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版(多学时)《机械基础》第八、九章习题(二类参照)
- 格式:doc
- 大小:48.00 KB
- 文档页数:7
《机械基础》课程期末复习提纲一、说明教材:本课程采用的教材为:(1)《机械基础》(多学时)栾学刚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机械基础》(多学时)习题册。
本课程的考核采用学习过程考核+期中考试成绩+期末理论知识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其中,学习过程考核包括上课表现、平时作业、平时测验等30%,期中考试占30%,期末理论知识考核40%。
期末理论知识考核采用闭卷形式,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试题型为:名词解释10%、填空题20%、判断题10%、选择题20%、综合题40%。
考试中自带作图仪器(铅笔、直尺、计算器等)。
二、考试题型(一)名词解释1.机器:执行机械运动和信息转换的装置。
2.零件:机械制造中不可拆的最小单元。
3.构件:组成机构的各个做相对运动的实物体称为构件,它是机构运动的最小单元。
4.部件:为实现一定运动转换或完成某一工作要求,把若干构件组装到一起的组合体。
5.机构: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能实现一定运动形式转换或动力传递的实物组合体。
6.平衡:是指物体相对地球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
7.刚体:就是在力的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
8.二力杆: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平衡的构件称为二力构件,因为工程上,大多数二力构件是杆件,所以常简称为二力杆。
二力杆可以是直杆,也可以是曲杆。
9.约束:物体的空间位置受到周围物体的限制时,这种限制就称为约束。
10.约束反力:约束限制物体运动的力称为约束反力或约束力。
11.平面汇交力系:在平面力系中,各力作用线均汇交于一点的力系。
12.强度:是指在承载作用下,构件抵抗破坏的能力。
13.刚度:是指在承载作用下,构件抵抗变形的能力。
14.稳定性:是指受压的细长或薄壁构件能够维持原有直线平衡状态的能力。
15.内力:在外力的作用下,构件的内部将产生相互作用的力,称为内力。
16.材料的力学性能: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所表现出的变形和破坏方面的特性,称为材料的力学性能。
17.运动副:由两构件直接接触并能产生一定相对运动的联接,称为运动副。
第8章带传动8.1 带传动的主要类型有哪些?各有何特点?试分析摩擦带传动的工作原理。
答:按传动原理的不同,带传动可分为摩擦型带传动和啮型带传动。
前者是依靠传动带与带轮间的摩擦力实现传动;后者是依靠带内侧凸点与带轮外像上的齿槽相啮合实现传功。
摩擦带传动是由主动轮、从动轮、紧套在两轮上的传功带及机架组成的,当原动机驱动主功轮转动时,由于带与带轮间摩擦力的作用,使从动轮一起转动,从而实现运动和动力的传递。
8.2 什么是有效拉力?什么是初拉力?它们之间有何关系?答:当传动带静止时,带两边承受相等的拉力,此力称为初拉力F0。
当传动带传动时,带两边的拉力不再相等。
紧边拉力为F1,松边拉力为F2。
带两边的拉力之差称为带传动的有效拉力F 。
设环形带的总长度不变,可推出F0 12 F1 F28.3 小带轮包角对带传动有何影响?为什么只给出小带轮包角 1的公式?答: 1角增大说明了整个接触弧上的摩擦力的总和增加,从而提高传动能力。
由于大带轮的包角 2大于小带轮的包角 1,打滑首先发在小带轮,因此,只要考虑小带轮的包角1值。
8.4 带传动工作时,带截面上产生哪些应力?应力沿带全长是如何分布的?最大应力在何处?答:带传动时,带中的应力有三个:(1)由拉力产生的拉应力,带全长上分布的,紧边上为 1、松边上为 2、 1> 2。
(2)由离心力产生和离心拉应力 c,作用于带的全长的。
(3)带绕过带轮时发生弯曲,产生的弯曲后应力 b,发生在带上包角所对的圆孤部分,b1 b2。
最大应力发生在带左紧边进入小带轮处。
8.5 带传动的弹性滑动和打滑是怎样产生的?它们对传动有何影响?是否可以避免?答:弹性滑动和打滑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打滑是指过载引起的全面滑动,是可以避免的。
而弹性滑动是由拉力差引起的,只要传递圆周力,就必然会发生弹性滑动,是一种不可避免的物理现象。
8.6 一般来说,带传动的打滑多发生在大带轮上还是小带轮上,为什么?答:因为 1 2,故打滑总是先发生在小轮上。
第一单元认识机械一、填空题1.零件和构件的主要区别在于零件是加工制造的单元体,构件是运动的单元体。
2.机器和机构的总称为机械。
机器与机构的区别是机器能完成机械功或转换机械能;而机构只能完成传递运动和力或改变运动的形式。
3.一般机器由动力部分、执行部分、传动部分、控制部分和支撑及辅助部分组成。
汽车内燃机属于动力部分,车轮属于执行部分。
二、判断题1.机器与机构都是机械,也可以认为机构就是机器。
(×)2.机构就是具有相对运动的构件的组合。
(√)3.零件是加工制造的单元体,构件是运动的单元体。
一个构件,可以是单一的零件,也可以是由几个相互之间没有相对运动但可以拆卸的零件组合而成的刚性体。
(√)三、选择题1.下列属于机构的是()。
A.机床B.纺织机C.千斤顶D.拖拉机2.车床上的刀架属于机器的()。
A.工作部分B.传动部分C.原动机部分D.控制部分3.机器与机构的主要区别是()。
A.机器的运动较复杂B.机器的结构较复杂C.机器能完成有用的机械功或实现能量转化D.机器能变换运动形式4.组成机器的运动单元是()。
A.机构B.构件C.部件D.零件四、简答题1.零件、构件、机构和机器的关系是什么?略I2.请简要介绍不同机器的共同特征。
略第二单元机械零件的设计与制造一、填空题1.机械零件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正常工作,称为失效。
在不发生失效的条件下,零件所能安全工作的限度,称为工作能力。
机械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有整体断裂、过大的残余变形、零件表面的破坏以及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
2.机械零件的结构工艺性是指其结构制造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3.滑动摩擦有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和混合摩擦四种类型。
二、判断题1.摩擦是机器运转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物理现象。
零件的磨损是决定机器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
(√)2.机械零件常用材料主要是高分子材料。
(×)三、选择题1.机件以平稳而缓慢的速度磨损,标志摩擦条件保持恒定不变,此阶段为()阶段。
8-1 轴的功用是什么?转轴、传动轴、心轴有何区别?轴由哪些部分组成?答:轴用于支承旋转零件、传递转矩和运动。
工作时既承受弯矩又承受转矩的轴称为转轴。
用来支承转动零件,只承受弯矩而不传递转矩的轴称为心轴。
主要用于传递转矩而不承受弯矩,或所承受弯矩很小的轴称为传动轴。
轴通常由轴头、轴颈、轴肩、轴环、轴端及不装任何零件的轴段等部分组成。
8-2 轴的常用材料有哪些?什么时候选用合金钢?答:轴的常用材料为碳素钢和合金钢。
合金钢具有较高的机械性能和更好的淬透性,但价格较贵,可以在传递大功率、要求减轻轴的重量和提高轴颈耐磨性时采用,在一般工作温度下,合金钢和碳素钢具有相近的弹性模量,采用合金钢不能提高轴的刚度。
8-3 为什么一般转轴都做成阶梯形?阶梯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应根据什么原则确定?答:阶梯轴各轴段截面的直径不同,各轴段的强度相近,且有利于轴上零件的装拆和固定。
因此阶梯轴在机器中的应用最为广泛。
阶梯轴的各段直径是在初估最小直径的基础上,根据轴上零件的固定方式及其受力情况等,逐段增大估算确定;轴的各段长度主要由轴上零件及相互间的距离所决定。
8-4 进行轴的结构设计时,应考虑哪些问题?答:1.便于轴上零件的装配;2.保证轴上零件的准确定位和可靠固定;3.轴的加工和装配工艺性好;4.减少应力集中,改善轴的受力情况8-5 试从减小轴上载荷、提高轴的强度出发,分别指出图(a)(b)中哪一种布置形式结构更合理?为什么?(a)(b)习题8-5图答:(a)图第一种布置形式的弯矩图第二种布置形式的弯矩图根据弯矩图,第二种布置形式更合理。
(b)图第一种布置形式的弯矩图第二种布置形式的弯矩图根据弯矩图,第一种布置形式更合理。
8-6 轴上零件常用的轴向固定和周向固定方法有哪些?答:常用的轴向固定方式有;轴肩和轴环套筒和圆螺母;弹性挡圈和紧定螺钉;轴端挡圈和圆锥面;常用的周向固定方式有键联接、花键联接、销联接,成形联接及过盈配合联接8-7 判断图中的1、2、3、4处轴的结构是否合理?为什么?习题8-7图答:1处:轴肩高度超过了轴承的安装尺寸,不合理;2处:轴头长度过长,不能实现齿轮的轴向固定;3、4处:结构合理,能保证轴承的轴向定位。
前言
亲爱的年轻老师们:
欢迎光临云天课件!
这本《机械基础练习册全套完整参考解答》终于上传了。
原练习册本来附有答案,但只是对填空、选择、判断这三种题型的答案,而所有的问答题、作图题和计算题都没有给出标准答案,这对于刚走上职教岗位的教师来说,也有一定的不便。
这本参考答案是完整的参考解答,且对原书中某些不恰当的答案也作了纠正,同时答案完全按照原书页码题目位置给出,也便于老师们批改作业。
希望这本参考答案能对你有所帮助!
――云天。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答案第8章8-1解:依题意该转⼦的离⼼⼒⼤⼩为该转⼦本⾝的重量为则,即该转⼦的离⼼⼒是其本⾝重量的倍。
8-2答:⽅法如下:(1)将转⼦放在静平衡架上,待其静⽌,这时不平衡转⼦的质⼼必接近于过轴⼼的垂线下⽅;(2)将转⼦顺时针转过⼀个⼩⾓度,然后放开,转⼦缓慢回摆。
静⽌后,在转⼦上画过轴⼼的铅垂线1;(3)将转⼦逆时针转过⼀个⼩⾓度,然后放开,转⼦缓慢回摆。
静⽌后画过轴⼼的铅垂线2;(4)做线1和2的⾓平分线,重⼼就在这条直线上。
8-3答:(1)两种振动产⽣的原因分析:主轴周期性速度波动是由于受到周期性外⼒,使输⼊功和输出功之差形成周期性动能的增减,从⽽使主轴呈现周期性速度波动,这种波动在运动副中产⽣变化的附加作⽤⼒,使得机座产⽣振动。
⽽回转体不平衡产⽣的振动是由于回转体上的偏⼼质量,在回转时产⽣⽅向不断变化的离⼼⼒所产⽣的。
(2)从理论上来说,这两种振动都可以消除。
对于周期性速度波动,只要使输⼊功和输出功时时相等,就能保证机械运转的不均匀系数为零,彻底消除速度波动,从⽽彻底消除这种机座振动。
对于回转体不平衡使机座产⽣的振动,只要满⾜静或动平衡原理,也可以消除的。
(3)从实践上说,周期性速度波动使机座产⽣的振动是不能彻底消除的。
因为实际中不可能使输⼊功和输出功时时相等,同时如果⽤飞轮也只能减⼩速度波动,⽽不能彻底消除速度波动。
因此这种振动只能减⼩⽽不能彻底消除。
对于回转体不平衡产⽣的振动在实践上是可以消除的。
对于轴向尺⼨很⼩的转⼦,⽤静平衡原理,在静平衡机上实验,增加或减去平衡质量,最后保证所有偏⼼质量的离⼼⼒⽮量和为零即可。
对于轴向尺⼨较⼤的转⼦,⽤动平衡原理,在动平衡机上,⽤双⾯平衡法,保证两个平衡基⾯上所有偏⼼质量的离⼼⼒⾷量和为零即可。
8-4图8 . 7解:已知的不平衡质径积为。
设⽅向的质径积为,⽅向的质径积为作图8 . 7 所⽰。
由静平衡条件得:由图8-7 量得,。
8-5图8 . 9解:先求出各不平衡质径积的⼤⼩:⽅向沿着各⾃的向径指向外⾯。
《机械基础》高考复习分章节同步全套练习册及解答(全套)前言本练习册是针对中职学校机械加工类对口高职升学考试的一套高三复习用分章节同步练习册。
本练习册相较中职机械类高教版《机械基础》(多学时)的配套练习册而言,更多的关注了重庆市中职机械加工类对口高职升学考试的考试大纲,增加了大纲重点内容的题型和题量的强化训练;对于一般了解内容,则题量不多且难度较低,以加强针对性;同时还力图避免超纲的内容出现。
为便于教师的作业批改,本练习册的参考解答与原题页码完全一致(见示例)。
本文档《练习册》在前,《练习册参考解答》在后。
本练习册还可以作为教师平时检测及考试的命题题库使用。
示原题一、填空题1、机器是执行________的装置,用来变换或传递________、________与信息。
2、________是机器与机构的总称。
3、任举三个信息机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构件是机构中的________的________单元体。
5、机器由________部分、________部分、_________部分和_________部分组成。
6、构件是指相互之间能作相对 ________的单元。
7、零件是机器中的最小________单元。
构件是机器中的最小_________单元。
8、一切磨损都分为__________磨损、________磨损和________磨损三个阶段。
9、按照机械的功能分,机床属于________机械,摩托车属于________机械,传真机属于________机械,电动机属于________机械。
10、按照机器的组成,按包含关系排序是:机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零件。
二、判断题1、摩擦和磨损给机器带来能量的消耗,使零件产生磨损,机械工作者应当设计出没有摩擦的机器,以达到不磨损。
()2、火车的车轮与铁轨之间的摩擦属于滚动摩擦,所以铁轨不磨损,可长期使用。
(完整版)高教版(多学时)《机械基础》绪论习题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高教版(多学时)《机械基础》绪论习题)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高教版(多学时)《机械基础》绪论习题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高教版(多学时)《机械基础》绪论习题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完整版)高教版(多学时)《机械基础》绪论习题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 <(完整版)高教版(多学时)《机械基础》绪论习题>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机械基础》绪论习题(多学时)一、填空题1、机械是机器和机构的总称。
零件是机械制造的基本单元,构件是机器的基本单元。
机器由机构组合而成,而机构是由若干个零件刚性连接组成。
2、一台完整的机器通常是由动力部分,执行部分,控制部分, 传动部分组成.汽车的变速箱属于控制部分。
3、零件丧失工作能力或达不到要求的性能时,称为失效 .机械零件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因强度不足而出现的断裂;过大的弹性变形或塑性变形;摩擦表面的过度磨损、打滑或过热;连接的松动;压力容器、管道的泄露 ;运动精度达不到要求等。
4、载荷可分为静载荷和动载荷;应力可分为静应力和变应力 .5、在静应力作用下,零件强度不能满足工作要求时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塑性变形或断裂;在交变应力作用下,零件的失效形式是疲劳断裂。
《机械基础》第八、九章习题
(多学时)
一、填空题
1、轴的主要功能是:(1);(2)。
轴按其轴线形状不同,可分为、、。
2、轴按其承载情况不同可分为、和。
主要承受转矩作用的轴称为;只承受弯矩作用的轴称为;既承受弯矩又承受转矩作用的轴称为。
直轴根据外形的不同,可分为和两种。
3、曲轴用于运动和运动相互转换的专用零件。
4、轴的常用材料主要是和,其次是。
轴上零件的固定形式有两种:和。
5、轴的结构主要包括:被支撑的部分,安装轴承处为;安装轮毂的部分;连接轴颈和轴头部分为。
6、轴的结构中,应有加工工艺所需的结构要素,如需磨削的轴段,阶梯处应设有砂轮;需切制螺纹的轴段,应设有螺尾;轴的长径比L/D大于4时,轴两端应开设;为了便于安装,轴端应有。
7、是支承轴的零件,根据其工作的摩擦性质,可分为轴承和轴承两大类。
8、滑动轴承根据轴系和拆装的需要可分为滑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种;根据所承受载荷的方向,可分为滑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
9、滑动轴承材料性能应满足性、性、性、
性、性、性。
10、常用的滑动轴承材料有:、、、。
11、在轴瓦的内表面上浇铸一层减材料,这层金属材料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