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河南省中医基础:《内经》中气的涵义辨析—中西医助理模拟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26.22 KB
- 文档页数:9
2017年上半年台湾省中医基础:《内经》中气的涵义辨析—中西医助理考试试题本卷共分为2大题4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个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患者,女性,发热,微恶风寒,咽痛,口渴,脉浮数。
治宜选用A:桑菊饮B:银翘散C:麻黄汤D:桂枝汤E:马杏甘石汤2、某女,65岁,表情呆滞,沉默少言,反应迟饨,问话很长时间才能答出,时有回答错误、言辞颠倒、难以回答,有时喃喃自语,有时大笑不止。
首先考虑何病A.癫病B.狂病C.郁证D.痴呆E.以上皆非3、清胃散中应以何药为君A.生地养阴凉血B.升麻散火解毒C.黄连清胃泻火D.丹皮凉血清热E.以上都不是4、病毒的垂直传播是A.不同个体间的传播B.由父母传给子女C.亲友之间的传播D.通过胎盘和产道由母亲传给胎儿E.同一单元住户至上而下的传播5、在慢性肾炎的4种类型中,其普通型的表现有A:高度水肿B:大量蛋白尿C:中等程度蛋白尿D:血浆白蛋白降低E:持续性中度以上高血压6、首选用于治疗习惯性流产脾肾两虚证的方剂是A:寿胎丸加减B:胎元饮加减C:补肾固冲丸D:泰山磐石散E:十全大补丸7、女性,25岁。
近3个月来低热,乏力,于当地医院先后应用青霉素、红霉素及头孢菌素,不见好转。
近1周来出现四肢多关节疼痛、肿胀,膝关节明显,同时双小腿伸侧有结节性红斑。
化验:血常规正常,RF及ANA阴性。
胸片检查左肺下叶上部见淡斑片状阴影,伴肺门淋巴结肿大。
该患者诊断A.肺炎球菌肺炎B.支原体肺炎C.类风湿关节炎D.结核性风湿症E.系统性红斑狼疮8、表面有“砂眼”,根头具“珍珠盘”的中药材是A.玉竹B.地黄C.柴胡D.银柴胡E.西洋参9、患者过敏性鼻炎5年,今年夏季开始出现间断喘息发作,可自行缓解,医生为明确其疾病情况建议行支气管舒张试验,关于这一检查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般采用糖皮质激素作为支气管舒张药B.试验前无需停用支气管扩张药C.改善率>20%判为阳性D.支气管哮喘患者改善率至少应达15%以上E.只适合于怀疑哮喘的患者10、再障最主要的表现是__A.出血、贫血、脾脏肿大B.出血、脾脏肿大C.贫血、发热、出血D.胸骨疼痛、脾脏肿大、贫血E.胸骨疼痛、发热、出血11、关于胎盘激素的作用,下述哪项正确A:HCG作用于黄体,使妊娠黄体在整个孕期能维持妊娠B:胎盘生乳素有促进乳腺腺泡发育,促胰岛素生成,协调糖、脂肪与蛋白质代谢等作用C:妊娠末期雌三醇(血、尿中)值约为非孕妇女的100倍D:催产素酶是垂体分泌的催产素活化物E:孕期母体雌激素的产生有胎盘参加而无胎儿参加12、前正中线旁开4寸,平第6助间隙的穴位是A.期门B.日月C.膻中D.大包E.京门13、对于慢性支气管炎的描述,正确的是A:混合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发作B:早期可无特殊体征,发病时肺部有干、湿啰C:带有哮鸣音的急性呼气性呼吸困难D:呼吸急促,咯痰为铁锈色E: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以吸气性呼吸困难为主14、下列哪项不是地黄饮子所治痱证的临床表现()A.舌强不能言B.足废不能用C.口干不欲饮D.脉沉细弱E.高热不能退15、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昏迷时,应首选的治疗为A:血液透析B:高压氧疗法C:冬眠疗法D:20%甘露醇快速静脉滴注E:ATP静脉滴注16、下列哪项说明了槐花散的功用A:清热解毒B:凉血止血C:化瘀止血D:疏风下气E:祛湿行气17、善化油腻肉食积滞的药物是A:莱菔子B:山楂C:木香D:麦芽E:陈皮18、患者呕吐伴有肝掌、蜘蛛痣、腹壁静脉怒张者,应属于下列哪种疾病A.肝硬化B.传染性肝炎C.消化性溃疡D.肝癌E.食管裂孔疝19、某中年男患者因心脏病发作被送到急诊室,症状及检查结果均明确提示心肌梗死。
第24卷 第5期2000年10月浙 江 中 医 学 院 学 报JOU RNAL O F ZH EJ I AN G COLL EGE O F TC M15 3 孙广仁(1949~ ),男,山东昌邑人,医学硕士,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藏象理论和思维方法的研究,编著著作18部,发表论文近30篇。
《内经》中气的涵义辨析孙广仁3(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基础学院 济南 250014) 摘要 对《内经》中气的涵义作了辨析,指出《内经》所论之气有不同层次的多种涵义:或指宇宙本原之气;或为自然界大气、四时之气、六气;或为人体内的人气、充形之气、精化之气、血中之气、阴阳之气,分为真气、宗气、营气、卫气等,再分为各藏气、经气或脉气;或为病邪之气;或为药食之气。
各种不同层次的气,皆以无形而运行不息之细微物质为其基本内涵,与气廪之气指精米或饮食物的概念不同。
关键词 气 人气 气 内经 《内经》讨论了不同层次的气的多种涵义。
精略统计,该书提到了1700多个“气”字。
将《内经》提到的诸“气”作一比较分析,可见它既讨论了存在于宇宙中的被古代哲学家称为万物共同生成本原的气,又讨论了自然界的四时阴阳之气,而更重要的是讨论了人体内的气,即“人气”,并提出了人气与自然界之气、四时阴阳之气相通应的观点。
1 气为宇宙本原之气 此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性物质,也是构成人类形体与化生精神的物质元素,又称阴阳之气或天地之气。
如《天元纪大论》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注:文中所引经文均见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黄帝内经素问》或1963年版《灵枢经》),其他如《至真要大论》、《宝命全形论》、《本神》中也有论述。
2 气为四时之气此气是指自然界的大气及其运动而产生的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化,又称“六气”。
它直接与人体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人的身体要健康长寿,必须与四时之气的变化规律相适应。
如《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题 二一、 型题 每小题 分,共 分.下列哪一脏与血液生成关系最密切:.心 .肺 .脾 .肝 .肾.气机的含义为:.气的运动 .气的运动形式 .气的运动变化 .气的升降运动 .气的出入运动.主腐熟水谷的脏腑是:.小肠 .胃 .大肠 .脾 .胆.月经的来潮与以下哪一组脏腑、经脉关系密切:.心、肝、脾、冲脉、督脉 .心、肺、肾、阳明脉、带脉 .心、肾、冲脉、任脉、督脉 冲脉、任脉、带脉、心、脾 .心、肝、脾、肾、冲脉、任脉.下列不属于奇恒之腑的是:脑 .髓 .脉 .胆 .命门.误治是指下列中哪一项:.体实者用攻法 .实证用攻 .虚证用补 .虚证用攻 :体弱者用补法.下列中哪一项不属于饮食不洁:.不清洁食物 .不卫生食物 .陈腐变质食物 .有毒食物 .偏嗜某种食物.气在中医学中的基本概念是:泛指机体的生理功能 .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 .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为胃行其津液”的脏是:.肺 .脾 .肾 .三焦 .肝.《内经》所说:“大怒则形气绝,而血菀于上,使人薄厥”的病机,是指:气不摄血 .气机逆乱 .血随气脱 .血随气逆 .血随气结二、 型题 每小题 分,共 分.五脏发生病变时,按相生关系传变可出现哪两种传变: .母病及子 .侮其所不胜 .克其所胜 .子病及母 .乘其所胜.以下哪两个脏腑有表里关系:.脾 .大肠 .小肠 .胃 .肝.下列哪两项既属“五体”,又属奇恒之腑:脉 .胆 .脑 .骨 .髓.分别循行于躯干前后正中线的是下列中哪两项:.冲脉 .任脉 .带脉 .督脉 .肾经.十二经脉分布于上肢内、外侧中线的两条经脉是下列中哪两项:手太阳 .手少阴 .手少阳 .手太阴 .手厥阴.下列病因和病邪性质、致病特点中,哪两项是相对应的:寒邪 .湿邪 .其性数变 .其性凝滞 .易致疮疡.用气与津液的关系来说明临床病理变化,下列各项中,哪两项相互有关:气能生津 .气能行津 .津能载气 .气虚导致白汗,多尿等 .汗、吐、下太过,导致气脱.哪两种情志因素最易影响心:.惊 .喜 .怒 .悲 .恐.以下哪些属于大肠的生理功能:分清别浊 .吸收水谷精微 .形成粪便 .进一步消化饮食物 .排泄糟粕.阴盛格阳,其病证的寒热本质是:假热象 .实寒证 .很重的虚寒证 .寒热错杂证 .真热假寒证三、 型题 每小题 分,共 分.下列声息中哪几项属阳:语声高亢 .呼吸微弱 .语音低怯 .呼吸气粗 .呼吸有力下列哪几项是血液的生理功能:.濡养全身脏腑组织 .滋润全身脏腑组织 .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推动全身脏腑功能活动 .促进人体生长发育.以下哪几项是奇恒之腑的共同特点:.藏而不泻 .都不勺脏相为表里 .不与水谷直接接触 .都没有五行配属 .实而不满.情志内伤的病变可见:.化火 .湿郁 .痰郁 .食郁 .血瘀气逆最常见于下列哪些肌腑:肝 胃 .脾 .肺 .心四、填空题 每空 . 分,共 分.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 物质 及其 运动变化。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外燥和内燥皆常见于A.心B.肝C.脾D.肺E.肾【答案】D2、六淫外邪中,易耗津液的病邪包括A.风邪B.燥邪C.暑邪D.火邪E.寒邪【答案】B C D3、545:后天各种因素使体质具有A.可变性B.同一性C.复杂性E.相对性【答案】A4、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把阴阳学说提升到哲学高度进行概括的是A.《论语》B.《内经》C.《诗经》D.《周易》E.《说文解字》【答案】D5、脾虚腹胀用健脾益气法治疗可称为A.塞因塞用B.通因通用C.虚则补之D.反治从治E.治病求本【答案】A C D E6、气作为哲学概念,形成的时期是A.远古C.春秋战国D.秦代E.两汉【答案】C7、“水火既济”说明的两脏关系是A.心与肺B.脾与肾C.心与肾D.肺与肾E.肝与脾【答案】C8、阴阳自和所维持的是A.动态平衡B.静态平衡C.气候变化D.体质类型E.疾病向愈【答案】A9、气的运动称为A.气机B.气交C.气化D.气变E.气和【答案】A10、126:属于中医学气理论范畴的是A.大气B.中气C.烦气D.杂气E.胃气【答案】A B D E11、十二经脉气血充盛有余时,流注的部位是A.经别B.别络C.奇经D.皮部E.浮络【答案】C12、偏阴质者,多易发的是A.实热证B.虚热证C.气虚证D.实寒证E.阴阳两虚证【答案】D13、护肾养生的主要方法是A.饮食有节B.节欲保精C.劳逸有度D.积精全神E.运动锻炼【答案】B14、某女,45岁。
素体虚弱,神疲乏力,头昏自汗,畏寒肢冷,口淡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稀薄,其病机是A.气失推动B.气失防御C.气失固摄D.气失温煦E.气失营养【答案】D15、“阳病治阴”适用证候是A.虚热证B.实热证C.虚寒证D.实寒证E.寒热错杂证【答案】A16、饮食不洁会导致的病证有A.肥胖症B.肠胃功能紊乱C.肠道寄生虫病D.肠道传染病E.食物中毒【答案】B C D E17、被称为“百病之长”的外邪是A.风邪B.寒邪C.湿邪D.燥邪E.暑邪【答案】A18、按五行生克规律,木的所不胜之子是A.木B.火C.土D.金E.水【答案】E19、起于胞中,循行于背部正中的经脉是A.督脉B.足太阳膀胱经C.阳跷脉D.任脉E.足厥阴肝经【答案】A20、与“气虚”关系密切的两个脏是A.心与肺B.肺与脾C.脾与胃D.肝与肺E.肺与肾【答案】B21、体现火.燥.暑三种外邪的共同致病特点的是A.上炎B.耗气C.伤津D.动血E.扰乱心神【答案】C22、肝在志为A.喜B.怒C.思D.惊E.恐【答案】B23、引起食积的最常见原因是A.过饱B.过饥C.饥饱无常D.饮食不洁E.饮食偏嗜【答案】A24、根据十二经脉流注次序,心包经下交的经脉是A.手少阳三焦经B.手少阴心经C.足厥阴肝经D.足少阳胆经E.足少阴肾经【答案】A25、如果阴阳双方失去互为存在的条件,则可出现的是A.阳损及阴B.孤阴不生C.独阳不长D.阴阳离决E.阴损及阳【答案】B C D26、中医学象思维的特征是A.形象思维B.意象思维C.应象思维D.抽象思维E.逻辑思维【答案】B27、容易出现气血两虚证候的是A.心与脾B.肺与肝C.脾与肾D.肝与肾E.心与肾【答案】A28、最确切地说明了脏与腑区别的是A.实质性器官与空腔性器官B.实而不满与满而不实C.化生贮藏精气与受盛传化水谷D.与水谷直接接触与不直接接触E.脏属阴而腑属阳【答案】C29、心与肝的关系包括A.消化吸收B.血液运行C.血液贮藏D.气的生成E.神志活动【答案】B E30、肝阳上亢证患者病情加重,又出现畏寒肢冷,其病机变化是A.阳损及阴B.阴损及阳C.阳盛格阴D.阴盛格阳E.阳盛阴虚【答案】B31、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是A.《中藏经》B.《黄帝内经》C.《备急千金要方》D.《伤寒杂病论》E.《神农本草经》【答案】E32、“金曰从革"是指金具有A.肃杀作用B.收敛作用C.滋润作用D.洁净作用E.沉降作用【答案】A B E33、痰浊为病,随气上逆,尤易导致的是A.阻滞肺气,失于宣降B.留滞脏腑,升降失常C.蒙蔽清窍,扰乱心神D.流注经络,气机阻滞E.停滞胃腑,失于和降【答案】C34、上气不足可见的症状有A.头晕B.目眩C.耳鸣D.腹胀E.呕吐【答案】A B C35、循行于目外眦的经脉有A.三焦经B.小肠经C.胆经D.肝经E.阴跷脉【答案】A B C36、某患者春节期间多次参加宴席,继而出现胃部剧痛,腹胀,呕吐,恶心等表现,其病因最可能是A.过劳B.暴饮暴食C.饮食偏嗜D.饮食不洁E.酒精中毒【答案】B37、冬春之际,某小学有腮腺炎散在流行,校医用板蓝根.大青叶煎汤给予学生服用,所体现的“治未病”原则是A.早期诊治B.阻截病传途径C.先安未受邪之地D.药物预防E.避其邪气【答案】D38、中医学以中国地域的东.西.南.北四海,合于人体的气海.血海.髓海.水谷之海;以十二条主要河流和八个湖泽,合于人体的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
中西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卷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1.五脏共同的生理特点是A.传化水谷B.传化水液C.储藏精气D.传导糟粕E.排泄水液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中医基础理论2.主司二便的脏腑是A.肾B.肝C.脾D.肺E.心正确答案:A解析:肾开窍于前后二阴,为胃之关,主司二便。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3.下列哪一个是“主四肢”的脏A.心B.脾C.肺D.肝E.肾正确答案:B解析:脾通过升清和散精作用将水谷精微输送至四肢,以维持四肢正常生理活动。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4.下列哪一个脏具有“主疏泄”功能A.肾B.肺C.肝D.脾E.心正确答案:C解析:肝主疏泄是指肝具有疏通、舒畅、条达以保持全身气机疏通畅达、通而不滞、散而不郁的作用,它也是保证机体多种生理功能正常发挥的重要条件。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5.对全身各脏腑起着温煦生化作用的主要是A.卫阳B.肺气C.心阳D.胃气E.肾阳正确答案:E解析:肾阳有温煦全身脏腑的作用。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6.“胃之关”是指A.贲门B.肾C.大肠D.膀胱E.幽门正确答案:B解析:《素问.水热穴论》:“肾者,胃之关也,关门不利,故聚水而从其类也。
”肾有调节水液的功能,起着胃的关闸作用。
水饮人于胃,由脾上输肺,肺气肃降,水饮下流归于肾,从膀胱、尿道排出体外。
如肾气不化、关门不利、水液聚积而出现水肿、中焦痞满等症。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7.“乙癸同源”是指A.心肺关系B.肺肝关系C.肝肾关系D.心肾关系E.肝脾关系正确答案:C解析:中医的“乙癸同源”是指古人用五行学说把方位、天干与五脏相配合而言的。
在方位上,肝属东方,肾属北方;在天干配属上,肝属乙木,肾属癸水;同时因为肝和胆、肾和膀胱是分别相表里的脏腑,而在天干配属上,胆属甲,膀胱属壬,所以有“肝属东方甲乙木,肾属北方壬癸水”之说。
由此,中医习惯上就把“肝肾同源”称作“乙癸同源”。
中医基础理论考试模拟题库1、气之最基本的特性是A.运动B.变化C.升降D.物质E.无形【答案】D2、按五行生克规律,肝的“所胜”之脏是A.心B.肺C.肾D.胆E.脾【答案】E3、某女,20岁。
患热病20余日,出现筋惕肉瞤,手足蠕动,舌红少苔,脉细。
其病机为A.肝阳化风B.热极生风C.阴虚生风D.血虚生风E.血燥生风【答案】C4、可导致内寒的脏主要包括A.脾B.肾C.肺D.肝E.心【答案】A B5、“母子相及”的传变形式是A.脏与脏之间传变B.脏与腑之间传变C.腑与腑之间传变D.形脏之间传变E.表里传变【答案】A6、根据五行相克规律确立的治法是A.培土生金法B.培土制水法C.滋水涵木法D.益火补土法E.益木生火法【答案】B7、风邪所导致的症状,常见特点有A.病位游移,变化迅速B.病情缠绵,病程较长C.多见阳位症状D.多见动摇类症状E.多见疼痛类症状【答案】A C D8、肝阳上亢证患者病情加重,又出现畏寒肢冷,其病机变化是A.阳损及阴B.阴损及阳C.阳盛格阴D.阴盛格阳E.阳盛阴虚【答案】B9、肝在志为A.喜B.怒C.思D.惊E.恐【答案】B10、阴阳的特性包括A.普遍性B.关联性C.规定性D.相对性E.绝对性【答案】A B C D11、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理论基础是A.气能生血B.脾主升清C.脾为后天之本D.脾主统血E.脾能运化水谷精微【答案】E12、疠气指A.六淫邪气B.异常气候C.情志变化D.气机失调E.乖戾之气【答案】E13、生殖之精的主体是A.先天之精B.后天之精C.水谷之精D.脏腑之精E.营养之精【答案】A14、与髓的化生关系最密切的脏为A.心B.肝D.肺E.肾【答案】E15、创立“三焦辨证”理论的医家是A.朱丹溪B.吴鞠通C.吴又可D.刘完素E.薛生白【答案】B16、湿性趋下导致的症状为A.妇女带下B.小便清长C.遗精早泄D.大便秘结E.月经量多【答案】A17、小儿虫积或食积,可致疳积,其发病类型是B.徐发C.复发D.伏而后发E.感邪即发【答案】A18、象思维的基础包括A.形象B.物象C.现象D.意象E.应象【答案】A B C19、循行于目外眦的经脉有A.三焦经B.小肠经C.胆经D.肝经E.阴跷脉【答案】A B C20、关于七情,说法错误的是A.七情是指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正常的情志活动B.七情是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C.七情是致病因素D.七情致病属于内伤病因E.七情活动与五脏精气密切相关【答案】C21、病位传变主要包括A.表里传变B.外感热病传变C.内伤病传变D.寒热转化E.虚实转化【答案】A B C22、属于正治的有A.以热治寒B.以热治热C.以寒治热D.以寒治寒E.以补开塞【答案】A C23、影响传变的因素包括A.环境因素B.生活因素C.体质因素D.病邪因素E.诊治因素【答案】A B C D E24、对内火病机论述错误的是A.阳亢化火B.邪郁化火C.五志化火D.阴虚火旺E.少火过盛【答案】E25、从阴阳失调病机来分析,真寒假热证属于A.阴盛格阳B.阳盛格阴C.阴阳互损D.亡阴E.亡阳【答案】A26、817:不属于“津伤化燥”产生机理的是A.久病伤津耗液B.热盛伤津耗液C.气阴两虚致津伤血燥D.大汗.剧烈吐泻伤津E.亡血失精致津液亏少【答案】C27、以气为中介而相互感应的现象是A.磁石吸铁B.乐器共振C.公鸡司晨D.海水潮汐E.人体昼精夜瞑【答案】A B C D E28、六淫外邪中,致病易导致肿疡的是A.风邪B.寒邪C.火邪D.湿邪E.燥邪【答案】C29、某男,73岁。
引 言《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是我国古代文化中最灿烂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中华传统医药学的现存最早的一部理论经典。
《内经》的成编,确立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为中国数千年来的医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被后世尊为“医家之宗”。
其在数千年前创立的理论框架当今仍在指导着中医理论和临床。
据统计,经逐字逐句对《内经》原文加以统计分析,其所载各种气名应共为3007个,气名分类凡271个,在《内经》的162篇中,用“气”做篇名的凡19篇,而用“阴阳”为篇名的却只有七篇。
全书仅有12篇未发现一个“气”字,其它150篇中皆有多少不一的气名以阐述有关医学的生理,病理现象与机制;即使是在无一气字的12篇中,其对某些生命科学和疾病现象的解释也多是以气学说为指导思想的,只不过在字面上是通过阴阳、五行、脏象、经络、脉证、治则、天人相应等来表现罢了。
故中医的气学理论洋溢于《内经》的字里行间和每篇每节[1]。
《内经》理论是建立在“气论”的基础之上的。
气理论使博大繁杂的《内经》理论有序化、系统化,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理论体系,成为中医药学的基础[2]。
医学中有关“气”的论述,历时甚古远,内容极丰富,但资料表明:将其作为一项系统的学说加以深入研究者较少,至少在古今有关《内经》的各家注释和著作没有人将其另立一篇予以全面而系统的阐述过。
即使有,也只是纳入脏象学说,稍谈“气血津液”或精气神,或归入运气学说内略谈五运六气而已。
但这些并非中医气学的全貌,且亦易使人因一叶障目而多只能认识到某些局部的,狭隘的“气”理论和作用,这将有碍于领会中医气学说的全貌及其深远的实践意义[1]。
近二十年来,据粗略统计,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各位前辈老师们发表了论文百余篇,取得了不小的成果,但是纵观这些论文大部分是关于某一种气的论述,虽精辟,但不全面。
或者有个别是论述的全面,但不免过于粗略,或者没来得及展开。
基于以上考虑,为继续深入《内经》各种气的理论,更好的理解《内经》,对《内经》中各种各样的气进行分类研究,在总结前人前辈及各位老师同学的在“气”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逻辑思维的方法建立《内经》中气的概念和层次结构,以期进一步明确的阐明各种气确切含义,以期我们更准确的理解《内经》“气”的含义,也即更准确的理解《内经》。
陕西省2016年下半年中医基础:《内经》中精及精气的涵义辨析—中西医助理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血崩或月经过多,色淡质稀,心悸气短,腰膝酸软,舌质淡,舌苔薄白,脉微弱。
治疗应首选A.桂枝汤B.牡蛎散C.固冲汤D.当归六黄汤E.补中益气汤2、定喘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A:半夏、陈皮B:庥黄、杏仁C:桑白皮、地骨皮D:黄芩、肉桂E:苏子、橘红3、某中年男性患有冠心病3年。
经心理医生检查,认为他具有A型行为特征,下列哪一项与A型行为特征不符A.有时间紧迫感B.待人随和、谦逊C.有较强的竞争性意识D.对工作很高的要求E.表示要为成就努力奋斗4、膀胱癌在病理上最重要的是A.组织类型B.分化程度C.病变部位D.浸润深度E.生长方式5、下列除哪项外,均为肾虚的症状A.腰膝酸软B.耳鸣耳聋C.牙齿动摇D.尿频急痛E.阳痿遗泄6、子宫内膜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A.手术治疗B.子术、放射联合治疗C.放射治疗D.激素治疗E.化学治疗7、《中国药典》2000年版一部规定,槲寄生含量测定的化学成分是A.槲皮素B.β-树脂醇C.黄槲寄生苷AD.橙皮苷E.齐墩果酸8、下列哪项是胃热证的主要临床特征A:牙龈肿痛B:渴喜饮冷C:消谷善饥D:舌红少津E:胃脘隐痛9、下列各药,不属生化汤组成药物的是A.川芎B.桃仁C.红花D.炮姜E.甘草10、下列各项,除哪项外均为各种淋证的共同表现A.小便频急B.腰部酸痛C.淋沥涩痛D.尿血而痛E.小腹拘急11、咳血方的组成中有A.瓜蒌仁B.枯梗C.生地D.白茅根E.杏仁12、中医学认为,宫外孕最主要的病因病机是A:寒凝气滞B:气滞痰凝C:瘀热交阻D:痰湿阻胞E:少腹瘀血13、治疗血行瘀滞,多配用补气、行气药,是由于A.气能生血B.气能行血C.气能摄血D.血能生气E.血能载气14、格林巴利综合征诊断依据不包括A.发病前有诱因B.进行性对称性弛缓性瘫痪C.神经根刺激症D.脑膜刺激症E.脑脊液蛋白、细胞分离15、患儿7个月,发热,咳嗽、流涕3d。
【推荐】《内经》中气的涵义辨析《内经》从不同方面不同层次讨论了气的涵义。
既讨论了宇宙中存在的万物本原之气,又讨论了自然界的四时阴阳之气,而更重要的,是讨论了人体内的气,即人气,并提出了人气与自然界之气、四时阴阳之气相通应的观点。
《内经》中气的涵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气为宇宙本原之气。
此气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性物质,也是构成人类的物质元素,又称阴阳之气或天地之气。
如:《阴阳应象大论》说:积阳为天,积阴为地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天元纪大论》说: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至真要大论》说: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
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
《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本神》说: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
2.气为四时之气。
此气是指自然界的大气及其运动而产生的春暖夏热秋凉冬寒的气候变化,又称六气。
它直接与人体内之气发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人的身体与精神要健康安怡,必须与四时之气的变化规律相适应。
若违背了四时之气的变化规律,或六气变化过于剧烈,则可致百病丛生。
如:《四气调神大论》说: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
《生气通天论》说: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之能害,此因时之序。
3.气为人气。
人气即存在于人体的气。
它由精生,或由吸进自然界的清气而化,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也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动力来源。
此气又称一身之气,分布于脏腑之中,则为脏腑之气;发挥抵抗和驱除病邪的作用,则为正气。
此气与自然界的四时之气或六气相通应,随四时之气的变化而变化。
如:《诊要经终论》说: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七月八月,阳气始杀,人气在肺;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中医基础理论)模拟试卷1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型题 2. B1型题1.观察“虚里”的变化。
可以了解下述什么气的盛衰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正确答案:B解析:由于宗气具有推动心脏的搏动、调节心率和心律等功能,故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相当于心尖搏动部位),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手),脉宗气也。
……乳之下,其动应农,宗气泄也”(《素问.平人气象论》)。
所以临床上常常以“虚里”的搏动和脉象状况,来测知宗气的旺盛与衰少。
宗气不足,不能助心行血,就会引起血行瘀滞,所谓“宗气不下,脉中之血,凝而留止”(《灵枢.刺节真邪》)。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2.由水谷精微之气中精华部分化生的气是A.元气B.宗气C.营气D.卫气E.脏腑之气正确答案:C解析:营气源于饮食物的水谷精微,被人体吸收后化生为水谷之气,布散于全身后成为人体之气的主要组成部分。
元气来源于先天,即在胚胎形成之时,禀受于父母的肾中精气,是元气的先天基础。
出生以后,又赖后天水谷之气的培育,以保持元气的充足。
宗气是由肺吸入的自然界清气和由脾吸收转输而来的水谷精气在胸中相结合而生成。
营气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由其中的精华部分所化生,并进入脉中而运行,荣养于全身。
卫气亦源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微,水谷精微化生水谷之气,其中?悍滑利的部分化生为卫气。
脏腑之气由脏腑之精化生。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3.元气运行的道路是A.脉外B.三焦C.心脉D.胸腔E.全身正确答案:B解析:元气由肾精化生,根于命门。
《难经.三十六难》说:“命门者……原气之所系也。
”肾精的主体成分是先天之精,但必须得到水谷之精的充养,方能充盛而化生充足的元气。
元气通过二焦流行于全身。
《难经.六十六难》说:“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
”知识模块:中医基础理论4.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的是A.精B.气C.血D.津E.液正确答案:E解析:质地较浓稠,流动性较小,灌注于骨节、脏腑、脑、髓等,起濡养作用的,称为液。
2016年河南省中医基础:《内经》中气的涵义辨析—中西医助理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事最符合题意)1、女患者,16岁,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二尖辫后叶多发细小赘生物,心脏听诊未闻及杂音,首先考虑A.心包炎B.疣状心内膜炎C.感染性心内膜炎D.心肌炎E.冠心病2、月经后子宫内膜的再生起于____A:子宫肌层B:致密层C:基底层D:海绵层E:功能层3、患者,女,28岁。
以心悸,气短,下肢浮肿入院。
检查:颈静脉怒张.心尖部舒张期杂音,肝肋缘下3cm轻度压痛。
肝颈静脉回流征(+)。
其肝脏病变可能是A.慢性迁延性肝炎B.肝炎后肝硬化C.慢性肝瘀血D.肝脂肪变性E.肝细胞肝癌4、女性患者,20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眼睑下垂2个月,晨轻暮重。
查体:右侧眼睑下垂,双侧眼球各方向运动充分,瞳孔大小无改变。
最可能的诊断为A.多发性硬化B.重症肌无力C.右侧动眼神经麻痹D.右侧外展神经麻痹E.右侧面神经麻痹5、治疗心肌梗死心阳欲脱证,应首选的方剂是A.半夏白术天麻汤B.瓜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C.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D.参附龙牡汤E.当归四逆汤合苏合香丸6、百合固金汤的主治证候中常见A:咳痰带血,咽喉疼痛B:干咳无痰,气急而喘C:咳痰黄稠,失眠多梦D:咯痰不爽,咽喉干燥E:咳喘不利,喉中有声7、下列哪项不属于心跳骤停的常见原因____A:触电B:药物中毒反应或过敏C:癫痫发作D:器质性心脏病E:心源性休克8、绿原酸的分离纯化多使用A.强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B.弱酸性阳离子交换树脂C.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D.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E.大孔吸附树脂9、患者,男,16岁。
有头部外伤史。
偶见突然昏仆,意识不清,口中大叫,肢体抽搐,舌质暗紫,脉涩。
查:脑电图示癫痫波形。
其证型为A.肝风痰浊证B.肝火痰盛证C.脾胃虚弱证D.肝肾阴虚证E.瘀血阻窍证10、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A.放射治疗B.介入治疗C.中医中药治疗D.生物治疗E.手术治疗11、首选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痰湿停肺证的方剂是A.泻肺汤B.小青龙汤C.清金化痰汤D.苍白二陈汤E.清燥救肺汤12、下列哪项说明了槐花散的功用A:清热解毒B:凉血止血C:化瘀止血D:疏风下气E:祛湿行气13、患者男性,50岁。
面色?白乏力,脘腹胀闷,纳减便溏,神倦肢冷,小便短少。
身肿,腰以下甚。
舌质淡,苔白腻,脉沉缓。
治疗首选方A:附子理中丸合五苓散B:济生肾气丸合真武汤C:杞菊地黄丸D:金匮肾气丸E:无比山药丸14、七情多易导致A.气血为病B.血分为病C.气分为病D.冲任为病E.以上都不是15、患者,男性,34岁。
下腹胀痛,恶心呕吐,无排便排气45小时。
查体:血压90/60mmHg(12/8kPa),神情淡漠,腹胀如鼓,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微弱。
舌红绛苔黄腻,脉沉细数。
应首先考虑的是A.肠梗阻瘀滞证B.阑尾炎湿热证C.肠梗阻痞结证D.肠梗阻瘀结证E.肠梗阻疽结证16、当归六黄汤的功用为A.清热解毒,疏风散邪B.清热燥湿,调气和血C.清热解毒,凉血止痢D.养阴透热E.滋阴泻火,固表止汗17、形成寒从中生的原因,主要是A.心肾阳虚,温煦气化无力B.肺肾阳虚,温煦气化失常C.脾肾阳虚,温煦气化失司D.肝肾阳虚,温煦气化失职E.胃肾阳虚,温煦腐化无力18、患者,男,58岁。
反复活动性胸痛2年。
2小时前,胸痛再次发作,持续不缓解,烦躁不安、大汗淋漓。
经检查诊断为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
其心电图特征改变出现的导联是A.Ⅴ1、Ⅴ2、Ⅴ3B.Ⅱ、Ⅲ、aⅤFC.Ⅴ1、Ⅴ2、Ⅴ3、Ⅴ4、Ⅴ5D.Ⅴ1、Ⅴ2、Ⅴ3、aⅤF、Ⅱ、ⅢE.Ⅴ1、Ⅴ6、Ⅵ19、维生素D缺乏性手足搐搦症与婴儿痉挛症的主要鉴别是A:发病年龄在1岁以内B:突然四肢抽动C:伴有意识障碍D:脑电图有高幅异常节律E:发作后神志清楚20、足太阴脾经的起始穴位是A.隐白B.公孙C.大敦D.至阴E.至阳21、下列哪项是周围性眩晕的特点A.头痛,颅内高压明显B.与体位关系不大C.闭目后可以减轻D.耳鸣,听力下降E.常有锥体束征22、血清总胆红素、结合胆红素、非结合胆红素均中度增加,可见于A.蚕豆病B.胆石症C.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D.急性黄疸性肝炎E.胰头癌23、下列哪一药物不具有抗幽门螺杆菌的作用?A.甲硝唑B.氟哌酸C.四环素D.羟氨苄青霉素(阿莫西林)E.氨苄青霉素24、表面尚未检出HLA-I类抗原分子的细胞是A.血小板B.网织红细胞C.T细胞D.巨噬细胞E.神经细胞25、患儿,男,14岁。
2周前患急性咽炎。
1天前突然牙龈出血,口腔血疱,双下肢瘀斑。
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110g/L,白细胞9×109/L,血小板10×109/L,骨髓增生活跃,巨核细胞23个/片。
应首先考虑的诊断是A.急性白血病B.再生障碍性贫血C.过敏性紫癜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性型)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慢性型)26、”虚”的病机概念,主要是指A.卫气不固B.正气虚损C.脏腑功能低下D.气血生化不足E.气化无力27、对诊断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最有意义的是A.心电图出现深而宽的病理性Q波B.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响亮的收缩期杂音C.用力时心前区闷痛及晕厥史D.超声心动图发现舒张期室间隔与左室后壁的厚度之比=1.3,伴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向前运动E.可闻及第三心音及第四心音二、多项选择题(共27题,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至少有1 个错项。
)1、肺气肿时,心脏浊音界的改变多为A.心浊音界向左扩大B.心浊音界缩小C.心浊音界向右扩大D.心浊音界向两侧扩大E.以上均非2、治疗寐而易醒,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五心烦热,遗精盗汗,舌红,脉细数。
除主穴外,还应选取A:丰隆、内庭、曲池B:丘墟、心俞、内关C:心俞、脾俞、足三里D:太溪、水泉、心俞、脾俞E:太白、公孙、内关、足三里3、六淫之中只有外感而无内生的邪气是A:风B:寒C:暑D:湿E:火4、体内的直接供能物质是A.葡萄糖B.糖原C.6-磷酸葡萄糖D.磷酸肌酸E.三磷酸腺苷5、抽动-秽语综合征出现最早抽动的部位是A.眼、面部B.颈部C.肩部D.上肢E.下肢6、患女,30岁,已婚。
停经半年余,形体肥胖,胸胁满闷,神疲倦怠,呕恶痰多,面浮足肿,带下量多、色白,舌苔腻,脉滑。
妇科检查未见异常。
其闭经的证型是A:气虚血弱B:气滞血瘀C:痰湿阻滞D:肝肾不足E:以上均非7、患者,男,28岁。
癫癎大发作。
眩晕,两目干涩,心烦失眠,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
其中医治法是A.补益肝肾,育阴息风B.健脾和胃,化痰息风C.清肝泻火,化痰息风D.涤痰息风,开窍定痫E.活血化瘀,通络息风8、治疗闭经气血虚弱证,应首选____A:黄体酮加一阴煎B:西药人工周期加启宫丸C:人参养荣汤D:举元煎E:圣愈汤9、具有益气生津、敛阴止汗功用的方剂是A.生脉散B.清暑益气汤C.六一散D.竹叶石膏汤E.白虎汤10、胃脘胀满,攻痛连胁,嗳气频频,或兼呕逆酸苦,苔薄白,脉沉弦,其治疗取穴当选A.取足太阴脾经穴、足阳明胃经穴为主B.取足厥阴肝经穴、足少阴肾经穴为主C.取背俞穴、任脉经穴为主D.取足阳明胃经穴、任脉经穴为主E.取足厥阴肝经穴、足阳明胃经穴为主11、某患者突发胸闷、胸痛。
经心电图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同时伴有室性心动过速。
应当首选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是A.心律平B.维拉帕米C.利多卡因D.普萘洛尔E.普鲁卡因胺12、患者,女,26岁。
产后第3天出现寒战,高热,腰痛,尿痛,下腹痛,检查:肾区叩击痛,耻骨上压痛,尿白细胞30个/高倍视野,尿蛋白(+),血白细胞18×109/L,中性0.86。
其诊断是A.败血症B.肾结核C.急性肾盂肾炎D.急性膀胱炎E.急性肾小球肾炎13、”肾为气之根”主要指A.肾为五脏阳气之根本B.肾主纳气,以维持呼吸深沉C.肾主膀胱的气化开合D.肾主水液的蒸腾气化E.元气由肾精所化生14、对出血坏死型胰腺炎最具诊断价值的是A.血脂肪酶增高B.血淀粉酶增高C.两侧腰部或脐周出现青紫淤斑D.血胆红素增高E.B超检查胰腺增大15、SARS-CoV不常侵染的细胞是A:支气管上皮细胞B:肺泡上皮细胞C:血管内皮细胞D:淋巴细胞E:神经元细胞16、D/G易位型21-三体综合征最常见的核型是A.46,xy(或x,-13,+t(13q21B.46,xy(或x,-15,+t(15q21C.46,xy(或x,-14,+t(14q21D.46,xy(或x,-21,+t(21q21E.46,xy(或x,-22,+t(21q2217、调节胰岛素分泌最重要的因素是A.胰高血糖素B.促胰液素C.血糖浓度D.迷走神经E.交感神经18、患者,男,28岁。
因暴食而胁腹剧痛,胸胁胀满,矢气后可缓,伴恶心呕吐,舌红苔薄黄,脉弦小数。
实验室检查:血清淀粉酶550苏氏单位。
应首先考虑的是A.胆绞痛B.肠梗阻C.胃穿孔D.急性胰腺炎E.急性胆囊炎19、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抗甲状腺药物治疗第2个月,白细胞降至2.8×109/L,中性粒细胞降至0.40。
下列治疗方案中选用A.停用抗甲状腺药物,严密观察B.继续原有治疗C.继用抗甲状腺药物,加升白细胞药,密切观察D.停抗甲状腺药物,用升白细胞药或加用泼尼松,观察变化E.减少抗甲状腺药物用量,加用甲状腺片20、患者胸痛持续加剧,右胸导联心电图示ST段明显上抬,血压70/50mmHg,肝大水肿。
首选治疗药物是A.呋塞米B.硝普钠C.硝酸甘油D.大量输液E.多巴酚丁胺21、男性,28岁,诊断为甲状腺功能亢进,给予甲巯咪唑(他巴唑)治疗,20d后白细胞2.1×109/L,中性粒细胞1.0×109/L,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下一步治疗A.甲巯咪唑(他巴唑)减量B.甲巯咪唑与升白细胞药物合用C.放射性碘治疗D.手术治疗E.停甲巯咪唑,加用升白细胞药物,密切观察白细胞。
22、患者,男,55岁。
连续几日大便呈柏油样,伴不规则上腹痛。
检查左锁骨上窝触及1个1.0cm×1.2cm大小的淋巴结,质硬,活动度差,大便隐血试验(+++)。
应首先考虑的是A:肝硬化B:胃癌C:胆道感染合并出血D: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消化性溃疡病23、天台乌药散的功用不包括A.散寒B.行气C.止痛D.疏肝E.活血24、治疗新生儿病理性黄疽寒湿阻滞证,应首选____A:茵陈蒿汤B:茵陈理中汤C:茵陈五苓散D:甘露消毒丹E:茵陈四逆汤25、下列哪项不是输卵管妊娠破裂或流产的常见体征A:阴道后穹隆饱满B:宫颈明显举痛C:宫颈外口松,开大容一指D:子宫稍大稍软E:子宫有飘浮感26、”虚”的病机概念,主要是指A.卫气不固B.正气虚损C.脏腑功能低下D.气血生化不足E.气化无力27、对诊断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最有意义的是A.心电图出现深而宽的病理性Q波B.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响亮的收缩期杂音C.用力时心前区闷痛及晕厥史D.超声心动图发现舒张期室间隔与左室后壁的厚度之比=1.3,伴二尖瓣前叶收缩期向前运动E.可闻及第三心音及第四心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