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式官话套话
- 格式:pdf
- 大小:110.34 KB
- 文档页数:3
官话套话为何"源远流长"反官话套话已有“多次”,但不少官员使用官话时仍“情绪稳定”官话套话肆意蔓延早不在一天两天,仅在最近几年,针对“反对官话套话”的新闻就热过几次。
在2012年两会期间,“官话套话”成了众矢之的。
王岐山在参加山东团小组讨论就表达了对官话和废话的不满,烟台市委书记张江汀的开场白:“王岐山副总理来听取小组讨论,与我们共商国是,我们感到非常高兴,非常温暖,备受鼓舞,深感振奋,我提议以热烈的掌声……”就被王岐山打断,并直言“这些话全是浪费时间的”。
时间继续往前追溯,2009年9月,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改进新形势下党建重大问题决定》,提出“从领导机关做起,大力整治文风会风”。
而在2010年9月的中央党校春季学员开学典礼上,习近平也强调了反对长、空、假,提倡短、实、新的文风。
不过,虽然“反官话套话”已有多次,但今天还在被不少官员和机构使用。
这点在《人民日报》的“令人反感官话”的调查中就有所反映,这条微博截至14日17时就被转发12266次,评论达到4380条,可见网友“共鸣”之深。
而《中国青年报》引用的一项对5163人进行的题为“你身边爱讲官话的官员多吗”的调查显示,有91.7%的受访者坦言,自己身边普遍存在爱讲官话的官员;69.8%的受访者表示身边这样的官员“非常多”。
个别官员和机构在官话套话的使用水准上“屡创新高”《人民日报》刊载了一段来自普通民众吴俊平的感受,很好的描述了民众对官话的感觉。
对吴俊平来说最令人反感的官话和套话是:“下面,我再强调三点意见”、“必须把此项工作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提高认识、端正态度”、“高屋建瓴”等。
而一“强调”就是一个多小时,一“必须”就把工作扔到了脑后,一“提高”就想出了对付政策的对策,一“高屋建瓴”就讨好领导拍马屁已经成了模式。
不少官员们在这样的语境中变得麻木、保守和封闭,越发不做实事。
2012年12月,国家人口计生委发出了要求切实解决准生证办证难的通知,但随后记者采访时却发现,问题根本没有解决。
新加坡语言是什么?问题一:新加坡人主要讲的是什么语言?新加坡以前被英国人占领,故其主官方语言为英语。
新加坡华人占70%以上,华文是其最普遍的语言。
(注:我这骇用的是“华文”,是一种带有新加坡口音和其独特俗语的中国话)其余官方认可的语言有:马来语(新加坡以前就是马来西亚的一部分)和Tamil(印度语言的一种。
)问题二:新加坡的主要语言是什么?英语么?新加坡的国语是马来语(国歌是马来语)。
常用语言是英语。
几乎50岁以下得到人都会。
另外就是个民族的语言,马来语,印度语,中文,闽南话,广东话,客家话,潮州话,。
多了。
新加坡华人占人口百分之七十六,所以你说中文没什么问题。
问题三:新加坡的几种官方语言新加坡官方语言为英语、汉语、马来语和泰米尔语华语是华族社群中常用的语言,此外还有闽南话、潮州话、广东话、客家话、海南话等方言。
马来族说马来语。
印度族人说淡米尔语、泰卢固语、马拉雅拉姆语、旁遮普语、印地语和孟加拉语。
英语是新加坡广泛使用的语言,也是行政与商业用语。
新加坡积极推行华语,大力提倡说普通话, ... 规定高级公务员在公共场合第一次谈话时,一定要用华语。
由于新加坡华人为主体,约占总人口的80%左右,所以日常生活中华语完全可以应对。
很多马来人,印度人也会说华语。
在正式场合与华人交流用华语或者英文,与其他民族用英文问题四:新加坡的官方语言什么?我国(新加坡)宪法中,列明马来语为我国国语,英语,华语,淡米尔语为官方语言。
基于我国过去为英国管辖殖民地,沿袭传统,英语为我国官方与商业主要行政用语,也是我国多元社会族群共同沟通用语,其他语言为辅助性官方用语。
问题五:新加坡官方语言是什么?您好,新加坡是一个多语言的国家,拥有4种官方语言,即是华语、马来语、英语和泰米尔语。
基于和马来西亚的历史渊源,《新加坡宪法》明定马来语为新加坡的国语,主要是尊重当地原住民所使用的语言。
由于内在和外在因素的考量,新加坡采用英语,作为主要的通行语和教学语,因为新加坡种族多、语言杂,四大族群中,没有一种语言有近半数的他族人懂得,选择任何一族语言做为主要语言,均会引起他族的不满。
神奇的新加坡华语
新加坡有独特的英语体系Singlish
,同时,作为拥有大量华人的亚洲国家,新加坡也创造出了一种独一无二的新加坡式华语。
不仅跟马坡、马六甲的华文口音大不一样,就连只相隔着一座桥的新山都不尽相同。
这可以说是最近一段时间内刚融合出来的一种新华文口音。
如果你听一些上世纪六十年代的新加坡录音资料,看老电影,会发现当年新加坡人的口音与今日新加坡流行的华语完全不同。
那时代的电影配音听起来很有些旧上海电影的味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乡音。
而现下的新加坡年轻一代,说的是一种地地道道的非常统一的新加坡口音,无论他们父母的方言是什么,孩子们的口音已经变得很一致。
以前的新加坡人和马来西亚大多数会说很多种语言,更有甚者可以非常精熟地说7种语言:马来语,英语,中文,潮州话,广府话,客家话,福建话。
新加坡人指的的福建话,专指闽南的福建话,并不包括福州话。
后来新加坡政府禁止孩子们在学校用方言,也禁止了电视台播出方言节目,于是新一代年轻人基本上不会讲方言。
这大概也是新加坡华文口音得以统一的原因。
留学新加坡在感受Singlish之余感受感受新加坡式华语也不失为一种有趣的体验。
原文摘自:
/index.php/study_abroad_information/show/6562.html。
金中一:不打官腔的“微博局长”贺海峰【摘要】在民意汹涌的微博世界,他为何要大胆袒露自我?面对批评,他的内心深处,有过彷徨、苦闷与挣扎吗?他带来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他的微博之路,究竟能走多远?【期刊名称】《决策》【年(卷),期】2011(000)009【总页数】3页(P36-38)【关键词】"微博局长";金中一;司法局;局长【作者】贺海峰【作者单位】《决策》编辑部【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92在民意汹涌的微博世界,他为何要大胆袒露自我?面对批评,他的内心深处,有过彷徨、苦闷与挣扎吗?他带来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他的微博之路,究竟能走多远?在玩微博的官员中,金中一是一个“另类”。
“搞微博,把自己打扮成圣女形象是不利的。
”身为浙江省海宁市的司法局局长,他在个人微博“中一在线”上公开调侃自己——“标语书法家、车窗摄影家、低级政治家、无股资本家、搭车旅行家、茅庐建筑师、乡村规划师、贫农园艺师、无照旧律师、社会评论员、双派高球手、破旧网民”。
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2011年4月1日,海宁市司法局在全国率先推出了“微博公文”。
浙江省委常委、组织部长蔡奇在自己的微博上力挺金中一,“可以因地制宜不断探索”。
他的微博“粉丝”数量也迅速窜升至70万人,媒体将他评为“微博界中国最具影响力官员20强”。
但让外界始料未及的是,由于坚持“说实话、说真话、说人话”,金中一最近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的风波。
8月7日,他炮轰宁波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不是很文明的人在用不文明的手段创建文明城市,留给后人耻笑吧!让我们共同来呼吁撤销全国创卫办等机构,停止各类城市创建活动。
”此举引起宁波市文明办强烈反弹。
他们致电嘉兴市文明办,给金中一施压。
金中一删除了帖子,但很恼火。
“通过私底下打电话,是对微博人的一种侮辱。
”他在微博上回应道,“希望宁波市文明办能够直面微博,公开露出水面作一解释!”金中一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在民意汹涌的微博世界,他为何要大胆袒露自我?面对批评,他的内心深处,有过彷徨、苦闷与挣扎吗?他带来了什么,又改变了什么?他的微博之路,究竟能走多远?迅速窜红为什么开微博?金中一说:“兴趣。
新加坡英语上位啦新加坡式英语,简称星式英语,英文为Singlish。
是近五十年来逐渐形成的一种混合语言。
这种语言起先遭到打压,由于新加坡是英语国家,而国民族群构成复杂,因此形成了这种奇特的“造语现象”,本文主要谈了星式英语的形成背景,一些例子和现今新加坡人对星式英语的态度。
(本文译文版权为译者所有,转载或部分引用请联系译者**********************)新加坡著名的喷水“狮头鱼尾”象,在新加坡式英语中,“狮头鱼尾merlion”表示的意思是井喷式呕吐。
新加坡政府长期要求每位居住在岛上的国民都要讲英语,无论是在学校,公司还是政府,都要使用英语。
但在实际生活中,许多人讲一种让参观者们感到摸不着头脑的混合语言---新加坡式英语。
新加坡的高效率世人皆知,星式英语也一样:时髦又多变。
不说“喝咖啡”,而是说“lim kopi”。
要是有人询问你是否跟他们一起吃饭,但是你已经吃过晚饭的话,你就简单的回答一句“吃了Eat already”(译者注:Eat already是中文句法,正确英文句法为已吃have already eaten)新加坡在五十年前赢得独立,并规定英语作为不同族裔间的通用语,星式英语也随之出现。
由于不同族群间开始用其他词和语法影响英语,取得的实际效果与原计划略有偏差。
英语成了官方语言,但是星式英语成为了通俗语言。
“说标准英语RSGE”运动的口号被教学人员和媒体从业者们反复宣传,不过取得的成果很有限。
星式英语不仅无视了这些攻击,甚至日益壮大。
星式英语被收入词典,还被语言学家们研究。
在流行文化中更是层出不绝。
比方说,1991年由音乐人Siva Choy制作的喜剧说唱歌Why U So Like Dat(译者注:Dat是说唱英语用语,意思是‘那个that’,标准英语为Why do you like that so much),改编自两名学生的争吵内容。
Choy在歌里唱道:“我总是给你巧克力,我给你我的Tic Tac ,但是现在你有了Kit Kat ,你却不给我!“oh Why u so like dat lah? Eh why u so like dat ah奥,为啥你这么爱那个啊?额为啥你这么爱那个?”随着时间的推移,“说标准英语”运动也已经转变态度,由试图扑灭星式英语,转而开始接受正统英语口语和星式英语可以和平共存。
新加坡式官话套话作者:邹振东来源:《领导文萃》2013年第20期几年前在新加坡采访,我发现新加坡也是有“官话”和“套话”的。
新加坡官员所说的频率最高的一句话就是:新加坡地小人少,是一个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
“新加坡没有什么资源,就连土地也缺乏。
全国面积只有六百多平方公里,国防、公共设施、企业、居民都要用地,我们把所有空出的土地全部绿化,建起公园。
”新加坡国家公园局的官员这样介绍。
就在这寸土寸金之地,新加坡拥有近一万公顷绿地,航拍图片显示,新加坡的绿色覆盖率,在2007年时,就接近47%。
“新加坡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要实现居者有其屋,我们不得不利用好每一寸土地。
”这是新加坡建屋发展局官员的开场白。
由新加坡政府为中低收入者提供的公共组屋,占全国住宅量的85%左右。
我看过他们的样板房,时尚、现代、实用,大的组屋有五房,110平方米。
在一个膜技术企业,女老板这样表达她创业的动机:“新加坡是一个什么资源都缺的国家,而淡水尤其珍贵。
除了致力于海水的淡化及利用外,水循环使用是最值得投入的科技领域。
”新加坡对水资源的重视无以复加,以李光耀命名的“水源荣誉大奖”,是国际水利行业最有影响力的奖项之一,用于奖励国际上为解决全球性水问题而作出卓越贡献的个人和机构。
在一次与新加坡大学教授聊天时,我惊奇地得知,以前都是中国派官员到新加坡学习,现在新加坡也开始组团来中国取经。
教授说:“中国的发展速度太快了,新加坡现在压力很大,新加坡没有任何资源,唯一的资源就是人。
如果我们不能在某些方面领先中国,中国这么大,新加坡就没有希望了。
”新加坡职工总会的干部,带我们参观了他们的平价合作社。
工会会员确实可以在这里买到便宜的日常生活用品,但我也发现,这个自1986年就没有再使用罢工权利的工会,和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我开玩笑问:“我怎么感到你们工会领导和政府官员、议员以及公司老板好像是一伙人啊。
”工会的干部这样回答我:“最重要的是就业,而不是罢工把企业主搞垮,新加坡是一个资源极度匮乏的国家,它经不起折腾,新加坡劳资只有团结,才能双赢。
新加坡流行“坡式”英语?作者:备备黄来源:《莫愁·家教与成才》2018年第01期新加坡官方语言虽然是四种,但最主要的还是英语。
新加坡学校日常用语当然也是英语,学校里的学生来自五湖四海各个民族,学习统一语言是必要的,也是为走向社会打下基础。
小学开设的英语课,除正常大纲规定的主课外,每周还有一节英语会话课。
会话课由一位教师专门负责辅导,主要启发学生开口讲、参与活动,训练学会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小学阶段,学生接触英语的时间比母语要多得多,英语可以说是最重要、最基本的学科。
儿子读一年级快半年了,在英文学习上遇到的大坎儿,是听写英文单词很不得要领。
上周发生的一件事,让我不得不好好考虑正视儿子的这个问题。
那天,他从校门一出来就抽自己嘴巴子。
我为之一惊,一个小孩子如此惩罚自己,到底发生什么严重的事了?好不容易问明白了,原来数学小测验30分的题他只拿到18分。
我大惑,不应该啊,这孩子数学最棒,三年级的题都会做了,怎么才拿这么几分。
原来问题还是出在英语单词上,数学图形画正确,可名称拼写上出错了。
这时候我只能安慰道:“出一次错没什么,下次就不要再犯了。
”这几日我在想,该如何让孩子喜欢上单词默写,如何将一件难事变得简单一些。
儿子在各科的表现都还不错,但就不喜欢背单词。
每次记背单词他总是极不情愿地哼哼唧唧,我在旁边就得威逼利诱使上各种招数,这无异于一场战争。
看着儿子在单词听写上遇到的困境,我一度认为他的英语能力很差,但老师给出的意见出乎意料。
老师说儿子的英文十分不错,表达理解和阅读能力比别的孩子强。
如此看来,儿子就是单纯地不喜欢死记硬背。
要解决死记单词的问题,其实有很多种技巧,而我认为最重要的还是音标的学习。
掌握了音标,要记住一个单词似乎就容易许多。
作为中国人,我在学校学英语也是从学习国际音标开始。
但是在新加坡,学英语不学国际音标,也没有教授音标的课程,我总觉得这也算是一种缺失。
当下除了学校课堂英文学习,我们还给孩子报了英文课外兴趣班,以帮助孩子学习英语。
王学进:成龙委员说了句“多余的话”在4日下午举行的政协第十二届一次会议小组会议上,成龙委员直言道:“我们内地的执法太不严了,一帮导演到了新加坡不敢抽烟,可是到了珠海,在有警告的情况下依然抽!”说到这里,成龙激动地拍了拍桌子:“所以我们的执法一定要严!”可能因为成龙这一炮打得有点猛,主持人和其他委员都不知道如何接话,现场竟然一片沉寂。
成龙环顾全场一周,表情放松下来:“我的话,能传出去吧?”(3月5日《钱江晚报》)“我的话,能传出去吧?”这是句“多余的话”,与发言主题无关。
那么成龙为何要说这句“多余的话”呢?成龙大哥是聪明人,很会察言观色,当他发现全场无人敢接他的腔时知道自己说漏了嘴,闯祸了,害怕了,故说了句题外话。
其实,成龙说的“中国很多事不是缺乏立法保护,而是缺乏严格执法”,实乃老生常谈,根本不配称“炮轰”。
这样的话从成龙嘴里说出来,至多算是“老爷,你的衣袍上有只虱子,我帮你掸掉”此类无关痛痒的大实话,一点不新鲜,也一点不深奥。
不解的是,就是这么一番真话,实话,却唬住了在场一干明星委员,成龙一看苗头不对,赶紧说了句“多余的话”来圆场。
果然,此话引来了一片笑声,估计没事了。
设想一下,如果成龙在说完上述这番话后,众明星委员争相接着他的话题说开去,成龙一定不会说这句“多余的话”,但众明星比成龙更了解国情,知道在“两会”上哪些话当说,哪些话不当说。
譬如批评政府的话不能说,尤其不能像成龙那样举某地为例来说事。
所以,聪明如赵本山,在小组会上只说“建设美丽乡村”。
即使在回答记者提出的雾霾问题,老赵的回答也挺文艺:“现在要解决的,不是空气有雾霾的问题,而是13亿人民的心有雾霾的问题。
”或者干脆像莫言那样,自始至终不发一言,真正做一个名副其实的人。
但成龙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比周星驰等港澳委员更了解内地的政治生态,也更会取悦内地政府,——前不久在接受凤凰卫视的采访时称,中国人应当仅在国人面前批评国家,不能在外国人面前这样做。
新加坡日常用语语100句1.How are you doing?(你好吗?)2.I'm doing great.(我过得很好。
)3. What's up?(出什么事了/你在忙些什么/怎么了?)4. Nothing special.(没什么特别的。
)5. Hi. Long time no see.(嗨,好久不见了。
)6. So far so good.(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好。
)7. Things couldn't be better.(一切顺利。
)8. How about yourself?(你自己呢?)9. Today is a great day.(今天是个好日子。
)10. Are you making progress?(有进展吗?)11. May I have your name, please?(请问尊姓大名?)12. I've heard so much about you.(久仰大名。
)13. I hope you're enjoying your staying here.(希望你在这里过得愉快。
)14. Let's get together again.(改天再聚聚。
)15. That's a great idea!(好主意!)16. Please say hello to your mother for me.(请代我向你母亲问好。
)17. I'm glad to have met you.(很高兴遇到你。
)18. Don't forget us.(别忘了我们。
)19. Keep in touch.(保持联系。
)20. I had a wonderful time here.(我在这里度过了难忘的时光。
)21. Have a nice weekend.(周末愉快。
)22. Same to you.(彼此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