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孤独症的早期筛查及评价
- 格式:ppt
- 大小:448.00 KB
- 文档页数:32
儿童孤独症筛查与康复工作方案一、简介儿童孤独症是一种与早期发育相关的神经发育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社交与沟通障碍、刻板重复行为以及兴趣狭窄。
早期筛查和康复工作对于孤独症患儿的发展至关重要。
本方案旨在介绍儿童孤独症的筛查方法和康复干预计划,旨在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和处理能力。
二、儿童孤独症筛查方案1. 家庭观察:家长是最早发现孩子异常的人,通过细致的观察孩子的行为,包括社交行为、语言能力和情绪表达等,如发现异常,及时寻求专业人士指导。
2. 专业评估:将孩子送往专业机构进行评估,如儿童发展评估中心等。
专家通过与孩子的交流和观察,综合评估孩子是否存在孤独症的风险。
3. 筛查工具:采用标准化的筛查工具,如M-CHAT(摩根儿童孤独症筛查工具)等,通过家长的填表和专业人士的访谈,评估孩子是否存在孤独症的可能。
三、儿童孤独症康复工作方案1. 个体化康复计划: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发展需求,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
该计划旨在提高孩子的社交能力、语言能力、自理能力以及行为适应能力等。
2. 早期干预:早期干预是关键,为0-3岁的孩子提供早期激励和康复训练,包括语言训练、情绪管理、认知训练等。
3. 多学科合作:儿童孤独症的康复需要多学科的协作,包括心理咨询师、言语治疗师、物理治疗师等。
通过各专业的共同努力,实现康复效果最大化。
4. 家庭支持:康复过程中,家庭的支持和参与至关重要。
提供家长培训和辅导,帮助家长理解孩子的需求和问题,以及如何与孩子有效沟通。
四、康复效果评估1. 定期评估:根据康复计划的执行情况和孩子的发展表现,定期进行康复效果评估。
评估结果将指导后续的干预方向和内容调整。
2. 家庭观察和记录:家庭也需要进行孩子发展表现的观察和记录,及时反馈孩子的变化以及康复效果。
3. 专业评估:定期邀请专业人士对孩子进行全面评估,以确定康复计划的持续性和调整性。
五、康复工作的挑战1. 资源不足:目前对儿童孤独症的康复资源相对不足,需要加大政府投入并建立更多的康复机构。
儿童孤独症的早期筛查及评价早期筛查是指在儿童的发育阶段,通过简单的方法和工具对他们进行初步的筛查,以判断是否存在孤独症的风险。
常用的早期筛查工具包括:M-CHAT(模块化孤独症筛查问卷)、CHAT(克莱尔·韦恩斯巴勒普12个月早期自由联想)和Q-CHAT(快速孤独筛查问卷)等。
M-CHAT是最常用的早期筛查工具之一,适用于18至24个月大的儿童。
它由专业人员向父母提供一份问卷,询问儿童的社交互动、语言和行为表现。
该筛查工具根据父母的回答,得出孤独症的风险评估,进而确定是否需要进行进一步评估。
CHAT是另一个常用的早期筛查工具,适用于18个月大的儿童。
它主要通过一系列交互活动和观察,评估儿童的语言发展和社交互动能力。
CHAT的评估结果将父母进行指导,了解儿童是否存在孤独症的风险。
Q-CHAT是最新开发的早期筛查工具,适用于18至30个月大的儿童。
它是一份简短的自评量表,父母根据儿童的行为表现进行评分。
Q-CHAT的得分高低可以帮助专业人员初步判断是否需要进一步评估。
早期评价是指在早期筛查的基础上,对儿童进行更全面的评估,以确定是否患有孤独症。
早期评价常使用的工具包括:ADOS(孤独症诊断观察表)和ADI-R(孤独症诊断访谈重订版)等。
ADOS是目前最常用的儿童孤独症评估工具,适用于2至18岁的儿童。
它主要通过观察和互动活动,评估儿童的社交互动、沟通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表现。
ADOS的评估结果可以帮助确定孤独症的诊断与严重程度。
ADI-R是一种面谈式评估工具,适用于2至18岁的儿童。
它通过与儿童的父母进行面谈,了解儿童的早期发展历程、社交行为、兴趣和刻板重复行为等方面的信息。
ADI-R的评估结果可以全面了解儿童是否符合孤独症的诊断标准。
总的来说,儿童孤独症的早期筛查和评价是通过简单的工具和观察,辅助专业人员对儿童进行初步的筛查和评估,以尽早发现孤独症的风险,及时进行干预。
更进一步的评估工具可以帮助确定孤独症的诊断与严重程度。
儿童孤独症的早期筛查及评价
1.儿童行为观察:观察儿童的行为,包括语言发展、社交互动、游戏兴趣、眼神接触等。
如果儿童出现严重的语言发展迟缓,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缺乏对他人的兴趣和关注,不善与人交流,缺乏互动和眼神接触等行为,可能是孤独症的早期迹象。
2.早期发展指标评估:评估儿童的早期发展情况,包括语言和沟通、社交技能、认知能力等方面。
使用普通的儿童发展评估工具,如贝贝萌语言发展量表、西部儿童发展评估量表等,对儿童的语言和认知能力进行评估,评估儿童的社交互动和沟通技能。
3.儿童孤独症筛查问卷:使用儿童孤独症筛查问卷,如CHAT问卷、M-CHAT问卷等。
这些问卷通常由家长填写,根据儿童在不同方面的行为特征,如语言发展、社交技能、注意力等,来评估孩子是否有孤独症的风险。
4.医学检查:进行一般的身体检查,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异常行为。
通过上述方法进行早期筛查和评价,可以帮助医生或专业人员及早发现儿童孤独症,为孩子提供早期干预和治疗。
早期的干预对于改善孩子的社交互动能力、语言发展和认知能力等方面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和学习。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儿童孤独症(自闭症)评定量表(Childhood Autism Rating Scale)(CARS)是一个具有诊断意义的经标准化了的量表,是由E.Schopler(美国学者,中文译名:斯考普勒)、R.J.Reichler和B.R.Renner于1980年所编制的,评分标准如下:总分低于30分:初步判断为无孤独症;30-60分:有孤独症;其中30-37分:为轻到中度孤独症;37-60分,并至少有5项的评分高于3分:重度孤独症。
(本量表总分为60分。
)注:可有1.5、2.5等分数。
介于1和2之间的症状评为1.5分,依此类推。
儿童孤独症(自闭症)评定量表(CARS)制作出来使用后,又经专家学者们修订了两次。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是目前使用最广的孤独症(自闭症)测试评定量表之一,适用于2岁以上儿童,信度、效度较好,其不仅能区分孤独症(自闭症)和弱智,而且还能判断孤独症的轻重程度,故有较大的实用性。
在临床操作中,医师、心理师及其他专业研究人员等应通过直接观察、与家长访谈、分析已有病历纪录等多种方式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再作出评定。
一.人际关系1分与年龄相当:与年龄相符的害羞、自卫及表示不同意或家人诉说的或观察到的一些轻微的害羞、烦躁、困扰,但与同龄孩子相比程度并不严重。
2分轻度异常:缺乏一些眼光接触,不愿意、回避、过分害羞,对检查者反应有轻度缺陷,有时过度依赖父母。
3分中度异常:有时儿童表现出孤独冷漠,引起儿童注意要花费较长时间和较大的努力,极少主动接触他人,常回避人,要使劲打扰他才能得到反应。
4分严重异常:强烈地回避,总是显得孤独冷漠,毫不理会成人所作所为,儿童对检查者很少反应,只有检查者强烈地干扰,才能产生反应。
二.模仿(词和动作)1分与年龄相当:与年龄相符的模仿2分轻度异常:大多数时间内能模仿简单的行为,偶尔在督促下或延迟一会能模仿3分中度异常:部分时间能模仿,但常在检查者极大的要求下才模仿4分严重异常:很少用语言或运动模仿别人。
1)孤独症行为量表(Autism Behavior Checklist,ABC):共57 个项目,每个项目4 级评分,总分≥31分提示存在可疑孤独症样症状,总分≥67 分提示存在孤独症样症状,适用于8个月~28岁的人群。
2)克氏孤独症行为量表(Clancy Autism Behavior Scale,CABS):共14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用2级或3级评分。
2级评分总分≥7分或3级评分总分≥14分,提示存在可疑孤独症问题。
该量表针对2~15岁的人群,适用于儿保门诊、幼儿园、学校等对儿童进行快速筛查。
当上述筛查量表结果异常时,应及时将儿童转介到专业机构进一步确诊。
(2)常用诊断量表。
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是常用的诊断工具。
该量表共15个项目,每个项目4级评分。
总分<30分为非孤独症,总分30~36分为轻至中度孤独症,总分≥36分为重度孤独症。
该量表适用于2岁以上的人群。
附件:自闭症儿童行为量表(ABC量表)我们曾在自闭症诊断治疗成功实例一文中提到过,如果家长等怀疑小孩是否得了自闭症,可自己先用国际上常用的ABC量表,以较为简单地自我检查患儿,以便尽量早期发现,尽早治疗。
今特介绍孤独症(自闭症)行为量表(ABC量表),简称ABC量表如下:孤独症(自闭症)行为量表(ABC量表)是一具有诊断价值的量表,由学者Krug于1978年所编制。
ABC量表共有57个项目,包括了感觉、情绪、语言、行为等方面的异常表现,归纳为感觉(S)、交往(R)、躯体运动(B)、语言(L)及生活自理(S) 5个因子。
ABC量表简便易行、稳定良好。
(回答为是或不是2种。
是得题后分数,不是得0分,例如第一题如答是得4分,如答不是得0分,余类推。
把所有分加起来得总分。
总分57分为筛查分、67分为诊断分。
)1 喜欢长时间自身旋转42 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很快就忘记。
23 经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
44 往往不能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过来等)15 不会玩玩具(如没完没了地转动、乱扔、揉等)26 视觉辨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征、大小、颜色、位置等辨别能力差)。
儿童孤独症的心理评估和诊断方法儿童孤独症,也被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展障碍。
它表现为社交交往困难、沟通障碍、刻板重复行为和兴趣的限制。
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早期准确的心理评估和诊断对于提供早期干预和支持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儿童孤独症的心理评估和诊断方法。
一、初步观察和筛查在儿童疑似患有孤独症的情况下,家长或监护人应该密切观察儿童的行为和发展。
初步观察包括了对儿童的社交能力、语言和沟通、刻板行为以及兴趣爱好的评估。
此外,一些常用的孤独症筛查工具,例如M-CHAT(Modified 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也可以被用来辅助初步筛查。
二、详细评估和诊断1. 家庭历史和儿童医疗史的调查详细的评估和诊断需要家庭历史和儿童医疗史的调查。
这些信息有助于确定孤独症的发病可能性和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相似症状。
家庭历史可以包括儿童亲属中是否有其他患有孤独症或相关障碍的人。
2. 发育评估发育评估是一个综合性的评估过程,通过观察和记录儿童的语言能力、认知能力、运动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来确定儿童的整体发展水平。
这可以通过标准化的评估工具,例如贝式发育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and Toddler Development)来进行。
3. 临床观察和行为评估临床观察和行为评估是诊断孤独症的重要步骤。
临床观察通过观察儿童在不同情境下的行为、社交交往方式和沟通技巧来帮助评估。
行为评估则采用标准化的评估工具,例如ADI-R(Autism Diagnostic Interview-Revised)和ADOS(Autism 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以量化评估儿童的社交互动和行为特征。
4. 语言和沟通评估语言和沟通评估对于诊断孤独症至关重要。
通过观察和评估儿童的语言能力、社交沟通和理解能力来确定是否存在沟通障碍。
儿童孤独症的早期筛查与康复指南引言:儿童孤独症(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交交往障碍、沟通困难和刻板重复行为。
由于其特殊性质,早期识别和及时介入对于改善患儿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儿童孤独症的早期筛查方法以及针对其康复治疗的指南。
一、早期筛查方法:1. 问卷调查法使用相关问卷调查工具是进行初步筛查的常用方法。
其中,M-CHAT-R/F和ADOS-2被广泛应用并证实有效性。
M-CHAT-R/F(Modified 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Revised with Follow-up)适用于18至30个月的儿童,通过父母填写简明扼要的问题来评估儿童是否存在自闭症风险。
ADOS-2(Autism Diagnostic Observation Schedule)则是一种结构化观察和互动式面试工具,主要依赖专业医生的操作和判断。
2. 视频分析法针对患儿的日常生活及行为表现进行视频记录,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评估。
通过观察患儿的眼神追踪、社交行为、语言发展以及刻板重复行为等方面的特征,进一步了解其可能存在的孤独症障碍。
3. 医学评估法在早期筛查阶段,家长可以选择儿童发展专科医生或神经科医生进行相关评估。
医生将综合考虑家庭史、社交互动能力、语言和沟通发展,以及其他早期发育指标进行准确诊断和评估。
二、早期康复指南:1. 个体化教育计划(IEP)对于确诊为孤独症的儿童,制定个体化教育计划(IEP)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该计划根据患儿的特殊需求和能力,制定针对性的康复目标并提供相关干预措施。
这种个体化方法可帮助患儿最大限度地发展其潜能,并提高日常生活技能。
2. 行为疗法应用行为疗法是儿童孤独症康复的核心方法之一。
其中,应用行为分析(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ABA)是最常见和有效的形式之一。
孤独症儿童的诊断与鉴别方法诊断典型孤独症诊断并不困难,主要通过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儿童行为观察和量表评定,对可疑患儿,病史询问和行为观察应该根据事先设计好的有关问题或量表,进行结构式访谈。
常用量表有ABC量表(AutismBehaviorChecklist)和CARS量表(ChildhoodAutismRatingScale),ABC量表为家长评定量表,共57个项目4级评分,53分疑诊,67分确诊,CARS量表为医生评定量表,共15个项目4级评分,总分大于30分可以诊断为孤独症。
根据上述资料,参照1994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见表1)可以获得诊断。
表1.1994年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孤独症诊断标准1.在以下(1)、(2)、(3)三个项目中符合6条,其中在(1)项符合至少2条,在(2)和(3)项中至少符合1条。
(1)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损,表现为下列中的至少两条:1)在诸如目光对视、面部表情、身体姿势和社交姿势等多种非语言交流行为方面存在显著缺损。
2)不能建立适合其年龄水平的的伙伴关系。
3)缺乏自发性地寻求与他人共享快乐、兴趣和成就的表现,例如不会向他人显示、携带或指向感兴趣的物品。
4)与人的社会或感情交往缺乏,例如不会主动参与游戏活动,喜欢独自嬉玩。
(2)在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表现为以下至少1条:1)口头语言发育延迟或完全缺乏,且并没有用其他交流形式例如身体姿势和哑语来代替的企图。
2)在拥有充分语言能力的患者表现为缺乏主动发起或维持与他人对话的能力。
3)语言刻板和重复或古怪语言。
4)缺乏适合其年龄水平的装扮性游戏或模仿性游戏。
(3)行为方式.兴趣和活动内容狭隘.重复和刻板,表现为以下至少1条:1)沉湎于一种或多种狭隘和刻板的兴趣中,在兴趣的强度或注意集中程度上是异常的。
2)固执地执行某些特别的无意义的常规行为或仪式行为。
3)刻板重复的装相行为,例如手的挥动、手指扑动或复杂的全身动作。
0-6岁孤独症筛查工作制度孤独症,也称为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通常在儿童时期发现。
为了进行孤独症的筛查工作,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制定的筛查工作制度和评估方法。
以下是一般性的0-6岁孤独症筛查工作制度的一些建议和方法:1.定期的儿童发展筛查:•健康专业人员应该在儿童的关键阶段进行定期的发展筛查。
这些筛查通常包括对儿童行为、社交互动、语言发展等方面的观察。
2.筛查工具的使用:•使用专门设计用于孤独症筛查的工具,例如M-CHAT (Modified Checklist for Autism in Toddlers)等。
这些工具通常包括家长报告和专业人士的观察,以全面了解儿童的发展情况。
3.家庭医生和儿科医生的参与:•家庭医生和儿科医生在婴儿和幼儿的常规健康检查中,应当重点关注儿童的发展和行为,及时发现任何异常。
4.家长培训和教育:•为家长提供关于孤独症早期迹象和发展里程碑的培训和教育,使其能够更好地观察和理解自己孩子的行为。
5.多学科合作:•包括儿科医生、心理学家、语言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等多学科专业人士的合作,形成全面的评估和干预团队。
6.社会和情感技能的评估:•重点评估儿童的社交和情感技能,包括与同龄人的互动、表达情感的能力等。
7.及早干预:•一旦发现迹象,应尽早进行干预和治疗。
早期的干预对于改善孩子的发展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这些筛查工作制度和方法可能会因国家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对于具体的0-6岁孤独症筛查工作制度,建议咨询当地卫生部门、儿科医生或专业的孤独症诊断和干预机构,以了解最准确和最新的信息。
儿童孤独症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方法儿童孤独症,又称孤独症谱系障碍,是一种儿童发育障碍性疾病,通常在儿童早期出现,对儿童的社交互动、沟通能力以及行为表现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早期识别和干预是关键,可以帮助儿童孤独症获得更好的发展。
本文将从早期识别和早期干预两方面探讨儿童孤独症的相关方法。
一、早期识别方法1. 社交互动能力评估早期识别孤独症的方法之一是对儿童的社交互动能力进行评估。
通过观察和记录儿童与他人的互动方式、面部表情、眼神接触等行为,了解他们在社交互动中是否存在异常。
常用的评估工具包括ABC行为量表,CSBS-DP评估问卷等。
2. 语言和沟通能力评估孤独症患儿在语言和沟通能力方面常有明显的障碍。
通过评估儿童的语音发音、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了解他们是否存在沟通困难。
儿童孤独症评估尺度(CARS)、语言发展的标准评估(PLS-4)等工具可以有效评估儿童的语言和沟通能力。
3. 高风险儿童筛查对于有家族孤独症史的儿童或者出现发育迟缓、社交互动异常的儿童,应进行孤独症筛查。
筛查工具包括M-CHAT(改进了的孤独症筛查问卷)、ASQ(爱尔兰奥德布伦儿童筛查问卷)等,可以及时发现有孤独症风险的儿童。
二、早期干预方法1. 应用行为分析法行为分析法是孤独症干预的常用方法之一,可以通过系统化的训练和反馈,帮助儿童发展社交互动、语言和认知能力等。
具体方法包括应用行为分析ABA训练、社会教学模式和游戏模式等。
行为分析法的原理是通过正面反馈、模仿和提示等手段,改变儿童的不良行为,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和社交能力。
2. 沟通训练孤独症患儿常常存在沟通障碍,因此沟通训练是早期干预的重要环节。
通过使用图片卡、PECS(图片增强沟通系统)等辅助工具,教导儿童使用手势、非语言交流或者简单语言来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感受。
此外,与儿童进行亲子游戏和角色扮演,可以促进他们的社交互动和语言表达能力。
3. 心理治疗心理治疗在儿童孤独症早期干预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儿童孤独症的诊断与评估儿童孤独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主要特点是社交互动和沟通能力的缺陷,以及出现重复、刻板和狭窄的兴趣和行为模式。
为了及早发现、诊断和干预儿童孤独症,专业的诊断和评估过程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儿童孤独症的诊断和评估方法,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一、诊断标准儿童孤独症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美国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和《国际疾病分类(第十版)》(ICD-10)中的相关标准。
根据这些标准,专业医生将综合考虑儿童的行为表现、发育历史、家庭观察等多方面的信息来做出诊断。
二、评估方法1. 临床观察法医生通过观察儿童的行为来判断是否存在孤独症的症状。
观察可以包括儿童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的社交互动、言语交流、兴趣爱好等方面的表现。
医生通常会要求家长提供详细的观察记录,以便更好地了解儿童的行为特征。
2. 评估问卷法专业医生可能会使用标准化的问卷来评估儿童的孤独症症状。
这些问卷可以帮助医生系统地了解儿童在不同方面的行为表现,包括社交互动、沟通、刻板行为等。
家长和教育者可能会参与填写问卷,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3. 发育历史回顾医生会向家长了解儿童的发育历史,包括儿童在早期的社交互动、语言发展、行为特征等方面的情况。
这些信息是评估儿童孤独症的重要依据之一,有助于确定孤独症是否可能存在于儿童早期。
4. 体格检查与神经发育评估医生还会进行基本的体格检查,以排除其他可能导致孤独症症状的身体疾病。
此外,神经发育评估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可以通过对儿童的智力水平、运动能力、感官感知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
三、评估的注意事项在进行儿童孤独症的诊断和评估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多学科协同评估由于孤独症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障碍,评估过程中需要各个专业领域的专家共同参与。
除了医生,还包括心理学家、语言治疗师、职业治疗师等。
他们可以从不同角度提供有益的信息,并进行综合评估。
2. 家长合作与信任家长在评估过程中的配合是至关重要的。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医学鉴定评估诊断标准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医学鉴定评估诊断标准》
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表现为社交沟通困难、重复刻板行为、语言发展障碍等特征。
对于儿童是否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需要进行医学鉴定评估和诊断。
而《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医学鉴定评估诊断标准》就是为了规范准确评估和诊断这一疾病而制定的指导性标准。
此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早期发展情况:通过对儿童早期的行为和语言发展情况进行评估,来确定其在早期发展阶段是否存在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迹象。
2. 社交互动:评估儿童在社交互动方面的表现,包括眼神接触、面部表情、共享兴趣等能力。
3. 语言和沟通:对儿童语言能力的评估,包括语言发展的延迟和语言运用的困难等。
4. 行为特征:评估儿童的行为特征,包括重复刻板行为、强迫行为、困难的适应性行为等。
5. 其他相关领域:评估儿童在其他相关领域的表现,如感觉统合、注意力、动作技能等方面。
通过这些评估指标,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孩子是否患有孤独症谱系障碍,并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此外,也可以帮助家长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并寻求专业的帮助和支持。
《孤独症谱系障碍儿童医学鉴定评估诊断标准》的发布对于提高孤独症谱系障碍的诊断准确性和及早干预非常重要。
希望在医生、家长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和关爱,尽快融入社会,享受正常的成长。
1)孤单症行为量表(AutismBehaviorChecklist,ABC):共57个项目,每个项目4级评分,总分≥31分提示存在可疑孤单症样症状,总分≥67分提示存在孤单症样症状,合用于8个月~岁的人群。
2)克氏孤单症行为量表(ClancyAutismBehaviorScale,CABS):共14个项目,每个项目采纳2级或3级评分。
2级评分总分≥7分或3级评分总分≥14分,提示存在可疑孤单症问题。
该量表针对2~岁的人群,合用于儿保门诊、少儿园、学校等对小孩进行迅速筛查。
当上述筛查量表结果异样时,应实时将小孩转介到专业机构进一步确诊。
(2)常用诊疗量表。
小孩孤单症评定量表(CARS)是常用的诊疗工具。
该量表共15个项目,每个项目4级评分。
总分<30分为非孤单症,总分30~36分为轻至中度孤单症,总分≥36分为重度孤单症。
该量表合用于2岁以上的人群。
附件:自闭症小孩行为量表(ABC量表)我们曾在自闭症诊疗治疗成功实例一文中提到过,假如家长等思疑小孩能否得了自闭症,可自己先用国际上常用的ABC量表,以较为简单地自我检查患儿,以便尽量初期发现,尽早治疗。
今特介绍孤单症(自闭症)行为量表(ABC量表),简称ABC量表以下:孤单症(自闭症)行为量表(ABC量表)是一拥有诊疗价值的量表,由学者Krug于1978年所编制。
ABC量表共有57个项目,包含了感觉、情绪、语言、行为等方面的异样表现,归纳为感觉(S)、交往(R)、躯体运动(B)、语言(L)及生活自理(S)5个因子。
ABC量表简易易行、稳固优秀。
(回答为是或不是2种。
是得题后分数,不是得0分,比如第一题如答是得4分,如答不是得0分,余类推。
把全部分加起来得总分。
总分57分为筛查分、67分为诊疗分。
)喜爱长时间自己旋转4?学会做一件简单的事,但很快就忘掉。
2?常常没有接触环境或进行交往的要求。
4?常常不可以接受简单的指令(如坐下、过来等)1?不会玩玩具(如没完没了地转动、乱扔、揉等)2?视觉鉴别能力差(如对一种物体的特点、大小、颜色、地点等鉴别能力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