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班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6.42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中班、大班安全教育活动教案第一周安全教案《不擅自离园》活动目标:1.知道不应该私自离园,了解私自离园可能产生的危险。
2.能够理解并遵守幼儿园安全规则,为了自身安全不私自离园。
3.体会私自离园的后果以及家长和教师焦虑的心情。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活动过程:1.活动导入:观看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1)仔细看图,看看小朋友在做什么?(2) 有意个小朋友正往幼儿园门口走呢,他要做什么?2.活动展开:观看情景剧表演(1)教师:刚才我们看到一个小朋友尧自己偷偷地离开幼儿园,你们觉得他做得对不对?如果他溜出幼儿园,可能会发生什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教师表演情景剧表演《皮皮留出幼儿园》,表现私自离园可能产生的危险。
①情景剧表演:配班教师扮演男孩皮皮,留出幼儿园大门,主班教师扮演人贩子。
配班教师扮演人贩子。
表演内容:教师旁白:一天,皮皮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地溜出了幼儿园门口。
皮皮:哈哈,溜出幼儿园真开心!可是车这么多,那路这么宽,我怎么过去呢?人贩子(在旁边观察了皮皮好一会儿):小朋友,我带你过马路去一个好玩儿的地方吧!(皮皮不假思索地跟着人贩子过了马路。
人贩子给了皮皮一颗糖,皮皮吃了之后晕倒了,人贩子把他带走了,人贩子把他带走了。
②教师:皮皮溜出幼儿园以后发生了什么事呢?3.活动展开:讨论私自离园的危险性。
(1)讨论:如果私自离园,还会有那些危险?①教师:除了可能碰到的坏人,私自离园还可能产生哪些危险?②教师小结:小朋友还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如果自己偷偷地离开幼儿园,可能会遇到紧急情况,又没有人知道,时分成未见得,比如有可能被车撞伤、被人贩子拐卖或者迷路等。
所以,为了我们自己的安全,不能私自离开幼儿园。
(2)讨论:如果私自离园,爸爸妈妈和老师会怎样?①教师:请小朋友想一想,如果你偷偷地离开幼儿园,爸爸妈妈和老师会怎么想,会怎么办?②引导幼儿展开讨论,体会亲人和教师对自己的关爱以及自己走丢后他们的心情。
大米变身啦主要领域:科学★活动目标1认识几种常见的米制品。
2了解各种各样的米制品都是由米做成的,知道米的用处大。
★活动准备1材料:烧熟的年糕、汤圆等当地常见的米制品实物或照片,米制品视频(附),幼儿人手一份《游戏材料包》(p.5)。
2幼儿经验:知道米有不同的种类,事先向家长了解到大米可以做成哪些食物,并完成“游戏材料包——大米变身啦”操作页。
★活动过程一、品尝米制品1请幼儿品尝年糕,说说味道。
引导语:老师带来了一些好吃的东西想给你们尝尝,品尝完之后请你说一说这是什么?味道怎么样?猜一猜这是由什么做成的?2小结:平时做饭用的米是一粒一粒,年糕也是米做的,原来米还可以变成很多不一样的食物。
二、说说生活中了解的米制品1想一想、说一说还有哪些食物是由米制作的。
2观看视频,了解常见的米制品种类及制作过程。
3出示视频中出现的米制品实物,请幼儿自由选择品尝,观察比较这些食物的形状、颜色和口感。
4教师在黑板上将幼儿对各种米制品的感受记录下来。
5小结:同样是用米做成的食物,但是颜色、味道、形状不一样,米会大变身呢!三、自制汤圆1联系生活经验,说说什么时候吃汤圆。
2介绍糯米粉:将糯米放进机器中磨出来的就是糯米粉,糯米粉可以做出很多不同的食物。
3幼儿制作汤圆(1)四人一组,每组提供一碗水和一碗糯米粉。
(2)介绍材料并交代制作要求。
(3)制作完成后交流制作方法。
(4)小结:只要将水倒入糯米粉中,半碗水加一碗糯米粉,然后用手和粉,把粉和成糯米粉团,再取一点在手上揉圆就能揉出一个汤圆。
4将汤圆送去厨房,请厨房阿姨蒸熟给幼儿品尝。
★活动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和家长一起制作米食,例如粽子、年糕、汤圆等。
附:网络可搜索视频:《舌尖上的中国2:主食的故事》。
幼儿园大中班育儿知识教案一、引言育儿是每个家长必须面对的重要任务,而幼儿园作为孩子们的第二个家庭,承担着与家长一同培养孩子的责任。
针对大中班幼儿(3-4岁),本教案旨在提供一些育儿知识和教育技巧,帮助幼儿园老师在教育过程中更好地引导孩子们的成长。
二、幼儿大中班育儿知识1.幼儿行为导向原则–以身作则:通过示范和表率,引导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空间观察:观察幼儿的行为,及时给予正向的反馈和指导。
–清晰规则:建立明确的规则和纪律,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行为准则。
–鼓励表扬:积极向幼儿传递肯定和鼓励的信息,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社交技巧的培养–主动交往:鼓励幼儿主动与同伴交流与合作,提高他们的社交能力。
–合作游戏:组织合作游戏和活动,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协作能力。
–冲突解决:教会幼儿有效地解决冲突和处理矛盾,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绪管理与情感教育–表达情感:引导幼儿学会识别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情绪问题。
–情绪调节:鼓励幼儿运用各种方法调节情绪,如深呼吸、放松游戏等。
–教育情感:培养幼儿对他人的关心和理解,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
4.语言发展与沟通能力–多元化语言环境:创造多种语言环境,提供丰富多样的语言刺激和交流机会。
–听说训练:通过听故事、猜谜语等活动,培养幼儿的听说能力和沟通技巧。
–语言表达: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5.自理能力培养–独立自理:引导幼儿学会自己穿脱衣物、洗手、上厕所等基本自理行为。
–生活技能:通过生活情境模拟和实践活动,培养幼儿的日常生活技能。
–协作有序:让幼儿在活动中尝试协作,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组织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技巧1.游戏教学法:–利用游戏活动提供实践机会,培养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
–幼儿通过游戏感知和理解知识,提高记忆力和思维能力。
2.合作学习法:–鼓励幼儿在小组中互相学习和合作,分享经验和想法。
小鸟学本领大中班科学教案导语:科学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通过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和思维能力。
本文将推荐适用于大中班幼儿的一堂科学课,通过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让他们像小鸟一样学习本领。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应能:1. 认识不同种类的鸟类,并了解它们的特点;2. 发现鸟类飞行时的特征,并认识到空气对鸟类飞行的作用;3. 学习制作鸟窝,培养耐心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 图片或故事书,介绍不同种类的鸟类和它们的特点;2. 纸板、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用于制作鸟窝;3. 实验器材(例如塑料袋、纸张、吸管等)和小风扇,用于进行飞行特征的实验。
三、教学过程1. 情境绘画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彩纸和一些色笔,鼓励他们绘画自己想象中的小鸟,然后鼓励他们向大家介绍他们绘画的小鸟的特点和名字。
2. 小组讨论教师向幼儿展示一些不同种类的鸟类图片或故事书,然后引导幼儿讨论和分享自己对这些鸟类的认识和观察结果。
鼓励幼儿提问,互相交流并相互学习。
3. 实验探究教师利用实验器材进行简单的飞行特征实验。
例如,教师可以将一个塑料袋固定在纸张上,利用小风扇产生风力,观察袋子在风力下的运动。
然后,教师可以让幼儿用吸管吹气球,观察气球飞行的特征。
通过这些实验,让幼儿认识到空气对于鸟类的飞行是至关重要的,同时加深对风力的理解。
4. 制作鸟窝教师向幼儿展示制作鸟窝的材料和方法,然后引导幼儿按照自己的想象和创意制作鸟窝。
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醒幼儿要注意细节,并鼓励他们耐心完成作品。
5. 展示和交流每个幼儿完成鸟窝后,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让幼儿互相交流和欣赏。
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表达自己制作鸟窝的过程和体会。
四、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
2. 在制作鸟窝环节,应注重培养幼儿的耐心和细心观察力,帮助他们提高动手能力。
交通标志作用大中班社会教案交通标志作用大中班社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标志的种类和作用;2.认识并掌握常见的交通标志;3.能够正确理解和遵守交通标志的规定。
二、教学内容1.交通标志的种类和作用;2.常见的交通标志及其规定。
三、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1)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幼儿了解交通工具,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出门要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吗?”(2)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幼儿了解不同的交通工具所在道路上使用的不同的标志,提问:“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吗?”2.讲解环节(1)通过图片展示和实物演示,介绍不同种类的交通标志及其作用。
(2)详细讲解几个常见的交通标志及其规定。
3.操作环节(1)分组活动:将幼儿分成若干组,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模拟行车活动。
老师会在路边放置不同种类的交通标志,并对每个组进行相应指导。
(2)个人活动:让幼儿通过游戏形式,巩固所学内容。
例如,让幼儿在指定时间内找出指定的交通标志。
4.总结环节(1)让幼儿回顾当天所学内容,并简单说一下自己的收获。
(2)老师进行总结,强调交通标志的重要性和正确使用方法。
四、教学方法1.图片展示法2.实物演示法3.分组活动法4.游戏形式教学法五、教学资源1.交通标志图片2.模拟行车道路场景布置六、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对交通标志的认知程度;2.观察幼儿在模拟行车活动中是否能够正确遵守交通规则;3.观察幼儿在游戏形式中是否能够准确找出指定的交通标志。
七、教学延伸1.通过家长协助,让幼儿在家中观察周围的交通标志,并与家长一起探讨其作用和规定;2.组织相关活动,例如参观警察局或者消防局等,了解更多有关安全和交通的知识和技能。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幼儿们对交通标志的认知程度有了明显提高,同时也能够在模拟行车活动中准确遵守交通规则。
但是,在游戏形式中有些幼儿仍然存在混淆或者未能准确找出指定的交通标志,需要在后续教学中加强相关内容的讲解和巩固。
爱吃糖的大老虎主要领域:语言★活动目标:1仔细观察图画书的画面,尝试猜测故事情节发展过程。
2理解故事内容并说出自己对故事人物形象的看法。
★活动准备:1材料:大书。
2幼儿经验:已有吃糖的生活经验。
★活动过程:一、封面引发兴趣引导语:你们认识老虎吗?老虎是什么样的?你害怕大老虎吗?你为什么觉得它最厉害?这本大书封面上的老虎是怎么样的?小结:这本书的书名是《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大老虎为什么没有牙齿了呢?听老师给你们讲一讲。
二、观察图画,尝试理解故事(阅读第2~7页)1引导幼儿观察图画上小动物的表情、动作(第2~5页)。
引导语:小动物们害怕大老虎的牙齿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2引导幼儿观察图画上小狐狸的动作、神态、语言(第6~7页)。
引导语:小动物都怕大老虎,而小狐狸却不怕,你们从哪里看出来的?3鼓励幼儿猜测情节发展。
引导语:小狐狸为什么不怕大老虎?小结:小狐狸已经想好了对付大老虎的办法,并且相信自己一定能战胜大老虎。
三、联系生活经验,尝试猜测情节发展(第8~29页)引导语:●小狐狸想了什么好办法?原来是送糖给大老虎吃呢。
你们吃过糖吗?糖是什么样子、什么味道的?●大老虎看见小狐狸给他送来了糖,他喜欢吃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狐狸把大老虎的牙刷带走了,为什么?●大老虎看见糖后,白天吃,晚上吃,连睡觉都含在嘴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最后大老虎的牙齿怎么样了呢?小结:大老虎上了小狐狸的当,贪吃糖、不刷牙,牙齿全都蛀掉了,最后只好把牙齿全部拔掉。
四、讨论:怎样才能不蛀牙引导语:小狐狸又要去找下一位爱吃糖的人了。
有什么办法既能吃到美味的糖,又不会蛀牙?书上有什么好办法吗?小结:看看书上的小老鼠是怎么做的:适量吃糖,勤刷牙,那我们的牙齿就会健健康康的。
五、完整欣赏故事1提供幼儿人手一册图画书自由阅读2师生再次完整欣赏故事。
3分享阅读体会。
引导语:你觉得大老虎是一只什么样的大老虎?你觉得小狐狸是一只什么样的小狐狸?小结:我们可千万别像大老虎一样,吃了太多的糖,变成一只瘪嘴的大老虎哟!★延伸活动:1阅读区:提供图画书《没有牙齿的大老虎》及朗读CD。
好吃的南瓜团子主要领域:健康★活动目标1了解南瓜团子的制作方法,尝试自己动手和面制作南瓜团子。
2乐意分享自己做的南瓜团子,体验制作的乐趣和辛苦。
★活动准备1材料:大书、南瓜团子制作过程图片、分组提供南瓜团子原料(煮熟的南瓜、米粉、温水、白糖、葡萄干)和工具(干净的小木棍、干净的托盘)。
2幼儿经验:熟悉图画书《大南瓜》,了解书中南瓜团子的制作过程,有用橡皮泥制作南瓜团子的经验。
★活动过程一、回忆故事导入1引发幼儿对南瓜团子制作过程的回忆。
引导语:我们看过《大南瓜》,书中奶奶用南瓜做了很多好吃南瓜团子,她用了哪些材料,是怎么一步步制作的?2教师根据幼儿回答,展示相应的大书画面。
二、图片排序,梳理制作过程1分组提供南瓜团子制作过程图片,请幼儿将图片排序。
2分组交流:用了哪些材料?有哪些步骤?3集体验证:我们一起来看看哪组的方法好?哪组的方法需要调整?4小结:做南瓜团子需要熟南瓜、米粉、糖、水,将这些材料混在一起和成面团,用面团捏出一个个小圆球、压上花纹、放上葡萄干,放上锅里蒸熟就可以了。
三、幼儿自制南瓜团子1教师示范制作。
2幼儿分组,组内商量分工:和面、加水、加粉。
3幼儿洗手后分组提供制作原料,教师巡回观察和指导。
4制作完成的南瓜团子放在托盘上,交给厨房阿姨蒸熟。
5请先制作完成的小组介绍经验:做的时候碰到了什么问题?怎么解决的?(例如:和面加水时,不能一下子加太多的水,加水要根据面粉的多少逐渐增加,否则就揉不成面团。
)怎么才能做得更像南瓜。
6没有制作成功的小组吸取经验后重新制作。
四、分享品尝1幼儿品尝自己小组制作的南瓜团子。
2将南瓜团子送给其他小组品尝。
3评选:哪一组做的南瓜团子味道最好?哪一组做得最像南瓜?★活动延伸请家长配合在家庭内提供幼儿制作的机会,幼儿邀请家长品尝自己制作的南瓜团子。
动物色彩本领大主要领域:语言★活动目标1阅读时关注并捕捉图画中的关键信息。
2理解科学知识类图画书的关键概念。
★活动准备1自制图画书,内容选自《动物的色彩》部分页面(躲避敌人:斑马、变色龙;吓跑敌人:毒蛾幼虫;捕获猎物:鳄鱼),大书。
2被空白纸遮盖住大部分,仅露出部分身体颜色的斑马、瓢虫、鳄鱼(附)。
★活动过程一、猜猜它是谁1出示图片,请幼儿猜测。
引导语:●老师带来了3位动物朋友,看一看、猜一猜它们是谁?●为什么你觉得是××?(辅助提问:××身上的色彩是怎么样的?)2幼儿猜测后拿掉遮盖纸验证,并引导幼儿理解并运用“黑白相间”描述斑马的色彩、用“醒目”形容瓢虫的斑点、用“象泥一样方块状的皮”形容鳄鱼的身体。
小结:不同的动物身上有不一样的色彩,动物的色彩可以帮我们认出它是谁。
动物的色彩本领可大了,除了帮我们认出它,还有其他本领。
二、利用色彩,本领大1完整阅读图画书。
引导语:大自然中,很多动物都具有利用色彩的本领。
它们利用色彩来躲避敌人、捕获猎物。
今天老师带来的这本书,名字就叫《动物的色彩》。
(指导要点:引导幼儿从封面开始,完整阅读。
注意提示幼儿关注并捕捉图画中的关键信息。
)2分页欣赏图画书。
(1)利用色彩隐蔽自己。
●斑马引导语:斑马黑白相间的条纹可以保护自己,斑马怎么用条纹保护自己?小结:斑马黑白相间的条纹与热带草原上树丛的色彩很相似,这样就能很好地隐蔽自己。
●变色龙引导语:●这是什么动物?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辅助提问:从它的名字里猜猜它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一天中,变色龙的外衣要变换六、七种颜色,像不像在变魔术?●书上说变色龙是一个本领高超的魔术师。
这个魔术师本领很大,用了一个什么好听的词?●猜猜变色龙改变身体的色彩有什么好处?小结:变色龙改变身体的色彩也是为了隐蔽自己。
(2) 利用色彩吓跑敌人。
引导语:●这张图片上发生了什么事?(教师可用手点指鸟和毒蛾幼虫提示幼儿关注并捕捉图画中的关键信息。
幼儿园教案大全中班 11 篇大班幼儿随着生活经验和安全知识的不断丰富,有了一定的自我保护技能,但当意外灾害真的发生时,他们会感到束手无策。
本活动除了让幼儿了解有关火的知识处,更重要的是教给幼儿当意外灾害真的来临时,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做,学会自我保护、自救。
1、引导幼儿燃烧现象,了解火的性质、用途及危害。
2、向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进幼儿安全防火意识。
3、一旦发生火灾,要知道如何自我保护和如何自救。
纸、蜡烛、火柴、大中小玻璃杯、电话、湿毛巾、毛巾被等。
小结:纸点燃后发出光和热火焰是红色的。
提问:火还能燃着哪些东西? (布,木头、汽油、酒精、蜡烛等)(1) 我们的生活中离不开火,请幼儿说出火的用途。
(烧饭、取暖、照明等)(2) 火对人类有什么危害? (烧伤皮肤、烧毁财物、房屋、森林等)(1) 老师用一个杯子扣住正在燃烧的`蜡烛,观察火焰熄灭的过程,启发幼儿思考火焰熄灭的原因。
(燃烧需要空气)(2) 老师用大、中、小三个玻璃杯同时扣住三只燃烧的蜡烛,观察哪去蜡烛先灭,想一想为什么三支蜡烛熄灭的时间不同? (杯中空气的多少,影响蜡烛燃烧的时间)小结:如果想使火焰熄灭,必须使火和空气隔绝。
(1) 发生火灾的原因有哪些? (小孩玩火、乱丢火烟头、在禁放区燃放烟花、用明火照明寻找物品、地地震、打雷、乱拉乱接电线等)(2) 怎么样防止火灾发生?(3) 如果发生火灾,我们应该怎么样做才能实现自我保护与逃生自救?A:如果所在房间有电话,赶快打 119 报警,并说明着火的详细地址,什么街,哪号楼或附近有什么明显标志。
B:室外着火门已发烫里千万不要开门,并用毛巾、衣服或床单塞住门缝,以防浓烟跑进来,如门不很热也没看到火苗,赶快离开。
C:受到火势威胁时,要当机立断披上浸湿的衣物、被褥等向安全出口方向冲出去。
穿过浓烟逃生,要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D:身上着火,不要奔跑,可就地打滚用厚重衣物压灭火苗。
E:遇火灾不可乘电梯,要向安全出口方向逃生。
我和动物做朋友主要领域:健康★ 活动目标 1模仿动物动作特征,练习投掷、顶球的动作。
2投掷的方式和顶球的方向性。
幼儿的投准,以及顶球时如何能保持直线。
★ 活动准备 1材料:大充气皮球每人一只代替西瓜,酸奶瓶代替香蕉。
2场地:塑料地垫,场地布置如下图。
★ 活动过程一、 动物模仿操 1 幼儿跟随教师的动作和语言提示做动物模仿操。
大象伯伯慢慢走,伸伸鼻子勾一勾;小熊小熊摇一摇,吹吹喇叭滴答滴;大黄牛,哞……竖起牛角顶一顶;小螃蟹,伸伸爪子横着走;小猴子,挠挠头,爬起树来快又快;老鹰、老鹰,展开翅膀高高飞。
小猫,伸个懒腰喵喵喵;小鸭子,摇摇摆摆嘎嘎嘎;小鸟,扑扑翅膀拍一拍;小青蛙,蹦蹦跳跳呱呱呱;小兔子,弯弯耳朵蹦蹦蹦蹦跳;小鱼、小鱼、游游游,摇摇尾巴点点头。
瓜 棚 投掷线 起跑线塑料地垫 塑料地垫2引导语:刚才我们学了很多小动物,你们最喜欢那种动物,为什么?3小结:小动物们不仅可爱,还有各种各样的本领,我们都愿意和它们做朋友。
二、游戏:“小猴子运香蕉”1教师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
●玩法:幼儿分成两组站在起跑线后,从起跑线开始跑到投掷线将“香蕉”扔进筐中,再跑回队伍拍后面小朋友的手,回到队尾,后面的小朋友依次游戏。
●规则:(1)必须站在投掷线上才能扔。
(2)后面的小朋友要耐心等待,拍到手后方能出发。
2幼儿玩游戏。
引导语:你投中了吗?是用什么方法?(指导要点:中间穿插示范,并观察幼儿投掷时手臂是否摆动,腿的站立姿势。
)3小结:要投中目标,眼睛要看好目标,手臂摆动从肩上挥动,对准目标扔去。
三、游戏:“海狮顶球”1教师导入活动。
引导语:刚才我们模仿了小猴子的本领,现在我们一起来学学海狮的本领,你们知道它会干什么吗?(指导要点:请幼儿用肢体动作示范。
)2幼儿游戏。
(1)引导语:今天我们来学学海狮将西瓜送到瓜棚里。
(2)教师介绍玩法和规则。
●玩法:幼儿每人拿一个充气球,躺在地垫上用头顶入瓜棚中。
●规则:可以趴着、也可以仰天躺着顶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