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第一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1 (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73.00 KB
- 文档页数:3
交通运输成了许多家庭度假的一种时尚。
同学们都到哪些地方旅游过?乘坐的什么交通工具?沿途经过了哪些城市?走了哪些路线?(以谈话的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谈论的兴趣。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交通运输线)(转入课题)同学们提到的公路、铁路都是交通运输线。
飞机飞行所走的路线为航空线,轮船运行所走的路线为航线等。
各种交通运输线相互交织共同构成了交通运输网。
都说我们的祖国像只雄鸡,如果说各走向的山脉是支撑这只雄鸡的骨架,那么,纵横交错的交通运输线就是这只雄鸡的经脉。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
(板书)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一、分布特点二、讲授新课1.交流体会让学生谈自己在旅行中所观察到的各地交通运输情况,比较各地的运输方式及运输工具的多少。
从而使学生对我国交通运输各地发展不均有个感性的认识。
2.读图分析用电脑打出课本图4.4“我国的交通运输网”。
(去掉三处说明文字)让学生在亲身体会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交通网的总体分布格局。
3.引导分析同学们,我国的交通运输网从整体上看,哪些地方稀疏?哪些地方稠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特点?4.总结结论我国交通运输线分布不均,东部稠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无论是陆运、水运还是空运都呈现出这样的特点。
(同时让学生观察图4.5我国主要高速公路的分布,加深这种认识) (板书)分布不均,东稠西稀5.典型分析同学们,请观察我国水运最发达的地方在什么地方?(长江中下游地区)(电脑闪现长江通航部分)长江航道,干流横贯东西,众多的支流南北分布,深入到内地许多城市和农村,成为我国内河运输的大动脉。
通航里程达7万千米。
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是长江沿岸的重要港口,可以江海联运,被称为我国的“黄金水道”(同时用电脑把这四城市闪现出来)6.引导观察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内河航运和铁道运输线的分布有何特点?(交错分布)这样分布有何好处?(便于水陆联运)7.观察重庆、武汉、南京、上海这几大城市除作为铁路枢纽、公路枢纽、水运枢纽外还是什么运输枢纽中心?(航空)上海等大城市都有国际机场,与国内、国外许多城市有密切的联系。
导入方式1:提问我们身边有什么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汽车、火车、飞机、轮船、马车等)教师讲解:运输是人类发展的需要,在生产力落后的年代人们利用家畜(马,驴,牛等),大象(主要在热带地区),骆驼(丝绸之路的主要交通工具)等进行交通运输。
现代运输方式有了很大的发展,主要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运输。
运输速度也有了突飞猛进得发展,今天2个小时的火车车程,用马车运输要走10天。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有了越来越多的交通运输方式可以选择,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和交通运输方式的多样化,为人们提供了多种选择。
然而,如何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呢?导入方式2:教师:俗话说“火车一响,黄金万两”。
原来我国的大街小巷都出现过一句标语,其上句是“要想富”,下一句是什么?学生:先修路。
教师:交通运输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对社会经济发展起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人们形象地称其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教师:你们都去过哪里旅游?怎么去的?学生回答后,引出今天的课题——交通运输。
指使用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运输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
古代运输方式:手提肩扛、牲畜驮运。
观察分析古代运输方式有什么特点?(运量小、速度慢、效益低;)现代运输方式: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是主要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观察分析现代运输方式有什么特点?(运量大、速度快、效益高;)(1)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应考虑的因素讨论:从他们的谈论中,你能说出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应考虑的因素吗?运送什么呢?运量有多大?运送距离有多远?需要多长时间?是否安全呢?运费贵吗?其他还有什么呢?习目地更明确,更有积极性。
学生分小组合作讨论后,派代表回答问题。
教学中,不要将学生活动和知识讲授割裂开,保证学生的积极参与,培养应考虑的因素:出行的目的,货物本身的性质,运输价格的高低,运输速度的快慢,运量的多少……(2)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不同运输工具运输量有多大差别?一艘散装货轮,一次运量可达几万吨至几十万吨一列货运列车,一次运量可达上千吨一辆载货卡车,一次运量可达几吨一架大型客机,一次可搭载乘客400人以上不同运输工具票价上有何差别?旅客从上海到武汉的交通费用比较(2012)不同运输工具的一般速度怎样?不同运输工具的一般速度比较火车80~350千米/时汽车60~120千米/时海轮30~40千米/时飞机400~1000千米/时总结:不同的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有不同的优缺点,如公路运输虽然运量较小,但是具有机动灵活的特点,能够实现“门对门”的服务,可以省略很多中间环节;航空运输虽然速度快,但是受天气影响最大,如雨、雾、大风等天气都有影响;管道运输主要运输液体和气体物质,如石油和天然气等。
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1、人们把交通运输形象的比喻为1. 参照88页图4.5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找出铁路“三横五纵”2. 右侧“我国主要铁路干线分布图”,写出下列 字母代表的铁路线名称:A 线B 线C 线D 线E 线F 线 交通运输 序号16教学目标八年级 地理 执笔人赵 课题交通运输 时间 1、 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线。
2、 能够运用地图说出我国交通运输网络的分布格局,学会使用列车时刻表 3、 培养学生树立遵守交通规则、爱护交通设施、注意交通安全的观念。
教学重点我国主要铁路线的名称 教学难点我国交通运输网络地区分布特点 教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教学内容以及师生活动 课前展示激趣导入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及图填空 探究新知2、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1) 查找北京到上海的三趟列车途中所需要的时间: ; T1461次 。
根据上面查到的结果判断: ;速度最慢的车次是 。
(2) 家住北京的王大妈要去上海探亲,希望第二天坐 _____ 次列车,北京距离上海 _________ 千米;如果她要去 次列车,南京距离上海 _________ 千米,距离北京 __________ 1.根据以下不同情况,选择最适宜交通运输方式,在表中用“V”表示。
类别和数量 起点至终点 铁 路 公 路 河 运 海 运 航 空 管道观赏三峡风 光重庆-武汉参加紧急会 议 乌鲁木齐-北 京十万吨煤 秦皇岛一上海展示汇报实践创新 1461 次 T21次 T13次 车次 T14次 T22次 1462 次 普快 特快 特快 自北 列车 自上 特快 特快 普快 京起 种类 海起 北京 北京 北京 (千 始发站 (千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上海 米) 终点站 米) 北京 北京 北京 16:01 18:00 20:00 0 北京 1460 8:00 20:00 13:1217:47 「$ 147 天津西 1313f 11:3420:38 376 德州 1084f 8:28 22:59 22:31 0:31 494 济南 96 6 3:13 5:13 6:113:37「$ 811 徐州: 649 f f 1:528:551157 南京 303 f f 20:3411:51J $ 1334 无锡 126 f f 17:42 13:24 8:00 10:00 1460 上海 0 18:00 10:00 15:46T13 次 ______ ; T21 次 速度最快的车次是10点之前到达,应该乘 南京探亲,应乘坐 _____千米。
八年级地理上册 4.1 交通运输教案(新版新人教版)本资料为woRD文档,请点击下载地址下载全文下载地址交通运输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初步学会选择恰当的通运输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实例练习、学会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交通运输工具相对滞后的了解,进行国情、国策教育。
教学重点:学会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大家都知道,交通运输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那么,什么是交通运输呢?它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如何呢?新课讲授: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观图4.1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古代:手提肩扛、牲畜驮运现代: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哪种交通运输方式最便宜?旅客从上海到武汉的交通费比较(XX年)票价/元公路运输(长途汽车)300航空运输(飞机)850铁路运输动车346(一等软座)空调快速50(硬座)2.不同运输工具运输量有多大差别?一艘散装货轮,一次运量可达几万吨至几十万吨一列货运列车,一次运量可达上千吨一辆载货卡车,一次运量可达几顿一架大型客机,一次可搭载乘客400人以上3.不同运输工具的一般速度怎样?不同运输工具一般速度比较火车80—350千米/时汽车60—120千米/时海伦30—40千米/时飞机400—1000千米/时归纳小结:一般来说,水路运输运量最大,价格最低;铁路运输运量较大,价格较低;公路运输机动灵活,价格较高;航空运输速度最快,价格最高。
运输方式运量运费运速其他铁路较大较低较快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公路小较高较慢机动灵活水路大低慢受自然条件限制大航空小高快受天气影响较大完成活动:比较与选择交通运输方式.人们根据不同的出行目的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A.乌鲁木齐某学校王校长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赶到。
航空运输(飞机)B.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4.1 交通运输》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交通运输》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重要性。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以及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图的阅读和运用,对地理环境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交通运输的深入了解可能不足,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补充和拓展。
此外,学生可能对某些交通运输方式有直观的认识,但对其他方式可能较为陌生,需要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重要性;能够识别和比较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了解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交通运输事业的认同感,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建设和改革的关注度,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重要性;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难点: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的比较;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具体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交通运输案例,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资源:交通运输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表格;交通运输案例。
2.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笔记本电脑等。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交通运输》是学生在学习了地理基础知识后,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知识的重要一节。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它们在人们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图的阅读和理解有一定的掌握。
但学生对交通运输方式的了解可能局限于生活中的一些经验,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以及它们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直观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人们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热爱生活的情感,使学生认识到交通运输对人们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人们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2.难点: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比较和分析。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直观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交通运输知识。
2.对比教学法:通过比较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优缺点,让学生更清晰地了解各种交通运输方式。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实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交通运输在人们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图片、地图和实例资料。
2.制作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3.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交通运输
能源的开发,也约束了东西部之间的联系。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的交通运输面貌将发生重大变化,同时也将带动沿线经济的发展,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差距。
6.承上启下从图上观察,哪种交通运输方式最重要?(铁路运输)
(板书)三、铁路运输
用电脑打出课本图4.6,逐步引导学生分析归纳铁路线命名方法、规律。
并与学生一起填写预备好的表格。
(承转导入)为了方便人们坐车,顺利到达目的地,避免一些问题的出现,每条交通线都有自己的名字。
例:到某某之间的铁路线叫?(京包线)某某到某某之间的线叫?(宝成线)那么这些交通线是怎样命名?有什么规律可循呢?请大家利用自己敏锐的眼光去明察秋毫,找出其中的奥妙。
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1)起止点城市命名。
闪动京沪线,请同学们观察到某某之间的铁路线叫什么?(京沪线)京、沪与、某某有什么关系呢?(京是的简称、沪是某某的简称)请大家归纳这第一种命名方法。
(以起止点城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后记。
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第一节交通运输(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课程目标】运用地图和相关资料,说明中国交通运输线的分布特征,以及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快速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现代的主要运输方式。
2.学会根据运输需求选择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3.能够运用图标和相关资料比较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并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恰当的交通运输方式。
4.通过选择对交通方式,感受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1.重点: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2.难点: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方法】谈话法,讲练结合法,读图分析法。
【课时设计】2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展示国产飞机C919的图片,并提问:你知道国产大飞机吗?学生回答后教师介绍:2023年5月28日是中国民航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这一天,国产大型客机c919从上海虹桥机场飞抵北京首都国际机场,首航成功。
这标志着国产大型客机走通了设计、研制、取证、首航的完整历程,从此,中国的蓝天上有了自己的大型客机。
引导:我国现在的交通运输非常发达,可是我国的交通运输方式也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发展过程,接下列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中国的交通运输。
二、新课讲授(一)认识我国的交通方式1.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提问:说一说在生活中乘坐过哪些交通工具?这些交通工具你是在什么方式在乘坐的?(明确交通运输的工具和在现实中出现的频率,让学生感受交通运输方式与我们日常生活的关系。
)引导过渡:从大家的回答中不难看出我国的不同的交通工具因为性质的不同我们在日常选择的时候也会有不同的考虑。
活动:探究学习——交通运输的重要性活动安排:阅读下面的资料,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分析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材料一:2023年2月7日,装有286吨新鲜蔬菜的中老铁路“澜湄快线”国际货物列车,从昆明王家营西集装箱中心站缓缓驶出。
截至1月31日,中老铁路累计发送旅客超千万人次,进出口货物31.6万吨,同比增长3.5倍。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交通运输》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一节《交通运输》主要介绍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地位、分类、特点及影响因素。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教材内容紧密联系实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地理现象和问题有一定的认识和分析能力。
但学生在交通运输方面的知识较为匮乏,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学生对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充满兴趣,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地位、分类、特点及影响因素;掌握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学会分析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实地考察等方法,了解当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学会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评价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关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交通运输业的定义、地位、分类、特点及影响因素;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和优缺点。
2.难点:交通运输方式的优缺点评价;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的交通运输案例,让学生分析、评价,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实地考察法: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当地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视频、案例等。
2.实地考察:提前联系相关部门,安排实地考察活动。
3.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认识和需求。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4.1《交通运输》教案1一. 教材分析《交通运输》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主要介绍了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以及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
本节内容是学生对地理学科的综合运用,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培养学生关注交通问题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对地理环境、地理现象有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对交通运输业的实际应用和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了解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搜集资料等方法,分析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学会从地理角度关注交通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意识,提高学生对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的认识。
四. 教学重难点1.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
2.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交通案例,使学生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
2.调查法:让学生搜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关注度。
3.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地理角度关注交通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交通运输案例资料。
2.设计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的了解程度。
3.准备投影仪、课件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交通地图,引导学生关注交通运输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介绍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特点,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理解交通运输业的基本原理。
3.操练(10分钟)分发调查问卷,让学生搜集我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4.1 交通运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主题是“交通运输”,本节课是该单元的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文并茂,让学生了解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优势,以及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层次清晰,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交通运输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地形、气候等地理知识,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交通运输的系统性和重要性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认识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优势,以及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重要性;掌握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优势;了解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究的精神,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分类和重要性。
2.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优势。
3.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分析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优势,让学生掌握交通运输的知识。
3.讨论法:分组讨论交通运输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板书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交通运输实例和案例,用于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和分析。
2.准备投影仪、电脑等教学设备,用于展示教材内容和案例分析。
3.准备交通运输的板书提纲,用于课堂总结。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我国高速铁路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了解交通运输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2.呈现(10分钟)介绍各种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优势,如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等。
第一节交通运输【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能够举例说明交通运输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认识选择交通运输方式需要考虑的要素。
(能力目标)1.认识各样交通运输方式的长处和弊端。
2.学会依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3.能够设计合理、经济的旅行路线。
(德育目标)培育学生建立恪守交通规则,爱惜交通设备,注意交通安全的观点。
【教课要点、难点】(教课要点)1.各样交通运输方式的特色。
2.学会立足现状,依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教课难点)依据需要合理地选择交通运输方式。
【教法】创建情形法、比较剖析法、读图剖析法、总结概括法、启迪指引法、沟通讲话法。
【学法】情形感觉法、地图察看法、问题研究法、自主学习法、合作研究法。
【教具】学生:准备练习本,有条件的同学准备高速公路和铁路的特色等资料。
教师:多媒体【教课过程】(情形导入)教师:同学们,刚过去的十一长假,你们都出去旅行了吗?那你们又是利用什么方式出去的?(生答略)教师:可见,同学们采纳的交通方式是不一样的,有的坐火车、汽车,有的做了飞机和轮船,那么你们知道现代化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些吗?应当怎样选择呢?今日就让我们来学习、认识这部分内容。
板书: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学习目标)先出示学习目标,让学生明标。
(教师发问)请同学们课本84 页图文资料,回答以下问题:(1)什么是交通运输?有何重要性?(2)对照古代和现代的交通运输,认识古代和现代分别有哪些交通运输方式?(学生回答)自学并展现:(1)交通运输业主假如运送游客和货物,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有关。
现代运输是指派用汽车、火车、船舶、飞机等运输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输到另一个地方。
交通运输是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古代:手提肩扛、牲口托运等。
现代: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道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是主要的现代交通运输方式。
(教师承转)学习了各样交通运输工具,那么我们来比较一下各样交通运输方式的好坏,而后能够根据需要选择有益于我们的生产与生活的出行方式和路线。
《交通运输》
设计思想
通过读图分析,边读边画,并通过问题设计强化训练的方式,形成铁路干线网络,同时结合亲身体验,让学生学会选择交通运输方式和了解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会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并记住我国主要的铁路干线。
2.过程与方法:通过比较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能选择出最合适的交通运输方式,通过
读图分析能够说出我国的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运用地图了解我国高速公路的分布和主要干线。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交通运输线的建设成就和在经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的学习,对学生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
1.交通运输网络的大致分布格局。
2.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
教学难点“五纵三横”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练习法、讨论法
课前准备
学生:准备练习本,有条件的同学准备高速公路和铁路的特点等资料。
教师:中国铁路分布图,我国的交通运输网。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播放“青藏铁路”录像,同时响起歌曲“花儿与少年”。
教师提问:刚才看到的是哪一条铁路的建设?这段音乐属于在这一带广为流传的什么歌调?它主要是我国哪个省的民歌?
如今,我们中国人在“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修起了世界最高的铁路,这说明了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第一课时
【出示板书】一、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教师指导】读图4.1了解交通运输工具的发展,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并了解现代运输方式包含哪些。
(学生自读,教师总结)
【教师承转】学习了各种交通运输工具,那么我们来比较一下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优劣,然后可以根据需要选择有利于我们的生产与生活的出行方式和路线。
【教师引导】客运和货运根据需要在选择最合理的运输方式时要考虑哪些因素呢?
【学生活动】结合P85和图4.3讨论比较
【归纳】学生归纳因素并列表:
较高
1.山东济南某公司的王经理,必须在两天内赶到北京签订一份合同。
2.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
她们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游方案。
3.500吨钢材从上海运往济南。
4.一吨活鱼从跋山水库运往沂水县城。
【学生活动】学生在各小组内进行热烈讨论,说出选择的方式并说明理由。
(从多角度讨论,各抒己见,教师从客运和货运两方面引导。
)
【分析归纳】根据学生的讨论和分析,选择货运与客运方式时应分别考虑的因素如下。
客运:人数、运费、速度、目的
货运:运量、货物性质、运费、距离、时间
要根据人们的要求和客观条件对运输工具做出选择。
【师生归纳】人的出行:必须考虑出行目的。
人们对货运的要求可以根据四个字:多、快、好、省。
货运:贵重或急需而数量不大──航空
容易死亡或变质的──公路
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铁路
【教师讲述】我们在合理利用各种运输方式为生产和生活服务时,还有一点值得特别注意,那就是遵守交通规则、爱护交通设施、保证交通安全。
第二课时
【出示板书】二、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教师活动】展示我国青藏铁路的相关图片或相关视频,引出在我国现代立体交通运输网络中,铁路运输是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
【展示投影】展示“中国主要铁路的分布”
【师生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观察并分析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情况,与学生一起在图上找出“五纵三横”铁路干线。
在找的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铁路线的起止点及经过的省级单位和主要城市以及主要地形区。
【学生活动】1.举例说明铁路线命名的方法。
(以京沪线为例归纳:⑴以起止点城市命名。
⑵以起止省区简称命名。
⑶以起止省区简称和一个终点城市命名。
⑷以铁路线所在的位
置命名,如北疆线。
从北京出发的,“京”放前,南北向先说北,东西向先说东。
陇海线中的“海”指历史上连云港有“海州”之称)
2.师生一起找的同时,在课本P88图上依次用彩笔描一下。
3.注意总结铁路线交汇的城市。
铁路线分布有何特点?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问题设计】1.新疆乌鲁木齐一批长绒棉要用火车运往上海,应选择的最合适的铁路线依次是、、。
2.广州一批日用工业品要用火车运往昆明,应选择的合适铁路线依
是、、。
【学生活动】小组对照地图讨论后,自由发言。
【教师引导】进一步巩固我国的主要铁路干线的名称与位置。
每位同学对照地图在课前准备好的空白纸上,画出五纵三横铁路干线及经过的主要城市。
【学生活动】略。
一名学生到黑板上画。
【教师指导】展示学生成果,师生共同纠正出现的错误。
【学以致用】设计一份寒假到外地的旅行计划。
教学后记
1.对于P87图4.4不能一开始就用,因为铁路线图太复杂,大部分学生有点茫然,应分解用。
2.对“五纵三横”铁路线必须强化练习才能牢固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