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蛀牙危害
- 格式:docx
- 大小:14.76 KB
- 文档页数:4
中班健康公开课教案《蛀牙虫,快走开》中班健康公开课教案《蛀牙虫,快走开》精选5篇(一)教案名称:中班健康公开课《蛀牙虫,快走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蛀牙的原因及预防方法。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
3. 提高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教学内容:1. 蛀牙的原因:不正确的刷牙习惯、吃太多糖果和巧克力等含糖食物。
2. 蛀牙的危害:疼痛、牙齿坏死、影响咀嚼和语言发音等。
3. 蛀牙的预防方法:正确刷牙、减少糖的摄入、定期看牙医等。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图片展示卡片。
2. 刷牙模型或牙齿模型。
3. 每人一支牙刷和一小片牙膏。
4. 健康食物和含糖食物的图片。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介绍今天的主题:“蛀牙虫,快走开”。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蛀牙吗?你们听说过蛀牙吗?你们知道蛀牙是怎么来的吗?2. 学习蛀牙的原因(10分钟)展示图片或卡片,让学生看图片讨论,并引导他们发现不正确的刷牙习惯和吃太多含糖食物是蛀牙的原因。
简单解释一下蛀牙的原因。
3. 学习蛀牙的危害(5分钟)给学生演示或播放相关视频,让学生了解蛀牙的危害,如疼痛、牙齿坏死、影响咀嚼和语言发音等。
4. 学习蛀牙的预防方法(10分钟)介绍蛀牙的预防方法,如正确刷牙、减少糖的摄入、定期看牙医等。
通过展示刷牙模型或牙齿模型,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刷牙方法。
5. 实践刷牙(10分钟)每人发一支牙刷和一小片牙膏,让学生模仿老师的示范,正确刷牙。
老师可以辅助指导学生正确的刷牙方法。
6. 游戏环节-健康食物与含糖食物的辨认(10分钟)展示健康食物和含糖食物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示和口头交流的方式,辨认和区分健康食物和含糖食物。
7. 总结(5分钟)询问学生今天学到了什么?如何预防蛀牙?提醒学生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和健康饮食习惯。
教学反思:通过本次公开课的教学,学生对蛀牙的原因、危害和预防方法有了初步的了解,培养了正确的口腔卫生和健康饮食习惯。
儿童龋齿的危害与预防【摘要】龋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口腔疾病,乳牙龋病对青少年的健康危害最大,因为它具有别的龋病所不具有的一些特点,比如说,乳牙龋的患病率较高,患病时间较早,而且乳牙龋的对牙齿的损坏较为严重。
我国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第三次口腔流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的五岁儿童中,共有66.0 %的儿童患有乳牙龋疾病,而且在这些儿童中, 97%的孩子没有经过任何的治疗;在我国,年龄为12 岁的儿童患有恒牙龋病比例是28.9%,在这些患病儿童中,共有89%的儿童并没有接受任何治疗。
因此,牙齿疾病危害着我国儿童的健康。
【关键词】龋齿特点危害预防【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97-011.乳牙龋齿的特点1.1患儿年龄相对较小在儿童长牙后,牙齿就可能会龋坏,而且牙齿龋坏的概率很大。
据调查,在4~8 岁的儿童中,共有70 %左右的儿童患有龋齿,而且牙齿被龋坏的范围较广,发病较快,往往被忽视,危害较为严重,不能够尽快医治。
1.2 龋齿好发部位一般来说,3~4 岁的儿童中,孩子的切牙很容易患上龋齿,而5~6 岁的儿童的第一、第二乳磨牙很容易患上龋齿,其原因是孩子的咬颌面和牙缝中很容易会出现一些食物残渣。
而且,婴幼儿具有较高的龋病患有率,达到了 70 %左右。
我国的一些牙科专家指出:在我国,儿童具有较高的龋病患有率,如果把龋病牙齿平均下来,那么每个孩子都可能有5个左右的坏牙齿。
一些错误的观点也影响着我国儿童龋齿病的患有率,比如说,一些人认为龋齿几年后会随着乳牙的更换而换掉。
因此,人们不仅要重视恒牙龋齿,还要充分关注龋齿。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国的儿童不再受到牙痛的折磨。
2.乳牙龋齿的危害乳牙很容易蛀牙的原因有很多,它不仅受到乳牙本身的结构特点的影响,而且受到儿童所食用的食物的影响。
通常来说,儿童食物含糖量较高,粘性较大,进而在儿童牙齿上发酵产生一些酸性物质,危害牙齿健康。
孩子龋齿防治必知的六个要点1.家长要做好哪些方面,才能预防孩子出现龋齿呢?2.孩子牙齿又黄又黑,天天刷牙还长龋齿,医生教你正确护牙方法3.儿童龋齿的预防方法及危害4.怎样防治龋齿5.日常预防蛀牙的几个方法6.龋齿有哪些防治措施?家长要做好哪些方面,才能预防孩子出现龋齿呢?大多数的孩子都特别喜欢吃甜食,比如蛋糕,糖果,巧克力等,这些都是孩子爱吃的零食。
大家都知道如果甜食吃多了,就会影响牙齿健康,但是因为孩子的自控能力很差,所以如果不控制孩子吃甜食的量,他们就会出现龋齿。
而得过龋齿的人都知道,补牙拔牙有多痛,即使过去很长时间了,他们一定还会想起那些年被牙医支配的恐惧!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少遭点罪,远离龋齿,父母在教育孩子时,就会特别强调,少吃甜食,长了蛀牙会很难受!我有个朋友叫小琳,她有个3岁的儿子,她小时候因为爱吃甜食换过好几次牙,知道龋齿有多痛苦,所以她在对儿子甜食上的管制非常严格,几乎没给孩子吃过甜食。
但是没有想到,她儿子一张嘴说话,还是满嘴的“小黑牙”,这让小琳十分迷惑:我没给孩子吃过甜食,孩子怎么还会龋齿呢?小琳带孩子去了医院之后,医生解答了她的迷惑:“龋齿并不是只有甜食才能引起,你儿子的龋齿是因为不合理的喂食方式引起的。
”原来,小琳儿子的消化吸收能力比较差,小琳为了孩子能吸收的更容易些,所以在喂饭时,会经常把食物咬碎,然后再喂给孩子,所以孩子的“小黑牙”就这么形成了。
那龋齿究竟对我们有什么危害呢?危害一:让人缺乏自信孩子出现龋齿,最明显的就是影响美观,让人缺乏自信。
因为只要孩子一开口说话,一嘴的“小黑牙”就会显露出来,这会让其他人看笑话,打击到孩子的自信心,时间一长,孩子就不想开口与人交流,最后性格变得内向自卑。
危害二:影响咀嚼能力龋齿严重时,可以造成咀嚼功能下降,会影响到孩子进食,进而影响了孩子摄入营养。
危害三:口臭,牙龈炎等孩子咀嚼功能的下降,会导致很多食物残留,引起口臭了。
此外,龋齿还能引起一些口腔疾病,比如说牙龈炎,牙周炎等。
第1篇一、引言龋齿,即牙齿腐烂,是幼儿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
龋齿不仅影响幼儿的口腔健康,还可能引发其他疾病,如牙周病、胃病等。
因此,幼儿园安全教育预防龋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龋齿的危害、预防措施以及幼儿园教育策略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龋齿的危害1. 影响幼儿口腔健康:龋齿会导致牙齿疼痛、松动,甚至丧失,影响幼儿的咀嚼功能,进而影响营养摄入。
2.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龋齿会导致幼儿产生自卑、焦虑等心理问题,影响其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3. 影响幼儿生长发育:龋齿可能导致幼儿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影响其生长发育。
4. 影响幼儿语言能力:龋齿可能影响幼儿发音,进而影响其语言能力。
5. 影响幼儿面部美观:龋齿可能导致牙齿变形、排列不齐,影响幼儿的面部美观。
三、预防措施1. 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1)教育幼儿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
(2)指导幼儿正确刷牙方法,如水平刷、圆弧刷等。
(3)选择适合幼儿的牙刷和牙膏,如软毛牙刷、儿童牙膏等。
2. 合理饮食(1)限制幼儿摄入高糖、高脂肪食物,如糖果、巧克力、油炸食品等。
(2)增加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的食物,如水果、蔬菜、奶制品等。
(3)避免幼儿睡前吃零食。
3. 定期口腔检查(1)定期带幼儿到口腔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龋齿。
(2)根据医生建议,进行口腔保健治疗,如氟化物涂布、窝沟封闭等。
四、幼儿园教育策略1. 开展龋齿预防教育(1)通过图片、视频、故事等形式,向幼儿讲解龋齿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2)组织幼儿参观口腔医院,了解口腔健康知识。
(3)开展龋齿预防主题活动,如“刷牙比赛”、“口腔健康知识竞赛”等。
2. 建立家园共育机制(1)与家长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口腔健康。
(2)定期向家长反馈幼儿的口腔健康状况,提供家庭口腔保健指导。
(3)鼓励家长参与幼儿园的口腔健康教育活动。
3. 强化教师培训(1)组织教师参加口腔健康知识培训,提高教师对龋齿预防的认识。
(2)指导教师将口腔健康知识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
悦读家庭·教育Family life guide -29-舒伟 (成都锦江金琴口腔门诊部口腔科)龋齿是口腔疾病中常见的一种,通常被称作为蛀牙。
它是一种由于细菌感染,再加上其他因素的作用,从而使牙齿的硬组织遭受慢性进行性破坏。
如果龋齿形成了基本不可逆。
该病在儿童中比较常见,并且是危害儿童口腔健康的主要因素。
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儿童会患上该病,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
如果儿童一旦发现了龋齿就需要引起重视,立即进行治疗,如果一直拖着,到后期会加大治疗的难度。
有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这种疾病的严重性,认为后面会自动消失,这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如果在刚开始的时候发现了龋洞就需要进行治疗,如果因为疼痛或者肿胀不明显,没有第一时间去医院,到后面会演变成牙冠只剩下残根,就需要将坏牙拔除,之后修复牙齿。
龋齿主要是由于细菌入侵,这些细菌会在龋洞内生存下来。
一旦机体的免疫力有所下降,就给细菌大量繁殖提供了机会,进而引发各种疾病。
龋齿的诱发因素很多,包括行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要多关注有关龋齿方面的知识,认识到简单的牙病也很重要,要及时就医。
人们应该认识到龋齿对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进而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减少龋齿的发生。
一旦有龋齿发生,就说明细菌已经入侵到了龋洞内,进而会有大量的有机酸产生,降低了口腔内的pH 值。
如果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最终会出现牙釉质脱失了矿物质,破坏了牙体硬组织。
这种口腔疾病会使牙体硬组织的颜色、质地以及形状发生变化。
经常会在孩子的口腔内观察到牙齿的颜色为黑色,并且有牙洞存在。
在发病的初期症状表现虽然不明显,但是仔细观察也会发现牙齿的透明度相对于正常牙有所下降,并且牙釉质会出现发白的情况。
如果在初期没有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蔓延,对其进行观察,会发现龋坏的周围颜色变成了棕褐色或者是黄褐色。
在细菌的不断破坏下,会软化了牙本质和牙釉质,且会使它们逐渐变得疏松。
一旦出现了龋洞,就说明对发生了牙体缺损,并且不能自我进行修复。
预防儿童龋齿,牙齿护理很重要文/薛展英 浦东新区大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龋齿是常见的口腔疾病,多由不良饮食和口腔清洁习惯导致。
儿童属龋齿的好发人群,但部分家长不清楚这种口腔疾病的发病原因及危害,也不知该如何做好预防和护理工作。
下面介绍一下儿童龋齿相关知识。
什么是龋齿龋齿在临床中可以发现较为明显的牙齿硬组织结构在颜色、形态及质地方面的变化。
在龋齿发病的初期阶段,牙齿病变部位的硬组织结构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脱矿现象,牙齿硬结构的损害主要表现为牙齿透明度明显下降、牙釉质呈现出白垩色症状。
在病变症状的后期,牙齿硬组织结构的病变部位开始出现色素的沉积,病变部位局部的颜色特征呈现出棕色或褐色性状,无机物结构脱矿现象越来越严重,有机质逐渐发生分解。
随着牙釉质的不断受损,最终导致了牙齿受损,牙齿上出现龋洞。
龋齿发病相关因素细菌:致龋菌是引起龋齿的重要原因,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革兰氏阳性球菌,这类细菌能极大地损害牙齿中的有机物,长期存在就会形成龋洞。
另一种是产酸细菌,这种细菌能将碳水化合物分解成许多酸性物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对牙齿中的无机物产生脱钙作用。
口腔环境:食品中所含的糖类物质是菌斑基质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细菌在菌斑中繁殖所必需的能量来源。
牙床内的细菌能够吸收足够的糖类能量,在体内进行新陈代谢,生成许多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可以促进耐酸性菌的生长,同时还可以引起牙齿硬组织的脱矿。
牙菌斑中细菌产生的胞外多糖,可促进口腔细菌的粘黏附、聚集,并为口腔细菌的生长提供营养。
宿主:由于儿童睡觉的时间比较长,口腔内的环境比较安静,所以口腔内分泌的唾液就比较少。
儿童在口腔卫生方面缺乏自我清洗的意识,只能依靠监护人的协助,如果父母不注意口腔卫生,很可能会造成食物残渣滞留在牙齿表面,慢慢生成牙菌斑。
时间:龋齿是一种慢性的疾病,通常要经过2年左右才能形成龋洞。
短期内,患龋齿的各种条件都得到满足,也不会立即导致龋齿。
龋齿该如何预防和护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口腔清洁。
第1篇一、前言龋齿,又称为蛀牙,是幼儿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
由于幼儿的口腔卫生习惯尚未形成,牙齿容易被食物残渣和细菌侵害,导致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形成龋洞。
为了保障幼儿的口腔健康,预防龋齿的发生,幼儿园应加强预防龋齿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口腔保健意识。
二、龋齿的危害1. 影响幼儿的咀嚼功能:龋齿会导致牙齿硬组织破坏,牙齿变脆,影响幼儿的咀嚼功能,导致消化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2. 影响幼儿的语言能力:龋齿会引发牙齿疼痛,导致幼儿在说话时不敢大声,影响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3. 影响幼儿的自信心:龋齿会导致牙齿变黑、变坏,影响幼儿的面貌,降低自信心。
4. 感染其他疾病:龋齿容易引发牙龈炎、牙周病等口腔疾病,严重时还会感染其他疾病,如心脏病、糖尿病等。
三、预防龋齿的措施1. 建立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1)早晚刷牙:教育幼儿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使用适合幼儿的儿童牙膏。
(2)饭后漱口:教育幼儿在饭后及时漱口,清除食物残渣。
(3)睡前不吃零食:睡前不吃零食,避免食物残渣在口腔中发酵,引发龋齿。
2. 定期口腔检查(1)幼儿园应定期组织幼儿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龋齿问题,进行早期治疗。
(2)家长要关注幼儿的口腔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带孩子就医。
3. 增强口腔保健意识(1)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幼儿园应定期开展口腔健康教育,让幼儿了解龋齿的危害和预防方法。
(2)开展亲子活动:组织家长与幼儿一起学习口腔保健知识,提高家长和幼儿的口腔保健意识。
4. 注意饮食结构(1)合理膳食:幼儿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少吃甜食、油腻食物。
(2)适量饮水:幼儿要适量饮水,保持口腔湿润,有助于清除食物残渣。
四、幼儿园预防龋齿安全教育内容1. 龋齿的危害:向幼儿讲解龋齿的危害,让幼儿了解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2. 刷牙方法:教幼儿正确的刷牙方法,包括刷牙的顺序、时间、力度等。
3. 牙膏选择:指导幼儿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的儿童牙膏,并教会他们正确使用牙膏。
第1篇一、引言龋齿,又称为蛀牙,是幼儿时期常见的口腔疾病之一。
龋齿不仅会影响幼儿的口腔健康,还会影响其咀嚼、发音等功能,严重时甚至可能影响幼儿的心理健康。
因此,加强幼儿园防龋齿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口腔保健意识,对于预防和控制龋齿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龋齿的危害、预防措施、健康教育等方面对幼儿园防龋齿安全教育进行探讨。
二、龋齿的危害1. 影响口腔健康:龋齿会导致牙齿疼痛、肿胀、出血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牙齿丧失。
2. 影响咀嚼功能:龋齿会影响幼儿的咀嚼能力,导致营养摄入不足,影响生长发育。
3. 影响发音:龋齿可能会影响幼儿的发音,使其说话含糊不清。
4. 影响心理健康:幼儿因龋齿导致的疼痛、自卑等心理问题,可能对其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5. 影响社交能力:龋齿可能会影响幼儿的社交活动,使其在集体活动中受到排斥。
三、预防措施1. 健康饮食: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含糖食物的摄入,多吃富含钙、磷、维生素的食物,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
2. 正确刷牙:教育幼儿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每天早晚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
3. 定期检查:定期带幼儿到口腔医院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龋齿。
4. 使用含氟牙膏:使用含氟牙膏可以有效预防龋齿,但需注意使用量,避免过量摄入氟化物。
5. 避免不良习惯:教育幼儿避免咬手指、咬笔头等不良习惯,减少牙齿受损的机会。
四、健康教育1. 开展口腔健康教育课程:在幼儿园开展口腔健康教育课程,向幼儿普及口腔保健知识,提高幼儿的口腔保健意识。
2. 组织亲子活动:开展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口腔保健,共同关注幼儿的口腔健康。
3. 创设口腔保健氛围:在幼儿园内创设口腔保健氛围,如设置口腔保健角、摆放口腔保健宣传资料等。
4. 开展口腔保健讲座:邀请口腔医生为幼儿和家长开展口腔保健讲座,解答幼儿和家长在口腔保健方面的疑问。
五、结语幼儿园防龋齿安全教育是保障幼儿口腔健康的重要举措。
通过加强龋齿危害的宣传、预防措施的落实和健康教育的开展,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龋齿,提高幼儿的口腔保健水平。
儿童蛀牙涂氟的副作用
现在幼儿园每隔半年会阻止一次给学生牙齿涂氟,虽然说牙齿涂氟有很多好处,但是家长也不那么放心。
那么儿童蛀牙涂氟的副作用是什么?
如果说给孩子牙齿涂氟的时候,用量过大,氟的含量过高会产生氟斑牙,甚至氟中毒。
建议:
小孩牙齿涂氟必须去正规的口腔机构,由专业口腔医生来完成,对涂氟的时间、次数、浓度使用量严格控制。
并且一般3岁以下的小孩不建议涂氟,因为年龄太小不能很好的配合医生的操作,容易导致氟化物误食。
接下来看下儿童蛀牙有哪些危害?
造成心理障碍
婴幼儿期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时期,完整的乳牙有助于孩子掌握正确的发音。
乳牙龋坏和早失会使孩子发音不清。
乳前牙区严重的龋蚀,使有些孩子羞于开口,对孩子的心理发育很不利。
颌面部畸形
乳牙列是儿童时期的咀嚼器官,由于咀嚼功能的刺激,才能促进颌骨的正常发育,失去了这种正常生理刺激,颌骨的正常发育受到影响,可造成颌面部轻重不等的畸形。
继发其他牙病
龋齿可发展为牙髓炎、根尖周围炎、牙源性囊肿或间隙感染等。
乳牙的尖周炎还可波及到恒牙,导致恒牙硬组织发育不全,形成所谓的忒奈氏牙。
以上是儿童蛀牙涂氟的副作用。
想了解更多儿童疾病安全小知识,请继续关注吧。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蛀牙虫,快走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蛀牙的成因和危害;2.培养幼儿的口腔清洁习惯和意识;3.增强幼儿的预防蛀牙意识和能力。
教学内容知识点1.蛀牙的成因和危害;2.口腔清洁习惯和意识;3.预防蛀牙的方法。
教学重点1.蛀牙的成因和危害;2.预防蛀牙的方法。
教学难点1.培养幼儿的口腔清洁习惯和意识。
教学过程导入教师向幼儿们介绍“蛀牙虫”的形象,并提问:“蛀牙虫是什么?会对我们的口腔健康有哪些不好的影响呢?”引导幼儿展开思考和讨论。
讲解1.蛀牙的成因和危害蛀牙是由细菌引起的,细菌在口腔里不断分解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这些酸性物质会腐蚀牙齿。
如果不及时治疗,蛀牙会引起牙周炎、龋坏等疾病。
2.口腔清洁习惯和意识教师通过图片和模型的方式,向幼儿展示正确的口腔清洁方法,包括刷牙、漱口和使用牙线。
同时,强调常规口腔清洁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养成良好的口腔清洁习惯和意识。
3.预防蛀牙的方法教师向幼儿介绍预防蛀牙的方法,如适量饮用水、多吃蔬果、少吃甜食和糖果等。
通过幼儿参与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使他们在游戏中学会预防蛀牙的方法。
练习教师通过“蛀牙虫小调查”和“蛀牙虫真假辨别”两个环节,帮助幼儿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回想本堂课所学的知识点和技能,强调幼儿需要长期坚持口腔清洁和预防蛀牙的方法,保持良好的口腔健康。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操作和回答,了解幼儿是否掌握了本节课所讲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教师可以采用文件记录、班级评比等形式,对幼儿的口腔清洁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
参考资料1.《小学生口腔保健图解》,刘丹著,中南出版社,2018年。
2.《幼儿口腔卫生简明指南》,李岩著,中华幼儿医学出版社,2015年。
3.《口腔卫生宣教手册》,中国口腔保健基金会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
小儿龋齿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预防与治疗?毫不夸张的说,几乎人人都有患龋齿的经历,但是龋齿的危害却没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龋齿如果不能尽早治疗会导致牙周炎、牙髓炎的出现,最终会导致牙齿的缺失,因而龋齿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那么,小儿龋齿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预防与治疗?一、什么是小儿龋齿?龋齿是怎么产生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儿童龋齿问题。
(1)什么是小儿龋齿儿童龋齿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疾病,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够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而且小孩常常爱吃甜食,这些甜食更容易被细菌分解产酸,导致牙齿受到破坏。
(2)小儿龋齿是怎么产生的通常情况下,小儿龋齿主要是细菌感染引起,多与口腔卫生清洁不当有关,当食物残渣长期停留牙齿表面时,会不断产酸,造成细菌繁殖,从而牙齿软化,形成龋齿。
儿童龋齿的形成与很多因素有关,龋齿的病因有四大类,一是有致龋菌;二是口腔环境,中间有碳水化合物、糖类、巧克力等物质;三是牙齿因素,其本身抵抗力、矿化程度不够,或者容易脱矿;四是其他因素,多指在一定的时间影响下,导致的龋齿。
(1)致龋菌龋齿发病和发展过程中,一定会有细菌的作用,这是龋齿发生的必要条件。
致龋细菌种类很多,但一般认为致龋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产酸菌属,其中主要为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可使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导致牙齿无机质脱矿;另一种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可破坏有机质,经过长期作用可使牙齿形成龋洞。
公认的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其它还包括放线菌属、乳杆菌等。
这些细菌与唾液中的黏蛋白和食物残屑混合在一起,牢固地黏附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从而形成牙菌斑或菌斑,而菌斑中的大量细菌使食物残屑或糖发酵产酸,造成菌斑下面的牙釉质表面脱矿溶解,最终形成龋洞。
(2)口腔环境在龋齿形成过程中,饮食是细菌的重要作用物。
很多儿童喜欢经常吃甜食,这些食物含糖量高,粘稠性强,食用后不及时清理干净,就会长期粘附在牙齿表面,产生细菌,然后侵蚀牙齿导致龋齿。
医诊通全科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的饮食也越来越丰富多样,儿童患龋齿的概率也越来越高。
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
龋齿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世界卫生组织(WHO)调查发现,全世界60%~90%的学龄期儿童患有龋齿,因此儿童龋齿的预防成为社会需要关注的一个问题。
本文将重点讨论儿童龋齿的成因,危害和预防措施。
儿童龋齿的成因、特点龋齿的特点是发病率高,分布广,是常见的口腔疾病,也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与肿瘤和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
因此,我们需要对儿童龋齿给予足够的重视。
儿童龋齿的成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乳牙的结构引发龋齿从儿童乳牙的解剖结构来看,乳牙牙颈部明显缩窄,乳牙与临牙之间为面的接触,牙列中存在生理缝隙,易导致食物残渣和菌斑的滞留,并且乳牙的矿化程度较低,牙釉质和牙本质相较于恒牙较薄,抗酸能力差,故乳牙更容易发生龋病。
2.儿童饮食容易引发龋齿幼儿的咀嚼能力相对较差,食物通常以流食或半流食为主,而且摄入的甜食通常比较多。
研究表明,甜食食用习惯会影响儿童的患龋率,因为高糖饮食一直被认为是影响龋齿发生的主要因素。
甜食中含有的游离糖较多,而游离糖正是致龋菌代谢的重要能源。
在致龋菌的新陈代谢过程中,代谢产物会产生酸性物质,导致口腔及牙菌斑pH值下降,易打破牙体的硬组织,造成脱矿、再矿化的状态,进而形成龋齿。
并且糖分的黏着性强,导致食物容易附着于牙面,从而引发儿童的龋齿。
3.儿童口腔自洁能力较差在儿童时期,尤其是幼儿时期,儿童的睡眠时间较长,口腔处于静止状态的时间较长,且此阶段唾液的分泌量少,牙菌斑、食物碎屑、软垢都很容易滞留在牙面上,这样的口腔环境利于细菌繁殖,容易导致龋齿。
4.对口腔健康重视程度低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显示,目前中国5岁、12岁儿童和成年人每天两次刷牙率分别为24.1%、31.9%和36.1%;5岁、12岁儿童和成人含氟牙膏使用率分别为42.1%、55%和61%。
虫牙偏方_治疗虫牙偏方蛀牙的朋友都有噩梦般的的经历,就是牙疼。
牙疼严重的时候,能让人痛不欲生。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虫牙偏方,希望能帮到你。
虫牙偏方1、牙疼止疼含漱偏方取1片生姜咬于牙痛处,必要时可反复使用。
将适量牙膏涂于牙痛处,数分钟后可止痛。
取10克花椒,加入适量的水,煮约5分钟,加入一两左右的白酒,完全凉后,将花椒滤掉,再把白酒花椒水倒入洁净玻璃瓶中备用。
牙痛时,用洁净棉签蘸此水后放到牙痛的部位,紧紧咬住,很快就能止疼。
如果想要更简单点,可放几粒洗净的生花椒在牙疼部位嚼两下。
取盐1匙,开水小半杯,搅拌使其溶化,待冷却后,频频漱口,每可解燃眉之痛。
因为盐水既可清除残留口腔内之食物残渣,又能消炎杀菌解毒。
露蜂房5克,白矾3克。
水煎待温,含漱。
1日4次,每日1剂,用至痛除。
把味精按1:50的浓度用温开水化开后,口含味精溶液一会儿就吐掉。
这样连续几次,坚持两天后牙痛就会好的。
2、牙疼止疼中药偏方玄参30克,生地30克,土牛膝40克,细辛3克,水煎服,每日一剂。
黄连3克,黄苓9克,黄柏9克,紫地丁15克,蒲公英15克,青黛15克。
水煎2次,分2次服。
每日1剂,连服3~7剂。
适于牙龈肿痛、出血、舌红苔腻、口渴、口臭等症。
大生地4钱,麦冬3钱,花旗参2钱,骨碎甫5钱,二花3钱,加3碗水煎成茶饮,加点盐,饮两次后,牙龈牙根便可以渐渐消肿和止痛。
以上五味药煎出的茶,有清热、降火、消炎的功效。
川芎15克,当归10克、赤芍15克,防风10克,细辛9克,大力子10克。
水煎2次,分2次服。
每日1剂,连服3~7剂。
适于牙本质过敏牙釉质破损牙痛者。
车前草,鱼腥草,两面针,灵仙各30克,石膏50克,甘草,甘菊麻各5.5克,砂锅煎服后,能保长期不牙痛。
3、牙疼止疼穴位按摩法用双手拇指关节在鼻孔两侧上下搓擦36次,然后用左手拇指与食指按压鼻孔两侧迎香穴50次。
双手十指交叉,用力互相叩击各指根部(八邪穴)100次,再用拇指按压双手手背拇指与食指之间的合谷穴(即俗称的虎口)50次。
儿童龋齿【导读】龋齿,俗称“虫牙”或“蛀牙”,是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牙齿的硬组织逐渐破坏消失的一种疾病,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高发疾病。
作为这一疾病的高发群体,儿童龋齿问题也引发了不少家长的担忧。
儿童龋齿的原因是什么?儿童龋齿如何治疗?下面且让为你一一道来。
儿童龋齿简介龋齿,牙齿硬组织逐渐被破坏的一种疾病,多发于儿童时期。
龋齿发病开始在牙冠,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会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
未经治疗的龋洞是不会自行愈合的,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
龋齿是细菌性疾病,因此它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
龋齿的继发感染还可以形成病灶,造成关节炎、心骨膜炎、慢性肾炎和多种眼病等全身其他疾病。
因此,防龋要趁早,应从牙齿一萌出即开始。
儿童龋齿的原因现今社会,儿童龋齿早已是一种普遍现象。
有调查显示,儿童龋齿多发于5岁以下的小朋友,龋齿率高达53.7% 。
相信很多家长很是担忧,在此为大家解答引发儿童龋齿的原因。
1、细菌因素:细菌如变形链球菌和乳酸杆菌,在口腔里残留的食物残渣上繁殖,发酵而产酸,使牙齿被腐蚀、软化、脱钙。
牙齿脱钙后,便慢慢形成儿童龋齿。
2、饮食因素:饮食是细菌的重要作用物。
食物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和糖类,这些物质既供给细菌生活和活动的能量,又通过细菌代谢作用使糖酵解产生有机酸,酸长期滞留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使釉质脱矿破坏,继之某些细菌又使蛋白质溶解形成儿童龋齿。
3、牙齿因素:牙齿的形态、结构和位置与龋齿发病有着明显的关系。
牙齿咬面的窝沟是发育过程中留下的缺陷,深窝沟内容易滞留细胞和食物残屑,而且不易清除掉,容易诱发儿童龋齿。
4、唾液因素:唾液是牙齿的外环境,起着缓冲、洗涤、抗菌或抑菌等作用。
量多而稀的唾液可以洗涤牙齿表面,减少细菌和食物残屑堆积。
量少而稠的唾液易于滞留,助长菌斑形成并粘附在牙齿表面上,进而形成儿童龋齿。
儿童龋齿的危害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儿童常见的一种牙病。
龋齿是什么?龋齿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预防?一、龋齿是什么?龋齿就是俗称的蛀牙、虫牙,是口腔疾病中的一种,以细菌为主要的致病因素,牙齿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
可以继发根尖周炎和牙髓炎,如不及时进行治疗,病变持续发展,形成龋洞最终导致牙冠完全被破坏消失、牙齿消失。
发生龋齿会使牙齿的咀嚼功能受到影响,同时牙齿也会伴有剧烈的疼痛,儿童、青少年、老年人都是龋齿的高发人群。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牙齿,牙齿不仅是我们面部形象的门面,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做好对牙齿的保护。
二、龋齿的危害有哪些?1、龋齿对儿童的危害(1)疼痛龋齿在遇到食物冷、热、酸、甜的刺激时会感到疼痛感,影响儿童正常进食和睡眠,龋洞会储存食物残渣,儿童在吃东西时候出现疼痛感,影响正常咀嚼,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能正常进食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危害;如龋齿严重时随着炎症的发展会侵犯到牙髓,此时疼痛十分明显,面部、牙龈内部也会出现肿胀,甚至出现高烧等全身症状,儿童会出现烦躁不安等情绪,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患侧不能正常进食,儿童会选择健侧进行咀嚼食物,长期会导致儿童的颌骨发育和咀嚼肌不对称,造成两部两侧不对称的现象。
(2)乳牙龋齿影响恒牙有些家长认为儿童还要换牙,所以就对乳牙发生龋齿往往不能引起重视,其实乳牙龋齿不及时治疗是会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的,可能会对恒牙造成牙齿排列不齐和恒牙不能及时萌出等情况。
(3)感染龋洞内食物残渣会使细菌聚集,口腔卫生进一步恶化,严重时口腔内黏膜受到刺激后引起糜烂或者溃疡的症状,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可能会影响心脏、肾脏等器官。
(4)影响发音牙齿残缺不全,上下牙咬合时闭合不紧,使儿童发音时受到影响,常常因此受到嘲笑,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2、龋齿对成人的危害(1)感染龋齿是没有自我修复能力的,不治疗就会越来越严重,如果治疗不及时,龋洞没有及时修复,破坏会持续发展,会感染到牙齿内部的牙髓组织甚至根尖周组织,从而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或颌骨骨髓炎等并发疾病,牙髓炎或根尖周炎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和肿胀,周围组织破坏,如炎症产生的脓液和细菌被人体吸收,就会引起败血症或菌血症,严重时危害生命。
当口内唾液与细菌对食物分解后,产生一层附着在牙齿表面上的酸性物质和牙菌斑就会腐蚀牙齿最外层的牙釉质,时间久了就会形成蛀牙。
蛀牙危害
1、乳牙是儿童重要的咀嚼器官,蛀牙会降低牙齿的咀嚼功能,不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影响儿童的营养摄入及生长发育;
2、蛀牙产生后,对颌骨的功能性刺激减少,不利于颌面部的正常发育,有可能导致面部畸形;
3、如果出现蛀牙,尤其是乳前牙出现蛀牙,就会影响儿童的牙齿美观及发音,对儿童心理造成不良刺激;
4、更有严重者,出现蛀牙的乳牙可作为病灶牙与低热、风湿性关节炎、肾炎全身性疾病等有关;
5、乳牙的存在为继承恒牙的萌出预留间隙,并且对恒牙的萌出具有一定的诱导作用,如果乳牙因为蛀牙导致近远中径缩小或过早丧失,容易导致恒牙萌出时间异常、牙颌畸型等。
蛀牙预防
1、讲究口腔卫生:两岁左右儿童的乳牙可全部萌出,此时即应教育孩子做到饭后漱口,以利于清除口腔中的食物残渣,减少细菌繁殖。
儿童期即应养成早晚刷牙的习惯。
2、保证充足的营养:蛋白质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钙磷是牙齿、
骨骼的主要构成部分。
因此,孕妇和幼儿食用含钙、磷和维生素A、C、D丰富的食物,如蛋、鱼、虾、瘦肉、猪肝及水果等,对于调节儿童体内钙磷代谢,促进钙、磷在牙齿和骨骼中的沉积,预防儿童牙病有重要的作用。
3、注意饮食平衡:日常生活中,尤其是临睡前尽量少吃精制糕点、糖果等甜食。
多食用粗糙而富有维生素的食物,多吃五谷杂粮,使饮食多样化,这样不但对儿童机体代谢等功能有益,而且可以增强牙齿的咀嚼力,促使牙齿和牙槽骨、面颌的均衡发育。
4、坚持正确刷牙: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教育和指导孩子掌握正确的竖向刷牙法,即顺着牙齿的生长方向上下刷洗牙缝中的食物残渣。
5、定期检查口腔:儿童牙病常见,但早期多无明显的自觉症状,仅在遇冷、热、酸、甜食时,牙齿有酸痛感,易被忽视。
应定期带孩子到医院作口腔保健检查,一般半年一次,发现蛀牙应及早治疗。
处理方法
1、注意口腔卫生,加强唾液的分泌,杀除口腔内的细菌;
2、及时到院进行补牙,避免蛀牙越来越严重;
3、对深度蛀牙,不能采取补牙时,需要拔除;
4、吃一些消炎药物。
自检和诊疗
妙招一:
“牙菌斑染色片”让牙垢显形。
孩子刷牙结束后,让他将此物放在嘴里咀嚼1分钟,再用清水漱干净。
此时,牙面上有污垢的地方就被染成红色,刷干净的地方则安然无恙。
让孩子亲眼看到自己刷牙有否达到效果,能提高其认真刷牙的积极性。
妙招二:
“窝沟封闭”清除牙面死角。
在孩子后牙的表面,有许多细小的裂隙和窝沟,每当吃完粘性大的食物,这里总是成为“藏污纳垢”之地,刷牙时难以清洁,往往也是儿童最容易患龋的部位。
牙科医生可以用一种名为“窝沟封闭”的办法来预防窝沟龋病的发生,这种技术最适合儿童的乳磨牙和称为“六龄牙”的第一恒磨牙。
妙招三:
“氟保护漆”给牙齿穿上保护衣。
这种方法简单、高效、安全、经济,可以有效抵抗“糖衣炮弹”的威胁,减少蛀牙的发生。
一般一年两次,尤其适合低龄儿童龋齿的预防。
妙招四:
SCAT法测试孩子患龋的几率。
每个孩子对于龋齿的敏感性是不同的,不妨采用由石四箴教授研制开发的SCAT法对孩子进行小测试。
如果测
试结果为强阳性,那就要引起高度关注,并采取多种方法预防孩子蛀牙的发生。
保证充足的营养。
蛋白质是儿童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钙磷是牙齿、骨骼的主要构成部分。
因此,孕妇和幼儿食用含钙、磷和维生素A、C、D丰富的食物,如蛋、鱼、虾、瘦肉、猪肝及水果等,对于调节儿童体内钙磷代谢,促进钙、磷在牙齿和骨骼中的沉积,预防儿童牙病有重要的作用。
儿童口腔发生虫牙,父母一定要引起重视,在教育引导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同时,也应该定期到医院进行儿童口腔检查,在医生的建议下进行维护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