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C-MS定量分析
- 格式:pptx
- 大小:547.29 KB
- 文档页数:16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1. 概述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是一种用于快速鉴定和定量分析大量小分子物质和链状有机化合物的一种惰性重排技术。
这种技术通过将液相色谱和质谱两大仪器技术的优越性能有机结合,实现了液体中微量物质的快速鉴定、分离和测定。
这套技术比单独使用液相色谱成像分析,可以提高检测限下限,解决液相色谱分离后质谱加速定性分析的问题,因而更加实用。
2. 技术原理LC-MS系统由液相色谱分离柱,检测装置,与两个机构负责操纵液相色谱组分提取等主要部件组成。
样品分离和分析步骤就是将样品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经液相色谱-质谱就可以分析出单分子组分的物化性质和表观分子量,以及细微程度的组成差别。
检测装置实现了LC-MS连续启动程序,得到样品组分的全谱图谱,获取检测信息,实现LS-MS技术的数据处理,实现样品鉴别,定量计算,同时获取实时的检测数据,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准确度。
3. 优势(1)具备高敏感性和低检出限,可以检测非常稀少的物质,提高检测的灵敏度。
(2)可以实现快速和自动化操作,大大提高测定速度。
(3)LC-MS能实现样品分离前质谱加速定性分析、消除高纯度物质混杂分离困难、采样测定对比分析等特点,从而提高检索精确度和结果准确度。
(4)结合液相色谱分离和双离子检测质谱技术,可以自动化连续运行,来自动调整参数实现高灵敏度测定和高分辨率分离。
4. 应用领域LC-MS主要用于有机物、抗生素、毒素、毒物、化合物的研究以及在生物信息学和医学方面的研究等。
当前有机物、抗生素、毒素、毒物在药物研究、毒理、环境污染检测和药物开发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及药剂学、兽医学、分子毒理学和菌类学领域的研究。
5. 结论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是一种结合液相色谱和质谱技术,可以用于鉴定薄分子物质和链状有机化合物的惰性重排技术。
该技术可以飞快地连续运行,自动调整参数,从而实现了高灵敏度测定和高分辨率分离,同时也可以检测非常稀少的物质,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lc-ms原理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LC-MS)是一种结合了液相色谱(LC)和质谱(MS)的分析
技术。
它通过将样品经过液相色谱分离后,再通过质谱进行物质的鉴定和定量分析。
在LC-MS中,样品首先通过液相色谱进行分离。
液相色谱通
过将样品溶解在移动相中,由于不同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同,使得各组分以不同速度通过色谱柱。
这样,样品中的组分就得以分离。
分离后的组分进入质谱部分进行分析。
质谱部分是LC-MS的关键。
质谱是一种对化学物质进行精确
鉴定和定量分析的仪器。
它通过将分离后的化合物通过电离源获得正电离,然后根据化合物的质量-电荷比(m/z)进行质谱
分析。
不同的化合物的质谱图有所区别,可以通过比对质谱图来确定待测物质的身份。
质谱的电离方式有多种,例如电喷雾电离(electrospray ionization,ESI)和化学电离(chemical ionization,CI)等。
这些电离方式可根据不同样品的性质来选择。
通过质谱仪器的激光脱附电离(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LDI)还可以对固
体样品进行分析。
LC-MS的应用范围广泛。
它可以用于药物代谢研究、药物残
留检测、环境分析、食品安全等领域。
独特的分离和鉴定能力使得LC-MS成为许多科学研究和工业领域的重要分析工具。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液相质谱法(LC-MS/MS)检测胶原蛋白多肽,验证该方法在胶原蛋白检测中的灵敏度和特异性,为胶原蛋白的定量分析提供实验依据。
二、实验原理液相质谱法是一种高效、灵敏的分析技术,结合了液相色谱(LC)和质谱(MS)的优点。
本实验采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通过检测胶原蛋白特异的多肽片段,实现对胶原蛋白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三、实验材料1. 仪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分析天平、水浴锅、涡旋仪等。
2. 试剂:胶原蛋白试样、胰蛋白酶、甲醇、磷酸、流动相储备液、标准品、内标品等。
3. 试剂规格:胰蛋白酶(1mg/mL)、甲醇(分析纯)、磷酸(分析纯)、流动相储备液(甲醇:水=65:35)。
四、实验步骤1. 样品制备(1)将胶原蛋白试样溶解于适量去离子水中,加入适量胰蛋白酶,在37℃水浴中酶解过夜。
(2)酶解结束后,将样品用滤膜过滤,取滤液进行液相色谱分析。
2. 液相色谱-质谱条件(1)色谱柱:Eclipse XDB 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
(2)流动相:甲醇-水(65:35)。
(3)流速:0.8mL/min。
(4)柱温:30℃。
(5)进样量:10μL。
3. 质谱条件(1)电离方式:电喷雾电离(ESI)。
(2)扫描方式:多反应监测(MRM)。
(3)碰撞能量:20eV。
4. 数据分析(1)根据质谱图谱,使用肽段序列信息和数据库匹配算法鉴定胶原蛋白。
(2)通过计算肽段的峰面积或峰高,定量样品中的胶原蛋白。
五、实验结果1. 胶原蛋白多肽的鉴定根据质谱图谱,成功鉴定出胶原蛋白特异的多肽片段,如Gly-Pro-Gly-Gly等。
2. 胶原蛋白的定量分析通过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样品中的胶原蛋白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胶原蛋白含量为0.5mg/mL。
六、实验讨论1. 液相质谱法在胶原蛋白检测中的应用具有高灵敏度和高特异性,可以准确检测出不同来源的胶原蛋白。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
定量蛋白质组学LC-MS-MS
定量蛋白质组学是蛋白质组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这个概念的提出使蛋白质组学的研究内容从定性向精确含量鉴定方向进一步发展。
目前,常用的蛋白质组学定量技术是基于质谱的技术,根据其是否使用同位素标记又分为标记策略(Label)和非标
记策略(Label Free),标记策略如TMT、iTRAQ和SILAC等。
LC-MS-MS即液相色
谱-串联质谱技术,是各种蛋白质质谱定量技术中所不可缺少的分析技术,也是实
现蛋白质定量的关键步骤。
其将经过不同标记或处理得到的蛋白肽段利用液相色谱进行分离后再进行多级质谱分析,根据肽段离子的质谱信号如离子峰强度等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手段计算各肽段的含量,从而实现整个蛋白质的含量鉴定。
百泰派克生物科技采用Thermo公司最新推出的Obitrap Fusion Lumos质谱仪结合Nano-LC纳升色谱技术,提供高效精准的定量蛋白质组学LC-MS-MS服务技术包裹,您只需要将您的实验目的告诉我们并将您的细胞寄给我们,我们会负责项目后续所有事宜,包括细胞培养、细胞标记、蛋白提取、蛋白酶切、肽段分离、质谱分析、质谱原始数据分析、生物信息学分析。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与液相二级质谱(LC-MS-MS)都是实验室精密的检测仪器,二者非常相似,但也有很大的区别,今天将这两个进行对比,分析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LC-MS可以通过采集质谱得到总离子色谱图。
由于电喷雾是一种软电离源,通常很少或没有碎片,谱图中只有准分子离子,因而只能提供未知化合物的分子量信息,不能提供结构信息。
很难用来做定性分析,可以用来定量分析。
但单级MS如果不用软电离源,而是EI之类的话,就有碎片峰,可以提供分子结构信息。
LC-MS/MS采用串联质谱,既能得到分子离子峰,又有碎片离子峰,因而可以用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一个基本相似之处是:他们的应用领域都适用于液相适用的领域。
质谱的突出特点是:它本身是有质量信息的,是可以靠这个质量信息定性或提供定性的一些依据的(还需要其它的一些定性仪器)。
其次,质谱本身也有一个分离作用,就是按照质量的分离,如果液相分离了一次,那LC-MS就分离了两次,而LC-MS/MS就分离了三次,LC-MS3就分离了四次....(3级以上是离子阱质谱的特点)。
LC-MS和LC-MS/MS(或MSn)的区别是:如果你关心的结果是你样品中的主成分,而且是你已经知道的目标物,比如质控、有机合成后看一下纯品、部分的农药全分析工作、药物合成中前导化合物的指导(合成一锅就打一针看看合成得对不对)等等,都可以用LC-MS。
因为它很便宜,操作也很简单。
即使有些东西液相没分开,但只要你关心的是主成分,影响都不大。
通过调整一下液相条件,或做完扫描图直接看提取离子图,或做SIM都可以。
这些领域用LC-MS/MS是大材小用,花这么多钱是浪费。
而如果你关心的结果是:(1)未知的东西,打一针LC-MS无法定性,需要更多的碎片信息;(2)是混合物中的痕量成分。
那你必须用LC-MS/MS:LC-MS/MS可以给出需要更多的碎片信息,帮助你来定性;LC-MS/MS可以降低背景噪音,让痕量组分的谱图不受丰量物质的干扰;LC-MS/MS可以降低很多背景噪音,使你的化合物的灵敏度大幅提高,定量结果变好。
lc-ms定性分析LC-MS联用是集分离、分析于一体的新兴检测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环境、化学、医学以及商检等领域。
该方法不仅拥有液相色谱高效的分离能力,而且还继承了质谱高灵敏度和强定性的特点,已成为药物代谢与药理研究、药物合成中微量杂质和降解产物的分析鉴定、精细化工中间体分析检测以及天然产物筛选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分析检测手段之一。
应用LC-MS联用技术有如下特点:①获得复杂混合物中单一成分的质谱图,提高了混合物的分离和鉴定能力。
②同时对各物质含量进行准确测定。
当液相色谱很难将两种极性近似的化合物分离时会大大限制LC-MS的应用范围。
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通过LC-MS-MS技术克服背景干扰、提高信噪比从而提高对复杂样品分子检测的灵敏度。
此外,在处理生物样品时,以往采用的方法大都是液液萃取法(LLE),但是这种方法比较费时。
而在线萃取技术(如多元LC系统、固相微萃取、柱切换等)的出现有效地缩短了萃取时间,提高了萃取效率,特别是在线萃取技术与LC-MS-MS联用时,可以很容易地实现微量、高通量样品分子的分析检测,从而更加鲜明地突出LC-MS-MS的优点。
各种软离子化技术,特别是电喷雾(ESP)、离子喷雾(ISP)、大气压化学电离(APCI)的引入,使LC-MS对高极性化合物的分析具有独特优势,在药物化学等研究中发挥着日趋重要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代替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联用技术,简化了样品处理过程。
1.小分子化合物乙酰左卡尼汀(acetyl-L-carnitine)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类维生素类物质,其主要功能是促进脂类代谢,临床上用来治疗和预防老年性痴呆。
2.生物大分子肤类和蛋白质中含有数量不等的质子化的位置,这些质子化位置一般是分子中赖氨酸(Lys)、精氨酸(Arg)和组氨酸(His)残基所贡献的碱性位点。
天然蛋白质和肽类中平均每10个氨基酸中就有1个碱性氨基酸,平均每1000u可加成1个质子。
lc-ms-ms定量检测原理
LC-MS-MS(Liquid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Mass Spectrometry)是一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检测技术。
其定量检
测原理分为前处理、色谱分离和质谱检测三个主要步骤。
1. 前处理:样品通常需要进行前处理步骤,如样品提取、富集和纯化等,以提高目标分析物的检测限和减少干扰物的影响。
2. 色谱分离:前处理后的样品通常会通过液相色谱技术进行分离。
在液相色谱柱中,样品中的不同分析物会根据其化学性质和亲合性以不同速率流动,并在色谱柱中被分离。
3. 质谱检测:分离后的化合物由色谱柱连接至质谱仪进行检测和定量。
在质谱仪中,分子离子会通过电荷分离和加速器分离进入质谱仪中的两个质量分析器之一,如四极杆(quadrupole)或飞行时间质谱仪(time-of-flight)。
通过在质谱仪中引入特
定质荷比的离子或离子对,可以选择性地检测目标分析物。
定量的原理是基于目标分析物的浓度与其在质谱检测器中产生的离子信号强度之间的关系。
通过测量目标分析物的峰面积或峰高,通过校准曲线或内标法可以确定目标分析物的浓度。
内标法通常使用一个已知浓度的化合物作为内标,通过内标的信号对目标分析物的信号进行校正,提高定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LC-MS-MS定量检测原理可应用于多种领域,如药物代谢研究、毒理学研究和环境分析等。
它具有高灵敏度、高选择性和
较宽的线性范围,因此被广泛应用于药物研发、临床检测和环境监测等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