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播电视技术概论
- 格式:ppt
- 大小:3.73 MB
- 文档页数:50
一:无线电基础知识1 无线电波的频率和波长声波和电磁波都是以波的形式存在,都属于波动。
波在每秒钟变化的次数称为频率,单位为赫兹(Hz)。
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很快,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m/s,与光速一样(实际上光也属于电磁波)。
电磁波每变化一次所用的时间为周期,单位为秒(s),在一个周期内传播的距离称为波长,单位为米(m)。
因此,电磁波的频率()、波长()与波速()之间存在下述关系:因此,知道电磁波的频率也就知道了它的波长。
对于一个广播电台所发射的无线电波,可用它的频率来表示,也可用它的波长来表示。
例如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第一套节目是以639kHz频率发射的,所以它的波长应为:2 无线电波频段划分我国无线电波的频段划分如下:中波(中频)——526.5kHz(570m)至1605.5kHz(187m),主要用于对国内的声音广播。
短波(高频)——2.3MHz(130m)至26.1MHz(11.5m),主要用于对国外的声音广播。
超短波——包括米波(甚高频)和分米波(特高频)。
甚高频(米波)——48.7MHz(6.16m)至223MHz(1.35m),用VHF表示,它又分为Ⅰ、Ⅱ、Ⅲ三个波段,其中Ⅰ波段——48.7MHz(6.16m)至92MHz(3.26m),用于地面电视广播的1至5频道;Ⅱ波段——87MHz(3.5m)至108MHz(2.78m),用于声音调频广播;Ⅲ波段——167MHz(1.8m)至223MHz(1.35m)用于地面电视广播的6至12频道。
特高频(分米波)——470MHz(0.64m)至958MHz(0.31m),主要用于地面电视广播,用UHF表示,可容纳56个频道,它又分为Ⅳ、Ⅴ两个波段,其中Ⅳ波段——470MHz(0.64m)至566(0.53m)MHz,用于地面电视广播的13至24频道;Ⅴ波段——606(0.495m)MHz至958MHz(0.31m),用于地面电视广播的25至68频道。
广播电视概论简述.txt等余震的心情,就像初恋的少女等情人,既怕他不来,又怕他乱来。
听说女人如衣服,兄弟如手足,回想起来,我竟然七手八脚地裸奔了二十多年!今天心情不好,我只有四句话想说,包括这句和前面的两句,我的话说完了!第一章广播电视传播技术的发展第一节广播的发明及广播技术的发展一、广播的发明1、无线电通讯技术的发明:三个里程碑:发现无线电波、实现无线电通讯、用无线电传送声音(1)偶然的发现与探索:1831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确定了电磁感应规律。
1865年,英国科学家克拉克?麦克斯威提出了电波存在的理论构想。
1884年,德国物理学家海因里奇?鲁道夫?赫兹用实验论证了电磁波的存在。
(2)无线通讯实验:波波夫与马可尼俄国物理学家波波夫:1894年,研制出世界最早的无线电发报机。
意大利发明家马可尼:1899年,马可尼成功地把一份无线电报从英国拍到了法国。
1901年,他第一次实现了横跨大西洋的远距离通讯。
1909年,马可尼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他被称为“无线电之父”。
马可尼时,无线电技术已从实验进入到运用阶段。
2、广播的诞生(2)发现了空中帝国的德福雷斯特李?德福雷斯特:“我已经发现了一个看不见的空中帝国。
”1916年,福雷斯特利用实验广播播送了当时总统选举的得票数,被称为美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第一次新闻广播。
(3)让无线电广播进入家庭的萨尔诺夫(了解)泰坦尼克号海难的发报员,无线电音乐盒计划与实现,彩色电视发明的推进者NBC总裁马可尼无线电之父可能出名词解释二、广播技术的发展(四个阶段)1、调幅广播:最初的无线电广播是中波和短波调幅广播。
2、调频广播: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新的广播形态米波调频广播开始出现。
调频广播是发射频率在超短波波段、载波频率被调制的无线电广播。
3、发明录音机第二节电视传播技术的发展(的过程)概况,流程必须掌握一、电视的发明(绿色大标题)1、硒的发现 1817年,瑞典科学家布尔兹列斯发现了化学元素硒Se。
广播电视技术概论《广播电视技术概论》函授复习题第一章概述1、广播电视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各部分的作用。
2、声音广播节目制作的设备和技术包括哪些?其作用是什么?3、电视节目制作的设备和技术包括哪些?其作用是什么?4、广播电视的传输方式主要有哪几种?5、地面开路传输的概念、主要方式及其频率范围。
6、有线传输和卫星传输的概念。
第二章声音广播基础知识1、分贝(dB)的概念;dBmW、dBμν、声压级、声强级的概念。
2、立体声的拾声方式有哪几种?简述各自的拾声方式。
3、模拟信号的数字化过程分为哪几部分?4、什么是PCM信号?声音PCM信号的信源编码的目的是什么?音频编码的标准主要有哪些?5、了解数字音频接口的主要标准。
第四章无线电广播发送与接收技术1、调幅、调幅度、调幅波频带宽度、调幅波发射功率的概念,调幅波的波形和频谱。
2、调频、调频指数、调频波频带宽度的概念,调频波的波形和频谱。
3、了解广播电视波段(频段)的划分。
4、画出中短波广播电视发射台的组成框图,简述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5、调幅广播发射机的分类。
画出以下发射机的组成框图并简述各组成部分的作用。
板极调幅发射机脉宽调制式广播发射机脉冲阶梯调制广播发射机数字调幅广播发射机6、画出立体声发射机方框图,简述各部分的作用。
7、画出调幅广播接收机、调频接收机的组成框图,简述各部分的作用。
第五章数字声音广播系统1、国际上的三种DAB系统。
2、尤里卡147-DAB系统的构成及原理。
3、数字AM发射与接收系统框图及原理。
4、卫星数字声音广播、数字多媒体广播、网络广播的概念。
第六章电视基础知识1、彩色三要素。
2、三基色原理。
3、亮度方程。
第七章模拟电视基础1、逐行扫描、和隔行扫描。
1、黑白全电视信号的组成及其作用。
2、彩色全电视信号的组成及其作用。
3、彩色电视的三种制式。
第八章数字电视基础1、复合编码方式和分量编码方式。
2、数字电视信号压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压缩编码方式及其概念?4、视频压缩标准有哪些?5、什么是信道编码?信道编码的方式及其概念。
《广播电视技术概论》知识总结一、广播的定义:一种“定点传送、群点接收”的通讯方式。
“广播”的两层含义:1、泛指:通过无线电波或有线系统向广大听众或观众传送节目的过程。
2、特指:声音广播。
二、广播电视的特点:1、形象化:以声音和影象的形式来传递资讯。
2、及时性:以电波传播的速度来传送资讯。
3、广泛性:覆盖範围最广泛的一种传播媒介。
三、广播电视的发展沿革1、三代广播:(第一代)am-调幅声音广播,(其次代)fm-调频声音广播,(第三代)dab-数字声音广播。
2、三代电视:(第一代)黑白电视广播,(其次代)彩色电视广播,(第三代)数字电视和高清楚度电视广播。
四、广播电视系统的根本组成和作用1、节目製作与播出:利用必要的广播电视装置及技术手段製作出符合标準的广播电视节目讯号,并按肯定的时间顺序(节目表)将其播出到传送传输端。
2、传送与传输:将广播电视节目讯号进行肯定的技术处理(如编码、调製等)后,经过某种传输方式(如地面射频传输、卫星广播、有线传输等)传送到接收端。
3、接收与重现:接收广播电视节目讯号,并对其进行必要的处理和变换,最终还原成影象及声音。
4、监测网:对广播电视链路中的各个环节进行讯号的监测,及时了解播出安全的播出的质量情况。
五、广播电视的根本传输方式1、地面无线电开路传输:主要业务有调幅中、短波广播、调频广播、vhf/uhf频段电视广播等。
(1)调幅广播:中波mw调幅广播的频率範围是526.5~1605.5 khz,每个频道的频宽为9 khz,共划分为120频道;主要是地波传播。
短波广播sw的频率範围是2.3~26.1 m hz,每个频道频宽是10 k hz,;主要是天波传播。
(2)调频广播:频率範围为87~108 m hz,每套调频节目所佔频宽为200 k hz空间波直线传播(视距)。
(3)vhf/uhff地面电视广播:每个频道频宽是8 m hz,共安排了68个标準频道,从ds-1到ds-68,其中,甚高频(米波)vhf的标準频道从ds-1到ds-12;特高频(分米波)的标準频道从ds-13到ds-68,空间波直线传播(视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