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杆泵井运行时率影响因素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1.00 KB
- 文档页数:5
文章编号:1000-7393(2006)01-0064-02螺杆泵井系统效率分析模型及应用*吕彦平1 吴晓东1 李远超1 王 强2(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02249;2.华北油田二连分公司,内蒙古锡林浩特 026000)摘要:与其它机械采油方式相比,螺杆泵采油系统的突出特点是系统效率较高,对其进行研究意义重大。
根据螺杆泵井各个部分运动特点及能量损失情况,建立了螺杆泵井系统效率分析模型。
该模型在二连油田的应用表明,影响二连螺杆泵井系统效率的主要因素为抽汲参数偏小、供排不协调以及电动机配置过大等。
针对该情况对不同的螺杆泵井提出了具体提高系统效率的措施,使得二连油田螺杆泵井的管理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应用结果表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对提高其他油田螺杆泵井系统效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螺杆泵井;系统效率;分析模型;优化设计中图分类号:TE355.5 文献标识码:A 螺杆泵采油系统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兴起的一种人工举升方式。
国内外的相关研究[1-3]证明,与其他采油方式相比,螺杆泵井系统效率高,节能显著。
但由于应用时间较短,其理论研究滞后于现场应用,致使螺杆泵井系统效率高的特点未充分发挥。
笔者根据螺杆泵井各部分能量损失情况,建立螺杆泵系统效率分析模型。
该模型在二连油田的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模型的建立螺杆泵抽油系统的有效功率与输入功率的比值为螺杆泵井的系统效率,即η=P 有P 入×100%(1)式中,P 入为电动机的输入功率,k W ;P 有为有效功率,即在一定的扬程下,将一定排量的井下液体举升到地面所需要的功率,又叫水功率P 水,k W 。
P 水=HQ /86400={l f +1-2(p t -p c )}Q /86400 (2)式中,H 为泵扬程,m ;Q 为日产液量,t /d ;l f 为动液面,m ;p t 为油压,M Pa ;p c 为套压,M Pa 。
根据螺杆泵采油系统工作特点,以盘根盒为界将其效率分为2部分,即地面效率和井下效率η=P 水P 入=P 水P 光×P 光P 入=η井下×η地面(3)式中,P 光为光杆功率,k W 。
螺杆泵系统效率分析螺杆泵系统效率分析摘要:由于螺杆泵采油系统结构简单,易于安装,投资较少,节能高效,在石油开采技术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本文针对螺杆泵各组成部分的运动特点和能量损失,建立了螺杆泵采油系统效率分析模型,在进行螺杆泵油井分析的基础上,找到螺杆泵井系统效率影响因素,确定最佳协调点,以为螺杆泵的合理应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螺杆泵井;系统效率;影响因素;分析模型引言螺杆泵采油系统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机械采油工艺,系统效率和节能效果都优于其他机械采油方式,而且螺杆泵采油系统的占地少、噪音低、管理方便、出液稳定,因此被国内外采油工业广泛应用,经济效益显著。
1.螺杆泵采油系统的工作原理地面驱动单螺杆泵采油系统主要包括四部分,分别是:电控部分、地面驱动部分、井下部分以及配套工具部分。
在电动机的带动下,驱动杆按照顺时针方向进行转动,进而带动井下部分的螺杆泵的转子运动。
由于转子套在定子橡胶衬套中,在转子运动时,吸入端形成一个密闭的腔体,轴向上移运动,从而在压差的作用下,油液发生上移,从而使油液慢慢从吸入端推挤到排出端,如此反复,就可以将油液从井下举升到地面上。
2.螺杆泵采油系统模型系统效率即为螺杆泵井的有效功率和输入的总功率之比:3.提高螺杆泵井系统效率的措施在螺杆泵井的生产应用中,排除生产设备以及生产条件因素,对螺杆泵系统效率影响最为密切的因素就是转速。
通过对转速的调整,可以使螺杆泵的进出口压差发生改变,从而能够提升螺杆泵井的系统效率。
通过以上螺杆泵井模型,我们可以计算得到生产压差和工作转速,确定泵的最佳工作范围。
为了降低流压提高采油产量,应在满足泵压头和排量的情况下,尽可能使泵的深度增加。
压头和排量的控制可以通过改变转速来实现,泵的压头、排量超量会影响工作点,致使其偏离最佳工作区,因此,需要根据情况确定合适的转速。
另外,确定合适的抽汲参数、合理选择驱动电机的功率也是提高螺杆泵系统效率的有效途径。
螺杆泵井合理转速的影响因素摘要:螺杆泵采油中转速大小直接影响泵的效率和寿命,而其转速的确定,与多种因素有关。
首先要考虑的是介质的粘度、定子橡胶的疲劳强度和过盈量,介质的粘度将影响泵的充满系数(容积效率)。
分析讨论影响螺杆泵转速选取几个重要因素,对确定地面驱动单螺杆泵井合理转速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螺杆泵;转速;泵效;影响因素螺杆泵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维护保养方便等优点,但在管理与技术经验方面的不断完善和应用,使螺杆泵采油技术也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成熟举升方式。
在螺杆泵的日常管理中,转速的确定尤为重要,合理的转速应当与油井的工作状况及螺杆泵的结构参数相匹配。
如果转速选择不当,不但会使泵效下降,还会影响泵的寿命,针对影响螺杆泵转速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讨论,为确定其合理转速提供参考依据。
1螺杆泵的工作参数螺杆泵能否正常工作、寿命的长短、效益的高低与螺杆泵合理工作参数有着直接的关系。
螺杆泵的工作参数是指针对转子的旋转速度而言,根据螺杆泵理论排量计算公式:Q=4EDTn式中:E—转子偏心距,m;D—转子外径,m;T—定子导程,m;n—转速,r/min;Q—泵的理论量m3/d由上式可知,在螺杆泵结构参数E,D,T确定后,排量Q只与转速n成正比。
因此需要实现较大排量或较小排量只需调整转子的转速。
螺杆泵转速越高,理论排量越大,在供液能力充足的情况下,产量越高。
转速不宜过快,过快会大大加速转子与定子之间的磨损,因转子在定子内旋转时,定子橡胶受到周期压缩,产生摩擦面的自动升温和疲劳,在井温比较高的情况下,既加速降低了定子金属套与橡胶结合面上粘结剂的强度,也加速了定子橡胶的老化,从而缩短螺杆泵的使用寿命。
螺杆泵在供液能力充足的情况下,要实现较大的排量只有提高转子的转速,转速的增加可以有效地增大高度,不同程度地弥补因转速的增加而加剧了定子磨损造成的漏失。
根据文献(1)的三组试验曲线(见图2-1)就说明了当转速降低时,容积效率也会有较大幅大的降低。
螺杆泵井运行时率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分析了螺杆泵井运行时率影响因素。
提出了确定热洗清蜡周期、加强作业跟踪质量管理、资料录取、设备管理、工作参数调整等方面技术措施;确定合理的热洗周期是延长检泵周期的首要条件。
结果表明,及时掌握螺杆泵井的产液量、油套压、含水、沉没度变化动态参数,合理调整运行转数,可使螺杆泵在合理的工况下运行。
关键词:螺杆泵;运行时率;定子;转子螺杆泵采油是一种节能型的机械采油方式[1]。
它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重量轻、噪音小,耗能低、投资少、使用、安装、维修、保养方便等特点。
但螺杆泵井的运行时率较低(实际为95.1%),依靠厂家进行生产维护将有一些难度。
为此,必须综合分析螺杆泵井运行时率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提高了螺杆泵井运行时率。
1影响因素影响螺杆泵运行时率的因素主要有:(1)产品的质量;(2)日常生产管理。
通过对螺杆泵井运行情况进行现场跟踪调查,运行时率仅达到95.1%,主要原因是螺杆泵井经常会出现断皮带、电路故障停机、盘根跑油、泵况异常、操作管理不规范等诸因素造成的。
2 技术措施2.1热洗清蜡目前螺杆泵井热洗清蜡方式主要以“防”为主,“清”“防”结合的措施。
该方法是将高温热洗介质注入油井内循环,使井内温度达到蜡的熔点,蜡就逐渐熔化,并随同热洗介质返出地面。
热洗温度应保持在70℃以上,压力在1.5MPa以上,螺杆泵井洗井分三种类型.(1)大排量螺杆泵。
从油套环形空间注入热洗介质,螺杆泵正常运转,边抽边洗,洗井液温度应逐步提高,开始时温度不应太高(60℃左右为宜),否则油管上部的熔化蜡块沉到井底堵塞油流。
另外注入热水排量不应大于泵的理论排量,否则注入液驱动螺杆泵运转易使抽油杆脱扣。
(2)小排量螺杆泵。
应把螺杆泵转子从定子中提出,若洗井液排量大,螺杆泵易脱杆;注入排量小,温度达不到熔蜡温度。
使油套环空与油管内形成一个循环通道,用高温水将油管内壁和抽抽杆外壁的石蜡熔掉冲走,洗后再将转子下入定子恢复正常抽油。
采油螺杆泵井故障原因分析及对策发布时间:2021-05-21T16:30:25.10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29卷2月4期作者:游凤岩王伟王俊男[导读] 介绍螺杆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凤岩1 王伟2 王俊男21中石化胜利油田胜利采油厂山东东营 2570002中石化胜利油田临盘采油厂山东德州 251507摘要:介绍螺杆泵的结构、工作原理和特点。
对其在我矿草古1地区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螺杆泵原理故障分析对策一、螺杆泵采油工艺简介螺杆泵作为一种油田采输工艺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采输手段,广泛应用于采油生产,而且被广泛应用于油田地面油气集输系统。
这一切均取决于其对于输送介质物性有着优越的适应性,尤其是对于气液混合物的输送,能很好的解决普通容积泵所面临的气蚀、气锁、砂卡问题,达到很高的效率。
二、螺杆泵采油装置结构及其工作原理螺杆泵采油装置是由井下螺杆泵和地面驱动装置两部分组成。
二者由加强级抽油杆作为绕轴,把井口驱动装置的动力通过抽油杆的旋转运动传递到井下,从而驱动螺杆泵的转子工作。
螺杆泵结构如图1所示:井下螺杆泵是由一个单头转子和一个双头定子组成,在两件之间形成一个个密闭的空腔,当转子在定子内转动时,这些空腔沿轴向由吸入端向排出端方向运动,密封腔在排出端消失,同时在吸入端形成新的密封腔,其中被吸入的液体也随着运动由吸入端被推挤到排出端。
最终这些封闭腔随转子旋转,从泵入口向出口方向移动,并将液体由进口端推向出口端,排入到管线,举升到地面。
三、螺杆泵性能特点1、螺杆泵属于容积式泵,液体沿输液元件的轴向均匀、低速流动,是螺杆泵具有独特的优点。
2、液体的种类多,粘度范围大,可抽稠油和高含蜡原油。
3、适应产量方面,从几立方米到高产的几百立方米均可顺利举升。
4、携砂能力强,衬套材料对砂粒等固体杂物有容让性,可抽含砂原油。
还具备高气液比处理能力,不发生气锁。
5、运动部件少,没有阀件和复杂流道,油流扰动小,水力损失低,泵效达70%,系统效率达60%6、流量调节容易,改变地面驱动装置的转速就可实现。
影响泵站出水效率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措施发布时间:2021-02-01T07:19:00.365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30期作者:刘幽美[导读] 影响泵站效率的基本因素有:一是灌区水源为黄河,夏季灌溉高峰期为黄河上游的雨季。
德州市丁东水库运行维护中心山东省 253000摘要:泵站能源单耗是考核泵站的重要技术经济指标,对于老化设备要加大更新改造力度,运用精细化的泵站管理经验,科学合理调配,才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泵站效率,为灌区发展更好地发挥效益。
关键词:泵站;出水效率;原因;解决措施1影响泵站出水效率的原因1.1水质条件是影响影响泵站效率的基本因素有:一是灌区水源为黄河,夏季灌溉高峰期为黄河上游的雨季。
随着含沙量的增加,泥沙对泵的运行效率影响很大,填料与轴套之间的摩擦力显著增大,叶轮外表面与水之间的摩擦力增大,机械损失增大;二是,第三,由于水体容重的增加和水流流态的变化,在水体中产生漩涡,增加了水力损失。
这三种局部效率的降低使水泵的整体效率明显降低。
1.2工程设施是影响泵站效率的客观因素一是水箱的影响。
某灌区泵站受地理环境限制,建在靠近山区的位置。
前池呈狭长楔形,与植物平行。
水泵进水管垂直于水流方向吸水,水头转动90度,产生漩涡,造成水泵进气。
水位低时,前池末端机组进水不足,水流下降,引起振动,严重影响水泵效率。
泵站出水池采用自由翻板闸门,水流阻力系数大,水头损失大,效率低。
二是压力管道的影响。
泵站出口管汇多为预制钢筋混凝土管,橡胶杆老化易冲出。
由于多年运行冲刷,管壁内表面出现粗糙麻面,流阻系数增大,钢管断水期后管壁上有大量锈层脱落,表面粗糙;机组出水管垂直进入汇管,造成较大的头部碰撞和挤压损失。
泵站弯管角度大,出口阻力大,水头损失严重。
1.3机电设备影响泵站效率的关键因素是70年代生产的单级双吸离心泵,由于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泵的运行不能达到额定功率。
主电机主要是70年代的jsqx系列异步电机和TD系列同步电机,受当时设计水平和生产工艺的限制,体积庞大,电机线圈绕组内耗巨大。
影响螺杆泵井检泵周期的主要因素分析摘要:螺杆泵采油是一种新兴的机械举升方式,特点是投资少、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耗低及系统效率高,在油田已日益成为一种较重要的机采手段。
但存在检泵周期短,作业频繁,维护费用高的问题。
管理好螺杆泵井、延长螺杆泵检泵周期,是我们油田一线技术人员所面临重要课题。
本文通过对影响螺杆泵井检泵周期的主要因素进行探索、现场分析和研究,发现了影响螺杆泵井检泵周期有四方面主要因素。
为今后加强螺杆泵井管理,延长螺杆泵井检泵周期,提出了理论和实践依据。
主题词:螺杆泵检泵周期参数管理Abstract: The screw pump oil production is a newly emerging way of lifting machinery, the characteristic is less investment, equipment simple in structure, convenient in operation, low energy consumption and high efficiency of the system, in the oilfield has become a more important by means of the machine. But there are pump overhaul period is short, homework frequent, the high cost of maintenance. Good management of screw pump well, extend the pump overhaul period of screw pump, oil field is our technical staff faced a line as an important issue. Based on the impact of screw pump well pump overhaul period of the main factors on exploration, the analysis and study, found that the influence of screw pump well pump overhaul period of four main factors. For the future of screw pump well to strengthen management, extend the screw pump well pump overhaul period, puts forward the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basis.Keywords: screw pump; detection cycle; parameters; management.中图分类号:TH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螺杆泵的工作原理及组成螺杆泵采油是单螺杆式水力机械的一种,是摆线内啮合螺旋齿轮副的一种应用。
2017年12月螺杆泵采油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探讨郑金忠孙晓涵(大庆油田第二采油厂第三作业区,黑龙江大庆163000)摘要:螺杆泵采油系统与其它人工举升系统相比具有诸多的优点,应用规模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很多影响螺杆泵采油效率的难题。
文章以螺杆泵系统组成及特点分析为切入点,对影响螺杆泵采油的效率及对策进行了探讨,对提高螺杆泵采油效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螺杆泵采油;系统效率;影响因素;对策螺杆泵采油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人工举升方式,在国内外各个油田应用已经相当普遍,并且其应用规模呈现逐年上升趋势。
但是在螺杆泵这项被认可的采油人工举升方式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螺杆泵采油的效率,因此有必要对这些影响螺杆泵采油效率的一些因素进行深入、系统分析,针对影响采油效率的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制定对策,才能使螺杆泵采油工艺效率得到更大的提高。
1螺杆泵采油工艺系统组成及特点分析1.1螺杆泵采油系统组成原理螺杆泵采油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人工举升方式,目前应用的螺杆泵采油系统主要由以下三个部分组成:下入井下的螺杆泵、井上的地面装置和连接井下和井上的抽油杆组成。
其原理就是通过地面电机来驱动抽油杆,然后由抽油杆带动井下的螺杆泵转子转动,螺杆泵的转子转动就会使井下螺杆泵定子和转子之间形成空的密封腔,由于压力差的作用液体被吸入到螺杆泵中,然后再由螺杆泵的上部排出。
原油就可以通过油管被运送到地面。
1.2螺杆泵采油系统特点分析螺杆泵采油系统与其它的人工举升方式相比较而言具有下面几项优点:一是井下螺杆泵构造简单,部件少,对井下液体的吸入性能强、效率高,因此在稠油的开采中和油井出砂开采中更为实用。
二是螺杆泵采油系统中既没有吸入阀,也没有排出阀,因此对于那些原油中含有一定气体的井来说有更好的使用效果。
三是对地面井口的要求简单,占地面积小,运行起来也比较平稳。
四是该采油系统安全可靠,维修保养方便。
螺杆泵井运行时率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分析了螺杆泵井运行时率影响因素。
提出了确定热洗清蜡周期、加强作业跟踪质量管理、资料录取、设备管理、工作参数调整等方面技术措施;确定合理的热洗周期是延长检泵周期的首要条件。
结果表明,及时掌握螺杆泵井的产液量、油套压、含水、沉没度变化动态参数,合理调整运行转数,可使螺杆泵在合理的工况下运行。
关键词:螺杆泵;运行时率;定子;转子螺杆泵采油是一种节能型的机械采油方式[1]。
它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重量轻、噪音小,耗能低、投资少、使用、安装、维修、保养方便等特点。
但螺杆泵井的运行时率较低(实际为95.1%),依靠厂家进行生产维护将有一些难度。
为此,必须综合分析螺杆泵井运行时率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提高了螺杆泵井运行时率。
1影响因素影响螺杆泵运行时率的因素主要有:(1)产品的质量;(2)日常生产管理。
通过对螺杆泵井运行情况进行现场跟踪调查,运行时率仅达到95.1%,主要原因是螺杆泵井经常会出现断皮带、电路故障停机、盘根跑油、泵况异常、操作管理不规范等诸因素造成的。
2 技术措施2.1热洗清蜡目前螺杆泵井热洗清蜡方式主要以“防”为主,“清”“防”结合的措施。
该方法是将高温热洗介质注入油井内循环,使井内温度达到蜡的熔点,蜡就逐渐熔化,并随同热洗介质返出地面。
热洗温度应保持在70℃以上,压力在1.5MPa以上,螺杆泵井洗井分三种类型.(1)大排量螺杆泵。
从油套环形空间注入热洗介质,螺杆泵正常运转,边抽边洗,洗井液温度应逐步提高,开始时温度不应太高(60℃左右为宜),否则油管上部的熔化蜡块沉到井底堵塞油流。
另外注入热水排量不应大于泵的理论排量,否则注入液驱动螺杆泵运转易使抽油杆脱扣。
(2)小排量螺杆泵。
应把螺杆泵转子从定子中提出,若洗井液排量大,螺杆泵易脱杆;注入排量小,温度达不到熔蜡温度。
使油套环空与油管内形成一个循环通道,用高温水将油管内壁和抽抽杆外壁的石蜡熔掉冲走,洗后再将转子下入定子恢复正常抽油。
一般小排量螺杆泵都带有洗井阀装置,一般采用大排量热洗方法。
(3)故障井或作业井处理。
把抽油杆及转子提出后方可洗井,如果洗通后起抽继续洗6h,运行电流达到正常电流时,停止洗井。
根据某矿地区过渡带,含蜡量高、结蜡速度快的特点,合理的热洗周期可以从两方面确定。
(1)根据含水,产液量不同,确定合理热洗周期。
见表1、见表2。
表1对于日产液≤30t,热洗周期参考表含水(%)≤60%61%~75% 76%~90% ≥91%热洗周期(d) 25~30 30~40 40~50 >55注:沉没度在合理范围内300-600m;转速在100-200 r/min之间。
表2对于日产液>30t,热洗周期参考表含水(%)≤60%61%~75% 76%~90% ≥91%热洗周期(d) 30 35~50 50~65 ≥65注:沉没度在合理范围内300-600m;转速在100-200 r/min之间。
条件:在合理沉没度、合理转速的情况下应用。
对于沉没度小于200m,产液量低、转速低的井(<100 r/min)洗井周期应缩短。
(2)根据正常运行电流的上升值,确定热洗周期。
一般情况下,当运行电流上升到正常电流的1.2倍时,该井就必须热洗。
见表3。
分析表明,及时的热洗清蜡,可有效的降低抽油杆旋转磨擦,当螺杆泵井热洗周期趋于合理后,就保证了运行电流稳定,不会因负荷增大停机而影响运行时率。
表3不同电机额定功率的电流上升值的极限额定功率(KW)7.5 11 15 18.5 22 30电流上升值(A)1~2 1~2 2~3 2~3 3~4 3~4注:不同转速的电流上升值略有不同。
2.2作业质量跟踪监督螺杆泵井在作业时要按施工设计的组配管柱按顺序下井(死堵→尾管→筛管→气锚→防蜡器→锚定工具→定子→油管扶正器→油管等)。
提高管柱的锚定可靠性,下井前必须对油井套管内壁用刮蜡器或刮削器进行彻底清蜡。
下锚定工具的油井,尾管不得小于3根油管。
而且锚定工具在下井前,要彻底清除活动体内的脏物,并涂上黄油,使锚定工具处在解封状态。
在螺杆泵下井时,因定子尾部有限位销,切忌将定子倒置下井。
在下入转子前,转子表面要涂上润滑油,地面吊起转子时,速度应缓慢,并用手扶着转子,以防转子弯曲,根据泵挂深度判断转子将要下入定子时,要缓慢下入抽油杆柱,同时注意转子在下入定子时,杆柱应在旋转,转子下至定子下部的限位销结束。
根据地面驱动光杆的有效长度和上提防冲距,组配抽油杆柱(注:从安全角度考虑,光杆外漏长度应小于60cm)。
防冲距的确定.防冲距△L是抽油杆柱自然伸长△L1和螺杆泵转子受液压轴向力作用使抽油杆柱伸长量△L2与△L3之和,△L3为定子衬套最下端至限位销的距离,一般取△L3=0.2~0.4m.△L=△L1+△L2+△L3其中:△L1=2GL2/πd2E;△L2=4FL2/πd2E式中:G为抽油杆柱单位长度质量,N/m;L为泵挂深度,m;d为抽油杆柱平均直径,m;F为转子承受的液柱载荷,N;E为弹性模量,N/m;泵挂深度与上提防冲距的关系见表4,在上提防冲距时应考虑抽油杆柱在油管内的弯曲部分。
表4 泵挂深度与上提防冲距的关系泵挂深度m 700 800 900 1000上提防冲距m 0.55 0.65 0.75 0.852.3资料录取综合分析录取第一手资料(包括电流、电压、油压、套压、产液量、含水、液面,流压),是提高螺杆泵运行时率的有效保证。
其中电流值的变化是最直观的反映出螺杆泵井的负荷变化情况。
如果电流表灵敏度低,就很难判断出螺杆泵井的运转状况。
所以一旦发现电流表灵敏度有问题,要及时汇报、及时更换。
2.4设备管理加强设备管理,做好地面减速装置、电控箱的维护、保养工作,做到紧固、润滑、清洁、调整,提高减速箱润滑质量,延长皮带使用寿命,减少机械振动,提高设备使用完好率。
(1)设备润滑。
降低因减速箱内的齿轮、轴承损坏停机。
对减速箱要填加足够的齿轮油,经常观察减速箱油面,从油标窗口看箱内齿轮油位在1/2-2/3处为益,每半年更换一次减速箱内齿轮油。
(2)皮带。
皮带的使用寿命是影响螺杆泵运行时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皮带的松紧程度。
一般要求传动皮带的张紧力300N左右,要求皮带紧固,在皮带中间施加压力P=30N,皮带向下变形量小于6.0mm,此时张力为合适。
(3)盘根。
对非机械盘根密封的井口(机械盘根密封除外),首先检查盘根是否填满并压紧。
在加盘根时,切口斜度大于45°角切割,每层盘根切口出要错开,每道盘根之间都应加黄油,增加了密封性能,可避免盘根过热烧坏。
随时调节盘根压盖松紧度,一直达到不渗不漏目的为止。
此外地面光杆与井口的同心度程度低也会造成井口与盘根磨损,而发生井口漏油,盘根加不住;或机械盘根密封失效等现象,也会影响螺杆泵的正常运行。
(4)电控保护。
当电控箱的门不关、电机、电缆有裸露的,在雨天就会进水,发生短路,电机、变压噐烧等停机,也会影响了运行时率。
2.5工作参数螺杆泵的工作参数是指针对转子旋转的速度而言,由螺杆泵理论排量计算公式:Q=1440×4eDTn式中:e为转子偏心距,m;D为转子外径,m;T为定子导程,m;n为转速,r/min;Q为泵的理论量,m3/d;由上式可知,在螺杆泵结构参数e、D、T确定后,排量Q只与转速n成正比,因此当需要实现较大的排量只有提高转子的转速。
当转数过快,会大大加速转子与定子之间的磨损,因转子在定子内旋转时,定子橡胶受到周期压缩,产生摩擦面的自动升温和疲劳。
在井温比较高的情况下,既加速降低了定子金属套与橡胶结合面上粘结剂的强度,也加速了定子橡胶的老化,从而缩短螺杆泵的使用寿命。
因此,选择泵的适当转速是很必要的,近几年应用的地面驱动采油螺杆泵,最高转速均在300r/min左右,而最常用的转速为50-160 r/min。
实践表明:合理的生产运行转数,一般达到额定转数的50-70%为宜。
螺杆泵井合理沉没度应保持在300m左右,沉没度不能过低,由于螺杆泵定子与转子间采用过盈配合,因此转子在定子中高速旋转时就会摩擦生热。
如果产生的热量不能及时由液流携带走,定、转子间就会产生干磨、发生因泵抽空而造成烧泵。
结果表明,合理的沉没度应控制在300-600m之间,对于沉没度高于600m 的井,可上调转速或换大泵;对于沉没度低于300m的井,应下调转速或换小泵。
例如A1和A2井2013年转螺杆泵投产以来,截止到目前运转一直比较正常,电流运行平稳,管理到位,延长检泵周期。
3 结束语螺杆泵井管理的好坏,直接体现在螺杆泵井的运转时率上。
结果表明,延长螺杆泵机组的使用寿命,加强日常管理和维护、热洗清蜡是提高螺杆泵井的运转时率的有效措施。
(1)必须了解螺杆泵井常见故障及其诊断排除方法;(2)取全取准生产资料,对所管油井地下、地面情况、管柱结构及减速装置、泵、杆参数清楚。
(3)抓好作业井的跟踪质量管理,不允许下入不合格的管柱、杆柱、井下工具或不按照施工设计书进行施工;(4)摸索合理的清蜡周期,严格控制好热洗排量和洗井温度,确定合理的热洗周期是延长检泵周期的首要条件。
参考文献:[1]胡博仲.大庆油田机械采油配套技术[M].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