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科室分类与代码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科室分类与代码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科室分类与代码
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科室分类与代码

(十八)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科室分类与代码

1、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以A开头)

代码诊疗科目代码诊疗科目

01 预防保健科07 儿科

02 全科医疗科07.01 新生儿专业

03 内科07.02 小儿传染病专业03.01 呼吸内科专业07.03 小儿消化专业

03.02 消化内科专业07.04 小儿呼吸专业

03.03 神经内科专业07.05 小儿心脏病专业03.04 心血管内科专业07.06 小儿肾病专业

03.05 血液内科专业07.07 小儿血液病专业03.06 肾病学专业07.08 小儿神经病学专业03.07 内分泌专业07.09 小儿内分泌专业03.08 免疫学专业07.10 小儿遗传病专业03.09 变态反应专业07.11 小儿免疫专业

03.10 老年病专业07.12 其他

03.11 其他08 小儿外科

04 外科08.01 小儿普通外科专业04.01 普通外科专业08.02 小儿骨科专业

04.01.01 肝脏移植项目08.03 小儿泌尿外科专业04.01.02 胰腺移植项目08.04 小儿胸心外科专业04.01.03 小肠移植项目08.05 小儿神经外科专业04.02 神经外科专业08.06 其他

04.03 骨科专业09 儿童保健科

04.04 泌尿外科专业09.01 儿童生长发育专业04.04.01 肾脏移植项目09.02 儿童营养专业

04.05 胸外科专业09.03 儿童心理卫生专业04.05.01 肺脏移植项目09.04 儿童五官保健专业04.06 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09.05 儿童康复专业

04.06.01 心脏移植项目09.06 其他

04.07 烧伤科专业10 眼科

04.08 整形外科专业11 耳鼻咽喉科

04.09 其他11.01 耳科专业

05 妇产科11.02 鼻科专业

05.01 妇科专业11.03 咽喉科专业

05.02 产科专业11.04 其他

05.03 计划生育专业12 口腔科

05.04 优生学专业12.01 口腔内科专业

05.05 生殖健康与不孕症专业12.02 口腔颌面外科专业

05.06 其他12.03 正畸专业

06 妇女保健科12.04 口腔修复专业

06.01 青春期保健专业12.05 口腔预防保健专业06.02 围产期保健专业12.06 其他

06.03 更年期保健专业13 皮肤科

06.04 妇女心理卫生专业13.01 皮肤病专业

06.05 妇女营养专业13.02 性传播疾病专业

06.06 其他13.03 其他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续)

代码诊疗科目代码诊疗科目

14 医疗美容科31 病理科

15 精神科32 医学影像科

15.01 精神病专业32.01 X线诊断专业

15.02 精神卫生专业32.02 CT诊断专业

15.03 药物依赖专业32.03 磁共振成像诊断专业15.04 精神康复专业32.04 核医学专业

15.05 社区防治专业32.05 超声诊断专业

15.06 临床心理专业32.06 心电诊断专业

15.07 司法精神专业32.07 脑电及脑血流图诊断专业

15.08 其他32.08 神经肌肉电图专业

16 传染科32.09 介入放射学专业

16.01 肠道传染病专业32.10 放射治疗专业

16.02 呼吸道传染病专业32.11 其他

16.03 肝炎专业50 中医科

16.04 虫媒传染病专业50.01 内科专业

16.05 动物源性传染病专业50.02 外科专业

16.06 蠕虫病专业50.03 妇产科专业

16.07 其它50.04 儿科专业

17 结核病科50.05 皮肤科专业

18 地方病科50.06 眼科专业

19 肿瘤科50.07 耳鼻咽喉科专业

20 急诊医学科50.08 口腔科专业

21 康复医学科50.09 肿瘤科专业

22 运动医学科50.10 骨伤科专业

23 职业病科50.11 肛肠科专业

23.01 职业中毒专业50.12 老年病科专业

23.02 尘肺专业50.13 针灸科专业

23.03 放射病专业50.14 推拿科专业

23.04 物理因素损伤专业50.15 康复医学专业

23.05 职业健康监护专业50.16 急诊科专业

23.06 其他50.17 预防保健科专业

24 临终关怀科50.18 其他

25 特种医学与军事医学科51 民族医学科

26 麻醉科51.01 维吾尔医学

27 疼痛科51.02 藏医学

28 重症医学科51.03 蒙医学

30 医学检验科51.04 彝医学

30.01 临床体液、血液专业51.05 傣医学

30.02 临床微生物学专业51.06 其他

30.03 临床生化检验专业52 中西医结合科

30.04 临床免疫、血清学专业69 其他业务科室

30.05 临床细胞分子遗传学专业

30.06 其他

2、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业务科室分类与代码(以B开头)

代码科室名称代码科室名称

01 传染病预防控制科(中心) 11 农村改水技术指导科(中心)

02 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科(中心) 12 疾病控制与应急处理办公室

03 结核病预防控制科(中心) 13 食品卫生科

04 血吸虫预防控制科(中心) 14 环境卫生所

05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科(中心) 15 职业卫生科

06 寄生虫病预防控制科(中心) 16 放射卫生科

07 地方病控制科(中心) 17 学校卫生科

08 精神卫生科(中心) 18 健康教育科(中心)

09 妇幼保健科19 预防医学门诊

10 免疫规划科(中心) 69 其他业务科室

3、卫生监督机构业务科室分类与代码(以C开头)

代码科室名称代码科室名称

01 综合卫生监督科07 稽查科(大队)

02 产品卫生监督科08 许可受理科

03 职业卫生监督科09 放射卫生监督科

04 环境卫生监督科10 学校卫生监督科

05 传染病执法监督科11 食品安全监督科

06 医疗服务监督科69 其他

4、卫生机构管理科室分类与代码(以D开头)

代码科室名称代码科室名称

71 护理部85 信息科(中心)

72 药剂科(药房) 86 医政科

73 感染科87 教育培训科

81 办公室88 总务科

82 人事科89 新农合管理办公室

83 财务科99 其他科室

84 设备科

医疗机构增设诊疗科目申请审核表

医疗机构增设诊疗科目 申请审核表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医疗机构增设诊疗科目申请审核表 申请单位:天愿医院 单位地址:天全县城厢镇洪川北路58号 附表14-3-1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申报表请在□中划“√”代码诊疗科目备注代码诊疗科目 备注

□01. 预防保健科□02. 全科医疗科□03. 内科 □呼吸内科专业□消化内科专业□神经内科专业□心血管内科专业□血液内科专业□肾病学专业 □内分泌专业 □免疫学专业 □变态反应专业□老年病专业 □其他 □04. 外科 □普通外科专业□肝脏移植项目 □胰腺移植项目 □小肠移植项目 □神经外科专业□骨科专业 □泌尿外科专业□肾脏移植项目 □胸外科专业 □肺脏移植项目 □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心脏移植项目 □烧伤科专业 □整形外科专业 □其他 □05. 妇产科 □妇科专业 □产科专业 □计划生育专业 □优生学专业 □生殖健康与不孕症专业□其他 □06. 妇女保健科 □青春期保健专业 □围产期保健专业 □更年期保健专业 □妇女心理卫生专业 □妇女营养专业 □其他

□07. 儿科 □新生儿专业 □小儿传染病专业□小儿消化专业 □小儿呼吸专业 □小儿心脏病专业□小儿肾病专业 □小儿血液病专业□小儿神经病学专业□小儿内分泌专业□小儿遗传病专业□小儿免疫专业 □其他□08. 小儿外科 □小儿普通外科专业□小儿骨科专业 □小儿泌尿外科专业□小儿胸心外科专业□小儿神经外科专业□其他 □09. 儿童保健科 □儿童生长发育专业□儿童营养专业 □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儿童五官保健专业

职业分类与代码

职业分类与代码国务院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目次 1范围 (1) 2术语和定义 (1) 3 职业分类原则 (1) 4 职业分类及编码方法 (1) 5 使用说明 (1) 6 职业分类与代码及说明 (2) 表1 职业分类与代码表 (2) 表2 职业分类与代码说明 (14) 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职业分类与代码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国职业的分类结构、类别、代码及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按职业分类的各种普查、调查统计及行政管理和国内外信息交流等。 2 术语和定义 2.1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职业occupation 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的类别。 3职业分类原则 3.1按从业人口本人所从事工作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 4职业分类及编码方法 4.1职业分类 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三层。其中大类8个,中类65个,小类410个。 8个大类的排列顺序及名称如下: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第七大类:军人(人口普查不涉及) 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4.2 代码结构 第一位表示大类;第二位表示中类;第三位表示小类。大类和中类之间用短线“-”隔开,以示区别。 4.3编码方法 第一大类用O表示;第二大类用1/2表示,占1、2两个数字;第六大类用6/7/8/9表示,占用6、7、8、9四个数字;第八大类用999表示;其余各大类均占用一个数字。 5 使用说明 5.1 同时从事一种以上职业的人员,以劳动时间较长的为其职业;如不能确定时间长短者,以经济收入较多的为其职业。在同一工作场所,从事一种以上职业的人员,以其技术性较高的工作为职业。 5.2 学徒工应按其所学习和从事的工作种类进行划分。 5.3 具有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同时担任行政负责人的,按行政职务归类。 1

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代码证

《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代码证》 申报表 申领单位(盖章): 申领人(签字): 申领日期:年月日

填表说明 一、填报单位: 申办《分类代码证》的所有卫生机构(组织)统一填报本表。 二、组织机构代码: 已取得《全国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卫生机构(组织),按证书上9位代码填写(有关部门也称为法人代码)。未取得《全国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卫生机构,此项由发证机关填写。 三、经济类型代码: 1.国有全资:不包括联营中的国有联营。 2.集体全资:不包括股份合作、联营中的集体联营。 3.股份合作:以合作制为基础,由职工共同出资入股,吸收一定比例社会资产投资组 建;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按劳分配与按股分红的机构。 4.联营:包括国有联营、集体联营、国有与集体联营、其他联营。 5.私有:包括私人独资、私人合伙、私营股份、个体经营和其他私有。 6.内地和港澳台合资、内地和港澳台合作、中外合资、中外合作:一般为外经贸部和 卫生部批准设立的医疗机构。 7.村卫生室的经济类型:“村办”填写“12”(集体全资);“乡卫生院设点”按乡卫生院经济 性质填写相应经济类型;“联合办”填写“14”(联营);“私人办”填写“17”(私有);“其他” 填写“19”(其他内资)。 四、卫生机构(组织)类别代码: 由发证机关填写。 五、单位开业/成立时间: 填写最早开业时间或批准成立时间。此项不要求筹建单位填写。 六、设置/主办单位 1.卫生行政部门:指各级政府举办的承担基本医疗、保健、社区卫生、疾病控制、卫生监督服务、医学科研与教育(包括高等院校附属医院、政府举办卫生机构下设独立的分支机构)的卫生机构。 2.其他行政部门: 包括公安、民政等行政部门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举办的卫生机构。 3.其他社会组织:包括联营、股份合作制、股份制、港澳台和外商投资等卫生机构。 七、登记/批准机构: 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填写卫生行政部门;其他卫生机构分别填写领取法人单位注册登记证书的民政、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机关。 八、注册号/批准文号: 医疗机构填写批准成立文件的文号,其他卫生机构分别填写法人单位注册登记证书上的登记号。 九、卫生机构分类代码: 卫生机构分类代码共22位代码,依次为组织机构代码(9位)、行政区划代码(6位)、经济类型代码(2位)、卫生机构(组织)类别代码(4位)、机构分类管理代码(1位)。十、办证日期和作废日期: 办证日期填写颁发代码证日期,作废日期从办证日期顺延5年。 十一、变更内容: 填写行政区划代码、经济类型代码、卫生机构(组织)类别代码、机构分类管理代码。十二、批准机关: 指批准申报单位注销或依法撤销的机关。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 令狐采学 代码诊疗科目代码诊疗科目 01. 预防保健科 05. 妇产科 02.全科医疗科 05.01 妇科专业 03. 内科 05.02 产科专业 03.01 呼吸内科专业 05.03 计划生育专业 03.02 消化内科专业 05.04 优生学专业 03.03 神经内科专业 05.05 生殖健康与不孕症专业 03.04 心血管内科专业 05.06 其他 03.05 血液内科专业 06. 妇女保健科 03.06 肾病学专业 06.01 青春期保健专业 03.07 内分泌专业 06.02 围产期保健专业 03.08 免疫学专业 06.03 更年期保健专业

03.09 变态反应专业 06.04 妇女心理卫生专业03.10 老年病专业 06.05 妇女营养专业 03.11 其他 06.06 其他 04. 外科 07. 儿科 04.01 普通外科专业 07.01 新生儿专业 04.02 神经外科专业 07.02 小儿传染病专业04.03 骨科专业 07.03 小儿消化专业04.04 泌尿外科专业 07.04 小儿呼吸专业04.05 胸外科专业 07.05 小儿心脏病专业04.06 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 07.06 小儿肾病专业04.07 烧伤科专业 07.07 小儿血液病专业04.08 整形外科专业 07.08 小儿神经病学专业04.09 其他 07.09 小儿内分泌专业 07.10 小儿遗传病专业 07.11 小儿免疫专业 07.12 其他

代码诊疗科目代码诊疗科目 08. 小儿外科 13. 皮肤科 08.01 小儿普通外科专业 13.01 皮肤专业 08.02 小儿骨科专业 13.02 性传播疾病专业08.03 小儿泌尿外科专业 13.03 其他 08.04 小儿胸心外科专业 14. 医疗美容科 08.05 小儿神经外科专业 15. 精神科 08.06 其他 15.01 精神病专业 09. 儿童保健科 15.02 精神卫生专业09.01 儿童生长发育专业 15.03 药物依赖专业09.02 儿童营养专业 15.04 精神康复专业09.03 儿童心理卫生专业 15.05 社区防治专业09.04 儿童五官保健专业 15.06 临床心理专业09.05 儿童康复专业 15.07 司法精神专业 09.06 其他 15.08 其他 10. 眼科 16. 传染科

职业分类与代码表

. 职业分类与代码表 本次调查职业编码采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所使用的职业分类与代码表。本职业分类采 用三位代码。第一位表示大类;第二位表示中类;第三位表示小类。大类和中类之间用短线“-”隔开,以示区别。第一类用0 表示;第二大类用1/2 表示,占1、2 两个数字;第六大类用6/7/8/9 表示,占用6、7、8、9 四个数字;第八大类直接用999 表示;其余各大类均占用一个数字。 代码分类名称 大类0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0-1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党组织负责人 0-10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党组织负责人 0-2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0-21 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0-22 人民政协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0-23 人民法院负责人 0-24 人民检察院负责人 0-25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0-29 其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0-3 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0-31 民主党派负责人 0-32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0-33 群众自治组织负责人 0-39 其他社会团体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0-4 事业单位负责人 0-41 教育教学单位负责人 0-42 卫生单位负责人 0-43 科研单位负责人 0-49 其他事业单位负责人 0-5 企业负责人 0-50 企业负责人 大类1/2 专业技术人员 1-1/1-2 科学研究人员 1-11 哲学研究人员 1-12 经济学研究人员 1-13 法学研究人员 1-14 社会学研究人员 1-15 教育科学研究人员 1-16 文学、艺术研究人员 224 代码分类名称 1-17 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人员1-18 历史学研究人员 1-19 管理科学研究人员 1-21 数学研究人员 1-22 物理学研究人员 1-23 化学研究人员 1-24 天文学研究人员 1-25 地球科学研究人员 1-26 生物科学研究人员 1-27 农业科学研究人员 1-28 医学研究人员 1-29 其他科学研究人员 1-3/1-4/1-5/1-6 工程技术人员1-31 地质勘探工程技术人员 1-32 测绘工程技术人员 1-33 矿山工程技术人员 1-34 石油工程技术人员 1-35 冶金工程技术人员 1-36 化工工程技术人员 1-37 机械工程技术人员 1-38 兵器工程技术人员工 1-39 航空工程技术人员 1-41 航天工程技术人员 1-42 电子工程技术人员 1-43 通信工程技术人员 1-44 计算机与应用工程技术人员1-45 电气工程技术人员 1-46 电力工程技术人员 1-47 邮政工程技术人员 1-48 广播电影电视工程技术人员1-49 交通工程技术人员 1-51 民用航空工程技术人员 1-52 铁路工程技术人员 1-53 建筑工程技术人员 1-54 建材工程技术人员

卫生机构分类代码

关于发放《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代码证》的通知 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青岛市卫生行业统计管理,根据市卫生局《关于发放〈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代码证〉的通知》 精神,在全区范围内发放《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代码证》(以下简称《分类代码证》)。为了使该项工作能够顺利的开展,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严密组织,确保按时完成工作任务 《分类代码证》是卫生机构的“身份证”,是卫生机构合法性、区域属性、经济属性、机构类别和分类管理类型等的标志,其相关信息更是卫生统计的基本依据和分类标准。发放《分类代码证》,不仅能使各区市摸清区域内卫生机构状况,还能进一步甄别和确定卫生机构的真实“身份”,同时也使卫生机构自身明确其基本属性,对于加强和规范卫生统计全行业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机构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认真搞好组织协调,安排专门科室和人员做好资料汇总及审核工作,并协调有关科(室)积极参与配合,务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该项工作。 二、《分类代码证》发放范围及原则 (一)范围:除下列二类机构外的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和卫生社会团体,均应申办《分类代码证》。 可不申办《分类代码证》的机构为: 1.卫生行政机关; 2.军队编制内卫生机构。 (二)原则: 1.医疗机构和采供血机构按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执业机构数发放《分类代码证》; 2.其它卫生机构能够提供法人单位登记证书(由民政、工商行政或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发放)的,均应发放《分类代码证》。 三、《分类代码证》申报、审核流程 (一)上报申报资料 各级各类卫生机构依据属地原则向本区卫生局申办《分类代码证》,并递交以下资料: 1.《分类代码证》申报表(详见附件1); 2.医疗机构提供《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复印件、血站提供《血站执业许可证》复印件、中心血库提供《中心血库采供血许可证》复印件、单采血浆站提供《采供血浆许可证》复印件、其它卫生机构和卫生社团提供民政、工商或机构编制管理部门登记批准证书复印件; 3.组织机构代码证复印件。 (二)注意事项 1.组织机构代码:现已取得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卫生机构,其卫生机构组织代码号填写务必与证号相符。未取得组织机构代码证的卫生机构,可填写PDY 开头的临时码。 2.机构属性代码:卫生机构的经济类型代码、卫生机构(组织)类别代码、机构分类管理代码和行政区划代码要依据有关文件正确填写,不能互相矛盾。 3.补填地址、邮编、电话号码等信息。直报系统已增加电话号码审核条件,固定电话不得超过8位数字(不填区位码)、允许填11位手机号。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最新版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2012版代码一级诊疗科目二级诊疗科目三级诊疗科目 01 预防保健科 02 全科医疗科 03 内科03.01呼吸内科专业03.02消化内科专业03.03神经内科专业03.04心血管内科专业03.05血液内科专业03.06肾病学专业03.07内分泌专业03.08免疫学专业03.09变态反应专业03.10老年病专业03.11其他 04 外科04.01普通外科专业 04.01.01肝脏移植项目 04.01.02胰腺移植项目 04.01.03小肠移植项目04.02神经外科专业 04.03骨科专业 04.04泌尿外科专业04.04.01肾脏移植项目04.05胸外科专业04.05.01肺脏移植项目04.06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04.06.01心脏移植项目04.07烧伤科专业 04.08整形外科专业 04.09其他 05 妇产科05.01妇科专业 05.02产科专业 05.03计划生育专业 05.04优生学专业 05.05生殖健康与不孕症专业05.06其他 06 妇女保健科06.01青春期保健专业06.02围产期保健专业

06.03更年期保健专业06.04妇女心理卫生专业06.05妇女营养专业06.06其他 07 儿科07.01新生儿专业 07.02小儿传染病专业07.03小儿消化专业07.04小儿呼吸专业07.05小儿心脏病专业07.06小儿肾病专业07.07小儿血液病专业07.08小儿神经病学专业07.09小儿内分泌专业07.10小儿遗传病专业07.11小儿免疫专业07.12其他 08 小儿外科08.01小儿普通外科专业08.02小儿骨科专业08.03小儿泌尿外科专业08.04小儿胸心外科专业08.05小儿神经外科专业08.06其他 09 儿童保健科09.01儿童生长发育专业09.02儿童营养专业09.03儿童心理卫生专业09.04儿童五官保健专业09.05儿童康复专业09.06其他 10 眼科 11 耳鼻咽喉科11.01耳科专业11.02鼻科专业11.03咽喉科专业11.04其他 12 口腔科12.01牙体牙髓病专业12.02牙周病专业

职业分类与代码表

职业分类与代码表 本次调查职业编码采用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所使用的职业分类与代码表。本职业分类采 用三位代码。第一位表示大类;第二位表示中类;第三位表示小类。大类和中类之间用短线 “-”隔开,以示区别。第一类用0 表示;第二大类用1/2 表示,占1、2 两个数字;第六 大类用6/7/8/9 表示,占用6、7、8、9 四个数字;第八大类直接用999 表示;其余各大类均 占用一个数字。 代码分类名称 大类0 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0-1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党组织负责人 0-10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各级党组织负责人 0-2 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0-21 国家权力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0-22 人民政协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0-23 人民法院负责人 0-24 人民检察院负责人 0-25 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0-29 其他国家机关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0-3 民主党派和社会团体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0-31 民主党派负责人 0-32 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

团体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0-33 群众自治组织负责人 0-39 其他社会团体及其工作机构负责人 0-4 事业单位负责人 0-41 教育教学单位负责人 0-42 卫生单位负责人 0-43 科研单位负责人 0-49 其他事业单位负责人 0-5 企业负责人 0-50 企业负责人 大类1/2 专业技术人员 1-1/1-2 科学研究人员 1-11 哲学研究人员 1-12 经济学研究人员 1-13 法学研究人员 1-14 社会学研究人员 1-15 教育科学研究人员 1-16 文学、艺术研究人员 224 代码分类名称 1-17 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人员1-18 历史学研究人员 1-19 管理科学研究人员 1-21 数学研究人员 1-22 物理学研究人员 1-23 化学研究人员 1-24 天文学研究人员 1-25 地球科学研究人员 1-26 生物科学研究人员 1-27 农业科学研究人员 1-28 医学研究人员 1-29 其他科学研究人员 1-3/1-4/1-5/1-6 工程技术人员1-31 地质勘探工程技术人员 1-32 测绘工程技术人员 1-33 矿山工程技术人员 1-34 石油工程技术人员 1-35 冶金工程技术人员 1-36 化工工程技术人员 1-37 机械工程技术人员 1-38 兵器工程技术人员工 1-39 航空工程技术人员 1-41 航天工程技术人员

医疗机构 (卫生机构(组织)代码 )

医疗机构 (卫生机构(组织)代码: ) 医疗付费方式:□ 住 院 病 案 首 页 健康卡号: 第 次住院 病案号: 姓名 性别 □ 1.男 2.女 出生日期 年 月 日 年龄 (Y/M/D) 国籍 民族 新生儿出生体重 克 新生儿入院体重 克 出生地 省 市 县(区) 籍贯 省(区.市) 市 身份证号 职业 婚姻 □ 1.未婚 2.已婚 3.丧偶4.离婚 9.其他 现住址 省 市 县(区) 电话 邮编 户口地址 省 市 县(区) 邮编 工作单位及地址 单位电话 邮编 联系人姓名 关系 地址 电话 入院途径 □ 1.急诊 2.门诊 3.其他医疗机构转入 9.其他 入院时间 年 月 日 时 入院科别 病房 转科1. 年 月 日 时转 科 2. 年 月 日 时转 科 3. 年 月 日 时转 科 出院时间 年 月 日 时 出院科别 病房 实际住院 天 门(急)诊诊断 疾病编码 门(急)诊医生 出院诊断 疾病编码 入院病情 有 临床 未确定 情况 不明 无 主要诊断: 其他诊断: 病例分型□ A 一般 B 急 C 疑难 D 危重 临床路径病例□ 1.是 2.否 抢救 次 成功 次 损伤、中毒的外部原因 疾病编码 病理诊断: 病理号 疾病编码 药物过敏 □1.无 2.有,过敏药物: 死亡患者尸检 □ 1.是 2.否 血型 □ 1.A 2.B 3.○ 4.AB 5.不详 6.未查 Rh □ 1.阴 2.阳 3.不详 4.未查 科主任 主任(副主任)医师 主治医师 住院医师 责任护士 进修医师 实习医师 编码员 病案质量 □ 1.甲2.乙3.丙 质控医师 质控护士 质控日期 年 月 日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申请表.doc

表1 批准文号字()第号医疗机构校验申请书 申请单位(章) 法定代表人(章) 主要负责人(章) 登记号 □□□□□□□□□□□□□□□□□□□□□□(医疗机构代码) 申请日期年月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

填表说明 1、为医疗机构向校验机关申请(医疗机构校验)专用。 2、医疗机构代码按照卫统发(1991)第6号文件(卫生单位名称代码及数据库管理办法)(暂行)和补充规定的有关规定填写。 3、表2隶属关系;在后面的括号中填写应选项目的号码,只能填一个。填“其他”项目要注明具体的隶属关系。 4、表2所有制形式;在后面的括号中填写应选项目的号码,只能填一个。填“其他”项目要注明具体哪种所有制。 5、表2服务对象;填写要求同4。 6、表2法定代表人;医疗机构为法人单位的,填写其法定代表人的姓名;医疗机构不属于法人单位的,填写主要负责人情况,只能填一个。 7、表3备注;可填写拟变更《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登记项目,如:名称、法定代表人、负责人、诊诊疗科目、注册资金、地址、床位等。 8、表3在诊疗科目代码前的口内用划“√”方式填报,同时填报床位、医生、护士情况,只开展门诊服务的科目,在备注中注明“门诊”字样。 9、表3新增加或注销某诊疗科目的也在备注栏注明“新增”或“注销”。 10、表3一级及其以下医疗机构和未划分二级诊疗科目的二级医院应填报一级诊疗科目,如“内科”、“外科”等。 11、表3三级医院和划分有二级诊疗科目的二级医院须填报二级诊疗科目如“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外科:普通外科、神经外科”等。 12、表3医疗机构凡在某一级科目下设置二级学科(专业组)的,应填报到所列二级科目;未划分二级学科(专业组)的,只填报到一级诊疗科目。对于只开展某一级科目下的二级学科(专业组)的,不能填报该一级科目,只填报二级学科(专业组)。 13、表3只开展专科病诊疗的机构,应填报专科病诊疗所属的科目,并在备注栏注明专科病名称,如颈椎病专科诊疗机构填写“骨科”并于备注栏注明“颈椎病专科”。在某科目下只开展门诊服务的,应在备注栏注明“门诊”字样。 14、表4项目过多者可另加附页, 15、表5职工总数应为“卫生技术人员数”和“行政后勤人员数”之和。 16、表5医疗机构的人员分类按现任职务和岗位划分,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和主要从事管理工作的卫生技术人员计人“行政后勤人员”中。 17、表5具有医疗、教学或科研多职称的卫生技术人员还应填写“研究人员”、“教学人员”中相应项目。 18、表5管理人员指医疗机构的负责人和职能科室的各级管理人员,财会人员除外。 19、表5其他人员指不在上述所列的类别中的其他人员。 20、表5“康复治疗人员”指从事运动治疗、作业治疗、言语治疗、物理因子治疗和传统康复治疗的人员。 21、表6普通设备按医疗机构基本标准中的医疗设备标准逐项填写。 22、表7出院人数;指所有住院后出院的人数。包括正常分娩及未产出院的产妇、住院经检查无病出院。未治出院及健康人进行人工流产或绝育手术后正常出院等非病人数。 23、表7平均开放病床数,以“实际开放总床日数”被本年日历日数(365天或366天)除所得的商数。 24、表7实际占用总床日数;指各院各科每日夜晚12点钟实际占用病床数(即每日夜晚12点钟的住院人数)的总和。包括实际占用的临时床在内。病人人院后于当晚12点钟以前死亡或因故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表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和代码表 A 农、林、牧、渔业 01农业 011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012蔬菜、园艺作物的种植 013水果、坚果、饮料和香料作物的种植014中药材的种植 02林业 021林木的培育和种植 022木材和竹材的采运 023林产品的采集 03畜牧业 031牲畜的饲养 032猪的饲养 033家禽的饲养 034狩猎和捕捉动物 039其他畜牧业 04渔业 041海洋渔业 042内陆渔业 05农、林、牧、渔服务业 051农业服务业 052林业服务业 053畜牧服务业 054渔业服务业 B 采矿业 0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61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洗选 062褐煤的开采洗选 069其他煤炭采选 07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71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 079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有关的服务活动 08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81铁矿采选 089其他黑色金属矿采选 09有色金属矿采选业091常用有色金属矿采选 092贵金属矿采选 093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 10非金属矿采选业 101土砂石开采 102化学矿采选 103采盐 109石棉及其他非金属矿采选11其他采矿业 110其他采矿业 12煤炭洗选业 121烟煤和无烟煤的洗选 122褐煤的洗选 123其他煤炭洗选 C 制造业 13农副食品加工业 131谷物磨制 132饲料加工 133植物油加工 134制糖 135屠宰及肉类加工 136水产品加工 137蔬菜、水果和坚果加工139其他农副食品加工 14食品制造业 141焙烤食品制造 142糖果、巧克力及蜜饯制造143方便食品制造 144液体乳及乳制品制造 145罐头制造 146调味品、发酵制品制造149其他食品制造 15饮料制造业 151酒精制造 152酒的制造 153软饮料制造 154精制茶加工

GMP文件分类与编码管理规程03

装订线 1.目的 建立文件分类与编码管理规程,便于文件的分类、查阅、存档和使用。 2.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GMP文件。 3.责任 各部门GMP文件起草者、审核者、批准者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内容 4.1.编码原则 书面文件应统一采用以下格式(表格、记录、标签、账、卡除外)。 4.1.1.系统性:统一分类和编码,按照文件系统建立编码系统。 4.1.2.准确性:文件与编码一一对应,做到一文一码,一旦文件撤销,此文件编码也随之作废,不 得再次使用。 4.1.3.可追踪性:制订编码系统时,必须考虑到可随时查询文件的演变历史。 4.1.4.识别性:制订编码系统时,必须考虑到其编码能便于识别文件的文本和类别。 4.1. 5.相关一致性:文件一旦经过修订,必须给予新的版本号。 4.1.6.发展性:制订编码系统规定时,要考虑公司将来的发展及管理手段的改进。 4.2.文件系统的组成与分类 4.2.1.文件系统的组成。 GMP文件按其属性分为标准性文件和记录两大类。标准性文件可分为:管理规程 (SMP) 、技术标准(STP)和操作规程(SOP)。 4.2.1.1.管理规程(SMP):是指经批准用于行使生产、计划、指挥控制等管理职能而制订的书面要求, 为一般的管理制度、标准、程序等。 4.2.1.2.技术标准(STP):包括产品生产工艺,物料(原料、辅料、包装材料)与产品(中间产品、 成品)的质量标准。 4.2.1.3.操作规程(SOP):是指经批准用以指示操作的通用性文件或管理方法。如按工艺流程制订生 产操作的标准规程,主要设备、检验仪器、检验方法的标准操作规程等。 4.2.1.4.记录(SOR):括生产操作记录(批生产记录、批包装记录、生产操作记录)、质量管理记 录、物料管理记录、设备管理记录及各种台帐、凭证等。 4.2.2.文件系统的分类 按照《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2010年修订)的相关规定,将公司文件分为13大类,即:1.文件管理、2.机构与人员、3.厂房与设施、4.设备、5.物料与产品、6.卫生、7.确认与验证、8.生产管理、9.质量管理、10.投诉与不良反应、11.委托生产与检验、12.产品发运与召回、13.自检。 4.3.文件编码系统的组成 文件编码系统由前缀Q/HZYY(“海州药业”的管理文件);后面由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文件属性类别代码,由SMP、SOP、STP和SOR四部分组成(详见4.5)。 第二部分文件管理类别代码,含2位汉语拼音字母(详见4.6)。 第三部分文件编号,含4位阿拉伯数字(详见4.7)。 第四部分文件版本号,含2位阿拉伯数字(详见4.8)。

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与代码

附录 1.相关标准 1.1卫生机构(组织)分类与代码(WS218-2002) 1.范围 1)本标准规定了卫生机构(组织)的分类原则、分类、代码结构及编码方法等。 2)本标准适用于卫生行业管理、卫生机构分类、卫生统计与信息咨询、医疗机构执业许可登记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11714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 12402 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 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3. 卫生机构(组织)定义 卫生机构(组织)是指从卫生行政部门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从民政、工商行政、机构编制管理部门取得法人单位登记证书,为社会提供医疗保健、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等服务或从事医学科研、医学教育等卫生单位和卫生社会团体。不包括卫生行政机构、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台湾所属卫生机构(组织)。 4. 分类原则 1)分类原则参照GB/T4754和其他有关国家标准。 2)按照国内通行的经济和社会活动同质性原则划分机构类别。 3)与我国现阶段卫生机构发展状况相适应。 4)医疗机构分类参照1994年国务院第149号令发布的“医疗机构管理条例”配套文件 -《医疗机构基本标准》。 5. 卫生机构分类 卫生机构按行政区划、机构登记注册类型、卫生机构(组织)类别和机构分类管理四类属性分类。 1)行政区划和机构登记注册类型完全引用国家标准和通用统计分类。 2)卫生机构(组织)类别系卫生机构分类的主体。卫生机构(组织)按 类别分为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卫生院、门诊部(诊所、医务室、村卫生室)、急救中心(站)、采供血机构、妇幼保健院(所、站)、专科疾病防治院(所、站)、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防疫站)、卫生监督所、卫生监督检验(监测、检测)所(站)、医学科学研究机构、医学教育机构、健康教育所(站)、其他卫生机构和卫生社会团体16大类,大类下面根据需要再划分为中类和小类。 3)机构分类管理划分为非营利性医疗机构、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其他卫生机构三类。 6. 卫生机构代码 1)代码结构 卫生机构(组织)代码由22位数字(或英文字母)组成,包括9位组织机构代码和13位机构属性代码。机构属性代码由行政区划代码(6位)、经济类型代码(2位)、卫生机构(组织)类别代码(4位)和机构分类管理代码(1位)四部分组成。卫生机构代码表示形式如下: 组织机构代码机构属性代码 XXXXXXXX - X XXXXXX XX XXXX X 本体代码_____| | | | | | |___机构分类管理代码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目录及卫生部相关修订及历年增设汇总(截止2010年修订)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目录及卫生部相关修订 及历年增设汇总 (截止2010年修订) 一、关于下发《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的通知 (卫医发(1994)第27号) P02-P12 二、卫生部关于修订《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部分科目的通知 (卫医发[2007]174 号) P13-P14 三、卫生部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疼痛科” 诊疗科目的通知 (卫医发…2007?227号) P15-P16 四、卫生部关于在《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中增加“重症医学科” 诊疗科目的通知 (卫医政发…2009?9号) P17-P19 五、卫生部关于修订口腔科二级科目的通知 (卫医政发…2010?55号) P20-P21 (注:本文所有内容来自卫生部网站以及互联网)

关于下发《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的通知 卫医发(1994)第27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有关部委卫生局(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部直属有关单位: 为贯彻执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我部制定了《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附件:1、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 2、诊疗科目名录使用说明 卫生部 一九九四年九月五日

附件: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 (1994年9月5日卫生部发布) 代码诊疗科目 01.预防保健科 02.全科医疗科 03.内科 03.01 呼吸内科专业 03.02 消化内科专业 03.03 神经内科专业 03.04 心血管内科专业 03.05 血液内科专业 03.06 肾病学专业 03.07 内分泌专业 03.08 免疫学专业 03.09 变态反应专业 03.10 老年病专业 03.11 其他 04. 外科 04.01 普通外科专业 04.01.01肝脏移植项目

最新企业所属行业类别、分类及行业代码查询表

企业所属行业类别、分类及行业代码查询表 核心提示:国民经济行业类别、如何分类以及各行业代码查询: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 代码(GB/4754-2011),国民经济行业分类。A农、林、牧、渔业;B采矿业;C制 造业;D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F批发和零售业;G交 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H住宿和餐饮业;I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J 金融业;K房地产业;L租赁和商务服务业;M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N水利、 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O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P教育;Q卫生和社会 工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查询表 A农、林、牧、渔业企业所属行业分类表所属行业类别、分类及行业代码查询表发布日期:2014-10-31浏 行业代码行业名称详细说明 01农业 0111谷物的种植;0112薯类的种植;0113油料的种植;0114豆类011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的种植;0115棉花的种植;0116麻类的种植;0117糖料的种植;0118 烟草的种植;0119其他作物的种植 012蔬菜、园艺作物的种植0121蔬菜的种植;0122花卉的种植;0123其他园艺作物的种植 013 水果、坚果、饮料和 香料 作物的种植 0131水果、坚果的种植;0132茶及其他饮料作物的种植; 0133香 料作物的种植 014中药材的种植 02林业 021林木的培育和种植0211育种和育苗;0212造林;0213林木的抚育和管理、022木材和竹材的采运0221木材的采运;0222竹材的采运 023林产品的采集 03畜牧业 031牲畜的饲养 032猪的饲养 033家禽的饲养 034狩猎和捕捉动物 039其他畜牧业 04渔业 041海洋渔业0411海水养殖;0412海洋捕捞 042内陆渔业0421内陆养殖;0422内陆捕捞 05农、林、牧、渔服务业 .

完整word版,全国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科室分类与代码

(十八)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科室分类与代码 1、医疗机构诊疗科目名录(以A开头) 代码诊疗科目代码诊疗科目 01 预防保健科07 儿科 02 全科医疗科07.01 新生儿专业 03 内科07.02 小儿传染病专业03.01 呼吸内科专业07.03 小儿消化专业 03.02 消化内科专业07.04 小儿呼吸专业 03.03 神经内科专业07.05 小儿心脏病专业03.04 心血管内科专业07.06 小儿肾病专业 03.05 血液内科专业07.07 小儿血液病专业03.06 肾病学专业07.08 小儿神经病学专业03.07 内分泌专业07.09 小儿内分泌专业03.08 免疫学专业07.10 小儿遗传病专业03.09 变态反应专业07.11 小儿免疫专业 03.10 老年病专业07.12 其他 03.11 其他08 小儿外科 04 外科08.01 小儿普通外科专业04.01 普通外科专业08.02 小儿骨科专业 04.01.01 肝脏移植项目08.03 小儿泌尿外科专业04.01.02 胰腺移植项目08.04 小儿胸心外科专业04.01.03 小肠移植项目08.05 小儿神经外科专业04.02 神经外科专业08.06 其他 04.03 骨科专业09 儿童保健科 04.04 泌尿外科专业09.01 儿童生长发育专业04.04.01 肾脏移植项目09.02 儿童营养专业 04.05 胸外科专业09.03 儿童心理卫生专业04.05.01 肺脏移植项目09.04 儿童五官保健专业04.06 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09.05 儿童康复专业 04.06.01 心脏移植项目09.06 其他 04.07 烧伤科专业10 眼科 04.08 整形外科专业11 耳鼻咽喉科 04.09 其他11.01 耳科专业 05 妇产科11.02 鼻科专业 05.01 妇科专业11.03 咽喉科专业 05.02 产科专业11.04 其他 05.03 计划生育专业12 口腔科 05.04 优生学专业12.01 口腔内科专业 05.05 生殖健康与不孕症专业12.02 口腔颌面外科专业 05.06 其他12.03 正畸专业 06 妇女保健科12.04 口腔修复专业 06.01 青春期保健专业12.05 口腔预防保健专业06.02 围产期保健专业12.06 其他 06.03 更年期保健专业13 皮肤科 06.04 妇女心理卫生专业13.01 皮肤病专业 06.05 妇女营养专业13.02 性传播疾病专业

诊疗科目代码

医疗机构诊疗科目代码目录表 01 预防保健科 02 全科医疗科 03 内科 0301 呼吸内科专业 0302 消化内科专业 0303 神经内科专业 0304 心血管内科专业 0305 血液内科专业 0306 肾病学专业 0307 内分泌专业 0308 免疫学专业 0309变态反应专业 0310 老年病专业 0311 其他 04 外科 0401 普通外科专业 040101肝脏移植项目 040102胰腺移植项目 040103小肠移植项目 0402 神经外科专业 0403 骨科专业 0404泌尿外科专业 040401肾脏移植项目 0405 胸外科专业 040501肺脏移植项目 0406 心脏大血管外科专业 040601心脏移植项目 0407 烧伤科专业 0408 整形外科专业 0409 其他 05 妇产科 0501 妇科专业 0502 产科专业 0503 计划生育专业 0504 优生学专业 0505 生殖健康与不孕症专业 0506 其他 06 妇女保健科 0601 青春期保健专业 0602 围产期保健专业 0603 更年期保健专业

0604 妇女心理卫生专业0605 妇女营养专业0606 其他 07 儿科 0701 新生儿专业 0702 小儿传染病专业0703 小儿消化专业0704 小儿呼吸专业0705 小儿心脏病专业0706 小儿肾病专业0707 小儿血液病专业0708 小儿神经病学专业0709 小儿内分泌专业0710 小儿遗传病专业0711 小儿免疫专业0712 其他 08 小儿外科 0801 小儿普通外科专业0802 小儿骨科专业0803 小儿泌尿外科专业0804 小儿胸心外科专业0805 小儿神经外科专业0806 其他 09儿童保健科 0901 儿童生长发育专业0902 儿童营养专业0903 儿童心理卫生专业0904 儿童五官保健专业0905 儿童康复专业0906 其他 10 眼科 11 耳鼻咽喉科 1101 耳科专业 1102 鼻科专业 1103 咽喉科专业 1104 其他 12 口腔科 1201 口腔内科专业1202 口腔颌面外科专业1203 正畸专业 1204 口腔修复专业1205 口腔预防保健专业1206 其他

职业分类与代码(电子版)

职业分类与代码 仅供全国1%人口抽样2011年-2014年劳动力调查用 龙沙区统计局整理 2012年10月22日

职业分类与代码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我国职业的分类结构、类别和代码,并附有相应说明。 本标准适用于按职业分类的各种普查、调查统计以及行政管理和国内外信息交流等。 2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职业0ccupation 从业人员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性工作的类别。 3职业分类的原则 职业分类是按从业人口本人所从事工作性质的同一性进行分类。 4职业分类的结构及其代码 4.1全国职业分类划分为大类、中类、小类三层。其中大类8个,中类65个,小类410个。 8个大类的排列顺序及名称如下: 第一大类:国家机关、党群组织、企业、事业单位负责人 第二大类:专业技术人员 第三大类: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第四大类:商业、服务业人员 第五大类:农、林、牧、渔、水利业生产人员 第六大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人员及有关人员 第七大类:军人(05年全国1%人ISl抽样调查不用) 第八大类: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 4.2本职业分类采用三位代码。第一位表示大类;第二位表示中类;第三位表示小类。大类和中类之间用短线“一”隔开,以示区别。第一大类用0表示;第二大类用l/2表示,占l、2两个数字;第六大类用6/7/8/9表示,占用6、7、8、9四个数字;第八大类直接用90表示;其余各大类均占用一个数字。 5使用本职业分类的几点说明 5.1 同时从事一种以上职业的人员,以劳动时间较长的为其职业;如不能确定时间长短者,以经济收入较多的为其职业。在同一工作场所,从事一种以上职业的人员。以其技术性较高的工作为职业。 5.2学徒工应按其所学习和从事的工作种类进行划分。 5.3具有各类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同时担任行政负责人的,按行政职务归类。 5.4对同时担任党和行政职务的领导干部,按主要职务归类。 6职业分类与代码及说明 表1:职业分类与代码表 表2:职业分类与代码说明

新版行业分类及代码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 (科技统计用) 国民经济行业代码(GB/T 4754—2002 ) A 农、林、牧、渔业 01 农业 011 谷物及其他作物的种植 0111 谷物的种植 0112 薯类的种植 0113 油料的种植 0114 豆类的种植 0115 棉花的种植 0116 麻类的种植 0117 糖料的种植 0118 烟草的种植 0119 其他作物的种植 012 蔬菜、园艺作物的种植 0121 蔬菜的种植 0122 花卉的种植 0123 其他园艺作物的种植 013 水果、坚果、饮料和香料作物的种植0131 水果、坚果的种植 0132 茶及其他饮料作物的种植 0133 香料作物的种植 0140 中药材的种植 02 林业 021 林木的培育和种植 0211 育种和育苗 0212 造林 0213 林木的抚育和管理 022 木材和竹材的采运 0221 木材的采运 0222 竹材的采运 0230 林产品的采集 03 畜牧业 0310 牲畜的饲养 0320 猪的饲养 0330 家禽的饲养 0340 狩猎和捕捉动物0390 其他畜牧业 04 渔业 041 海洋渔业 0411 海水养殖 0412 海洋捕捞 042 内陆渔业 0421 内陆养殖 0422 内陆捕捞 05 农、林、牧、渔服务业 051 农业服务业 0511 灌溉服务 0512 农产品初加工服务 0519 其他农业服务 0520 林业服务业 053 畜牧服务业 0531 兽医服务 0539 其他畜牧服务 0540 渔业服务业 B 采矿业 06 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0610 烟煤和无烟煤的开采洗选 0620 褐煤的开采洗选 0690 其他煤炭采选 07 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0710 天然原油和天然气开采 0790 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有关的服务活动08 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0810 铁矿采选 0890 其他黑色金属矿采选 09 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091 常用有色金属矿采选 0911 铜矿采选 0912 铅锌矿采选 0913 镍钴矿采选 0914 锡矿采选 0915 锑矿采选 0916 铝矿采选 0917 镁矿采选 0919 其他常用有色金属矿采选 092 贵金属矿采选 0921 金矿采选 0922 银矿采选 0929 其他贵金属矿采选 093 稀有稀土金属矿采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