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检测技术的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6.92 KB
- 文档页数:5
新型无创DNA产前检测在诊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中的应用杨湘玲;朱健生;刘贤云【摘要】目的探讨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新型无创DNA产前检测在诊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8月1日至2013年4月30日在安徽省妇幼保健院接受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检测者1365例,均为单胎,孕周(19.1±5.8)周,按照孕妇年龄及血清学筛查结果分为唐氏综合征筛查(唐筛)高危组、高龄组和其他原因组3组由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和湖南湘雅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合作开展的“大规模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新型无创DNA产前检测”,对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进行序列分析,对检测结果阳性者进行羊水穿刺及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对检测结果阴性者行电话随访其胎儿出生后情况.结果①3组孕妇共计1365例均成功完成游离胎儿DNA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者共33例,包括21三体19例、18三体8例、45,X6例.其中唐筛高危组检出21三体8例、18三体7例、45,X4例;高龄组检出21三体9例、18三体1例、45,X2例;超声侧脑室增宽检出21三体1例、鼻骨缺失检出21三体一例.②游离胎儿DNA检测结果异常的33例孕妇中,28例进行了羊膜腔穿刺及染色体核型分析.19例21三体检测阳性者18例进行了羊膜腔穿刺,17例染色体核型均为47,XN,+21,另1例核型为46,XN(70)/47,XN,+21(10),最后经胎儿脐血染色体检测为46,XN,随访新生儿正常.胎儿鼻骨缺失发现时已24周,无创检出21三体,行脐带血检测结果为异位型21三体,核型46,XX,der(21;21)(q10;q10),+21.结果检出率100%,准确率94.4%.8例18三体检测阳性者中有7例进行了羊膜腔穿刺,7例核型为47,XN,+18;两者结果完全一致,另1例拒绝羊水穿刺,引产中发现胎儿全身水肿.③6例45,X检测阳性者中有3例进行了羊膜腔穿刺,2例核型为45,X,1例为46,XX(出现了假阳性),另3例拒绝羊水穿刺,其敏感性和准确性无法统计.④3组孕妇血浆中游离胎儿DNA检测结果阴性者1312例,经电话随访,截止至2012年4月30日,已出生的新生儿经检查均未发现唐氏综合征患儿.结论孕妇外周血中游离胎儿DNA检测对21三体和18三体的检测准确率达96%,对45,X的检出率也达到了很高水准,准确率有待临床配合进一步证实.但是在其他染色体异常的检测中还需要进一步研究.此外该方法不能筛查出染色体结构异常.【期刊名称】《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年(卷),期】2013(005)002【总页数】3页(P15-17)【关键词】唐氏综合征;大规模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染色体;无创产前诊断【作者】杨湘玲;朱健生;刘贤云【作者单位】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安徽医科大学妇幼保健临床学院,安徽合肥230001;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安徽医科大学妇幼保健临床学院,安徽合肥230001;安徽省妇幼保健院,安徽医科大学妇幼保健临床学院,安徽合肥230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394.2产前诊断染色体数目的变异—三体、单体,常见的遗传疾病有唐氏综合征(21-三体)、爱德华综合征(18三体)、Patau综合征(13三体)、Turner综合征(45,X)、Klinefelter综合征(45,XXY)占产前遗传疾病的80%~95%,约占新生儿所有染色体异常的65%~80%。
2021探讨无创产前检测和FISH技术的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范文 摘要:目的探讨无创产前检测和FISH技术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自愿参与NIPT检测孕妇4807例, 对NIPT检测结果高风险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术, 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和FISH分析对NIPT结果进行验证, 对NIPT检测结果低风险者进行常规随访。
结果 4787例孕妇共检出65例 (1.34%) 染色体数目异常高风险胎儿, 包括1例13-三体、8例18-三体、18例21-三体, 38例性染色体异常。
59例孕妇接受进一步的羊膜腔穿刺术及产前诊断, 穿刺率为1.23%(60/4787) 。
介入性产前诊断确诊1例13-三体、6例18-三体、16例21-三体和13例性染色体异常胎儿, 阳性预测值分别是:100%、85.7%、88.9%和39.4%。
NIPT检测结果提示2例21-三体嵌合体和1例18-三体嵌合体, 利用FISH技术检测均证实为低比例嵌合体。
其中345例唐氏筛查高风险孕妇, NIPT检测出6例高风险孕妇经产前诊断确诊, 其余为低风险孕妇通过常规随访得到验证。
结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检测中具有很高的灵敏度、特异性, 联合FISH技术可以快速准确确诊染色体非整倍体, 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降低先天性缺陷儿出生率。
关键词:无创产前检测;染色体非整倍体; 染色体核型分析; FISH技术; Theclinical application of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and FISH TANGJia SUN Shu-xiang XU Jin-mei LI Qing SUN Tie-lan LI qiu-li YANGJin-ju LU Ye LI Xiao-min ZHAO Shao-cui LING Ying-cong TAN Wei-lan LI Ling MO Zhong-you ZENG Qin-long MedicalGenetics Center, Jiangmen Maternity and Child health Care Hospital Department of Medical Imaging Center,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Jinan University Abstract: Objective:Todetermine the clinical value of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 (NIPT) and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 for the diagnosis of Fetal Chromosoma I Aneuploidy. Methods:From October 2016 to October 2017, 4807 pregnant women volunteered to participate in the study. Amniocentesis was performed on high-risk pregnant women following NIPT. NIPT results were verified by karyotype analysis and FISH analysis. Low-risk patients were routinely followed up after birth. Results:65 of 4787 cases were in high-risk fetal abnormal chromosome aneuploidy (1.34%) , including 1 case of 13-trisomy, 8 cases of 18-trisomy, 18 cases of 21-trisomy, and 38 cases of sex chromosome abnormalities. 59 cases underwent amniocentesis and prenatal diagnosis. The puncture rate was 1.23% (59/4787) . 1 with trisomy 13, 6 with trisomy 18, 16 with trisomy 21 and 13 cases of fetuses with abnormal sex chromosomes were validated by prenatal diagnosis.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s were:100%, 85.7%, 88.9%, and 39.4%. The result of NIPT test showed that 2 with mosaic trisomy 21 and 1 with mosaic trisomy 18 were confirmed by FISH. 345 pregnant women with high-risk following serum screening, of these 6 fetal aneuploidy cases were diagnosed by prenataldiagnosis, and the remaining low-risk pregnant women were verified by routine follow-up. Conclusion:Non-invasive prenatal genetic testing has high sensitivity and specificity in the detection of fetal aneuploidy, and combined with FISH can quickly and accurately diagnose aneuploidy of chromosomes.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to reduce the birth rate of congenital defects. Keyword: Non-invasiveprenatal testing; Fetal aneuploidy; Karyotype analysis; FISH; 我国出生缺陷总发生率约1.1%,每年出生的先天残疾儿高达80-120万人, 约占每年出生人口总数4%-6%[1], 其中染色体异常是最为严重的出生缺陷疾病。
大规模平行测序无创基因检测用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产前诊断的临床价值王海;周蕾;王克义;怀磊【摘要】目的探讨大规模平行测序无创基因检测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产前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预约做产前诊断的高危孕妇914例,按危险因素分为唐氏综合征筛查高危组563例,高龄妊娠组245例和其他原因组106例.抽取孕妇外周血,提取血浆DNA,制备测序文库,用高通量测序仪器检测,结果与人类的参考基因组比对;同时采集胎儿羊水,经细胞培养后行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914例孕妇经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检出21-三体综合征高风险8例,18-三体综合征高风险3例,13-三体综合征高风险1例;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相比,产前无创基因检测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的阳性预测值均为100%,而假阳性率均为0.914例样本中,检出45,X高风险3例、47,XXX和47,XXY高风险各2例;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相比,产前无创基因检测45,X的假阳性率为0.11%,阳性预测值为66.7%,47,XXY和47,XXX的假阳性率均为0.22%,阳性预测值均为50%.结论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对胎儿常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诊断,具有极高的阳性预测值,但对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的阳性预测值较低;只能作为一种高级筛查性检测而不是确诊方法.%Objective To assess the clinical value of 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 in diagnosis of fetal chromosomal aneuploidy.Methods Nine hundred and fourteen high-risk pregnant women registered in prenatal diagnostic centers of Hangzhou First People's Hospital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The plasma DNA was extracted and sequenced with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procedure.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with the human reference gene-database and statisticallyanalyzed.Simultaneously,the cells isolated from the fetal amniotic fluid were cultured,and chromosomal karyotyping was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chromosome aneuploidy.Results Among 914 pregnant women,8 cases of trisomy 21,3 cases of trisomy 18,1 case of trisomy 13 were detected by 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which were in full accord with the results of chromosomal karyotype analysis.In addition 3 cases of 45,X,2 cases of 47,XXX and 2 cases of 47,XXY were detected by 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 technology;with chromosomal karyotype analysis as gold standard the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of 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was 66.7% for 45,X,50% for 47,XXX and 47,XXY,while the false positive rate was 0.11% for 45X,0.22% for 47,XXX and 47,XXY.Conclusion Massively parallel sequencing technology is of high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for detecting trisomy 21,18,13 and of low positive predictive value for detecting sex chromosome aneuploidies in prenatal diagnosis of the fetus chromosome aneuploidy,indicating that it may be used as an advanced screening test not as diagnostic method.【期刊名称】《浙江医学》【年(卷),期】2018(040)001【总页数】4页(P12-15)【关键词】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大规模平行测序技术;无创产前检测;无创产前诊断【作者】王海;周蕾;王克义;怀磊【作者单位】310012杭州,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检验科;杭州市儿童医院检验科;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心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出生缺陷不仅严重影响婴幼儿的生命和生活质量,而且会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精神和经济负担。
无创产前基因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技术研究及应用进展发布时间:2022-03-10T08:03:03.068Z 来源:《医师在线》2021年11月22期作者:覃雪春[导读]覃雪春(来宾市妇幼保健院;广西来宾 546100)【摘要】染色体非整倍体属于临床中发生率较高的出生缺陷问题,且此种状况的发病率现阶段还在不断增加,明显导致新生儿出生质量呈下降趋势,同时此种疾病严重背离了优生优育的生育理念。
在此发展背景中,强化产前检查对于防止染色体出现非整倍体情况有着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
无创产前基因检查属于一种新型的临床检查方式,且具有无创伤性、高安全性等特点,当前已被临床所广泛应用,其为临床诊断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有利于改善预后效果。
我国属于出生缺陷发生率较高的国家之一,其中染色体异常是造成出生缺陷情况出现的关键因素,但是在各种各样的染色体异常疾病之中,由于染色体非整倍体而造成的残疾情况以及生活障碍问题较为普遍。
因此,减少染色体非整倍体胎儿的出生概率以及提高我国人口出生质量水平已然是目前大众关注度高的社会问题以及医学方面的重点研究方向。
【关键词】无创产前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技术研究;应用进展现阶段临床对染色体非整体疾病主要采取以血清学与使用超声诊断学为基础的检查方式进行检查,在此基础上开展无创伤性的产前筛查工作与有创性取样的产前诊断方式。
为此,在所得检查结果的基础上对胎儿对应开展选择性的流产措施,有利于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1]。
随着母体外周血液中胎儿游离DNA的发现与研究,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的研究以及胎儿染色体非整体治疗奠定了良好的研究基础。
但是新型的基因测序检测技术的出现,尤其是大规模的并行测序技术的快速进步,从而为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稳定的技术支持。
一、母体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临床表现特点在孕妇外周血游离DNA中大约有90%-95%左右是属于母体自然凋亡DNA,但是大约有5%-10%左右的DNA是属于胎儿自身凋亡细胞产生的[2]。
无创产前DNA检测在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的效果评价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5)二、无创产前DNA检测技术概述 (5)2.1 技术原理 (7)2.2 方法分类 (8)2.3 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8)三、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的重要性 (10)3.1 生殖健康与遗传优生 (11)3.2 出生缺陷预防 (12)3.3 社会经济影响 (13)四、无创产前DNA检测在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的应用 (13)4.1 适用人群与筛查时机 (14)4.2 检测流程与操作规范 (15)4.3 阳性与阴性结果解读 (16)五、临床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7)5.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18)5.2 经验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19)5.3 客观性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20)六、无创产前DNA检测在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的效果评价 (21)6.1 真实性分析 (23)6.2 效率评估 (24)6.3 特异度与灵敏度分析 (25)6.4 临床应用价值探讨 (26)七、案例分析与讨论 (28)7.1 典型病例介绍 (29)7.2 检测结果与分析 (30)7.3 存在问题与挑战 (31)7.4 改进策略建议 (32)八、结论与展望 (33)8.1 研究总结 (34)8.2 未来发展方向 (35)8.3 推广与应用前景 (37)一、内容综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无创产前DNA检测技术(NIPT)已成为产前筛查领域的重要工具。
NIPT通过采集孕妇的外周血样本来分析胎儿的游离DNA,进而预测胎儿是否可能患有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如唐氏综合征等。
NIPT在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的应用逐渐受到广泛关注。
性染色体非整倍体是指染色体数目异常,包括XYY综合征、XXY综合征和XXX综合征等。
这些疾病的发生与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两者相互作用有关,且往往导致胎儿生长发育异常和智力障碍等严重后果。
对性染色体非整倍体进行早期筛查和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2021年第5卷第7期2021 Vol.5 No.7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Modem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诊疗技术/Diagnostic Technique无创DNA 检测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的应用与治疗指导价值陈文高,钟杰,申时龙,陆劲(贵州省毕节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贵州毕节551700)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DNA 检测(NIPT)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的应用与治疗指导价值。
方法 选取贵州省毕节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11月至2020年9月进行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检测的744例孕妇为研究对象,进行前瞻性研究。
统计不同年龄段、孕 周孕妇染色体异常风险发生情况,并将NIPT 测定结果与羊水细胞染色核型分析结果(金标准)进行比较;分析NIPT 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治疗指导中的效能。
结果744例孕妇中,染色体异常高风险10例;异常的10例孕妇中A35岁的孕妇胎儿21-三体综合征、18-三体综合征、13-三体综合征、性染色体总异常率为80.00%,高于V35岁的20.00%;孕周13-28周的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总异常率为70.00%,高于12周的10.00%、A29周的20.00% (均PV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显示,NIPT 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治疗指导中AUC 值为0.875,诊断灵敏度为0.88%,特异度为0.64%。
结论NIPT 用于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中能获得较高的检测价值,准确性相对较高,能有效地降低染色体异常患儿出生率,取得较高的治疗指导灵敏度。
关键词:无创DNA 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治疗指导中图分类号:R714.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3718.2021.07.0110.03我国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较高,严重的出生缺陷会对患儿造成严重不利影响,其包括智力发育障碍、器官功能缺损,甚至会引起终生残疾或死亡,给家庭造成巨大的精神和经济压力E 。
无创产前检测(NIPT)技术的临床应用原则主要内容我国出生缺陷发生率与世界中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接近,占新生婴儿的5.6%,但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病例总数庞大,全国每年新增出生缺陷约90万例。
全国累计有近3000万个家庭曾生育过出生缺陷和先天残疾儿,约占全国家庭总数的近1/10。
染色体非整倍体是造成出生缺陷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21-三体、18-三体、13-三体较为常见。
21-三体综合征(又称为唐氏综合征,Down’s syndrome或先天愚型)最为常见,新生儿中发病率大约为1/600~1/800,且随着母亲年龄的增长有显著上升趋势。
患儿通常都存在学习障碍、智能障碍或伴有脏器畸形等问题。
18-三体综合征(又称为爱德华氏综合征)是仅次于唐氏综合征的第二种常见染色体三体征,新生儿中发病率为1/8000~1/3500。
主要表现为发育迟缓、智能障碍和严重先心病等多发畸形,患儿多于出生后数周死亡。
13-三体综合征(又称为Patau综合征),新生儿中发病率约为1/25000。
具有严重智力发育障碍,全前脑畸形,严重先心病,多指(趾),严重唇腭裂,多囊肾及多囊肝等异常。
存活较久的患儿还有癫痫样发作,肌张力低下等。
在这类遗传病中,胎儿期常有流产、死胎、畸胎等,患儿可表现为先天智力低下、生长发育迟缓,常伴有五官、四肢、内脏等方面的畸形,生活自理困难,给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经济负担。
无创产前检测研究表明13、18、21-三体综合征及X,Y染色体非整倍体占新生儿染色体数目异常的95%。
对于这些疾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唯一有效的措施是广泛开展产前筛查与诊断,及时诊断胎儿异常,适时终止妊娠,防止畸形儿出生,是降低出生缺陷的重要手段。
研究发现在孕妇外周血中存在胎儿游离DNA、游离RNA、胎儿有核红细胞、甲基化标记位点的胎盘特异性DNA等。
胎儿游离DNA中包括约90~95%母体自身凋亡DNA片段和约5~10%胎儿游离DNA,经过DNA萃取和测序前处理等方式,使得母亲外周血中的DNA能在大规模并行基因组测序平台进行碱基信息读取。
无创DNA检测技术在产前胎儿非整倍体筛查中的应用张怡;张丽娜;张倩【期刊名称】《生物技术通讯》【年(卷),期】2016(027)004【摘要】目的:探讨无创DNA检测技术在孕妇产前临床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对276例孕妇进行胎儿无创DNA产前检测,包括高龄(年龄≥35岁)、唐筛结果为高风险或单项指标异常、超声软指标异常者.结果:276例中,267例检测为低风险,9例检测为高风险.高风险包括5例提示21-三体综合征、2例提示18-三体综合征、1例提示13-三体综合征、1例提示胎儿性染色体DNA含量不足.9例异常者经羊水和脐血穿刺检测证实与无创DNA结果吻合,准确率为100%.结论:无创DNA产前检测针对胎儿21-、18-、13-三体综合征筛查,具有简单安全、可靠等优点,较血清学筛查有着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这项技术大大减少了有创产前诊断人数,将作为一种筛查技术大规模应用于临床,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总页数】3页(P551-553)【作者】张怡;张丽娜;张倩【作者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1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1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1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14.55【相关文献】1.血清μE3 βHCG hAFP联合无创DNA产前检测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筛查中的应用 [J], 胡振仪;朱清华2.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中的应用研究 [J], 杨洁霞;郭芳芳;彭海山;齐一鸣;王东梅;侯亚平;欧阳浩新;尹爱华3.无创DNA产前检测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筛查中的应用 [J], 侯亚萍;杨洁霞;郭芳芳;齐一鸣;彭海山;王东梅;欧阳浩新;尹爱华4.无创产前DNA筛查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基因检测中的临床应用 [J], 付佳;郭敬春;肖纪平;张静;周林;张华;郭云霄;侯慧丽;李霞5.8594例孕妇无创DNA产前检测在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筛查中的临床应用[J], 郑芸芸;万陕宁;宋婷婷;党颖慧;陈必良;张建芳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产前无创DNA检测技术入驻安琪儿随着高科技的发展,在医学领域,六盘水安琪儿妇产医院引进了胎儿畸形排查的新技术“产前无创DNA检测”,随着高科技术的引进,满足广大因不同原因怀上畸形宝宝的孕妈妈解决了难题。
产前无创DNA检测技术在六盘水也仅有两家医院拥有,而安琪儿妇产医院就是其中一家,什么是无创DNA产前检测?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是一项新型的、针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产前检测新技术。
该技术仅需抽取孕妇静脉血,即可判断胎儿是否患有唐氏综合征(T21)、爱德华氏综合征(T18)、帕陶氏综合征(T13)三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
业内专家在2012年召开的专家座谈会上,明确将该技术定位为“近似于产前诊断水平的”、“目标疾病指向精确”的产前筛查技术。
产前无创DNA检测检查时间超声检查是孕期监测胎儿发育、评估胎儿主要脏器异常与否的常规和重要手段,孕妇在整个怀孕期间至少应进行三次超声检查。
第一次超声检查:孕11-13+6周,确定胎儿个数、胎儿孕周,排除较大的胎儿畸形(如无脑儿等),胎儿颈项透明带(NT)检测也在此阶段进行。
第二次超声检查:孕18-24周,排除胎儿大多数畸形,俗称“大排畸”,如四肢畸形、心脏畸形、脑畸形等。
第三次超声检查:孕32-36周,测定胎儿的各种径线,评估胎儿的体重及发育状况。
无创DNA产前检测的筛查项目血清学筛查:血清学筛查通过抽取孕妇的静脉血,检测母亲血清中甲型胎儿蛋白(AFP)、非结合雌素三醇(uE3)以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的浓度,结合孕妇的预产期、年龄、抽血时的孕周和体重计算胎儿罹患染色体疾病的“风险系数”。
根据“风险系数”的高低,分为“高风险”孕妇和“低风险”孕妇。
早孕期血清学筛查:孕9-13+6周,检测母血清中的PAPP-A、freeβ、HCG水平;中孕期血清学筛查:孕15-21+6周,根据筛查指标的不同,分为二联筛查、三联筛查和四联筛查。
三、四联筛查为主要的筛查项目:中孕期血清学三联筛查:筛查母血清中的AFP、freeβ、HCG、uE3水平;中孕期血清学四联筛查:筛查母血清中的AFP、freeβ、HCG、uE3、Inhibin-A水平;目前血清学筛查的项目主要涉及21三体综合征和18三体综合征,对其他染色体疾病无法检测。
国际遗传学杂志2021年04月15日第44卷第2期丨m J G e n e t Apr. 15,2021,V〇1.44,N〇.2• 79 ••论著•无创产前DNA检测技术在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杨丽1腊晓琳1加米拉.热扎克1叶尔登切切克1韩锐1马彩玲21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乌鲁木齐 830054;2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乌鲁木齐 830054通信作者:马彩玲,Email:hymcl@【摘要】目的探讨无创D N A产前检测(non - 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 )在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意义。
方法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自2018年1月至2020年4月因N IP T提示性染色体异常信号者,行有创产前诊断进一步做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和基于下一代测序的基因组拷贝数分析(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 CNV -seq )检测。
结果N IP T筛查结果为性染色体异常信号的32例,获取羊水标本24例。
经有创产前诊断确定后发现11例为性染色体的非整倍体异常,5例为性染色体的C N V s。
其中性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结果C N V-se q和染色体G显带核型分析结果相符,N IP T提示性染色体C N V异常者,2例与C N V-se q验证结果一致,而染色体核型分析未见异常。
阳性符合率为66. 7%,假阳性率为33. 3%,染色体核型分析的漏诊率为12. 5%。
结论针对N IP T提示性染色体异常信号孕妇,C N V-se q证实其对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的预测准确性较常染色体低,对性染色体基因组拷贝数变异筛查的阳性结果准确性较高。
C N V-se q技术对性染色体拷贝数变异检测是一种精确的、有效性高的手段。
【关键词】无创产前D N A检测;下一代测序;拷贝数变异;性染色体异常;产前诊断基金项目:吴阶平医学基金(320675017027)D0I :10. 3760/c m a.j.c n231536-20200224-00012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non-invasive prenatal DNA detection in the screening offetal sex chromosome abnormalityYang Li 1y La Xiaolin1, Jiam ila • Rezhake1, Ye Erdengqieqieke1, Han Rui 1, Ma Cailing 21Department o f Reproductive Assistance ,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830054y China ;2Department o f Gynecology ,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 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Urumqi830054,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 Ma Cailing , Em ail : hymcl @ sina. com【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non - invasiveprenatal testing ( N IP T) in the screening of fetal chromosomal abnormalities. Methods In 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January 2018to April 2020, the patients who had sexchromosome abnormal signals indicated by NIPT were given invasive prenatal diagnosis for further chromosome G-banding karyotype analysis and genome copy number variation sequencing ( C N V-seq ) detectionbased on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Results The results of NIPT were 32cases of abnormal signal of sexchromosome and 24cases of amniotic fluid samples were obtained with informed consent. 11 cases wereaneuploidy of sex chromosome and 5 cases were CNVs of sex chromosome. Among them , the results ofC N V-seq and G-banding karyotype analysis of sex chromosome aneuploidy were consistent. NIPT indicatedthat 2 cases of sex chromosome CNV abnormality were consistent with CNV - seq verification results , while• 80 •国际遗传学杂志 2021 年04/j 15 日第 44 卷第 2 期 Int J Genet Apr. 15,2021,V〇1.44,N〇.2no abnormality was found in chromosome karyotype analysis. The positive coincidence rate was 66. 7 %,the false positive rate was 33. 3 % , and the missed diagnosis rate of chromosome karyotype analysis was12. 5 % . Conclusion For the pregnant women with abnormal signal of sex chromosome by non - invasiveprenatal DNA detection , C N V-seq confirmed that the accuracy of prediction of fetal sex chromosome aneu-ploidy was lower than that of autosomal , and the accuracy of positive results of screening for copy numbervariation of sex chromosome genome was higher. C N V-seq is a high - resolution , accurate , high - throughputand relatively low-cost method for detecting copy number variation of sex chromosomes.【Key words 】Non - 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 ;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 ;Copy number variation ;Sex chromosome abnormality ;Prenatal diagnosisFund program:Wu Jieping Medical Foundation ( 320675017027)DOI :10.3760/c m a.j.c n231536-20200224-00012无创产前DNA 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是一项非侵人性产前筛查技术,通过检测孕妇外周血中存在胎儿游离DNA,检 测目标疾病为21、18与13三体,准确性接近100%[1]。
564·论著·中国医刊 2021 年 第56卷 第5期[9]白永颖, 朱波, 朱宇宁, 等. 血清α-羟基丁酸脱氢酶表达水平在卵巢癌辅助诊断中的应用[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9, 42(7):529-534.[10] AKHTER M Z, SHARAWAT S K, KUMAR V, et al. Aggressive serous epithelial ovarian cancer is potentially propagated by EpCAM +CD45+ phenotype[J]. Oncogene, 2018, 37(16):2089-2103.[11] 陈春莹, 刘小乐, 程丽琴, 等. 沉默间皮素基因对可溶性间皮素相关蛋白表达及对上皮性卵巢癌生长转移的影响[J]. 广东医学, 2019, 40(10):1376-1380.[12] 李霞, 孔为民, 陈娇, 等. 卵巢浆液性、黏液性腺癌的临床特点与预后对照分析[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8, 46(5):610- 612.[13] CHEN J, MIRANDA G, CAI J, et al. MP78-11 oncological outcomes with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and cystectomy for male patients with ct4a urothelial bladder cancer[J]. Journal of Urology,2018, 199(4):e1041.[14] 李静, 孔为民. 卵巢黏液性癌和浆液性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生存比较[J].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6, 44(10):78-81.[15]柯星, 张良, 沈立松. CD4+CD25highCD127low 调节性T 细胞促进上皮性卵巢癌转移机制的初步探讨[J]. 检验医学, 2019, 34(2):110-115.[16] TAJIK P, VAN DE VRIE R, ZAFARMAND M H, et al. The FIGO stage ⅣA versus ⅣB of ovarian cancer: prognostic value and predictive value for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J]. Int J Gynecol Cancer, 2018, 28(3):453-458.[17]张娟娟, 张春莲, 张志军, 等. 基于CD133及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因子的列线图模型对上皮性卵巢癌预后的预测价值[J]. 安徽医药, 2019, 23(8):1600-1603.(收稿日期:2020-08-13;修回日期:2021-03-04)(本文编辑:杨倩)无创产前筛查技术在胎儿性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应用冼诗瑶,潘焯仪,王加,赵强,梁雪梅,冯穗华,黄泳华(广东省江门市中心医院 产科,广东 江门 529000)摘 要:目的 探讨无创产前筛查技术(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 ,NIPS )在性染色数目异常筛查中的应用。
无创产前筛查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的临床价值周慕平,刘娜,文君,黄艳,邓礼元*(邵阳市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湖南邵阳422000)摘要:目的探究无创产前筛查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出的临床价值。
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某院产科收治的产前检查孕妇102例作为研究对象,统一应用无创产前DNA检测技术采集母体外周血进行无创产前筛查,系统评估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患病风险率。
针对高风险筛查结果孕妇采取分析染色体核型方式,研究无创产前筛查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的诊断价值。
结果对纳入研究102例孕妇进行外周血检测,共102份标本,NIPT检测显示性染色体非整倍异常16例。
经咨询发现,16例孕妇均自愿接受检测,其中NIPT与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一致6例,包括(45,X)3例;(46,XXX)1例;(46,XX)1例;(47,XXY)1例。
检测显示高风险8例,检出阳性率7.84%。
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等同于无创产前筛查检测结果。
结论针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产前筛查应用无创产前DNA检测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由于该检测技术敏感性较高,因此,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且为无创操作,对孕妇及胎儿的伤害较小,是提高生育质量的重要技术。
关键词:无创产前筛查;基因检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染色体核型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是染色体数目异常(增多或减少)而引发的非单倍体整数倍疾病[1],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案,因此,需在孕早期产检进行诊断方能降低缺陷胎儿出生率,同时,减轻患病家庭的经济负担,提升生育质量[2]。
近年来,无创产前筛查(NIPT)作为新型胎儿染色体疾病检测技术应用于产前检测领域,相较于传统的脐血穿刺、羊水穿刺、胎儿组织活检、绒毛活检等检查手段更具权威性,且安全性高,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产前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游离DNA(cell free fetal DNA,cffDNA),使产前筛查、诊断体系更加完整,进一步优化产前检测技术,提升产前检测整体质量[3]。
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无创DNA产前检测,又称为无创产前DNA检测、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检测等。
根据国际权威学术组织美国妇产科医师学院委员会,无创产前DNA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是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名称。
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仅需采取孕妇静脉血,利用新一代DNA测序技术对母体外周血浆中的游离DNA 片段(包含胎儿游离DNA)进行测序,并将测序结果进行生物信息分析,可以从中得到胎儿的遗传信息,从而检测胎儿是否患三大染色体疾病。
一、理论依据母体血浆中含有胎儿游离DNA,为该项目提供现实依据。
胎儿染色体异常会带来母体中DNA含量微量变化,通过深度测序及生物信息可分析检测到该变化,为项目提供理论依据。
新一代高通量测序、信息分析平台为深度挖掘母体血浆中胎儿游离DNA信息提供技术依据。
二、研究进展作为一种对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筛查手段,无创产前DNA测试,使用来自于孕妇血浆的无细胞胎儿DNA进行检测。
这些DNA 学术上也被称为循环游离胎儿DNA,浓度约3-13%,被认为主要来自胎盘,并在分娩后数小时内从母体血液中清除。
无创产前DNA 分析已在临床上用于胎儿非整倍体风险检测。
1969年首次报道发现母体外周血中存在胎儿细胞,经过几十年研究发现其含量极低且存在时间较长,这些特点使其在产前诊断领域的应用受到较大的限制。
1997年香港中文大学卢煜明 (Dennis Lo) 教授发现母体外周血浆中存在游离胎儿DNA ,随孕周增加稳定存在,且随孕妇分娩快速消失,可以作为非创伤性产前诊断的理想材料。
母体外周血浆中胎儿游离DNA含量大概占全部游离DNA的3-13%,也有不同研究认为其含量稍高。
由于大量来源于母体背景的游离DNA影响,需要选择超级灵敏的新一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才可以在大数据量水平上对胎儿游离DNA的碱基序列做出准确判断。
早期的研究中,无创产前DNA分析对三体胎儿检测需要多个胎盘DNA或RNA标记,这使得试验非常耗时和昂贵[2]。
产前无创基因检测在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筛查中的临床价值摘要: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可知,胎儿性染色体异常中非整倍体占比最高,高达75%,其中最为常见的便是21-三体综合征。
在对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筛查时,主要利用核型分析方式,其也是当前的金标准。
但在获取绒毛膜、羊水等标本时,均属于有创性措施,对孕妇及胎儿造成伤害,且结果回报时间较长,超过14d。
近些年,我国医学技术的发展,使得产前无创基因检测成为可能,对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此,本文综合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对产前无创基因检测在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筛查进行综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产前无创基因检测;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筛查引言:目前导致不育的主要因素便是染色体异常,其中75%的染色体属于非整倍体。
出现该情况的原因,主要是人体内基因遗传排列出现紊乱,致使染色体数量出现异常;13%为多倍体,8%为性染色体异常,剩余的4%则为结构失衡。
目前常见的染色体非整倍体包括21、13以及18号染色体三体,其中21-三体是指唐氏综合征,即患者21号染色体进行额外的部分或全部复制,相比其他孕妇,高龄孕妇出现的该类较高。
患儿在患有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后,常伴随智力障碍,甚至会存在听力困难等问题,长时间后,会导致患儿心脏出现疾病,甚至死亡,加重家庭以及社会负担[1]。
目前对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筛选时,最有效的方式便是核型分析,但羊水或绒毛膜标本获取,对产妇与胎儿均会造成一定的损伤,如何开展有效产前无创基因检测,成为各界关注热点话题。
一、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筛查目前在对胎儿性染色体非整倍体疾病筛查时,主要需展开两步筛查:第一步是对产妇实施21-三体等染色体非整倍体危险性评估。
对产妇血清中的生物标志物(甲胎蛋白、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指标)进行检测,同时利用超声,对胎儿颈部半透明层厚度进行评估,并对其他因素进行综合分析,例如产妇流产史、分娩史以及母体年龄。
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检测技术的应用
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检测技术是20多年来基因组学首个真正意义上能够进入临床应用领域的创新性突破,以下是搜集的一篇探究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检测技术的,供大家阅读查看。
研究发现,孕妇外周血浆中存在胎儿游离DNA(cffD-NA),长度在75bp和250bp之间,平均为166bp。
怀孕4周可检出,8周后含量上升并稳定存在(7周建立胎儿胎盘循环),其含量在5%~30%之间,能够通过高通量方法稳定检测出来。
cffDNA以核小体形式稳定存在,在分娩后2h内快速消失从而不会影响下一胎的检测。
因此,可以作为非创伤性产前检测的理想材料。
xx年8月,我院与中国医学遗传中心,湖南家辉遗传专科医院,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了“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检测”,xx年8月-xx年8月,对257例孕13周~26周孕妇外周血进行了胎儿游离DNA检测。
检测的257例孕妇外周血中,253例正常,4例异常。
其中:1例提示21-三体阳性,羊水结果证实(无假阳性,无假阴性)。
1例提示18-三体阳性,羊水结果证实(无假阳性,无假阴性)。
1例提示13-三体阳性,羊水结果正常(有假阳性,无假阴性)。
1例提示母体性
染色体异常,对孕妇外周血进行染色体检查,结果为46,XXX/46,XX(60%∶40%)(无假阳性,无假阴性)羊水结果提示胎儿正常。
阳性率为1.56%,灵敏度99%以上。
3.1国外临床试验结果:自1997年发现母体血液中存在胎儿游离DNA之后,无创伤的直接检测胚胎染色体异常成了一个重大的研究课题。
xx年 ___中文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相继发表了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从母体血浆DNA中检测胎儿21三体的论文。
xx 年 ___中文大学、美国Sequenom公司和VerinataHealth公司先后开展了应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检测胎儿21、18、13号染色体的临床试验。
3.1.1 ___中文大学于xx年1月发表于英国医学
___(BritishMedicalJournal)的文章表明,通过对753例高危孕妇的血浆DNA进行检测,准确检出86例唐氏综合征胎儿,灵敏度大100%,3例假阳性,无假阴性。
3.1.2Sequenom公司的临床结果于xx年3月发表于AJOG,该机构对449例高危孕妇的血浆DNA进行了检测,准确诊断出39例T21样本,1例假阳性,无假阴性,与 ___中文大学的结果非常相似。
3.1.3VerinataHealth公司的临床结果于xx年4月发表于ClinChem,该研究对119位孕妇的血浆DNA进行了检测,结果证明可对T21和T18同时检测,并且无假阴性和假阳性出现。
3.1.4 ___中文大学又于xx年7月发表临床研究结果于PLOSONE,该临床研究对392位孕妇血浆DNA进行了检测,进一步揭示并证明了同时检测T21、T18、T13的可行性。
3.2国内临床试验结果:xx年湘雅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国家医学遗传学重点实验室、湖南家辉遗传专科医院与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进行 ___临床试验———大规模基于新一代测序技术的新型无创DNA产前检测临床研究,该临床研究的样本是湘雅医院从xx年严格收集并可以用于深度测序的孕妇血浆样品。
按照国际标准,应用自主创新研发的无创DNA产前检测技术体系,于xx年7月完成了401例临床样本即母体外周血游离DNA的高覆盖度测序,准确检出28例T21胎儿(无假阴性,无假阳性);12例T18胎儿(无假阴性,无假阳性);3例T13胎儿(无假阴性,无假阳性);6例XO胎儿(无假阴性,2例假阳性);1例XXX胎儿,1例XXY胎儿。
临床试验结果得出,利用该技术对5大染色体的检出率达100%。
3.3我院开展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检测,对257例孕13周—26周孕妇外周血进行了胎儿游离DNA检测。
检出结果253例正
常,4例异常。
阳性率为1.56%,灵敏度99%以上。
今后,随着样本量的扩大,其结果更具有统计学意义。
3.4该技术适用于孕12周以上的'单胎孕妇,尤其适合于存在以
下情况者:病毒携带者、有流产史、T21生育史、心理压力大、胎盘前置、孕囊低置、羊水过少、孕妇Rh血型阴性、胎儿为珍贵儿。
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检测技术是20多年来基因组学首个真正意义上能够进入临床应用领域的创新性突破。
这项技术有效规避了感染和流产带来的风险,并可极大地降低孕妇及其家属的心理负担,代表了当前产前检测和防止先天性缺陷儿出生的最新发展方向。
进而为临床疾病检测提供更全面更 ___的服务。
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DNA芯片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在未来的5年内可望建立一
个以全基因组测序和Array检测为核心,以染色体G显带、FISH等技术为辅的遗传病诊断和产前诊断的高技术平台,填平从基因病→基因组病→染色体病的技术鸿沟。
[1]Chin,DennisLo,
etal.Noninvasiveprenataldiagnosisoffetalchro-moso
___laneuploidyby ___ssivelyparallelgenomicsequencingofDNAin ___ternalplas ___[J].PNAS,xx,105∶51.
[2]Fan,Quake,
etal.Noninvasivediagnosisoffetalaneuploidybyshot-gunsequencingDNAfrom ___ternalblood[J].PNAS,xx.
[3]Chiu,DennisLo,etal.MaternalPlas
___DNAnalysiswithMassivelyParallelSequencingbyLigationforNo ninvasivePrenatalDiagnosisofTrisomy21[J].ClinicalChemistry ,xx,56∶3.
[4]无创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检测项目介绍.湖南家辉遗传专科医院,北京贝瑞和康生物技术有限公司,xx.1-9.
[5]新一代测序技术在遗传病诊断中的应用[C].第十二次全国医学遗传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xx.4-7.:201
模板,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