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国的气候特征
- 格式:ppt
- 大小:9.53 MB
- 文档页数:42
1.中国气候的基本特点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太平洋西岸,气候独具特征:①季风气候明显,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的变化,随季风的进退,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季风气候明显,冬夏风向改变明显)②大陆性气候强,影响的范围广,冬夏两季的平均气温与同纬度其他国家或地区有较大差异,冬季气温低于同纬度地区,夏季气温高于同纬度地区,气温年较差大。
(大陆性气候强,温差大,降水年际变化大)③气候类型复杂多样,不仅地处温带、亚热带、热带各种气候带,而且由于地形崎岖,往往在不同范围内形成不同尺度的气候差异。
我国纵跨纬度近50°,接着温度的不同,从北到南,包括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和赤道带等6个温度带和一个特殊的青藏高寒区。
接着水分条件(干湿状况)从东南向西北依次出现湿润、亚湿润、亚干旱和干旱四种不同的干湿地区。
不同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相互交织。
由于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如距海远近、地形高低、山脉屏障及走向等,又可分为高山气候、高原气候、盆地气候、森林气候、草原气候和荒漠气候等多种气候类型。
我国山多而高,气候的垂直分异,更增加了气候类型的复杂多样性。
④水热同期,利于农牧业生产,但气候的稳定性差,旱涝、低温、冻害、台风、冰雹等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高,影响范围广,防灾减灾的任务繁重。
(1)季风特征①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按中国所处的纬度位置,大致在北纬30°以北为西风带,北纬30°以南为副热带高压带和东北信风带,由于行星风系的季节性位移,在东、西风气流交界处(北纬25°~35°)基本气流的季节变化最为明显,冬季受西风气流支配,夏季则受东风气流制约。
行星风系的这种季节性位移配合因海陆冷热源作用所引起的季节性风系的变化,使我国成为世界上著名的季风气候区。
②影响我国的夏季风有三个源地第一支源于印度洋的西南季风,在阿拉伯海一带形成一支低空急流,经过印度半岛影响我国西南及华南地区;第二支源于澳大利亚北部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后与第一支气流及北半球的东北信风会合成赤道辐合带;第三支气流源于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即为主要影响中国东部地区的东南季风和南季风。
专题33 中国的气候1.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一:气候我国地域辽阔,地跨众多的温度带和干湿地区,加上我国地形复杂,地势高低悬殊,更增加了我国气候的复杂多样性。
(1)气温特点(2)中国的温度带与作物熟制秦岭——淮河一线作为带与带的分界线。
(1)降水①降水的空间分布特点:自沿海往内陆降水逐渐减少。
多少、多少。
②降水的时间分布特点:降水集中在季,多,少;年际变化。
③影响我国降水的主要因素:。
④我国降水最多地方是省的火烧寮;最少地方是:的托克逊。
⑤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1)主要气候类型、特征及分布地区2.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之二:气候显著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山脉——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脉以东一线为界。
(故事谐音记忆:大(大兴安岭)英(阴山)雄喝(贺兰山)八(巴颜喀拉山)缸(冈底斯山)酒)夏季风特点:。
冬季风特点:。
2.中国主要的特殊天气:、梅雨、、沙尘暴。
寒潮发生在;梅雨发生在;台风发生在月,7——8月为多;沙尘暴发生在干旱的。
3.主要气象灾害:洪涝、干旱、寒潮、、台风、。
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时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自然灾害。
4.秦岭淮河一线主要的地理分界线(1)一月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2)亚热带与带的分界线。
(3)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4)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
(5)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气候的分界线。
(6)水田与的分界线。
(7)北方与的分界线。
(8)河流有无分界线。
(9)常绿阔叶林与的分界线。
中国的气候特点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地跨东经73°33'至135°05',北纬18°10'至53°33'之间。
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气候特点各异。
中国的气候可以划分为四个主要区域:东部沿海地区、西南地区、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
一、东部沿海地区东部沿海地区包括东北、华北、东南和华南地区。
这个区域的气候受到太平洋季风和东亚季风的影响,呈现出明显的四季分明的气候特点。
东北地区属于寒温带季风气候。
冬季寒冷,夏季短暂而温暖,降水量相对较少。
经常出现的自然灾害包括寒潮和大风雪。
华北地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潮湿,年降水较少,主要集中在夏季。
东南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较短暖和,夏季炎热潮湿,降水量较多,分布相对均匀。
华南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四季温暖潮湿,降水量丰富,常年高温多雨。
二、西南地区西南地区包括西南地华南温带性气候。
受青藏高原和喜马拉雅山脉的阻挡,这个地区气候独特。
气候上表现为亚热带和温带兼有,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湿润而多雨为主要特点。
三、北方地区北方地区指的是中国的华北、东北和内蒙古地区。
这个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冬季漫长而严寒,夏季短暂而炎热。
春季和秋季温度波动较大,气温变化明显。
四、西北地区西北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包括新疆、青海、甘肃、陕西和宁夏等地。
这个地区气候干旱寒冷,冬季严寒,夏季酷热,年降水量很少。
总结:中国的气候特点因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的差异而不同。
东部沿海地区受到季风的影响,气候四季分明;西南地区因地势复杂,气候多样;北方地区寒冷干燥;西北地区干旱寒冷。
这些不同的气候类型为中国的植被和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挑战。
中国的气候与季节中国地域辽阔,拥有广泛的气候类型和丰富的季节变化。
由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差异,中国的气候和季节特征各不相同。
本文将介绍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和季节变化。
一、中国的气候类型中国的气候类型分为五大类:寒温带、温带、地中海气候、热带和高原气候。
这些气候类型在不同地区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1. 寒温带气候寒温带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地区,冬季寒冷且漫长,夏季短暂而凉爽。
这个地区的冬季经常降雪,气温低于冰点,夏季则多雨,气温适中。
2. 温带气候温带气候广泛分布于中国的北方和东部地区,四季分明,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春季和秋季温暖宜人,气温适中。
这个地区的降水量较为充沛,年降水量均匀分布。
3. 地中海气候地中海气候主要出现在中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冬季温暖而湿润,夏季炎热潮湿。
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冬季相对较干燥。
4. 热带气候热带气候集中分布于中国的南部沿海地区和台湾地区,冬季温暖,夏季炎热。
这个地区的降水量较为丰富,热带风暴和台风也常常袭击。
5. 高原气候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部高原地区,冬季严寒,夏季凉爽。
由于海拔的影响,气温和气候呈现出明显的垂直变化,高原地区降水相对较少。
二、中国的季节变化中国的季节分为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
每个季节的特点和变化如下所示:1. 春季春季通常从3月份开始,到5月份结束。
这个季节气温开始回升,天气逐渐变暖,植物开始复苏。
春季的降水量较多,多雨的天气常常出现。
2. 夏季夏季一般从6月份开始,到8月份结束。
这个季节气温高,天气炎热潮湿。
夏季是中国降水最多的季节,雷雨和台风经常席卷许多地区。
3. 秋季秋季通常从9月份开始,到11月份结束。
这个季节气温适宜,天气凉爽宜人。
秋季是丰收的季节,各地农田都处于丰收的时期。
4. 冬季冬季一般从12月份开始,到次年的2月份结束。
这个季节气温低,北方地区常常降雪。
冬季是中国最冷的季节,需要注意保暖。
总结:中国的气候类型和季节变化丰富多样。
中国的气候类型及特征和分布都是什么
世界上有13中气候类型,那什幺中国的气候类型是其中的哪几个,都分布在哪些省市,他们的特征又是什幺呢,本文小编就带领大家一起探索中国
气候类型的分布及其特征。
1中国的气候类型分布1、热带季风气候。
包括台湾省的南部、雷州半岛和海南岛等地。
年积温>=8000℃,最冷月平均气温不低于16℃,年极端最低气温多年平均不低于5℃,极端最低气温一般不低于0℃,终年无霜。
2、亚热带季风气候。
我国华北和华南地区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
年积温在4500--80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8--0℃,是副热带与温带之间的过渡地带,夏季气温相当高(侯平均气温>=25℃至少有6个侯,即30天),冬季气温相当低。
3、温带季风气候。
我国内蒙古和新疆北部等地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
年积温低于1600-- 3400℃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在-28--8℃、夏季侯平均气温多数仍超过22℃,但超过25℃的已很少见。
4、温带大陆性气候。
广义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及亚寒带针叶林
气候。
包括温带沙漠气候、温带草原气候。
5、高原山地气候。
我国青藏高原及一些高山属于此种类型的气候。
年积温低于2000℃,日平均气温低于10℃,最热的气温也低于5℃,甚至低于0℃。
气温日较差大而
年较差较小,但太阳辐射强,日照充足。
中国主要的气候特征
中国的气候特征一般可以分为三类:温带、亚热带和热带。
一、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位于中国的东北地区、内蒙古
高原以及新疆北部和西藏南部地区,特征是夏季炎热,冬季寒冷,雨量较少,山地较多,日照时间短。
这里年均气温较低,一般在0~10℃之间,
夏季的最高气温可以达到35℃,冬季的最低气温到-40℃甚至更低。
雨量
较少,尤其是夏季雨量非常稀少。
二、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部沿海地区,特征是夏季
温暖多雨,冬季温和,大多数地区没有严寒或酷暑。
这里年均气温大多在15℃~20℃之间,夏季最高气温可以达到35℃,冬季最低气温只有
5℃~10℃,雨量较多,一般每年1000~1500毫米,其中以秋季多雨,夏季
雨量较少。
三、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南方地区,特征是炎热潮湿,
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夏季高温高湿,冬季低温湿度大。
一般来说,温度
在南方的年均温度都很高,一般夏季最高气温可以达到40℃,冬季最低
气温可以低至10℃,而雨量较多,夏季平均雨量达到500~1000毫米,冬
季仅300~500毫米。
总之,中国的气候特征多元多样,从温带大陆性气候到热带季风气候,各有特点,表现出多样的气候特征。
我国气候知识点总结气候是地球表面上一定时期内的大气状态,由气温、降水、风向、风速、湿度等因素组成。
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复杂,气候类型多样,从而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气候特点。
下面我们来总结一下我国气候知识点。
一、我国气候带及特点1. 热带气候我国南海诸岛及台湾岛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高温多雨,夏天多热带季风影响,气温高,降雨充沛。
而冬季则多受到冬季季风影响,气温适中,降水较少。
2. 亚热带气候我国南部、东南部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气温较低,适宜的降水,非常适宜农作物生长。
3. 温带气候我国东北部和华北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春季风沙天气,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而中国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夏季炎热干燥,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
4. 寒带气候我国东北地区属于寒带季风气候区,特点是夏季短而凉爽,冬季长而严寒,降雪丰富,冰雪天气较为明显。
5. 藏区高原气候我国西藏高原地区属于高原气候,特点是气温低,气压低,阳光辐射强,昼夜温差大。
平均气温较低,夏季短而凉爽,冬季冰雪覆盖。
二、我国气候的季风特点季风是指一定季节内,由于地理条件和气候变化引起的风向变化。
1. 东亚季风中国东部地区受东亚季风影响,夏季为东南季风,冬季为大陆季风。
夏天冷暖空气交汇,带来了大量的降水,为中国东部地区带来了丰富的雨水,利于农作物生长。
冬季则受到大陆冷空气的影响,气温下降,没有降水。
2. 南亚季风南亚季风主要影响印度次大陆和中国西南地区,夏季为南亚季风,冬季为逆季风。
夏季受孟加拉湾季风的影响,带来了大量的降水,而冬季则由于印度次大陆的高压势力带来了干燥的天气。
3. 西风季风中国西北地区受西风季风的影响,夏季为西南季风,冬季为西北季风。
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气温高,降水充沛。
而冬季受西北季风的影响,气温低,降水较少。
三、我国气候变化及影响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生态造成了重大影响,加剧了自然灾害,而我国的气候变化也面临着重大挑战。
中国气候三大特征
气候复杂多样,中国幅员辽阔,跨纬度较广,距海远近差距较大,加之地势高低不同,地形类型及山脉走向多样,因而气温降水的组合多种多样,形成了多种多样的气候;季风气候显著,中国的气候具有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的季风气候特征;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中国气候三大特征
(1)气候复杂多样
从气候类型上看,我国东部有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西北部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青藏高原属高寒气候。
从温度带划分看,有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和青藏高原区。
从干湿地区划分看,有湿润地区、半湿润地区、半干旱地区、干旱地区之分。
地形的复杂多样,也使气候更具复杂多样性。
(2)季风气候显著
中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潮湿高温多雨,冬季干燥寒冷少雨,雨热同期。
中国受冬、夏季风交替影响的地区广,是世界上季风最典型、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地区。
冬季盛行偏北风,产生于亚洲内陆,性质寒冷、干燥,所以普遍降水少,气温低,北方更为突出。
夏季风来自东南面的太平洋和西南面的印度洋,性质温暖、湿润,降水普遍增多,雨热同期,也称为大陆性季风气候。
(3)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由于陆地的热容量较海洋为小,所以当太阳辐射减弱或消失时,大陆又比海洋容易降温,因此,大陆温差比海洋大,这种特性我们称之为大陆性。
我国大陆性气候表现在: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季我国是世界上同纬度最冷的国家。
中国的气候类型与分布中国是一个地域辽阔的国家,拥有丰富多样的气候类型和分布。
由于地理位置和地貌的差异,中国的气候型态分布广泛,并且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以下将对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和其分布进行介绍。
1. 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部地区,其中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南地区和东北平原。
这一地区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年降水量较多,季风明显,东南风和东北风交替吹拂。
这种气候适宜农业生产,这也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生产区之一。
2. 四季分明的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的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和西北地区,包括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西北干旱带。
这里的夏季炎热干旱,冬季严寒干燥,温度差异较大。
年降水量较少,蒸发量高,气候干燥,适宜草原生态系统的发展。
此外,寒冷干燥的冬季还形成了中国的著名积雪地区,如阿尔金山脉和大兴安岭地区。
3. 高原气候高原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地区,包括青藏高原和云贵高原。
这一地区地势高,气候凉爽宜人,年平均气温较低,夏季凉爽,冬季寒冷。
降水量相对较多,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季风影响。
青藏高原还是世界上最大的冰川区之一,拥有丰富的冰川资源。
4. 热带雨林气候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海南岛和台湾岛,这一地区特点是温暖湿润,雨量丰富,常年多雾多云。
气温较高,年均气温在22摄氏度以上。
这种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热带植物的生长,形成了丰富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总的来说,中国的气候类型和分布多样,从北方的大陆性气候到南方的热带雨林气候,从东部的温带季风气候到西南的高原气候,每一种气候都为中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提供了独特的特点和资源。
同时,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中国的气候格局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需要更加重视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和适应这一挑战。
中国气候特点中国位于北半球的东亚地区,拥有广袤的领土和复杂多样的地形地貌,因此在中国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条件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气候特点。
本文将介绍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包括季风气候、高原气候和冰雪气候。
1. 季风气候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属于季风气候区域。
季风气候以年内风向的季节性变化为特点,包括夏季的季风和冬季的反季风。
夏季季风带来湿润的气流,使得中国东部地区气温较高,降水丰富。
而冬季反季风则带来干燥的气流,导致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降水相对较少。
2. 高原气候中国西部地区主要由高原和山地组成,形成了特殊的高原气候。
高原气候的特点是气温较低,日温差大,降水相对较少。
尤其是青藏高原,由于海拔较高,气温更低,降水更少,呈现出寒冷干燥的特征。
3. 冰雪气候中国北方的黑龙江、吉林等地区属于冰雪气候区域。
这些地区冬季寒冷漫长,积雪覆盖时间长,常年都有冰雪存在。
这种气候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但也带来了北方的冰雪旅游资源。
除了上述三种主要气候特点,中国还有其他地区特有的气候类型,例如亚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和地中海式气候等。
这些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点使得中国的气候多样性非常丰富。
总的来说,中国的气候特点是多样性和复杂性。
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气候类型众多。
这种多样性的气候给中国带来了丰富的自然资源,也对中国的农业生产和旅游业有一定的影响。
通过研究和了解中国的气候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本文简要介绍了中国的气候特点,包括季风气候、高原气候和冰雪气候。
希望读者通过这些了解,对中国的气候有更全面的认识。
通过继续研究和观测,我们可以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发挥中国的气候资源优势,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气候知识概述中国,作为世界上面积第三、人口最多的国家,其气候类型丰富多样,地理条件复杂多变。
从古至今,中国的气候一直是影响农业生产、经济发展、社会生活乃至文化艺术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对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特点、影响因素以及气候变化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中国的主要气候类型1.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于中国东北部、北部和东部沿海地区。
这种气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热潮湿,冬季寒冷干燥。
受季风影响,夏季降水集中,易形成洪涝灾害;冬季则降水较少,可能出现干旱。
2. 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于中国南方地区,如长江中下游、珠江流域等。
这种气候冬暖夏热,四季较为分明。
降水充沛,主要集中在夏季,形成梅雨季节。
冬季则较为干燥。
3. 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于中国内陆地区,如西北、华北西部等。
这种气候冬冷夏热,昼夜温差大。
年降水量较少,且主要集中在夏季。
春季多大风、沙尘暴等天气现象。
4. 高原山地气候:主要分布于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区。
这种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降水充沛,但分布不均。
高原地区日照充足,辐射强烈。
二、中国气候的特点1. 复杂多样性: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地貌复杂,导致气候类型多样。
从热带到寒带,从湿润到干旱,各种气候类型在中国都能找到。
2. 季风气候显著:中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影响,季风进退和强弱年际变化较大,导致降水时空分布不均,易形成旱涝灾害。
3. 大陆性气候强:中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远离海洋,加之地形复杂,使得大陆性气候特征显著。
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春秋短暂且多风。
三、影响中国气候的因素1. 纬度因素:中国南北跨度大,纬度差异导致太阳辐射量和热量分布不均,进而影响气温和降水。
2. 海陆因素:中国东临太平洋,受海洋影响显著。
夏季,海洋为陆地提供充足的水汽,形成丰富的降水;冬季,则因陆地降温快而形成高压,加剧寒冷干燥。
3. 地形因素:中国地形复杂多变,高山、高原、盆地、平原等地形地貌对气候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