,则油(油滴的大小忽略不计)正好落人孔中的概率是.11.在△ABC中,若acosB=bcosA,则△ABC的形状为.12.已知直线l1:ax+2y+6=0与l2:x+(a﹣1)y+a2﹣1=0平行,则实数a的取值是.13.已知等差数列{a n}中,首项为a1(a1≠0),公差为d,前n项和为S n,且满足a1S5+15=0,则实数d的取值X围是.14.已知正实数x,y满足,则xy的取值X围为.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90分)15.设直线4x﹣3y+12=0的倾斜角为A(1)求tan2A的值;(2)求cos(﹣A)的值.16.在锐角△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2asinB=b.(Ⅰ)求角A的大小;(Ⅱ)若a=6,b+c=8,求△ABC的面积.17.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a2=4,S5=30(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2)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T n,求证:≤T n<.18.已知函数f(x)=x2﹣kx+(2k﹣3).(1)若k=时,解不等式f(x)>0;(2)若f(x)>0对任意x∈R恒成立,某某数k的取值X围;(3)若函数f(x)两个不同的零点均大于,某某数k的取值X围.19.如图所示,将一矩形花坛ABCD扩建成一个更大的矩形花坛AMPN,要求M在AB的延长线上,N在AD的延长线上,且对角线MN过点C,已知AB=3米,AD=2米,记矩形AMPN的面积为S平方米.(1)按下列要求建立函数关系;(i)设AN=x米,将S表示为x的函数;(ii)设∠BMC=θ(rad),将S表示为θ的函数.(2)请你选用(1)中的一个函数关系,求出S的最小值,并求出S取得最小值时AN的长度.20.已知数列{a n}满足a n+1+a n=4n﹣3,n∈N*(1)若数列{a n}是等差数列,求a1的值;(2)当a1=﹣3时,求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3)若对任意的n∈N*,都有≥5成立,求a1的取值X围.2015-2016学年某某省某某市高一(下)期末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填空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70分)1.过两点M(﹣1,2),N(3,4)的直线的斜率为\frac{1}{2} .【考点】直线的斜率.【分析】直接利用直线的斜率公式可得.【解答】解:∵过M(﹣1,2),N(3,4)两点,∴直线的斜率为: =,故答案为:.2.在等差数列{a n}中,a1=1,a4=7,则{a n}的前4项和S4= 16 .【考点】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分析】利用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由已知可得:S4===16.故答案为:16.3.函数f(x)=(sinx﹣cosx)2的最小正周期为π.【考点】三角函数中的恒等变换应用;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及其求法.【分析】化简函数的表达式为一个角的一个三角函数的形式,然后利用周期公式求出函数的周期.【解答】解:函数f(x)=(sinx﹣cosx)2=1﹣2sinxcosx=1﹣six2x;所以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T=,故答案为:π.4.某工厂生产A,B,C三种不同型号的产品,产品数量之比依次为2:3:5,现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一个容量为n的样本,若样本中A种型号产品有12件,那么样本的容量n= 60 .【考点】分层抽样方法.【分析】根据分层抽样原理,利用样本容量与频率、频数的关系,即可求出样本容量n.【解答】解:根据分层抽样原理,得;样本中A种型号产品有12件,对应的频率为:=,所以样本容量为:n==60.故答案为:60.5.同时掷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所得点数之和大于10的概率为\frac{1}{12} .【考点】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其点数之和大于10的情况,再利用概率公式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列表如下:1 2 3 4 5 61 2 3 4 5 6 72 3 4 5 6 7 83 4 5 6 7 8 94 5 6 7 8 9 105 6 7 8 9 10 116 7 8 9 10 11 12∵两次抛掷骰子总共有36种情况,而和大于10的只有:(5,6),(6,5),(6,6)三种情况,∴点数之和大于10的概率为: =.故答案为:.6.根据如图所示的伪代码,可知输出的结果S为56 .【考点】伪代码.【分析】根据伪代码所示的顺序,逐框分析程序中各变量、各语句的作用,一直求出不满足循环条件时S的值.【解答】解:模拟执行程序,可得S=0,I=0,满足条件I<6,执行循环,I=2,S=4满足条件I<6,执行循环,I=4,S=20满足条件I<6,执行循环,I=6,S=56不满足条件I<6,退出循环,输出S的值为56.7.某校举行元旦汇演,七位评委为某班的小品打出的分数如茎叶统计图,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数据的方差是\frac{8}{5} .【考点】茎叶图.【分析】由已知中的茎叶图,我们可以得到七位评委为某班的小品打出的分数,及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的数据,代入平均数公式及方差公式,即可得到所剩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解答】解:由已知的茎叶图七位评委为某班的小品打出的分数为:79,84,84,84,86,87,93去掉一个最高分93和一个最低分79后,所剩数据的平均数==85方差S2= [(84﹣85)2+(84﹣85)2+(86﹣85)2+(84﹣85)2+(87﹣85)2]=,故选:.8.若数列{a n}满足a n+1﹣2a n=0(n∈N*),a1=2,则{a n}的前6项和等于126 .【考点】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分析】由题意可知,数列{a n}是以2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然后直接利用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得答案.【解答】解:由a n+1﹣2a n=0(n∈N*),得,又a1=2,∴数列{a n}是以2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则.9.已知变量x,y满足,则目标函数z=2x+y的最大值是13 .【考点】简单线性规划.【分析】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利用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利用数形结合确定z 的最大值.【解答】解:作出不等式组对应的平面区域如图:(阴影部分).由z=2x+y得y=﹣2x+z,平移直线y=﹣2x+z,由图象可知当直线y=﹣2x+z经过点A时,直线y=﹣2x+z的截距最大,此时z最大.由,解得,即A(5,3),代入目标函数z=2x+y得z=2×5+3=13.即目标函数z=2x+y的最大值为13.故答案为:13.10.欧阳修《卖油翁》中写到:(翁)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人,而钱不湿.可见“行行出状元”,卖油翁的技艺让人叹为观止.若铜钱是直径为3cm的圆,中间有边长为1cm的正方形孔,若随机向铜钱上滴一滴油,则油(油滴的大小忽略不计)正好落人孔中的概率是\frac{4}{9π}.【考点】几何概型.【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几何概型的意义,关键是要求出铜钱面积的大小和中间正方形孔面积的大小,然后代入几何概型计算公式进行求解.【解答】解:如图所示:∵S正=1,S圆=π()2=,∴P==.则油(油滴的大小忽略不计)正好落人孔中的概率是故答案为:.11.在△ABC中,若acosB=bcosA,则△ABC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考点】三角形的形状判断.【分析】利用正弦定理,将等式两端的“边”转化为“边所对角的正弦”,再利用两角和与差的正弦即可.【解答】解:在△ABC中,∵acosB=bcosA,∴由正弦定理得:sinAcosB=sinBcosA,∴sin(A﹣B)=0,∴A﹣B=0,∴A=B.∴△ABC的形状为等腰三角形.故答案为:等腰三角形.12.已知直线l1:ax+2y+6=0与l2:x+(a﹣1)y+a2﹣1=0平行,则实数a的取值是﹣1 .【考点】直线的一般式方程与直线的平行关系.【分析】两直线的斜率都存在,由平行条件列出方程,求出a即可.【解答】解:由题意知,两直线的斜率都存在,由l1与l2平行得﹣=∴a=﹣1 a=2,当a=2时,两直线重合.∴a=﹣1故答案为:﹣113.已知等差数列{a n}中,首项为a1(a1≠0),公差为d,前n项和为S n,且满足a1S5+15=0,则实数d的取值X围是(﹣∞,﹣\sqrt{3}]∪[\sqrt{3},+∞).【考点】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分析】由已知条件利用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得+10a1d+15=0,从而d=﹣﹣a1,由此利用均值定理能求出实数d的取值X围.【解答】解:∵等差数列{a n}中,首项为a1(a1≠0),公差为d,前n项和为S n,且满足a1S5+15=0,∴+15=0,∴+10a1d+15=0,∴d=﹣﹣a1,当a1>0时,d=﹣﹣a1≤﹣2=﹣,当a1<0时,d=﹣﹣a1≥2=,∴实数d的取值X围是(﹣∞,﹣]∪[,+∞).故答案为:(﹣∞,﹣]∪[,+∞).14.已知正实数x,y满足,则xy的取值X围为[1,\frac{8}{3}].【考点】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分析】设xy=m可得x=,代入已知可得关于易得一元二次方程(2+3m)y2﹣10my+m2+4m=0,由△≥0可得m的不等式,解不等式可得.【解答】解:设xy=m,则x=,∵,∴++3y+=10,整理得(2+3m)y2﹣10my+m2+4m=0,∵x,y是正实数,∴△≥0,即100m2﹣4(2+3m)(m2+4m)≥0,整理得m(3m﹣8)(m﹣1)≤0,解得1≤m≤,或m≤0(舍去)∴xy的取值X围是[1,]故答案为:[1,]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90分)15.设直线4x﹣3y+12=0的倾斜角为A(1)求tan2A的值;(2)求cos(﹣A)的值.【考点】直线的倾斜角;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函数.【分析】(1)求出tanA,根据二倍角公式,求出tan2A的值即可;(2)根据同角的三角函数的关系分别求出sinA和cosA,代入两角差的余弦公式计算即可.【解答】解:(1)由4x﹣3y+12=0,得:k=,则tanA=,∴tan2A==﹣;(2)由,以及0<A<π,得:sinA=,cosA=,cos(﹣A)=cos cosA+sin sinA=×+×=.16.在锐角△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2asinB=b.(Ⅰ)求角A的大小;(Ⅱ)若a=6,b+c=8,求△ABC的面积.【考点】正弦定理;余弦定理.【分析】(Ⅰ)利用正弦定理化简已知等式,求出sinA的值,由A为锐角,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即可求出A的度数;(Ⅱ)由余弦定理列出关系式,再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变形,将a,b+c及cosA的值代入求出bc的值,再由sinA的值,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解答】解:(Ⅰ)由2asinB=b,利用正弦定理得:2sinAsinB=sinB,∵sinB≠0,∴sinA=,又A为锐角,则A=;(Ⅱ)由余弦定理得:a2=b2+c2﹣2bc•cosA,即36=b2+c2﹣bc=(b+c)2﹣3bc=64﹣3bc,∴bc=,又sinA=,则S△ABC=bcsinA=.17.设等差数列{a n}的前n项和为S n,a2=4,S5=30(1)求数列{a n}的通项公式a n(2)设数列{}的前n项和为T n,求证:≤T n<.【考点】数列的求和;数列递推式.【分析】(1)设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由a2=4,S5=30,可得,联立解出即可得出.(2)==,利用“裂项求和”方法、数列的单调性即可得出.【解答】(1)解:设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a2=4,S5=30,∴,解得a1=d=2.∴a n=2+2(n﹣1)=2n.(2)证明: ==,∴数列{}的前n项和为T n=+…+=,∴T1≤T n,∴≤T n<.18.已知函数f(x)=x2﹣kx+(2k﹣3).(1)若k=时,解不等式f(x)>0;(2)若f(x)>0对任意x∈R恒成立,某某数k的取值X围;(3)若函数f(x)两个不同的零点均大于,某某数k的取值X围.【考点】二次函数的性质;函数零点的判定定理.【分析】(1)由k的值,得到f(x)解析式,由此得到大于0的解集.(2)由f(x)>0恒成立,得到判别式小于0恒成立.(3)由两个不同的零点,得到判别式△>0,由两点均大于,得到对称轴大于,和f()>0.【解答】解:(1)若k=时,f(x)=x2﹣x.由f(x)>0,得x2﹣x>0,即x(x﹣)>0∴不等式f(x)>0的解集为{x|x<0或x>}(2)∵f(x)>0对任意x∈R恒成立,则△=(﹣k)2﹣4(2k﹣3)<0,即k2﹣8k+12<0,解得k的取值X围是2<k<6.(3)若函数f(x)两个不同的零点均大于,则有,解得,∴实数k的取值X围是(6,).19.如图所示,将一矩形花坛ABCD扩建成一个更大的矩形花坛AMPN,要求M在AB的延长线上,N在AD的延长线上,且对角线MN过点C,已知AB=3米,AD=2米,记矩形AMPN的面积为S平方米.(1)按下列要求建立函数关系;(i)设AN=x米,将S表示为x的函数;(ii)设∠BMC=θ(rad),将S表示为θ的函数.(2)请你选用(1)中的一个函数关系,求出S的最小值,并求出S取得最小值时AN的长度.【考点】基本不等式在最值问题中的应用;函数解析式的求解及常用方法.【分析】(1)求出AN,AM,即可建立函数关系;(i)设AN=x米,先求出AM的长,即可表示出矩形AMPN的面积;(ii)由∠BMC=θ(rad),可以依次表示出AM与AN的长度,即可表示出S关于θ的函数表达式;(2)选择(ii)中的函数关系式,化简,由基本不等式即可求出最值.【解答】解:(1)(i)∵Rt△CDN~Rt△MBC,∴=,∴,∴BM=,由于,则AM=∴S=AN•AM=,(x>2)(ii)在Rt△MBC中,tanθ=,∴MB=,∴AM=3+,在Rt△CDN中,tanθ=,∴DN=3tanθ,∴AN=2+3tanθ,∴S=AM•AN=(3+)•(2+3tanθ),其中0<θ<;(2)选择(ii)中关系式∵S=AM•AN=(3+)•(2+3tanθ),(0<θ<);∴S=12+9tanθ+≥12+2=24,当且仅当9tanθ=,即tanθ=时,取等号,此时AN=4答:当AN的长度为4米时,矩形AMPN的面积最小,最小值为24m2.20.已知数列{a n}满足a n+1+a n=4n﹣3,n∈N*(1)若数列{a n}是等差数列,求a1的值;(2)当a1=﹣3时,求数列{a n}的前n项和S n;(3)若对任意的n∈N*,都有≥5成立,求a1的取值X围.【考点】数列的求和;等差关系的确定.【分析】(1)由a n+1+a n=4n﹣3,n∈N*,可得a2+a1=1,a3+a2=5,相减可得a3﹣a1=5﹣1=4,设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可得2d=4,解得d.(2)由a n+1+a n=4n﹣3,a n+2+a n+1=4n+1,可得a n+2﹣a n=4,a2=4.可得数列{a n}的奇数项与偶数项分别成等差数列,公差都为4.对n分类讨论利用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即可得出.(3)由(2)可知:a n=.当n为奇数时,a n=2n﹣2+a1,a n+1=2n﹣1﹣a1,由≥5成立,a n+1+a n=4n﹣3,可得:﹣a1≥﹣4n2+16n﹣10,令f(n)=﹣4n2+16n﹣10,求出其最大值即可得出.当n为偶数时,同理可得.【解答】解:(1)∵a n+1+a n=4n﹣3,n∈N*,∴a2+a1=1,a3+a2=5,∴a3﹣a1=5﹣1=4,设等差数列{a n}的公差为d,则2d=4,解得d=2.∴2a1+2=1,解得a1=﹣.(2)∵a n+1+a n=4n﹣3,a n+2+a n+1=4n+1,∴a n+2﹣a n=4,a2=4.∴数列{a n}的奇数项与偶数项分别成等差数列,公差都为4.∴a2k﹣1=﹣3+4(k﹣1)=4k﹣7;a2k=4+4(k﹣1)=4k.∴a n=,∴当n为偶数时,S n=(a1+a2)+…+(a n﹣1+a n)=﹣3+9+…+(4n﹣3)==.当n为奇数时,S n=S n+1﹣a n+1=﹣2(n+1)=.∴S n=.(3)由(2)可知:a n=.当n为奇数时,a n=2n﹣2+a1,a n+1=2n﹣1﹣a1,由≥5成立,a n+1+a n=4n﹣3,可得:﹣a1≥﹣4n2+16n﹣10,令f(n)=﹣4n2+16n﹣10=﹣4(n﹣2)2+6,当n=1或3时,[f(n)]max=2,∴﹣a1≥2,解得a1≥2或a1≤﹣1.当n为偶数时,a n=2n﹣3﹣a1,a n+1=2n+a1,由≥5成立,a n+1+a n=4n﹣3,可得: +3a1≥﹣4n2+16n﹣12,令g(n)=﹣4n2+16n﹣12=﹣4(n﹣2)2+4,当n=2时,[f(n)]max=4,∴+3a1≥4,解得a1≥1或a1≤﹣4.综上所述可得:a1的取值X围是(﹣∞,﹣4]∪[2,+∞).。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 下列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A. -2 B. 0 C.31D. 1 2.A 、B 是数轴上两点,在A 、B 两点表示的数中,有互为相反数的是( )A B C D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2与2m 是同类项 B. π5.0mn 是二次单项式 C.932mnp -的系数是-3 D.5)(2n m +是一次单项式4.冥王星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半径长度约为5900000000千米,这个数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A.5.9×1010千米 B.5.9×109千米 C.59×108千米 D.0.59×1010千米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近似数102.360精确到百分位B.近似数1.12万精确到百分位C.近似数28.120精确到千分位D.近似数3.5×103精确到十分位6.某项科学研究以45min 为1个时间单位,并记每天上午10时为0,10时以前记为负,10时以后记为正,例如,9∶15记为-1,10∶45记作1等等.依此类推,上午7∶45应记为( )A .7.45 B.-7.45 C.3 D.-3 7. 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10515-=--B.(433-)0)75.3(=- C. 1)3(92=÷- D.4.3114.3736)14.3(743-=⨯--⨯8. 若02)1(2=-++b a 化简)()(2222xy y x b xy y x a --+结果为( )A. y x 23 B.223xy y x +- C.2233xy y x +- D.223xy y x - 9.设A,B,C 均为多项式,小方同学在计算小方同学在计算“A ﹣B ”时,误将符号抄错而计算成了“A+B ”得到结果是C ,其中1212-+=x x A ,x x C 22+=那么A ﹣B=( ) A .x x 22-B .x x 22+C .2-D .x 2-10.计算:1121=-,3122=-,7123=-,15124=-,31125=-,……归纳各计算结果的个位数字规律猜想122006-的个位数字是(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写出32-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倒数是 . 12.将21的倒数减去-1,再除以-4的绝对值,结果为 . 13.若27y x m-与ny x 33-是同类项,则它们合并结果是 . 14.如图是一个运算程序,若输入x 的值为-5,则推出y 的值为 .15.随着通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为了占领市场,甲公司推出的优惠措施是:每分钟降低a 元后,再下调30%;乙公司推出的优惠措施是:每分钟下调30%,再降低a 元.若甲、乙两公司原来每分钟收费标准相同,则收费较便宜的是______公司.16.如图是一组有规律的图案,它们是由边长相同的小正方形组成,其中部分小正方形涂有阴影,依此规律,第n 个图案中有___个涂有阴影的小正方形(用含有n 的代数式表示).第1个 第2个 第3个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72分) 17. 计算(每小题5分,共10分) (1)4)2()3(592÷---⨯+(2)()[]8431)25.12()1(2017--⨯⨯---18. (第(1)小题4分,第(2)小题6分,共10分) (1)化简:)41(2)234(322x x x x +--+-(2)先化简,再求值:()745()7322+--+-a ab ab a ,其中31,2==b a 。
无锡玉祁高中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复习试卷高一数学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不需要写出解答过程,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1. 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2sinAcosC=sinB_______.【答案】1而求得答案.故答案为:1.点睛:利用正、余弦定理判定三角形形状的两种思路(1)“角化边”:利用正弦、余弦定理把已知条件转化为只含边的关系,通过因式分解、配方等得出边的相应关系,从而判断三角形的形状.(2)“边化角”:利用正弦、余弦定理把已知条件转化为只含内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通过三角函数恒等变形,得出内角的关系,从而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这个结论.2. 将400名学生随机地编号为1~400,现决定用系统抽样方法从400名学生中抽取容量为20的样本,按编号顺序平均分为20个组(1~20号,21~40号,…,381~400号).若第1组中用抽签的方法确定抽出的号码为11,则第3组抽取的号码为_______.【答案】51【解析】分析:先求系统抽样的抽样问题,再根据第1组中用抽签的方法确定抽出的号码为11计算第3组抽取的号码.又第1组中用抽签的方法确定抽出的号码为11,第3故答案为:51.点睛:(1)系统抽样适用的条件是总体容量较大,样本容量也较大.(2)使用系统抽样时,若总体容量不能被样本容量整除,可以先从总体中随机地剔除几个个体,从而确定分段间隔.(3)起始编号的确定应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一旦起始编号确定,其他编号便随之确定.3. 设x,y_______.【答案】[﹣3,3]【解析】分析: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化目标函数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数形结合得到最优解,联立方程组求出最优解的坐标,代入目标函数得答案.详解:由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如图:联立化目标函数为直线方程的斜截式,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最大,z时,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最小,z的取值范围为[﹣3,3].故答案为:[﹣3,3].点睛:利用线性规划求最值,一般用图解法求解,其步骤是(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作出可行域.(2)考虑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将目标函数进行变形.(3)确定最优解:在可行域内平行移动目标函数变形后的直线,从而确定最优解.(4)求最值:将最优解代入目标函数即可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4. 一个正方体玩具的6个面分别标有数字1,2,2,2,3,3.若连续抛掷该玩具两次,则向上一面数字之和为5的概率为_______.【解析】分析:古典概型,可用列举法举出所有可能,然后找出数字之和为5的或者去掉数字之和不是5的事件.5的必须一次为2,一次为3故答案为:.点睛:求古典概型的概率的关键是求试验的基本事件的总数和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这就需要正确列出基本事件,基本事件的表示方法有列举法、列表法和树形图法,具体应用时可根据需要灵活选择.5. 如图是一个算法流程图,则输出的s的值为_______.【答案】27【解析】分析:模拟执行程序即可.详解:模拟执行程序,可得S的值为27.故答案为:27.点睛:(1)条件结构中条件的判断关键是明确条件结构的功能,然后根据“是”的分支成立的条件进行判断;(2)对条件结构,无论判断框中的条件是否成立,都只能执行两个分支中的一个,不能同时执行两个分支.6. 一组数据9.8,9.9,10,a,10.2的平均数为10,则该组数据的方差为_______.【答案】0.02.考点:平均数和方差公式.7. 1的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为55_______.【答案】91的等差数列,其前n55,解得,故答案为:9.点睛:(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共涉及五个量a1,a n,d,n,S n,知其中三个就能求另外两个,体现了用方程的思想来解决问题.(2)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项和公式在解题中起到变量代换作用,而a1和d是等差数列的两个基本量,用它们表示已知和未知是常用方法.8. 一只蚂蚁在边长分别为6,8,10的△ABC区域内随机爬行,则其恰在到顶点A或顶点B或顶点C的距离小于1的地方的概率为___【解析】分析:先求出三角形的面积,再求出据三角形的三顶点距离小于等于1的区域为三个扇形,三个扇形的和时半圆,求出半圆的面积,利用几何概型概率公式求出恰在离三个顶点距离都小于1的地方的概率.详解:蚂蚁活动的范围是在三角形的内部,三角形的边长为6,8,10,是直角三角形,1”正好是一个半径为1的半圆,面,根据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可知其到三角形顶点的距离小于1的地方的概率为点睛:数形结合为几何概型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简捷直观的方法.用图解题的关键:用图形准确表示出试验的全部结果所构成的区域,由题意将已知条件转化为事件A满足的不等式,在图形中画出事件A发生的区域.9. 在△ABC中,若a+c=ABC面积的最大值是_______.【答案】6【解析】分析:由条件可得△ABC得S的最大值.详解:在△ABC+c=ABC故△ABC面积的最大值是6.故答案为:6.点睛:(1)利用基本不等式求最值,一定要注意应用条件;(2)尽量避免多次使用基本不等式,若必须多次使用,一定要保证等号成立的条件一致.10. 设△ABC中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B﹣C=90°,b+c,则角C=_______.【答案】15°【解析】分析: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与三角恒等变换即可求得答案.ABC中,B﹣C为钝角,又b+c=a,,又解得.故答案为:15°.点睛:利用正、余弦定理解三角形时,要注意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对角的范围的限制.11. 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2c cosB=2a+b,若△ABC的面积ab的最小值为_______.【答案】c cosB=2a+b,,的面积为,化简得点睛:本题考查正余弦定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及基本不等式相结合.12. n_______.【解析】分析:设公差为d,利用等差中项的性质,通过两次平方运算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设公差为d为正项数列,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等差数列的性质,考查等差中项的性质,考查化归与方程思想.13. 已知实数a,b,c满足a>c﹣2_______.【答案】3)【解析】分析:先由条件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求得.a,b,c满足a>c﹣2再由,可得由①②可得得取值范围为(,3).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的应用.14. 已知正数x,y满足x+2y=1_______.【解析】分析:利用“乘1法”和基本不等式即可得出.x,y满足x+2y=1,当且仅当时取等号,的最小值为18.故答案为: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请在答题纸指定区域.......内作答,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5. 为了解学生身高情况,某校以10%的比例对全校700名学生按性别进行抽样检查,测得身高情况的统计图如下:(1)估计该校男生的人数;(2)估计该校学生身高在170~185cm之间的概率;(3)从样本中身高在180~190cm之间的男生中任选2人,求至少有1人身高在185~190cm之间的概率.【答案】(1)400(2)0.5(3【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出样本中男生人数,再由分层抽样比例,估计全校男生人数;(2)由统计图计算出样本中身高在170~185cm之间的学生数,根据样本数据计算对应的概率;(3)利用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以及对应的概率试题解析:(Ⅰ)样本中男生人数为40 ,由分层抽样比例为10%估计全校男生人数为400. (Ⅱ)由统计图知,样本中身高在170~185cm之间的学生有52人,样本容量为70 ,所以样本中学生身高在170~185cm之间的频率故有估计该校学生身高在170~185cm 之间的概率p=(Ⅲ)样本中身高在180~185cm之间的男生有4人,设其编号为①,②,③,④,样本中身高在185~190cm之间的男生有2人,设其编号为⑤,⑥,从上述6人中任取2人的树状图为:故从样本中身高在180~190cm之间的男生中任选2人的所有可能结果数为15,至少有1人身高在185~190cm之间的可能结果数为9考点:频率分布直方图;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视频16. 已知函数(1)若对于任意的x∈[m,m+1],都有0成立,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2)如果关于x m的取值范围.【答案】(1)0).(2){m|m≤﹣4,或m≥﹣1}.【解析】分析:(1)由题意可得m的取值范围;(2﹣1,由此求得实数m的取值范围;详解:(1)由题意可得:即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0).(21,求得m≤﹣4,或m≥﹣1,即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m|m≤﹣4,或m≥﹣1}.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应用,体现了转化的数学思想.17. 在△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cosB a=5c.(1)求sinC的值;(2)若△ABC的面积,求b的值.【答案】(12【解析】分析:(1)△ABC中,由条件利用余弦定理求出b=,,由cosB sinB(2)由a=5c,可得sinA=5sinC的值,由△ABC得面积S•sinB,即可求得b的值.详解:(1)∵△ABC中,cosB a=5c,故由余弦定理可得b2=a2+c2﹣2ac•cosB=18c2,∴b=.求得sinC=(2)∵a=5c,∴sinA=5sinC∴△ABC的面积S.又∵△ABC的面积S=•sinB=2b点睛:(1)判断三角形形状要对所给的边角关系式进行转化,使之变为只含边或只含角的式子,然后进行判断;(2)在三角变换过程中,一般不要两边约去公因式,应移项提取公因式,以免漏解;在利用三角函数关系推证角的关系时,要注意利用诱导公式,不要漏掉角之间关系的某种情况.。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联考高一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设全集,,,则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A. B. C. D.【答案】C【解析】图中阴影部分所表示的集合为,全集,,所以,,故选C.2.下列四组函数中,表示同一函数的是()A.与B.与C.D.【答案】D与与【解析】在选项中,前者的属于非负数,后者的,两个函数的值域不同;在选项中,前者的定义域为在选项中,,后者为定义域是或,定义域不同;在选项中,两函数定义域不相同;的定义域为,定义域不相同,值域、对应法则都相同,所以是同一函数,故选D.3.函数A. B.【答案】B【解析】要使函数故选B.的定义域为()C. D.有意义,则,则,故函数的定义域是,4.下列函数中为偶函数且在A. B. C.【答案】B 上单调递减的函数是()D.【解析】项,定义域为,不是偶函数,故项错误;项,定义域为,,是偶函数,由反比例函数性质可得,在上单调递减,故项正确;项,在递增,故项错误;项,5.函数A. B.【答案】A原函数是奇函数,故错误,故选B.的单调递增区间是()C. D.【解析】函数的定义域为,设,根据复合函数的性质可得函数的单调增区间即的单调递增区间是的单调减区间,,故选A.的单调减区间为,函数【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对数函数的性质、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属于中档题.复合函数的单调性的判断可以综合考查两个函数的单调性,因此也是命题的热点,判断复合函数单调性要注意把握两点:一是要同时考虑两个函数的的定义域;二是同时考虑两个函数的单调性,正确理解“同增异减”的含义(增增增,减减增,增减减,减增减).6.已知函数A. B. C.【答案】B【解析】设,,则函数D.的值域为(),时,,时,,的值域为7.已知A. B.【答案】C ,故选B.,则不等式C.的解集为()D.,综上【解析】设,则不等式等价为,作出的图象,如图,由图象可知时,,即时,,若,由得,解得,若,由,得,解得,即不等式的解集为,故选C.8.一水池有两个进水口和一个出水口,每个水口的进、出水速度如图甲、乙所示,某天0点到8点该水池的蓄水量如图丙所示,给出以下3个论断:①0点到4点只进水不出水;②4点到6点不进水只出水;③6点到8点不进水也不出水,其中一定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C.①③D.①【答案】D【解析】由甲、乙两图可得进水速度为,出水速度为,结合丙图中直线的斜率可知,只进水不出水时,蓄水量增加的速度是,故①正确;不进水只出水时,蓄水量减少的速度是,故②不正确;两个进水一个出水时,蓄水量减少的速度是,故③不正确,故选D.9.若在上为减函数,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A. B. C. D.【答案】C【解析】为上的减函数,时,递减,即,①,时,递减,即,②且,③联立①②③解得,,故选C.【方法点晴】本题主要考查分段函数的解析式及单调性,属于中档题.分段函数的单调性是分段函数性质中的难点,也是高考命题热点,要正确解答这种题型,必须熟悉各段函数本身的性质,在此基础上,不但要求各段函数的单调性一致,最主要的也是最容易遗忘的是,要使分界点处两函数的单调性与整体保持一致.10.若,,,定义在上的奇函数满足:对任意的且都有,则的大小顺序为()A. C.B. D.【答案】B【解析】对任意且都有,在上递减,又是奇函数,在上递减,由对数函数性质得,由指数函数性质可得,又11.设集合,,,故选B.,从到建立的映射中,其中为函数值域的映射个数为()A.9个B.8个C.7个D.6个【答案】D12.已知定义在上的函数在上是减函数,若是奇函数,且,则不等式的解集是()A.C.【答案】AB. D.【解析】由是把函数向右平移个单位得到的,所以函数的图象关于对称,如图,且,或,,结合函数的图象可知,当时,综上所述,的解集是,故选A.【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抽象函数的奇偶性与单调性的应用以及函数的图象的变换,属于难题.将奇偶性与单调性综合考查是,一直是命题的热点,解这种题型往往是根据函数在所给区间上的单调性,根据奇偶性判断出函数在对称区间上的单调性(偶函数在对称区间上单调性相反,奇函数在对称区间单调性相同),然后再根据单调性列不等式求解.二、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2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13..已知幂函数【答案】【解析】由题意令,故答案为.14.设【答案】(1).【解析】的图像过点,则的值为_________.,由于图象过点,得,,那么的解析式_________,定义域为_________.(2).,令,,故答案为(1),(2).( (15. 设函数【答案】3 【解析】令,则,,若 ,则 _________.,是奇函数, ,即,故答案为 .16. 若函数【答案】在 上为减函数,则实数 的取值集合是_________.【解析】显然,求导函数可得: 函数 在区间 上是减函数,在区间 上恒成立, , 或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故答案为 ................三、解答题 (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70 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 求下列各式的值:(1) ;(2) .【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 1)直接利用指数幂的运算法则求解,化简过程中注意避免计算错误; 2)直接利用对数运算法则,化简过程中注意运用换底公式.试题解析:(1)原式=(2)原式=18.已知函数为集合.(1)求集合和集合;的定义域为集合,关于的不等式的解集(2)若,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详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及含参数的不等式的解法解不等式即可分别求出集合;(2)等价于,利用(1)的结论根据的包含关系,分类讨论,分别得到关于的不等式,解出即可得结果.试题解析:(1)若有意义,则所以的定义域;的解集为集合当当当时,集合时,集合时,集合;(2)因为所以由(1)当当当时,时,时,集合即即综上,实数的取值范围是.【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定义域、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集合的子集以及分类讨论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高中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思想方法,是中学数学四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之一,尤其在解决含参数问题发挥着奇特功效,大大提高了解题能力与速度.运用这种方法的关键是将题设条件研究透,这样才能快速找准突破点.充分利用分类讨论思想方法能够使问题条理清晰,进而顺利解答,希望同学们能够熟练掌握并应用与解题当中.19.设函数.( ,利用函数单调性及(1)若(2)若【答案】(1),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2)【解析】试题分析: 1)可得结果;(2)等价于 等价于方程时,无解,根据判别式小于零即恒成立,分离参数可得,求出试题解析:(1)因为方程的最小值,从而可得结果.无解,所以 的判别式 或有两个相等的实根为 ,即或所以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2)由题意当时,,即 ,令所以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20. 已知函数(1)求 的值; .( 且 )为奇函数.(2)求函数 的值域;(3)判断的单调性并证明.【答案】(1)2(2)(3)详见解析【解析】试题分析:(1)利用,求得,验证此时 为奇函数即可;(2)化简即可得结果;(3)任取,作差性质可得,化简分解因式可得,从而可得结果.,利用指数函数的试题解析:(1)因为 的定义域为所以,当 时,可得则 为奇函数,所以(2)因为又所以(3)的值域为;为上的增函数.证明:对任意的,因为所以,,所以为上的增函数.【方法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值域、奇偶性以及函数的单调性,属于中档题.利用定义法判断函数的单调性的一般步骤是:(1)在已知区间上任取;(2)作差;(3)判断的符号,可得在已知区间上是增函数,可得在已知区间上是减函数.21.设函数(1)求函数.的定义域;(2)若对任意实数,关于的方程总有解,求实数的取值范围.【答案】(1)详见解析(2)【解析】试题分析:(1)对,分三种情况讨论,分别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求解不等式即可得结果;(2)任意实数的值域为,的结果.方程的值域为总有解,等价于函数,利用判别式非负,解不等式即可试题解析:(1)由有意义当当当时,时,时,的定义域为的定义域为的定义域为(2)对任意实数方程总有解,等价于函数的值域为则的值域为,则至少有一解,,实数的取值范((围22. 设函数(1)判断函数(2)求函数.的奇偶性;在 上的最大值 的解析式.【答案】(1)为非奇非偶函数(2)【解析】试题分析: 1)当 时,可得 ,可得 为奇函数,当 时,由且,可得 为非奇非偶函数; 2)根据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与区间之间的关系,对分三种情况讨论,分别结合函数单调性可得函数式.在 上的最大值,从而可得 的解析试题解析:(1) 当时,所以当为奇函数;时,所以为非奇非偶函数;,则(2),当当时, 在时,上是单调递增函数,在其中上是单调递增函数, 在 上是单调递减函数.当当时时,,当时,在上是单调递增函数, 在 上是单调递减函数.当 时, 在 上是单调递增函数,所以函数在上的最大值的解析式。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英语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命题教师:韩紫轩第I卷(选择题共90分)第一部分:听力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1.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do?A. Rent a car.B. Get a license.C. Change a card.2. Whom does the woman suggest the man speak to?A. Mr. Brown.B. Mr. Smith.C. Mrs. Brown.3. What’s wrong with the woman?A. She locked herself in the apartment.B. She forgot to change the lock.C. She couldn’t find her keys.4. When was James’ plane supposed to arrive?A. At 1:50.B. At 2:10.C. At 2:45.5. What does the woman say about the meeting?A. It will begin as scheduled. .B. It is brought forward.C. It has been canceled.第二节(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 15 分)听第6段材料,回答6、7题。
6. What is the woman weak in?A. Reading in French.B. Writing in Spanish.C. Speaking in Spanish.7. Why does the woman talk to the man?A. To apply for a job.B. To discuss her studies.C. To choose a language course.听第7段材料,回答第8、9题8. What does the woman want to find out?A. The way to get to the airport.B. The work hours of the bus pany.C. The timetable of the bus to the airport.9. What is the correct telephone number?A. 3506864700.B. 3506884700.C. 3508864700.听第8段材料,回答第10至12题。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徐州市2018级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祝考试顺利★(解析版)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认真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页,包含单选题(第1题~第8题)、多选题(第9题~第12题)、填空题(第13题~第16题)、解答题(第17~第22题)。
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在答题卡上按照顺序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作答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
请注意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5.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破损。
一律不准使用胶带纸修正液、可擦洗的圆珠笔。
一、单选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且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平面内,复数z=-3+4i对应的点位于A.第一象限B.第二象限C.第三象限D.第四象限2.函数f(x)=x2-sinx在区间[0,π]上的平均变化率为A.1B.2C.π2D.π3.若复数z满足(1+2i)z=-3+4i(i是虚数单位),则|z|为D.54.函数f(x)的定义域为开区间(a,b),导函数f'(x)在(a,b)内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f(x)在开区间(a,b)内极小值的个数为A.1个B.2个C.3个D.4个5.将4个不同的文件发往3个不同的邮箱地址,则不同的方法种数为A.34B.43C.A 43D.C 436.已知z 1,z 2∈C,|z 1|=|z 2|=1,|z 1+z 2|=3,则|z 1-z 2|=A.0B.1C.3D.27.若点P 是曲线y =x 2-lnx 上的任意一点,则点P 到直线y =x -2的最小距离为 A.2 B.22 C.12D.1 8.洛书,古称龟书,是阴阳五行术数之源,被世界公认为组合数学的鼻祖,它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之一。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检测试题高 一 数 学参考公式:柱体的体积V Sh =,其中S 是柱体的底面积,h 是柱体的高. 锥体的体积3ShV =,其中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是锥体的高. 球的体积343R V π=,其中R 是球的半径.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计70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1.sin15cos15的值是 ▲ .2.若tan 2α=,则tan 4πα⎛⎫+⎪⎝⎭的值是 ▲ . 3.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异面直线11A C 与1B C 所成角的大小是 ▲ .4.函数2sin sin cos y x x x =+的最小正周期是 ▲ .5.在ABC ∆中,如果4:3:2sin :sin :sin =C B A ,那么cos C = ▲ . 6.将一个底面半径为2,高为9的圆柱形铁块熔化后重新铸造成一个半径为r 的铁球(不及损耗),则r 的值为 ▲ . 7.在△ABC 中,已知cos cos a A b B =,则△ABC 的形状是 ▲ . 8.若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径为10、圆心角为65π的扇形,则该圆锥的体积为▲ .9.为了测量灯塔AB 的高度,第一次在C 点处测得 30=∠ACB ,然后向前走了40米到达点D 处测得45ADB ∠=,点B D C ,,在同一直线上,则灯塔AB 的高度为▲ . 10.已知13sin ),0142πααββα=-=<<<,则β= ▲ . 11.已知,l m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命题:①若,,//,//,l m l m ααββ⊂⊂则//αβ; ②若 l m αα⊥⊥且,则//l m ;③若//,,l m αβαβ⊂⊂则//l m ; ④,//,l m αβαβ⊥⊥,则l m ⊥. 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 .12.△ABC 中,3sin 5A =,cos C =513,则sin B = ▲ .13.△ABC 中,6a =,60B =,若解此三角形时有两解,则b 的取值范围为 ▲ .14.△ABC 中,A =120°,AB =4,点M 是边BC 上一点,且CM =4MB ,AM=5,则BC 的长为 ▲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计90分。
2017-2018学年浙江省杭州市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4分)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时间B.速率C.路程D.位移2.(4分)在国际单位制中,属于基本量及对应的基本单位正确的是()A.长度(m)B.能量(J)C.力(N)D.加速度(m/s2)3.(4分)如图是某同学五一小长假上海到杭州火车票。
从铁路售票网査询到该趟列车从上海到杭州历时1小时21分钟,行程为169公里,则下列说法()A.图中11:22表示一段时间B.该列车高速行驶时,可以取5m位移的平均速度值C.该趟列车从上海到杭州的平均速度约为125km/hD.该趟列车的最高速度为231km/h4.(4分)如图所示,在倾斜角为30°的斜面上有一质量为m=20kg的箱子,一个小朋友用平行斜面向上的F=60N的力推箱子,箱子仍然保持静止。
关于箱子受到的作用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的大小为60NB.因动摩擦因数未知,故摩擦力大小不能确定C.箱子受到的摩擦力的方向与推力F的方向相同D.小朋友施加了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推力后,箱子对斜面的压力增大5.(4分)如图所示,一根杆子,放在水平地面上并靠在墙壁上,与地面的接触点为A,则地面对杆子的弹力方向正确的是()A.F1B.F2C.F3D.F46.(4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经历数月的飞行轨道缓慢降低过程,于2018年4月2日8时15分左右,完成了使命绝大部分器件在再入大气层过程中烧蚀销毁,最后落入位于南太平洋中部区域。
下列关于“天宫一号”经数月缓慢降低轨道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天宫一号的线速度越来越大B.天宫一号的角速度越来越大C.天宫一号的周期越来越大D.天宫一号的加速度越来越大7.(4分)一颗小钢球和一个乒乓球以相同初速度同时竖直向上抛出,乒乓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与其速度大小成正比,小钢球受到的空气阻力可以忽略不计,则下图中关于小钢球和乒乓球运动的速度v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可能正确的是()A.B.C.D.8.(4分)子弹射出枪口时的动能与子弹横截面积的比值称为“枪口比动能”。
重庆一中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题+语文+Word版含答案秘密★启用前2018年XXX高2020级高一上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卷2018.1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
2.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号、姓名、班级填写在答题卡上。
3.作答时,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的题号下面。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原创)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XXX的自然美XXX的美在于真,也就是自然。
这同他的思想、生活和为人是完全一致的。
他作诗不存祈誉之心,生活中有了感触就诉诸笔墨,既无矫情,也不矫饰,一切如实说来,真率而又自然。
《五柳先生传》说:‚尝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
XXX这表明了他的创作态度。
正如XXXXXX所说:‚渊明所以不可及者,盖无心于非誉、巧拙之间也。
‛XXX爱的是自然,求的是自然,自然就是他最高的美学理想。
XXX说:‚渊明诗所以为高,正在不待安排,胸中自然流出。
‛这些话正道出了陶诗的风格特点。
XXX的诗和生活完整打成一片,他似乎偶然写诗,只是从生活中领悟到一点道理,产生了一种感情,蕴含在心灵深处,一旦受到外力的诱发(如一片光景,一节古书,一件时事),便采取了诗的形式,像泉水一样流溢出来。
XXX以自然本色取胜,它的美是朴素美。
我们在陶诗里很难找到奇特的意象、夸张的手法和华丽的词藻。
如‚种豆南山下‛,‚今日天气佳‛,‚秋菊有佳色‛,全都明白如话,好像绘画中的白描,另有一种使人赏心悦目的韵味。
然而,如果仅仅是朴素平淡,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陶诗的好处是朴素中见豪华,平淡中有瑰奇。
正如XXX所说,‚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
‛XXX所描写的往往是最平常的事物,那些在别人看来平平淡淡的东西,一经诗人笔触,就给人以新鲜的感觉。
如《归园田居》(其五)‚山涧清且浅,可以濯我足。
江苏省徐州市2024-2025学年高一生物下学期期中抽测试题留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仔细阅读本留意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本试卷共6页,包含单项选择题(第1题~第30题)、非选择题(第31题~第37题)。
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在答题卡上依据依次在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作答必需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
请留意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4.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晰,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5.请保持答题卡卡面清洁,不要折叠、破损。
一律不准运用胶带纸、修正液、可擦洗的圆珠笔。
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包括30题,第1~10题每题1分,第11~30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下列图像中能表示初级精母细胞的是2.只有减数分裂发生,不在有丝分裂中发生的现象是A.同源染色体配对B.纺缍体的形成C.着丝点的分裂D.DNA的复制3.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和遗传信息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1条染色体中只含1个DNA分子B.真核细胞中的基因都位于染色体上C.1个DNA分子中含有很多基因D.基因中脱氧核糖的排列依次代表遗传信息4.一对都是白化病基因携带者的夫妇,生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A.12.5%B.25%C.75%D.50%5.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AaBb,则F1不行能出现的基因型是A.aabbB.AabbC.AaBbD.AABb6.如图为一对同源染色体在减数分裂时的配对行为,表明染色体结构发生了A.倒位B.重复C.缺失D.易位7.猪和猫的体细胞都含有38条染色体,但它们的性状差异很大,根本缘由是A.生活环境不同B.细胞结构不同C.蛋白质的种类和功能不同D.DNA中碱基排列依次不同8.如图所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的时期是A.①B.②C.③D.④9.人的一个染色体组中A.含46条染色体B.染色体形态、功能各不相同C.性染色体为XX或XYD.肯定存在等位基因10.孟德尔进行的一对相对性状杂交试验中,F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值取决于A.环境条件的影响B.与F1相交的另一亲本的基因型C.F1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D.另一亲本产生配子的种类及比例11.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的优越性表现在通过有性生殖A.可增加遗传物质重组的机会B.可保持亲、子代遗传性状的稳定C.可保障亲、子代都为二倍体个体D.可在短时间内快速增加子代数量12.在说明分别现象的缘由时,下列哪项不属于孟德尔假说的内容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确定的B.基因在体细胞中染色体上成对存在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D.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13.人类红绿色盲性状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限制的。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高一数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5分,满分70分,将答案填在答题纸上)
1.直线2+-=x y 的倾斜角是 .
2.过点(-1,3)且平行于直线032=+-y x 的直线方程为 .
3.在ABC ∆中,已知三个内角C B A 、、满足4:3:2sin :sin :sin =C B A ,则
=C cos .
4.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1*N n n n a n ∈+=,那么81是这个数列的第 项.
5.求值:)12
7sin 127(cos )127sin 127(cos ππππ-⋅+= . 6.设n S 是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已知11,362==a a ,则=7S .
7.已知数列{}n a 为正项等比数列,4,942==a a ,那么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n a .
8.设⎪⎭
⎫ ⎝⎛∈=⎪⎭⎫ ⎝⎛
-2,6,546cos ππαπα,则=αcos . 9.已知直线1l 的方程是0=+-b y ax ,2l 的方程是0=--a y bx ,其中b a ab ≠≠,0,则下列各示意图形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 ② ③ ④
10.在ABC ∆中,C B A 、、所对的边分别为c b a 、、,且12+=++c b a ,
C B A sin 2sin sin =+,且3π=
C ,则ABC ∆的面积=S . 11.=++ 40tan 20tan 340tan 20tan .
12.若8732sin ,2,4=⎥⎦
⎤⎢⎣⎡∈θππθ,则=θsin . 13.在地面O 点的正上方有气球p ,从O 点的正西方A 点,测得气球P 的仰角为45°,同时
从O 南偏东60°的B 点,测得气球P 的仰角为60°,B A ,两点间的距离为h (单位米),则气球P 离地面距离为 米.
14.数列{}n a 中,13-=n a n ,现将{}n a 的各项依原顺序按第k 组有k 2项的要求进行分组:(2,5),(8,11,14,17),(20,23,26,29,32,35),···,则第n 组中各数的和为 .
二、解答题 (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已知),2(,53sin ππ∈=x x ,求x 2cos 和)4
tan(π+x 值. 16.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24,5742=+=a a a ,
(1)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设12-=n a n b ,求10321b b b b +⋅⋅⋅+++的值.
17.如图,在矩形ABCD 中,已知F E AD AB 、,1,3==分别是AB 的两个等分点,DF AC ,相交于点G ,请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证明DF EG ⊥,并写出详细过程.
18.如图所示,圆O 是一半径为1的圆形钢板,为生产某部件需要,需从中截取一块多边形ABCDFGE .其中AD 为圆O 的直径,G C B 、、 在圆O 上,F E AD BC 、∥,在AD 上,且BC OF OE 2
1==,FG EG =.
(1)设θ=∠AOB ,试将多边形ABCDFGE 面积S 表示成θ的函数关系式;
(2)求多边形ABCDFGE 面积S 的最大值.
19.在ABC ∆,已知C B A 、、成等差数列.
(1)求角B 的大小;
(2)已知A C b sin 2sin ,2==,求ABC ∆的面积;
(3)求C A 22cos cos +的取值范围.
20.已知数列{}n a 的各项不为0,首项为21=a ,前n 项的和为n S ,且)(214*11N n a a a a S n
n n n n ∈-=-++. (1)求2a 的值;
(2)设n
n n n a a a b -=+1,求数列{}n b 的通项公式; (3)若),(*r p m N r p m a a a r p m ∈、、、、成等比数列,试比较2p 与mr 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