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猪场污染治理项目管理和实施计划
- 格式:docx
- 大小:19.49 KB
- 文档页数:2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猪场环境卫生管理,提高猪场生产水平,保障猪场生产安全,确保猪肉质量和食品安全,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环境卫生管理责任1、猪场负责人为环境卫生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必须牢固树立环境卫生责任意识,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切实把大局和全局放在第一位,确保环境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
2、各部门主管要严格落实环境卫生管理制度,切实做好各项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并严格按照规定办事,确保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有序进行。
3、环境卫生管理人员要密切配合各部门主管,认真履行管理职责,全力做好环境卫生管理服务工作。
4、全体员工须自觉遵守环境卫生管理规定,严禁违反环境卫生规定。
五、环境卫生管理制度1、猪场环境卫生管理规定0)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国家、地方和行业标准的要求。
1)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要根据猪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环境卫生管理办法。
2)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要根据猪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制定环境卫生管理计划,并确保能够得到正确并且及时地执行。
3) 所有环境卫生管理计划应符合国家、地方和行业的相关要求。
4)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应有正确有效的记录,以便于监督检查。
2、环境卫生管理的范围1)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范围应包括猪场所有生产、生活、办公、仓储、设施等场所和设备;2) 应包括猪场进出口、封闭、通风、消毒等设施和过程;3) 应包括猪场噪音、气味、废水、废渣、废气、废排物、危险物质的管理;4) 应包括环境卫生管理的人员、培训、使用、检验等方面。
3、环境卫生管理的要求1)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必须消灭或控制所有可能影响猪场生产的噪音、气味、废水、废渣等环境问题,确保猪场环境安全可靠。
2)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必须对环境进行定期检测,以判定是否需要消灭或控制可能对猪场生产造成影响的各种环境问题。
3)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应建立健全相关的管理制度,确保环境卫生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4) 猪场环境卫生管理应加强对环境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并鼓励员工参加各种环境卫生管理工作。
猪场生物安全项目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做好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工作,保障猪场的生物安全,提高养猪场生产效益和抵御生物安全风险的能力,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猪场生产生活区域,包括员工、供应商、访客等所有在生产生活区域内的人员。
第三条生物安全项目管理制度是指通过规范和管理猪场生物安全管理活动,减少疾病传播风险,确保猪场生产的稳定性和健康性。
第四条生物安全项目管理制度是猪场管理者的责任,管理者要对猪场生物安全项目管理制度的实施、执行、检查和监督负全面责任。
第五条猪场生物安全项目管理制度是猪场日常管理工作的基础,各级部门都要遵守该管理制度。
第六条猪场组织要严格遵守猪场生物安全管理制度,实行制度化管理,严格落实各项制度要求。
第七条猪场生物安全项目管理制度包括技术管理、人员管理、设施管理等内容,全面保障猪场生物安全。
第八条猪场生物安全项目管理制度的修订和调整由猪场管理者商讨,经猪场管理者批准后执行。
第二章技术管理第九条猪场生物安全项目管理制度要求保证猪场内的环境卫生,并实行全面的消毒管理,确保猪场无病毒传染灶。
第十条猪场要对饲料、饮水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确保饲料、饮水不受污染。
第十一条猪场要落实隔离带制度,对外来猪类、人员等进行严格的隔离管理,确保猪场不受外来病毒传染。
第十二条猪场要进行全面的疫苗接种,确保猪只生病率低、健壮。
第十三条猪场要做好病死动物处理工作,及时对病死动物进行处理,防止传染疫病。
第十四条猪场要定期进行生物安全检测,确保猪场不受生物环境威胁。
第十五条猪场要进行全面的病害防治工作,确保不同病害不传染。
第十六条猪场要进行全面的卫生整治,确保猪场的生活区域环境卫生。
第三章人员管理第十七条猪场要对员工进行生物安全培训,确保员工对生物安全工作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
第十八条猪场要对员工进行定期的身体检查,确保员工能够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
第十九条猪场要对员工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确保员工上岗前具备良好的工作技能。
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方案范文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精神,促进我市畜禽养殖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的原则,坚持治旧控新、疏堵结合、建管监并举,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科技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全市畜禽养殖业进行科学、规范管理,有效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切实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二、治理范围全市所有生猪养殖场、群众反映强烈的其它畜禽养殖户和畜禽散养密集区。
三、基本原则(一)属地管理的原则。
畜禽养殖粪污治理由各镇乡、园区组织对辖区内畜禽养殖污染实施治理。
(二)企业主体的原则。
各个畜禽养殖场主是治污主体,必须切实承担治理责任,强化污染治理投入。
(三)分类指导的原则。
按照不同畜禽品种、饲养规模和分布区域,分类探索粪污综合治理方式方法,科学确定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综合治理模式。
(四)源头控制的原则。
对现有畜禽养殖场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实现达标排放或综合利用;对新建畜禽养殖企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四、时间部署治理工作分三年实施。
20xx年着重对水源保护区、环境敏感区,以及距离居民较近、污染较重、群众反映强烈的养殖场实施治理,治理量占全市总养殖场数量的40%以上。
20xx年、20xx年分别治理全市总养殖场数量的30%左右。
五、治理方式(一)改造粪污输送及排水系统。
1.实行雨污分离。
各养殖户须通过改造排水系统,实行雨水、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分离。
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应采用封闭管道式,不得采取明沟或暗渠布设,彻底避免雨污合流,实现废水减量化。
2.实行干湿分离。
各养殖户杜绝水冲粪和水泡粪做法,做到干化清粪、集中堆积。
根据饲养规模、生产条件和对干粪的.利用方式,建造相配套容积的“防雨、防渗、防漏”的堆粪场所,堆积发酵,发酵后的粪肥要全部还田,有效防止粪污造成的环境污染。
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实施方案
首先,应加强畜禽养殖场的规划管理。
对于新建的畜禽养殖场,应通过严格的
环评程序,确定合理的选址和规模,避免过度集中和规模扩大。
对于已有的养殖场,要严格执行规划许可制度,对不符合规划要求的养殖场进行整治或关闭,确保养殖场的合理分布和规模控制。
其次,要加强畜禽养殖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
养殖废弃物是养殖污染的主要来
源之一,应采取科学有效的处理方法,如生物发酵、厌氧消化、有机肥料化等,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鼓励养殖场开展循环经济,将废弃物作为生产原料进行再利用,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另外,还要加强畜禽粪污的处理和利用。
畜禽粪污是养殖污染的另一重要来源,应加强粪污的收集、储存和处理工作,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技术,如沼气发电、生物气化等,将粪污转化为清洁能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同时,鼓励农户将粪污用于农田施肥,提高土壤肥力,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最后,要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监管和执法。
加强对畜禽养殖场的日常监管,严格
执行环保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的养殖场依法进行处罚,确保环境的整洁和生态的平衡。
同时,要加强对养殖场技术水平的培训和指导,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养殖的生产效率和环保水平。
总之,防治畜禽养殖污染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农户共同努力。
只有加强规划管理、废弃物处理、粪污利用和环境监管,才能有效防治畜禽养殖污染,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各级政府和养殖企业能够认真贯彻实施方案,共同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实施方案模版一、工作目标通过综合整治,合理开发与利用农业资源,有效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我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要求根据畜禽养殖场养殖规模数量、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对周围环境影响的程度进行综合整治。
(一)城区禁养区内的养殖场,对水源污染严重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在~年底前停止养殖,其他的应在~年___月___日前停止养殖。
(二)禁建区内养殖场建设污染物处理设施,在~年___月___日前全部达标排放。
(三)加强对禁建区内监控,禁建区内不得出现新的养殖常三、工作职责(一)成立县畜禽养殖业污染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县农业局、环保局、国土资源局、城乡规划建设局和各乡(镇)人民政府、栖山管理局为小组成员单位,具体负责综合整治工作。
(二)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
1.县农业局:(1)负责养殖场污染整治的牵头工作。
(2)推广先进的规模化畜禽养殖技术,发展“猪—沼—果”等形式的立体生态农业,提高农业生态经济效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2.县环境保护局:(1)积极配合开展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
(2)检查督促禁养区内养殖场按期关停;指导督促禁建区内的养殖场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开展养殖场污物排放监控,对于超过排放标准的,要求限期达标。
(3)抓好新、改、扩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的环境影响评价的审批、排污申报登记工作;加强对新建养猪场执行“三同时”制度进行监督检查。
(4)受理、处理养殖场污染事件。
3.县国土资源局:(1)积极协助开展养殖场污染治理工作。
(2)按有关法律法规办理新、扩、改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土地使用手续。
4.县城乡规划建设局:(1)做好违章搭建养殖场所的整治。
(2)积极协助县农业部门开展养殖场污染整治工作。
5.各乡(镇)人民政府,栖山管理局:(1)___对本辖区内禁养区、禁建区的养殖场情况进行摸底。
(2)开展有关污染整治法规宣传教育。
畜禽养殖治理整治实施方案畜禽养殖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人口结构的变化,畜禽养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我国制定了畜禽养殖治理整治实施方案。
首先,针对畜禽养殖业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实施方案提出了严格的环保要求。
要求畜禽养殖场所必须建立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严格控制养殖废水的排放,减少对周边水质的影响。
同时,对养殖废弃物的处理也提出了明确要求,鼓励采用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减少对土壤和空气的污染。
其次,针对畜禽养殖业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实施方案提出了严格的养殖管理要求。
要求养殖场所必须严格执行动物防疫制度,加强对养殖动物的养护和管理,确保畜禽产品的质量安全。
同时,加强对饲料和兽药的管理,严禁使用禁用药物和添加违禁物质,保障畜禽产品的安全卫生。
此外,实施方案还提出了加强畜禽养殖场所规划管理的要求。
要求各地加强对养殖场所的规划审批,严格控制养殖场所的选址和规模,避免过度集中和超标养殖。
同时,鼓励推动畜禽养殖业的产业化发展,引导养殖场所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建设,提高养殖效益的同时减少环境压力。
最后,实施方案还提出了加强监督检查和法律法规的落实要求。
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加强对养殖场所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同时,鼓励社会各界加强对畜禽养殖业的监督,提高行业自律意识,共同维护畜禽养殖业的良好形象。
总之,畜禽养殖治理整治实施方案的出台,对促进畜禽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保障农产品质量和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各级政府部门和养殖业相关人员应严格执行方案要求,共同努力,推动畜禽养殖业迈向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
百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放扰民监理措施
标题:百万头生猪养殖建设项目扰民监理措施
内容:
近年来,我国生猪养殖业获得了较快发展,但也出现了一些环境污染和扰民问题。
为确保百万头生猪养殖项目的顺利实施,减少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特制定本监理措施。
一、加强环保监理,控制污染排放
(一)严格执行环评及排污许可证规定,配套建设污水、废气、噪音等治理设施。
污水要达到排放标准后方可排入市政管网或当地河流。
(二)加强对养殖场内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
定期组织检测,确保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三)严禁向周边环境乱排放未经处理的养殖污水、粪便等废弃物。
二、控制养殖场内臭味影响
(一)选址时应充分考虑距离居民区的距离,避免影响居民正常生活。
(二)加强养殖场内清洁卫生,定期清理粪污,避免产生大量臭味。
(三)采取科学合理的喂料方案,控制养殖废气产生。
三、处理好与周边居民的关系
(一)加强安全管理,严格门禁,避免生猪逃逸等事故影响居民。
(二)建立投诉受理机制,耐心解决居民合理关切。
(三)开展定期宣传教育,增进居民对现代养殖的理解与支持。
(四)积极参与地方公益事业,与村民建立良好关系。
四、加强监理工作
(一)项目环保监理单位要严格按规范要求开展监理工作。
(二)养殖业主单位要全面配合监理工作,及时整改。
(三)加强部门联动,形成监管合力,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通过加强监理和全面落实各项措施,将努力将生猪养殖项目的环境影响降到最低,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实现项目顺利实施和保护民生环境的“双赢”。
养猪项目计划书一、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养猪业逐渐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行业。
养猪不仅可以提供丰富的肉类产品,还可以为农户提供丰厚的经济收益。
因此,我们决定开展养猪项目,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
二、项目目标。
1. 建立健康、科学的养猪场,确保猪只的生长环境和饲养条件达到国家卫生标准;2. 提供优质的猪肉产品,满足市场需求;3. 带动当地农民就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三、项目内容。
1. 场地选址,选择空气清新、水源充足、交通便利的地段建立养猪场;2. 设施建设,建造适宜的猪舍和饲养场所,配备科学的饲养设备;3. 养殖管理,制定科学的饲养计划,保证猪只的健康成长;4. 疫病防控,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体系,确保猪只健康;5. 市场销售,建立健全的销售渠道,推广优质的猪肉产品。
四、项目实施。
1. 场地选址,对周边环境进行调研,选择适宜的地段进行场地选址;2. 设施建设,根据养猪场规划设计,进行设施建设;3. 养殖管理,招聘专业兽医和饲养员,制定科学的养殖管理方案;4. 疫病防控,购买优质的疫苗和药品,建立疫病监测系统;5. 市场销售,与当地超市和餐饮店合作,推广销售优质的猪肉产品。
五、项目预期效益。
1. 经济效益,预计项目建成后,年产猪肉达到5000吨,年销售收入达到5000万元;2. 社会效益,带动周边农户就业,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3. 环境效益,科学的养殖管理和疫病防控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六、项目风险及对策。
1. 疫病风险,建立健全的疫病防控体系,定期对猪只进行体检和疫苗接种;2. 市场风险,多渠道推广销售,降低市场风险;3. 自然灾害风险,建立应急预案,确保猪只和设施的安全。
七、项目总结。
养猪项目是一个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产业,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合理的运营,可以为农户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同时也可以满足市场对优质猪肉的需求。
我们将秉承“科学养殖、质量优先”的理念,努力打造一个健康、安全的养猪品牌,为社会健康和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养猪场实施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猪舍的窗户,洒在刚出生的小猪身上,一片生机勃勃。
我坐在办公室里,十年的方案写作经验让我对养猪场的实施方案有了清晰的思路。
下面,就让我以意识流的方式,为大家详细阐述这个方案。
一、项目背景我国是农业大国,养猪业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猪肉的需求量逐年增加。
然而,传统的养猪模式存在环境污染、疫病防控困难等问题。
因此,发展现代化养猪场,提高养殖效益,已成为我国养猪业的必然趋势。
二、项目目标1.建设一个集养殖、环保、科研、观光于一体的现代化养猪场。
2.实现年出栏生猪10万头,带动周边农民增收。
3.降低环境污染,提高养殖效益。
三、项目实施方案1.养殖区规划养殖区分为育肥区、繁殖区、保育区三个部分。
育肥区主要负责育肥猪的养殖,繁殖区主要负责母猪的繁殖和仔猪的出生,保育区主要负责仔猪的保育。
(1)育肥区:采用自动化饲喂系统,提高饲养效率。
猪舍内安装温度、湿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变化,确保猪只健康成长。
(2)繁殖区: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提高繁殖率。
设立兽医室,定期对母猪进行体检,确保繁殖成功率。
(3)保育区:采用早期断奶技术,减少仔猪死亡率。
设立保温箱,确保仔猪在寒冷季节的生长。
2.环保措施(1)粪便处理:采用生物发酵技术,将猪粪发酵成有机肥,用于周边农田施肥。
(2)污水处理:采用厌氧发酵+好氧处理技术,将养殖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3)绿化隔离:在猪场周边种植树木,形成绿化带,减少猪场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科研与培训(1)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养猪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
(2)设立科研实验室,开展疫病防控、饲料研发等方面的研究。
4.观光旅游(1)打造特色养猪体验区,让游客亲身体验养猪的乐趣。
(2)设立农家乐,提供特色餐饮、住宿服务。
四、项目预算1.养殖区建设:1000万元2.环保设施:500万元3.科研与培训:300万元4.观光旅游:200万元总计:2000万元五、项目实施步骤1.完成项目可行性研究。
XX市XX区XX养猪场粪污治理工程实施方案XX监测所XX市规模畜禽养殖场环境污染控制技术工程中心二零一七年四月目录第一章工程概述.........................................................................................................................- 1 -1.1 项目名称........................................................................................................................- 1 -1.2 项目建设单位................................................................................................................- 1 -1.3 项目建设地点................................................................................................................- 1 -1.4 项目完成时间................................................................................................................- 1 -1.5 编制依据........................................................................................................................- 1 -1.6 编制原则........................................................................................................................- 2 -1.7 编制范围........................................................................................................................- 2 -1.8 具体研究内容................................................................................................................- 2 - 第二章工艺方案.........................................................................................................................- 3 -2.1 企业概况........................................................................................................................- 3 -2.2 工程建设指标分析........................................................................................................- 3 -2.3 粪污分析........................................................................................................................- 4 -2.4 工艺路线选择原则........................................................................................................- 4 -2.5 工艺设计........................................................................................................................- 5 -2.5.1 工艺流程.............................................................................................................- 5 -2.5.2 工艺说明.............................................................................................................- 6 - 第三章工程建设方案.................................................................................................................- 1 -3.1 土建工程........................................................................................................................- 1 -3.1.1 集污暗管.............................................................................................................- 1 -3.1.2 集污池.................................................................................................................- 2 -3.1.3 堆粪棚.................................................................................................................- 3 -3.1.4道路硬化..............................................................................................................- 4 -3.1.5 集污暗渠.............................................................................................................- 4 -3.2 总图布置........................................................................................................................- 5 - 第四章环境保护和安全生产.....................................................................................................- 6 -4.1 建设地区的环境现状....................................................................................................- 6 -4.2 项目拟采用的环境标准................................................................................................- 6 -4.3 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对策....................................................................................- 6 -4.4 项目运行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及治理对策................................................................- 7 - 第五章工程风险分析.................................................................................................................- 8 - 第六章结论与建议.....................................................................................................................- 9 -6.1 结论 ...............................................................................................................................- 9 -6.2 建议 ...............................................................................................................................- 9 -第一章工程概述1.1 项目名称XX市XX区XX养猪场粪污处理工程1.2 项目建设单位XX市XX区XX养猪场1.3 项目建设地点XX区XX1.4 项目完成时间2017年10月31日1.5 编制依据(1)《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643号国务院令,2014年1月1日实施)(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第253 号国务院令)(3)《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596-2001)(4)《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 497-2009)(5)《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NYT 1222-2006)(6)《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151 号)(7)《畜禽粪便贮存设施设计要求》(GB/T 27622-2011)(8)《畜禽养殖污水贮存设施设计要求》(GB/T 26624-2011)(9)《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 50014-2006)(10)《给水排水设计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第2版,2002年1月1日)(11)其他相关法规、规范、标准和要求(12)业主提供的基础资料和要求1.6 编制原则资源的有效利用和管理的高效、专业的纵、横向发展都是规划中建筑布置的重点考虑因素,因此本规划中将能共用的资源集中布置。
环境保护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畜牧业环境192019.6改革开放以来,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迅速发展,由此带来的畜禽粪便、污水、病死畜禽成为我国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
畜禽粪尿中存在大量的有机质,排放到自然环境分解成硫化氢、氨气、挥发性有机酸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养殖场的畜禽养殖粪尿随着地下水的渗透污染周围的河流,造成河流的氮、磷的富营养化,同时,畜禽废弃物中存在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可能会传播疾病,危害人畜公共安全。
有研究表明,一个2 000头猪场的环境污染程度相当于10万人口当量(宋秀杰,1996)。
据调查,1999年我国畜禽粪便产生量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2.4倍(孙鲁威,2002)。
粪尿中大量的致病性大肠杆菌、链球菌等,导致疾病的传播,影响养殖场生产水平(赵本领等,2007)。
由于大部分养殖场未能对畜禽粪便进行有效的处理和利用,畜禽养殖污染正迅速成为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为了满足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加强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已经成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畜禽养殖污染主要有畜禽粪便、污水、病死畜以及恶臭气体,主要表现在大气污染、水体和土壤污染、生物性污染等。
1 污染分类1.1 大气污染动物饲料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糖类等营养物质,在养殖过程中,经代谢产生大量的甲烷、硫化氢、氨气、挥发性有机酸、吲哚、臭粪素等恶臭物质,这些物质不仅降低畜禽生产性能,而且刺激呼吸道粘膜,引起人畜呼吸系统疾病。
有研究表明,氨气浓度达50mg/L时,仔猪增长率养殖场污染环节分析及治理办法宁良川(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饲用微生态研究所)下降12%(谷洁等,2004)。
1.2 水体污染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无机物和有机物,这些物质如不经过处理经过地表径流和农田渗透会对地下水、河流、湖泊造成严重的污染。
其中污水的氮、磷引起水质的富营养化,引发河流的赤潮等现象,含氮有机物可经过硝化细菌的作用产生NH 3、NO 3-、NO 2-等强致癌物等,加剧水质的恶化(艾应伟,1996),饲料添加剂中的重金属会污染水体造成生物富集。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实施方案____年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畜禽养殖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领域,但随着畜禽养殖规模的扩大和集约化生产模式的普及,畜禽养殖业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凸显。
为有效防治畜禽养殖业污染,我国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以下为____年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实施方案:一、加强环保意识教育宣传。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养殖户和相关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使其认识到污染防治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积极参与污染防治工作。
二、推动畜禽养殖业产业结构调整。
鼓励发展规模化养殖和现代化养殖方式,逐步淘汰落后的散养养殖模式,推动养殖业向清洁生产方向转变,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排放。
三、加强畜禽养殖业废弃物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推动养殖户建设规范的废弃物处理设施,加强对废弃物的收集、分类、处理和利用,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四、强化监管执法力度。
加大对畜禽养殖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对违法违规行为及时查处,确保养殖业的合规经营,保障环境质量。
五、鼓励技术创新和科研攻关。
加大科研投入,推动畜禽养殖业科技创新,研究开发清洁生产技术和环保设备,提高养殖业的生产效率和环保水平。
六、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
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社会组织等多方合作,形成合力,共同推动畜禽养殖业的污染防治工作。
七、加强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
建立健全畜禽养殖业环境风险评估机制,及时发现和预防环境风险,制定应急处置预案,一旦发生环境污染事件,能够迅速应对,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八、强化监督评估和问责机制。
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估机制,定期开展畜禽养殖业环境影响评估,对各项污染防治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对成效不明显或存在违规行为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
九、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
加强对畜禽养殖业环境信息的公开,提高社会公众对养殖业环境问题的关注度,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环境保护监督,促进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透明化和有效性。
生态循环养猪实施方案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生态养殖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生态循环养猪作为生态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提高养猪效益,还可以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就生态循环养猪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生态循环养猪的实施需要选择合适的场地。
优质的场地能够为养猪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同时也能够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选择场地时需要考虑土地的肥沃程度、水资源的充足程度以及周边环境的影响等因素,确保场地的选择符合生态循环养猪的要求。
其次,生态循环养猪的实施需要注重饲料的选择和管理。
合理的饲料选择和管理不仅可以提高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还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饲料选择上,可以采用生态饲料或者自主种植饲料的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降低对土壤和水源的污染。
在饲料管理上,可以采用定量喂养和科学配比的方式,避免浪费和污染。
此外,生态循环养猪的实施还需要注重疾病的预防和控制。
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是保障养猪健康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
可以采用定期体检、疫苗接种和环境卫生管理等方式,预防和控制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确保养猪的健康和生态环境的清洁。
最后,生态循环养猪的实施还需要注重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
养猪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和废水是对环境的一种污染,合理的处理和利用可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可以采用生物发酵、沼气发电、有机肥料生产等方式,将废弃物转化为资源,减少污染,实现循环利用。
综上所述,生态循环养猪的实施方案涉及场地选择、饲料管理、疾病预防控制和废弃物处理利用等多个方面。
只有在这些方面做到科学合理、全面细致,才能真正实现生态循环养猪的目标,提高养猪效益,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为生态循环养猪的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第二章废气、烟(粉)尘治理2.1 污染物排放分析由项目工艺流程可知,本项目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猪舍、猪粪堆场和污水处理站的臭气、饲料加工车间的粉尘,以及职工生活使用沼气作为燃料的燃烧废气。
职工生活使用沼气,沼气为清洁能源,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后主要为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影响小。
猪场所用饲料为成品颗粒料,无需进行粉碎,混合时产生的粉尘量很小,且影响范围很小,不会对区域大气环境产生影响。
因此,本项目主要大气污染物为无组织排放的NH3、H2S。
2.2 沼气治理方法本项目中厌氧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气量为174m3/d,沼气中主要成分为甲烷,还含有部分水蒸气和H2S,《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设计规范(1)》(NY/T 1222-2006)要求沼气经处理后甲烷含量55%以上、H2S含量小于20mg/m3,因此厌氧发酵产生的沼气需经过气水分离器脱水、干法脱硫塔脱硫和湿式储气柜储存后,才能利用和燃烧排放。
其处理过程的流程图如下图所示:(1)气水分离器:气水分离器内装有水平及竖直滤网,当沼气以一定的压力从装置上部以切线方式进入后,沼气在离心力作用下进行旋转,然后依次经过水平滤网及竖直滤网,促使沼气中的水蒸气与沼气分离,而后器内的水滴,沿内壁向下流动,而积存于装置底部并定期排除。
本项目中沼气产量为174m3/d,根据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选择符合要求且处理量最适宜的气水分离器,型号为AM-300型气水分离器,尺寸参数为Ø200×600 mm,处理量为200m3/d,分离效率可达95%。
(2)脱硫塔:脱硫塔选择干法脱硫,干法脱硫常用氧化铁作脱硫剂,在常温下沼气通过脱硫机床层,沼气中的硫化氢与活性氧化铁接触,生成三硫化铁,然后含有硫化物的脱硫剂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当有水存在时,铁的硫化物又转化为氧化铁和单体硫。
这种脱硫再生过程可循环进行多次,直至氧化铁脱硫剂表面的大部分孔隙被硫或其它杂质覆盖而失去活性为止。
养猪实施方案范文大全养猪是一项重要的农业生产活动,对于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实施养猪计划,制定科学合理的养猪实施方案至关重要。
下面将从选址、场地建设、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为大家详细介绍一套完整的养猪实施方案。
首先,选址是养猪场建设的第一步。
选址应该考虑到交通便利、水源充足、环境优美等因素。
同时,要远离工业区、污染源等对猪场有害的地区,确保生产环境的安全和卫生。
其次,场地建设是养猪实施方案中的关键环节。
场地建设要考虑到猪舍的布局、通风、排水等问题,确保猪舍的舒适度和卫生条件。
同时,要合理规划饲料储存、粪便处理等设施,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饲养管理是养猪实施方案中的重要内容。
饲养管理要科学合理,包括饲料配比、饲养密度、生长周期等方面。
要根据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的需求,合理调整饲料配比,确保猪的生长健康。
同时,要控制饲养密度,避免因过度饲养而导致疾病的传播。
另外,定期对猪群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疾病,保障猪的健康生长。
疫病防控是养猪实施方案中的重点内容。
要建立健全的疫病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猪群的健康状况。
同时,要做好疫苗接种工作,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减少疫病的发生。
此外,要加强对猪舍和周边环境的卫生管理,减少疫病传播的可能。
综上所述,科学合理的养猪实施方案对于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至关重要。
选址、场地建设、饲养管理、疫病防控等方面的工作都需要认真对待,做到科学规划、精心实施,才能保障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提高养猪效益,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贡献。
希望广大养猪生产者能够认真贯彻实施,取得更好的养猪生产效益。
畜禽养殖粪污治理方案为进一步贯彻落实《水污染防治法》、《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和《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精神,促进我市畜禽养殖业科学、健康、可持续发展,切实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生态化”的原则,坚持治旧控新、疏堵结合、建管监并举,综合运用经济、法律、科技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全市畜禽养殖业进行科学、规范管理,有效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切实改善农村环境质量。
二、治理范围全市所有生猪养殖场、群众反映强烈的其它畜禽养殖户和畜禽散养密集区。
三、基本原则(一)属地管理的原则。
畜禽养殖粪污治理由各镇乡、园区组织对辖区内畜禽养殖污染实施治理。
(二)企业主体的原则。
各个畜禽养殖场主是治污主体,必须切实承担治理责任,强化污染治理投入。
(三)分类指导的原则。
按照不同畜禽品种、饲养规模和分布区域,分类探索粪污综合治理方式方法,科学确定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综合治理模式。
(四)源头控制的原则。
对现有畜禽养殖场加大污染治理力度,实现达标排放或综合利用;对新建畜禽养殖企业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
四、时间部署治理工作分三年实施。
2014年着重对水源保护区、环境敏感区,以及距离居民较近、污染较重、群众反映强烈的养殖场实施治理,治理量占全市总养殖场数量的40%以上。
2014年、2015年分别治理全市总养殖场数量的30%左右。
五、治理方式(一)改造粪污输送及排水系统。
1.实行雨污分离。
各养殖户须通过改造排水系统,实行雨水、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分离。
污水收集输送系统应采用封闭管道式,不得采取明沟或暗渠布设,彻底避免雨污合流,实现废水减量化。
2.实行干湿分离。
各养殖户杜绝水冲粪和水泡粪做法,做到干化清粪、集中堆积。
根据饲养规模、生产条件和对干粪的利用方式,建造相配套容积的“防雨、防渗、防漏”的堆粪场所,堆积发酵,发酵后的粪肥要全部还田,有效防止粪污造成的环境污染。
江油市大堰畜牧兽医站关于养殖业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情况汇报大堰镇人民政府:为认真贯彻落实江油市农业生态环境治理文件及会议精神,我站按照镇人民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开展了养殖业生态环境治理具体工作,现将我站养殖业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汇报如下:一、认真组织,落实责任。
我站结合工作实际情况,由站负责人带头联系进驻村组开展相关工作,安排落实每位职工到各责任村组,齐心协力抓好养殖业治理工作。
按养殖业生态环境治理工作要求,实行下村职工挂钩包村的工作机制,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制,切实抓好养殖业生态环境治理工作。
二、调查摸底,规范操作。
根据镇政府的统一部署,我站职工深入辖区内各村组进行摸底调查了全镇养殖情况。
目前,全镇畜禽养殖户2765家,其中畜禽养殖大户167户。
全镇生猪存栏10481头,能繁母猪存栏1673头,存栏50头以上的规模养猪场21户;存栏牛羊1537头,其中存栏肉牛羊10头以上养殖户19户;存栏家禽175691只;存栏肉兔39137只。
为保证工作落实到位,我站安排驻村职工及时指导养殖户做好畜禽粪污无害化处理工作,对新建畜禽圈舍大户要求必须配备粪污处理阳光发酵大棚、沼气池、沼液池,经过发酵处理后的粪污及时还田灌溉农作物,确保养殖业环境治理有序进行。
三、以点带面,分步实施。
按照镇政府的安排部署,2014年,我站认真落实养殖业环境治理工作,经过对养殖户的相关技术指导和劝导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中已规范建设养殖大户畜禽圈舍和粪污处理设施127户,新建畜禽干粪发酵大棚约2700平方米;沼气池171座约1800立方米;沼液池4200立方米。
全镇127户畜禽标准养殖场已基本达到养殖业生态环境污染治理要求。
四、存在问题:1、散养户配合意识不强。
我镇养殖户规模普遍较小,点多面广,资金不足,加上近几年养殖业行情低迷,养殖户不舍得投入,思想意识淡薄,影响农业生态环境治理进度。
2、散养户生态治理达标有难度。
农村散养户要做到零排放,需配套建设阳光大棚、沼气池、沼液池等设施,而散养户在资金投入上不足,在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上还存在一定地差距。
养猪场污染治理项目管理和实施计划
6.1管理机构
环保综合治理的工作制度同原猪场生产制度,年工作日365天,每天3班,每班8h,实行四班三运转。
猪场实行场厂负责制,下设各部门负责人。
6.2建设进度
环保综合治理项目计划建设期为12个月,建设进度见下表。
表6-1项目建设进度表
实施年限建设分期目标管理
2012.3-201
项目申报完成可研报告审批
2.6
2012.10-20
土建施工完成土地施工
13.7
2013.5-201
安装调试完成设备采购,安装、调试
3.8
竣工验收完成构筑物设备系统开车调试,竣2013.9
运行工验收和运行
6.3工程项目建设方式
何种发包方式最适合项目的目标,取决于项目的性质和
复杂程度,投资来源、业主的技术和管理能力。
由于本项目
包括内容繁多,专业性要求较强,较为复杂,因此采用单项
工作内容发包方式较为适合。
单项工作内容承包一般适用于工程规模大或工作内容复杂的
建设项目,业主将需要实施的全部工作内容按照不同阶段的
工作、单位工程或不同专业工程的工作内容进行分别招
标,分别发包给不同性质的承包商。
由于工作内容的单一化,可以吸引更多有资格的投标人参加投标,有助于业主取得有竞争性价格的合同而节约投资。
另外,业主直接参与各个阶段的实施管理,可以保障项目的建设顺利实施。
当然,这也同时要求业主有较强的项目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