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视天线的防雷接地方法
- 格式:docx
- 大小:12.55 KB
- 文档页数:1
要防雷,首先得知道雷击形成的必要条件,那就是:你的天线是地面或建筑物上的制高点,从而引起天线上聚集了大量的地面电荷。
当电荷聚集到一定程度时,通过潮湿的空气电离放电。
放电电流接近高压电线短路电流,甚至还大很多。
这样,我们就知道如何解决雷击问题了。
方法有以下几种:首先,我们可以把天线架设在次要高度上,比如,楼顶有个中国移动的铁塔或高些的电视公用天线等。
我们就可以在它附近架设天线,高度只要不超过或平齐于那些铁塔就行。
有的蛤蟆很专业,说那些避雷针保护角度是45度......但实际上,你的天线离它们不超过50米就没问题。
因为,地表带电电荷早就通过那些专业的避雷针给放掉了。
这片地面的地表电荷是绝对不足以引起雷击的了。
其次就是自己架设避雷针,在天线的支撑杆顶上焊接一根钢筋,长度在60厘米左右,同时用卡子将一根直径6毫米以上的钢丝绳紧紧的卡在钢筋或支承杆上。
钢丝绳扔到楼下,并沿着楼体一一固定好。
楼下准备一根2米长的镀锌角铁在泥土地面上将其垂直的砸进土壤里。
露出一小截,把钢丝绳紧紧的卡在或焊接在上面。
焊接前,测量对地电阻不能大于四欧姆,如果大了,在角铁周围的土壤里撒上碳粉,并浇上浓盐水。
以后每年测一次对地电阻,如果电阻变大,重复上述行为。
直到符合小于四欧姆的国家标准。
这种方法,天线振子的安装高度不能超过钢筋避雷针的高度。
是不是有些麻烦?那再告诉你一个最容易防雷的方法。
首先,架设天线之前,围绕楼体,寻找所在楼体的防雷接地点。
一般建筑单位都是用根粗钢丝绳接地,很容易找到。
有的新建楼体外,看不到引下来的钢丝绳,没关系,楼体上都有明显的接地标记。
只要找到这些标记或看到钢丝绳,就证明你的楼房是有防雷措施的。
环顾四周,你会发现楼顶平台周围的护墙上有圈钢筋,围绕楼体,这就是防雷用的。
准备一根6平方毫米以上的单股铜电源线,或者直径6平方毫米以上的钢丝绳。
一端用钢丝卡子紧紧的卡在固定天线支承杆的斜拉钢丝绳上,另一端用卡子紧紧的固定在楼顶的那圈钢筋上,如有必要,先用砂纸除去钢筋上的铁锈(注意:无论怎么固定,千万别虚接)。
浅析有线电视系统防雷技术有线电视系统防雷技术是指通过采取合适的措施,减小或避免雷击对有线电视系统的损害和影响,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在电信通信系统中,由于信号传输线路长、复杂,线路及设备接地电阻大等因素,其对雷击的易感性要强于一般的电气系统,因此,在有线电视系统建设和运行中,防雷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有线电视系统防雷技术包括两方面:一是对设备防护,如设备接地、避雷器、屏蔽装置等;二是对线路防护,如线路串、并联避雷器等。
对于设备的防护,首先要正确选择设备接地点,要求设备安装在有钢筋混凝土建筑物中,应选择接地电阻较小的钢筋二次接地,避免使用集中接地和分散接地方式,以保证接地电阻在安全范围内。
同时在电源进线处,应采用带有高压过电压保护的接触器,并设置过电流保护开关,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设备外壳应采用金属壳体,相互之间应接地,以消除金属壳体中可能出现的静电载荷,防止雷击产生的高电压对设备造成损伤。
对于线路的防护,一般采用避雷器的方式。
避雷器是指一种能够对盛行在电力、电信线路上的过电压进行耗能消除或导引到地的过电压保护元件。
在有线电视系统中,避雷器的连接方式主要有两种:串联和并联。
串联避雷器一般布置在室外线路上,其主要作用是在遇到雷击时,将过电压导向地面,起到保护线路和设备的作用。
而并联避雷器一般采用在室内线路上,其作用是通过提供一个导通路径,吸收过电压保护电路,从而保护线路和设备。
并联避雷器有许多优点,如耐高压、寿命长、响应速度快、安装便捷等,是目前常用的防雷器之一。
综上所述,有线电视系统防雷技术对于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非常重要。
在设备防护方面,应正确选择设备接地点、采用金属壳体、设置过电压保护开关等;在线路防护方面,应选用合适的避雷器,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串联或并联方式。
通过科学合理地防雷措施,可以有效地避免雷击对有线电视系统造成的损害和影响,保障系统的高效稳定运行。
福建地处我国东南部,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夏秋之交多台风,也是雷电的高发地区,据气象部门统计,全省年平均雷暴日高达107天,主要集中在4~9月份。
雷电灾害是影响福建省尤溪县有线电视网络的主要故障之一。
如今,网络正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对防雷减灾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做好有线电视网络系统中设备、设施、器材的防雷与接地工作,对保护设备、避免或减轻雷电干扰、减少事故发生、确保人员生命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雷电现象、种类雷电是大气层中带电荷的雷云放电现象。
雷云放电所产生的强大电流使周围空气或物体产生高温,将造成有线电视㈧l推遴创耨瀵论探索创蒲实践I《……………………………………一………………一蓁00越S鬟焱|\|£鞘秘轰阁器◇传播技术防雷应重点考虑直击雷及感应雷。
为防止机房遭雷击,可采用以下措施:(1)在低压线进入机房的第一根电线杆上,加接FS—O.22K V低压避雷器,以防塞沿电源引入的雷电波,降低侵入机房雷电过电压的幅值。
在设备受到过电压冲击时,保护装置能快速动作,释放能量,使设备免受损坏。
(2)在相线与避雷地线、零线与避雷地线之间各装一只FS—O.22kV氧化锌无间隙避雷器,不仅可以有效防雷,还可以防止由于三相四线进户零线断线引起的中性点位移而产生的危及人体和机器设备安全的过电压。
(3)在机房加装1:1的电源隔离变压器。
使用防雷电源有线电视网络防雷与接地设备的严重损坏。
雷击主要有两种形式:直击雷和感应雷。
直击雷危害范围一般较小,但强度较大,可使用避雷针、避雷线和避雷网来预防。
感应雷危害较大、危害范围较广,有线电视系统中的电子设备受雷击损坏主要是由感应雷造成的。
据统计,直击雷占雷击率的10%左右,感应雷则占雷击率的90%。
因此,有线电视系统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尽量避免和减少感应雷造成的危害。
二、有线电视系统的防冒与接地有线电视网络系统防雷主要分为4个部分:前端、干线(含超干线)、分配系统和电源。
有线广播电视防雷技术措施姓名:XXX部门:XXX日期:XXX有线广播电视防雷技术措施直接雷击和感应雷击是雷电对有线电视网络破坏的两种形式,实践证明,损害有线电视传输系统概率最高的是感应雷击,其危害的途径可分两类:即电网感应雷和传输电缆感应雷。
1雷击的种类1.1直击雷:带电云层和大地之间放电造成的。
直击雷只占雷击率的10%左右,危害范围一般较小。
1.2感应雷:由静电感应和雷电流产生电磁感应两种原因造成的。
感应雷击率90%左右,危害甚广。
2前端系统接地与安全2.1接收天线的接地。
卫星天线一般都架设在开阔没有障碍物地带,竖杆一般架设在建筑物顶端或铁塔。
应该把所有的接收天线的接地端焊在一起,按要求接地。
其接地电阻应小于4。
应该注意是接地天线系统的避雷接地不能与机房的工作地线并联一起,防止造成感应雷击,避雷针的高度与天线顶端长度应大于天线的最大尺寸,避雷针与天线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应大于3m。
2.2前端机房设备的接地。
机房内地的所有设备,输入,输出,电缆的屏蔽层,金属管道等都需要接地。
防雷地线距保安地线10m距工作地线20m。
在机房供电方面采取在电源输入端安装气体放电管、压敏避雷器,还应该采用专用的电子防雷器件用于电源防雷,并且使用电源稳压器,以保障机房设备用电防雷。
3天线塔防雷微波天线应有防直击雷的措施,避雷针可固定在天线塔上,天线铁塔的金属结构可兼做接闪器和引下线。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第 2 页共 7 页是保护天线。
天线铁塔上的所有金属构件,如航空障碍信号灯具,天线的支杆或框架、反射器和安装框架等都必须和铁塔的金属结构用螺栓和连接或焊接。
波导管或同轴传输线的金属外皮和敷设电缆的金属管道,应在铁塔的上下两端及每隔12m处与塔身金属结构连接,在机房内应与接地网相连。
铁塔上的照明灯电源线应采用金属外皮电缆,或将导线穿入金属管。
电缆金属外皮或金属管道至少应在上下两端与塔身相连,并应水平埋入地中,埋地长度应在15m以上才允许引入机房或引至配电装置和配电变压器。
33卫星技术欢迎投稿:@2008年第17期谈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及接地措施◎秦皇岛张勇马思邈对于在广电系统工作的维护技术人员,都熟知雷电对广播发射传输设备的危害,严重时甚至导致整个系统的瘫痪,造成重大的播出事故及无法估量的经济损失。
为有效地保证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确保广播电视节目不间断的优质播出,减少乃至杜绝雷电对设备的损坏,采取有效的切实可行的避雷、防雷措施至关重要。
这里重点讨论有线电视网络的防雷。
夏季雷雨天气较多,从经验的角度讲,每年的有线电视网络故障数量有一半以上都发生在6-8月这三个月的时间里。
因此,做好防雷从而提高维护质量,就会极大程度地增强有限电视网络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保证广大有线电视用户的正常收视,提高满意度的同时也能增强综合效益,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
摘要本文介绍了雷电的一些特性及主要的入侵方式,并对系统前端、光节点及电缆网及在施工维护中的防雷接地措施等作一些简单介绍,供同行参考。
击雷打击时,强雷电电压将邻近土壤击穿,进而击穿网络线路电缆外皮,使高压侵入网络系统;(2)、雷云对地面放电时,在网络线路上感应出上千伏的过电压,击坏与线路相连的网络系统设备。
3、地电位反击电压通过接地体入侵雷电击中避雷针时,在避雷针接地体附近将产生放射状的电位分布,对靠近它的电子设备接地体产生高压地电位反击,入侵电压可高达数万伏。
防雷措施根据以上的雷击特点,结合有线电视网络传输结构具体的防雷措施如下:1.前端的防雷前端是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核心,包括各种开路天线、卫星天线、卫星接收机、调制器解调器、光发光收等设备。
万一这些设备被雷击损坏,除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外,还会造成大范围的停播,对企业形象造成影响,因此前端的防雷措施至关重要。
前端的防雷主要分三种:(1)机房的电磁屏蔽传统的屏蔽室一般采用钢板密封焊接,同时采用屏蔽门、滤波器、波导管等设备,由于造价昂贵和施工条件等限制在工程上难以推广。
单从防雷角度考虑,有线电视前端机房的电磁屏蔽只要满足一般要求就可以了,而国家标准是达到B ,要雷电产生及主要入侵形式雷电是自然界中强大的脉冲放电现象一般分为两类,即直击雷和感应雷。
电视机天线、共用天线如何防雷
1、电视机天线,共用天线最好不要突出屋顶;
2、如果必须突出屋顶时,最好在天线馈线的进户处,安装接地倒换闸,当雷雨频繁时,使天线倒换到接地部位,其接地电阻应小于10欧姆;特殊雷暴区,如山区的住宅楼还应将天线插头拔下,甩在室外;
3、天线的馈线要采用金属屏蔽线或将馈线穿入金属管内引下,并于其上部放大器、混合器处和下部电视机处安置避雷器和氧化锌压敏电阻,这些管线及器件均要良好的接地。
4、家用电脑在雷雨时,最好停止使用,并切断电源。
如必须在雷雨时间运行时,必须采取避雷措施。
5、家用电器较多的家庭,最好自备一具灭火器、每具售价100元左右,有备无患。
有线电视系统的接地防雷技术CATV系统的防雷接地应包含3个部分:前端、干线(含超干线)与分配系统。
1前端部分的防雷接地防雷接地不但是建筑物务必考虑的内容,电气系统与电子设备也务必考虑防雷。
假如前端机房为独立建筑物时,则务必设计防雷接地系统,具体要求与设计方法可参照《建筑物防雷接地规范讥但前端机房通常不是独立的建筑,因此,该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统能够保护前端机房内系统设备的安全,故不必重新做防雷接地,但有4点须引起注意:第一,雷电从接收天线串入前端系统。
由于避雷针高度不足,使接收天线处于保护角的临界区域,遭受雷击的可能性也就增大。
为避免这种情况,应做到:①避雷针与天线之间的最小距离应大于3m,避雷针的高度要足够高,保护角要小。
②天线竖杆或者铁塔应整体连接。
若用法兰连接应保证有5个以上的螺栓,不能满足时应另加横截面不小于48mm2的镀锌圆钢将上下两部分电焊跨接。
③室外设备(如天线放大器)金属外壳与天线竖杆(铁塔)良好连接。
④必要时,引入信号的同轴电缆使用双屏蔽同轴电缆或者单屏蔽层的同轴电缆穿金属护套管敷设,外屏蔽层的上端与天线竖杆连接,下端接地干线连接。
第二,播出机房地板须使用防都电地板,信号电缆与电力电缆分沟敷设。
播出机架使用全金属屏蔽式构造。
电源线从顶部布线,信号电缆则在下面行走,并确保机架有良好接地,一方面能有效抑制信号相互干扰,另一方面能有效地避免在500〜2OOOm开外雷击所造成的电磁脉冲的危害,特别是现在越来越多地使用数字压缩技术发送的数字电视信号。
第三,雷电从电源网串入,在电力线明线引入时,是有可能发生的。
为避免发生这种侵害,可考虑在电源引入端加装隔离变压器或者雷电保护装置。
第四,当前端输出为金属缆线时,雷电有可能从此处串入,因此在设计出口位置时,要注意卜.列几点:①出口处在避雷针(带)保护角内。
②电缆外皮加装雷电保护装置并做接地引下线与接地网连接。
③雨水沿电缆向外排流。
2干线部分的防雷接地CATV系统的干线(含超干线)部分包含电(光)缆与干线设备(如放大器或者光接收机等)两项内容,该部分置于室外,务必考虑防雷。
浅析有线电视系统防雷技术有线电视系统是一种以有线传输为主要方式进行电视信号传输的系统。
由于其具有稳定性、清晰度高等明显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然而,有线电视系统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雷电的干扰,给设备和用户带来不良影响。
为了有效地解决这一问题,有线电视系统需要采用防雷技术。
1.接地防雷接地是防雷的根本措施,有线电视系统建设时,应加强接地系统的建设。
设备、设施必须按照规范要求接地,确保接地系统规范完整,接地电阻大于或等于指标值。
在接地系统建设中,应注意接地设施的历史和土壤电阻等情况,合理设计接地系统。
2.电源防雷有线电视系统的设备必须配备适当的保护装置,如瞬态电压抑制器、稳压器等,以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在电源防雷中,还要注意在接地系统应用时采取专用保护接地线,确保接地系统完好。
3.信号线防雷有线电视系统的信号线路是受雷击中最容易损坏的设施,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防雷措施。
信号线路防雷主要包括外罩护层、金属屏蔽和磁环等。
外罩护层的选用应该考虑防潮、防震等因素,而金属屏蔽主要是通过金属网片或者金属套管等方式进行。
另外,信号线防雷还可以采取磁环方式,即在信号线路上加入线圈或环形磁芯,使信号线路具有高阻抗。
4.设备防雷有线电视系统设备本身的防雷工作非常重要。
设备防雷通常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设备本身抗雷击标准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另一个是设备与设施之间的接线必须完全符合规范。
设备绝缘状态必须符合标准,保证设备不易受到雷击而损坏。
在实际应用中,所有的防雷措施都是相辅相成的,在采取某一种措施时,应同时考虑其他措施的影响,保证整个设备防雷体系的完善性,确保有线电视系统安全稳定工作。
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雷电对人类的危害是人所共知的。
由于有线电视系统设施的特殊性,使其受雷害的程度相对更大,因此如何采取有利的防雷措施,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1 雷电对有线电视系统的损害雷电对有线电视系统的损害主要分2个方面。
一是闪电对有线电视系统前端和线路的直击;二是闪电的电磁脉冲对系统设备的袭击,也称感应雷击。
多次观察处理有线电视雷击现场,发现受损部位主要为以下几处:(1)前端放大器被击毁。
天线前端箱内的电源被损坏,电源保险烧断,保险底座与金属底壳击穿。
分配放大器被击毁。
(2)干线架空电缆上的干线放大器和分支、分配器损坏。
(3)用户终端盒及接收设备损坏。
2 受雷击的原因通过分析,认为引入有线电视系统中的雷电流主要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1)避雷针。
避雷针是接闪器。
由于其尖端处曲率半径很小,在雷云逼近时,其尖端电荷集中使周围电场畸变,形成电离区。
当它与云中的异号电荷汇合时,首先接闪的就是避雷针,并形成很强的闪电电流,(一般可达1×104A),经引下线入地。
同时,闪电电流在四周产生很强的脉冲电磁场,对其附近的设备外壳及电缆外导体产生旁侧闪击,使它们感应上很高的电压,从而导致上述第一种损害发生。
(2)有线电视系统中架空干线电缆,除了易遭直击雷外,还有闪电对其袭击而产生的感应雷过电压波,它的概率比直击雷大得多。
尤其平房建筑区,是这种雷击事故的多发地带。
当雷云到来时,靠近的电缆外导体由于静电感应而积聚起大量的与雷云下端电荷异号的电荷、雷云放电时,云下端的电荷消失。
这时,电缆外导体上感应的电荷就可以自由移动,它与地面物之间的电场就可以产生对地面很高的电压,并沿电缆外导体向两端传播。
由此形成的感应雷过电压波与电缆线架空高度成正比,与落雷点到电缆线的最短距离成反比。
这样的过电压波沿着电缆外导体传送,如果没有很好的泄放回路,当传到干线放大器、分支、分配器,或传到用户终端时,足以损坏它们。
3 有线电视系统中防雷要点及措施(1)在架设前端天线时,避雷针与天线竖杆、底座及连接部件均应焊接,并在焊接后的部位涂防腐漆。
山区有线电视系统的防雷接地技术摘要:雷电是大自然的一种放电现象,虽然并不神秘,但常常损坏、击毁有线电视设备。
雷击主要有两种:直击雷和感应雷。
直击雷是带电云层和大地之间放电造成的,可使用避雷针、避雷线和避雷网防避。
感应雷是由静电感应和雷电流产生的电磁感应两种原因引起的。
感应雷约占雷击率的90%,危害范围甚广。
所以,防雷装置的性能优劣至关重要,特别是接地技术。
若接地体方法不对、不按技术规范要求、不考虑山区土壤电阻率大等具体情况,将起不到大地泄电的作用,相反还会造成干扰和地电位反击而损毁有线电视设备。
关键词:天线的接地;前端设备接地;山区土壤;防雷接地技术;接地体方法靖西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天无署,冬无严寒,境内以溶蚀高原地貌为主,靖西独有奇特的喀斯特地形地貌,峰丛林立,峡谷众多,在夏季和春季之交、夏秋之交冷暖空气活动频繁之际,易形成具有很强电场的雷暴云。
而山区地表和森林、植被中的水汽充沛,再加山区地形表面结构凹凸明显,为大气提供了有利的上升气流。
因此,山区雷电天气多于平原地区,山区土壤又属于高土壤电阻率区域。
所以,防雷装置的性能优劣至关重要,特别是接地体技术。
若接地体方法不对、不按技术规范要求、不考虑山区土壤电阻率大等具体情况,将起不到大地泄电的作用,相反还会造成干扰和地电位反击而损毁有线电视设备。
1山区土壤特性所有防雷装置都要接地,而接地电阻的大小直接影响防雷效果。
因此,接地作为一项专门技术,它对于防雷措施具有决定性意义。
山区土壤以石、沙、少量粘性土壤为主,其细颗粒较少,粗颗粒较多,含泥量很少。
加上沙石土壤中含水量少,土壤的潮湿程度自然偏差,因而山区土壤属于高土壤电阻率地区,为降低电视系统中天线、前端等的电子设备和建筑物的防直击雷技术要求,必须采取特殊的防雷接地方法和技术处理。
2 防直击雷天线的接地有线电视的接收天线和竖杆一般架设在建筑物的顶端,遭受雷击的机会较多,因此应把所有的接收天线,包括卫星接收天线统统用电气连接的方法连接起来,并接入地下。
一、前端的防雷措施前端是整个有线电视系统的核心,前端包括各种开路天线、卫星天线、卫星接收机、调制器解调器、光发光收等设备。
万一这些设备被雷击损坏,除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外,还会造成大范围的停播,对有线台的形象造成影响,因此前端的防雷措施至关重要。
如果在前端附近发生雷击,则会在机房内的金属机箱和外壳上感应出高电压,危及设备及人身安全。
前端设备的电源漏电也会危及人员的安全,因此,对机房内的所有设备,输入、输出电缆的屏蔽层,金属管道等都需要接地,不能与层顶天线的接地接在一起,设备接地与房屋避雷针接地及工频交流供电系统的接地应在总接地处连接在一起。
系统内的电气设备接地装置和埋地金属管道应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不相连时两者的距离应大于3米,机房内接地母线表面应完整,并无明显锤痕以及残余焊剂渣;铜带母线应光滑无毛刺。
绝缘线的老化层不应有老化龟裂现象。
一些前端设备如调制器,接收机等没有过压保护,而只有过流保护,一旦有雷击物往会出现电源烧坏而保险不断的情况,针对此种情况应在总电源处加装避雷器,以更好的保护前端设备。
前端的防雷主要分两种。
1、接收天线的防雷;2、电源部分的防雷。
1、接收天线的防雷接地措施确定好接收天线地理位置,架设天线时既要保证接收信号的质量又要避开雷区;有线电视的接收天线和竖杆一般架设在建筑物的顶端,应把所有的接收天线,包括卫星接收无线的接地焊在一起,接天线的竖杆(架)上应装设避雷针,避雷针的高度应能满足对天线设施的保护,安装独立的避雷钟时,由于单根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呈帐篷状,边界线呈双曲线,所以避雷外高于天线顶端的长度应大于天线的最大尺寸,避雷针与天线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应大于3M,建筑物已有防雷接地系统时避雷针和天线竖杆的接地应与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统共地连接;建筑物无专门的防雷接地可利用时,应设置专门的接地装置,从接闪器至接地装置采用两根引下线,从不同的方位以最短的距离沿建筑物引下,其接地电阻应小于4欧姆,无论是新制作的接地统还是原建筑的接地线,接地电阻都应小于4欧姆,除天线应有良好的避雷的接地外,还应采取如下措施:①无线输出端应安装专用CATV保安器;②天线输出电缆按接地要求接地;③使用装有气体放电管及快速反应保护二级管的天线放大器或频道放大器。
浅析有线电视系统防雷技术有线电视系统防雷技术是指为了保护有线电视系统设备免受雷电侵害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技术手段。
由于雷电的高电压和高电流特性,如果不做好防护措施,很容易导致设备损坏、系统瘫痪甚至起火等严重后果。
有线电视系统防雷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有线电视系统的室外设备防雷是重点。
它们通常包括天线、天线线缆、放大器等设备。
为了防止雷电通过天线进入系统,可以在天线上安装避雷器,避雷器能够将雷电引入地面,保护设备的安全。
天线线缆也需要做好防护措施,可通过使用带有金属屏蔽层的线缆来减少雷电的影响。
放大器的防雷也很关键,可在设备进入室内之前设置防雷器,将雷电引入地下,保护放大器的正常工作。
有线电视系统的室内设备防雷也不可忽视。
室内设备主要包括信号分配器、调节器、解调器等设备。
为了保护这些设备免受雷电侵害,可以在电源线上安装电源避雷器,它能够将电源线上的雷电引入地下,保护设备的安全。
可以在信号线上安装信号避雷器,减少雷电对信号的干扰。
对于室内设备来说,还可以设置接地装置,增加设备的接地面积,以增强设备的防雷能力。
定期的防雷检测和维护也是有线电视系统防雷技术的重要环节。
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的防雷能力可能会下降,因此需要定期检测设备的防雷状况,及时维护和更换防雷设备。
还可以通过设备接地电阻的测量等方法来评估设备的防雷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有线电视系统防雷技术包括室外设备防雷、室内设备防雷以及定期的防雷检测和维护等方面。
只有做好这些技术措施,才能有效地保护有线电视系统设备免受雷电侵害,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有线电视系统防雷、接地及安全保护
1.电缆进入建筑物时,在靠近电缆进入建筑物的地方,将电缆的外
导电屏蔽层接地,并符合下列要求:
(1)架空电缆直接引入时,在入户处增设避雷器,并将电缆外导体接到电气设备的接地装置上。
(2)进入建筑物的架空金属管道,与入户处接地装置相连。
(3)电缆直接埋地引入时,在入户端将电缆金属外皮与接地装置相连。
2.系统内的电气设备接地装置的埋地金属管道与防雷接地装置相
连;不相连时,两者间的距离小于3米。
3.电缆敷设不直接在两建筑屋顶之间敷设,处理方法为电缆沿墙降
至防雷保护区以内。
4.系统的安全防护符合现行国家标准G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
号的电缆分配系统》中有关安全要求的规定。
5.接收天线接地电阻W4Q。
6.统一接地的接地电阻道W1QO
7.系统安装避雷器,有效防止直击雷、感应雷和雷电侵入波。
8.避雷器的插入损耗(VHF)≤0.5Db,(UHF)≤1dBo
9.避雷器的反射损耗(VHF)≥16dB,(UHF)≥12dB010.避雷器的
安装设置符合GB11318.14∙950。
有线电视天线的防雷接地方法
有线电视的防雷,接收天线的竖杆上应装设避雷针。
避雷针一般采用直径20mm的圆钢或紫铜,针长在2.5m以上。
安装避雷针时,由于单根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呈帐篷状,边界线呈双曲线,所以避雷针的高度应能满足对天线设施的保护,同时避雷针与天线之间的最小水平间距应大于3m,以免天线受到避雷针的屏蔽而影响效果。
避雷针至少应有两根引下线,最好是对称布置。
引下线间距离不应大于
20m,当大于20m时应在中间多引一根引下线。
引下线长度不超过30m,其材料可采用直径10mm的圆钢或50mm×5mm的扁钢,沿建筑物外墙敷设(和墙壁间的距离为100~150mm),并设最短路径接地。
在地面上1.7m至地面下0.5m处的引下线要采用钢管等保护措施。
当建筑物已有防雷接地系统时,避雷针和天线竖杆的接地与建筑物的防雷接地系统共地连接;当建筑物无专门的防雷接地可利用时,应设置专门的接地装置。
防直击雷接地装置的冲击接地电阻应小于4Ω。
接地体可采用50mm×5mm的角钢或直径为50mm、壁厚约4mm的钢管做成。
水平接地体埋设深度应在0.8m以上,其有效长度应按2ρ来确定,其中ρ为该地段的土壤电阻率,单位为Ω·m。
垂直接地体的长度不应小于2.5m,各根垂直接地体之间的距离应在3~5m。
接地体之间或接地体与接地线之间的连接要采用搭接焊,焊接的长度应足够。
接地体埋设位置应距建筑物3m以外,并注意不应埋在堆放垃圾、灰渣等的地方。
为了降低接地电阻,可将长效接地降阻剂埋在接地体周围。
沿天线竖杆引下的同轴电缆应采用双屏蔽电缆或采用单屏蔽电缆穿金属管敷设,双屏蔽电缆的外层或金属管应与竖杆有良好的电气连接,并且电缆芯与屏蔽层之间应加装合适的避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