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课件《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
- 格式:ppt
- 大小:942.00 KB
- 文档页数:26
第2课时笔算乘法(进位)教学内容:教科书P49例2,教科书P50“练习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1.理解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并会用竖式计算。
2.通过不同笔算方法的对比,让学生灵活应用合适的笔算方法解决问题。
3.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思维的灵活性,再次体会数学方法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掌握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
教学难点:灵活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口算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不进位笔算。
现在,我想检验一下大家,敢挑战吗?课件出示习题。
指导学生回忆计算法则:用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分别去乘另一个数,乘到哪一位,积的末位就与那一位对齐,最后再把两个部分的积相加。
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科书P49例2。
师:你们从图中了解到哪些数学信息?生: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
要求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列式为48×37。
(一)估算并交流。
师:请大家先估计一下,大约需要多少盒酸奶?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议一议。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师:你们是怎么做的?谁来说说?师:哪种方法更接近准确值?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师:看来,预设1的方法与准确值相差最少,也较为简便,即方法最佳。
【设计意图】在设计中特意安排了“估一数”与“估两数”的教学环节,以此来引导学生在估算时有个清晰的思路。
尤其在估算之后,又通过比较误差的大小,把合理选择算法落实到估算之中。
(二)探究算法。
1.学生尝试计算。
师:通过刚才的估算,同学们已经知道48×37的结果大约是1850,那么准确结果是多少呢?请大家动笔列竖式算一算。
学生先独立笔算,再与同桌进行讨论,教师巡视。
师:同学们,你们同意哪种方法呢?大部分同学同意第二种算法,因为3表示的是3个十,所以是乘30。
师:你们在写竖式的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吗?生:在计算的过程中,有时不能直接口算出结果,可以像一位数乘法那样,一位一位地去乘,同时把进位的数写到相应的地方。
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进位)》(教材49页例2)【市一等奖教案+同步作业】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49页例2教学目标:1、用已有经验对问题情境进行探索,解决实际生活中的计算问题,经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计算过程,掌握进位笔算乘法的方法。
2、学会运用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引导学生经历用数学语言表达计算步骤和方法的全过程,提高数学运算、思维辨析和概括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笔算乘法方法,正确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
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
教学难点:能够将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方法迁移到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正确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比一比,算一算1 32 7 2 4× 3 × 5学生分男、女生2组比赛,每组做一题。
完成后指名学生说计算过程。
师:为什么第一组算得快些?师:进位笔算乘法比较麻烦,大家一定要细心计算。
2、课件出示 34×21师:为公平比赛,这次算同一道题。
这是怎样的笔算乘法?板书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师:你是怎样算的呢?指名学生具体说说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过程。
3、揭示主题。
师:今天就利用大家掌握的数学知识,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乘法!二、探究新知1、情景导入,提出问题。
出示例题2:春风小学有37个班、,平均每班有48人,一顿午餐要为每人配备一盒酸奶,一共需要多少盒酸奶?师: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知道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怎样列式?指名回答板书:48×37师: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求37个48是多少)2、估算。
师:你能告诉负责采购的老师大约要准备多少盒酸奶吗?指名说估算算法。
板书:估算:48≈50 37≈40 50×40=2000(盒)师:你认为实际计算的准确值比估算的2000盒多还是少?为什么?师:准确值比2000小,实际需要准备多少盒酸奶呢?一起算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