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2015届高考生物一轮精品讲义 2.2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新人教版必修1
- 格式:doc
- 大小:3.75 MB
- 文档页数:16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课题《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第二课时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明确生物膜的化学组成和基本结构;②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概念和作用;③理解细胞的生物膜系统是一个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是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④了解生物膜的研究成果及研究意义。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资料的阅读和实际的问题的引导,培养学生分析和理解问题的能力,进而发展综合的能力。
②利用图片和教学动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读图能力,提高分析、类比归纳的学习方法。
③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知识,在生活中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应得到学生认同:细胞是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其生命活动是通过各组成成分的协调配合完成的。
让学生体验到科学研究离不开探索精神、理性思维和技术手段的结合。
②通过细胞内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的学习,进一步明确结构与功能相同意的观点以及事物之间纯在普遍联系的观点。
③通过生物膜的研究成果的介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兴趣,极力他们对生命科学知识要有不断探索的精神,同时渗透STS思想。
④参与小组合作交流,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描述细胞中各种结构和功能的能力,知道细胞中哪些结构具有膜,能够理解什么是分泌蛋白。
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这对于理解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是很重要的。
课前准备组织学生收集生物膜系统的应用;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细胞模型。
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探究、小组讨论、分析、质疑、总结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师生共同复习细胞结构引导探究资料分析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分析。
介绍关于尿毒症的常识及常见治疗方案。
与学生一起探讨细胞中的哪些结构具有膜?这些结构具有什么功能?进一步提出:这些膜结构在功能上有联系吗?出示蚕的丝腺细胞中核糖体的存在形式与细胞不同时期的关系资料,引导学生分析说明的问题。
《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通用2篇)《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设计篇1《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教学目标设计本节内容利用对系统内各个细胞器分工合作的探究,最大限度地调动同学的思维,重在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归纳综合力量和规律思维力量。
学问目标1、说出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等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2、制作细胞的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看叶绿体和线粒体。
力量目标1、通过制作临时装片,使用高倍显微镜观看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形态和分布,培育同学的动手力量。
2、通过对各种细胞器结构图、观看及分析,培育同学的观看力量和规律思想力量。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同细胞中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部分与整体的统一性,对同学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教材内容分析本节内容着重介绍系统内怎样进行分工合作,这与各种细胞器有关,因此把握这些细胞器的结构及各自的功能及细胞内生物膜系统是这一节的重点。
是后面将要学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蛋白质的合成、动物有丝分裂等学问的基础,也为学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奠定细胞学基础。
只有切实明确了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及细胞内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联系,才能真正理解系统的分工合作。
本部分内容让同学从新的视角---系统的角度来熟悉细胞,为关心同学理解一个系统的正常运转,必需依靠各组分间的协调协作。
“问题探讨”以工厂为例,让同学争论一件优质的产品是如何通过各车间和部门的协作生产出来的,再让同学将细胞与工厂类比,争论细胞中是否也有类似的部门和车间。
这种联系同学的生活阅历,将熟识的事物与同学不熟识的有待了解的事物相类比的处理方法,有助于同学突破熟悉上的难点。
课堂上老师采纳挂图、模型、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同学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量,通过动脑思索,主动猎取学问,并使各方面力量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高和进展。
探究内容分析纵观本节内容,先让同学简洁回顾第一节中所学内容,从系统边界入手,把细胞作为一个活系统来讨论,把细胞学活。
第二讲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知识点一细胞器之间的分工连线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巧学助记] 巧记细胞器的“零、一、二”知识点二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1种类分泌蛋白胞内蛋白比较合成场所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游离的核糖体作用场所细胞外细胞内实例消化酶、抗体、部分激素呼吸酶等2.补充完善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过程图示[动漫演示更形象见课件光盘]知识点三细胞的生物膜系统(1)组成:细胞膜、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 (2)填写生物膜系统的功能:②其他膜酶附着的支架——为生化反应的进行创造条件使细胞内部区域化——保证反应高效、有序地进行一、理解运用能力1.判断下列有关细胞器叙述的正误。
(1)高尔基体是肽链合成和加工的场所(2013·安徽卷T1B)( )(2)线粒体将葡萄糖氧化分解为CO2和H2O(2013·安徽卷T1C)( )(3)溶酶体合成和分泌多种酸性水解酶(2013·安徽卷T1D)( )(4)核糖体含有蛋白质和核糖核酸(2013·北京卷T1C)( )(5)细胞骨架由蛋白质组成(2013·北京卷T1D)( )(6)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2012·江苏卷T4B)( )(7)正常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2012·山东卷T5D)( )(8)叶绿体被膜由双层膜组成(2010·海南卷T1B)( )(9)细胞器在细胞中的分布与细胞的功能相适应(2012·江苏卷T4D)( )2.判断有关生物膜叙述的正误。
(1)真核生物具有生物膜系统,有利于细胞代谢有序进行(2011·山东卷T1D)( )(2)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2011·四川卷T1C)( )(3)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2011·四川卷T1D)( )(4)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2010·全国卷ⅡT1B)( )(5)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2010·全国卷ⅡT1D)( )(6)靠近细胞膜的囊泡可由高尔基体形成(2008·江苏T21D)( )二、读图析图能力请据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过程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与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有关的细胞结构有哪些?答案: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2)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在分泌蛋白加工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内质网将多肽链加工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进一步加工、分类和包装。
(3)分泌蛋白加工、运输过程共穿过多少层膜?答案:0层。
[理清脉络]考点一|以图文结合的方式,考查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1 线粒体叶绿体亚显微结构图增大膜面积方式 内膜向内腔折叠形成嵴 由囊状结构的薄膜堆叠而成基粒 生理功能 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完成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光合作用的场所,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酶的种类和分布 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分布于内膜和基质中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类囊体薄膜和基质中相同点(1)均具有双层膜;(2)都含少量DNA ,是半自主性细胞器;(3)都能产生ATP ,与能量转换有关2.细胞器归类分析(4)从功能上分析:①与主动运输有关的细胞器⎩⎪⎨⎪⎧线粒体供能核糖体合成载体蛋白②参与细胞有丝分裂的细胞器⎩⎪⎨⎪⎧核糖体:间期合成蛋白质中心体:动物低等植物细胞分裂前期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高尔基体:植物细胞分裂末期与细胞壁形成有关线粒体:供能③生理活动中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现象的细胞器:线粒体和叶绿体(DNA 复制和表达)、核糖体(翻译)。
④产生水的结构:线粒体(有氧呼吸)、核糖体(脱水缩合)、叶绿体(光合作用)等。
[典例1] (2014·广州模拟)根据甲、乙、丙、丁四幅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四幅图表示的都是组成细胞的基本结构B .甲、乙、丙、丁四结构中都含有DNA 和RNAC .甲、乙、丙、丁四结构中都具有双层膜结构D .具有丁结构的生物一定具有乙、丙两结构[解析] 图中甲表示原核生物细菌,乙表示线粒体,丙表示叶绿体,丁表示细胞核;四种结构中都含有DNA 和RNA ;原核生物细菌中不具有双层膜结构;真核生物中,动物细胞无叶绿体。
[答案] B真、原核细胞及动、植物细胞的判断方法1.易混淆的一种细胞和一种生物(1)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和细胞器:①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核膜和细胞器膜,所以实验室常用作提取纯度较高的细胞膜的实验材料。
②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也没有一般的细胞器,如核糖体、线粒体等,所以自身不能合成蛋白质,呼吸作用方式是无氧呼吸,不能进行细胞分裂,而且寿命较短。
(2)蛔虫在人体肠道内寄生,无线粒体,只进行无氧呼吸。
2.五个常见的思维误区误区1 没有叶绿体或中央液泡的细胞是动物细胞。
反例:根尖分生区细胞。
误区 2 具有细胞壁的细胞一定是植物细胞。
反例:真菌细胞、细菌等都有细胞壁。
(注意细胞壁的组成成分不同)误区3 没有叶绿体的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反例:蓝藻。
误区4 没有叶绿体或光合色素就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反例: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
误区5 没有线粒体不能进行有氧呼吸。
反例:大多数原核生物是需氧型的。
[针对练习]高考命题常从以下角度设置陷阱(1)从细胞器分布角度:列举多种生物,判断各种生物所具有的细胞器种类。
(2)从结构与功能角度:列举多种特殊种类的生物,考查具有或不具有某种结构的生物能否完成相应的生理功能。
1.(2012·海南高考)关于细胞中细胞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大肠杆菌无线粒体,有核糖体B.水稻叶肉细胞有叶绿体,也有液泡C.酵母菌有线粒体,也有叶绿体D.小鼠肝细胞有线粒体,也有内质网2.(2014·广元质检)下列关于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没有叶绿体的细胞都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没有DNA的生物都不能完成性状遗传C.没有线粒体的细菌都只能进行无氧呼吸D.没有核糖体的生物都不能独立合成蛋白质考点二|以分泌蛋白为载体,考查各种生物膜之间的联系1.各种生物膜在化学组成上的联系(1)相似性:各种生物膜在组成成分的种类上基本相同,都主要由蛋白质和脂质组成。
(2)差异性:各种生物膜在组成成分的含量上有显著差异,这与不同的生物膜功能的复杂程度有关——功能越复杂的生物膜中,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2.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的联系(1)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大致相同,都是由磷脂双分子层构成基本支架,蛋白质分子分布其中,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3.功能上的联系(如蛋白质的合成、分泌)(1)细胞核:进行基因的转录,将遗传信息从细胞核传递到细胞质。
(2)核糖体:通过翻译将氨基酸合成为多肽。
(3)内质网:对多肽进行初步加工(如折叠、糖基化等),形成较成熟的蛋白质,再以囊泡的方式运送至高尔基体。
(4)高尔基体:将较成熟的蛋白质再加工为成熟的蛋白质,并以囊泡的方式运输到细胞膜与之融合。
(5)细胞膜:胞吐作用,将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成为分泌蛋白。
(6)线粒体:为各项过程提供能量。
[典例2] 甲图为细胞内质网结构局部放大模式图,乙图为某激素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示意图(其中a、b、c、d、e表示细胞结构)。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乙图A.乙图中a、b分别表示甲图中的内质网膜和核糖体B.甲图中新合成的肽链具有生物活性C.激素蛋白从合成到排出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流动性的特点D.只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乙图中a、b、c、d结构,抑制e的功能会影响主动运输“三看”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运输1.混淆两种核糖体和两种内质网的功能2.混淆与分泌蛋白形成的“有关细胞器”、“有关结构”和“有关膜结构”(1)有关细胞器: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
(2)有关结构: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3)有关膜结构: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
3.误认为有活性的分泌蛋白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需要多种细胞器的协作;核糖体只是分泌蛋白肽链的合成场所,肽链需在内质网中盘曲、折叠形成特定空间结构,经高尔基体进行最后的“加工、分类与包装”形成具“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才分泌到细胞外行使一定的功能。
[针对练习]高考命题常从以下角度设置陷阱(1)从结构角度,考查分泌蛋白合成、加工、运输所经过的结构。
(2)从功能角度,考查与分泌蛋白加工、运输有关细胞器的功能。
3.若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氨基酸,以追踪抗体合成与分泌的途径,则在浆细胞内出现放射性标记的结构及顺序是( )A.核膜、高尔基体、核糖体、细胞膜B.核糖体、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C .核膜、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D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4.(2014·绵阳模拟)内质网是由封闭膜系统以及互相沟通的膜腔而形成的网状结构,按其表面有无核糖体分为光面内质网(膜上光滑,没有附着核糖体)和糙面内质网(膜上附着核糖体颗粒)两类。
下列关于内质网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都需要内质网的参与B .内质网既能与细胞膜相连,又能与核膜相通C .糙面内质网常见于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D .在光学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内质网的结构一、实验探究能力|用高倍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考纲要求实验)考查实验材料的选择根据观察对象选用合适的材料。
(1)量较少、体积较大、叶片薄的植物细胞。
如选择苔藓或黑藻叶片,下观察其单层细胞的部位, 考查实验原理(1)叶绿体呈绿色的椭球形或球形,不需染色,制片后直接观察。
(2)状等,后才能观察。
[实验理论归纳] 选取实验材料的原则(1)符合实验的要求:选择的实验材料应含有符合实验目的要求的观察对象,如观察叶绿体不能选择根细胞,因为根细胞不含叶绿体;观察动物细胞的细胞核不能选择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为此细胞没有细胞核。
(2)符合实验的原理:实验原理是完成实验的依据,选择的材料既要保证实验原理的实现,又要方便检测结果的观察,如在检测还原糖时不能选用甘蔗,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蔗糖,还原糖的含量少,不利于与斐林试剂发生反应。
(3)选取易于获得的材料:要保证实验的顺利进行,应选取在当地容易获得,又比较便宜的材料,如生物组织中淀粉的检测实验不宜选取板栗作实验材料。
(4)选取易于观察的材料:选取的实验材料观察现象越明显,越有利于得出正确结论,如观察植物细胞的液泡时不能选用叶肉细胞,因为叶肉细胞的液泡基本无色,并且叶绿体的绿色会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
二、图表信息获取能力|分泌蛋白在加工、运输过程中相关结构放射性及膜面积变化 [典型图表] [课件展示更丰富 见配套光盘]——————————————————————————————————————胞线粒体的实验的说法不实验的准确性液能维持口腔上皮细胞的正常状态线粒体呈现蓝绿色,而细胞质接近无色两层磷脂分子层先低倍镜后高倍镜观察 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和分布制作藓类叶片临时装片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滴健 那绿染液染色D——————————————————————————————————————[信息解读](1)图1表示用放射性元素标记某种氨基酸追踪不同时间放射性元素出现顺序为:内质网→高尔基体→分泌小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