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水石灰剂治疗反流性胃病
- 格式:pdf
- 大小:184.97 KB
- 文档页数:5
藏药二十一味寒水石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目的:本文研究藏药二十一味寒水石治疗胃溃疡的疗效。
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我院诊治的104例胃溃疡患者。
对照组胃溃疡患者通过常规药物进行治疗。
研究组患者使用藏药二十一味寒水石进行治疗。
在治疗期间收集各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评分以及复发几率等数据。
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
此外,研究组患者在胃脘疼痛、反酸、恶心呕吐、食欲不佳等方面明显好转,临床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
研究组患者复发情况低于对照组。
结论:在针对胃溃疡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为患者予以藏药二十一味寒水石进行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症状,保证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病情反复发作的情况。
应当在胃溃疡的临床治疗中积极应用和推广。
标签:藏药;二十一味;寒水石;胃溃疡胃溃疡是一种十分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从临床角度分析属于多发病,患者发病后会产生严重的疼痛以及胃部不适,进而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1]。
传统的治疗中主要是通过药物进行干预,但是西药在实际治疗中并不理想,患者在治疗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复发情况[2]。
这就需要为患者予以更为有效的药物治疗。
因此,本文将针对藏药二十一味寒水石治疗胃溃疡的疗效展开分析。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文研究时间选择为2018年4月到2020年8月。
研究对象选择我院诊治的104例胃溃疡患者。
本文研究工作内容均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
随机将患者分组,每组胃溃疡患者数量均为52例。
研究组患者一般资料:男性:27例、女性:25例,年龄:37-55岁,平均年龄:(41.7±14.1)岁,病程:3-14个月;对照组患者一般资料:男性:26例、女性:26例,年龄:36-54岁,平均年龄:(42.7±13.2)岁,病程:2-13个月。
采集两组胃溃疡患者的一般资料数据予以统计学分析。
可以看出两组胃溃疡患者一般资料有差异性,但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
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偏方反流性食管炎是因为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引起,俗称“烧心病”,因为正常情况下胃酸只存在于胃中,当反流人食管时灼烧或刺激食管而产生“烧心感”。
以下介绍一付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偏方,患有反流性食管炎的朋友不妨一试。
香附15克,枳实10克,炒白术12克,陈皮10克,清半夏10克,佩兰10克,茯苓15克,独活3克,竹茹10克,五倍子10克,元胡10克,生山楂10克,夜交藤15克,丹参15克,马齿苋15克,甘草6克。
水煎服。
每日1剂,早晚各1次,连用7—14剂,可有效。
左金丸治“烧心”有奇效在消化科门诊和住院病人中,经常见到“烧心”泛酸、呕恶口苦、胃脘胀痛、嘈杂似饥、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的病人,胃镜检查常有食管或胃黏膜不同程度的充血、水肿、糜烂、溃疡,表面或附有黄绿色胆汁。
这种情况,多属现代医学的反流性食管炎、胆汁反流性胃炎、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或消化性溃疡等疾病等,属于中医“胃脘痛”、“吐酸”、“反胃”、“嘈杂”等范畴。
中医认为,此类疾病与肝胃有密切关系,其病机属肝失条达,郁而化火,横逆犯胃,肝胃不和。
面对这种情况,我在临床习用左金丸治疗,而且每能获得满意疗效。
左金丸,又称回令丸,萸连丸,出自《丹溪心法》。
方中黄连味苦性寒,入心、肝、胃、大肠经。
功能清热泻火,燥湿解毒。
主治热病邪入心经之高热,烦躁,谵妄或热盛迫血妄行之吐衄,湿热胸痞,泄泻,痢疾,心火亢盛之心烦失眠,胃热呕吐或消谷善饥,肝火目赤肿痛,以及热毒疮疡,疔毒走黄,牙龈肿痛,口舌生疮,聤耳,阴肿,痔血,湿疹,烫伤等。
内服煎汤1.5克~3克;研末每次0.3克~0.6克,或入丸、散。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煎水洗,或熬膏,或浸汁用。
吴茱萸性热,味辛苦。
功能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
主治厥阴头痛,寒疝腹痛,寒湿脚气,经行腹痛,脘腹胀痛,呕吐吞酸,五更泄泻等。
入煎剂内服1.5克~4.5克,外用适量。
左金丸是黄连和吴茱萸按6:1的比例入药,共为末,水泛为丸,每服3~6克,一日两次。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胆反流性胃炎治疗方法
导语:胃炎是很容易患有的疾病,胃炎产生原因较多,常见就是饮食不当造成,尤其是对一些爱暴饮暴食的人群,都是容易患有胃炎疾病,对胃炎疾病治疗
胃炎是很容易患有的疾病,胃炎产生原因较多,常见就是饮食不当造成,尤其是对一些爱暴饮暴食的人群,都是容易患有胃炎疾病,对胃炎疾病治疗,药物是最佳选择,对改善疾病有很好帮助,那外伤性湿肺治疗方法都有什么呢,这类疾病治疗方法较多,选择的时候要以适合自己为主。
胆反流性胃炎治疗方法:
1.药物治疗
胃动力药物能增加胃肠道蠕动,抑制胆汁反流入胃,常用的有:多潘立酮、莫沙必利。
胃黏膜保护剂:硫糖铝,能与胃黏膜的黏蛋白结合形成保护膜,以保护胃黏膜免受胆汁损伤;胃膜素,能在胃内形成膜状物覆盖胃黏膜,以减轻反流的胆汁和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蒙脱石散,为胃黏膜保护剂,有加强消化道黏膜屏障作用,有利于胃黏膜的再生;生胃酮,能促使胃黏膜分泌黏液,从而保护胃黏膜;磷酸铝凝胶,有保护胃黏膜、促进炎症愈合作用。
2.手术治疗
主要适用于症状严重内科治疗无效者,常用术式有Roux-en-Y手术或胆道分流术。
3.饮食调养
饮食要清淡,不吃油腻食物,以免刺激胆汁分泌增多,加重反流和病情。
应细嚼慢咽,忌暴饮暴食。
避免饮酽茶、烈酒、浓咖啡和进食辛辣、过冷、过热和粗糙食物。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中医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由胃以及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内镜下可观察到食管黏膜的损伤。
临床上患者多表现为烧心、反酸、胸骨疼痛症状。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导致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率逐年升高。
目前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与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密切相关,因此对于反流性食管炎的预防和治疗对预防Barrett食管、食管腺癌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前,对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主要的方式为药物治疗和内镜手术治疗,质子泵抑制剂是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首选药物,能明显缓解症状可在短期内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远期效果不理想。
同时有资料显示长期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会导致药物抵抗因此降低治疗效果,同时可增加发生胃癌的概率。
目前中医药对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也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可降低患者的复发率减少不良反应。
以下介绍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策略和实验总结。
1、辨证分型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胃食管反流病中医诊断共识,将反流性食管炎辨证分型为6种证型,分别为:胆热犯胃证、脾虚湿热证、气郁痰阻证、中虚气逆证、肝胃郁热证、瘀血阻络证。
这六种类型仅仅是目前共识的内容,由于反流性食管炎临床症状多样不能完全概括,因此各医家需要灵活变通,精准辨证才能获得好的治疗效果。
章程等将60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根据中医辨证分型为5种类型进行治疗:肝胃不和型,治疗以疏肝解郁、和胃降逆;肝胃郁热型,治疗以疏肝降热、和胃降逆;脾胃虚弱型,治疗以健脾益气、和胃降逆;寒热错杂型,治疗以辛开苦降、和胃降逆;胃阴不足型,治疗以养阴和胃、和胃降逆。
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美拉唑镁联合莫沙比利片等)。
治疗3个疗程后,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效率为93.33%,对照组总效率为70.00%,中药治疗效果明显高于西医常规治疗。
张福东将30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四种类型:肝胃不和型,采用黄连、醋柴胡、甘草、白术等进行治疗;脾胃虚弱型,采用广木香、乌贼骨、陈皮、白术、甘草、党参等进行治疗;脾胃湿热型,采用白蔻仁、厚朴、佩兰、半夏、甘草、竹叶等进行治疗;胃阴不足型,采用麦门冬、谷麦芽、甘草、半夏等进行治疗。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导语:胃炎是很常见的疾病,这类疾病患有的人群比较多,治疗胃炎疾病方法选择很关键,药物是治疗胃炎不错之选,但是根据患者病情不同,药物的选择
胃炎是很常见的疾病,这类疾病患有的人群比较多,治疗胃炎疾病方法选择很关键,药物是治疗胃炎不错之选,但是根据患者病情不同,药物的选择也是有区别,因此患者要根据医生建议进行选择药物治疗,那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法都有什么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
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法:
1、西药治疗:用胃动力药增加胃肠道蠕动,抑制胆汁反流入胃,用胃粘膜保护剂保护胃黏膜免受胆汁损伤,用胃膜素覆盖胃黏膜以减轻反流的胆汁和胃酸对胃黏膜的刺激,以及用药物促使胃粘膜分泌粘液,促进炎症愈合等。
2、中药治疗:中医认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是脾胃升降失调、水饮停滞胃脘,兼有肝气郁结引起,应对症下药配合饮食调养治疗。
3、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1.促胃动力药物:通过促进胃排空,减少胆汁在胃内的停留时间,促进反流物的排空。
常用药物包括甲氧氯普胺(胃复安)、多潘立酮(吗叮啉)等。
增强胃的蠕动,促进胃排空以及幽门和十二指肠的扩张,加速食物通过。
2.结合胆盐类药物:如达喜(铝碳酸镁),通过与胆酸和溶血磷脂酰胆碱结合,继而减轻胆盐对胃黏膜的损伤,对胆汁反流性胃炎效果明显,为临床上主要用药。
3.抑制胃酸药:胃酸和胆汁有叠加的作用,对胃黏膜的损伤作用强,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反流性胃炎常用药治疗方面:1、抑酸剂,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镁肠溶片(90元左右) ]2、抗酸剂,如氢氧化铝、氧化镁、三矽酸镁、碳酸钙等。
3、促动力剂:吗丁啉、西沙必利(功效是吗丁啉的3-4 倍)莫沙必利、伊托必利等。
4、粘膜保护剂:麦滋林、思密达等。
枸橼酸铋钾5、胆汁吸附剂:主要有消胆胺及达喜(铝碳酸镁片36)等。
6、中成药:胆胃康、舒肝快胃丸等。
7、中医辨证治疗:中医对胆汁反流性胃的认识,认为该病属于胆胃不和,治疗上要利胆和胃、健脾理气。
可以通过中医的辨证治疗,使胆气通,脾胃健、胃气和。
反流性胃炎常用西药1. 抗酸剂:浅表性胃炎因胃泌素刺激后胃酸较高得,为了减少氢离子弥散入有炎症的胃粘膜。
可选用下列药。
⑴硫糖铝(胃溃宁):每次ig, —口3次一4次,饭前1小时及睡前服用。
(2) 复方氢氧化铝(胃舒平):每次2—4片,一日3—4次,饭前30分钟嚼碎后服用。
2. 解痉剂:用于减轻痉挛性疼痛。
但不可长期服用。
(1) 复方颠茄片:每次口服1 —2 片,一日3 次。
(2) 溴丙胺太林(普鲁本辛):每次口服15—30mg, —日3次,饭前服用。
3. 助消化药:重度食欲不振者可以选用。
(1) 乳酶生:口服,成人每次0.3—0.9g, —日3次,饭前服用。
(2) 多酶片:口服,每次2—3 片,一日3 次,饭前吞服。
(3) 胰酶(胰液素,胰酵素):口服,每次0.3—1g,—日3次,饭前服用。
4. 补酸剂:用于萎缩性胃炎低酸或无酸者。
(1) 1%稀盐酸:每次2—5ml,一日3次,饭后服用。
(2) 胃蛋白酶(胃酶):片剂每次口服0.3—0.6g,需同时加服稀盐酸0.5—2ml5. 弱安定剂:(1)地西泮:一次口服2.5mg, —日3次。
⑵谷维素:一次口服10mg, —日3次。
6. 促胃排空剂:可减轻胃酸及胆盐对粘膜的侵袭。
(1)甲氧氯普铵(胃复安):每次5一10mg, —日2—3次,饭前服用。
藏药二十一味寒水石卡擦治疗胃溃疡夏吾李先,玛久措(青海省藏医院,青海西宁 810007)【关键词】二十一味寒水石散;治疗;胃溃疡【中图分类号】R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803.2019.27.157.02胃溃疡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属于一种综合性疾病,此外患者肌肤颜色为青、黄、白、赤混杂最终为紫色,临床表现为胃脘及肝区周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头脑昏沉、大便干燥等,具有发生率高,复发率高,病程长等特点。
胃溃疡主要是指胃黏膜肌层坏死性的一种急性,是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诱发的此病,经西医临床大量研究显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发胃溃疡的主要因素,幽门螺杆卷可产生细胞毒素、尿素酶等,经产生的物质会破坏为眼膜,进而引发炎症。
藏医将胃溃疡归到“培根木布病”范畴,是由自然原因所引起的,多发农牧区,发病的时间及五行紊乱引起的失调对发病产生的影响比较大,认为大致病因是隆,赤巴,培根,血的平衡失调与紊乱导致的一系列胃功能异常的综合症[1]。
西医治疗周期长,有副作用,且病情复发率高。
藏医针对病因培根过多而调节三大基因为治疗原则,采用新研制藏药二十一味寒水石卡擦散治疗,具有配伍简单,价格便宜,疗效极佳的特点,效果得到患者及家属满意。
1 患者一般资料患者共30例,其中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9例,年龄最小的患者35岁,年龄最大的患者65岁,平均年龄40岁。
病程最长为十年,最短为三个月。
治疗疗程最长平均三个月,最短为二十天。
2 诊断标准本疾病依据藏医经典著作《四部医典》秘诀部第5章木布综合症章节的有关胃溃疡诊断标准和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诊断,一般好发于春秋两季,主要有胸骨后烧灼感,食欲不佳,餐后痛,反酸伴鱼腥味,吸气,恶心,呕吐,胃脘胀痛,腹胀及大便干燥羊粪状等。
3 治疗方法二十一味寒水石卡擦散药物组成为寒水石,石榴子,甘青青兰,渣马川膏,余甘子,词子(去核),唐古特乌头,绿绒高,藏木香,小伞虎耳草,波陵瓜子,豆蔻,牛黄,席香,藏红花,熊胆,佐太等。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生活常识分享中医胃食管反流的治疗方法
导语:胃食道反流,指的是胃里的食物反留到食道引起人们的胸痛反酸,上腹不适,腹胀等不良的现象。
还会引起慢性咳嗽,哮喘,咽炎等现象。
我搜集
胃食道反流,指的是胃里的食物反留到食道引起人们的胸痛反酸,上腹不适,腹胀等不良的现象。
还会引起慢性咳嗽,哮喘,咽炎等现象。
我搜集了一些资料,是关于中医对于胃食道反流的治疗方法,这些天然的中药,能够有效的治疗胃食道反流的病症希望我收集到的资料,对你有帮助,谢谢!祝您身体健康!
胃食道反流征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入食道所引起的烧心、反酸、胸痛、上腹痛、嗳气、腹胀、上腹不适、咽部异物感、吞咽痛、吞咽困难及其带来的慢性咳嗽、哮喘、咽喉炎、鼻窦炎等。
此外,肝气郁结型胃食管反流征除有上述主要症状外,还会有情志抑郁,胸闷不舒,善太息,胸胁胀闷、胀痛或窜痛,嗳气或太息后症状减轻,或妇女经前乳房、少腹胀痛,或恼怒后胃脘及胸胁痛重,食欲不振,打嗝,心窝烧灼感,胃脘痞满感,舌红苔薄白,脉弦等症状。
治则:疏肝理气,和胃降逆。
方用:
1.醋柴胡、炒白芍、陈皮、当归、香附、苏叶各15克,姜半夏,厚朴、枳壳、延胡索、木香各10 克,甘草6克,生姜3片,水煎分3次服,每曰l 剂。
2.苏梗、柴胡、香附、陈皮、大腹皮、佛手、莱菔子、神曲、代赭石各15 克,槟榔、连翘、姜半夏、茯苓各10克,生姜3片,水煎分3次服,每日1 剂。
3.柴胡、枳壳、白芍、当归、陈皮、茯苓、生姜各15克,延胡索、金铃子、木香、香附、佛手、青皮、玫瑰花、旋复花、代赭石、柿蒂、。
胃食管反流病的中医治疗
1.治疗原则以畅达气机为要,依病情分别施以疏肝泄热、和胃降逆、理气化痰、活血祛瘀、健脾化湿等治法;兼见虚证者,辨明气血阴阳,补而不滞。
轻度胃食管反流炎,可单纯用中医治疗,以辨证口服汤剂为主;中、重度反流性食管炎及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建议中西医结合治疗。
2.辨证论治
(1)热证
证候:吞酸时作,嗳腐气秽,胃脘闷胀,两胁胀满,心烦易怒,口干口苦,咽干口渴,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法:清泄肝火,和胃降逆。
方药:左金丸加味。
加减:反酸多,加煅瓦楞子、乌贼骨、浙贝母;胃灼热重,加珍珠母、玉竹;口苦呕恶重,加焦栀子、香附、龙胆草;津伤口干,加北沙参、麦冬、石斛;胃脘灼痛甚,加煅瓦楞子、乌贼骨。
中成药:左金丸,口服,每次3~6g,每日2次。
(2)寒证
证候:吐酸时作,嗳气酸腐,胸脘胀闷,喜唾涎沫,饮食喜热,四肢不温,大便溏泻,舌质淡苔薄白,脉沉迟。
治法:温中散寒,和胃制酸。
方药:香砂六君子汤加味。
加减:寒重,胸脘胀痛,加吴茱萸、肉桂、乌药;寒凝食滞,脘闷嗳腐甚者,加莱菔子、槟榔;寒凝气滞,脘腹痞满,加枳壳、厚朴;嗳气频,加白豆蔻;大便溏薄,加赤石脂、山药。
中成药:香砂六君丸,每次6~9g,每日2~3次。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导语:根据我国的科学研究表明,全国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患有胃病,胃炎是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上学早上不吃饭,已经成为
根据我国的科学研究表明,全国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人,患有胃病,胃炎是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上学早上不吃饭,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胃炎还会有很多的并发症,比如胆汁反流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主要是指的,出现了胆汁反流的现象,进而导致了胃粘膜发炎,下面就介绍一些,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科学治疗方法。
(一)药物治疗
消胆,是一种硷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可与胃中胆盐结合,并加速其排除。
开始时于餐后1小时服4g,并于临睡前加服1次,通常在服药后1~2周奏效,以后逐渐减量。
应同时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若治疗3个月仍无效果,列为治疗失败。
灭吐灵(胃复安)可促进胃贲门及近段小肠收缩,使胃排空加速,可减轻胃排空障碍患者的症状,也可进而减少胆汁和胰液的分泌,缓解返流性胃炎的症状。
(二)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基本有四种。
1.改成Billroth Ⅰ术式如原为BillrothⅡ式胃切除者,改成BillrothⅠ式,约半数病人的症状可获改善。
2.Roux-en-Y手术原为BillrothⅡ式手术者,将吻合口处输入段切断,近侧切端吻合至输出袢(见图1)。
3.空肠间置术原为BillrothⅠ式胃切除者,在胃十二指肠吻合口中间置入一段长约20cm的空肠,有效率为75%。
4.Tanner手术适用于原为BillrothⅡ式手术者,切断空肠输入袢,远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