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及工程量计算
- 格式:pptx
- 大小:692.09 KB
- 文档页数:46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准确计算其工程量则是确保工程预算准确、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探讨一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的计算方法和要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工程量的计算通常按照体积来进行。
在计算时,需要考虑构件的形状和尺寸。
例如,对于矩形的梁,其体积就等于梁的长度乘以梁的宽度乘以梁的高度。
而对于圆柱形的柱子,体积则是通过圆柱的底面积乘以柱高来计算。
在计算混凝土基础的工程量时,情况会稍微复杂一些。
常见的基础形式有条形基础和独立基础。
条形基础的体积计算需要将其沿长度方向分割成若干个截面相同的长方体或梯形,然后分别计算体积并相加。
独立基础则要根据其形状(如矩形、锥形等),按照相应的公式来计算体积。
此外,混凝土板的工程量计算也有其特点。
有梁板是指梁和板一起浇筑形成的构件,此时梁和板的体积应合并计算。
无梁板则是直接由柱子支撑的板,计算时只计算板的体积。
接下来谈谈钢筋混凝土工程中钢筋工程量的计算。
钢筋的计算主要包括长度和重量两个方面。
钢筋长度的计算需要根据钢筋的布置形式和构件的尺寸来确定。
例如,对于直钢筋,长度就是构件的长度减去两端的保护层厚度。
而对于弯起钢筋,除了直段长度外,还需要考虑弯曲部分的增加长度。
箍筋的长度计算则相对复杂一些,通常需要根据箍筋的形状和构件的尺寸,通过一定的公式来计算。
在确定了钢筋的长度后,还需要计算其重量。
钢筋的重量可以通过钢筋的长度乘以钢筋每米的理论重量来得出。
钢筋每米的理论重量可以根据钢筋的直径在相关的规范或手册中查到。
在计算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时,还需要注意一些细节问题。
一是要准确理解和运用计算规则。
不同地区、不同的工程类型可能会有略微不同的计算规则,因此在计算前一定要熟悉相关的规定。
二是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损耗。
在计算工程量时,通常会适当增加一定的损耗量,以保证施工过程中有足够的材料。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的工程量如何计算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是非常常见且重要的结构材料,准确计算其工程量对于工程预算、成本控制以及施工安排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的工程量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所包含的主要构件,通常有基础、柱、梁、板、墙等。
对于不同的构件,其计算规则和方法会有所差异。
一、基础基础分为多种类型,如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板基础等。
独立基础的工程量计算,一般按照长方体体积公式进行计算,即体积=长×宽×高。
需要注意的是,要根据基础的具体形状和尺寸,分别计算不同部分的体积并相加。
条形基础则通常按照截面面积乘以长度来计算体积。
截面面积的计算要考虑基础的宽度和高度,长度则是按照基础的中心线长度计算。
筏板基础的计算相对复杂一些,需要将其分割成若干个规则的几何体,分别计算体积后相加。
二、柱柱子的工程量计算,主要是计算其体积。
柱的体积=柱的截面面积×柱高。
柱的截面形状有矩形、圆形等。
矩形截面的面积为长乘以宽,圆形截面的面积为π×半径的平方。
柱高的确定要根据具体情况。
从基础顶面算至楼板顶面;无梁板算至柱帽下表面;框架柱算至柱顶。
三、梁梁包括主梁和次梁。
梁的工程量计算同样是计算体积。
梁的体积=梁的截面面积×梁的长度。
梁的截面形状也有多种,常见的如矩形和 T 形。
矩形截面面积计算较为简单,T 形截面则要分别计算翼缘和腹板的面积。
梁的长度计算要注意,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四、板板分为有梁板、无梁板和平板。
有梁板的工程量是板和梁的体积总和。
无梁板按板和柱帽体积之和计算。
平板则按板的实体体积计算。
板的体积=板的面积×板厚。
板的面积要根据板的形状和尺寸进行计算。
五、墙混凝土墙的工程量计算按体积计算。
墙的体积=墙的长度×墙的高度×墙的厚度。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是常用的结构材料,准确计算其工程量对于工程预算、施工进度安排以及成本控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一、混凝土工程量计算1、基础混凝土带形基础:按长度乘以设计断面面积计算。
外墙基础长度按外墙中心线长度计算,内墙基础长度按内墙基础净长线长度计算。
独立基础: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满堂基础:分为无梁式满堂基础和有梁式满堂基础。
无梁式满堂基础按板和柱墩体积之和计算;有梁式满堂基础分别计算板和梁的体积,梁高从基础顶面算至梁顶面。
2、柱混凝土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柱高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
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算至柱帽下表面。
构造柱按全高计算,嵌接墙体部分并入柱身体积。
3、梁混凝土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梁长计算规定如下: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
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伸入墙内的梁头、梁垫体积并入梁体积内计算。
4、板混凝土有梁板:包括主梁、次梁与板,按梁、板体积之和计算。
无梁板:按板和柱帽体积之和计算。
平板:按板的图示体积计算。
各类板伸入墙内的板头并入板体积内计算。
5、墙混凝土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墙高计算规定如下:墙与梁连接时,墙高算至梁底。
墙与板连接时,墙高算至板顶。
混凝土墙中的暗柱、暗梁并入墙体积内计算。
6、楼梯混凝土整体楼梯(包括休息平台、平台梁、斜梁和楼梯的连接梁)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不扣除宽度小于 500mm 的楼梯井,伸入墙内部分不另增加。
7、其他构件阳台、雨篷:按伸出外墙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伸出墙外的牛腿和雨篷反挑檐不另计算。
栏板、扶手:按延长米计算。
二、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1、钢筋钢筋工程量应区别不同钢筋种类和规格,分别按设计长度乘以单位理论重量计算。
钢筋的锚固长度、搭接长度应按设计和规范要求计算。
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结构材料,而准确计算其工程量对于工程预算、施工安排以及成本控制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钢筋混凝土工程量的计算涉及到多个方面,包括混凝土、钢筋以及模板等,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则和方法。
首先,我们来谈谈混凝土工程量的计算。
混凝土工程量通常按照体积来计算,以立方米(m³)为单位。
对于常见的形状,如矩形柱、梁、板等,计算相对简单。
矩形柱的混凝土体积等于柱的截面面积乘以柱高。
柱的截面面积可以通过长乘以宽来计算,如果是异形柱,则需要根据具体形状进行分割计算,然后求和。
柱高则是从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
梁的混凝土体积计算需要考虑梁的类型,如框架梁、次梁等。
以框架梁为例,其体积等于梁的截面面积乘以梁的长度。
梁的截面面积为梁宽乘以梁高,梁的长度计算要注意梁与柱交接时的扣减关系。
板的混凝土体积计算则相对复杂一些。
有平板、有梁板之分。
平板的体积就是板的面积乘以板厚。
有梁板要将板和梁的体积合并计算,通常先分别计算梁和板的体积,然后将梁体积并入板体积内。
接下来是钢筋工程量的计算。
钢筋的计算是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中的重点和难点。
钢筋的重量通常以千克(kg)为单位。
计算钢筋重量需要先确定钢筋的种类、直径和长度。
钢筋的长度要根据构件的尺寸、钢筋的布置方式以及钢筋的锚固和搭接长度等因素来确定。
例如,对于直钢筋,长度就等于构件的长度减去保护层厚度。
而弯起钢筋的长度计算则要考虑弯起角度和增加的长度。
箍筋的长度计算需要考虑构件的周长、箍筋间距以及弯钩长度等。
钢筋的重量可以通过公式“钢筋重量=钢筋长度×钢筋每米重量”来计算。
钢筋每米重量可以通过钢筋直径查询相应的理论重量表得到。
在计算钢筋工程量时,还需要注意钢筋的连接方式。
常见的连接方式有绑扎搭接、焊接和机械连接。
不同的连接方式会影响钢筋的长度计算。
除了混凝土和钢筋,模板工程量的计算也不容忽视。
钢筋砼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一、梁的钢筋计算规则及公式1、单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直钢筋净长=L-2C;弯起钢筋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弯起钢筋两端带直钩净长=L-2C+2×0.414(0.268或0.577)×弯起高度+2×(梁高-保护层厚度×2);2、多跨梁钢筋的计算公式(1)、首跨钢筋的计算:上部贯通筋长度=通跨净跨长+首尾端支座锚固值端支座负筋长度=设计构造长度+端支座锚固值;下部钢筋长度=净跨长+左右支座锚固值(2)、中间跨钢筋的计算: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两边跨设计构造长度+中间支座值;(3)、箍筋:箍筋长度=(梁宽-2×保护层+2 d)×2+(梁高-2×保护层+2 d)×2+14 d 或24 d箍筋根数=(梁净长-100MM)/设计间距+1,加密区另计。
(4)、腰筋、拉筋、吊筋应按构造要求计算其长度。
二、现浇板钢筋的计算方法与公式现浇板筋主要有:受力筋(单向或双向,单层或双层)、支座负筋、分布筋、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撑脚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
(1)、受力筋长度=轴线尺寸+左锚固+右锚固+两端弯钩(如果是Ⅰ级筋);根数=(板净长-100MM)/布筋间距+1(2)、负筋长度=负筋长度+左弯折+右弯折;负筋根数=(布筋范围-扣减值)/布筋间距+1(3、分布筋长度=负筋布置范围长度-负筋扣减值;负筋分布筋根数=负筋的长度/分布筋间距+1(4)附加钢筋(角部附加放射筋、洞口附加钢筋)、支撑钢筋(双层钢筋时支撑上下层)根据实际情况直接计算钢筋的长度、根数。
三、混凝土垫层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条形基础砼垫层计算公式外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外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中心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内墙条基砼垫层体积=内墙条形基础砼垫层的净长线长度×砼垫层的截面积2、整板基础、独立基础垫层的体积垫层体积=垫层面积×垫层厚度四、混凝土基础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1、条形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外墙条形基础的工程量=外墙条形基础中心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内墙条形基础的工程梁=内墙条形基础净长线的长度×条形基础的截面积注意:净长线的计算应砼条形基础按垂直面和斜面分层净长线计算2、满堂基础工程量计算及公式满堂基础工程量=满堂基础底面积×满堂基础底板垂直部分厚度+上部棱台体积3、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1)矩形基础:V=长×宽×高(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3)截头方锥形基础:V=V1+V2=1/6 h1 ×[A×B+(A+a)(B+b)+a×b]+A×B×h2其中V1——基础上部棱台体积,V2——基础下部长方体体积,h1——棱台高度,A、B——棱台底边长宽,ab——棱台顶边长宽,h2——基础下部长方体高度五、钢筋混凝土梁工程量规则1、梁的一般计算公式梁的一般计算公式=梁的截面面积*梁的长度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的计算在建筑工程中,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是一项重要且不可或缺的工作。
准确计算模板工程量对于工程预算、成本控制以及施工计划的制定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模板工程的作用。
模板是使混凝土按照设计要求的形状、尺寸和位置成型的临时性结构。
它不仅要承受混凝土的自重和施工荷载,还要保持混凝土的形状和尺寸精度,直到混凝土达到足够的强度可以自承重。
在计算模板工程量时,基本原则是以与混凝土接触的面积为计算依据。
不同的构件,其模板工程量的计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对于基础模板,常见的有条形基础、独立基础和筏板基础等。
条形基础的模板面积通常按其侧面长度乘以基础高度计算。
独立基础的模板面积则要分别计算每个侧面的面积,然后相加。
筏板基础的模板面积主要是侧面面积。
柱模板的计算相对复杂一些。
矩形柱的模板面积按柱的周长乘以柱高计算。
这里的柱高,从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柱与梁相交,柱高应算至梁的顶面。
对于构造柱,要根据其与墙体的连接方式来计算模板面积。
梁模板的计算也有其特点。
矩形梁的模板面积要分别计算底模和侧模。
底模面积按梁的净长乘以梁的宽度计算,侧模面积则按梁的高度乘以梁的净长计算。
这里的梁净长是指梁两端支座之间的距离。
当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当梁与主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板模板的计算相对简单。
有梁板的模板面积按板的面积加上梁侧模板面积计算。
无梁板的模板面积则按板的面积加上柱帽模板面积计算。
墙模板的计算按墙的垂直投影面积计算。
墙的高度从基础顶面(或楼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底面。
当墙上有门窗洞口时,要扣除洞口面积,但洞口侧壁模板面积不增加。
楼梯模板的计算包括楼梯底模、踏步侧模和楼梯平台模板。
楼梯底模面积按楼梯水平投影面积计算,踏步侧模面积按踏步展开面积计算,楼梯平台模板面积按平台的面积计算。
混凝土结构的梁、板、柱工程量计算方法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梁、板、柱、墙分别计算,执行各自相应的定额子目、和墙连在一起的暗梁、暗柱并人墙的工程量中,执行墙的定额子目;突出墙或梁外的装饰线,并人墙或梁的工程量中。
压型钢板或模壳上现浇混凝土,均执行板的相应定额子目.柱(l)柱按图示断面面积乘以柱高,以立方米计算。
柱高按下列规定确定:① 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
② 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算至柱帽下表面。
③ 构造柱的柱高从柱基或地梁上表面算至柱顶面。
④ 混凝土芯柱的高度按孔的图示高度计算。
(2)构造柱与砖墙嵌入部分的体积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3)依附于柱上的牛腿,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并人柱工程量中。
(4)柱帽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并入板的工程量中。
(5)预制框架柱接头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
梁(1)按图示断面面积乘以梁长,以立方米计算。
梁长按下列规定确定:① 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
② 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③ 梁与墙连接时,梁长算至墙侧面。
如墙为砌块(砖)墙时,伸入墙内的梁头和梁垫的体积并入梁的工程量中。
④ 圈梁的长度,外墙按中心线,内墙按净长线计算。
⑤ 过梁按图示尺寸计算.(2)圈梁代过梁,其过梁的体积并入圈梁工程量中.(3)叠合梁按设计图示二次浇注部分的体积计算。
板(1)按图示面积乘以板厚以立方米计算,不扣除轻质隔墙、垛、柱及0。
3m2以内的孔洞所占的体积。
板的图示面积按下列规定确定:① 有梁板按梁与梁之间的净尺寸计算。
② 无梁板按板外边线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③ 平板按主墙间的净面积计算。
④ 板与圈梁连接时,算至圈梁侧面;板与砖墙连接时,伸入墙内板头体积并入板工程量中。
(2)斜板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3)迭合板按图示尺寸将板和肋(板缝)合并计算。
(4)补板缝按预制板长度乘以板缝宽度再乘以板厚以立方米计算,预制板边八字角部分的体积不另行计算。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工程量计算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准确计算其工程量对于工程预算、施工安排以及成本控制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咱们就详细说一说这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首先,咱们来聊聊混凝土工程的工程量计算。
混凝土的工程量一般按照体积来计算,这就需要我们准确测量出混凝土构件的长、宽、高。
比如说,对于一个矩形的混凝土柱,其体积就等于柱的长度乘以柱的宽度再乘以柱的高度。
但这里要注意,如果柱子有凸出部分或者凹进部分,也要相应地考虑进去,不能遗漏。
再来说说混凝土梁。
梁的工程量计算稍微复杂一些,因为梁的形状可能不是那么规则。
我们要区分主梁和次梁,还要考虑梁与柱、梁与墙交接部分的体积归属。
一般来说,主梁体积要扣除伸入主梁内的次梁体积。
混凝土板的计算也有讲究。
有平板、有有梁板,计算方法略有不同。
平板的工程量就是板的面积乘以板的厚度。
而有梁板呢,要把梁和板的体积合并计算。
还有混凝土基础,像条形基础、独立基础等,都要根据其具体的形状和尺寸来计算体积。
条形基础通常按照长度乘以横截面面积来计算,独立基础则要分别计算出每个独立基础的体积。
说完了混凝土,接下来咱们讲讲钢筋混凝土工程中钢筋的工程量计算。
钢筋的计算可不能马虎,因为钢筋在整个结构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钢筋的工程量一般按照重量来计算。
这就需要我们先确定钢筋的种类、直径和长度。
钢筋的长度要根据构件的尺寸、钢筋的布置方式以及弯钩等因素来确定。
比如说,对于直钢筋,长度就比较好计算,就是构件的长度减去两端的保护层厚度。
但如果是弯起钢筋或者箍筋,那计算就要复杂一些。
弯起钢筋的长度要考虑弯起的角度和增加的长度。
箍筋的长度计算通常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按照箍筋的外皮周长计算,另一种是按照箍筋的中心线周长计算。
在实际计算中,要根据具体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方法。
另外,钢筋的重量可以通过钢筋的长度乘以钢筋每米的重量来得到。
钢筋每米的重量可以根据钢筋的直径通过查表或者计算公式来确定。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工程量计算规则一、模板1、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按以下规定计算:(1)、现浇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除另有规定者,均应区别模板的不同材质按混凝土与模板接触的面积,以平方米计算。
(2)、现浇混凝土柱、板、墙的支模高度(即室外地坪至板底或板面至板底之间的高度)和梁的支模高度(即室外地坪至梁底面或梁面至梁底之间的高度)以3.6米为准,超过3.6米的部分,另接超过部分每增高1M增加支撑工程量。
不足0.5M时不计,超过0.5M按1M计算。
增加的支撑工程量=超过3.6米的体积×相应定额子目的含模量(3)、现浇钢筋混凝土墙、板上单孔面积在0.3M2以内的孔洞,不予扣除,洞侧壁模板亦不增加,但突出墙、板面的模板内、外侧壁应相应增加;单孔面积在0.3M2以上时,空洞应予扣除,洞侧壁模板面积并入墙、板模板工程量之内计算。
(4)、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分别按梁、板、枉、墙有关规定计算,墙上单面附墙柱,并入墙内工程量计算;双面附墙柱,按柱工程量计算。
(5)、杯形基础杯口高度大于杯口长边时,套高杯基础定额项目。
(6)、柱与梁、柱与墙、梁与梁等连接的重叠部分以及伸入墙内的梁头板头部分,均不计算模板面稷。
预制混凝土板间或边上补现浇板缝宽度在60MM以上时,模板按平板定额计算。
宽度在60MM以内时不计。
(7)、构造柱外露面均应按图示外露部分计算模板面积。
留马牙槎的按最宽面计算模板宽度。
构造柱与墙接触部分不计算模板面积。
(8)、现浇钢筋混凝土悬挑板、雨篷、阳台,按图示外挑部分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挑出墙外的牛腿梁及板边模板不另计算。
封口梁及翻边,按混凝土与模板接触面积并入阳台、雨篷内计算。
雨篷挑出超过1.5米或柱式雨篷的模板,按相应的有梁板和柱计算。
(9)、现浇钢筋混土楼梯,以图示露明面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不扣除宽度小于200毫米楼梯井所占面积。
楼梯的踏步、平台梁等侧面模板,不另计算。
混凝土结构的梁、板、柱工程量计算方法混凝土结构的梁、板、柱工程量计算方法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梁、板、柱、墙分别计算,执行各自相应的定额子目、和墙连在一起的暗梁、暗柱并人墙的工程量中,执行墙的定额子目;突出墙或梁外的装饰线,并人墙或梁的工程量中。
压型钢板或模壳上现浇混凝土,均执行板的相应定额子目。
柱(l)柱按图示断面面积乘以柱高,以立方米计算。
柱高按下列规定确定:① 有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
② 无梁板的柱高,应自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算至柱帽下表面。
③ 构造柱的柱高从柱基或地梁上表面算至柱顶面。
④ 混凝土芯柱的高度按孔的图示高度计算。
(2)构造柱与砖墙嵌入部分的体积并入柱身体积内计算。
(3)依附于柱上的牛腿,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并人柱工程量中。
(4)柱帽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并入板的工程量中。
(5)预制框架柱接头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
梁(1)按图示断面面积乘以梁长,以立方米计算。
梁长按下列规定确定:① 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
② 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③ 梁与墙连接时,梁长算至墙侧面。
如墙为砌块(砖)墙时,伸入墙内的梁头和梁垫的体积并入梁的工程量中。
④ 圈梁的长度,外墙按中心线,内墙按净长线计算。
⑤ 过梁按图示尺寸计算。
(2)圈梁代过梁,其过梁的体积并入圈梁工程量中。
(3)叠合梁按设计图示二次浇注部分的体积计算。
板(1)按图示面积乘以板厚以立方米计算,不扣除轻质隔墙、垛、柱及0.3m2以内的孔洞所占的体积。
板的图示面积按下列规定确定:① 有梁板按梁与梁之间的净尺寸计算。
② 无梁板按板外边线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③ 平板按主墙间的净面积计算。
④ 板与圈梁连接时,算至圈梁侧面;板与砖墙连接时,伸入墙内板头体积并入板工程量中。
(2)斜板按图示尺寸以立方米计算。
(3)迭合板按图示尺寸将板和肋(板缝)合并计算。
(4)补板缝按预制板长度乘以板缝宽度再乘以板厚以立方米计算,预制板边八字角部分的体积不另行计算。
一、除定额注明以外,混凝土构件工程量均按图示尺寸计算。
二、计算墙、板工程量时,应扣除单孔面积大于0.3m\+\{2\}以上的孔洞,孔洞侧边工程量另加;不扣除单孔面积小于0.3m\+\{2\}以内的孔洞,孔洞侧边也不增加。
三、现浇混凝土构件1、除定额注明外,现浇混凝土构件模板按混凝土与模板接触面的面积以平方米计量,工程量按每立方米构件混凝土含模量计算,(各类现浇混凝土构件含模量表附后)。
混凝土浇捣工程量均按图示尺寸以实体积计算,不扣除混凝土内钢筋、预埋铁件等所占体积。
2、梁、板、墙设后浇带时,模板工程量不扣除后浇带部分,后浇带也不单独计算;混凝土浇捣工程量应扣除后浇带体积,后浇带体积单独计算套相应定额。
凸出装饰线、装饰块并入所依附的构件内计算。
3、基础:⑴、基础垫层及各类基础按图示尺寸计算,不扣除嵌入承台基础的桩头所占体积。
带形基础长度:外墙按中心线、内墙按基底净长线计算,独立柱基间带形基础按基底净长线计算,附墙垛折加并入计算;垫层不扣除重叠部分的体积,基础搭接体积按图示尺寸计算。
⑵、有梁带基梁面以下凸出的钢筋混凝土柱并入相应基础内计算;满堂基础的柱墩并入满堂基础内计算。
⑶、基础侧边弧形增加费按弧形接触面长度计算,每个面计算一道。
4、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分别按柱、梁、板、墙的有关规定计算。
5、柱:⑴、柱高按基础顶面或楼板上表面算至柱顶面或上一层楼板上表面,无梁板柱高按基础顶面(或楼板上表面)算至柱帽下表面。
⑵、依附于柱上的牛腿并入柱内计算。
⑶、构造柱与墙咬接的马牙槎按柱高每侧3cm合并计算,模板套用矩形柱定额。
⑷、预制框架结构的柱、梁现浇接头按实捣体积计算,套用框架柱接头定额。
6、梁:⑴、梁与柱、次梁与主梁、梁与混凝土墙交接时,按净空长度计算;伸入砌筑墙体内的梁头及现浇的梁垫并入梁内计算。
⑵、一般有梁板的梁按长度乘以梁断面计算,套梁相应定额;现浇板上翻梁及密肋板、井字板的梁并入板内计算。
7、板:⑴、按梁、墙间净距尺寸计算;板垫及板翻沿(净高250mm以内的)并入板内计算。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是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准确计算其工程量则是确保工程预算合理、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环节。
混凝土工程量的计算,首先要明确计算的范围和对象。
一般来说,包括基础、柱、梁、板、墙等构件。
以基础为例,常见的有独立基础、条形基础和筏板基础等。
独立基础的工程量计算相对简单,通常按照长方体体积公式计算,即体积=长×宽×高。
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基础顶部有放坡,那么计算时就要考虑放坡部分的体积增加。
条形基础的计算则要考虑其截面形状和长度。
如果是矩形截面,就用截面面积乘以基础长度;如果是梯形截面,就要分别计算上底、下底和高,然后按照梯形面积公式算出截面面积,再乘以长度。
筏板基础的计算较为复杂,因为其形状可能不规则。
一般需要将筏板分割成若干个规则的几何图形,分别计算体积后相加。
柱子的混凝土工程量计算,要根据柱子的形状和尺寸。
矩形柱按照柱的截面面积乘以柱高计算。
柱高的确定需要注意,从基础顶面算至柱顶,无梁板算至柱帽底部。
梁的计算分为主梁和次梁。
主梁的体积计算通常是截面面积乘以梁的长度,梁长的计算要注意扣除柱子所占的长度。
次梁的计算方法与主梁类似,但在计算时要注意与主梁的交接部分,不能重复计算。
板的工程量计算相对复杂一些。
有平板、有梁板和无梁板之分。
平板按板的面积乘以板厚计算。
有梁板是指梁和板整浇在一起的情况,此时要分别计算梁和板的体积,然后相加。
无梁板则是指板直接由柱帽支撑,计算时要注意扣除柱帽所占的体积。
墙的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按照墙的长度乘以墙的厚度再乘以墙的高度来计算。
墙高的确定要根据具体情况,比如从基础顶面算至墙顶,如果是框架间墙,算至梁底。
钢筋混凝土工程中,钢筋的工程量计算同样重要。
钢筋的计算需要先了解钢筋的种类和规格,如光圆钢筋、带肋钢筋等。
计算时要根据钢筋的长度和每米的重量来计算总重量。
钢筋长度的计算需要考虑钢筋的锚固长度、弯钩长度和搭接长度等因素。
钢筋混凝土工程量的计算一、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的基本原理钢筋混凝土工程量的计算,本质上是对组成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各个部分的体积、面积、长度等进行分别计算,然后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累加或扣除。
计算的依据主要包括设计图纸、施工规范和相关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在计算过程中,需要准确理解和把握构件的几何形状、尺寸以及钢筋的布置等信息。
同时,还需要考虑施工过程中的损耗、预留孔洞、预埋件等因素对工程量的影响。
二、钢筋混凝土基础工程量的计算1、条形基础条形基础的工程量计算分为两部分:混凝土部分和钢筋部分。
混凝土部分的体积计算:按照基础的长度乘以基础的断面积。
基础长度为外墙按中心线长度,内墙按净长线长度计算。
基础断面积根据基础的形状和尺寸确定。
钢筋部分的计算:需要根据设计图纸确定钢筋的规格、数量和长度,然后计算钢筋的重量。
2、独立基础独立基础的混凝土体积计算:按照长方体或四棱台等几何形状的体积公式进行计算。
钢筋计算与条形基础类似,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钢筋的布置和长度,计算钢筋重量。
3、筏板基础筏板基础的混凝土工程量计算:通常是计算整个筏板的体积。
钢筋计算较为复杂,需要根据筏板的厚度、钢筋的间距等因素确定钢筋的数量和长度。
三、钢筋混凝土柱工程量的计算1、矩形柱矩形柱的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按照柱的截面面积乘以柱高。
柱高的确定应从柱基上表面(或楼板上表面)算至上一层楼板上表面。
钢筋计算:要考虑纵向钢筋和箍筋。
纵向钢筋的长度根据柱的高度和锚固长度计算,箍筋的数量根据柱的周长和箍筋间距计算。
2、圆形柱圆形柱的混凝土体积计算:利用圆的面积公式乘以柱高。
钢筋计算:与矩形柱类似,但需要注意圆形箍筋的长度计算。
四、钢筋混凝土梁工程量的计算1、框架梁框架梁的混凝土工程量计算:按照梁的截面面积乘以梁的长度。
梁长的计算规则为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主梁与次梁连接时,次梁长算至主梁侧面。
钢筋计算:包括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和腰筋等。
纵向受力钢筋的长度要考虑梁的跨度、锚固长度等;箍筋的数量根据梁的长度和箍筋间距计算。
钢筋混凝土的工程量计算规则在建筑工程中,钢筋混凝土是一种广泛应用的结构材料。
准确计算钢筋混凝土的工程量对于工程预算、成本控制以及施工安排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钢筋混凝土的工程量计算规则。
一、基础部分1、独立基础独立基础的工程量计算通常按照长方体体积进行。
计算公式为:V=长 ×宽 ×高。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基础顶部有斜坡,应分别计算斜坡部分和矩形部分的体积并相加。
2、条形基础条形基础的体积计算较为复杂。
一般分为矩形部分和梯形部分。
矩形部分的体积为:V1 =长 ×宽 ×高;梯形部分的体积为:V2 =(上底+下底)×高 ×长 ÷ 2 。
最后将两部分体积相加。
3、筏板基础筏板基础的工程量计算按照整块板的体积计算。
其计算公式为:V=板面积 ×厚度。
如果筏板基础有不同的厚度区域,应分别计算并累加。
二、柱矩形柱的体积计算方式为:V =柱截面面积 ×柱高。
柱截面面积=长×宽,柱高应从基础顶面或楼板顶面算至上层楼板底面或柱顶面。
2、圆形柱圆形柱的体积计算:V =π × 半径² ×柱高。
3、构造柱构造柱的体积计算需考虑与墙体的连接情况。
一般来说,构造柱的体积为:V =(构造柱断面积+马牙槎断面积)×柱高。
三、梁1、框架梁框架梁的体积计算:V =梁截面面积 ×梁长度。
梁长度计算时,梁与柱连接时,梁长算至柱侧面;梁与梁相交时,算至梁中心线。
2、次梁次梁的计算方法与框架梁类似,但在与主梁交接处,次梁长度通常算至主梁侧面。
3、圈梁圈梁的体积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四、板有梁板的工程量包括板和梁的体积之和。
板的体积=板面积 ×板厚,梁的体积按照上述梁的计算规则计算。
2、无梁板无梁板按板和柱帽体积之和计算。
3、平板平板的体积=板面积 ×板厚。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计算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准确计算模板工程量对于工程预算、施工组织以及成本控制都具有重要意义。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一下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模板工程量的计算方法。
首先,我们要明确模板工程量的计算规则。
一般来说,模板工程量是按照接触面积计算的,也就是模板与混凝土构件接触的实际面积。
但在某些情况下,也会根据不同的构件类型和地区的规定采用不同的计算方法,比如按混凝土体积计算或者按投影面积计算。
对于矩形柱的模板工程量计算,我们需要分别计算柱的四周侧面面积。
假设柱子的截面尺寸为 b×h ,柱高为 H ,那么柱子模板面积=(b + h )× 2 × H 。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柱子与梁相交,那么相交部分的面积应扣除。
矩形梁的模板计算相对复杂一些。
包括底模和侧模两个部分。
底模长度为梁的净跨长度,宽度则为梁的底面宽度。
侧模高度为梁高减去板厚,长度为梁的净跨长度。
梁模板面积=底模面积+侧模面积。
板的模板工程量计算,通常按照板的投影面积计算。
如果板有梁支撑,那么梁所占面积不扣除。
如果是无梁板,还需要计算柱帽的模板面积。
在计算楼梯模板工程量时,要分别计算楼梯的踏步、梯板和平台的模板面积。
其中,踏步模板面积按照踏步的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梯板模板面积按照梯板的斜长乘以宽度计算,平台模板面积按照平台的实际面积计算。
剪力墙模板工程量的计算,要计算其两侧的模板面积。
剪力墙模板面积=墙长 ×墙高。
如果墙上有洞口,洞口面积超过一定范围时需要扣除。
对于基础模板的计算,如条形基础,需要计算基础的两侧侧面面积。
独立基础则要根据其形状分别计算各个侧面的模板面积。
在实际计算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一些特殊情况。
例如,模板的超高问题。
当构件的支模高度超过规定高度时,需要计算超高部分的模板增加量。
还有模板的支撑和加固措施所使用的材料和工程量,在某些情况下也需要单独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