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质灾害评估样本-22页word资料

地质灾害评估样本-22页word资料

地质灾害评估样本-22页word资料
地质灾害评估样本-22页word资料

前言

一、评估任务由来

为节约土地资源,改善农村集镇农民的居住环境和住房条件,发展地方经济,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海安县孙庄镇人民政府拟利用其集镇上的有利地理位置,实施建设农民安居楼工程。海安县分属于长江三角洲冲海积平原、里下河泻湖积平原和滨海堆积平原,第四系及新近系松散层厚度较大,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已有发生,有软土及液化砂土层分布发育。根据国务院令第394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和国土资发【2004】69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要求,海安县孙庄镇人民政府委托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承担其拟建农民安居楼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二、评估工作的依据

1、国务院令第394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2、国土资发【2004】69号《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

3、苏国土资发【2004】187号关于贯彻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意见

4、相关技术规范和要求

三、评估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目的是保护地质环境,防治地质灾害,为工程建设的适宜性及防灾、减灾提供依据,其主要任务如下:

1、查明评估区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2、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引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3、分析论证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4、对拟建工程场地适宜性作出评估;

5、提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及建议。

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

一、工程和规划概况与征地范围

海安县孙庄镇人民政府拟建设的农民安居楼工程位于海(安)王(垛)公路孙庄路段的北侧,孙庄供销社西侧。具体征地地点在孙庄村中心组,规划用地面积1263.4平方米。

该农民安居楼规划为4~5层。

交通位置见图1。

二、以往研究程度

南通地区内的地质工作研究程度较高,各地质、科研单位开展过较多的不同比例尺的区域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调查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地质资料。其中对本次评估工作有参考价值的主要勘查成果有:

1、《1/20万江苏省滨海地区南通以东地段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普查报告》江苏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1966年;

2、《1/20万南通市幅、南通县幅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江苏省第一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 1980年;

3、《1/50万长江三角洲地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综合勘察报告》江苏、上海、浙江地矿局 1984年;

4、《江苏省南通市地质图系说明书》江苏省地矿局 1986年;

5、《南通市环境地质研究报告》地矿部环境地质研究所 1990

年;

6、《1/10万南通市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南通市水利局、江苏省地质工程勘察院 1998年;

7、《1/50万江苏省环境地质调查报告》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2001年;

8、《1/25万南通市幅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江苏省地质调查研究院2003年;

9、《论海安地区工程地质条件》海安县建筑设计室

此外,还收集了相关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成果,以及近20余年来我院在南通地区开展地质环境监测工作编制的地质环境监测年报、五年报等资料。上述前人工作成果为本次地质灾害评估工作提供了较好的基础地质资料。

三、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本次评估工作采用收集前人资料、现场调查与室内综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收集的主要成果资料如上所述。同时对该项目拟征地块场地及其周边地区开展了野外环境地质调查,野外调查主要内容是地形地貌、地表岩性、地质灾害发育现状及检测地下水水位等。在上述工作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研究,编制本评估报告,评估工作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进行,具体工作程序见图2。

四、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根据国土资源部《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国地资发[2004]69号文件附件)和《江苏省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结合该工程的建设内容、规模及其周边地区地质环境条件,为更好地

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的评估,确定自征地边界最外边界线向外扩展500米作为评估区,评估区面积约1.10平方公里。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与工程建设项

目重要性划分。评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冲海积平原,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属区域地壳较稳定区,水文地质条件、土体工程地质条件一般,破坏地质环境的人为工程活动一般,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拟建的农民安居楼工程属一般建设项目,参照有关地质灾害评估技术要求,综合分析确定该工程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三级。

第二章 地质环境条件

一、气象水文

本区属北亚热带湿气候区,受季风环境的影响,四季分明,气候湿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1959~1992年统计,年远均气湿14.5℃,一月平均气温1.7℃,七月平均气温29.6℃,极端最高气温39.4℃,极端最低气温﹣12.0℃。年均降水量度1025mm ,最高年降水量1636.9 mm(1991年),

最少479.7 mm(1978年)。5~9月为主汛期,占全年降水量的67%,年均雨日116天,年均湿度80%,无霜期210天。年蒸发量1360 mm。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秋季多东北到东风,冬季多西北风。年均风速 3.1米/秒。

评估区及其附近的主要河流有通扬运河、焦港河、栟茶河和如海运河等,属长江水系,通过涵闸与长江直接或间接相通。

二、地形地貌

评估区位于通扬运河以南地区,属长江三角洲冲海积平原,地面高程多在4.00~4.50m左右(85国家高程)。区内多为村民住房、商店、工厂厂房和农田等,有河塘、沟渠分布。拟征地块场地现状主要为村民住房等。

三、地层岩性

(一)前第四纪地层

本区属扬子地层区,据地表露头和钻孔揭示,区域上前第四纪地层主要有古生界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中生界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以及古近系和新近系。南通地区除狼山一带有泥盆系砂岩出露外,其余均被第四系松散沉积物覆盖。前第四纪地层主要岩性特征见表1。评估区附近基岩地层为古近系中上统三垛组,其上为厚800~1200m的新近系和第四系松散沉积物。

(二)第四纪地层

评估区附近第四纪地层厚300余米,可分为下、中、上更新统和全新统。

):顶界埋深一般在200~250m,厚度70m左右,岩性主下更新统(Q

1

要为棕黄色、青灰色致密粉质粘土及灰色、灰黄色中细砂、中粗砂,属河

流相沉积。含水砂层构成区内第Ⅲ承压含水层。

):上段为河湖相,下段以汊河道相堆积为主。顶界埋深中更新统(Q

2

一般在100~150m,厚度一般70~80m。岩性以黄褐、青灰色粉质粘土为主,夹灰色中细砂。含水砂层构成区内第Ⅱ承压含水层。

):为一套海陆交互相沉积,顶板埋深一般在30~40m,上更新统(Q

3

厚度一般70~100m。岩性以较厚的粉细砂、中粗砂为主,间夹有一定厚度的灰色粉质粘土。含水砂层构成区内第Ⅰ承压含水层。

):近地表广泛分布,厚度40m左右。为近一万年来的长江全新统(Q

4

三角洲相沉积,上部为灰色、灰黄色粉质粘土,中部为粉砂、细砂,底部多为淤泥质粉质粘土或淤泥质粉砂。

四、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一)地质构造

评估区所在的海安地区构造上位于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褶带海安凹陷内,新生代为强烈沉降凹陷区(海安凹陷),走向北东—北东东向,其北以姜堰—四灶断裂与泰州凸起和梁垛低凸起接壤,南东以靖江—如皋断裂及栟茶河断裂(河口断裂)与南通隆起相邻。重力上

前第四纪地层简表

1

为负异常带向海延伸。凹陷区新近系及第四系厚度在曲塘附近达3000米。新近纪至第四纪南通地区以整体缓慢沉降为主,局部有短暂的振荡式上升。

断裂构造比较复杂,附近最主要的断裂有:

(1)靖江—如皋断裂:北东向,自常州地区金坛县经靖江生祠镇进入南通,途经如皋,在如城镇北东河口镇附近被河口断裂切割后变为北东东向,经苯茶后入海。其北侧为海安凹陷,南侧为南通隆起。该断裂是一条活动时间长、规模大、呈阶段性变化、控制地层多的区域性深大断裂。

(2)栟茶河断裂(河口断裂):长约l00km,近东西向,从海安县城东向栟茶南侧延伸,可能向西延伸至曲塘、姜堰一带,向东在如东洋口港附近入海与勿一凹陷南侧断裂相接。断层面北倾,正断层,属基底断裂。

其北侧为海安凹陷,南侧为南通隆起,断裂南北两侧沉积存在巨大差异。该断裂为一条多期活动的生长断裂,有关物探解译资料认为该断裂是一条古近纪和新近纪一直在活动的正断层。

(3)长新—姜堰断裂:北西向,位于俞家垛、姜堰市、长新镇一带,该断裂带在重力图上以梯级带异常为主要特征,其两侧北东向断裂以及古近纪地层被错断而不连续,并造成孤山背斜北东端断失。该断裂为一条燕山晚期以来强烈活动的右旋平移断裂。

(二)地震活动

评估区及其周边地区位于华北地震区长江中下游—南黄海地震带内,属中强地震活动区,地震活动总体上显示为海强陆弱的特点,地震分布明显受区域构造方向的控制,波及本区最频繁的是南黄海南部坳陷中的一些中强震,影响南通地区的烈度为Ⅴ度左右。南通陆缘区内历史上发生最强的地震是1615年3月1日狼山5级地震。其余皆为小震,频度低,强度弱。

根据《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国家标准,海安县城附近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10g,抗震设防烈度Ⅶ度。地质构造见图3。

综上所述,本区新构造运动主要表现为大范围的持续缓慢沉降和局部短暂的振荡式升降特点,第四系厚度较大,分布稳定,地震活动频度低、强度弱,属区域地壳较稳定区。

五、土体工程地质条件

根据原海安县建筑设计室《论海安地区工程地质条件》资料,评估区位于工程地质条件分区的河南地区(长江三角洲冲海积平原),其土体工程地质层自上而下为:

① 层耕土层:灰褐色亚粘土轻亚粘土,有机质含量高,层厚0.50~1.00米,不宜作建(构)筑物之天然地基。

② 层粉砂:灰黄色,稍湿~湿,稍密状态,层厚1.00m 左右。容许承载力[R]=100~140kPa 。

③ 层粉砂:黄灰色,饱水,云母屑含量高,松散状态,系易液化土层,层厚1.00m 左右。容许承载力[R]=100~120 kPa 。不宜作天然地基及主要持力层。

④ 层粉砂:青灰色,饱水,稍密~中密状态,层厚大于 5.00 m ,容许承载力[R]=160~200 kPa 以上。是该区良好的桩尖持力层。

此外,评估区内分布有河塘、沟渠,因此区内存在有分布于河沟塘底部的淤泥及可能存在的暗河沟塘中的素填土或素填土混淤泥等软弱土层。

六、水文地质条件

区内地下水主要为松散岩类孔隙水,自上而下可分为5个含水层组,即孔隙潜水含水层组和第Ⅰ、Ⅱ、Ⅲ、Ⅳ承压含水层组,对应的地层时代为Q 4、Q 3、Q 2、Q 1、N 2。

1、孔隙潜水含水层组:由全新统粉细砂和亚粘土组成,埋深15~20米以浅。水位埋深1.5~3.0米。随季节变化,年变幅1.5米左右,单井涌水量100立方米/日左右,水质在上部多已淡化,下部为微咸水,矿化度1克/升左右,水质类型主要是Cl ·HCO 3-Na 型。

2、第Ⅰ承压含水层组:由上更新统松散砂层,埋深在40~50米以下,厚度80~120米,岩性主要是中粗砂、含砾中细砂,上部多为粉细砂,单井涌水量2000~3000立方米/日,水位埋深2~4米。矿化度3.0克/升左右,水质类型为Cl ·HCO 3-Ca ·Na 型。

3、第Ⅱ承压含水层组:由中更新统细砂和粉细砂组成,埋深在150~200米之间,厚度40~80米。海安县城一带砂层不发育,一般有2~3层,单层厚度多数小于10米。矿化度 1.0~3.0克/升,水质类型为Cl·HCO

-Ca·Na型。该层在海安县西北部地区是主要的淡水开采层。

3

4、第Ⅲ承压含水层组:由下更新统含砾中粗砂、中细砂组成,埋深一般在220米以下,底界可达350米。含水层厚度大于50米。单井涌水量

-Ca·Mg 2000立方米/日以上,矿化度0.6~0.8克/升,水质类型为Cl·HCO

3·Cl-Ca·Mg型。

型或HCO

3

该层是南通辖区内地下水主采层,由于常年集中开采,南通辖区内第Ⅲ承压水水位长期持续下降,已形成以南通市农药厂、海门市三厂镇、如东县马塘镇等为中心的几个一定规模的区域性水位降落漏斗,漏斗中心最大水位埋深2004年度均超过了38米。

评估区所在的海安县地区地下水资源丰富,虽已有一定强度的开采,但水位埋深相对较浅。海安县城一带目前水位埋深9米左右,评估区附近5~7米(图4)。

5、第Ⅳ承压含水层组:由上新世含水砂层组成,埋深在330米以下,水质良好,埋藏深度大,沿海一般作养殖用水开采,县城只有海安中学作温泉水开采。

七、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区内的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地表经过了一定程度的改造,开挖河渠,在其底部沉积有淤泥质土层,可能还存在暗沟暗塘,其中分布有素填土或素填土混淤泥,为不良工程地质层,工程勘察时需查明其分布;其二是地下水开采问题,导致主采层地下

水水位下降,海安镇1973年Ⅲ承压地下水水位埋深1.70米左右,2004年降到9.12米(海安蚕种场),其结果会引发一定程度的地面沉降、水质变异、深层淡水局部咸化等环境地质问题。上述问题对工程建设会产生一定影响。

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一、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根据区域环境地质资料及邻近地段工程地质勘察成果,结合本次现状调查综合分析,评估区存在和潜在的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地面沉降、软土灾害和砂土液化三种。

(一)地面沉降灾害

1、区域地面沉降概况

南通地区的地面沉降始于上世纪70年代。据二等水准测量,南通市区1975~2000年,主城区一般在累计地面沉降量100mm左右,最大累计沉降量166mm,沉降速率6.6mm/a。南通市区以东,海门沿江一带1985~2000年地面平均沉降量93mm,平均沉降速率6.2mm/a,最大沉降量119mm,其沉降速率7.9mm/a。启海沿江一带1985~2000年累计沉降量一般80~118mm,启东汇龙镇最大,为186mm,沉降速率达12.4mm/a。海门境内已出现井台裂隙等地面沉降迹象。地面沉降在南通地区已普遍产生,只是沉降幅度不等。海安北面的盐城大丰累计地面沉降量(至2004年)最大的超过了1m。

海安境内未作过正规的地面沉降面状和线状水准测量,县城附近个别水准点测量资料反映1985~1993年间累计沉降量为57mm,沉降速率为7.1mm/a。

2、地面沉降机理分析

地面沉降是新构造运动引起的大范围持续缓慢沉降和地层被压缩变形在地表的综合反映。根据《江苏省垂直变形速率图》,南通地区区域构造沉降速率为1mm/a。本区1985~1993年沉降速率7.1mm/a,主要是地层压缩变形的结果。引起地层压缩变形的因素主要是地下水开采,水位下降是主导因素,高大建筑物大面积施工荷重增大,也有一定影响。

在天然状态下,地层中各点静水压力达到平衡,过量开采地下水,砂层中的孔隙水压力减小,含水层水位下降,破坏了原土体中孔隙水压力分布的平衡状态,增加了粘性土的粒间应力。水分从压缩层中排出,土体产生固结变形。其次,由于大量抽水,地下水位下降,砂层水的浮托力减小,使其上部边界产生附加应力,砂层产生压密变形。隔水层渗压固结变形和含水砂层的压密变形反映到地面上即产生地面沉降。

3、地面沉降的危害

地面沉降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⑴地面沉降的直接影响是地面高程降低,影响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各项建设必须预先加高地面,以免遭受水灾,增加了工程投入;

⑵降低了防洪能力,易涝难排,加剧洪涝灾害;

⑶建筑物和地下结构承受附加内力发生裂缝;

⑷管线工程发生破裂、泄漏等;

⑸桥梁净空减小,影响水上交通。

地面沉降是一种缓慢的压缩变形地质灾害,其危害是多方面的,一旦发生难以恢复原状,因此重在预防。

(二)软土灾害

评估区内分布有河塘底部的淤泥和可能存在的暗河塘中的素填土或

素填土混淤泥等,它们属于软弱土层,工程力学性能差。

软土灾害属于特殊岩土灾害。软土的工程性质主要是含水量高,呈软塑~流塑状,孔隙比大,欠固结,具高压缩性、流变性及触变性,渗透性低,天然强度低,工程力学性能差。在软土地基上进行工程建筑,如果地基处理不当,会出现较大的整体或差异沉降,荷载偏心或软土层厚薄分布不均而引起不均匀沉降,引发建筑物倾斜、裂缝等变形破坏。软土地基承载力不足,在剪应力作用下,土体会发生缓慢而长期的剪切变形,使土体失稳,形成灾害。基坑开挖时易产生边坡滑动、基坑周边地面产生附加沉降、坑底发生塑性隆起等问题,对邻近的建筑物造成倾斜破坏,对工程建设产生危害。因此,工程建设时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改良加固处理。

(三)砂土液化

评估区位于地震基本烈度Ⅶ度区,区内砂土层发育,存在产生砂土液化的土体条件,原海安县建筑设计室《论海安地区工程地质条件》资料反映河南地区③层粉砂层在局部地段系易液化土层,因此,工程建设时应引起重视。

砂土液化是指饱和粉土或砂土受到地震或人为强烈振动后趋于密实的过程中,因土体中孔隙水压力骤然上升,相应的减少了土粒间的有效应力,从而降低了土体的抗剪强度,当有效应力完全消失时,砂层会完全丧失承载能力,对工程建设造成破坏。产生砂土液化的条件内因是有一定的场地环境和土体条件,引发因素是一定强度的地震或人为振动。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一)地面沉降

依据江苏省的相关地质灾害评估技术要求,地面沉降危险性级别划分

为:地面累计沉降量>800mm,沉降速率>30mm/a,为危险性大;累计沉降量300~800mm,沉降速率10~30mm/a,为危险性中等;沉降量<300mm,沉降速率<10mm/a,为危险性小。现状评估以累计沉降量为主要判别指标。

海安县城主采层地下水水位监测资料反映,Ⅲ承压地下水水位多年来年均下降幅度较小(1973~2004年间年均下降约0.24m∕a),动态变化较为稳定。孙庄镇一带开采强度弱于海安县城。根据区域环境地质条件及海安县城的地面沉降资料类比,推测评估区目前累计地面沉降量约为75mm,年均沉降速率5.0mm/a,现状调查未发现有井管抬升等宏观地面沉降迹象,因此现状评估地面沉降灾害危险性小。

(二)软土灾害

软土是影响工程建设的重要因素,工程建设时必须对软土采取工程处理措施。评估区内分布有河塘底部的淤泥和可能存在的暗河塘中的素填土或素填土混淤泥等软弱土层。目前工程尚未建设,附近已有的办公楼、居民住宅楼、工业厂房等一般性工民用建筑物未发现因软土使在建、已建工程受损的情况,其原因是工程建设时对存在的各类软土层采取了有效的工程处理措施。无荷载作用下一般不会引发灾害。现状评估软土灾害危险性小。

(三)砂土液化

从前述地质环境条件可知,评估区可能存在砂土液化隐患。但该类灾害只有在地震和强烈振动情况下才有可能发生,自然状态下一般不会发生砂土液化,故现状评估认为砂土液化灾害对拟建工程产生的危险性小。

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预测工程建

设过程中和建成后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评估是否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二是预测评估工程建设本身遭受地质灾害的影响和危险性。

一、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一)引发或加剧地面沉降的危险性

地面沉降地质灾害主要是由于强烈开采地下水引起的,其危险性大小与地下水开采量有关。本项目工程建设时不需要开采利用地下水,不会改变目前评估区及其附近地下水开采现状,不会引起地下水位加剧下降。因此,引发或加剧地面沉降灾害的危险性小。

(二)引发或加剧软土灾害的危险性

软土的工程力学性能差,强度低,具高压缩性,如果建筑物荷载较大,软土将产生较大的压缩变形,造成建筑物地基沉陷,产生地面不均匀沉降,使建筑物倾斜、开裂等危害,基坑开挖时也可能产生滑动、坍塌、涌水、涌砂等土体变形灾害。工程建设存在引发、加剧软土灾害的可能性。

评估区内的软土主要为分布于明暗河沟塘中的淤泥及素填土或素填土混淤泥,分布局限,只要在工程建设时对其给予重视并工程处理措施得当和到位,其引发灾害的程度较低,预测评估其危险性小。

(三)引发或加剧砂土液化的危险性

拟建工程场地尚未进行砂土液化判别,本区土体工程地质条件反映可能存在砂土液化隐患,若工程采用桩基础,采用振动式的施工方案,则有可能使砂土层发生局部液化。根据本地区成熟的设计施工组织方案和经验,工程施工中只要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和顺序,则可避免因振动式施工可能引起的砂土液化灾害,预测评估其危险性小。

二、工程建设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

根据地质环境条件、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现状调查,拟建工程建设时和建成后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仍然是地面沉降、软土灾害和砂土液化灾害。

(一)地面沉降

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密切相关,地面沉降的发展取决于地下水开采量和地下水位的变化。南通地区第I承压含水层厚度大、水量丰富,易于补给,开采后水位很快恢复,水位埋深一般1~3米。第III承压水是区内地下水主采层,补给困难,开采后水位难于恢复,南通区域内已形成大面积水位降落漏斗,是引发地面沉降的主要因素。

海安县主采层地下水资源丰富,开采潜力较大,受区域上(南通中东部地区)开采影响的程度较小。2002年,海安全县有Ⅱ、Ⅲ、Ⅳ承压深井245眼,开采量达2376万立方米。但各乡镇开采量均未超过该地区地下水资源评价的允许开采量。由于含水层厚度大,水量丰富,与南通中、东部地区比较,地下水位较高。经过数十年的开采,主采层地下水水位虽为下降的发展态势,但下降幅度较小,海安镇1973年Ⅲ承压地下水水位埋深1.70m左右,1986年为5.00m左右,1990年为6.50m左右,1997年为8.80m 左右,2004年海安蚕种场9.12m,1973~1990年年均水位下降速率0.17m/a,1990~1997年为0.33m/a,1997~2004年为0.05m/a,均表现为相对稳定的变化发展趋势。评估区附近目前III承压水地下水水位埋深5~7m,相对较浅(图4)。由于地面沉降与地下水开采密切相关和具有滞后性,因此其将继续有一定程度的缓慢发展。但由于相关主管部门加强了对主采层地下水开采的严格规划管理,在新一轮地下水资源评价基础上,未来海安县以及南通辖区的开采量将会得到更加有效的控制,预测地面沉降

的沉降速率将不会超过以前的水平,按5.0mm∕a(<10mm/a)推测,15年后(至2019年)评估区地面累计沉降量150mm左右,小于300mm。据此,预测评估认为工程建设遭受地面沉降灾害危险性小。

(二)软土灾害

软土由于强度低,具高压缩性,工程力学性能较差,如果建筑物荷载较大,将产生较大的压缩变形或侧向蠕动,引起建筑物地基沉降量过大,产生地面不均匀沉降,对工程建设造成危害。工程建设存在遭受软土灾害的可能性,因此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处理。评估区内的软土主要为分布于明暗河沟塘中的淤泥及素填土或素填土混淤泥,分布局限,只要在工程设计、建设时加以一定的安全重视,采取合适的工程处理措施和基础方案,并保证质量,则对工程影响较小。预测评估工程建设遭受软土灾害的危险性小。

(三)砂土液化

评估区20m以浅的土层基本以粉土、粉砂层为主,有关的海安区域工程地质资料反映河南地区③层粉砂层在局部地段系易液化土层,因此存在砂土液化隐患。相邻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成果反映,场地20m以浅的各砂性土层,采用标准贯入锤击数进行液化判别,结果表明无液化土层存在。但工程勘察时仍应根据相关规范技术要求,进一步进行砂土液化判别,在设计和施工中对此给予重视,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和基础方案则可得到防范。预测评估认为工程建设遭受砂土液化灾害的危险性小。

第五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

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是根据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价结果,对评估区

地质灾害类型、发育特征、危险程度及工程处理的难易程度进行的定性、半定量分析判别,从而对拟建工程的土地适宜性作出评估。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和现状调查,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相同,无明显差异,无需进行分区评估。

评估区存在的和潜在的地质灾害主要是地面沉降、软土灾害和砂土液化隐患。现状评估软土灾害和砂土液化灾害的危险性小,区内目前累计地面沉降量小于75mm(<300mm),地面沉降灾害危险性小。

预测评估认为工程建设时不需开采地下水,不会引发和加剧地面沉降灾害,现在和未来主采层地下水水位年均下降幅度较小,属相对稳定的发展变化趋势,地面沉降年均沉降速率将不会超过原有水平 5.0mm∕a(<10mm/a),推测15年后评估区地面累计沉降量150mm左右,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危险性小。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软土灾害及遭受软土灾害的危害,存在砂土液化隐患,但可采取措施防范,只要采用合理的基础方案和施工方法及顺序,选择合适的基础持力层,防治措施得当和到位,则其危险性小。

综合评估认为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二、建设用地场地适宜性评估

工程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主要依据地质灾害的危险性程度,防治工程的难易程度及所需投入的资金等进行的综合判别。适宜性是一个相对概念,地质灾害危险性大,防治工程难度大,投入的资金多,则适宜性差,反之则好。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综合评估认为拟建工程遭受地面沉降、软土灾害和砂土液化灾害等地质灾害的危险小,但仍需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治上述地

质灾害的可能发生,防治措施并不复杂。拟建工程建设用地土地适宜性为适宜。

三、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地面沉降地质灾害的防治

⑴加强地下水开采管理,进一步控制地下水开采量,使地下水位保持较为稳定的变化发展态势,避免加剧地面沉降的发展;

⑵评估区及附近不宜再开凿深井抽取主采层地下水;

⑶工程设计时适当予留一定的沉降量。

2、软土灾害的防治

⑴根据建筑物规模、荷载大小、基础要求分别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如清除、换土、垫层、预压或采用桩基础等,并选择合适的持力层,确保土体满足工程建筑物的要求,防止引起地面不均匀沉降的发生。

⑵基坑开挖时,要采取合适的降排水和支护措施。

3、砂土液化灾害的防治

场地岩土工程勘察时根据相关规范技术要求对砂性土层进行液化判别,对可能存在的液化砂土层,采取穿过此层选取持力层、加强建筑物的刚度及整体性等防范措施,基础施工时需采用合理的方案及顺序。

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评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冲海积平原,地形平坦,地貌类型单一,属区域地壳较稳定区,水文地质条件、土体工程地质条件一般,破坏地质环境的人为工程活动一般,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属简单类型。拟建海安县孙庄镇农民安居楼工程属一般建设项目,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为三

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评估单位:漯河市安泰注册安全工程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单位负责人: 评估人员: 评估日期:二〇一八年二月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明编制说明

根据《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88号)和《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等有关规定,公司根据企业生产的实际情况,对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和事故风险进行分析、评估,通过对危险因素分析和事故风险评估,查找生产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危害因素,分析可能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触发条件,为编制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提供技术支持。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组长的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小组,在应急预案编制前,对各类危险因素、生产安全事故的类型、原因、事故易发生的场所、事故发生的征兆进行分析和评估,为编制应急预案采取防范措施和应急救援措施获取详细的第一手资料。 参加事故风险评估人员名单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 1.总则 评估目的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是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应用安全系统工程及安全控制论的原理和方法,查找、分析和预测系统存在危险、有害因素及可能导致的事故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应急救援对策和措施,保证事故发生时能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工作,控制或消除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等后果,并在事故后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 编制原则 生产安全事故风险评估报告是对生产经营单位生产过程中危险、危害等风险因素评估过程和结果的总体描述,是提供安全生产管理和风险决策的重要依据。报告的编制应体现科学性、规范性、客观性和真实性的原则。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第13号(2014) 《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主席令第69号(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第6号(2008)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第4号(201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2011) 《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2010第32号公告)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合同模板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合同书 项目名称: _ _______ 项目地点:___ 合同编号:___ 委托单位: _ __ ____ 签订日期: 济南市勘察测绘研究院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合同书 委托单位(甲方): ____________ 受托单位(乙方): 甲方委托乙方进行: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编写该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评估项目的具体情况,为明确双方责任,密切协作做好该项工作,经双方协商,特签定如下条款,愿双方共同遵守。 第一条: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 1.2、工程建设地点: 1.3、评估面积、规模: 第二条:甲方应及时向乙方提供下列文件资料,并对其准确性、可靠性负责。 2.1、提供评估项目的位置及用地边界的有关坐标数据,建筑物设计平面位置图、规划图,拟建项目用地地形图。 2.2、如果具备条件,尽量提供拟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相邻或本场地岩土工程勘察等。 第三条:乙方向甲方提交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文件的评估报告并对其质量负责。 3.1、工作范围及工作量 工作区包括拟规划建筑场地及附近区域,具体工作区范围由乙方根据国家有关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文件及技术要求合理确定。本次工作原则上以地面现场勘察和已有资料收集与综合研究为主,必要时,投入其它实物工作量。

第四条:开工及提交评估报告的时间和收费标准及付费方式 4.1开工及提交评估报告的时间 4.1.1本项目的评估工作定于年月日开始,年月日提交评估报告。 4.1.2评估工作有效期限以甲方下达的开工通知书或合同规定的时间为准,如遇特殊情况(设计变更、工作量变化、不可抗力影响以及非评估单位原因造成的停、窝工等)时,工期顺延。 4.2收费标准及付费方式 4.2.1 收费标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发改办价格(2006)754号文。技术要求执行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及附件。 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本工程收费标准及工作量如下: 本次评估费用一次性包死总计:元(大写:,此费用为包干费用)。 4.2.2付费方式 乙方向甲方提交经专家组评审合格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后一次性结清全部费用。 第五条:甲乙双方责任 5.1甲方责任 5.1.1甲方委托任务时,必须以书面形式向乙方明确评估项目,并按第二条规定提供文件资料。甲方应对乙方现场踏勘及资料收集工作给予帮助和协调,按报告备案登记表的有关要求盖章、法人代表签字。 5.1.2甲方应保护乙方的评估方案、报告书、文件、资料图纸、数据和合理化建议,未经乙方同意,甲方不得复制、不得泄露、不得擅自修改、传送或向第三人

锦州市国土资源局土地使用权出让评估机构入围项目合同范本

委托评估合同 甲方(招标人):市国土资源局 乙方(投标人): 根据《中华人民国合同法》及《成交通知书》之规定,甲乙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本合同书,共同信守。 一、委托评估项目围 甲方委托乙方,按本合同书要求完成市本级(除滨海新区)土地供应一级市场评估项目。 二、委托目的 乙方受甲方委托评估开展土地评估项目,作为甲方开展土地利用管理行为的参考依据。 三、委托容 1、乙方受甲方委托三个工作日完成现场踏勘及相关评估工作,出具评估结果报告和评估技术报告。 2、出具的评估报告应由土地估价师完成,并且符合《城镇土地估价规程》和《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地价评估技术规(试行)》。等有关要求。 3、土地估价报告,一律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实行电子化备案完善土地估价报告备案制度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2〕35号)要求,由报告出具方履行电子备案程序,取得电子备案号。 4、估价报告容:除符合《城镇土地估价规程》规定的报告容和格式外,出让地价的土地估价报告还应符合下列要求:(1)估价结果。涉及协议出让最低价标准、工业用地出让最

低价标准等最低限价的,在土地估价报告的“估价结果”部分,应同时列出评估结果,以及相应最低限价标准。在土地估价报告的“估价结果”部分,应有明确的底价决策建议及理由。 (2)报告组成要件。除(城镇土地估价规程)规定的附件容外,应视委托方提供材料情况,在土地估价报告后附具。 四、委托期限 委托期限为一年:自合同签订之日起算。 五、委托费用及支付方式 1、对一个具体评估项目在入围的7家评估机构库中随机抽取3家,由三家评估机构同时进行评估。三家评估机构平均分配一个项目用地标准评估费。 2、由于项目用地的不确定性,在项目用地评估后,项目交易没有成交,再次启动项目,如评估报告过期,需重新评估时,不再次抽取评估机构,继续采用原抽取的评估机构进行评估,只支付一次评估费。 3、评估费用支付。国土资源局年底按规定向市财政局报下年度预算,年初国土资源局按照评估费用实际发生额向市财政局打报告请求拨付上年度的评估费,待财政局拨付后,再支付到评估单位。 六、条款定义 采购合同所附下列文件是构成本合同不可分割的部分: 1. 竞争性磋商文件(竞争性磋商文件编号JZFWCS1771); 2. 成交供应商提交的响应文件; 3. 政府采购合同专用条款; 4. 成交通知书。 七、本合同书的开始、完成与变更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

XX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 1 企业基本情况 1.1 企业概况 XX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公司位于XX园区9号,占地面积100亩,于2014年7月开工建设,2015年12月竣工并投入生产,2017年4月通过竣工验收。公司主要从事各类ST钢排钉,直排钉,特种钢钉等系列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现已形成1.5万吨/年ST钢排钉,直排钉,特种钢钉的生产能力。 ⑴企业名称:XX有限公司 ⑵法定代表人:XX ⑶生产地址:XX园区9号 ⑷行业类别:机械制造 ⑸组织机构代码:078892619 ⑹企业规模:小型企业 ⑺产品方案:ST钢排钉,直排钉,特种钢钉 ⑻设计能力:1.5万吨/年 ⑼劳动定员:180人 1.2 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为生产车间、办公楼、库房和污水处理站。其中,生产车间包括制钉车间、抛光车间、热处理车间、表面处理车间;库房包括原材料和成品库房。项目建设内容详见表1-1。

表1-1 项目建设内容组成表 1.3 项目周边环境关系 项目位于XX经济开发区中部,建设用地占地约120亩。本项目厂址北侧紧邻XX食品厂,北侧500m处为XX堰水库;西北侧70m处为XX有限公司,西侧一路之隔为原XX有限公司;南侧110m处为原XX发电项目;东侧紧靠山坡高差50m。项目距西北侧园区安置小区约560m;南面1.8km处为XX。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项目外环境关系见附图2。

表1-2 项目外环境关系及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表 1.4 项目总平面布置 厂区整体呈三角形,其中污水处理站位于厂区西北侧,便于与园区污水管网的接入;生产区位于厂区中部,自北向南依次为热处理车间、包装车间、抛光车间、表面处理车间和制钉车间;产品库房和原材料库房位于厂区东侧,紧邻包装车间和制钉车间;办公区位于厂区南侧,靠近园区道路,方便人员出入。厂区分区明确,总图布置见附图3。 1.5 生产基本情况 1.5.1 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详见下表1-3所示。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服务合同

合同编号: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服务合同 甲方(委托方): 法定代表人: 乙方(受托方): 法定代表人: 甲方委托乙方完成工程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法规的有关要求和规定,结合该项目的具体情况,为明确责任,协作配合,经双方协商一致,就本次工作签订本合同,双方共同遵守。 第一条项目名称及评估技术要求 1、项目名称: 2、技术要求: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请注意核实) (2)执行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2004年6月颁发的云国土资环(2004)267号文等国家现行有关规程、规范。 第二条责任与义务 1、甲方 (1)提供与工程项目有关的,报告评审所需的文件及资料; (2)协助乙方解决现场工作条件,并处理好当地民事关系。 (3)负责按评估结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乙方 (1)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或说明书)编制,并对其质量负责,确保本合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通过专家组评审。 (2)讲究职业道德,端正经营作风,成果资料应满足有关技术要求,对评估结论负责。 (3)负责办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最终成果的评审手续和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备案工作。 (4)乙方向甲方提交的成果资料及时间

本合同工期为绝对工期,除甲方原因和不可抗力(仅限于严重自然灾害、战争、罢工、政府行政行为)外,工期一律不顺延。发生上述情形需顺延工期的,乙方需在3日内提出书面申请,经甲方同意后相应顺延工期;乙方逾期未提出延期申请的,视为工期不需要顺延。 (5)乙方对甲方提供的资料文件应及时进行审核,如果资料文件不完整的,乙方应在收到资料当日内书面通知甲方补全(须列明材料名称及具体内容);逾期未书面通知甲方的,视为甲方已经提交完整的资料。 (6)乙方因评估需要进入甲方施工现场进行地质调查的,应提前2日书面通知甲方。乙方入场后需遵守甲方安全管理规定,注意自身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否则,现场调查期间发生安全事故的,乙方承担全部责任,赔偿由此给甲方、第三人造成的全部损失。 (7)乙方不得向任何第三人泄露甲方信息及资料,也不得将其用于本合同目的以外的其他用途。此约定不因合同的终止而解除,违反此约定给甲方造成损失的,由乙方赔偿。 (8)因履行本合同形成的智力成果的知识产权归甲方所有,无论本合同是否履行完毕,甲方均有权不受限制的使用,乙方享有署名权,但未经甲方书面同意,乙方不得将本项目相关的成果提供给第三人或用于本合同目的以外的用途。 3、本项目评估费参照国家物价局、建设部2002年颁发的《工程勘察收费标准》,经双方共同协商,总费用为人民币(大写)(¥元),(含报告编制费、现场踏勘费,会务费、专家评审费、备案费等由乙方包干使用,结算时不作调整)。 4、付款方式: (1)合同签订后进场前3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额的 %,即人民币(大 写)(¥元),作为项目启动资金; (2)成果报告评审通过取得批复并提交成果经甲方确认无误后7个工作日内支付合同额的 %,即人民币(大写)(¥元)。 (3)乙方收款前应向甲方出具准确无误且合法有效的发票,否则甲方付款期顺延。 5、本合同签订后,因不可抗力、政府政策原因或者项目取消等原因需要解除合同时,乙方未开始工作的,甲方不支付费用(已支付的应予退还);乙方已开始工作的,双方根据乙方实际完成的合格工作量结算后多退少补。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格式

#########工程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 院长:打印 总工程师:打印或签字 审定:签字 审核:签字 项目负责人:签字 技术负责人:签字 报告编写人:签字 山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 提交日期

报告附件 ①评估单位资质 ②评估个人资质 ③报告评审意见 ④评审专家名单 ⑤报告初审意见 ⑥评估大纲 ⑦报告摘要

前言 应写明评估任务由来、评估工作的依据、主要任务和要求。 评估工作的依据包括: 1、国务院第394号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2、山西省人大常委会颁布的《山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 3、国办发[2001]35号《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 4、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晋政办发[2002]20号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国土资源厅建设厅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意见的通知》 5、国土资源部国土资发[2004]69号《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其附件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6、山西省国土资源厅晋国土资发[2005]61号文《关于进一步规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 7、国土资源部第3号令《建设用地审查报批管理办法》 8、国家煤炭工业局煤行管[2000]第81号《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2000年5月26日颁发)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6年6月5日发布,2006年9月1日实施的《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0218-2006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2006年6月5日发布,2006年9月1日实施的《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

土地评估委托合同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866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The Contract / Document That Can Be Held By All Parties Of Natural Person, Legal Person And Organization Of Equal Subject Acts On Their Establishment, Change And Termination Of Civil Rights And Obligations, And Defines The Corresponding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f All Parties Participating In The Contract.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土地评估委托合同通用范本

土地评估委托合同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协议文件可用于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组织之间设立的各方可以执以为凭的契约/文书,作用于他们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同时明确参与合同的各方对应的权利和义务。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委托方(以下简称甲方): 地址: 法定代表人:联系人:联系人电话: 受托方(以下简称乙方): 地址: 电话:法定代表人: 兹有甲方委托乙方对以下土地项目进行评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签定本协议。 一、评估项目名称 土地名称、位置:。土地宗数、面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服务合同协议书范本

编号:_____________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服务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甲方(委托方): 法定代表人: 乙方(受托方): 法定代表人: 甲方委托乙方完成工程建设项目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法规的有关要求和规定,结合该项目的具体情况,为明确责任,协作配合,经双方协商一致,就本次工作签订本合同,双方共同遵守。 第一条项目名称及评估技术要求 1、项目名 称: 2、技术要求: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请注意核实) (2)执行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20XX年6月颁发的云国土资环(2004)267号文等国家现行有关规程、规范。 第二条责任与义务 1、甲方 (1)提供与工程项目有关的,报告评审所需的文件及资料; (2)协助乙方解决现场工作条件,并处理好当地民事关系。 (3)负责按评估结论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2、乙方 (1)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及相关规范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完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或说明书)编制,并对其质量负责,确保本合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成果通过专家组评审。 (2)讲究职业道德,端正经营作风,成果资料应满足有关技术要求,对评估结论负责。 (3)负责办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最终成果的评审手续和在国土资源管理部门的备案工作。 (4)乙方向甲方提交的成果资料及时间 本合同工期为绝对工期,除甲方原因和不可抗力(仅限于严重自然灾害、战争、罢工、政府行政行为)外,工期一律不顺延。发生上述情形需顺延工期的,乙方需在3日内提出书面申请,经甲方同意后相应顺延工期;乙方逾期未提出延期申请的,视为工期不需要顺延。 (5)乙方对甲方提供的资料文件应及时进行审核,如果资料文件不完整的,乙方应在收到资料当日内书面通知甲方补全(须列明材料名称及具体内容);逾期未书面通知甲方的,视为甲方已经提交完整的资料。 (6)乙方因评估需要进入甲方施工现场进行地质调查的,应提前2日书面通知甲方。乙方入场后需遵守甲方安全管理规定,注意自身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

土地价格评估委托协议书(标准版).docx

编号:_____________土地价格评估委托协议书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委托方:_________(以下简称甲方) 受托方:_________(以下简称乙方) 根据《民法典》、《土地管理法》及《城镇土地估价规程》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经双方充分协商,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委托事项: 宗地位置:_________ 权属证号:_________ 评估目的:_________ 宗地面积:_________ 批准土地使用性质:_________ 设定土地使用权性质:_________ 批准用途:_________ 评估设定用途:_________ 宗地现状条件:_________ 评估设定条件:_________

评估日期: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交付报告时间: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交付报告份数:_________ 二、甲方所需提供的资料: 国有土地使用证 宗地规划要点 宗地图 宗地规划平面图 甲方及时、准确、真实地提供乙方所需的资料,因甲方提供虚假资料而使报告失实所造成的一切后果由甲方负责,甲方应在评估报告设定的使用范围内正确使用评估报告,超范围使用报告所造成的后果由甲方负责。 三、工作要求: 1.乙方必须保证足够的技术力量,参与评估的估价师不得少于2名。 2.乙方必须按照甲方的委托事项进行评估。 3.乙方实地踏勘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土地估价规程》的工作标准执行,进行拍照,存档等工作,所获数据真实可靠。

防洪风险评估报告()

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陕西段)站前工程 YXZQ-04标(DK77+484.87~DK110+217) 防洪防汛风险评估报告 中铁四局银西铁路陕西段YXZQ-4标段项目经理部 二○一七年四月三日

目录 1编制说明 (1) 3 8.

防洪风险评估报告 1编制说明 1.1编制依据 ⑴《铁路隧道风险评估与管理暂行规定》(【2007】200号) ⑵《铁路给水排水施工技术规程》(Q∕CR 9221-2015) ⑶本标段项目实际自然条件、施工状况 ⑷本标段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2编制范围 银西铁路4标项目的防洪风险评估,包括对安全、工期、环境以及第三方风险进行评估。风险评估与管理必须本着安全第一的原则,环境、质量、投资、工期等都应服从于安全。尤其要重视可能导致突发性、灾害性的洪灾风险事件。 2工程概况及现场施工条件 2.1工程简介 新建银川至西安铁路(陕西段)站前工程施工总价承包YXZQ-4标段起讫里程:DK77+484.87~DK110+217,全长30.64km。施工内容为:桥梁总长4894.8m,占线路总长的16%,其中特大桥3953.06m/4座,大桥941.74m/4座;隧道11019.62m/5座,占线路总长度的36%;路基14727.57m/9段,占线路总长的48%;车站一座,为永寿西站(含站线铺轨、铺岔),永寿西站为新建中间站,车站规模为2台4线,岛式站台,道岔10组;设1座跨线地道(宽10m),设维修车间一处;隧道内和隧道群采用无砟轨道,其余为有砟轨道。 2.2地形地貌

中铁四局银西铁路陕西段YXZQ-4标段项目经理部属黄土梁峁沟壑区:地形起伏较大,呈穹状丘陵或条状岭岗,残塬(梁)间河流沟谷深切,发育泾河及其支流,高程650~1160m。地质情况复杂,生态脆弱,暴雨山洪多发;主要地质灾害类型为滑坡、崩塌、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表裂缝和水土流失,最易发生的是滑坡、崩塌和泥石流 2.3气候特征 中铁四局银西铁路陕西段YXZQ-4标段项目经理部位于陕西境内,属于暖温带亚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1.8~15℃,雨季主要集中在7~8月,常出现雷暴和冰雹,年平均降水量541.7mm~604mm,年最大降水量945.7mm;年平均风速1.3~1.9m/s。最大瞬时风速26.5mx/s。 2.4水文特征 沿线水文地质条件差别较大,地下水分布及特征较为复杂。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及基岩裂隙水。第四系松散层孔隙水主要分布于渭河北岸二级阶地及黄土塬区、陕北黄土峁梁区、黄土台塬区、泾河河谷区等。沿线泾河、红涯河地表水具有硫酸盐侵蚀性及氯盐侵蚀性。沿线地下水对圬工具有氯盐侵蚀性、硫酸盐侵蚀性。 3、评估过程和评估办法 本次风险识别主要以专家调查法为主。根据该项目提供的资料、地质报告及水文地质条件,结合施工设计、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进行综合类比分析,并对照国家标准部门、西成公司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 2 第一节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 2 第二节以往工作程度 4 第三节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4 第四节评估范围与级别的确定 7 第二章地质环境条件 8 第一节气象、水文 8 第二节地形地貌 10 第三节地层岩性 11 第四节地质构造与区域地壳稳定性 13 第五节工程地质条件 14 第六节水文地质条件 15 第七节人类工程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16 第三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17 第一节地质灾害类型及特征 17 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 20 第四章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 26 第一节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方法及内容 26 第二节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 26 第三节工程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危险性的预测 29 第五章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及防治措施 30 第一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评估原则与评估方法 30 第二节地质灾害危险性综合分区评估 31 第三节建设场地适宜性分区评估 31 第四节防治措施 31 结论与建议 33 一、结论 33 二、建议 34 附图: 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综合成果图 1:10000 前言 受甘肃林海水利水电投资有限公司委托,甘肃有色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了甘肃省夏河县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工程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

本工程评估主体为阿一山水电站引水枢纽、引水隧洞和发电厂房等建设场地,评估的目的和要求是阐明工程建设场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建议;对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价。具体任务是: 1、研究评估区范围内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水文地 质条件,分析地质条件与地质灾害的内在联系; 2、查明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规模、稳定程度及危害对象、危害程度等,对 各灾种分别进行危险性现状评估; 3、结合工程场地地质条件及工程类型、规模,分析预测水电站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及建成使用后,地质环境与工程之间的相互影响;分析工程建设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灾害的类型及危险性; 4、分析评价工程建设本身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 5、对工程建设场地的适宜性作出评价; 6、提出防治地质灾害的措施建议。 评估工作的主要依据有: (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 (2)《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4〕69号文及其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 (3)甘肃省国土资源厅《关于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甘国土资环发[2004]15号); (4)《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实施细则)》(中国地质环境 监测院); (5)甘肃省国土资源厅2003年颁布的《甘肃省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技术 要求》; (7)《甘肃省夏河县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甘肃省水利 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8)《甘肃省夏河县大夏河阿一山水电站初步设计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甘肃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第二分院)。 第一章评估工作概述 第一节工程概况与征地范围 一、工程概况 夏河县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全县辖3镇、11乡,总人口7.78万,其中藏族占72%;2002年全县国民生产总产值为2.28亿元,农牧民人均收入1450 元,夏河县是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 阿一山水电站位于甘肃夏河县的大夏河干流桑科~土门关的达麦乡段,是大夏河梯级开发的第六座小水电工程,本水电站采用引水式方案开发,枢纽建筑物挡水高度为5.51m,正常蓄水位2778.45m,最大净水头48.7m,最小净水头44.0m,保证出力0.84 MW,电站设计引水流量13.06m3/s,设计保证率为P=85%,多年平均发电量2206万KW﹒h,装机年利用4411h。 本工程初设拟定两个方案,设计采用上坝线方案,即处于达麦乡下游1.37km河段为上坝线方案。工程主要建筑物由引水枢纽、引水隧洞和厂区三部分组成。引水枢纽采用闸坝结合的布置方式,从左至右依次为:左岸溢流坝长10.8m,泄洪冲砂闸长17.2m,右岸泄冲闸上游布置引水建筑物进水口。 引水建筑物主要由进水口、隧洞、调压室、压力管道组成。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压覆矿产资源调查合同

项目名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和压覆矿产资源调查 甲方: 乙方: 资质证书编号: 签订地点: 总则依照的法律和有关文件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根据《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2.《压覆矿产资源调查》: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审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号)。 依据以上法律和文件的规定要求,合同双方就“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压覆矿产资源调查”事宜,经双方友好协商,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工作内容和要求 1.工作范围:拟征地范围,包含矿区及尾矿库范围。 2.工作内容: (1)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基本查明评估区及周边的地质环境条件,对其复杂程度做出评价;通过野外综合地质调查,基本查明评估区范围内地质灾害发育类型、现状、分布、规模、稳定状态及危害对象,进行地质灾害现状评估;基本查明评估区范围内潜在的地质灾害、工程建设可能引发或加剧地质灾害及其危险性,以及工程建设中和建成后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综合地质灾害现状和预测评估结果,对评估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进行综合评估和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估。针对评估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危险程度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

(2)压覆矿产资源调查:建设用地区域及周边地区自然地理概况;查明矿产资源分布及采矿权、探矿权设置,走访矿业权人及区、市级矿产资源主管部门,了解其对压覆矿业权范围内矿产资源的要求;明确说明是否在压覆矿产资源或影响矿产资源开发情况及压覆的矿种、位置、范围、数量、质量等情况;对压覆的矿产资源进行资源储量、潜在经济价值估算。 3.执行技术标准:国家及省、市的有关规定。 4.提交成果:《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及相关图件套; 《压覆矿产资源调查》报告及相关图件套。 5.工作安排:截止至年月日,完成全部工作,乙方提出技术成果。 第二条双方权利与义务 (一)甲方 1.提供可行性研究报告、图纸、工程用地拐点坐标、工程平面布置图,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并保证提供数据的可靠真实。 2.协调乙方工作中当地关系,为乙方提供交通及食宿便利(相关费用由乙方承担); 3.按合同规定及时付款。 (二)乙方 1.根据相关技术要求,精心组织实施; 2.加强与甲方的工作关系,及时通报项目进展情况; 3.负责组织相应的审查、审批等工作,并承担其费用。 第三条履行的期限、地点 乙方于年月日前完成本合同约定的全部工作。 履行地点:

土地评估合同模板

土地评估业务合同书 甲方(委托方): 乙方(受托方): 甲方因合作建设需要进行土地估价,委托乙方作为评估机构,乙方同意接受甲方的委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为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订立本业务约定书。 一、评估目的:因合作建设需要提土地价值参考。 二、委托评估资产的范围:于宗 地开发及房产用地现状条件下当前的市场价值。 三、评估基准日:年月日 四、评估完成期限: 根据土地估价工作的时间安排,甲方应于年月日前完成资产清查工作,并提供乙方评估所需的资产清查评估申报表、权属证明及其他相关资料。乙方收到甲方提供的全部资料后 20 日内完成甲方委托的评估工作,并向甲方提交正式《土地估价报告书》2份。若因不可抗力因素需延长或提前完成评估工作,甲乙双方需另行协商。 五、乙方应指派至少 1 名注册土地估价师和2 名助理人员承办该项

业务,以确保评估工作按期完成;甲方对乙方评估人员中涉及与甲方有利害关系的人员有权要求其回避。 六、甲方的责任: 1、时提供评估所需要的相关资料,并对提供文件、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负责。 2、密切配合乙方进行的评估工作,特别是在乙方进行现场勘察、往来账款函证及其他资产抽查核实工作时,甲方应指定专业人员配合。 3、为乙方在工作过程中协调企业内部及与评估相关的其他各有关中介机构、外部管理部门的关系创造良好条件。 七、乙方的责任: 1、在评估工作中,坚持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认真执行法律和行政法规,对出具《土地估价报告书》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作为评估程序的一部分,乙方应提供一份承诺函,以明确乙方对《土地估价报告书》的责任。 2、遵守职业道德,对甲方提供的内部资料和评估结果,严守秘密。 3、乙方有义务指派专人指导甲方人员,进行财产清查、编制资产清查评估申报表、搜集有关评估资料,并应作好与其他中介机构的协调工作。 八、评估报酬及支付方式: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

安全生产风险评估报告 1 企业基本情况 1.1 企业概况 XX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10月,公司位于XX园区9号,占地面积100亩,于2014年7月开工建设,2015年12月竣工并投入生产,2017年4月通过竣工验收。公司主要从事各类ST钢排钉,直排钉,特种钢钉等系列产品的研发与生产。现已形成1.5万吨/年ST钢排钉,直排钉,特种钢钉的生产能力。 ⑴企业名称:XX有限公司 ⑵法定代表人:XX ⑶生产地址:XX园区9号 ⑷行业类别:机械制造 ⑸组织机构代码:078892619 ⑹企业规模:小型企业 ⑺产品方案:ST钢排钉,直排钉,特种钢钉 ⑻设计能力:1.5万吨/年 ⑼劳动定员:180人 1.2 主要建设内容 项目建设内容为生产车间、办公楼、库房和污水处理站。其中,生产车间包括制钉车间、抛光车间、热处理车间、表面处理车间;库房包括原材料和成品库房。项目建设内容详见表1-1。 表1-1 项目建设内容组成表

1.3 项目周边环境关系 项目位于XX经济开发区中部,建设用地占地约120亩。本项目厂址北侧紧邻XX食品厂,北侧500m处为XX堰水库;西北侧70m处为XX有限公司,西侧一路之隔为原XX有限公司;南侧110m处为原XX发电项目;东侧紧靠山坡高差50m。项目距西北侧园区安置小区约560m;南面1.8km处为XX。项目地理位置图见附图1,项目外环境关系见附图2。 表1-2 项目外环境关系及主要环境保护目标表

1.4 项目总平面布置 厂区整体呈三角形,其中污水处理站位于厂区西北侧,便于与园区污水管网的接入;生产区位于厂区中部,自北向南依次为热处理车间、包装车间、抛光车间、表面处理车间和制钉车间;产品库房和原材料库房位于厂区东侧,紧邻包装车间和制钉车间;办公区位于厂区南侧,靠近园区道路,方便人员出入。厂区分区明确,总图布置见附图3。 1.5 生产基本情况 1.5.1 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 主要原辅材料消耗情况详见下表1-3所示。 辅材料一览表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合同

委托方(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受托方(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合同所涉及工程项目的具体情况,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确保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质量,按照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委托方委托受托方开展___________________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经双方协商一致,订立本合同。 第一条委托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所涉及工程建设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项目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项目情况:占地面积约______亩,拟建______________,主要包括___________等。 第二条工作内容及要求 2.1严格按照《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______]号)、《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及其他有关标准和要求,对上述工程建设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编制评估报告。 2.2负责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按本合同约定的日期报有关政府部门进行专家审查,并按照其要求进行修改,直到通过审查。 2.3取得专家评审意见书和政府主管部门的审批文件。 2.4评估报告应当满足_____级(一级、二级、三级)评审及项目建设用地征地的要求。 2.5其他工作内容及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价格评估合作协议

甲方: 代表: 地址: 电话: 乙方: 代表: 地址: 电话: 按照国家、省、市的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甲、乙双方经友好协商,现就甲方委托乙方进行土地估价等事宜订立本协议,内容如下: 一、合作内容 甲方因了解土地市场价值,为出让该地块提供价格参考依据的目的,委托乙方对位于_______的_______土地(土地面积:________平方米)在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的价值进行评估。 二、双方的责任 1、乙方应根据甲方的估价需要,保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上列土地之价值予以客观、公正地估价,最后出具该委估土地的估价报告书,于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_日以前交给甲方。 2、甲方应于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以前将委估土地的权属资料、规划指标、原有合法建筑面积及增加建筑面积等评估所必要的资料提交给乙方,或配合乙方向有关部门、单位或个人查阅、抄录估价所必要的资料。 3、甲方统一组织现场查勘时,乙方需要在规定时间到现场勘察。 三、保密约定 乙方对于甲方委托评估土地的文件资料应妥善保管并尽保密之责,非经甲方同意不得擅自公开或泄露给他人。 四、估价服务费 甲方应付给乙方的估价服务费金额为人民币______元。本次估价服务费总额为人民币______元。甲方应在委托当日支付乙方定金人民币______元,并由乙方向甲方开具收款收据,。余款待本项目地价评估工作结束后______个工作日内付清。 五、违约责任 1、乙方如无特殊原因和正当理由,不得迟于双方约定的时间交付估价报告书,每逾期一日未交付估价报告书应赔偿甲方估价服务费______%;甲方如不按本协议规定的时间向乙方提交前述有关文件、图纸、凭证等资料,乙方可按耽误时间顺延估价报告书的交付时间。 2、甲方如果中途中断委托估价请求,乙方工作已经过半,甲方则应付给乙方全部估价服务费;乙方工作尚未过半,甲方则应付给乙方全部估价服务费的______%,或已付的估价服务费不予退还,上述两者之中取其高者。 六、重新评估 甲方接到乙方提交的估价报告书次日起______日内,如对估价结果有异议且有正当理由,可向乙方提出申请复估或重估书,乙方应在接到甲方申请复估或重估书次日起______日内,完成复估或重估报告书交付甲方,乙方不再追加索取估价费用。甲方逾期不提出异议者,视作甲方已认可估价成果,估价报告书即可生效。 七、其他

地质灾害报告的写法

地质灾害报告的写法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浅析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的写法 一、概述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指在对评估区进行地质灾害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论证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提出防治地质灾害措施和建议,并作出建设场地适宜性评价结论。 我国为地质灾害多发、易发地区,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而其中大多数都是人为引发的地质灾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规范和约束人类工程活动,从源头上控制和减少地质灾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地质灾害防治条例》第21条明确规定:在地质灾害易发区内进行工程建设应当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组成部分;可行性研究报告未包含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结果的,不得批准其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地质灾害易发区内的城市总体规划、村庄和集镇规划时,应当对规划区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同时鉴于重大工程项目对地质环境影响较大,极易诱发地质灾害。某些省规定对处于地质灾害非易发区内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也应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地质灾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对人类生命财产、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地质作用(现象)。根据2004年国务院颁发的《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常见的地质灾害主要指危害

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六种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或人为作用,多数情况下是二者共同作用引起的,在地球表层比较强烈地危害人类生命、财产和生存环境的岩土体移动事件。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具备自然演化和人为诱发的双重性,它既是自然灾害的组成部分,同时又属于人为灾害的范畴。在某种意义上,地质灾害已经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和人类安居的重要因素,同时又具有自然、社会和资源的三重属性,所以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显得迫切而需要。 二、地质灾害危险评估的基本问题 要写报告,首先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灾种: 主要有六种,即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虽地质灾害可以有几十种,但国土资源部贯彻的国务院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主要包括六大灾种,有的是地质灾害,但不属于国土资源部管辖的职能范畴。比如,地震、水土流失等。 (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的主要内容: 1、阐明工程建设区和规划区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 2、调查分析工程建设区或规划区各种地质灾害的现状。 3、简要分析评估对象在建设或运营过程中与地质环境相互作用的范围、方式、强度与持续时间。

2019年土地评估委托合同协议书范本

编号:_____________土地评估委托合同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委托方(以下简称甲方): 地址: 法定代表人:联系人:联系人电话: 受托方(以下简称乙方): 地址: 电话:法定代表人: 兹有甲方委托乙方对以下土地项目进行评估,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签定本协议。 一、评估项目名称 土地名称、位置:___________。土地宗数、面积:___________。 (具体以甲方提供的产权资料为依据) 二、评估目的 受委托方委托为其了解估价对象规划条件下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提供参考依据。 三、评估基准日 四、双方权责 1、甲方负责提供委托估价对象的合法资料,具体如下: (1)、《土地评估委托书》; (2)、《___________省人民政府农用地转用、土地征收审批单》(___________)政国土字第号; (3)、《县城镇建设规划管理办公室建设用地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 (4)、《县国有储备土地挂牌红线图》; 2、在乙方对委托估价宗地进行实地踏勘时,甲方应负责领勘,并为估价人员工作提供外部条件并负责与本估价项目相关的第三人协调,介绍各宗地的有关规划开发和使用情况;

3、甲方应在约定的时间内,向估价人员提供与本估价业务相关的资料,并对其真实性、完整性和合法性负责任,如有不实,造成的一切后果均由甲方负责; 4、甲方有权向乙方询问工作进展情况,有权阐述对具体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当甲方认定估价专业人员不按协议履行其职责,有权要求更换估价专业人员; 5、乙方应根据甲方提供所需评估资料完整的前提下,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科学、公正、合理地对估价对象进行估价,在___________个工作日内提交初步估价结果, ___________个工作日内提交正式估价报告一式___________份。如甲方提供的资料不完整,则乙方交付报告的日期顺延。 五、评估费用及付款方式 1、甲方同意支付乙方本项目评估咨询费用为___________ 2、在本协议签定后,甲方预先支付乙方定金人民币___________元整。甲方在收到正式估价报告的同时,一次性支付乙方剩余费用。 六、协议的生效及有关事项处理 1、本协议自甲乙双方签章之日起生效,任何一方不得随意更改。 2、甲、乙双方在本协议履行中,如有未定事宜,应友好协商解决。 3、因单方违约或终止合同而引起的损失和损害的赔偿,甲方与乙方之间应当协商解决;如未能达成一致,可提交有关主管部门调解;协商或调解不成的,则提交:___________仲裁机关仲裁___________人民法院诉讼。 七、公司账号 八、其他 本协议书一式贰份,双方各执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