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测试卷
- 格式:doc
- 大小:112.00 KB
- 文档页数:8
2023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卷(及参考答案)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加点字的书写和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A.浮燥.(zào)矗.立(chù)震.耳欲聋(zhèn)接踵.而至(zhǒng)B.骤.然(zòu)驰骋.(chéng)名副.其实(fù)穿.流不息(chuān)C.颠簸.(bǒ)虔.诚(qián)怒不可遏.(è)目眩.神迷(xuàn)D.寒噤.(jīn)苍劲.(jìn)纷至踏.来(tà)瞬.息万变(shùn)3、下面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读鲁迅先生的杂文往往会惊叹他入木三分....的剖析。
B.如今,海洋正在成为一个藏污纳垢....的巨大“垃圾场”,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C.有志气的青年在困难面前一定能沉着冷静,而不会诚惶诚恐....,被困难吓倒。
D.不讲究韵律的文句和段落,读起来就没有什么抑扬顿挫....、节奏和谐的美感了。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参加志愿者活动,让许多学生都感受到了奉献的快乐。
B.“百度”、“美团”、“饿了么”,这三家外卖平台的全国日订单量大约在700万单左右。
C.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治理下,我市PM2. 5指数下降了一倍多,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D.高速铁路具有服务大众、紧贴民生的特点。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仰着头,才望见峰顶,中间是一线蔚蓝的天空。
B.隔壁教室里好像是李老师在上课。
C.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D.拥有这么好的资源却不利用,这不是一种资源浪费吗?6、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连贯的话,排序合理的一项是()①如果这种情况发生的次数多了,就容易造成电梯停梯而等待维修的状态。
②所以,用异物阻挡电梯门时,电梯控制系统感知的是“问题信号”,如果阻挡的时间过长,电梯门多次开合,时间久了,电梯系统就会判断电梯为“有故障”,随即停止工作。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卷(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八年级上册第1~5单元(侧重第4~5单元)。
5. 难度系数:0.70。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基础(共26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8分)央视《非遗里的中国·广东篇》国家非遗普宁英歌传承人陈来发的舞队正在潮州牌坊街进行展演。
小“时迁”手执长蛇,动作遒()劲,作指挥而活跃于队伍前头,正如诗中形容“股软身躯健,眉浓眼目鲜”。
其余舞者们旋转似流苏,搏击如猛兽,只见两根英歌槌在他们的手里舞得wǎn()如穿针绣花般灵巧,深深震撼()了在场观众。
锣鼓队中作“宋江”装扮的司大鼓,密时如雨的鼓声惊天动地、气震山河,透露着鼓乐者满满的张力。
他们的脸上涂了色彩不一的油彩,或点额抚臂,或张目嗔视,行步舞姿无不【甲】(①惟妙惟肖②俯仰生姿),现场响彻云霄的掌声就是对表演者的由zhōng()赞赏。
作为“出圈”代表,英歌舞无论形式还是精神,都充分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①荟萃②精粹)。
看似粗犷豪迈的肢体变化之中,寄托着潮汕人细腻赤忱的家国情怀。
1.(2分)请你根据拼音写出相应汉字,根据汉字标注相应拼音。
遒.( )劲wǎn( )如2.(2分)请你联系语境,从文中括号内选择恰当词语,把序号分别填入【甲】【乙】两处。
语文八年级(下)期末质量测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非网阅学校的考生,请将相关信息填在答题卡密封线内。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答案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积累与运用。
(26分,1—7题各3分,第8题5分。
)1.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束缚.(fù)拾.级(shí)狩.猎(shǒu)风雪载.途(zài)B.颠簸(bō)瞭.望(liào)褶.皱(zhé)强.词夺理(qiǎn g)C.闭塞.(sè)脑畔.(pàn)拙.劣(zhuō)悄怆幽邃.(suì)D.斡.旋(wò)腈.纶(qín g)归省.(xĭn)怒不可遏.(è)2.下列选项中,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
A.狡辩震憾自圆其说周而覆始B.羁绊抉择戛然而止纷至沓来C.巉竣诬蔑相辅相承不修边幅D.绚丽维幕人情事故名副其实3.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周国平说,我不认为读书可以成为时尚,并且对一切成为时尚的读书持态度。
读书属于个人的精神生活,必定是非常个人化的。
可以成为时尚的不是读书,而是买书和谈书。
譬如说,在媒体的下,某一时期有某一本书特别畅销,谈论它显得很,插不上嘴便显得很。
A.怀疑指导前卫守旧B.疑惑干扰合群落伍C.疑惑熏陶现代保守D.怀疑影响时髦落后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一个人的成功是容易的,每一个成功者的背后,总有一些鲜为人知....的心酸故事。
语文八年级(下)期末质量测试卷(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在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相对应的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一、现代文阅读。
(23分)(一)(7分)。
“狡猾”的兰花尹清婉①漂亮的兰花是世界上最多样的开花植物之一。
地球上共有28000多种兰花,几乎是所有鸟类、哺乳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总和。
①兰花能成为“花卉王国”中的霸主,靠的不光是外表,还有极其丰富的“内涵”。
①兰花没有花蜜却似有花蜜。
和其他开花植物一样,大多数兰花靠吸引昆虫来采集花粉并传播。
它们经常模仿其他花朵花蜜的形状和颜色来吸引昆虫,但实际上却是骗人的,花朵上根本没有甜甜的蜜汁。
所以,花蜜可不是兰花用来吸引传粉者的主要方式。
①一些兰花经常会伪装成昆虫的“小巢”,吸引昆虫前来产卵,腐生兰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这类兰花不仅有类似腐肉的颜色和外观,还能散发出腐烂的气味,吸引苍蝇来,从而完成授粉。
①不过,假装有蜜和扮“小巢”也不是兰花称霸世界的决胜招式,善于欺骗的兰花的独门秘籍是“性欺骗”,即靠欺骗昆虫与之“成婚”来达到成功授粉的目的。
①许多兰花会把自己装扮成某种雌性昆虫,欺骗雄性昆虫前来约会,雄性昆虫误以为真,并试图与之交配,比如蜜蜂兰。
①其他类型的兰花虽没进化出蜜蜂兰那逼真的昆虫外形,但它们有十分悦目的对比色和紫外线斑点,由于不在可见光范围内,人类看不见,但是昆虫可以感知到,这些也是成功吸引昆虫来访的独有特征。
①兰花散发的气味也是吸引雄性昆虫的重要秘诀。
昆虫会产生一类简单的碳氢化合物,在身体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来防止身体干燥,碳氢化合物混合比例不同使每种昆虫有自己独特的气味,这种气味是昆虫吸引潜在配偶的一种方式,被称为性信息素。
而兰花也能合成碳氢化合物,并在几千年的漫长进化过程中与某类昆虫的气味接近。
第二单元测试卷班级得分学号姓名一、积累(20分)802 班将开展主题为“我们的时代”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走近时代名人】他们,记录了过往时代的生活,又是未来人生的宝贵财富。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为逃避留着小姑娘发髻一般油光可 jiàn( )的辫子的东京“清国留学生”,来到了仙台的课堂。
藤野先生yì( )扬顿挫、仔细认真的讲解,增强了鲁迅学医救国的信心,可那封匿名信和看时事片时的喝彩声让他拿起笔同反动势力进行着毫不妥协的斗争。
朱德bá( )涉在人生路上,忘不了母亲对自己的影响。
托尔斯泰,天才的灵魂却可以在精神世界的最高处照耀。
1.根据拼音,在词语空缺处填写汉字。
(3分)(1)油光可 jiàn( ) (2) yì( )扬顿挫 (3) bá( )涉2.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A.坚毅B.刚毅C.毅然D.猛然【走近玛丽·居里】3.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3分)4.下面是某位同学搜集到的几则素材,请认真阅读,写出你的感悟。
(3分)【材料一】除获诺贝尔奖外,玛丽·居里的荣誉还有:会员 56个,会长2个,院士19个,院长1个,博士20个,教授1个,荣誉市民3个;另外获得奖金10项,奖章16枚。
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世界著名人物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材料二】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看得太重,否则就将一事无成。
——[法]玛丽·居里【材料三】我把你们的奖金当作荣誉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初步的荣誉。
借款理应归还,请把它再发给另一些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
[法]玛丽·居里5.居里夫人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请你为她写一段赞美词。
(4分)6.古诗文名句填空。
(5分)(1) ,。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曹植《梁甫行》)(2)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
新课程语文测试卷八年级上册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溃(kuì)退要塞(sài)仲(zhòng)裁锐不可当(dāng)B. 颁(bān)发翘(qiào)首悄(qiāo)然殚(dān)精竭虑。
C. 娴(xián)熟畸(qí)形绯(fěi)红深恶(wù)痛疾。
D. 滞(zhì)留不逊(xùn)诘(jí)责杳(yǎo)无消息。
2.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荧光托辞粗制滥造眼花潦乱。
B. 镌刻操纵油光可鉴暗然失色。
C. 聩退窒息和颜悦色震聋发聩。
D. 蒙昧崎岖诚惶诚恐正襟危坐。
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说话总给人一股咄咄逼人之感,令人很不舒服。
B. 台风来了,大家各得其所,尽量让损失降到最低。
C. 课堂上,老师的问题刚一提出来,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
D. 他平时虽然少言寡语,但只要一谈到自己心爱的专业,就滔滔不绝。
4.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B. 新闻的结构包括标题、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是必不可少的三部分。
D.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南宋文学家,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5.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和循循善诱的教导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
C. 我们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好属于我们人类自己的家园——地球。
D.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二)古诗词默写(每空1分,共10分)(三)综合性学习(5分)班级正在开展“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 请你为本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分)2. 你认为身边哪些事物可以作为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请列举两例并简要说明理由。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期中练习测试卷试卷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 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 分)A. 要塞(sài)悄然(qiāo)锐不可当(dāng)殚精竭虑(dān)B. 畸形(jī)绯红(fēi)杳无消息(yǎo)正襟危坐(jīn)C. 镌刻(juàn)应读(juān)翘首(qiào)应读(qiáo)深恶痛疾(wù)D. 佃农(tián)应读(diàn)诘责(jí)应读(jié)屏息敛声(bǐng)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 分)A. 娴熟滞留鹤立鸡群催枯拉朽B. 胆怯燥热油光可鉴和颜悦色C. 泻气崎岖筋疲力尽抑扬顿挫D. 劳碌教诲正襟围坐诚惶诚恐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 分)A. 他在演讲比赛中夸夸其谈,赢得了观众的阵阵掌声。
B. 他对工作总是拈轻怕重,缺乏责任心。
C. 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D. 那些在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他们的事迹可歌可泣。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
B.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否定不当,删去“不再”。
C.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坚持锻炼。
D. 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农作物减产。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人生苦短,我们不能任由烦恼淹没快乐,。
,。
,,。
只要心明净了,就会快乐起来。
①但是我们完全可以学会操纵自己的内心②心是烦恼的根源③让它向着有阳光、有灯光的一面④亦是快乐的根源⑤不能一生都活在与烦恼的牵缠中⑥我们无法像佛一样除尽烦恼,了脱生死,达到涅槃A. ③①⑥⑤②④B. ⑤②①③④⑥C. ③①④②⑥⑤D. ⑤②④⑥①③6.古诗文默写。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34分)1、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2),欲上青天览明月。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3)在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4)人生在世不称意,。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5),夜吟应觉月光寒。
(李商隐《无题》)(6)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7),酒入愁肠,。
(8)城阙辅三秦,。
2.完成下列成语(4分)泥带水不可状无可疑正襟坐3.依次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句子。
(4分)爱雨的人是不想躲开雨的,让那清凉的雨丝,;让那安闲的雨丝,;让那多情的雨丝,;让那无声的雨丝,。
①抹去你思维上的俗②诉说你心中的爱③洗去你心灵上的尘④拨动你的心底的弦4.仿写句子。
(2分)(1)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如果我是,我将。
5.下面是《环球时报》的一则广告词,请任选角度,对这一广告词作点赏析。
(3分)看《环球时报》,把地球抱回家。
赏析:。
6.二十四节气歌中,是为便于记忆我国古时历法中二十四节气而编成的小诗歌,其中“秋处露秋寒霜降”中,“处”指,“寒”指。
(2分)7.改正病句。
( 3分)A.有没有坚定的意志,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B.中学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
C.我们听到的是欢乐的歌声和愉快的笑容。
9.综合性学习及口语交际。
(6分)近年来,“候鸟儿童”现象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之一,九年级班就此展开实践活动,举办“真情守望”主题班会。
(1)在“候鸟儿童”这一环节,主持人出示右侧漫画请仔细观察这幅漫画,完成下面两个任务。
(6分)①用简洁的语言按一定的顺序介绍这幅漫画。
(3分)答:②这幅漫画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3分)二、阅读理解(38分)(一)文言文阅读 (13分)1、解释下列词语(4分)(1)负势竞上。
负:(2)策之不以其道。
道:(3)门人弟子填其室。
填:(4)走送之。
走:2、翻译下列句子(8分)(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3)经纶世务者,望峰息心。
(4)好读书,不求甚解。
3、《马说》中,作者借千里马,不遇伯乐的遭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分)4、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2分)(二)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5分)永远的微笑每天,他都在住家附近的使馆区里晨跑。
北二条是一条横街,两边绿树成荫,中间砖石铺地,笔直而又平坦。
跑到这里时,他便倒着跑。
他从一篇文章中读到,一切逆向运动都对身体极有好处,这样跑了一段时间,感觉的确不错。
倒着跑时,他超过的一个个路人便直接与他面对了。
他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除了孩子,几乎所有的男女面对他时,都是一副冷若冰霜的表情。
时髦女郎还会故意把目光抬高,把脸上的表情冷冻,把脸微微扭向一侧,似乎不这样便不足以显示其高贵与不屑。
心情好的时候,他觉得很可笑,又没有谁向你献上一枝红玫瑰,这副清高的样子做给谁看?心情不好的时候,他也会把脸狠狠扭向一边儿,那“潜台词”很明显:瞧你那样,谁稀罕看你!那天是阴天,可是似乎云翳中透出的一抹阳光,倒着跑的他被刚刚超过的一个女孩儿惊呆了。
她太美了,明眸皓齿、秀发披肩,一身白色的西服套裙把一个青春女孩儿特有的曲线展示出来,尤其是那轻盈的步态,那被晨风轻轻吹起的长发,更使人感到了她身上洋溢出来的活力与安详。
当然,如果仅仅如此,他会很快把目光移开,他不是那种轻薄的男人,自然也不愿意遭遇鄙视与轻蔑的目光。
促使他的目光在女孩儿身上多停留了一会的全部原因在于:那女孩脸上友善的、纯真的、甜美的微笑。
跑出一段距离了,他还为女孩儿的微笑所陶醉。
他在想,那女孩儿是冲自己微笑吗?应该是。
因为除了他,并没有其他人面对女孩儿。
确认了这一点,他有些后悔,既然那微笑是送给自己的,为什么自己竟绷着脸,没有以微笑回报呢?好在,这以后他常常在这条路上看到白衣女孩儿。
他不再绷着脸了。
女孩儿冲他微笑,他回报女孩儿以微笑。
虽然,这一切都是在瞬间传递的,因为他跑出几步后,两人便拉开了距离。
但是那微笑常常可以使他陶醉一个上午,甚至一整天,使他的心境变得明快、开阔,有如初秋湛蓝的远天。
那天骑车出门,被一个“冒失鬼”险些撞倒,要是往常,免不了一番对骂,可是他只说了句:“哥们儿,悠着点儿!”那年轻人闻言,歉疚地一笑,两人立即化干戈为玉帛了。
还有一天在班上,他听到两个同事在小声议论自己,要是在往常,早急了。
这回他没有生气,蹑手蹑脚走到两人背后,“呔”大叫一声,两人吓了一大跳,他哈哈大笑几声,走了。
——心情好真好!应该谢谢那个白衣女孩儿,和她好好聊聊,随便说点什么!可是,以什么方式接触她才不显唐突呢?超过她时递她一张名片,名片上注明见面的时间、地点?不好,太矫情;那么,假装在她面前摔了一跤,她肯定要过来搀扶自己,这样就可能顺理成章地搭讪了。
想想,也不好,有点虚伪!就在他踌躇的时候,女孩儿主动了,那天,他超过女孩儿时,女孩儿在给了他一个纯真的微笑时做了一个篮球比赛中“暂停”的手势。
于是,他停下了。
——你好。
——你好!——你这样跑了很长时间吗?——是,跑了很长时间。
——明天,我就要回国了,向你做个告别。
回国?他懵了。
原来,女孩儿是新加坡的留学生,住在附近的一个公寓里,她喜欢这条小街,所以每天走过这条小街坐302路小巴,去人民大学读书。
——以前为什么没有见过你呢?——以前?以前我住校。
前不久,父母来北京了,我陪他们一起住几天。
原来如此。
不知为什么,他忽然觉得有点惆怅,一下子像失落了点什么,心中涌出几丝伤感,声音也幽幽的像一缕秋日的风:“白衣女孩儿,能告诉我你的名字吗?”“白衣女孩儿?真有意思,你就记住一个白衣女孩儿不好吗?”是的,干嘛一定要知道名字呢?人生无常,聚散离别本如日落日出、潮涨潮退啊!于是,他伸出手:“祝你一路顺风。
你走了,你的微笑会永远留下!”……一切恢复如初。
他倒跑时超过一个个路人:老人依然冷漠,小姐依然高傲。
他想起了白衣女孩儿,脸上便不由地溢出真诚的笑容,渐渐地,奇迹出现了:先是老人报以友善的微笑;继尔小姐们也解除了脸上的冷漠……他笑得更由衷了,因为他深刻地感受到了一句格言——只要我们心中珍藏起一份美丽,生活就是最美丽的享受。
14.在文中的第五段找出对白衣女孩外貌描写的句子并说说作用。
(2分)15.文中的“我”的目光在女孩身上多停留一会,仅仅因为女孩的外貌美丽迷人吗?(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16.“那微笑常常可以使他陶醉一个上午,甚至一整天。
”“他”为什么会这样?说说你的看法。
(3分)17.“他”是怎样对待差点把他撞倒的“冒失鬼”和背后议论的两个同事?写这些说明了什么?(3分)18.你如何理解“只要我们心中珍藏起一份美丽,生活就是最美丽的享受”?(2分)19.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了什么启示?用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
(3分)(三)(10分)荒漠中的苇王剑冰(1)汽车穿行于茫茫戈壁已经很久了,人们初开始的兴趣早已变成了朦胧的睡意。
公路像条细细的带子在沙漠中甩来甩去,不知尽头在何处。
有人不停地在后悔,应该走另一条国道的,是我等少数几个出的点子,说走这条路可以看到五彩城。
远远的五彩城直到我们走到了天黑,看到一颗好大的月亮,也没有见到它的踪影,旅途上的事情是不能凭美丽的想象来完成的。
慢慢地我也没有了什么兴趣。
除了沙漠还是沙漠,而且沙漠的颜色还不是金黄色的,很多都是粗糙的暗褐色的沙石,在公路的两边铺向无尽的远方。
胡杨呢?红柳呢?几乎看不到什么植被,偶尔的几株沙棘,一晃就过去了。
有时出现的不高的丘陵,也仅够让视线有个起伏的弧度。
沙海茫茫,真正是茫茫了。
(2)窄窄的戈壁公路上跑着的几乎就是我们这一辆汽车,弱小的一叶扁舟样地在大海的波涛中翻涌。
(3)中间在什么地方吃了一顿午饭,然后就昏昏沉沉睡着了。
醒来已是半下午了,车子还是不急不躁地跑着。
我又一次地把头靠在窗户上,无聊地看着已不成风景的风景。
就在这时,我竟然看到了一种熟悉的植物,是的,是那种水乡才能看到的植物——苇!起先我有点不相信自己的眼镜,以为是看错了。
当这种植物又一次在我的视线中出现的时候,我真正地看清了,是苇。
(4)在我的感觉里,苇属于弱者,弱者都是以群居的形式出现的,所谓“芸芸众生”。
群居才能产生勇气,才能产生平衡,才能产生力量,才会便于生存。
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
我曾在双台河口湿地保护区,在我的家乡渤海湾,在孙犁笔下的白洋淀,都看过面积逾十万亩甚至百万亩的大芦苇荡。
那一望无际的芦苇,像纤腰袅娜的女子,一群群相拥相携地在风中悠悠起舞。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中对一位玉人的思念也是以这美丽的植物为衬物。
作为一种最为古老的植物,苇给人们带来的总是美好的向往。
很多的女孩借用了苇的名字,那是一种带有情感的、内涵丰富的、柔韧的、温馨的表达与体现。
(5)可眼前这些苇却显得这般瘦削,不成气势。
就像初生小女的头发,稀稀落落地表明着生命的再生。
或像耄耋老者,以几许羊胡迎风,扬头看着不多的时日。
我想象不到在这样荒凉(不只是荒凉,简直是恐怖)的地方,怎么会有苇这种植物生长。
是鸟的羽翅?是风的神力?她们真的不该诞生在这里。
在白洋淀,沙家浜,苇正牵裳起舞,接受着游人的赞叹;在渤海湾,黄海滩,苇也是丰足地吸吮着大地的乳汁,欢快地歌唱。
(6)这该是植物中的弱女子啊,给她一片(不,哪怕是一点)水,她就敢生根、发芽、开花、摇曳出一片星火,一片阳光。
那确实是一小片水,好像是修路开挖出的低洼地,仅仅是存留的一点点雨水,而绝不会是人为的故意,她们就结伴地生长起来,那是多么少的伴儿啊。
但女子们还是愿意有伴的,这是她们的天性。
孤芳自赏的苇似乎不称为苇,况且在这样的地方她们别说孤芳,连群艳也无可夺目。
如果不是我惺忪中的一瞥,一个王姓的男子也就同她们连一目的交情也错过了。
(7)那片水已经剩了一点点,而她们的长大,还不是借助那一点水吗?看她们的样子,也就是刚刚过了童年而进入青春期。
那可是戈壁滩,是茫茫大漠,她们会摇曳,会挣扎多久呢?水涸地裂,沙丘涌动,她们都活不了。
我已经看到,离水稍远的几株已经干枯颓折。
(8)不过我想,既然作为一种生命,站立于这个世界上,就有她生命的意义和可能。
这个生命就会不讲方式,不图后果地向上生长,直至呼出最后一息。
苇,或被风收去,或被沙掩埋,都会以她最后的努力,度过她最美丽的时光。
苇,你的意思不是萎,是伟!(9)西部,戈壁,荒漠,苇,我把这样的字眼在寂寞的旅途上相连,竟就连出了一种美妙的景象。
1.本文主体是写“苇”,而开篇却用较多笔墨写了“荒漠”,这样写有什么用意?(2分)2.第(4)段中“苇便是一种群像的结合体,荡漾是她的形容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