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豆制品生产工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格式:pdf
- 大小:100.02 KB
- 文档页数:4
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业现状及问题分析摘要: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业在我国处于领先地位,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本文简要介绍了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业现状,分析了加工业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大豆;大豆加工;黑龙江中图分类号:f32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8-0-01一、黑龙江大豆加工业现状大豆产业是机械化程度高的传统种植模式,是黑龙江省农民、工人就业的主要产业和收入重要来源。
我国主要有四个大豆油脂加工圈,黑龙江省地处东北内陆地区制油圈,拥有大豆油脂加工企业160多家,年处理量达700万吨,占全国加工能力的1/10,省内形成九三油脂集团、阳霖集团、哈高科为代表的三个大豆加工中心。
黑龙江有26万人们工作在大豆加工企业及相关的行业,大豆产量每年约400~600万吨,约占全国总产量的1/3份额,播种面积占全国1/4,基本实现了产业化经营。
大豆加工能力达到200万吨,实现了大豆加工企业带动生产基地及承包职工的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格局。
二、黑龙江省大豆加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科技创新能力低。
目前国产大豆产业面临的最严重问题是缺乏完整的技术创新体制,目前国内加工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缺乏自主性,管理松散,开发能力低,我国大豆加工生产技术与发达国家相距甚远,美国从50年代起就非常注重大豆的基础性研究,财力和人力投入较大,使得每年有十几种甚至几十种高产优质新品种上市。
我国80年代起才开始从事对大豆蛋白方面的研究,从总体看,我国大豆蛋白的研究较晚,研究设备简陋,研究开发部门少,产品由实验室结果转化为工业化的进度较慢,导致我国蛋白质产品品种单一,大豆蛋白产品在食品加工中应用面过窄。
2.大豆深加工能力低。
黑龙江省大豆深加工的企业只有三家,全省深加工的企业不到总加工企业的22%,造成大豆原料的严重浪费。
传统豆制品仅限素质品的生产,油脂产品仅为色拉油生产,就连新型加工制品也停留在蛋白质的加工阶段。
传统发酵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以及优化措施发表时间:2018-12-26T11:54:24.82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27期作者:贺书元[导读] 这些年来我国的食品加工业取得了迅猛进步,以大豆为原料发酵生产的各种豆制品在我国历史悠久。
佛山市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摘要:传统发酵豆制品是我国五千多年传统文化的流传下来的瑰宝,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备受好评。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越来越重视,而传统发酵豆制品因其特殊的生产工艺,使其存在一些安全隐患,本文就传统发酵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说明一下,并提出了几点意见,希望对该行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豆制品;传统发酵;微生物;菌类1引言这些年来我国的食品加工业取得了迅猛进步,以大豆为原料发酵生产的各种豆制品在我国历史悠久,风味多样,都有着鲜明的地方特色,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
发酵豆制品包括豆酱类、腐乳类、豆豉类和酱油等,生产发酵豆制品都要微生物的发酵,在这个过程中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令这个制品能够有它特定的风味和形状,当代食品营养学和医学的研究表明:发酵豆制品不光有丰富的营养,还能够降血压、降低胆固醇含量、降血糖、预防骨质疏松症,是非常优秀不可多得的食物。
而随着《食品安全法》的公布,备受欢迎的传统发酵豆制品的安全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2传统发酵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近些年来,我国的传统发酵豆制品更多的是小作坊来生产和供应,主要的发酵过程也是按照传统方法来使其自然发酵,制曲工艺传统,杂菌的数量多,生产的周期也较长,产品的产出季节性强,制曲发酵的过程中还容易受到原料质量的波动、环境因素和杂菌污染的影响,发酵的最终产品微生物杂菌多,如丙烯酰胺、生物胺、病源微生物及其毒素等内源性污染物,有着相当大的安全隐患。
2.1传统发酵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传统的发酵豆制品的生产过程,必然是需要微生物起作用的。
自然的发酵,独特的半开放式的多工序的生产方式,使得传统的发酵就是一个多菌种混合的发酵方式,多种菌类共同栖身在豆制品上,给醅料提供复杂而又完整的酶系,能够对糖类,蛋白质等有着极强的分解能力。
浅析大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摘要:大豆既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粮油作物之一,又是养殖业的主要饲料来源,在国民经济与人们日常生活中占据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我国大豆需求量较大,然而现有大豆的产量却无法满足国内需求,我国有90%左右的大豆依然需要从国外进口。
由此可见,大豆缺口量较大,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近些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四川眉山市大力发展大豆产业,但是受到地理、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该地区大豆产业止步不前,且成效甚微,不仅严厉打击了豆农的生产积极性,还使粮食安全面临着巨大威胁。
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述了眉山市大豆生产现状,后重点探讨了该地区大豆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找出有效的解决途径,以期能够为促进眉山市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大豆;现状;问题;解决途径;眉山市1引言大豆是四川的特色粮油作物之一,在四川省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且消费文化底蕴较为深厚,是民众餐桌上最为常见的油料与高蛋白来源之一。
大豆不仅能够榨取生活用油,制作豆浆、豆腐、豆芽、豆瓣酱等多种视频,还能用其制作甘油、润滑油、生产肥皂、人造奶油等,而且榨油之后的副产品豆粕还是畜牧业生产中最为常见的饲料蛋白来源[1]。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健康观念的明显提升及食品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豆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功能与作用将越来越不容忽视。
眉山市位于我国西南部及四川盆地成都平原的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02°49′~104°30′及北纬29°24′~30°16′之间,其东部靠近内江、资阳与自贡,南部毗邻乐山,西部连接雅安,北部与成都市相邻。
眉山市辖区总面积为7134平方千米,境内山峦纵横、河网密布、丘陵起伏,总体地势表现出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特点。
眉山市以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为主,表现出四季分明、气候适宜、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量充沛、日照较少、无霜期长等特点。
豆制品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霍达非【摘要】传统豆制品具有工艺简单、价格低廉、风味独特等特点,深受广大生产商和消费者的喜爱,但主要占据低端市场,在中、高端市场缺少竞争优势.为寻求更好地发展,在传统豆制品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相关法规标准,建立豆制品品牌,推进豆制品行业高速发展.【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装备》【年(卷),期】2017(000)003【总页数】2页(P60-61)【关键词】豆制品;加工企业;创新;发展方向【作者】霍达非【作者单位】辽宁豆华天宝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沈阳 1104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14随着互联网信息的畅通,消费者对饮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我国食品行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大豆起源于我国,古称菽,在我国被栽培并用作食物及药物的历史有 5 000 a 之久,并直接或间接被世界其他各国家栽植和食用。
大豆作为廉价、优质的蛋白质,营养丰富且容易被消化和吸收,因此豆制品发展势头强劲。
大豆及豆制品在我国健康饮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种类丰富多样。
按照产品形态,豆制品可以分为水豆腐(南豆腐、北豆腐、老豆腐、嫩豆腐)、半脱水豆制品(豆干、千叶)、油炸豆制品(油豆腐)、卤味豆制品(卤制豆干)、熏制豆制品(熏制豆干)、烘干制品(腐竹)、发酵豆制品(纳豆、腐乳、酱油、大酱)等。
2.1 普遍设备简单,技术含量低食品工业发展的趋势是逐步机械化、工厂化、规模化。
大豆中含有优质的蛋白、丰富的维生素及大豆异黄酮、大豆磷脂和大豆多肽等营养成分,是大众青睐的健康食品原料。
近年来,我国传统豆制品加工技术与日本等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逐渐减小,部分豆制品加工企业创立自己的品牌,加快工业化进程,占领部分大中城市的主流市场。
但总体而言,绝大部分传统豆制品加工企业规模较小,主要以手工作坊的形式存在,设备较为简单、非智能化、技术含量低,产品受人为因素影响较大,整体行业处在低端混乱状态。
2.2 卫生质量差,产品标准化低我国约有 10万家豆制品企业,豆制品年总产值过千亿,市场发展空间巨大。
解析豆干制品生产注意事项以及微生物控制要点中国传统豆制品的加工,是作为一种民间手艺,工艺和配方因人而异,为经验性积累,加工设备和工具十分简陋,导致加工工艺不规范,工艺参数模糊,产量、质量不稳定,难以适应工业化生产。
虽然豆腐生产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但尚未理论化,好多现象还没有理论解释,往往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难指导机械化生产。
作为传统食品,目前很少有人进行基础性研究,工厂的技术力量普遍很薄弱,很多是工人的经验积累。
按中国传统豆制品的品质特点与发展前景要求,必须加大中国传统豆制品加工的科研力度,传统工艺必须与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紧密结合,加强科技攻关。
研制先进的加工设备与工艺,以适应规模化、工业化生产。
采访了从事豆制品行业的周立法先生,他提出了研究新工艺和新设备,从而提高豆腐干的质量,延长产品货架期的建议。
豆干制作流程:豆胚验收→豆胚暂存→切胚→浸泡消毒→卤制→油炸→拌料→装袋密封→杀菌→甩水→风干→计量装箱→入库→抽检合格→出库→售后服务。
一、泡豆池清洗消毒泡豆池每次在浸泡大豆前必须进行彻底的清洗和消毒处理,浸泡完毕后需对泡豆池进行清洗。
二、用水量水:黄豆量=3:2,即泡豆用水量是黄豆量的1.5倍,浸泡大豆时须将所有大豆浸泡完。
除杂浸泡大豆时,用露丝瓢打去浮在水面上的草屑和虫蚀粒等相对较轻的杂质;浸泡完毕后,用溜槽和振动筛除去石头、泥块等相对较重的杂质。
三、磨浆1、大豆浸泡完毕后,用水冲洗大豆,沥干水分。
(水洗作用:降低浸泡后大豆的酸度,提高产品卫生安全性,保证产品质量。
)2、采用三级浆渣过滤法磨浆:磨浆时须随料加水,加水时水压要恒定,大豆:水=1:2。
3、成品豆浆液要求无渣、细腻,浆渣用手捏无浆汁、不粘手。
豆渣的蛋白质含量小于2.6%。
四、煮浆、煮熟磨浆后须立即煮浆、煮熟。
煮浆、煮熟目的:通过加热使蛋白质变性,同时破坏原料中酶的活性,提高蛋白质的消化率,消除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去除豆醒味,也起到了杀菌的作用。
2024年豆制品生产作坊治理方案范文____年豆制品生产作坊治理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豆制品消费的增长,豆制品生产作坊数量激增,导致了一系列的环境和健康问题。
豆制品生产作坊普遍存在使用劣质原料、生产环境脏乱差、工艺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豆制品质量和消费者的健康。
因此,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案,对豆制品生产作坊进行整顿和规范,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目标与原则1. 目标:(1)提升豆制品生产作坊的环境卫生状况,确保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2)规范豆制品生产作坊的生产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3)推动豆制品生产作坊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2. 原则:(1)依法治理,加强监管与执法力度;(2)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多方参与;(3)科学规划,系统整合,综合施策;(4)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差异化管理。
三、治理策略基于对当前豆制品生产作坊存在问题的深入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制定以下治理策略:1. 完善立法和政策支持(1)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豆制品生产作坊的生产要求和责任义务;(2)制定优惠政策,鼓励豆制品生产作坊进行升级改造,提升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
2. 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1)建立健全豆制品生产作坊的监管体系,加强对作坊的巡查和日常管理;(2)严厉打击和惩处违法违规的豆制品生产作坊,对失信企业进行曝光,加大处罚力度。
3. 推行质量安全认证(1)建立豆制品生产作坊的质量安全认证制度,明确认证标准和流程;(2)鼓励豆制品生产作坊进行质量安全认证,提高作坊产品的合格率和消费者的信任度。
4. 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1)组织开展豆制品生产作坊的技术培训和指导活动,提高作坊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2)引导作坊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5. 提供金融支持(1)设立豆制品生产作坊发展基金,为作坊提供贷款和担保服务,支持其升级改造和技术创新;(2)加强与金融机构的合作,为作坊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降低融资成本。
传统食品工业化发展面临四大挑战传统食品工业化是指传统食品生产加工方式向自动化、规模化、科技化等现代化方向发展的过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食品工业化得到了迅速发展。
然而,传统食品工业化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主要包括市场变化、品质问题、原材料供应和环境污染等方面。
首先,市场变化是传统食品工业化面临的一大挑战。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
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购买方便快捷的现代化食品,而不是传统食品。
市场需求的转变使得传统食品工业化面临着市场竞争的压力,同时也需要不断研发创新,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其次,品质问题是传统食品工业化的另一个挑战。
由于传统食品的生产过程相对复杂,很多工艺依赖传统手工操作,而工业化生产往往无法完全保证产品的品质。
传统食品工业化在提高产能和降低成本的同时,也需要注重产品的品质监控,以确保食品的安全和质量。
这需要大规模投入技术改造和质量控制体系建设,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最后,环境污染也是传统食品工业化面临的挑战之一、传统食品的生产过程产生大量废水、废弃物和污染物,如果处理不当,将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生产企业需要加强环境治理和资源利用,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面对以上挑战,传统食品工业化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必须加强市场调研和顾客需求分析,不断创新,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其次,传统食品工业化要加强技术研发和质量管理,提高产品的一致性和品质稳定性,在品质问题上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同时,需要与原材料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原材料的稳定供应和质量可控。
最后,在环境方面,应加强环境管理和资源利用,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总之,传统食品工业化面临着市场变化、品质问题、原材料供应和环境污染四大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传统食品工业化需不断创新和提高,寻找新的发展道路,以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豆制品加工装备开发与优化一、引言豆制品作为我国传统的优质食品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菜肴和食品制作当中。
然而,在豆制品生产过程中,经常面临粉碎、烘干、制浆、筛分、燃烧等各种难题,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影响豆制品生产效率,而且影响豆制品品质。
因此,研发和优化豆制品加工装备是十分必要的。
二、豆制品加工装备的开发1. 粉碎设备开发粉碎设备是制作豆制品的主要工具之一,主要用于将豆类粉碎成制浆所需的细颗粒。
在豆类粉碎过程中,一般会产生较多的粉尘和噪音,用传统的机械设备粉碎效率低,且容易污染食品。
为此,现代豆制品加工装备开始引入微波粉碎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将豆类粉碎细腻、快速、自动化,同时实现无尘无噪音的生产环境,大大提高豆制品生产效率。
2. 烘干装备开发烘干是制作豆制品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
传统的烘干方式一般采用自然晾晒,这种方式会导致食品品质的下降、成本的增加、食品产量的减少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代豆制品加工装备开始使用热泵干燥技术。
热泵干燥技术是利用热泵的压缩制冷循环过程,将室内的热空气吸入热泵系统中,再通过压缩循环制热,实现图像二中连续不间断的豆腐烤干,从而提高烘干效率,同时还可节约能源成本和改善豆制品质量。
3. 筛分设备开发筛分是制作豆腐和豆浆不可缺少的步骤之一。
传统的筛分方式仍然使用传统的人工操作,无法控制筛分程度,过粗或过细都会对筛分后的产品品质产生影响。
为此,在豆制品加工装备的开发中,引入了高能效、高自动化的振动筛分设备。
该设备采用微振动筛分技术,不仅可以准确控制筛分程度,还能自动分离豆皮、白皮和目标物质,提高筛分效率。
4. 燃烧设备开发在传统的豆制品生产过程中,因使用传统的烧木柴等材料燃烧,导致灰渣产生、排放有害气体等问题,严重污染环境。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代豆制品加工装备引入了新型燃烧设备。
例如,采用生物质锅炉燃烧豆渣、豆皮等豆类废弃物,不仅可以减少废弃物的污染和浪费,还可以节约能源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同时还有效地治理了大气污染问题。
豆制品加工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健康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豆制品作为一种天然、健康、营养丰富的食品,备受人们的青睐。
而豆制品的加工技术也是豆制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篇文章将以豆制品加工技术为主线,探讨豆制品加工技术的前沿发展与未来趋势。
一、豆制品加工技术概述豆制品是指以大豆和其他豆类为原料,通过特定加工工艺加工而成的食品。
豆制品以其儿童豆腐、豆干、豆皮、豆浆等为代表,在亚洲地区广泛流传,并逐渐走向世界。
豆制品的加工工艺一般包括清洗、去皮、碾浆、过滤、加热、凝固、挤压、冷藏等步骤。
其中,不同的豆制品加工工艺还存在一些差异,如豆腐的加工工艺比其他豆制品更为复杂,需要多次加热、挤压等步骤。
豆制品加工技术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从传统制作到现代化工业生产,技术不断升级与创新。
现代化的豆制品生产线采用工业化加工技术,可获得更稳定、高质量的豆制品产品,并严格控制产品质量标准。
二、现阶段豆制品加工技术存在的问题尽管豆制品加工技术已经逐渐成熟,但在实际生产中,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1、豆制品加工的原材料来源不稳定。
豆类收购价格波动大,原材料收购难度大。
同时,生产过程中还需考虑原材料风险、质量、成本等因素。
2、豆制品加工中的环保问题。
豆制品加工涉及大量用水和能源消耗。
现有的加工工艺存在用水量大、废水和固体废弃物高、噪音扰动等环保问题。
3、豆制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
豆制品加工质量问题主要表现为豆浆颜色发黄、豆腐口感不好、豆皮硬度不够等问题。
三、未来豆制品加工技术的发展趋势1、从传统制作到现代化生产。
豆制品加工技术的发展已经逐渐从传统工艺向现代化工业生产转变。
豆制品生产线采用工业化加工技术,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稳定。
2、加强科技研发,推广新技术。
豆制品加工企业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加强科技投入,优化豆制品生产过程。
例如,利用新型酶制剂,可改良豆浆口感、颜色,缩短加工时间,提高豆制品的加工效率和产量。
浅析我国大豆产业现状及对策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大豆产业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旨在促进大豆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大豆作为我国的重要粮食和油料作物,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我国大豆产业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产能不足、依赖进口、生
产效益低下等,亟需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对策,以实现自给自足、保障国家
粮食安全。
二、我国大豆产业现状
1.产能不足:我国大豆产量虽然逐年增长,但整体产能仍然无法满足
市场需求。
2.依赖进口:由于我国大豆需求量巨大,很大程度上依赖进口,这在
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国家的经济风险。
3.生产效益低下:由于种植面积的限制以及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滞后,我国大豆产业效益不高,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三、对策与建议
1.增加投入:政府应加大对大豆产业的支持力度,增加投入,提高农
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提高大豆的产量。
2.提高技术水平:加强大豆种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培训农民科学种
植和管理技能,提高产量和质量。
3.加强市场监管:建立健全的市场监管体系,保护农民的利益,防止价格波动对大豆产业的不利影响。
4.发展加工业:通过发展大豆加工产业,将大豆加工成多种产品,提高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
5.完善政策措施:定期调整大豆生产政策,制定激励政策,如补贴、税收优惠等,提高大豆种植和加工的竞争力。
四、结论
我国大豆产业面临诸多挑战,但也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政府的支持和农民的努力,我国大豆产业有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产能,减少对进口的依赖,使大豆产业成为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豆制品整治方案
豆制品是我国传统的食品之一,具有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
经济实惠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家庭、餐饮、食品加工等领域。
但随
着社会的发展和食品产业的壮大,豆制品市场也面临诸多问题,如
质量不稳定、健康风险增加等。
因此,整治豆制品行业,提高产品
质量和安全水平,保障消费者健康,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规范
豆制品行业应该制定严格的食品安全规范,建立完善的生产管
理和质量监控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
制定规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生产安全规范:制定厂房、设备、原料的标准和要求,实施
生产环境标准化,确保生产过程安全、卫生、无公害。
2.产品质量规范:建立科学的生产工艺流程,确定产品品质标准,包括感官性质、保质期、营养成分等,确保产品稳定、可控、
可追溯。
3.质量检验规范:建立正规的检验机构,制定严格的检验标准
和流程,确保每个生产批次的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符合相关要求。
二、推进产业升级
随着食品市场的变化,豆制品行业也需要不断更新技术和产品,提高竞争力和消费体验。
推进产业升级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浅析石屏豆腐产业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石屏豆腐是云南省的一项传统特色食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
富的文化内涵。
然而,在生产、销售和品牌建设等方面,仍然存在
着一些问题。
一、生产方面:
1.生产技术粗放、低效,产品质量不稳定。
一些生产企业没有
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不注重营养、口感与外观的协调,导致
豆腐品质参差不齐。
2.生产条件落后。
豆腐厂多为散户生产,设备陈旧、无消毒设备,传统制豆方式存在健康隐患。
二、销售方面:
1.缺乏销售渠道。
大多数石屏豆腐企业销售渠道单一,缺乏拓展,难以有效地推销产品。
2.品牌效应不显著。
企业缺乏品牌管理意识和品牌建设经验,
难以建立起有影响力的品牌形象。
三、解决办法:
1.采用现代化生产技术。
提高生产效率和豆腐产品的质量与卫
生安全性。
2.加强品牌建设,提高品牌影响力。
通过产品包装、广告宣传、网站建设等手段,增强品牌形象的认知度与美誉度。
3.开拓更广泛的市场渠道。
利用网络、电商等新渠道进行销售、宣传,拓展新的消费群体,提高销售额。
4.加强行业协会的建设。
加强行业协作和交流,通过行业联盟以及企业合作等形式,共同解决行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推动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