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8-2019人大附中高三物理总复习 :

2018-2019人大附中高三物理总复习 :

2018-2019人大附中高三物理总复习 :
2018-2019人大附中高三物理总复习 :

?目录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律 (1)

利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律测动摩擦因数 (2)

验证平?行行四边形定则 (3)

验证?牛顿?二定律律 (5)

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 (9)

验证动能定理理 (10)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律 (14)

验证动量量守恒定律律 (17)

?用单摆测定重?力力加速度 (19)

?高三总复习?力力学实验部分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律

(16东城期末)14.(6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利?用如图1所示的装置“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律”。他们将质量量为m1的物体1与质量量为m2的物体2(m1

图2所示为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O是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第?一个点,A、B、C、D……是按打点先后顺序依次选取的计数点,在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⑴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⑵实验时要在接通打点计时器?之释放物体(选填“前”或“后”);

⑶将各计数点?至O点的距离依次记为s1、s2、s3、s4……,测得s2=1.60cm,

s4=6.40cm,请你计算打点计时器?打下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m/s;

⑷同学们根据测出的物体1上升?高度s与相应的时间t

,描绘出如图3所示的第14题图1

第14题图2

第14题图3/s2

4

1/24

2/24

图线,由此可以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m/s 2;

14.⑴0.10s ⑵后⑶0.24⑷0.80

利利?用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律测动摩擦因数

1、

(2010东城?二模)物理理?小组在?一次探究活动中测量量滑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滑块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2所示。图3是打出的纸带?一段。

①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

流电频率为50Hz ,选A 、B 、C……等7个点为计数点,且各计数点间均有?一个点没有画出,如图3所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a=m/s 2。

②为测量量动摩擦因数,

下列列物理理量量中还应测量量的有。(填?入所选物理理量量前的字?母)

A .?木板的?长度L

B .?木板的末端被垫起的?高度h

C .?木板的质量量m 1

D .滑块的质量量m 2

E .滑块运动的时问t

③测量量②中所选定的物理理量量需要的实验器?材是

。④滑块与?木板问的动摩擦因数=(?用被测物理理量量的字?母表示,重?力力加速度为g )。与真实值相?比,测量量的动摩擦因数

(填“偏?大”或“偏?小”)。写出?支持你的看法的?一个

论据:。答案:①3.00m/s 2②AB ③刻度尺④;偏?大;忽略略了了纸带与限位孔间的摩擦

?力力或忽略略了了空?气阻?力力等。

3、(2014东城?二模)为了了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实验室可以提供如下器?材:A 端固定、B 端?高度可以调节的?长?木板?一块、?小?木块?一个、计时器??一个、?米尺?一把。已知重?力力加速度为g 。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第2套真题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末试卷 一、选择题 1. 春秋战国是我国古代的社会大变革时期,诸子百家纷纷提出了治国思想。下列选项属于道家提出的是() A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B .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垂死而不远徙” C . “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若此则天下治” D .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2. 据成书于西汉的《史记》等文献记载,秦二世是靠矫诏篡位当上皇帝的。考古学家在一枚秦代竹简上发现,秦二世称“朕奉遗诏”继位,这一说法得到了记载秦始皇临终前遗言的西汉初竹书《赵正书》的印证。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史记》关于秦朝的记载不可靠 B . 所有文献记载的历史都不是信史 C . 只有考古发现的材料才是可靠的 D . 考古发现能弥补历史文献的不足 3. 历史学家钱穆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下列选项中,能为其提供证据的是() ①汉朝丞相位高权重,为“百官之首”

②汉武帝设立中朝,首长制得到加强 ③唐朝三省长官集体议事,相权分散 ④从首长制到委员制,皇权得到加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4. 梁启超评价我国古代一位改革家的改革时说:他推行的一些措施与近代西方的一些方法极其类似。其中某项措施“颇有类于官办之劝业银行”……某项措施“与今世所谓警察者正相类”。他评价的是() A . 商鞅变法 B . 北魏孝文帝改革 C . 庆历新政 D . 王安石变法 5. 下表是某学者对明朝通俗小说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变异”研究的部分成果。其内容表现了明朝社会生活的“变异”主要是受到() 社会价值观 “重利趋商”成为社会潮流,将商人视为“智杰”“豪杰”。 生活消费方式 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剧烈变化,呈现“奢华”“逾制”的特点。 伦理道德观 对金钱、物欲的强烈追求,使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冲击。 A . 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B . 近代西方文化的影响 C . 新引进农作物的影响 D . 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 6. 以下《清朝前期的疆域图》中,其中四个序号代表四个重要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2019-2020】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历史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试题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2019-2020】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历史下学期期中练习一模试 题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 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2.史学家钱穆论述:“从前的阡陌是很宽的,但后来阡陌被侵入而破 坏后,即是所谓‘赋 税平’……按照亩数多少而收税。”在这一过程中 A.井田制确立并得到普及 B.贵族土地占有得以巩固 C.土地私有制度逐渐形成 D.个体小农经济遭到破坏 13.西汉陆贾说:“秦始皇设刑罚、为车裂之诛以敛奸邪,筑长城于戎 境以备胡、越,征大吞小,威震天下……秦非不欲治也,然失之者,乃举措太众、刑罚太极故也。”吸取这一教训,西汉的做法是 A.奉行儒学,以德治民 B.封诸侯王,因俗而治 C.设中朝官,强化君权 D.清静无为,与民休息 14.据统计,唐代官绅墓葬中,80%的墓志署名只写官衔,仅有8%的以 郡望(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署名,不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多数署 郡望。这说明了 A.民族交融淡化了族群之间的差异 B.科举制度导致旧的门 阀士族衰落 C.大一统局面改变人们的家国意识 D.藩镇割据摧垮了世代 荫袭的家族 15.从明代中期开始,民间的图书编纂出版事业出现了一个高潮,包括 历史在内的各个学术领域名著不断。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可能是

A.社会经济的繁荣发展 B.杂剧散曲等市民文学兴盛 C.官府放松了思想控制 D.明清之际思想启蒙的影响 16.“自边徼犬牙万里之远,皆上所自制命。一郡之内,兵一官也, 财一官也(兵权和财权分别有专官掌控),彼监此临,互无统属。” 材料描述的局面应当是 A.秦朝普遍推行郡县制度 B.唐朝建立起大一统政权 C.北宋解决地方割据问题 D.清朝加强对边疆的管辖 17. 表3 晚清时期各区域城市化水平(%) ①政治治中心周边城市化水平最高②自然环境因素制约城市化水平 ③近代工业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④开埠通商促进城市化水平提 高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8.在戊戌变法期间,维新派上书要求设立制度局,“将旧制新政斟酌 其宜,草定章程”,然后交由有关部门实行。这一要求遭到群臣反对,有军机大臣扬言:“开制度局,是废我军机也,我宁忤旨而已,必不 可开。”此事最终不了了之。这反映了 A.维新变法运动顺利发展 B.变法遭到守旧势力反对 C.军机处权力被彻底废除 D.机构重叠加剧财政负担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阶段性练习物理选考试卷

F θ M 地球 N 人大附中朝阳学校 2019~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阶段性练 习 物理(选考)试题 2020 年 4 月 15 日 第 I 卷(共 39 分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纸上) 一 、选择 题 (本题包 括 13 小题, 每小题 3 分 ,共 3 9 分 。 每.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 ) A .动能 B .功 C .周期 D .向心加速度 2.在物理学史上,利用右图所示的装置首先精确测量引力常量的科学家是( ) A .第谷 B .牛顿 C .开普勒 D .卡文迪许 3.下列所述的运动过程均不计空气阻力,其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 .小石块被水平抛出后在空中运动的过程 B .木箱沿粗糙斜面匀速下滑的过程 C .人乘电梯加速上升的过程 D .子弹射穿木块的过程 4.如图所示,一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 θ 角的恒力 F 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运动一段距离 x 。则在此过程中,力 F 对物块所做的功为( ) A .Fx B .Fx sin θ C .Fx cos θ D .Fx tan θ 5.质量 10g 、以 0.80km/s 飞行的子弹与质量 62kg 、以 10m/s 奔跑的运动员相比( ) A .运动员的动能较大 B .子弹的动能较大 C .二者的动能一样大 D .无法比较它们的动能 6.如图所示,以 10 m/s 的水平初速度抛出的物体,飞行一段时间后,垂直地撞在倾角为 θ=30°的斜面上,g 取 10 m/s 2 这段飞行所用的时间为( ) 7.1970 年 4 月 24 日,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开创了我国航天事业的新 纪元。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2016 年 3 月 8 日,国务院批复同意自 2016 年起,将每年 4 月 24 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已知“东方红一号”的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 M 和远地点 N 的高度分别为 439km 和 2384km ,则( ) A .卫星在 M 点的势能大于在 N 点的势能 B .卫星在 M 点的速度小于在 N 点的速度 C .卫星在 M 点的角速度大于在 N 点的角速度 D .卫星在 M 点的加速度小于在 N 点的加速度 考 生 须 知 1.本试卷 分为Ⅰ满分为 100 分。 2.第Ⅰ卷各题均须用 2B 铅笔按规定要求在“机读答题纸”对应区域上作答,题号要对应, 填涂要规范。 3.请将个人信息完整填写在密封线内。 4.客观题用手机登陆网页,对应输入选项(题号选项要对应);主观题拍照,上传照片(拍照时务 必 保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1届高三生物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人大附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考试 生物试题 1.美国科考团在南极湖泊下方深水无光区发现了生活在此的不明类型细菌,并获得了该未知细菌的DNA,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细菌没有高尔基体,无法形成细胞壁 B. 该细菌中没有染色体,只能进行无丝分裂 C. 该细菌细胞中的嘌呤数不一定等于嘧啶数 D. 该细菌的生命活动主要由其DNA分子执行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细胞有无核膜(或成形的细胞核),可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其中真核细胞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比较如下:

共性 都含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都含有DNA 和RNA 两种核酸等 【详解】A 、细菌是原核生物,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最大的区别是没有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也没有除了核糖体以外的其他细胞器。该菌为原核生物,无高尔基体,但能形成细胞壁,A 错误; B 、有丝分裂为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而该细菌为原核生物,可以进行二分裂, B 错误; C 、该细菌细胞中含有DNA 和RNA 两种核酸,其中DNA 中嘌呤数等于嘧啶数,但RNA 中嘌呤数与嘧啶数不一定相等,因此该细菌细胞中的 嘌呤数不一定等于嘧啶数,C 正确; D 、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执行者,D 错误。 故选C 。 2.研究叶肉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取匀浆或上清液依次离心将不同的结构分开,其过程和结 果如图所示,P 1~P 4表示沉淀物,S 1~S 4表示上清液。据此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TP 仅在P 2和P 3中产生 B. DNA 存在于P 1、P 2和P 3中 C. P 2、P 3、P 4均能合成蛋白质 D. S 1、S 2、S 3和S 4均含具膜细胞器 【答案】A 【解析】 【分析】 分析题图:研碎叶肉细胞,各种成分中含有细胞器等,画出示意图: 【详解】A 、ATP 可以在细胞溶胶、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产生,即在P 2、P 3和S 1-S 4,A 错误; B 、DNA 存在于细胞核,叶绿体和线粒体中,即DNA 存在于P 1、P 2和P 3中,B 正确; C 、P 2、P 3、是半自助细胞器,可以合成部分蛋白质;P 4指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C 正确;

高三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扬州市2017届高三历史期中测试 历史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春秋战国时期的吴晋两国,为了对付共同的对手楚国,打破了“同姓不婚”的基本原则,实行联姻。由此可见,春秋战国时期 A.统治秩序崩溃 B.分封制走向瓦解 C.王室日趋衰微 D.宗法制受到冲击 2.《大明一统志》中提到元朝“内立中书省一,以领腹里诸路;外立行中书省十,以领天下诸路”。当时人们认为都省与行省“官名品秩略同”,往来文书也用对等的“咨文”。据此能够看出 A.行省是中书省派出机构 B.行省制强化了地方权力 C.行省机构设置和运行的方法 D.行省制强化了君主专制 3.对于古代中国的某一制度创新,美国人史皮尔曾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

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与这一制度直接相关的历史现象是 A.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B.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C.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第等级 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 4.下列所描述的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状况,按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岁入巨万,财力雄厚,其中尤以徽商势力最大……徽商中不少家资万贯,富比王侯。” ②“辕有越,加箭,可弛张焉。……进之则箭下,入土也深;退之则箭上,入土也浅。” ③“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 钢。” ④“初,蜀民以铁钱重,私为券,谓之‘交子’,以便贸易,富民十六户主之。” A. ③④①② B. ③②④① C. ②③④① D. ④①③② 5.乾隆二十年,一些原在广州贸易的英国商船来浙江宁波贸易,乾隆批示“浙民习俗易嚣,洋商错处,必致滋事”,“今番舶既已来浙,自不必强回棹。惟多增税额,将来定海一关,即照粤关之便”。材料表明 A.清初注意防范中外交往 B.中外贸易冲击着原有的管理体制 C.清初为了增加收入开放 D.清朝时期闭关锁国政策已被打破 6.郭廷以在《近代中国史纲》中说,“过去的中西关系,一切操之于中国,今后是几乎事事由人;过去是中国不以平等待人,……现在及今后反以不平等对待中国了。”造成这一转折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兴办了北洋、南洋、福建三支近代化水师,在近代中国海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但福建马尾船厂曾因船政大臣沈葆桢的瞎指挥而造出了一批商船不像商船、兵船不像兵船的“怪船”,在实际海战中,这些船只“被敌炮轰、洞穿,至十一船同时漂没”。材料直接反映了 A.晚清政府统治黑暗 B.封建管理体系落后 C.中国封建制度腐朽 D.中国官员思想保守 8.1919年6月,曾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女子沈佩贞致函国会,陈述了她与议员魏肇文的婚姻情况,对魏肇文登报毁婚表示不满,希望通过法庭解决家庭纠纷。这件事在当时社会引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历史4月期中练习一模试题及答案【word版】.doc

北京市海淀区2019届高三历史4月期中练习(一模)试题(含解析)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40分) 本部分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董仲舒“作《春秋决狱》,二百三十二事,动以经对,言之详矣”。此后西汉形成了据《春秋》经文断狱的风气。《春秋》所体现的“原心(主观动机)定罪”“论心定罪”的原则被视为圣人之道,为断狱的最高准则。这说明 A. 儒家的论述取代了法律条文 B. 儒家思想与法律制度相结合 C. 古代法律制度开始建立起来 D. 心学理论成为司法基本原则 【答案】B 【解析】 【详解】汉代以来的“引经决狱”体现的是儒家思想影响到司法决断,这体现了儒家思想与法律制度相结合,故B项正确;“引经决狱”是用儒家思想解释法律条文。不是取代,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出现,故C项错误;心学理论出现于南宋,故D项错误。 2.学界常用“南青北白”来概括唐代的制瓷业特点。两者的兴盛时代不一致,邢窑白瓷主要繁荣时期是初唐和盛唐,安史之乱后衰落;而越窑青瓷的兴盛则在中晚唐。这一现象说明 A. 社会动乱阻断南北交流 B. 北方地区手工业的全面衰退 C. 南方经济实力逐渐增强 D. 休养生息政策利于经济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唐代邢窑白瓷在安史之乱后衰落,越窑青瓷代之而兴盛,这一变化和经济重心南移有密切关系,故C项正确;社会动乱影响了南北交流,但不是阻断,

故A项错误;B项错在“全面衰退”,不符合史实,故错误;休养生息政策是在唐初,故D项错误。 3.宋末元初时人周密在追忆南宋都城杭州时说:“都民素骄,非惟风俗所致,盖生长辇下,势使之然……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病者则有施药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则有慈幼局,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验者则有漏泽园。民生何其幸欤。”这表明宋朝 A. 朝廷采取多种手段缓和社会矛盾 B. 城乡普遍建立社会救济保障体系 C. 地主阶级剥削导致贫富分化严重 D. 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彻底的改变 【答案】A 【解析】 【详解】南宋都城杭州的市民“雪降则有雪寒钱,久雨久晴则又有赈恤钱米……病者则有施药局,童幼不能自育者则有慈幼局,贫而无依者则有养济院,死而无验者则有漏泽园”,这说明南宋重视都城民众的民生问题,采取多种手段来缓和社会矛盾,故A项正确;材料只是体现的是南宋都城的社会救济保障体系,故B 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贫富分化严重,故C项错误;两宋积贫积弱的局面一直没有得到彻底的改变,故D项错误。 4.清承明制,仍设内阁,“凡承宣谕旨”,皆由内阁“传知各衙门抄录遵行”,而有关兵刑钱粮、地方民务以及官员的升迁、调任等文书,皆由内阁票拟,经皇帝裁定批红后交各部办理。这说明清朝内阁 A. 奏章票拟,掌握最高决策大权 B. 设于宫中,有分散相权的作用 C. 地位尊崇,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D. 上传下达,帮助皇帝监察百官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信息“‘凡承宣谕旨’,皆由内阁‘传知各衙门抄录遵行’,而有关兵刑

人大附中高一物理《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单元练习(北京).doc

人大附中高一年级物理《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单元练习 说明:本练习共三道大题,18 道小题,共 4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70 分钟。 一、本题共 12 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 题4 分,共 48 分。每小题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只要有选错的该小题不得分) 1. 在下列实例中,不计空气阻力,机械能不守恒的是() A .做斜抛运动的手榴弹B.沿竖直方向自由下落的物体 C .起重机将重物匀速吊起D.沿光滑竖直圆轨道运动的小球 2.当重力对物体做正功时,物体的() A .重力势能一定增加,动能一定减小B.重力势能一定减小,动能一定增 加 C .重力势能不一定减小,动能一定增加 D .重力势能一定减小,动能不一定 增加 3.质量为 m 的物体沿着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下滑,斜面倾角为θ,当它在竖直方 向下降的高度为h 时,重力的瞬时功率为() A . mg 2gh B.mg 2gh cos C. mg 2ghsin D.mg 2gh sin 4.质量不等,但有相同初动能的两个物体,在动摩擦因数相同的水平面上滑动至 停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v0 A .质量大的滑行距离大 B .质量小的滑行距离大 C .质量小的滑行时间短 D .它们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一样大

5.质量为 m的物体置于水平面上,在水平恒力 F 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前进了s 的距离,撤去力 F 后,物体又前进了s 的距离后停止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为 F/2 B.物体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为 F C .运动过程中物体的最大速度为Fs D .物体运动到位移中点时的速度最大m 6.质量为 m的小球从桌面上以速度v竖直向上抛出,桌面离地高度为h,小球能达到的最大离地高度为 H。若以桌面作为重力势能的零参考平面,如图所示, 不计空气阻力,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v A. 小球抛出时的机械能为mgh 1 mv2 H 2 h B. 小球在最高点的机械能为mgH C.小球在最高点的机械能为 1 mv2 2 D.小球落地时的机械能为mg(H-h) 7.将一物体以速度 v 从地面竖直上抛,取地面为零势能面,当物体运动到某高度 时,它的动 能恰为此时重力势能的一半,不计空气阻力,则这个高度为() A. v2 B. v2 C. v 2 D. v 2 g 2g 3g 4g 8.如图所示,小球在竖直向下的力 F 作用下,将竖直轻弹簧压缩。将力 F 撤去,小球 将向上弹起并离开弹簧,直到速度为零时为止,则小球在上 升过程中 ①小球的动能先增大后减小②小球在离开弹簧时动能 最大 ③小球动能最大时弹性势能为零④小球动能减为零时,重力势能最大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真题

高三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一、单选题。 1. 马克思在称赞巴黎公社的领导者时说:“这些勤务员经常是在公众监督之下进行工作的。”他们“公开地老老实实地办事……在众目睽睽之下进行活动,不自命为绝对正确,没有文牍主义的敷衍拖拉作风,不耻于承认和改正错误。”对以上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A .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天赋人权的思想 B . 说明公社领导人的权力制约与民主作风 C . 表明国家政权机关已变为“社会公仆” D . 体现了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 2. 在西周分封制下,被嫡长子继承制排除在王位继承以外的众王子弟,获得了新建诸侯国的权力,更得到一般宗族子弟绝不会出现的各种政治特权。材料表明西周分封制() A . 强化了王室间的血缘纽带 B . 推动了王室宗族迅速分化 C . 有效缓和了各诸侯国矛盾 D . 实现了地方对中央的拱卫 3. 1938年,布哈林(当时任共产国际技委会主席)在中共六大上说,红军应该“分散到各个地力经相当的时间,再转一个地方,到这个地力在一些时间。杀一杀土豪劣绅,吃一吃饭,喝一喝鸡汤,再到另一个地方,照样杀土豪吃鸡,过了相当时向再前进”这说明布哈林() A . 要求重视农村根据地和红军的建设 B . 指明了中国革命正确道路 C . 认识到动员农民阶级力量的重要性 D . 反对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 4. 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都曾大规模对外扩张,在此过程中,罗马不断扩大公民权

的授予范围,而雅典则严格将公民资格限制在雅典本地居民范围内。这种差异() A . 是罗马扩张迅速的根本原因 B . 促使罗马帝国进一步完善法律建设 C . 保障了雅典公民的紧密团结 D . 使罗马公民的权利比雅典更加广泛 5. 公元前242年,罗马设立了外事裁判官,裁判官审案时从罗马古老的“信义”观念出发,认为无论是罗马人还是异邦人出于善意的行为都应该且能够得到保护,确立并认可了一系列新的契约法律关系。罗马法的这一发展() A . 树立了各民族间的交易法则 B . 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 . 说明当时民族矛盾日渐消失 D . 对私产作出了合法保护 6. 15世纪末16世纪初,罗马教会加强了对德意志的掠夺。罗马教廷每年从德意志搜刮的财富达到30万古尔登(货币单位),相当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每年税收额的20倍。德意志成为教会榨取最严重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A . 德意志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B . 教会是德意志最大的封建主 C . 德意志社会各种矛盾的激化 D . 德意志缺乏统一的中央集权 7. “延安县中四乡在进行普选运动时,在两个村里,有个别群众提出一个地主当乡长,因他识字。当时该乡的群众知道他表现不好,都不愿选举他。大家主张要选能代表群众利益的人当乡长,不要以识字多少为原则。结果地主落了选。”材料所述现象() A . 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B . 反映出地主不受农民欢迎 C . 反映当地群众已经有了民主的意识 D . 证明延安实行了普选的民主选举制度 8. 1935年起,蒋介石在国内外通过三条渠道寻找共产党进行秘密接触:一是由曾养甫、谌小岑出面,通过翦伯赞、吕振羽与中国共产党北方局以及长江局代表谈判。二是通过宋庆龄、宋子文派以牧师身份活动的中国共产党党员董健吾秘密到达陕北,向中共中央转达国民党要求谈判的信息。三是令驻苏武官邓文仪找中国共产党驻共产

北京市海淀区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历史试题 本试卷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试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记载:“(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郑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郑庄公的臣下)射王(周王)中肩。”这一事件反映的是 A.武王克商 B.平王东迁 C.王室衰微 D.诸侯争霸 2.确定以下地图所反映的年代顺序 A.②①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①③② D.②①④③ 3.《礼记·王制》记载“田里不鬻(yù,卖)”。这种土地制度存在于 A.夏商时期至西周时期 B.夏商时期到秦朝时期 C.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 D.战国时期到秦汉时期 4.清代考据学家章学诚《校雠通义》(雠,chóu,校对)中说:“后世文字,必溯源于六艺,六艺非孔氏之书,乃《周官》之旧典也。《易》掌太卜,《书》掌外史,《礼》在宗伯,《乐》

隶司乐,《诗》颂于太师,《春秋》存乎国史。”这段文字揭示的社会文化状况是 A.有教无类 B.学在官府 C.私学兴起 D.百家争鸣 5.《史记》载:“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孟子发扬孔子思想提出的主张是A.民贵君轻 B.人定胜天 C.克已复礼 D.仁者爱人 6.李白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以下各项与李白诗句相关的是 A.“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尚)农除末,黔首是富” B.“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 C.“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 D.“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以暴虐为天下始” 7.秦朝的文化政策,对后世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A.“废分封行郡县”,加强了中央集权 B.“一法度衡石丈尺”,促进经济发展 C.“禁毁诗书,以吏为师”,统一思想 D.“书同文字”,提升了民族的认同感 8.贾谊在《治安策》中指出:“高皇帝(汉高祖刘邦)以明圣威武,即天子位,割膏腴之地,以王诸公,多者百余城,少者乃三四十县,惠至渥(wò,优厚)也。然其后十年之间,反者九起。”由此,贾谊建议汉文帝 A.实行“推恩令” B.巩固汉初分封的格局 C.削弱地方封国势力 D.实行郡县制加强集权 9.北魏的统治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下列相关表述正确的是 A.分配北方无主土地恢复小农经济 B.刊印《齐民要术》推广生产经验 C.在黄河和长江流域兴修水利工程 D.创制翻车以提高农业灌溉的效率 10.唐太宗曾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为此,唐太宗 A.选用廉吏,“不避亲仇” B.科举选官,“咸尽其才” C.轻徭薄赋,“宽仁慎刑” D.对北方民族,“爱之如一” 11.下表中,历史现象与原因的逻辑关系对应准确的是 12.“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故财已匮而枢密院益兵不已,民已

2018-2019北京人大附中高三生物热身试题

2019北京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高三考前热身生物 2019.5.26 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心肌细胞有较多的线粒体 B.浆细胞有发达的高尔基体 C.大肠杆菌没有任何细胞器 D.根尖成熟区细胞有大液泡 2.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该菌产生的蛋白类毒素严重破坏人的神经系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脱毒后的破伤风毒素可制成疫苗 B,吞噬细胞可特异性清除该菌 C,效应T细胞可直接结合该菌 D,抗破伤风毒素只能用于预防该病 3. 猴面包树根系发达、树干粗壮高大,木质疏松如海绵,旱季时树叶完全脱落,雨季大量吸水,迅速长叶开花结果,花在夜间开放,吸引果蝠等动物传粉。猴面包树的果实是猴子等动物喜爱的食物,树干中的水分也可以被动物取用,使其获得“热带草原生命之树”的美誉。由此无法推断出 A,热带草原的季节性变化引起猴面包树产生有利变异 B,落叶使猴面包树的水分散失减少,有利于其度过旱季 C,猴面包树的开花时间是果蝠等传粉动物选择的结果 D,猴子等动物的取食行为可以帮助猴面包树传播种子 4. 下列实验所用试剂及其目的对应合理的是 A,用清水洗去花生子叶表面的苏丹IIIB,用盐酸使植物根尖细胞分离 C,用龙胆紫鉴定粗提取的DNA D,用蒸馏水对菌液进行梯度稀释 5.我国科学家应用家鸡作为转基因生物反应器通过卵清获得药用蛋白。重组质粒以及利用目的基因设计引物进行PCR检测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构建重组质粒时应使用限制酶 Smal I与 ECOR V切割人源目的基因 B.受体细胞中若观察到绿色荧光,表明目的基因导入成功并表达 C. 转基因家鸡的不同组织细胞中均能够表达目的基因生产药用蛋白 D. 4、5号个体电泳结果说明目的基因成功导入并能在亲子代间遗传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题 (22)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题23 这一变革将把世界上那种旧的、不合适的,以及散播无知、贫穷、个人竞争、内讧和民族战争的丑恶制度连根铲除并彻底消灭。将以合乎理想的社会制度来代替它……创立这一制度可以用说服的办法,使政府相信这一制度的原则完全是真理。 ——欧文《人类思想和实践中的革命或走向理性的社会》 1.之所以出现以上材料中的思想,最主要的客观原因是 A.工业革命的进行及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B.工人阶级的壮大 C.资本主义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 D.早期社会主义思想家的启蒙 2.1824年,欧文在美国购买了3万英亩土地,建立了许多“公社”,实行人人劳动、按需分配的制度。然而,这些“公社”不久就瓦解了。其根本原因是 A.社员们思想觉悟太低 B人们不理解他的主张C.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D.缺乏大量的后续资金同一天下午他们打进了一家在桑尔附近的大工厂,……工人们掏毁了价值一万镑的成套机器,……他们不仅是要掏毁这几个地方的机器,他们还要准备去掏毁全英国的机器。 ——摘自《兰开夏事件(当事人的通信)》3.材料反映了当时英国工人斗争处于什么阶段? A.经济目标为主的自发斗争B.政治目标为主的自觉斗争 C.无斗争目标的盲目阶段 D.有科学的指导思想指导的经济斗争 4.在认识根源方面,出现这种斗争的主要原因是 A.没有认识到贫困的根源是资本主义制度本身 B.早期空想主义思想家的有力指导 C.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指导 D.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日益尖锐所以夺取政权已成为工人阶级的伟大义务,工人们似乎已经采取了这一点,因为运动已在英、德、法几国都同时活跃起来,并且同时采取了从政治上改组工人的政党的步骤。 ——摘自《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5.19世纪中期,无产阶级提出了“夺权”的主张,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A.马克思主义诞生并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B.工人阶级掌握了强大的武装 C.和平争取民主的努力证明行不通 D.国际间的无产阶级联合到达一个新的阶段 6.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是 A.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1870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C.1848年共产主义者同盟成立 D.1864年第一国际的成立 无产阶级夺取政权的斗争,从19世纪40年代就开始了。但1848年欧洲革命和1871年巴黎公社的革命斗争都失败了。在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马克思、恩格斯曾预言,新的革命高潮很快会到来,无产阶级终将获得最终胜利。但是1895年恩格斯又写到“历史表明,我们以及所有和我们有同样想法的人,都是不对的。历史清楚地表明,当时欧洲大陆经济发展的状况远没有成熟到可以铲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程度”。 7.恩格斯观察历史的主要着眼点是 A.生产力的发展水平B.阶级斗争的推动力量 C.革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及时调整 D.无产阶级的解放要靠自己的斗争 8.上图是我国为纪念国际上某一重大事件发行的一枚邮票,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分析该邮票的发行时间为 A.1990年B.1991年 C.1992年 D.1993年

高三理综(生物部分)3月模拟测试(一)试题

北京市人大附中2018届高三理综(生物部分)3月模拟测试(一)试 题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 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的核糖体是噬菌体衣壳蛋白合成的场所 B.醋酸杆菌的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C.蓝藻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D.黑藻的中心体可参与纺锤体的形成 2.某种着色性干皮症的致病原因是由于相关染色体DNA发生损伤后,未能完成下图所示的修 复过程。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 ...的是 A.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结构变异所致 B.酶Ⅰ或酶Ⅱ功能异常或缺失都可导致患病 C.完成过程③至少需要2种酶 D.该修复过程的场所是在细胞核中 3.某种果蝇野生型个体的翅为圆形。该种果蝇有两种纯合的突变品系,一种为椭圆形翅,另 一种为镰刀形翅。将这三种果蝇相互杂交得到下表所示结果。据此判断不合理 ...的是 亲本F1 杂交 雌蝇雄蝇雌蝇雄蝇 1 镰刀形圆形镰刀形镰刀形 2 圆形镰刀形镰刀形圆形 3 镰刀形椭圆形椭圆形镰刀形 A.镰刀形相对于圆形为显性 B.控制翅形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C.镰刀形相对于椭圆形为显性 D.F1椭圆形与圆形杂交可产生镰刀形后代

4.我国华北地区常见绿色开花植物丝兰,除了丝兰蛾再没有其它传粉者。一种丝兰蛾只拜访一种丝兰的花朵,丝兰蛾幼虫在其它任何地方都不能生长。在授粉期间,雌蛾进入丝兰花朵中,用产卵器切割子房壁并将卵产于其内,每产下一粒卵雌蛾都会爬到雌蕊顶部在柱头上洒下一点花粉,又从花药上刮下一些花粉补充到所携带的花粉球上。如此产下1~15粒卵后, 再飞向另一朵花继续产卵。根据上述资料分析,无法 ..推断出 A.丝兰花的结构特点和丝兰蛾的生活习性的形成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B.丝兰蛾幼虫寄生在丝兰子房中导致丝兰种子无法形成 C.丝兰种群数量与丝兰蛾种群数量的变化呈现相同的波动趋势 D.丝兰与丝兰蛾之间是一种互利共生关系 5.下列关于高中生物学实验的相关叙述,不正确 ...的是 A.泡菜制作的过程中,乳酸菌能在缺氧条件下产生乳酸 B.运用植物细胞质壁分离的原理,可估测某作物新品种的细胞液浓度 C.调查人群中白化病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系中多调查几代,以减少误差 D.常取大蒜幼苗根尖做临时装片,用碱性染料染色可观察染色体 29.(16分) 白假丝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在正常人体中数量少,当机体免疫功能下降时会大量繁殖并引发感染性疾病。科研人员用小鼠进行了系列实验,研究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后所起的免疫过程。 (1)白假丝酵母菌的同化作用是,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是。 (2)实验一:用的白假丝酵母菌分别感染野生型和JNK(一种蛋白激酶)基因敲除小鼠,记录感染后小鼠存活情况并检测体内该菌的数量,结果如下。图1表 明,,根据图2分析,出现图1结果的原因 是。

高三历史期中试卷分析

高三历史期中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卷情况分析 本次期中试卷满分100分,选择题50道,共50分。材料题3组,共5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试题考查的方向侧重于基本的知识和基本技能。非选择题侧重于学生理解能力的考察,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有一定涉及。 试卷主要考查了高中历史必修一的主干知识。本次考试重点考核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加大对学生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及价值观方面的考核力度。同时,命题中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全面考查历史学科能力,糅合多种史学研究方法。试题体现了“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新思路”的特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概括论证的能力。突出学科基础知识、基本能力,注重学科基本思想和方法,试题难易适当,没有偏题、怪题。 具体而言,通过本次考试着重从能力提升角度下手进行命题。从选择题来看,试卷通过大段鲜活史料营造全新历史情境,注重考查学生在新的历史情境下,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理解、分析、评价、论证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全方位地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单靠读熟背透已不能再取得理想成绩。从主观题来看,材料分析题成为最主流的考查题型,而且材料的篇幅越来越长。这就要求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阅读材料,并根据题意对材料进行分层、提炼、概括并组织答案。 从命题来源来讲,本次期中考试主要选取的历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为主,结合一轮复习特点加入一部分基础知识的考查。其中高考真题部分重点选取全国卷和天津卷的经典题目组成,辅以江苏、浙江、安徽等东部省份的题目,其主要用意在于让学生通过这次考试熟悉天津高考的命题特点,同时把握全国整体高考历史思维的大方向,做到一定程度的难易结合。同时着重挑选对文本解读能力有所提升的材料分析题,用大量新材料和新情景来让学生全面认识历史事件,尽可能让学生既不脱离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做到教材知识与材料内容的整合与呼应。 二、学生考试情况及原因分析 本次考试总体平均分如图所示: 分析:与以往相比成绩有所下降,一方面较之过往考试,本次考试总体难度有所增加,结合

海淀区2019届高三期中历史试题及答案(官方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历史 2018.11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 本部分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西周时期,政府设有专门的官职“媒氏”,督促男女婚嫁,并且规定男子最晚30岁娶妻,女子最晚20岁出嫁。政府如此规定的目的是 A.鼓励婚姻自由 B.促进人口增长 C.加强基层控制 D.实行重农抑商2.春秋争霸战争期间,山东诸小国为齐国所并,河北、山西诸小国为晋国所并,江淮、汉水诸小国为楚国所并,西北诸小国为秦国所并。这一历史进程造成了 A.县制普遍取代封邑 B.世卿世禄制被废除 C.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D.区域性的局部统一 3.商鞅曾向秦孝公建议:招揽三晋农民归附秦国耕种,免除他们三代的徭役,不服兵役;开垦山坡、洼湿之地,十年不收赋税。这一建议的意图是 A.打击贵族势力 B.增强经济实力 C.贯彻仁政思想 D.扩展秦国疆域 4.《史记·河渠书》对中国古代某水利工程记载道: “渠就,用注填阏(淤)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 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 卒并诸侯。”此水利工程位于右图中 A.① B.②

C.③ D.④ 5.《孟子》云:“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是故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据此可知孟子主张 A.克己复礼以稳定社会 B.以严刑峻法维护统治 C.保证农民的土地财产 D.以礼仪彰显人的善性 6.史书记载,秦的御史大夫“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有学者认为“副”在古代有剖开、分割之意,据此意解“副丞相”者,有分割丞相权力的作用。该学者认为,设置御史大夫的目的为 A.制约丞相权力,维护君主专制 B.强化思想控制,防止地方分权 C.扩大丞相权力,提高行政效率 D.担任侍从顾问,协助批阅奏章7.《汉书·高帝纪》载,刘邦令“举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帅众为善,置以为三老”,“择乡三老一人为县三老,与县令丞尉以事相教,复勿(免除)徭戍。以十月赐酒肉”。这一举措表明 A.儒学成为主流思想 B.注重推行道德教化 C.官府建立养老机制 D.统治思想转向有为 8.中国古代有立法保护耕牛的传统,秦汉时期皆立法严禁杀牛,魏晋南北朝时规定“非宗庙社稷之祭不得杀牛,犯者皆死”。这一现象表明 A.西周宗法制度尚存 B.注重保护生态平衡 C.农业受到官府重视 D.立法过于严苛细密 9.汉高祖刘邦之后,开始“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惠帝时,

北京市海淀区人大附中2020届一模模拟练习 生物(含答案解析)(PDF版)

人大附中2019~2020学年度高三一模模拟练习 生物 命题人:王润英、杜军审卷人:吕继华 本卷共21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020.3.30 一、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每个小题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组成元素不同于其它三类物质的是() A.磷脂 B.蛋白质 C.RNA D.ATP 2.德国生理学家华尔柏在研究线粒体数量时,统计了某动物部分组织细胞中的线粒体数据, 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线粒体具有双层膜结构,其中产生能量最多的部位是基质 B.不同细胞的线粒体数量有差异与其执行不同的细胞功能有关 C.心肌细胞线粒体含量最多的原因是心肌消耗的能量多 D.表中数据可以看出线粒体的多少与细胞新陈代谢的强弱有关 3.研究发现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转运蛋白包括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且载体蛋白协助物质 进出细胞时可能消耗能量,也可能不消耗能量,而通道蛋白协助物质进出细胞时不消耗能量。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叙述,不合理的是() A.无转运蛋白参与的物质进出细胞方式都是自由扩散 B.Na+不能通过通道蛋白的协助逆浓度梯度运出细胞 C.在主动运输中协助物质进出细胞的蛋白质是载体蛋白 D.物质依靠通道蛋白进出细胞的方式属于被动运输 4.右图的数学模型能表示的生物学含义是 A.植物细胞液浓度随外界溶液浓度变化情况 B.H2O2分解速率随H2O2酶浓度变化的情况 C.细胞有氧呼吸强度随氧气浓度的变化情况 D.真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情况 5.下列关于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细胞质正在发生不均等分裂,则细胞中不一定有同源染色体 B.染色体组数加倍的同时可发生着丝点分裂或同源染色体分离 C.染色体和核DNA数目相等的时期,每条染色体上均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D.染色单体和核DNA数目相等的时期,可能发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6. A.白细胞的凋亡比红细胞快,这与白细胞吞噬病原体有关 B.癌细胞的无限增殖是由正常基因突变为原癌基因引起的 C.通常情况下,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细胞分裂能力越弱 D.小肠上皮细胞寿命最短,这与基因控制的凋亡有关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201912060242

2020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本试卷分为I卷(选择题)和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48分) 本部分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西周分封诸侯,在武王时期即已开始,大规模分封在成王和其子康王时期。康王之后,分封机会减少,太子以外的各子多留在朝中为卿、大夫。这反映康王之后的西周 A.宗法血缘纽带更加牢固 B.分封制度日益走向瓦解 C.王室成员受到严密防范 D.嫡庶长幼地位依然有别 2.《考工记》是记述先秦时期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据该书记载,春秋时期“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由此可知,当时的手工业A. 工艺分工日益精细 B. 产品种类非常丰富 C. 地域特色较为明显 D . 生产管理特别严格 3.东汉中后期,皇帝早卒者较多,嗣君年幼,外戚得以擅权;至嗣君成年,则依靠亲信宦官翦除外戚实力,宦官专权局面随之而起。由此,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局面出现。这主要是由于A.君主专制体制得到加强 B.外朝官僚机构作用弱化 C.君主软弱权臣有机可乘 D.豪强大族左右政治局势 4.武则天在其身后的千余年间,主要是受批判和责难的;新文化运动时期,她得到了较高的评价;建国后,史家对其评价有褒有贬,但是一分为二的分析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由此可知,历史人物的研究 A.视角不同导致结论有别B.时间愈久真相愈加清晰 C.观点越多越易达成共识D.需要迎合特定政治要求 5.宋代官员的选任,有科举取士、恩荫补官、学校考选、吏员出职、杂色补官以及摄官转正等途径。当时多数官员是以科举和恩荫补官入仕,其中又以后者居多,相对于进士出身者,这些人被认为“无出身”,在任官升迁等方面受到诸多限制,少有能跻身高层者。这表明,宋代选官

2015年北京市海淀区高三第一学期期末历史试题及答案

海淀区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历史2015.1 本试题共8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题1.5分,共48分) 1.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五四运动后比较全面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文章是() A.《法俄革命之比较》B.《庶民的胜利》C.《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2.《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最早刊于1927年3月5日出版的中共湖南省委机关刊物《战士》周报。此时中国的时局是() A.国共开始合作,黄埔军校建立B.北伐胜利进军,工农运动蓬勃发展 C.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失败D.中国共产党确定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3.周恩来说:“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现在,我们起义成功了。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这句话中的“起义”是指() A.南昌起义B.秋收起义C.百色起义D.广州起义4.下列两幅地图反映的战争态势分别属于抗日战争的() A.防御阶段;防御阶段B.防御阶段;相持阶段C.相持阶段;相持阶段D.相持阶段;反攻阶段 5.为下表加一个相符的主题,方框内应该填写() A.中国坚持长期抗战提高了国际地位B.中国在抗战中参加各国际组织的活动 C.中国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彻底胜利D.中国赢得百年来反侵略战争的完全胜利 6.历史地图承载了丰富的信息。图3所反映的是() A.粉碎国民党全面进攻B.解放军开始战略反攻C.战略决战全面展开D.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7.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这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 A.建立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B.讨论成立新中国的问题C.制定国民经济恢复的方针D.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195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这一法规的实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①推动建国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②有利于新中国的工业建设③加速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进程④能够改善农民的物质生活9.20世纪50年代中期,新中国外交领域的进展表现在() A.实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B.推行外交“三大政策” C.步入世界外交舞台D.积极参加“不结盟运动” 10.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定,从1961年起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其中“调整”的对象是() A.中共八大提出的经济建设方针B.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的关系 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D.国民经济各部门失调的比例关系 11.属于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时期(1956—1966)的科技成就有() A.成功研制出“银河”1号巨型计算机B.杂交水稻——“南优”2号选育成功 C.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D.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 12.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是因为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①确立了实事求是的原则②冲破“两个凡是”的思想禁锢③系统纠正了“文革”错误④推动教育战线的全面拨乱反正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