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龋齿的危害与预防
- 格式:docx
- 大小:30.24 KB
- 文档页数:2
龋齿的预防教案一、背景介绍龋齿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主要由于牙齿表面的细菌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组织而引起。
龋齿的发生不仅会给人们带来疼痛和不适,还会影响咀嚼和言语功能。
因此,预防龋齿是非常重要的。
本教案旨在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学生对龋齿预防的认识和意识,培养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二、教学目标1.了解龋齿的成因和危害;2.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和日常口腔卫生习惯;3.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减少对牙齿的伤害;4.提高学生对龋齿预防的意识,主动参与预防措施。
三、教学内容1.龋齿的成因和危害(1)龋齿的成因:细菌分解食物残渣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组织。
(2)龋齿的危害:引起牙齿疼痛、牙齿脱落、影响咀嚼和言语功能。
2.正确的刷牙方法和日常口腔卫生习惯(1)正确的刷牙方法:- 使用软毛牙刷,每天刷牙2次,每次2分钟;- 刷牙时要用适量的牙膏,注意刷牙的力度和角度;- 不仅要刷牙齿的表面,还要刷牙齿的内侧和咀嚼面;- 使用牙线或牙间刷清洁牙齿间的食物残渣。
(2)日常口腔卫生习惯:- 定期更换牙刷,避免细菌滋生;- 避免使用含糖的口香糖和糖果;- 勤洗手,避免将细菌带入口腔;- 定期就诊牙医,进行口腔检查和清洁。
3.良好的饮食习惯(1)减少糖分摄入:糖分是细菌产生酸性物质的主要来源,应减少糖分的摄入,特别是粘性糖分,如糖果、巧克力等。
(2)多食用富含钙质的食物:牙齿的主要成分是钙,多食用富含钙质的食物,如奶类、豆类、鱼类等,有助于牙齿的健康。
(3)均衡饮食: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入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利于牙齿的生长和发育。
4.龋齿预防的意识和参与(1)教育宣传:通过课堂教育、宣传海报等方式,向学生普及龋齿的预防知识,增强他们的预防意识。
(2)示范和实践:老师可以示范正确的刷牙方法,让学生亲自实践,掌握正确的刷牙技巧。
(3)互动游戏:组织口腔卫生知识竞赛或游戏,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
(4)家庭合作:与家长合作,加强对学生口腔卫生的监督和指导。
儿童龋齿的危害与预防【摘要】龋病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口腔疾病,乳牙龋病对青少年的健康危害最大,因为它具有别的龋病所不具有的一些特点,比如说,乳牙龋的患病率较高,患病时间较早,而且乳牙龋的对牙齿的损坏较为严重。
我国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的第三次口腔流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的五岁儿童中,共有66.0 %的儿童患有乳牙龋疾病,而且在这些儿童中, 97%的孩子没有经过任何的治疗;在我国,年龄为12 岁的儿童患有恒牙龋病比例是28.9%,在这些患病儿童中,共有89%的儿童并没有接受任何治疗。
因此,牙齿疾病危害着我国儿童的健康。
【关键词】龋齿特点危害预防【中图分类号】r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5-0197-011.乳牙龋齿的特点1.1患儿年龄相对较小在儿童长牙后,牙齿就可能会龋坏,而且牙齿龋坏的概率很大。
据调查,在4~8 岁的儿童中,共有70 %左右的儿童患有龋齿,而且牙齿被龋坏的范围较广,发病较快,往往被忽视,危害较为严重,不能够尽快医治。
1.2 龋齿好发部位一般来说,3~4 岁的儿童中,孩子的切牙很容易患上龋齿,而5~6 岁的儿童的第一、第二乳磨牙很容易患上龋齿,其原因是孩子的咬颌面和牙缝中很容易会出现一些食物残渣。
而且,婴幼儿具有较高的龋病患有率,达到了 70 %左右。
我国的一些牙科专家指出:在我国,儿童具有较高的龋病患有率,如果把龋病牙齿平均下来,那么每个孩子都可能有5个左右的坏牙齿。
一些错误的观点也影响着我国儿童龋齿病的患有率,比如说,一些人认为龋齿几年后会随着乳牙的更换而换掉。
因此,人们不仅要重视恒牙龋齿,还要充分关注龋齿。
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我国的儿童不再受到牙痛的折磨。
2.乳牙龋齿的危害乳牙很容易蛀牙的原因有很多,它不仅受到乳牙本身的结构特点的影响,而且受到儿童所食用的食物的影响。
通常来说,儿童食物含糖量较高,粘性较大,进而在儿童牙齿上发酵产生一些酸性物质,危害牙齿健康。
警惕,龋齿可能会影响你一生发布时间:2021-05-07T14:52:54.100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4期作者:孙楠[导读] 龋齿可能会影响你一生。
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比十年前上升了7.8个百分点;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70.9%,比十年前上升了5.8个百分点。
孙楠四川省金堂县中西医结合医院四川成都 610000警惕,龋齿可能会影响你一生。
据第四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12岁儿童恒牙龋患率为34.5%,比十年前上升了7.8个百分点;我国5岁儿童乳牙龋患率70.9%,比十年前上升了5.8个百分点。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儿童龋齿更是出现了“一早二多”的现象(即出现年龄早、出现龋齿的几率增大、孩子龋齿出现的数量也有所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龋齿与癌肿、心血管疾病并列为人类三大重点防治疾病之一。
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由寄生于口腔的细菌所导致的疾病,易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易并发疼痛。
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未经治疗的龋洞是不会自行愈合的。
简而言之,龋齿是一种不可逆的牙齿硬组织进行性病损,表现为无机质脱矿和有机质分解,会从色泽改变到形成实质性病损。
具体而言,龋齿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危害:1、疼痛。
龋齿遇冷、热、酸、甜等刺激时都会感到疼痛不适,影响进食和睡眠;龋齿进一步发展侵犯牙髓后疼痛十分明显,严重时还会出现牙龈、面部肿胀,甚至高热等全身症状,严重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2、咀嚼困难。
龋齿可导致儿童咀嚼困难,影响进食多纤维的蔬菜和肉食,形成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造成营养不均衡,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由于龋齿造成的偏侧咀嚼习惯的养成,导致颌骨发育不良,造成双侧面部发育不对称;乳牙龋齿不及时治疗可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可造成恒牙萌出障碍和牙列不齐,咬合关系紊乱,形成恒牙错牙咬合,除影响美观外,更进一步加剧咀嚼困难。
龋齿有哪些危害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因此它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
如不及时治疗,病变继续发展,形成龋洞,终至牙冠完全破坏消失。
未经治疗的龋洞是不会自行愈合的,其发展的最终结果是牙齿丧失。
龋齿俗是人类最普遍的疾病之一,大部分人对于龋齿不以为然,殊不知,简单的龋齿也可能引起大问题。
龋齿的发生对成人和儿童都会产生一定的危害。
1龋齿对成年人的危害(1)当龋齿将牙釉质破坏,并向牙本质中侵入时,患者在受到各种刺激时会有牙齿疼痛症状出现。
临床检查显示[1],如果牙齿上形成了黑褐色的孔洞,此时不进行治疗,龋齿将不断加深,累及牙髓并导致牙髓炎发生,可能会发生自发性疼痛,也可能会发生同侧头痛,并且患者可能会躁动不安。
如果不及时治疗,炎症会继续沿牙根方向发展,导致根尖周炎、牙根肿胀和疼痛、牙周脓液等相关情况发生,甚者会出现张口受限、面部肿胀情况,如果细菌入血,则会导致菌血症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极大威胁。
(2)龋齿不及时治疗,首先是龋坏组织越来越深,浅龋变中龋,中龋变深龋,深龋变残根,残根变成没有牙齿,这就是龋齿不及时治疗的结果(3)由于龋齿而使恒牙过早地丢失,并且缺失的牙齿数量会影响咀嚼的食物,这不可避免地会使胃肠负担增加,并出现胃肠疾病。
(4)严重龋齿造成的残冠和残根会对周围的软组织产生刺激作用,导致溃疡糜烂,严重者会致癌。
(5)细菌毒素可以通过血流到达人体的各个部位。
数据显示,龋齿病变可导致全身性疼痛、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肾炎及虹膜睫状体炎等严重疾病发生。
2龋齿对儿童的危害(1)导致感染性疾病发生。
当孩子长出龋齿并在根尖周围引起感染时,通常会成为感染的病灶。
通过口腔,炎症会进入人体,引起全身感染,并导致一些疾病发生,例如长期低烧、心肌炎、肾炎等[2]。
(2)心理障碍。
儿童语言学习的关键时期是婴儿期。
乳齿的完整性能够促进孩子正确发音,而乳齿中的龋齿会使孩子的发音不清楚,如果是乳齿前部的龋齿,则会使孩子害羞。
悦读家庭·教育Family life guide -29-舒伟 (成都锦江金琴口腔门诊部口腔科)龋齿是口腔疾病中常见的一种,通常被称作为蛀牙。
它是一种由于细菌感染,再加上其他因素的作用,从而使牙齿的硬组织遭受慢性进行性破坏。
如果龋齿形成了基本不可逆。
该病在儿童中比较常见,并且是危害儿童口腔健康的主要因素。
数据表明,我国每年大约有一半以上的儿童会患上该病,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
如果儿童一旦发现了龋齿就需要引起重视,立即进行治疗,如果一直拖着,到后期会加大治疗的难度。
有很多家长没有意识到这种疾病的严重性,认为后面会自动消失,这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如果在刚开始的时候发现了龋洞就需要进行治疗,如果因为疼痛或者肿胀不明显,没有第一时间去医院,到后面会演变成牙冠只剩下残根,就需要将坏牙拔除,之后修复牙齿。
龋齿主要是由于细菌入侵,这些细菌会在龋洞内生存下来。
一旦机体的免疫力有所下降,就给细菌大量繁殖提供了机会,进而引发各种疾病。
龋齿的诱发因素很多,包括行为因素以及环境因素等,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要多关注有关龋齿方面的知识,认识到简单的牙病也很重要,要及时就医。
人们应该认识到龋齿对身体健康的不良影响,进而在日常生活中多注意,减少龋齿的发生。
一旦有龋齿发生,就说明细菌已经入侵到了龋洞内,进而会有大量的有机酸产生,降低了口腔内的pH 值。
如果长期在这样的环境下,最终会出现牙釉质脱失了矿物质,破坏了牙体硬组织。
这种口腔疾病会使牙体硬组织的颜色、质地以及形状发生变化。
经常会在孩子的口腔内观察到牙齿的颜色为黑色,并且有牙洞存在。
在发病的初期症状表现虽然不明显,但是仔细观察也会发现牙齿的透明度相对于正常牙有所下降,并且牙釉质会出现发白的情况。
如果在初期没有及时治疗,随着病情的蔓延,对其进行观察,会发现龋坏的周围颜色变成了棕褐色或者是黄褐色。
在细菌的不断破坏下,会软化了牙本质和牙釉质,且会使它们逐渐变得疏松。
一旦出现了龋洞,就说明对发生了牙体缺损,并且不能自我进行修复。
龋齿的发病机制有哪些应该如何预防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也带来了很多不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临床发现:近几年,患龋齿的人越来越多,主要集中儿童和青少年身上,有些患者甚至一口几乎没有好牙。
龋齿相信很多人都是不陌生的,尤其有过龋齿经历的患者,那么你们知道龋齿的发病机制有哪些吗?对龋齿又有多少了解呢?有哪些危害以及预防方法呢?下面我们就针对龋齿的相关知识进行以下简单的讲解。
1.什么是龋齿?龋齿是属于牙科中非常常见的一种疾病,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俗称它为“虫牙”“蛀牙”是细菌感性疾病一种,多发于儿童和青少年身上,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临床医学上对龋齿的解释是因为牙体组织钙化、有机分解或者是牙体解剖形态破坏等而引发的口腔疾病。
目前,龋齿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所以我们一定要重视起来。
1.龋齿的发病机制有哪些?龋齿的发病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时间:龋齿的发生并不是突然性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出现的,它的形成和发生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一般情况下,龋齿从初期发展成为龋洞需要2年左右的时间,有少量患者出现猛性龋,短时间几个月可出现大面积龋坏。
因为喜食甜食、不注意口腔卫生,为致龋细菌提供了大量繁殖的场所,最终牙齿硬组织发生进行破坏。
2.2饮食:因为龋齿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过程,所以在龋齿形成的过程中,食物就是最大的作用物质。
而我们食用的很多食物都是碳水化合物,它不但与菌斑基质的形成有关,还是菌斑细菌的主要来源,所以会在一定程度上加快龋齿的形成。
2.3唾液:唾液也是形成龋齿的主要因素,当唾液质量和数量发生变化的时候,就会增加龋齿的发病率,尤其是口干或者是有唾液分泌的患者。
2.4细菌:细菌感染是形成龋齿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必备条件。
导致龋齿形成一般有两种致病菌,乳杆菌类和链球菌类。
前者有分解碳水化合物的作用,而链球菌类能利用食物中的糖合成细胞外多糖,为细菌在牙面附着提供场所。
破坏牙齿硬组织,在长期的作用下就会形成龋洞。
龋齿的几大危害和最佳治疗方法
龋齿的介绍
●龋齿俗称“蛀牙”或“虫牙”,是牙齿表面的细菌在作怪。
孩子患龋齿主要是由于进食
大量含糖量高的食物,又不能及时、有效地清洁牙齿所导致。
龋齿危害(一)
●一龋齿的表现及危害小儿患龋齿的初期可能没有症状,只是会发现孩子的某颗牙上
出现了小黑洞,或是孩子的牙齿对冷、热、酸、甜的食物产生酸痛的感觉。
渐渐地孩子吃东西时会感到牙疼,不敢用患侧牙咀嚼。
经常牙疼不能好好吃饭,会出现营养不良,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进一步发展导致牙髓炎、牙根尖脓肿等,波及乳牙根尖正在生长发育的恒牙,造成儿童日后恒牙排列不齐等问题或牙根溃烂,口臭,可能造成儿童的自卑心理,影响他们的身心发育。
龋齿危害(二)
●二发生龋齿的主要原因造成龋齿的因素主要包括细菌、食物和宿主(牙齿)3个方
面。
细菌在龋病发病中起着主导作用;饮食是细菌的重要作用物,如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是致龋性食物;此外牙齿的形态、结构与龋齿发病有明显的关系,如牙齿咬面的窝沟易滞留食物残渣,诱发龋齿。
牙齿发育时期,食物中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钙、磷、维生素B1、D和氟等不足,使牙齿抗龋性低,容易患龋齿。
●三龋齿的治疗方法
龋齿治疗
●医生建议,早晚刷牙前,以牙刷沾水并甩干,沾取适量圣惠虫牙方牙粉坚持刷牙2-3
分钟,再以清水漱口。
清热败火,消炎定痛,补肾固齿,能达到除虫固齿防蛀之效。
《预防龋齿》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龋齿的成因、症状和危害。
2. 培养学生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
3. 引导学生掌握预防龋齿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龋齿的成因:食物残渣在牙齿表面形成细菌,细菌分解食物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产生龋洞。
2. 龋齿的症状:疼痛、敏感、变色、形态改变等。
3. 龋齿的危害:影响咀嚼功能、引起牙龈炎症、影响美观等。
4. 正确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刷牙、使用牙线、定期洗牙等。
5. 预防龋齿的方法:控制糖分摄入、多吃富含钙和磷的食物、定期检查口腔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龋齿的成因、症状、危害以及预防方法。
2. 演示法:演示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口腔卫生习惯。
3. 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预防龋齿的方法。
4. 问答法:提问学生关于龋齿的知识,巩固学习效果。
四、教学准备1. 教案、课件、教学素材。
2. 牙刷、牙线、口腔模型等演示用品。
3. 问答题目及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牙齿模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龋齿的成因、症状、危害以及预防方法。
3. 演示:演示正确的刷牙方法和口腔卫生习惯。
4. 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实践预防龋齿的方法。
5. 问答:提问学生关于龋齿的知识,巩固学习效果。
7. 作业:布置相关的家庭作业,如调查问卷、实践报告等。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问答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相关家庭作业的质量和及时性。
3. 知识掌握:通过问答环节和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预防龋齿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扩展活动1. 组织一次口腔健康讲座,邀请牙科医生为学生讲解专业的预防龋齿知识。
2. 开展口腔健康知识竞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口腔健康意识。
3. 制作口腔健康宣传海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带回家,与家人分享。
八、课程反思1. 反思教学方法的有效性,考虑是否需要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2. 思考如何将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更好地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小儿龋齿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预防与治疗?毫不夸张的说,几乎人人都有患龋齿的经历,但是龋齿的危害却没能引起大家的重视。
龋齿如果不能尽早治疗会导致牙周炎、牙髓炎的出现,最终会导致牙齿的缺失,因而龋齿的危害是不容忽视的。
那么,小儿龋齿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预防与治疗?一、什么是小儿龋齿?龋齿是怎么产生的?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饮食习惯和口腔卫生意识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但是仍然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儿童龋齿问题。
(1)什么是小儿龋齿儿童龋齿是临床中一种常见的疾病,龋齿俗称虫牙、蛀牙,是细菌性疾病,可以继发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甚至能够引起牙槽骨和颌骨炎症,而且小孩常常爱吃甜食,这些甜食更容易被细菌分解产酸,导致牙齿受到破坏。
(2)小儿龋齿是怎么产生的通常情况下,小儿龋齿主要是细菌感染引起,多与口腔卫生清洁不当有关,当食物残渣长期停留牙齿表面时,会不断产酸,造成细菌繁殖,从而牙齿软化,形成龋齿。
儿童龋齿的形成与很多因素有关,龋齿的病因有四大类,一是有致龋菌;二是口腔环境,中间有碳水化合物、糖类、巧克力等物质;三是牙齿因素,其本身抵抗力、矿化程度不够,或者容易脱矿;四是其他因素,多指在一定的时间影响下,导致的龋齿。
(1)致龋菌龋齿发病和发展过程中,一定会有细菌的作用,这是龋齿发生的必要条件。
致龋细菌种类很多,但一般认为致龋菌有两种类型:一种是产酸菌属,其中主要为变形链球菌、放线菌属和乳杆菌,可使碳水化合物分解产酸,导致牙齿无机质脱矿;另一种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可破坏有机质,经过长期作用可使牙齿形成龋洞。
公认的主要致龋菌是变形链球菌,其它还包括放线菌属、乳杆菌等。
这些细菌与唾液中的黏蛋白和食物残屑混合在一起,牢固地黏附在牙齿表面和窝沟中,从而形成牙菌斑或菌斑,而菌斑中的大量细菌使食物残屑或糖发酵产酸,造成菌斑下面的牙釉质表面脱矿溶解,最终形成龋洞。
(2)口腔环境在龋齿形成过程中,饮食是细菌的重要作用物。
很多儿童喜欢经常吃甜食,这些食物含糖量高,粘稠性强,食用后不及时清理干净,就会长期粘附在牙齿表面,产生细菌,然后侵蚀牙齿导致龋齿。
龋齿的预防教案引言概述:龋齿是一种常见的口腔疾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少不便。
为了预防龋齿的发生,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
本文将详细介绍龋齿的预防教案,匡助大家了解如何有效地预防龋齿。
一、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1.1 刷牙要正确正确的刷牙方法是预防龋齿的基础。
每天至少刷牙两次,每次刷牙应持续2分钟以上。
刷牙时要用软毛牙刷,选择适合自己的牙膏。
刷牙时要注意刷牙面上下摆布各个方向,不要只刷一侧或者只刷前面。
此外,还应该刷舌苔,清洁口腔内部。
1.2 使用牙线或者牙线棒清洁牙缝刷牙虽然能够清洁到大部份牙齿表面,但是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细菌很难被刷子清洁到。
因此,使用牙线或者牙线棒能够有效清洁到牙缝中的食物残渣和细菌,预防龋齿的发生。
1.3 定期洗牙定期去牙科医院进行洗牙是保持口腔卫生的重要手段。
洗牙能够去除牙齿表面的牙结石和牙垢,防止龋齿的形成。
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洗牙,或者根据牙医的建议进行洗牙。
二、均衡饮食2.1 控制糖分摄入糖分是龋齿的主要诱因之一,过多的糖分摄入会导致牙齿脱矿,从而引起龋齿。
因此,要尽量减少糖分的摄入,少吃糖果、甜点和饮料等高糖食物。
2.2 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均衡饮食对于牙齿的健康至关重要。
我们应该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坚果等。
这些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牙齿的保护和健康起到重要作用。
2.3 饭后漱口饭后漱口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预防龋齿的方法。
饭后漱口能够清洁口腔中的残渣和酸性物质,减少牙齿受到的侵蚀。
建议使用温盐水进行漱口,或者使用含氟牙膏刷牙。
三、避免不良习惯3.1 戒烟限酒烟草和酒精对口腔健康有很大的危害。
烟草中的尼古丁和酒精会导致牙齿变黄、脱矿,增加龋齿的风险。
因此,要尽量戒烟限酒,保持口腔的健康。
3.2 避免咬硬物咬硬物会导致牙齿受到压力和磨损,增加龋齿的风险。
因此,要避免咬硬物,如坚果、冰块等,保护牙齿的健康。
3.3 不乱吃药一些药物中含有糖分或者酸性物质,长期服用可能会对牙齿造成伤害。
龋齿是什么?龋齿的危害有哪些?如何预防?一、龋齿是什么?龋齿就是俗称的蛀牙、虫牙,是口腔疾病中的一种,以细菌为主要的致病因素,牙齿发生慢性、进行性破坏的疾病。
可以继发根尖周炎和牙髓炎,如不及时进行治疗,病变持续发展,形成龋洞最终导致牙冠完全被破坏消失、牙齿消失。
发生龋齿会使牙齿的咀嚼功能受到影响,同时牙齿也会伴有剧烈的疼痛,儿童、青少年、老年人都是龋齿的高发人群。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牙齿,牙齿不仅是我们面部形象的门面,也是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所以日常生活中要做好对牙齿的保护。
二、龋齿的危害有哪些?1、龋齿对儿童的危害(1)疼痛龋齿在遇到食物冷、热、酸、甜的刺激时会感到疼痛感,影响儿童正常进食和睡眠,龋洞会储存食物残渣,儿童在吃东西时候出现疼痛感,影响正常咀嚼,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能正常进食会对孩子产生极大的危害;如龋齿严重时随着炎症的发展会侵犯到牙髓,此时疼痛十分明显,面部、牙龈内部也会出现肿胀,甚至出现高烧等全身症状,儿童会出现烦躁不安等情绪,严重影响儿童的正常生长发育;患侧不能正常进食,儿童会选择健侧进行咀嚼食物,长期会导致儿童的颌骨发育和咀嚼肌不对称,造成两部两侧不对称的现象。
(2)乳牙龋齿影响恒牙有些家长认为儿童还要换牙,所以就对乳牙发生龋齿往往不能引起重视,其实乳牙龋齿不及时治疗是会影响恒牙的正常发育的,可能会对恒牙造成牙齿排列不齐和恒牙不能及时萌出等情况。
(3)感染龋洞内食物残渣会使细菌聚集,口腔卫生进一步恶化,严重时口腔内黏膜受到刺激后引起糜烂或者溃疡的症状,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可能会影响心脏、肾脏等器官。
(4)影响发音牙齿残缺不全,上下牙咬合时闭合不紧,使儿童发音时受到影响,常常因此受到嘲笑,不利于儿童的心理健康。
2、龋齿对成人的危害(1)感染龋齿是没有自我修复能力的,不治疗就会越来越严重,如果治疗不及时,龋洞没有及时修复,破坏会持续发展,会感染到牙齿内部的牙髓组织甚至根尖周组织,从而引起牙髓炎、根尖周炎或颌骨骨髓炎等并发疾病,牙髓炎或根尖周炎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和肿胀,周围组织破坏,如炎症产生的脓液和细菌被人体吸收,就会引起败血症或菌血症,严重时危害生命。
关于龋齿你知道多少?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牙好胃口就好,一旦牙齿出现了疾病,不但会让我们感觉到疼痛,还会影响到我们的胃口,其中龋齿作为牙病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疾病,很多人都会遇到,但是很多人因对此缺乏了解,在龋齿出现时仍抱有侥幸心理,认为没什么大碍,不痛就不用治疗了,反而造成病症的逐步加剧,引发其他病症,因此积极治疗龋齿是避免引发严重疾病关键。
以下我们就围绕龋齿进行简单的科普,希望能帮到有需要的朋友。
1什么是龋齿?龋齿,又称蛀牙、虫牙,指的是在细菌感染等多重因素作用下,引发牙体硬组织进行性破坏的一种疾病,若治疗不及时,让病变持续发展,会破坏牙体硬组织形成龋洞,破坏牙冠,进而引起牙髓炎,持续发展成根尖周炎,口腔周围间隙感染,以及形成牙槽骨炎症,破坏牙槽骨,造成颌骨的感染。
2龋齿症状有哪些?(1)早期,牙齿表面出现没有光泽的白色斑块,有时也会因各种因素影响让牙齿呈黄褐色,症状还不是很明显。
(2)中期,若早期没有及时治疗的情况下,会在龋损处逐渐形成龋洞,侵袭牙本质浅层,表现是在吃一些冷、热、酸、甜、硬的食物时相对敏感或者疼痛,疼痛会自行缓解。
(3)后期,此时龋洞已经比较深比较大了,其已经损害到了牙本质深层,遇冷热酸甜食物时出现疼痛难忍的症状,在吃一些比较坚硬的食物或者用牙签等触碰时感觉疼痛加剧,不及时治疗会引发牙髓炎。
3龋齿病因有哪些?龋齿的病因很多,主要的病因时细菌,龋齿的发生的主要原因,只有在细菌,饮食,宿主,时间的共同作用下才能形成龋洞。
(1)饮食不当,有些人喜欢吃甜食,经常吃些冰淇淋、蛋糕之类,这些甜食中的蔗糖代谢产生有机酸,产生的有机酸利于耐酸菌的生长繁殖,细菌生长繁殖产生的排泄物以及有机酸利于牙体硬组织脱矿,诱发龋病、(2)牙齿结构紊乱,部分人的恒牙、乳牙牙齿结构排列不整齐,会让食物残渣一直堆积在牙齿缝隙中,并在口腔内发酵,产生大量酸性物质,腐蚀牙齿、诱发龋齿。
(3)不良生活习惯,很多人尤其是小孩不喜欢刷牙,不注意口腔卫生,让牙齿上一直粘黏着各种物体,久而久之,会引发龋齿。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了一场关于防龋齿的讲座,非常荣幸能够作为本次讲座的总结发言代表,与大家共同回顾和总结本次讲座的要点。
在此,我要感谢各位专家的精彩讲解,以及同学们的积极参与。
首先,让我们回顾一下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
专家们从龋齿的危害、成因、预防措施等方面,为我们详细阐述了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龋齿。
以下是我对本次讲座的几点总结:一、龋齿的危害龋齿是口腔常见疾病之一,如果不及时治疗,会对我们的口腔健康、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影响咀嚼功能,导致消化不良;2. 引起疼痛,影响日常生活;3. 导致牙齿松动,甚至脱落;4. 影响发音,影响美观;5. 加重口腔疾病,如牙周病、牙髓炎等。
二、龋齿的成因龋齿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食物残渣:食物残渣在口腔内残留,为细菌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导致细菌滋生,进而产生酸性物质腐蚀牙齿;2. 口腔卫生习惯:刷牙不彻底、不按时刷牙等不良习惯,容易导致口腔细菌滋生,引发龋齿;3. 遗传因素:家族中若有龋齿病史,后代患龋齿的概率较高;4. 饮食结构:高糖、高酸性食物摄入过多,容易导致龋齿。
三、防龋齿措施针对龋齿的成因,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1. 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早晚刷牙,饭后漱口;2. 使用含氟牙膏,增强牙齿的抗酸能力;3. 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龋齿;4. 饮食结构调整,减少高糖、高酸性食物的摄入;5. 加强口腔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防龋齿并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我们长期坚持。
希望通过本次讲座,大家能够更加重视口腔健康,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共同预防龋齿。
在此,我要感谢各位专家的辛勤付出,感谢同学们的积极参与。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口腔健康保驾护航!谢谢大家!。
预防龋齿应该做到哪些方面呢
龋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蛀牙,是困扰孩子们的一大问题,如果不注重口腔保健与卫生,孩子就会出现龋齿,给健康带来危害。
那么预防龋齿应该做到哪些方面呢?虽然牙齿是人体中最硬的组织,可它主要成分是钙,钙遇到一定浓度的酸后,经过一段时间便逐渐被溶解、软化、脱钙、破坏,最后出现龋洞,由小变大,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可能会将牙冠全部蚀光,只留残根。
乳牙钙化程度低,更容易发生龋齿的问题,而且速度比恒牙要快。
龋齿会引起严重疼痛,并且可能影响到全身健康的疾病,而且龋齿的发病率较高。
根据相关的调查统计,我国乳牙龋齿患病率在城市为75.6%,农村为78.2%,且均有发病年龄早的特点,6个月的婴儿即有可能患龋病,5~7岁的儿童发病率最高。
恒牙患龋高峰约在15岁左右,并持续影响人们到老年。
根据上海市的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在参与调查的15059名幼儿园儿童和中小学学生中,乳牙患龋人数为8523人,乳牙患龋率为56.62%,4岁儿童的患龋率达65.92%,9岁儿童为83.57%; 据北京地区对中小学生的抽样调查,城郊区7岁儿童恒牙患龋率平均为
48.88%,12岁儿童为67.29%,17岁为73.61%;同时调查资料表明,。
宝宝龋齿的危害所谓龋齿,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蛀牙,烂牙,宝宝龋齿是儿童口腔最容易出现的问题。
据研究调查表示,我国11周岁的儿童患龋齿的概率高达75.43%。
专家提醒广大家长,龋齿的危害很大,父母应该帮助宝宝护理口腔卫生。
那么,究竟龋齿的危害有哪些呢?概括说来,龋齿的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牙髓炎若不及时治疗,会引起根尖周炎。
炎症继续向牙根方向发展引起根尖周炎牙根部肿痛,牙齿松动,严重者面部肿胀、发烧、张口受限,细菌入血甚至可引起菌血症而危及生命。
乳牙龋病不及时治疗,可逐渐发展为严重的根尖周炎,会引起发育不良,如果乳牙因龋坏早失,不但会影响恒牙的如期萌出,还会导致恒牙的排列紊乱,引起牙颌畸形。
(2)引发牙髓炎,导致牙痛。
当龋病破坏了釉质侵入到牙本质时,患者遇到冷、热、酸、甜刺激时会感到牙齿疼痛,临床检查可见牙齿上有洞形成,呈黑褐色。
此阶段若不治疗,龋洞会逐渐加深,累及牙髓,引起牙髓炎,这个时候可出现自发痛,还可引起同侧头痛,患者坐卧不安,这些都是龋齿的危害所造成的。
(3)癌变。
严重的龋坏导致的残冠、残根刺激周围的软组织等,引起溃疡糜烂,甚至癌变。
还可成为一个病灶,细菌的大本营。
细菌的毒素经血流可到全身的各个部位。
(4)引起胃肠疾病。
恒牙因龋坏早失,缺牙数多,会影响嚼碎食物,这样又会增加胃肠负担。
(5)其他病变。
龋齿的危害还在于引起其他病变。
龋齿病灶可引起虹膜睫状体炎、类风湿性关节炎、肾炎、风湿性心脏病或病毒性心肌炎、全身疼痛等。
爱心小贴士:就一般情况而言,大多数宝宝龋齿的原因是由于喜好甜食,有不良的卫生习惯所导致的。
因此爸爸妈妈需要好好控制宝宝对甜食的摄取量,并且辅助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这样就可以避免龋齿的危害,牙好,胃口好才可以身体倍儿棒!!。
龋齿俗称“蛀牙”或“虫牙”,是牙齿表面的细菌在作怪。
孩子患龋齿主要是由于进食大量含糖量高的食物,又不能及时、有效地清洁牙齿所导致。
一、龋齿的表现及危害
小儿患龋齿的初期可能没有症状,只是会发现孩子的某颗牙上出现了小黑洞,或是孩子的牙齿对冷、热、酸、甜的食物产生酸痛的感觉。
渐渐地孩子吃东西时会感到牙疼,不敢用患侧牙咀嚼。
经常牙疼不能好好吃饭,会出现营养不良,如果不及时治疗,还可进一步发展导致牙髓炎、牙根尖脓肿等,波及乳牙根尖正在生长发育的恒牙,造成儿童日后恒牙排列不齐等问题或牙根溃烂,口臭,可能造成儿童的自卑心理,影响他们的身心发育。
二、发生龋齿的主要原因
造成龋齿的因素主要包括细菌、食物和宿主(牙齿)3个方面。
细菌在龋病发病中起着主导作用;饮食是细菌的重要作用物,如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是致龋性食物;此外牙齿的形态、结构与龋齿发病有明显的关系,如牙齿咬面的窝沟易滞留食物残渣,诱发龋齿。
牙齿发育时期,食物中含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钙、磷、维生素B1、D和氟等不足,使牙齿抗龋性低,容易患龋齿。
三、预防龋齿的方法
创造清洁的口腔环境是防龋的重要环节,最有效的办法是刷牙和漱口。
(1)尽可能做到饭后漱口,早晚各刷牙1次,每次3分钟。
睡前刷牙更重要,因为夜间间隔时间长,细菌容易大量繁殖。
刷牙的方法是顺刷,即“上牙由上往下刷,下牙由下往上刷,里里外外都要刷,顺着牙缝上下刷”。
这种方法可以把牙缝和各个牙面上的食物残渣刷洗干净,也不容易损伤牙龈和过度磨损牙齿表面。
(2)在牙齿的发育期,要保证供给孩子充足的蛋白质、维生素A、B、C、D和含矿物盐如钙、铁、磷等的食物,以利于牙齿的正常发育。
另外应按时增加各种辅食,注意饮食习惯。
多吃粗糙、硬质的食物,对牙面既有摩擦洁净的作用,又能强健牙周组织,还可以摩擦牙齿咬合面,使窝沟变浅,有利于减少窝沟龋。
(3)平时少吃糖果零食,睡前不吃甜食。
增强牙齿的抗龋能力,可用含氟牙膏刷牙、氟溶液漱口。
最好每半年一次到正规医院检查牙齿,发现乳牙坏了一定要尽早治疗,防止龋洞变深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