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活性成分提取技术的研究进展
- 格式:pdf
- 大小:416.97 KB
- 文档页数:5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新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取是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以下是搜集整理的一篇探究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技术的,供大家阅读参考。
摘要:综述超临界流体萃取、微波辅助萃取、超声辅助提取、酶工程技术、动态连续逆流提取及动态循环阶段连续逆流提取、半仿生提取、新型吸附剂电泳、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高分离度快速液相色谱(RRLC)和超快速液相色谱(UFLC)、高速逆流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亲和色谱、分子烙印亲和色谱、免疫亲和色谱、生物色谱、分子生物色谱、细胞膜色谱、多维组合色谱、萃取与色谱技术联机耦合、大孔树脂吸附分离、膜分离、分子蒸馏技术及双水相萃取等新技术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中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新技术;进展中药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含有多种有效成分,提取其有效成分并进一步加以分离、纯化,得到有效单体是中药研究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从天然产物中分离有效成分,并发展新药和寻找先导化合物是药物开发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在中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面出现了许多新技术、新方法,已显示极大的应用前景,使中医药工业更加生机盎然。
以下笔者将这些新技术的进展作一简要介绍:1 中药有效成分提取新技术的进展提取是中药制剂生产过程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之一,提取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提取药材中的药效成分,避免药效成分的分解流失和无效成分的溶出。
随着现代化工工程技术的迅猛发展,一些现代高新技术不断被应用到中药生产中来,大大促进了中药产业的发展,使中药制药工业技术水平上升了一个新的高度。
1.1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supercritical fluid extraction,SFE)SFE是一种以超临界流体代替常规有机溶剂,对目标成分进行萃取的新技术。
以CO2为流体的超临界萃取技术在天然药物提取分离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超临界状态下的CO2的极性与正己烷相似,所以最适合用于溶解亲脂性、低沸点的物质,如挥发油、烃、酯、内酯、醚及环氧化合物等,是目前解决中药制药工业中挥发性或脂溶性有效成分提取分离的有效方法,有很强的实用性。
当归主要活性成分提取方法及其活性研究进展*陈琳朱靖王嵩郤庆**(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药剂科上海 200082)摘要当归是临床常用的一味补血活血中药,主要含挥发油、多糖、氨基酸、有机酸和黄酮等多种有机成分。
本文简述了当归多种主要化学成分的提取方法及活性研究,解析其不同的药理作用对机体九大系统的影响,以保证当归的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为当归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
关键词当归藁本内酯阿魏酸多糖中图分类号:R282.71; R28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1)09-0071-05The research progress in the methods for the extraction of the medicinal ingredientsfrom Angelica sinensis and their activity*CHEN Lin, ZHU Jing, WANG Song, XI Qing**(Department of Pharmacy, Shanghai TCM-Integrated Hospital, Shanghai University of TCM, Shanghai 200082, China)ABSTRACT Angelica sinensis i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enriching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which is commonly used in clinic. Chemical constituents in Angelica sinensis include volatile oil, polysaccharides, amino acids, organic acids and flavonoids. The methods for the extraction of medicinal ingredients from Angelica sinensis and the studies on their activity are summarized, and the impact of pharmacological effect on the nine systems of the human body is discussed so as to ensure the safety and effectiveness of Angelica sinensis and provide the theory and reference for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KEy WORDS Angelica sinensis; ligusticide; ferulic acid; polysaccharide当归为中医临床常用药之一,素有“十方九归”之称。
苦参中生物碱的提取及纯化工艺研究进展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on)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广泛应用于传统药物和中成药中。
苦参中的生物碱是其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因此,提取和纯化苦参中的生物碱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本文将综述苦参中生物碱的提取和纯化工艺研究进展。
苦参中主要含有多种生物碱,如苦参碱、苦参素、大黄素等。
目前,常用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水煎膏剂提取法、溶剂提取法和微波辅助提取法等。
水煎膏剂提取法是一种常见的传统提取方法,主要通过将苦参粉末与水煎煮,然后浓缩、过滤和析出等步骤获得苦参提取物。
水煎膏剂提取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其提取效果有限,且存在易受环境条件影响、提取物稳定性差等缺点。
溶剂提取法是一种常规的苦参提取方法,常用的溶剂包括乙醇、甲醇、乙酸乙酯等。
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提取效果,但同时也会带来一些问题,如溶剂残留、环境污染等。
因此,需要对溶剂提取法进行优化和改进,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微波辅助提取法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提取方法,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微波的加热作用加速提取过程。
微波辅助提取法具有提取速度快、提取效果好的优点,已经在苦参提取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然而,目前关于苦参微波辅助提取法的研究仍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苦参中生物碱的纯化工艺主要包括溶剂分配法、硅胶柱层析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其中,溶剂分配法是一种常用的纯化方法,通过溶剂的不同极性和沸点差异,实现苦参中生物碱的纯化。
硅胶柱层析法是一种较为经典的纯化方法,通过利用硅胶的吸附和解吸作用,将苦参中生物碱与其他杂质分离。
高效液相色谱法是一种高效、快速的纯化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
值得注意的是,纯化工艺的选择需要根据苦参中生物碱的性质和目标纯度的要求来确定。
总的来说,针对苦参中生物碱的提取和纯化工艺,目前已有多种方法和技术可供选择。
然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如提取效果和纯化效果的提高、环境友好性等。
丹参的有效成分提取分离方法研究进展丹参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有效成分主要包括丹参酮、丹酚酸B和丹酚酸A等。
这些成分具有抗炎、抗血栓、心肌保护和抗氧化等多种药理活性,因此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为了提高丹参的药效和药品质量,开展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与分离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方法包括传统的水煎提取、超音波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超临界流体萃取等。
水煎提取是最常用的方法,其优点是简单易行。
然而,水煎提取时间长,繁琐,且溶剂用量大,易造成有效成分的破坏和损失。
超音波辅助提取和微波辅助提取利用超声波和微波的物理效应,能够加速丹参有效成分的溶解和扩散,提高提取效率。
超临界流体萃取则是将CO2等作为溶剂,利用其溶解力和物理性质的变化,在超临界条件下进行提取,可避免传统有机溶剂对环境的污染。
丹参有效成分的分离方法主要包括液相色谱技术、薄层色谱技术、气相色谱技术和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等。
液相色谱技术是最常用的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逆向离子色谱、超高效液相色谱等,其中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由于其高分离能力和灵敏度,成为丹参有效成分分离的主流方法。
薄层色谱技术虽然简单易行,但分离能力较低,通常用于快速初步分析和鉴别。
气相色谱技术适用于揭示丹参有效成分的挥发性组分,但无法处理不挥发的成分。
此外,还可利用超滤、纳滤、离心等膜分离技术对丹参有效成分进行分离,其中超滤技术适用于分离较大的有机酸类成分,纳滤技术适用于分离较小的多酚类成分。
目前,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新的提取分离方法,如超声辅助超临界流体萃取、固相微萃取和离子交换膜萃取等。
超声辅助超临界流体萃取将超临界流体和超声波相结合,能够提高提取效率和提取选择性。
固相微萃取是将固相材料与样品接触,利用纯净水等溶剂进行脱附,可避免有机溶剂的使用。
离子交换膜萃取则是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性吸附特性,对丹参有效成分进行选择性分离。
总之,丹参有效成分的提取分离方法研究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五味子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是一种中药材,具有多种保健和药用作用。
其中,五味子多糖是一种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抗氧化、免疫增强、调节血脂、降血糖、抗肝损伤、抗肿瘤等多种生理活性。
因此,研究五味子多糖的提取工艺对于开发和利用五味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综述了五味子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1. 离子液体提取法离子液体提取法是一种新型的绿色提取技术。
近年来,有研究对五味子多糖的提取进行了初步研究。
以1-丁基-3-甲基咪唑氯化物和乙腈为混合溶剂,以五味子粉末为原料,采用响应曲面法研究了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等因素对五味子多糖提取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温度为75 ℃,料液比为1:25,此时提取率可达到10.05%。
2. 超声波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是一种常用的非常规物理提取方法。
其主要原理是利用微波电子场使母液发生快速温升和剧烈搅拌,加速细胞壁破碎,从而加速物质的扩散和转移。
目前,有研究利用微波辅助提取法进行五味子多糖的提取。
在一些研究中,采用纯水作为溶剂,以五味子为原料,考察了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液固比等因素对提取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在微波功率为360 W,提取时间为3 min,液固比为30:1的条件下,五味子多糖的提取率可达到7.93%。
4. 酶解提取法酶解提取法是一种常用的生物技术提取方法。
目前,有研究利用酶解提取法对五味子多糖进行了提取。
在一些研究中,采用3%的纤维素酶和5%的淀粉酶分别进行预处理和提取。
结果表明,用酶解法提取五味子多糖的提取率远高于传统热水法和超声波提取法,提取率可达到25.92%。
总之,不同的提取方法对五味子多糖的提取率和产品性质均有不同的影响。
因此,在五味子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中,需要综合考虑原料性质、提取条件等多种因素,进一步优化提取技术,以提高五味子多糖的提取效率和活性成分的含量。
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的提取与纯化技术研究进展中药作为我国传统的宝贵资源,自古以来被广泛应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其中,中药的活性成分是起到药效的关键因素。
然而,中药中的活性成分通常含量较低,提取和纯化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发挥中药的药效,科学家们不断探索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的提取与纯化技术,以期提高提取效率和纯化程度。
目前,中药的提取主要包括传统提取和现代提取两种方法。
传统提取方法主要利用水、醇、酸、碱等溶剂对中药进行提取,然后通过浓缩、蒸发等手段得到提取物。
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但提取效率较低,且存在溶剂残留和活性成分损失的问题。
现代提取方法则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手段,如超声波提取、微波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等。
这些方法利用物理或化学作用,能够更有效地破坏中药细胞壁,提高提取效率,减少溶剂使用量,从而降低了环境污染和药物残留。
在中药活性成分的纯化过程中,常用的技术包括色谱技术、结晶技术、膜分离技术等。
色谱技术是一种常用的分离和纯化方法,其中高效液相色谱(HPLC)是最常用的分析和纯化手段。
HPLC技术通过调节流动相、固定相和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质,实现对中药活性成分的分离和纯化。
此外,结晶技术也是一种常用的纯化方法,通过调节温度、溶剂和结晶条件等,将目标活性成分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膜分离技术则是一种新兴的纯化技术,通过不同孔径的膜对混合物进行筛选和分离,实现对中药活性成分的纯化。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的提取与纯化技术也取得了一系列新的突破。
例如,利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可以更快速地破坏中药细胞壁,提高提取效率。
此外,利用超临界流体提取技术可以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提取中药活性成分,避免了传统提取方法中的高温破坏问题。
另外,利用纳米技术可以将中药活性成分包裹在纳米载体中,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度。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使得中药的提取和纯化更加高效和可控。
总之,中药及其活性成分的提取与纯化技术研究正不断深入发展。
麻黄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麻黄,作为传统中药材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麻黄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得到了更为详尽和深入的探索。
本文旨在综述麻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提取方法、药理活性及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麻黄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重点介绍麻黄中的主要活性成分,如生物碱类、黄酮类、挥发油等,并探讨这些成分在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病原微生物等方面的药理作用。
还将对麻黄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麻黄的药理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综述,我们期望能够更全面、深入地了解麻黄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为传统中药材的现代化和国际化做出贡献。
二、麻黄的化学成分麻黄,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其化学成分丰富多样,主要包括生物碱类、黄酮类、木质素类和多糖等。
这些成分不仅赋予了麻黄独特的药理活性,也是其药效发挥的物质基础。
生物碱类是麻黄中最为突出的一类化学成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麻黄碱和伪麻黄碱。
这两种生物碱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升高血压、松弛支气管平滑肌等作用,是治疗哮喘、感冒等疾病的有效成分。
黄酮类化合物在麻黄中也占有一定比例,它们具有抗氧化、抗炎、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
其中,麻黄黄酮和去甲麻黄黄酮是较为重要的黄酮类成分,对心血管系统和免疫系统具有保护作用。
麻黄中还含有一定量的木质素类和多糖类成分。
这些成分虽然含量较低,但也具有一定的药理活性,如抗炎、抗菌等作用。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对麻黄的化学成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这不仅为麻黄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麻黄在临床应用中的安全性提供了保障。
未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麻黄中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将会得到更加全面的揭示和应用。
三、麻黄的药理活性麻黄,作为一种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植物,其药理活性一直是中医药学研究的重点。
四物汤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进展四物汤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汤剂,由川芎、白芍、当归和熟地黄四味中药组成。
四物汤在中医临床上被广泛用于调理气血、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对四物汤中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四物汤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研究的进展。
四物汤中的活性成分主要包括川芎中的川芎素、白芍中的白芍苷、当归中的当归素和熟地黄中的熟地黄苷等。
这些活性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滋补气血、调理经脉等功效,因此对这些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一直备受关注。
目前,对四物汤中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水煎提取法和现代的超声波提取法两个方面。
传统的水煎提取法是将中药材与水一起加热煎煮,使中药材中的活性成分溶解到水中,然后通过过滤、浓缩等工艺步骤提取出活性成分。
而现代的超声波提取法则是利用超声波的作用,破碎中药材细胞壁,加速活性成分的释放,从而提高提取效率和降低提取时间。
传统的水煎提取法简单易行,但存在提取效率低、时间长、耗能多等缺点;而超声波提取法虽然能够提高提取效率和缩短提取时间,但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较高,且超声波对中药材的稳定性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四物汤中活性成分提取工艺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深入。
为了改进四物汤活性成分的提取工艺,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和探索,提出了一些改进方案。
可以针对传统水煎提取法中的提取效率低、时间长的问题,采用复配提取、酶法辅助提取、微波辅助提取等技术,提高提取效率和缩短提取时间。
复配提取是指在提取过程中加入多种溶剂,利用它们的互补作用提高提取效率;酶法辅助提取是指在提取过程中加入适量的酶制剂,破坏中药材细胞壁,加速活性成分的释放;微波辅助提取是指利用微波的加热作用,促进活性成分的溶解。
针对超声波提取法中设备投资和运行成本高、对中药材稳定性影响大的问题,研究人员还开展了超声波辅助提取、超临界流体提取等新技术的研究。
超声波辅助提取是指在超声波的作用下,将传统提取法和超声波提取法相结合,提高提取效率和降低提取时间;超临界流体提取是指利用超临界流体的溶解性和渗透性,在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提取,保证活性成分的稳定性。
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技术研究中药一直以来被视为具有营养价值以及药用价值的天然宝库,其中的活性成分成为了人们研究的热点之一。
为了更好地利用中药资源,提取技术研究变得越来越迫切,同时也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健康的需求。
本文将介绍一些目前常用的中药活性成分提取技术。
1. 水提法水提法是最常见的提取方法之一,主要是利用高温水与中药材之间的物理作用力提取其中的活性成分。
水提法的优势在于简单易行、成本低廉、对环境影响小,同时提取的产品也相对较为稳定,能够保持原有的原材料的活性成分。
而在操作过程中,对于植物酸、萜类等部分成分的提取效果相对较差。
2. 酸碱提法对于某些水不易溶解、易于酸水解的活性成分,可以采取酸碱提取法进行提取。
其操作方法为先将中药材经过酸碱处理后,再利用化学反应提取出其中的成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酸碱提取法的操作过程中要避免对中药的活性成分产生影响。
3. 超临界流体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是近几年来非常流行的技术之一,其优点在于提取时间短(通常只需要数小时),提取终产物含量高,不会造成残留溶剂的问题。
同时,超临界流体提取法也非常适合提取非极性物质,对于提取苯丙素、黄酮、生物碱类等中药材中的活性成分有着极佳的效果。
4. 微波辅助提取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微波辅助提取法在中药活性成分提取方面也展现出了明显的优异性能。
其操作原理主要是将中药材以微波短时间加热,使中药材中的活性成分跑出并利用特殊的材料进行吸附,最终达到提取目的。
此方法具有提取精确、效率高、操作简易的优点,对于提取部分极度挥发性的物质十分有效。
5. 超声波提取法超声波提取法是一种基于超声波的高效提取技术,通过超声波的高频振动使中药材内部形成气泡,进而破膜促进物质的溶解与扩散,从而使中药材内部的活性成分被充分提取。
超声波提取法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提取中药活性成分的研究中,尤其是对于疏水性物质的提取效果较为显著。
总之,中药活性成分的提取技术在目前的逐年发展中获得了很大的进展。
茯苓多糖的提取、结构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茯苓,作为一种具有悠久药用历史的中药材,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广泛而深入。
茯苓多糖作为茯苓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化学结构以及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茯苓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验依据。
本文将概述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包括传统的水提法、醇提法以及现代的微波辅助提取、酶解法等,并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茯苓多糖的化学结构特征,包括其分子量、单糖组成、糖苷键类型等,以及近年来在结构解析方面取得的新进展。
本文将重点综述茯苓多糖的药理作用,如免疫调节、抗肿瘤、抗氧化、降血糖等,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通过本文的综述,期望能够为茯苓多糖的深入研究和应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二、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对于其后续的结构研究和药理作用分析具有重要影响。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茯苓多糖的提取方法也在不断地优化和创新。
传统的提取方法主要包括水提法、醇提法等。
水提法是以水为溶剂,通过加热煮沸使茯苓中的多糖成分溶解于水中,然后通过浓缩、干燥等步骤得到多糖提取物。
这种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提取效率较低,且易受到其他水溶性杂质的干扰。
醇提法则是利用醇类溶剂对多糖的溶解性进行提取,常用的溶剂有乙醇、甲醇等。
醇提法相对于水提法,提取效率较高,但成本也相应增加,且需要注意溶剂残留的问题。
随着现代提取技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的提取方法,如超声波提取法、微波提取法、超临界流体提取法等。
超声波提取法利用超声波的空化作用、机械振动和热效应等,使茯苓细胞壁破裂,多糖成分更易溶出。
这种方法提取时间短,效率高,但设备成本较高。
微波提取法则是利用微波对物质分子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使茯苓中的多糖成分快速溶出。
微波提取法具有提取速度快、提取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点,但需要注意微波功率和时间的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