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冷却器对压缩机压比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394.33 KB
- 文档页数:2
离心空压机中间冷却器概述薛斌(沈阳鼓风机厂部,沈阳110021)摘要介绍了如何按离心空压机的参数来选择合适的中间冷却器的结构形式。
关键词离心空压机中间冷却器光管翅片管l 前言目前离心空压机被广泛应用在空分、冶金、化肥、化工、制药、动力站等领域。
离心压缩机要实’现等温压缩,效率优化,保证出口压力和温度指标,各段间要配置中间冷却器。
由于压缩机对各段间允许的压力损失和进口温度的严格要求,决定了中间冷却器设计选型的特殊性。
中间冷却器几乎涵盖了所有管壳式换热器的结构形式,这正体现了它集各种形式换热器优点于一身的设计理念。
同时也是应对多种机型,大跨度工况范围的必然选择。
中间冷却器有压缩机之肺的形象比喻,它的冷却效果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压缩机的气动性能和整机效率。
随着为离心空压机配套的中间冷却器的增多,一个适应各种工况和不同机型的冷却器系列也自然形成,在此做一简单概述。
2 中间冷却器的适用范围和设计参数确定为了更深入的理解中间冷却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了解其适用范围、特征和重要参数的取值依据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是据此归纳的特性表。
表1 中间冷却器技术特性从表1中可以着出:温度范围、允许压力损失、污垢系数三项指标数值挛饯披小,而空气的流量范围、压力范围、相对湿度三项指标变化范围较大。
热负荷(换热量>的大小是决定换热器面积的主要因素,而上述三项指标的大范围工况跨度决定了热负荷(换热量)的差异很大,在中间冷却器几何外形上的反映尤为直观,表2可见一般。
表2中间冷却器特征温度变化范围和允许压力损失范围从数值上看波动范围小,但这两项指标恰恰是中冷器必须严格遵循指标,是保证压缩机在性能曲线上运行的前提。
在国外的中冷器技术协议中,经常见到诸如:出口温度升高一度,压力损失超过一毫巴,扣除货款x%的附加条款,可见这两项指标对整个机组的重要程度。
相对湿度是当时当地大气的相对湿度,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变化,进入压缩机经过一段压缩和冷却后,饱和分压达到100%,过饱和部分冷凝析出。
两级压缩中间冷却的最佳压力
在两级压缩系统中,中间冷却对于提高系统效率非常重要。
确定最佳中间冷却压力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压缩机的设计参数、工作介质的性质以及系统的特定要求。
通常情况下,中间冷却的最佳压力应该选择在两级压缩机之间的合适位置,以实现最佳性能。
这个位置可以通过对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和计算得到。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使用热力学循环模拟软件来模拟整个压缩系统,并通过调整中间冷却压力来优化系统性能。
这样的软件可以根据给定的参数,如压缩机的效率、流量、工作介质的物性等,计算出最佳的中间冷却压力。
此外,还可以通过试验和实际运行数据来确定最佳的中间冷却压力。
在实际运行中,可以尝试不同的中间冷却压力,并测量系统的功耗、效率等指标,以找到最佳的工作点。
总而言之,确定最佳的中间冷却压力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并通过热力学分析、模拟计算或实际试验来确定。
对于具体的系统,最佳中间冷却压力可能会有所不同,因此建议在实际应用中进行充分测试和优化。
1。
空压机运行效率下降、导叶波动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杨瑜亮;张久龙【摘要】介绍了南钢2#20000m3/h空分设备RIK80-4型空压机运行效率下降情况,并详细分析了空压机效率下降的原因.指出空压机导叶波动和中间冷却器翅片氧化腐蚀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处理后空压机效率明显提高,节约成本300多万元.【期刊名称】《风机技术》【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4页(P72-74,82)【关键词】空压机;波动;中间冷却器;翅片氧化腐蚀;堵塞【作者】杨瑜亮;张久龙【作者单位】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制氧厂;大庆油田天然气分公司【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H450 引言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钢)2#20000m3/h空分设备于2005年12月28日正式投产使用,其空压机为国外某公司制造的RIK80-4型,额定转速7489r/min,额定功率 11000kW,额定电流 691A,额定气量 111000m3/h,最大工作压力5.20×10-2Pa,2009年开始空压机运行效率明显下降,还未到工况就难以正常建立。
经过参数对比和分析后认为,空压机转子级间密封和轮盘密封磨损;中间冷却器堵塞导致冷却效果下降、气量减少是造成空压机效率低、能耗高的最主要原因。
经过一系列技术改造和难题攻关,使整个机组恢复正常水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空压机运行状况1.1 空压机效率下降2#20000m3/h空分设备投产以来,空压机出口流量逐年下降,尤其到夏季生产更是难以维持,机组运行数据发生明显变化,相同运行条件下对机组参数进行对比(见表1),进口导叶开度明显增大,空气量达不到设计要求,机组效率低、能耗高,严重影响工况正常建立,导致生产难以持续稳定进行。
与1#20000m3/h空分空压机的对比见表2。
表1 相同大气条件下空压机运行参数比较表2 与1#20000m3/h空分VK80-3空压机运行参数对比1.2 空压机导叶频繁波动自从2006年开始空压机导叶频繁波动,导叶执行机构阀门定位器故障7次,先后请厂家技术人员来分析处理,但效果不佳。
引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双级压缩制冷技术已在国防、科研、化工、医院、食品等建筑中广泛应用,从而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用于制冷技术方面的能耗逐年增长。
一些单位或工厂企业使用双级压缩制冷技术面越来越广,而对于单机配打双级压缩制冷装置设计使用过程中的通常是简单选择中间温度,也因为目前国内、外对于双级压缩制冷中间温度没有系统的标准,实际运行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从而导致双级压缩冷冻机经常不处于最大制冷系数的工况下工作,影响整套设备的制冷效果,不利于节能要求。
我国的节约能源法中指出,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的管理,采取技术可行、经济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担的措施,减少从能源生产到消费各个环节中的损失和浪费,更加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节能还包括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开发利用。
节能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来说,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目前,全国各地电力十分紧张,但所需能量也在迅速增长。
由此要求我们制冷专业人员在设计、施工到运行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都应通力合作,才能实现节能的目的。
1、双级压缩制冷系统的基本类型及制冷经济技术指标两级压缩制冷机是将压缩过程分为两次来实现,系将来自蒸发器压为为Pe 的低压制冷剂蒸气先用低压压缩机(或压缩机的低压级)压缩到中间压力Pm,然后再用高压压缩机(或压缩机的高压级)压缩到冷凝压力Pc。
因此,它需要用两台压缩机(或使用双级压缩机)。
现在,对于活塞式和螺杆式压缩机,大多是选用单级压缩机组合成两级压缩制冷机,而不专门针对两级压缩制冷的要求设计和生产高压及低压压缩机。
1.1 双级压缩制冷系统的基本类型1.1.1 两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T-S图: P-S图1.1.1.1 高低压级流量比:;1.1.1.2 理论制冷系数:。
1.1.2 两级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T-S图: P-S图:1.1.2.1 高低压级流量比:;1.1.2.2 理论制冷系数:。
1.1.3 一级节流中间完全冷却:T-S图: P-S图:1.1.3.1 高低压级流量比:;1.1.3.2 理论制冷系数:。
空压机为什么需要分级压缩1、节省功率消耗采用多级压缩,可以通过在级间设置中间冷却器的方法,使被压缩气体在经过一级压缩后,先进行等压冷却,以降低温度,再进入下一级气缸。
温度降低、密度增大,这样易于进一步压缩,较之一次压缩可以大大节省耗功量。
因此在相同的压力下多级压缩做功的面积就比单级压缩要少。
级数越多省的功耗就越多越接近于等温压缩。
注意:喷油螺杆空压机的空压机已经非常接近定温过程。
如到达饱和状态后继续压缩继续冷却的话,将有冷凝水析出。
这些冷凝水如果与压缩空气一起进入油气分离器(油箱)内,会使冷却油乳化,影响润滑效果。
随着冷凝水的不断增加,油位也会不断上升,最后冷却油将会随同压缩空气进入系统,污染压缩空气,对系统造成严重后果。
因此,为了防止冷凝水的产生,压缩腔内的温度不能过低,必须大于冷凝温度。
如排气压力为11bar(A)的空压机,冷凝温度为68℃,当压缩腔内温度低于68℃时,将有冷凝水析出。
因此喷油螺杆空压机的排气温度不能过低,即等温压缩的应用在喷油螺杆机中由于冷凝水的问题受到了限制。
2、提高容积利用率由于制造、安装以及运行三方面的原因,气缸内的余隙容积总是不可避免的,而余隙容积不仅直接减小了气缸的有效容积,而且其中所残留的高压气体还必须膨胀至吸气压力,气缸才能开始吸入新鲜气体,这样就等于进一步减小了气缸的有效容积。
不难理解,如果压力比愈大,则余隙容积内残留气体膨胀愈剧,气缸有效容积则愈小。
在极限情况下,甚至能够出现余隙容积内的气体在气缸内完全膨胀后,压力仍不低于吸气压力,这时就无法继续吸、排气,气缸的有效容积就变成了零。
如果采用多级压缩,则每一级的压缩比很小,余隙容积内残留气体稍微膨胀即可达到吸气压力,这样自然就可以使气缸有效容积增大,从而提高气缸容积的利用率。
3、降低排气温度压缩机的排除气体的温度是随压缩比的增加而升高的,压缩比越高排气温度就越高,但是过高的排气温度往往是不允许的。
这是由于:在油润滑的压缩机中,润滑油温度搞了会降低粘度,加剧磨损,当温度升高过高时容易在缸内及阀门上形成积碳,加剧磨损,有事甚至发生爆炸。
涡轮增压器的压比与增压效率1. 背景涡轮增压器是现代内燃机中常见的增压设备,它通过提高进气压力来增加发动机的进气量,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效率涡轮增压器的压比和增压效率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本文将从专业角度分析这两个参数对涡轮增压器性能的影响2. 涡轮增压器的基本原理涡轮增压器主要由涡轮、压缩机、中间冷却器和排气歧管等组成发动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体驱动涡轮旋转,涡轮通过传动系统带动压缩机旋转,压缩机将空气压缩后送入发动机燃烧室,从而提高发动机的进气量中间冷却器用于降低压缩后空气的温度,以提高进气效率3. 压比与增压效率的概念压比是指涡轮增压器进气侧和排气侧的压力比值,它反映了涡轮增压器对空气的压缩程度压比越高,空气被压缩得越厉害,进气量也就越大但压比过高会导致压缩机功耗增大,发动机的热效率反而降低增压效率是指涡轮增压器实际提供的进气压力与自然进气压力的比值,它反映了涡轮增压器的增压效果增压效率越高,说明涡轮增压器的性能越好,对发动机的功率提升作用越明显压比和增压效率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压比越高,增压效率通常也越高,因为空气被压缩得越厉害,进气量越大,发动机的功率也就越大然而,压比过高会导致压缩机功耗增大,发动机的热效率反而降低因此,在设计涡轮增压器时,需要在这两个参数之间取得平衡5. 压比与增压效率对涡轮增压器性能的影响压比和增压效率是涡轮增压器性能的关键参数,它们对发动机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1)压比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压比越高,进气量越大,发动机的功率和效率越高但压比过高会导致压缩机功耗增大,发动机的热效率反而降低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发动机的负荷特性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压比(2)增压效率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增压效率越高,说明涡轮增压器的性能越好,对发动机的功率提升作用越明显增压效率的提高可以降低发动机的油耗和排放,提高发动机的性能6. 结论涡轮增压器的压比和增压效率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压比越高,进气量越大,发动机的功率和效率越高,但过高的压比会导致压缩机功耗增大,发动机的热效率反而降低增压效率越高,说明涡轮增压器的性能越好,对发动机的功率提升作用越明显在设计涡轮增压器时,需要在压比和增压效率之间取得平衡,以实现发动机的最佳性能为了实现涡轮增压器的高效性能,工程师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压比和增压效率进行优化:(1)涡轮和压缩机的设计:优化涡轮和压缩机的设计可以提高压比和增压效率例如,采用叶轮形状、材料和尺寸的优化设计,以提高气流的流动效率和降低能量损失(2)中间冷却器的设计:中间冷却器用于降低压缩后空气的温度,以提高进气效率通过优化冷却器的设计,可以提高冷却效果,进而提高增压效率(3)传动系统的优化:传动系统的效率对涡轮增压器的性能有很大影响通过优化传动系统的结构设计、材料选择和润滑条件,可以降低能量损失,提高增压效率(4)控制策略的优化:通过采用先进的控制策略,可以实现涡轮增压器在不同工况下的最优工作状态例如,根据发动机的负荷和转速,调节涡轮和压缩机的转速,以实现最佳的压比和增压效率8. 压比与增压效率的测试与评估为了确保涡轮增压器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需要对其进行严格的测试与评估测试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台架试验: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台架试验对涡轮增压器进行全面性能测试测试参数包括压比、增压效率、进气量、功耗等(2)实车试验:在实车条件下,对涡轮增压器的性能进行测试通过实车试验,可以评估涡轮增压器在实际运行条件下的性能表现(3)模拟计算:利用计算机模拟软件,对涡轮增压器的性能进行仿真计算通过模拟计算,可以预测涡轮增压器的性能,为设计和优化提供依据9. 压比与增压效率的应用案例涡轮增压器在各种车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案例:(1)汽车:涡轮增压器在汽车发动机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效率,降低油耗和排放(2)卡车:在卡车发动机中,涡轮增压器可以提高发动机的扭矩和爬坡能力,提高运输效率(3)船舶:在船舶发动机中,涡轮增压器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功率和效率,降低燃油消耗(4)发电机组:在发电机组中,涡轮增压器可以提高燃气轮机的功率和效率,降低能源消耗10. 发展趋势与展望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和节能需求的不断提高,涡轮增压器在发动机中的应用将更加广泛在未来,涡轮增压器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小型化:随着科技的发展,涡轮增压器的小型化将成为可能小型化的涡轮增压器可以适用于更小的发动机,提高整车的性能(2)高效化:进一步提高涡轮增压器的效率,降低油耗和排放通过优化设计和控制策略,实现更高的压比和增压效率(3)集成化:将涡轮增压器与其他发动机组件集成,实现发动机的整体优化例如,将涡轮增压器与废气再循环(EGR)系统集成,以降低排放(4)智能化: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控制技术,实现涡轮增压器的智能化控制通过实时监测发动机工况,自动调节涡轮增压器的性能,以实现最佳的工作状态11. 结论与展望涡轮增压器的压比和增压效率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对发动机的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通过优化涡轮和压缩机的设计、中间冷却器的设计、传动系统的优化和控制策略的优化,可以提高压比和增压效率,实现涡轮增压器的高效性能同时,对涡轮增压器的性能进行严格的测试与评估,可以确保其性能符合设计要求实车试验和模拟计算等方法在性能测试与评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涡轮增压器已经广泛应用于汽车、卡车、船舶和发电机组等多种机型中,并取得了显著的性能提升未来,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和节能需求的不断提高,涡轮增压器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小型化、高效化、集成化和智能化等方面通过不断优化设计和控制策略,实现更高的压比和增压效率,以满足不断严格的排放法规和节能需求总体而言,涡轮增压器的压比和增压效率对其性能有着重要影响,通过优化设计和控制策略、严格测试与评估以及适应发展趋势,可以实现涡轮增压器的高效性能,为发动机的性能提升做出重要贡献。
压缩机多变效率一、引言压缩机是工业领域常用的设备,用于将气体压缩成更高压力的气体。
压缩机的效率对于工业生产的能耗和生产效率至关重要。
因此,如何提高压缩机的效率成为了研究和工程实践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探讨压缩机多变效率的相关概念、影响因素和提高方法。
二、多变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2.1 多变效率的定义多变效率是指在压缩机运行中,能够将输入功率有效转化为所需输出功率的能力。
它反映了压缩机在实际运行中的能耗和功率利用率。
2.2 多变效率的计算方法多变效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多变效率=输出功率输入功率×100%其中,输出功率是指压缩机将气体压缩成更高压力的能力,输入功率是指给予压缩机的电能或燃料等形式的能源。
三、影响压缩机多变效率的因素3.1 压缩比压缩比是指输出气体的压力与输入气体的压力之间的比值。
压缩机的多变效率往往随着压缩比的增加而提高。
这是因为在高压下,气体的密度增大,压缩机对气体的功率转换效率更高。
3.2 温度和湿度气体的温度和湿度对压缩机的多变效率有一定的影响。
高温和高湿度会增加气体的体积,并且增加气体分子之间的相互碰撞,降低了压缩机的效率。
3.3 压缩机的结构和材料压缩机的结构和材料也会影响多变效率。
优化的结构设计和使用高效的材料可以降低能量损耗和摩擦阻力,提高压缩机的效率。
3.4 运行条件和维护良好的运行条件和定期的维护保养对于保持压缩机的多变效率至关重要。
合理的冷却系统、定期更换油液和清洁滤芯等措施可以确保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和高效工作。
四、提高压缩机多变效率的方法4.1 优化系统设计通过优化系统设计,可以降低压缩机的能耗并提高多变效率。
例如,通过增加中间冷却器、采用变频调速器等手段,可以提高压缩机的效率。
4.2 选用高效压缩机选择高效的压缩机是提高多变效率的重要手段。
高效压缩机采用先进的技术和材料,具有较低的能耗和较高的转换效率。
4.3 控制运行条件合理控制运行条件可以提高压缩机的多变效率。
单机双级螺杆压缩机制冷系统的应用摘要近年来,随着全球性气温变暖趋势的愈演愈烈,各种低温试验面临的温度条件限制日益严峻,利用有效的机械设备辅助开展低温试验,成为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践行的一项工作。
就目前来看,单机双极的螺旋压缩机应用尤为频繁。
本文以单机以及单机双极的螺旋压缩机的应用为例,通过分析工作人员利用单机设备来开展低温试验时的问题,着重探讨了优化单机双极设备制冷系统的设计工作。
关键词单机双极;螺杆压缩机;制冷系统;优化设计中图分类号tb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2013)83-0139-02单机双极的螺杆压缩机在当前时期已经逐步地成为世界各国开展电子产品低温试验的主要设备,此种设备的性能指标有效的应对了当前全球性的整体气候环境,使得低温试验各种限制得以实现突破。
但是,单独从单机设备当前的具体应用状况来看,其在低温环境中开展工作,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缺陷,设计者必须对其设备以及制冷系统进行优化设计,以使其各项缺陷得到有效的补足,才能够真正地推动此设备各项应用功效的全面实现。
1 单机的螺杆压缩机低温应用的缺陷以及应对当今时代,电子产品性能的验证试验,对于实验室的气候环境要求日益提升,其低温试验的环境一般要长时间持续稳定地处于-40℃,这就要求试验设备必须具有良好的制冷负荷性能以及足够的冷量。
而单机的螺杆压缩机便顺应此种需求,成为开展低温环境下试验的主要设备。
但是,此设备的低温应用目前存在的缺陷依然无法忽视。
其缺陷可具体如下所示:单机的螺杆压缩机应用于低温环境,首先,会致使设备在环境蒸发压力逐步降低的状况下,提升其单位制取工作中的制冷量功率消耗,从而引发其制冷系统性能系数的逐步降低。
其次,在蒸发温度逐步降低,而压力比迅速升高的状况下,螺杆压缩机中的基元容积会出现压比和压差的不断上涨,从而降低了设备的容积效率。
此外,设备长期处于低温环境中运行,还会导致其排气的温度不断提升,从而使得系统出现欠压缩现象,系统运行的噪声会快速增加。
空气压缩机排量的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空气压缩机是船舶使用方便、应用广泛的辅助设备,对于动力系统来说又是比较依赖的一种设备,所以平时我们应该合理的使用与管理,尽量减少故障的发生,为保障船舶动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本文主要就是针对空气压缩机排量的影响因素及管理措施来进行分析。
标签:空气压缩机;排量;影响因素;管理措施引言: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就是用来把空气进行压缩而获得高压空气的机器。
其是一种用于制造压缩空气的机械,它可以将一定容量的空气进行压缩,就会使得体积变小、压力随之也就会升高。
1、工作原理离心式压缩机用于压缩气体的主要部件是高速旋转的叶轮和通流面积逐渐增加的扩压器。
简而言之,离心式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叶轮对气体作功,在叶轮和扩压器的流道内,利用离心升压作用和降速扩压作用,将机械能转换为气体的压力能的。
更通俗地说,气体在流过离心式压缩机的叶轮时,高速运转的叶轮使气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一方面压力有所提高,另一方面速度也极大增加,即离心式压缩机通过叶轮首先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变为气体的静压能和动能。
此后,气体在流经扩压器的通道时,流道截面逐渐增大,前面的气体分子流速降低,后面的气体分子不断涌流向前,使气体的绝大部分动能又转变为静压能,也就是进一步起到增压的作用。
显然,叶轮对气体做功是气体得以升高压力的根本原因,而叶轮在单位时间内对单位质量气体作功的多少是与叶轮外缘的圆周速度密切相关的,圆周速度越大,叶轮对气体所作的功就越大。
2、影响排量的因素分析1)空气滤清器堵塞或阻力增加,进而就会引起压缩机吸入压力降低。
在出口压力不变时,使压缩机压比增加。
根据压缩机的性能曲线,当压比增加时,排气量会减少;2)空分设备管路阻塞,阻力增加或阀门故障,引起空压机排气压力升高。
在吸入压力不变的条件下,压比增加,造成排气量减少;3)压缩机中间冷却器阻塞或阻力增大,引起排气量减少。
不过,不同位置的阻塞,情况还有所区别:如果冷却器气侧阻力增加,就只增加机器的内部阻力,使压缩机效率下降,排气量减少;如果是水侧阻力增加,则循环冷却水量减少,使气体冷却不好,从而影响下一级吸入,使压缩机的排气量减少;4)密封不好,造成气体泄漏。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C2015年15期 67浅谈离心式空气压缩机的安全运行问题周 洁华北制药集团先泰药业有限公司制药总厂, 河北 石家庄 050000摘要:结合工厂动力车间设备实际运行工况,对离心式空压机的中间冷却器、油温度、叶轮处理等问题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应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空压机运行的某些重要问题,以便确保机组平稳运行以及工艺生产装置压缩空气的持续平稳供应。
关键词:动力;润滑油温;冷却器;叶轮 中图分类号:TH4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15-0067-011 中间冷却器温度对压缩机运行的影响在离心式空气压缩机中,中冷器的冷却中间冷却器的冷却效果直接影响压缩机的整机效率。
效果不好可能会引起某一级叶轮进入喘振工作区,从而导致整个机组喘振。
由试车实验可以得出当冷却水温度由10℃升到30℃时的性能变化曲线。
此外,当下级吸气量减少时,造成前一级压出的气量无法全部"吃进",容易使前一级的工作进入喘振区,在该级发生喘振。
通过长期的操作摸索,我们得出中间冷却器的温度应控制在30℃~38℃之间为宜,温度过低会使空气中水分大量析出,排放不及进入下一级易导致机组振动升高发生喘振或叶轮损坏;温度过高三级出口温度升高,则使机组功耗增大、效率下降,易导致机组末级温度超高而联锁停机。
主要影响因素有: 1.1 供水温度太高水温高使水、气之间温差缩小,传热冷却效果差,同样的冷却水量,使气体冷却后温度仍然很高。
1.2 供水量不足空气的热量不足以被冷却水带走,造成气温升高。
在运行中一般通过监视冷却水温度和控制供水量来保证换热效果。
1.3 冷却水管堵塞,或者冷却器气测冷却后有水分析出,未能及时排出,都会影响传热工况,影响冷却效果2 润滑油系统温度对压缩机运行影响离心式压缩机使是一种高速运转的设备,为保证机组安全运行,在机组轴瓦和变速齿轮等处必须使用润滑油进行润滑,因此润滑油的温度高低对机组运行状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压缩岗位试卷(A)备注:闭卷;考试时间90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的答案。
填错或不填均无分。
)1、压缩机的辅助装置主要有:循环油泵.、注油泵、..油水分离器.、缓冲器.、安全阀。
2.压缩机电流高的原因:负荷大、进、出口阀调节不当;(3)后工段阻力大;(4)电流表失灵3.活塞式压缩机的工作过程是吸气.、压缩.、排气.、膨胀的过程。
4. 缓冲器的作用是稳定气流,.减少脉动的作用,.同时也起一定的油水分离作用。
5.润滑油的作用是润滑.,减少摩擦、.冷却机件、.对气缸填料所形成的油膜还起一定的密封作用。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共20(请在每小题的括号内填上正确的答案,填错或不填均不得分)1、下列颜色的过滤罐中,防硫化氢的是(C)。
A、桔红色B、褐色C、灰色D、白色2、压缩机的中间冷却器一般是气体走管间,其主要原因是_. A___A、冷却器外壳可承受高压力B、气体流向可控制C、换热面积可作大D、可改变气体传热系数3、蒸汽透平在运转中,调速器发生卡涩,正确的处理方法是(D)。
A、透平停车处理B、提高透平主蒸汽压力C、降低透平主蒸汽压力D、透平降速到调速器工作转速以下,处理调速器4、当透平压缩机发生喘振时,哪些参数使防喘振阀自动打开_C___A、振动值B、空气流量C、未级排气压力D、吸入压力5、甲醇合成催化剂活性明显下降,首选的操作方法是(B)。
A、降低催化剂操作温度B、提高催化剂操作温度C、提高系统压力D、提高循环气量6、环保预案的预警级别是按照突发事件的严重性,分为四级,其中特别严重(Ⅰ级)是用(D)颜色表示。
A、蓝色B、黄色C、橙色D、红色7、甲醇催化剂在实际生产中,以下(B)参数对其影响最大。
A、操作压力B、操作温度C、合成气H/CD、合成塔空速8、压缩机正常运行时,油站油箱内的压力__A__大气压A、大于B、小于C、等于D、不确定合成甲醇原料气的有效气体成份是(D)。
压缩和压缩比压缩介质压力压缩和压缩比1、压缩绝热压缩是一种在压缩过程中气体热量不产生明显传入或传出的压缩过程。
在一个完全隔热的气缸内上述过程可成为现实。
等温压缩是一种在压缩过程中气体保持温度不变的压缩过程。
2、压缩比:(R)压缩比是指压缩机排气和进气的绝对压力之比。
例:在海平面时进气绝对压力为0.1MPa,排气压力为绝对压力0.8MPa。
则压缩比:P20.8R=---------=---------=8P10.1多级压缩的优点:(1)、节省压缩功;(2)、降低排气温度;(3)、提高容积系数;(4)、对活塞压缩机来说,降低气体对活塞的推力。
返回顶部压缩介质为什么要用空气来作压缩介质?因为空气是可压缩、清晰透明的,并且输送方便(不凝结)、无害性、安全、取之不尽。
惰性气体是一种对环境不起化学作用的气体,标准压缩机能一样压缩惰性气体。
干氮和二氧化碳均为惰性气体。
空气的性质:干空气成分:氮气(N2)氧气(O2)二氧化碳(CO2)78.03%20.93%0.03%分子量:28.96比重:在0℃、760mmHg柱时,r0=1.2931kg/m3比热:在25℃、1个大气压时,Cp=0.241大卡/kg-℃在t℃、压力为H(mmhg)时,空气的比重:273Hrt=1.2931×-------×-------kg/m3273+t760湿空气的比重,还应考虑饱和水蒸气分压力(0.378ψ,Pb)。
返回顶部压力1、压力这只是某一单位面积的力,如平方米上受1牛顿力度压力单位为1帕斯卡:即:1Pa=1N/m21Kpa=1,000Pa=0.01 kg/cm21Mpa=106Pa=10kg/ cm22、绝对压力绝对压力是考虑到与完全真空或绝对零值相比,我们所居住的环境大气具有0.1Mpa的绝对压力。
在海平面上,仪表压力加上0.1MPa的大气压力可得出绝对压力。
高度越高大气压力就越低。
3、大气压力气压表是用于衡量大气的压力。
空气压缩机级间冷却器要求的压力范围空气压缩机级间冷却器是一种用于降低压缩机级间压力的设备。
在空气压缩机中,由于气体的压缩过程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因此每个级别之间需要进行冷却,以确保机器的正常运行。
而空气压缩机级间冷却器的设计则需要考虑到压力的范围,以保证冷却效果。
我们需要明确空气压缩机级间冷却器的作用。
它主要是用来降低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以保持机器的正常运行温度。
在压缩机运行过程中,气体被不断地压缩,因此产生了大量的热量。
如果不加以冷却,会导致机器过热,甚至引发故障。
因此,空气压缩机级间冷却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设计空气压缩机级间冷却器时,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压力范围。
不同型号的空气压缩机在工作过程中,压力范围是有所不同的。
一般来说,空气压缩机的工作压力范围较广,可以从几个大气压到几十个大气压不等。
因此,空气压缩机级间冷却器的设计就需要考虑到这个广泛的压力范围。
在实际应用中,空气压缩机级间冷却器通常采用多层冷却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降低压缩机级间的温度,提高冷却效果。
在设计多层冷却器时,需要根据不同级别之间的压力差,选择合适的冷却器。
由于每个级别之间的压力差不同,所以冷却器的设计也需要适应不同的压力范围。
为了确保空气压缩机级间冷却器的效果,还需要注意冷却介质的选择。
冷却介质的热传导性能和流动性对冷却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在选择冷却介质时,需要考虑到压力范围,并选择合适的介质。
空气压缩机级间冷却器的压力范围是设计中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压缩机的工作压力范围选择合适的冷却器,并选择适当的冷却介质来提高冷却效果。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选择,可以确保空气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同时,对于压缩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热量,还可以进行能量回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