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调查及思考——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622.63 KB
- 文档页数:5
教学与科研Teaching & Research– 264 –1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顶岗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不同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情况不同,高校经济背景也存在较大差异,校企合作状况也不同,所以不同学校学生的顶岗实习状况也存在差异。
部分问题是共性的,共性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1 顶岗实习制度不健全当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顶岗实习制度不健全问题,尤其是一些刚升格为高职的院校、部分民办院校,存在顶岗实习与专业不符等问题。
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很多高职院校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设计,对学生实习关注度不够,很多学校只是给学生联系实习企业,但从不关心学生在企业是否能够学习到专业知识,部分学校把学生安排在建筑工地上,干一些与专业不符的实习,导致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不愿意接受学校安排的岗位,自己在学校外找与专业不符合的企业实习。
1.2 企业不愿意接纳顶岗实习生一些企业不愿接纳顶岗实习生,或有岗位限制且功利性较强,很多企业不愿意接受实训的学生。
因为实习的学生一般都不会干很长时间,所以很多企业不愿意接收。
加上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在建筑企业或施工现场多以技术员或工长助手的身份进行实习,由于建筑工程的特殊性,学生顶岗实习一般都需要参与到工程中,学生参与其中,建筑公司不仅要承担指导和管理的责任,同时要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
高职学生刚出学校能力有限,很多企业认为接纳短期的实习毕业生不划算,因此很多建筑单位不愿意接受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毕业的高职生。
1.3 学生顶岗实习的职业素质教育亟待加强当前很多建筑公司对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评价尚可,大部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较强,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很多学生吃苦能力有限,他们认为自己是大学生,所以不愿意在一线岗位工作,认为自己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所以一旦遇到一些挫折,就会有很多学生冲动辞职。
这也反映了学生在谦虚谨慎、爱岗敬业、勤劳诚恳等职业素养方面的某种缺失,因此,在顶岗实习期间,我们要注重加强学生的职业素质教育。
科技信息2008年第24期SCIENCE &TECHNO LO GY INFORMATION ●1.引言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应用型的专门人才,强调的是“应用’,注重的是“实践,在高职教育中,实践教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培养学生实际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关健。
而基于全部课程学完后进行的毕业综合实训则是实践教学的重中之重,它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最后一环。
而就建筑施工技术这个专业的特点而言,对于学生的实际技能和动手能力的要求更为突出。
所以毕业综合实训,必然要达到专业的目的: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践,融会贯通专业理论知识,在实践中逐步了解自己的特点,确定个人的发展方向,为下一步直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
2.毕业综合实训模式的选择毕业综合实训基本模式一般有论文模式、实习报告模式、设计模式等三种模式。
2.1论文模式撰写论文模式是结合学生的具体实训岗位和实训任务,紧密围绕实训的相关内容,选择一个明确的论文课题,然后便实践边查阅相关资料,特别是能结合岗位搜集第一手的素材,然后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
这样,让学生带着课题有目的去企业实习,可以更好地将理论联系实际、将理论应用于实际;而且,针对看得见、摸得着的课题更容易使学生入门,更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将所学的知识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撰写论文模式的一般流程:确定实训岗位和内容→制定论文任务书→查阅资料或到企业搜集论文索材→编写论文开题报告→撰写论文初稿→修改完善论文→定稿、答辩。
2.2实习报告模式实习报告模式是指根据专业培养方向和就业导向,学生在落实实习单位后全程在相关企业一边进行顶岗实习,一边撰写实习报告,实习报告要写出具体的综合实训内容概要、对自己所从事工作掌握程度的认识或实习心得等内容。
实习报告模式的一般流程是: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确定研究的课题→到企业实习→边实习边收集第一手的资料、数据→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写出实训报告→结题。
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与思考1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院校有效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最重要形式,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针对我国现阶段人才需求量大、高职学生综合素质较低的一种人才培养模式,顺应了职业教育发展的潮流。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及各项政策的出台,顶岗实习将成为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人才培养模式,但就目前而言,还处于探索与完善阶段。
1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院校顶岗实习已取得了一些成果,校企合作领域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推广。
但实践证明,在现实中,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仍然存在许多问题。
1.1顶岗实习基地不足,岗位不对口,缺少轮岗的机会如今,许多高等职业院校虽然建立了不少实习基地,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多数高职院校现有的实习基地总体规模,还不能充分保证每一个毕业班学生都能在实习基地有至少一学期的顶岗实习机会,一些高校不得已干脆让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
通过调查了解,学生在单位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的专业不对口或者不完全对口的现象十分普遍,使得学生所学的1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需求相脱节,影响了学生实习的积极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顶岗实习这一教学工作开展的效果。
学生在单位实习,大都是只被固定在一个岗位上,很少有机会轮岗换岗,不能按计划学习各个岗位的技术技能,很少有机会接触企业核心技术岗位,学生在顶岗实习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很少,未能达到预期效果,这也导致学生在实习过程中表现得不够积极主动。
1.2对学生的指导,管理不够高职院校在实习过程中对实习生缺乏有效地指导和管理,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学生刚到企业参加顶岗实习时大都对新的工作环境不太适应,缺乏归属感,而且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如果高职院校不予以重视,不及时加以引导和管理,学生在工作和生活方面就会很容易出问题。
尽管参加顶岗实习的每班都有指定的实习指导教师,但一个班级学生有40多人,并且分散在不同企业顶岗实习,指导老师在多数情况下只能通过电话、微信和QQ等和学生交流,这种遥控的方式对40多名学生进行指导和管理,鞭长莫及,而且指导老师还有其它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精力有限,心有余而力不足,效果如何就不言而喻了。
浅谈高职建筑工程专业顶岗实习的实施【摘要】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提高学生实践技能、实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针对高职建筑工程专业特点及实习现状,要重新认识顶岗实习的重要性,并从统一思想、制度保障、安全管理、科学评价等方面入手,抓好顶岗实习环节的实施工作。
【关键词】高职;建筑工程;顶岗实习一、顶岗实习概述1.顶岗实习的产生背景2006年以来,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评估及示范院校建设,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入人心,传统教育体系正在逐渐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培养模式的创新。
在高职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于毕业前的综合实习,越来越重视贴近真实的工作环境,重视到生产一线去,以缩短毕业后的岗位适应期,我们称之为“顶岗实习”。
2.顶岗实习的重要性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一个传统优势专业,但建筑产品不同于其他工业产品,它周期长、不可控因素多、技术革新快、施工工序多,使得毕业生在从事相关工作时,需要较长一段的适应才能找准自己的职业切入点。
而顶岗实习恰恰是对这一缺陷的良好补充,让学生毕业前提前走上工作岗位,提前进入工作角色,大大缩短了岗位适应期。
也提高了高职建筑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3.顶岗实习的效果(1)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高职建筑工程专业要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一线人才,高素质体现在多方面,如:敬业、负责、诚信、稳重等。
而学生长年在学校生活,当变换一个环境后,要逐步适应,才能不被现实淘汰。
而顶岗实习恰恰让学生提前到工作环境中,早接触早成长,较早的培养了爱岗敬业的素质;在处理各种工作中学习如何待人接物等。
(2)将知识迅速转化为技能。
建筑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虽进行很多校内实习,但毕竟不是真实的工作环境,很多知识受实训条件限制,只是停留在书本知识的层面。
通过顶岗实习,学生能主动将所学的各种知识综合运用起来,用以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使得原来看似烦躁的理论知识,在一个个真实工作环境中,迅速转化为操作技能,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建筑工程技术实践报告(10篇)建筑工程技术实践报告1一、实习目的通过接触和参加实际工作,充实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培养综合应用的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二、实习内容参加测量工程、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砌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操作实习,学习每个工种的施工技术和施工组织管理方法,学习和应用有关工程施工规范及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学习施工过程中对技术的处理方法。
三、实习概况在实习期间遵守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出勤率高,积极向工人师傅请教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工地技术员的帮助下解决问题。
对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有了很具体的了解,同时对部分工程进行实践操作。
1、钢筋工程钢筋使用必须坚持先检查后使用的原则;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按国家规范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钢筋在现场加工,制作加工工序为:钢筋机械安装→钢筋对焊→锥螺纹加工→弯曲成型→钢筋绑扎。
2、模板工程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的、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
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的、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及支架在混凝土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等作用下胀模(变形)、跑模(位移)甚至坍塌的情况时有发生的。
为避免事故,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提出了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维护和发生异常情况时进行处理的要求。
3、混凝土工程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m3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中受到了影响,这对他们以后的工作和生活经历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五、研究的局限性由于时间和精力有限,71个受试仅来自宁夏一所高职学院的一个自然班,数量上不是很充足,学生们也只是来自两个专业:艺术设计和广告设计专业。
因此,如果学生的数量能够扩大,更多不同专业的学生能够参与研究,结果会更令人信服。
客观地讲,尽管合作学习有很多优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实施合作学习的现实教学中也反映出了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无法得到解决,合作学习的质量会大打折扣。
首先,老师的领悟要到位。
学生小组学习的先决条件是老师对于合作学习理论应该先有一个好的理解,并能将合作学习充分实践在课堂中。
其次,对于学生的培训。
小组学习的质量及与老师的良好配合都直接取决于学生对合作学习的理解。
当然也应看到,合作学习并不是万能钥匙。
在语言教学中,应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实施合作学习,从而能够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使我们的学生得到最大的受益。
参考文献:[1]Cohen,Elizabeth G.Teaching Cooperative Learning[M].The Challenge for Teacher Education[M].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2004.[2]靳玉乐.合作学习[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3]李俏.合作学习的研究及其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材教法,2003,(6).[4]马兰.大班额条件下的合作学习[J].人民教育,2004,(6).[5]王坦.合作教学导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7.2012年第·8期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总第133期Aug2012[摘要]文章针对当前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实践教学环节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基于顶岗实习过程的毕业设计改革为例,阐述了对本专业毕业实践环节中顶岗实习的准备、毕业设计的选题、过程安排、答辩及成绩评定等方面进行的改革看法与措施。
第24卷第4期2016年12月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Journal of Guizhou Radio &Television UniversityVol.24No.4Dec.2016收稿日期:2016-04-20作者简介:唐开军(1985—),男,贵州开阳人,助教。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5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思政课课题“高职学生非专业能力培养的实践与探索———以思政教育教学活动为视角”(编号:2015SZK24)的阶段性成果。
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调查及思考———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唐开军(贵州职业技术学院贵阳550023)摘要:高职院校以培养服务地区经济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顶岗实习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重要的教学环节,对检验学校专业知识教学与非专业能力培养的实际效果、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有着重要意义。
文章以贵州三所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顶岗实习为调查对象,认真分析了学生实习岗位的专业对口性、实习期岗位稳定性以及企业认可度等情况,并提出了丰富专业拓展课程、加强企业岗位需求的市场调查、强化顶岗实习的过程考核、重视对顶岗实习学生心理关怀以及非专业素质培养等改进措施,旨在增强高职学生实习和就业的竞争力,更好地为地区经济发展服务。
关键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调查;竞争力文章编号:1008—2573(2016)04—0059—05Surveys &Reflections on Internship of Vocational Colleges Students :With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as an ExampleTANG Kaijun(Guizhou Vocational Technology InstituteGuiyang550023)Abstract :Vocational colleges aim to train high-skilled talents for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so in-ternship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link in talent training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n testing the practical effect of teaching concerning professional or non-professional training.With students of internship from three vocational colleges in Guizhou as survey object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has conducted analyses of students ’specialty fitness ,post stability ,and enterprise recognition and then put forward some measures such as enri-ching specialty development courses ,enhancing market researches ,strengthening process assessment of in-ternship ,and attaching more importance to psychological care and non-major qualities ,hoping to improving the internship of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their competitiveness.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ternship ;Survey ;CompetitivenessDOI:10.19505/ki.1008-2573.2016.04.012顶岗实习教学环节是指面向区域社会经济、行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充分利用和发展“产、学、研”合作资源,使学生在校完成基础课、主要专业课、专业拓展课程和规定的实践基础训练后,于第三学年或第六学期通过企业和学生双向选择的方式,在实习单位完成为期半年以上的顶岗实习训练[1]。
文章通过对贵州职业技术学院等三所省内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2013级483名学生(其中173人为公立普通高职院校学生,165人为国家级高职示范性院校学生,145人为民办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形成对该专业的顶岗实习教学效果的真实反馈,为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以提升人才培养效果,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本次调查的学生均是自主寻找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的,因此调查数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专业岗位设置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服务地区经济发展,具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技能,适应建筑施工企业生产和管理一线岗位需要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施工现场的主要技术岗位有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标准员、材料员、机械员、劳务员、资料员等。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课程的设置如表1所示,偏向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方向,面向的岗位侧重于施工员、材料员、资料员岗位。
表1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表序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学时分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1建筑测量35127242建筑材料3685216 3建筑施工技术71169818 4建筑结构711610412 5地基基础35644122实习岗位调查分析2.1调查方法及数据源本次调查主要通过对483份学生顶岗实习协议书与483份学生实习综合评价表、学生每周考勤统计表等基础数据统计分析,同时采用电话、QQ 以及微信等方式,对三所高职院校483名顶岗实习学生进行跟踪调查分析,如图1 3所示。
图1实习协议书图2学生更换实习单位微信截图·06·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第24卷图3企业对学校顶岗实习工作的评价表2.2调查内容分析2.2.1顶岗实习岗位对口性调查分析调查分析将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分为专业岗位、专业相关岗位、非专业岗位和自主创业等四个类别。
专业岗位指该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完全满足专业岗位要求的岗位,如施工员岗位、材料员岗位等;专业相关岗位指该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部分满足专业岗位要求的岗位,如隧道、桥梁、公路或者路基工程等施工岗位;非专业岗位指实习岗位与所修专业核心课程完全不相关的岗位;自主创业指学生没选择在企业顶岗实习,自己开公司或者合伙做事。
专业岗位、专业相关岗位、非专业岗位、自主创业统计表如表2所示。
表2实习岗位对口性调查统计表项目专业对口岗位非专业对口岗位专业岗位专业相关岗位非专业岗位自主创业单项人数2261816115百分比(%)46.7937.4712.633.09 84.2615.74通过表2可以看出:学生顶岗实习岗位对口比例为84.26%;非专业对口岗位比例为15.74%。
在进行实习岗位对口性调查的同时,对学生参加建设领域专业人员岗位考试分布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得出,选择参加施工员岗位考试的约为90%以上,选择质量员岗位考试的约为45%,选择材料员岗位考试的约60%,其他岗位无人报考。
产生以上结果的原因主要有:首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设置基本满足学生实习岗位需求,但是专业相关岗位则不能很好地满足;其次,学生选择的建设领域专业人员岗位考试与企业岗位需求不一致,选择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最后,随着自主创业、非专业就业意识的增强,使一部分学生放弃了选择本专业的岗位实习。
2.2.2学生顶岗实习稳定性调查分析顶岗实习岗位稳定性调查分析过程中,将整个实习过程中岗位没有发生变动的分类为“岗位未变动”,岗位发生变动的情况分类为“岗位变动”,统计数据如表3所示。
表3学生顶岗实习稳定性统计表项目岗位未变动岗位变动单项人数43647百分比(%)90.279.73通过表3可以看出,约90%的学生实习岗位稳定性好,近10%的学生发生了实习岗位变动。
主要是因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设置能满足专业岗位要求,绝大部分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实习岗位,对工作环境、实习薪酬等满意;其次,由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设置对于专业相关岗位适应性不够,部分学生因为专业知识的局限或者不足,在专业技能或者心理上表现出对岗位的不适应,因而选择更换更加适合的岗位;再次,在学生的整个实习过程中,对学生缺乏有效的监管、引导和约束,致使学生对岗位稍有不满即更换单位;最后,因为学生所在项目完结而不得不选择新的岗位。
2.2.3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表现的认可度分析学生所在的实习企业对学生顶岗实习表现的认可度通过《企业对学校顶岗实习工作评价表》进·16·第4期唐开军:对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的调查及思考行调查分析,采用分项评价打分的方式进行,其中,学生表现评价分值最大,主要对学生职业道德、岗位表现、工作规范、业务能力、工作实绩等进行评价,分值为为50分;教学管理主要对课程设置、教学指导等进行评价,分值为30分;教学效果主要对技能掌握、职业素养等进行评价,分值为20分。
各分项的分数段分布比例如表4所示。
表4企业评价情况统计表项目学生表现教学管理教学效果分值30-500-2920-3010-190-910-190-9百分比(%)91.68.493.56.5091.38.7由表4可以看出,学生所在的实习企业对学生岗位实习的认可度比较高。
主要是因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设置能满足专业岗位需求,学生在校期间专业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基本达到目标,学生在工作岗位上能运用专业知识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
学生在专业相关岗位进行实习时,专业知识与技能不足,对岗位的适应性差,实习单位的认可度却不是很高。
在此过程中,企业对学校的教学管理与学生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认可度较好。
综上分析后发现存在以下问题: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的主要核心课程设置能较好地满足专业岗位的要求,专业相关岗位则是部分满足,致使学生顶岗实习的对口性和岗位稳定性降低;学生选择建设领域专业人员岗位考试具有盲目性,与企业人才需求存在偏差,顶岗实习的对口率和稳定性也有所降低。
3提高学生顶岗实习教学效果的建议3.1丰富专业拓展课程通过表2的数据分析得出,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部分学生选择在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装饰装修工程等专业相关岗位实习,但表1的核心课程体系中却没有设置这些相关专业课程。
学生在这些专业相关岗位实习时,只能运用到如建筑材料、工程测量以及建筑工程管理等部分相关知识。
为了增强学生顶岗实习时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对口率,在进行专业课程体系设置时,应根据目前学生顶岗实习岗位的实际情况设置相应的专业选修课程或拓展课程,如《桥梁工程》、《道路工程》、《隧道与地下工程》等课程,以适应专业相关岗位拓展的需要,增强实习的对口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