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枪支法
- 格式:doc
- 大小:15.50 KB
- 文档页数:3
美国武器控制法的规定美国是世界上拥有大规模武器所有者之一,但同时也是全球拥有相对严格的武器控制法律的国家之一。
这些法规旨在维护公共安全和预防潜在的武器滥用。
以下是美国武器控制法的几项重要规定。
第一,枪支背景调查。
根据美国联邦法律,购买枪支必须通过背景调查程序。
该程序由联邦调查局(FBI)进行,旨在防止潜在的犯罪分子、精神病患者或其他不适合拥有枪支的人购买枪支。
背景调查主要包括对购买者的犯罪记录、精神病史和其他相关信息的审查。
第二,禁止一些特殊群体拥有武器。
美国武器控制法禁止某些特殊群体的人拥有枪支,包括被判定为精神病患者、未成年人、有前科犯罪记录的人以及在禁毒法律中被列为禁止的人。
这些禁止措施旨在减少武器的滥用和潜在风险。
第三,限制枪支类型和功能。
许多州对枪支的类型和功能进行严格限制。
例如,部分州禁止民用市场出售自动步枪,限制枪支弹匣容量,或禁止某些附件的使用。
这些限制旨在减少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使用,并限制公民拥有潜在危险的枪支和装备。
第四,禁止携带武器。
大多数州对枪支的携带设置了严格的限制。
在美国,根据各州的规定,人们必须获得合法的许可证才能合法地携带隐藏式武器。
这些规定通常要求申请人满足一系列条件,例如完成必要的培训课程、通过背景调查和等待期等。
这些规定旨在确保公共场所的安全,减少枪支犯罪率。
第五,禁止枪支在特定场所的使用。
为了保护公共场所的安全,美国武器控制法还禁止在一些特定场所使用武器。
例如,学校、政府大楼、机场和一些公众集会场所等,是禁止携带和使用武器的地方。
这样的规定旨在减少枪击事件和提高公共安全。
总结起来,美国武器控制法通过背景调查、禁止特定群体拥有武器、限制枪支类型和功能、禁止携带武器以及禁止枪支在特定场所的使用等多方面措施来维护公共安全。
虽然这些法律规定受到争议,但它们的目的是确保可持续的武器使用和减少潜在的武器滥用。
(1505字)。
第1篇一、背景介绍美国,作为世界上枪支拥有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枪支暴力事件频繁发生。
近年来,枪支暴力已经成为美国社会的一大痼疾,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
在美国,枪支暴力事件的发生与该国独特的道德法律体系密切相关。
本文将通过对美国枪支暴力与控枪法律冲突的案例分析,探讨道德法律在美国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案例分析1. 案例概述2012年12月14日,美国康涅狄格州桑迪胡克小学发生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枪击事件。
凶手亚当·兰扎(Adam Lanza)枪杀了20名儿童和6名成人,随后自杀。
这一事件引发了美国国内对枪支暴力的广泛关注,也使控枪法律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
2. 道德法律冲突(1)道德观念的冲突在美国,个人自由和权利被视为至高无上的价值。
枪支自由作为个人自由的一部分,被许多人视为不可侵犯的权利。
然而,枪支暴力事件的发生使得这一观念受到质疑。
许多人认为,枪支自由与公共安全之间存在矛盾,应该通过法律手段加以限制。
(2)法律冲突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规定:“人民有权保持和携带武器,以保持自由和国内安全。
”这一条款被视为美国枪支自由的基石。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枪支法律存在诸多漏洞,导致枪支暴力事件频发。
3. 案例影响桑迪胡克小学枪击事件后,美国社会对控枪法律的讨论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以下是一些影响:(1)法律改革事件发生后,美国多个州加大了对枪支法律的改革力度,如提高购枪门槛、限制枪支种类、加强枪支背景审查等。
(2)社会观念的转变枪支暴力事件的发生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枪支自由与公共安全之间的矛盾,促使社会观念逐渐转变。
(3)国际影响美国枪支暴力问题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对全球枪支控制政策产生了影响。
三、结论美国枪支暴力与控枪法律冲突的案例表明,道德法律在社会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一方面,道德观念影响着法律制定和实施;另一方面,法律在维护道德观念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应借鉴美国经验,加强道德法律建设,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如何合法拥有使用枪支——北美枪支相关法律基本上来说,枪支除了使用状态(也就是射击)有法律定义的四个状态,分别是:交易/转让,持有,运输/储存,携行。
交易/转让是指所有权变更并可能涉及金钱交易。
持有是指所有权和资质明确并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运输/储存就是在非使用状态下的保管或运输。
携行就是指枪支随身,没有外部覆盖或保护(手枪枪套除外)。
一般的,在北美两个法律体系下(美国/加拿大)有着很多不同的规定(美国看州法)。
在美国,枪支由三方面联合执法:联邦层面的BATF(烟酒枪支管理局)以及FBI(主要是NICS),州政府的有关部门,地方政府的警局和有关部门。
加拿大的枪支由RCMP/加拿大皇家骑警的CFP(加拿大火器管理项目组)全国统一管理,由当地RCMP和有关部门负责执法。
携行分公开携行(可直接判断持有)和隐蔽携行(不能直接判断是否持有)。
在美国,携行法律是由各个州的立法会决定颁布的,原则上携行需要证件(主要是隐蔽携行需要),具体看各州州法。
每个州的指导原则和执行手段并不相同,违法的量刑也不同。
基本上允许公开携行的州没有证件要求,但是允许隐蔽携行的州都会要求对应执照。
最后颁发的证书可能是一张纸,也可能是一张类似驾照的卡(见下图)。
伊利诺州CCL弗州CC证在加拿大,火器是联邦统一管理,私人不允许公开或隐蔽携行任何刑法定义的武器,否则就是触犯刑法。
加拿大的公职人员(主要是警察和海关)有单独的法律条款规定公务用枪的使用管理和配发。
特种行业用户,如安保,可以申请职业执照,这个具体形制暂无资料。
持有美国持有枪械不需要证件。
请注意区别携行与持有。
携行请参照上文。
枪支直接登记在自然人名下,受BATF管理,由该自然人承担一切责任。
在加拿大,有两种枪证能证明合法持有。
一种是PAL/Possession Acquisition License,持有和购买证,能够自主交易买入或卖出枪械及其配件以及弹药;还有一种是Possession Only License,只许可持有名下现有枪支(主要是继承的或者馈赠的),不能买入卖出枪械/配件/弹药。
论美国持枪制度【摘要】论文通过三个部分论述美国的持枪制度,首先简要概述美国持枪制度的立法依据、基本情况,然后论述持枪制度的优缺点,最后通过与中国持枪制度的比较,展示出两个国家不同的枪支法令。
【关键字】美国持枪制度公民持枪权一、美国配枪制度枪支权利的起源在英国《普通法》,独立后的美国做了继承。
1791年,美国通过的宪法第二修正案,给予美国人在必须时反抗政府、推翻暴政的依据。
原文使用了“受到良好管理的民兵对于一个自由国家的安全是必要的,人民拥有和使用枪支的权利不受侵犯”的表达,而不是写“享有”此项权利,明确认定枪权是一种天赋权利而非宪法上的创设。
在人迹罕至的新大陆创建国家,拥有广阔的西部和狩猎的传统,又历经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的洗礼,美国自视为“勇敢者的家园”,持有枪支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
美国最高法院2008年6月26日裁定美国公民有权在用于个人用途的情况下拥有枪支,同时推翻了美国首都华盛顿实施了32年的禁枪令。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高法院首次对于个人是否有权拥有枪支作出明确裁决。
枪支销售在美国一直是“大生意”,目前全美有8千万合法注册持有枪支的公民。
枪支游说集团以及以美国步枪协会(NRA)为首的民间组织一直在用巨大的人财物力争取民间持有枪支的更大空间。
不少遍布各州县的民间枪支协会甚至有超过100年的历史,不少人家更是代代相传的会员。
在国际范围内,美国、墨西哥、巴西、伊拉克、阿富汗等国家是允许私人藏枪的。
但这些国家都分别对枪的种类进行了规定,比如一些半自动步枪、全自动步枪、散弹枪在不同的地域其管制的法令是有所不同的。
美国是个联邦制国家,各州在立法方面拥有很大的自主权,有关枪械管制的法律也不例外。
而且,即使在同一个州,各地的法律也会不同。
譬如,各种半自动步枪在纽约州不列入管制范围,但在纽约市,某些半自动步枪受到限制。
但是枪支管制在美国一直争论不休,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规定,人民拥有武器的权利不可侵犯。
允许人民配枪被认为是一种自我保护,切实维护自身权益,遏制犯罪的最有效手段。
美国能否解决枪支暴力问题?近年来,枪支暴力事件在美国持续发生,让人们对于美国的枪支管理政策产生了严重的质疑。
尽管美国立法已经进行了部分限制,但仍不能解决这个问题。
那么,美国能否解决枪支暴力问题呢?一、加强立法措施美国枪支管理法的制定历史悠久,但是当前情况下仍然显得不够严格。
针对这一点,美国可以加强枪支管理法的修订和优化。
比如,进一步加强控制枪支销售和购买的限制和审核,减少枪支进入非法途径和违法使用。
其次,美国各州应该加强协作,制定更为统一的枪支管理政策。
可以通过跨州区域协调和享有更为一致的政策来解决枪支违法行为的转移和蔓延问题。
此外还可以加强对于枪支使用者的定期审核和精神态度检查,确保使用者没有心理上或物质上的问题,可以正确持有和使用枪支。
二、加大媒体宣传和社会教育媒体的宣传可以对枪支暴力事件进行积极引导和加强警示。
通过在报纸、电视、广播、社交媒体等渠道展示发生的枪支暴力事件,呼吁社会各界共同抵制枪支暴力,杜绝暴力事件发生。
社会教育也是解决美国枪支暴力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可以通过向公众提供相关的知识教育,帮助他们了解枪支的危害和使用方法,并提升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这样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枪支暴力事件的发生。
三、推动全民反暴力运动在解决美国枪支暴力问题过程中,全民、政府间的协作也是不可缺少的。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可以制定出更加有效和一致的政策来解决枪支暴力问题,同时提高社会对于枪支暴力的警觉性和反应能力。
此外,在全民反暴力运动中,人们应该加强对于枪支的正确认识和引导,消除对枪支的片面印象和误解,同时培养年轻一代的独立思考和社会责任观念,从根本上解决枪支暴力问题。
综上所述,美国能否解决枪支暴力问题,需要全民共同努力,加强立法措施、加大媒体宣传和社会教育、推动全民反暴力运动,才能取得从根源上的解决。
希望这些努力可以让美国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安全。
美国的枪械管理 ---枪de国家美国是一个大国,它采用联邦制,合众国的各州,拥有相当大的自由。
因此各州的法律,形形色色,这对外来的人来说,是相当不容易搞清楚的。
以枪械法令来说,在纽约州,各式各样的半自动步枪并不列入管制,但是在纽约市,就完全是另一回事了,半自动步枪如果有以下的一样特徵,就属于非法:突出的手枪把,弹匣容量超过五发,防火帽,刺刀座,榴弹发射器,有节上护盖,折合式枪托,按照这个规定,所有的M16,M14,AK,SKS类型步枪都属于非法。
同一州尚且如此,何况是别的地方。
所以要谈枪械管制,必须要先讲清楚是那一个州。
一般来说,东北部管的比较严,可是也有例外,像缅因州(Maine),新罕布什尔州(NewHampshire)就很松。
中西部管的比较松,可是也有例外,芝加哥(Chicago)从一九八六年起,不允许私人拥有手枪,号称无枪市。
那才是个大笑话,芝加哥的黑社会,人人有枪,连十岁小孩都有枪,是美国枪械犯罪最严重的都市之一。
最近那些政客又异想天开,认为他们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枪械公司引起的,所以二十几个市政府一齐具状告入法庭,一共告了二十几家枪械制造公司-包括了格拉克(Glock),贝瑞塔(Beretta)等,几乎一网打尽所有的名厂,他们认为有了烟草业赔偿的先例,他们也应该稳操胜算。
这个案子目前正在进行司法审理中。
在一九九九年许多州立法,禁止任何市政府控告枪厂或只能雇用按时计酬的律师(因为如此,律师们就不能采拆帐分赃的方式获利,恶讼师们对此也就失去了兴趣)等等相应措施,为反枪械管制扳回一成。
美国联邦政府也有一些关于枪械的法令,是项该管机构是美国联邦烟酒枪械局(Bureauof Alcohol, Tobacco and Firearm, BATF/ATF),是一个对烟酒枪械徵税,执法和释法的机构。
隶属于国际院下的财政部。
该机构曾在德州的维口(Waco, Texas)事件捅了一个大漏子,害得司法部长十分下不了台。
第1篇一、引言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工具,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法律往往会出现一些悖论,即法律规定的条文与实际情况产生矛盾,导致公正与效率难以兼顾。
本文将通过一起看似公正却引发争议的案例分析,探讨法律悖论的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
二、案例背景某市A区发生一起交通事故,甲驾驶一辆小型轿车与乙驾驶的摩托车相撞,造成乙重伤。
事故发生后,乙被紧急送往医院救治,经鉴定为重伤二级。
甲在事故现场逃离,后因警方追查被抓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甲作为机动车一方,应当承担乙受伤的赔偿责任。
然而,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却出现了法律悖论。
三、案例分析1. 法律悖论的表现(1)责任认定悖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甲作为机动车一方,应当承担乙受伤的赔偿责任。
但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甲提出自己并非事故的直接责任人,而是乙在驾驶摩托车时违反交通规则,超速行驶,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
甲的辩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案件的公正审理。
(2)赔偿标准悖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
然而,在实际情况中,乙受伤后需要高额的医疗费用和误工损失,甲的经济能力有限,无法承担全部赔偿责任。
《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与枪枪支在美国的普遍程度,从以下一例中可窥全豹:当《枪支管理法》通过的时候,受到该法禁止的攻击性武器之中,有一种是仿苏式半自动步枪AK47,仅此一种型号,在美国民间当时就已经有100万支。
而且最近20年美国校园不断发生恶性枪击事件,见诸世界各大媒体,并引发了一场有关《枪支管理法》的大讨论。
看了大量的类似报道,国人一定会想为什么美国允许公民拥有枪支。
据我一个去过美国的大学老师讲,美国法律之所以不禁枪,是因为“美国人民有推翻暴政的自由”。
1776年7月4日,在北美洲十三个殖民地的代表举行的第二届大陆会议上,通过了由托马斯·杰弗逊起草的《独立宣言》。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文献之一,它闪烁着自由和人权思想的光芒:“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统治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当任何形式的政府对这些目标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力改变或废除它,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其赖以奠基的原则,其组织权力的方式,务使人民认为唯有这样才最可能获得他们的安全和幸福。
为了慎重起见,成立多年的政府,是不应当由于轻微和短暂的原因而予以变更的。
过去的一切经验也都说明,任何苦难,只要是尚能忍受,人类都宁愿容忍,而无意为了本身的权益便废除他们久已习惯了的政府。
但是,当追逐同一目标的一连串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发生,证明政府企图把人民置於专制统治之下时,那么人民就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这个政府,并为他们未来的安全建立新的保障。
”没枪怎么推翻暴政?没枪当年美国人拿什么来跟英国军队斗?虽然今天美国已经是民主政府了,但是出于对暴政的天然防备心理,美国法律坚决保证人民持枪的权利。
允许持枪固然会造成很多刑事案件,但是和刑事凶杀案相比,暴政更让人恐怖。
1789年,美国第一届国会召开之际,宪法第二修正案做为一项制约国会与总统联邦权利的平衡力量予以提交,并于1791年,与另外9条宪法修正案一起获得批准,组成了美国权利法案的前10条。
总结红旗法案简介红旗法案(Red Flag Law)是近年来在美国各州陆续通过和实施的一项法规,其目的是防止枪支暴力事件的发生。
该法案允许有关当事人向法庭申请枪支禁令,从而限制那些被认为对自己或他人构成危险的人的枪支购买和持有权利。
背景红旗法案的推动源于美国连续发生的大规模枪击案和个别枪支暴力事件。
这些事件引起了全国范围内的强烈争议,并推动了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枪支管制政策的重新审视和调整。
在这种背景下,红旗法案应运而生。
红旗法案的内容和原理红旗法案的核心内容是为个人和机构提供一种途径,可以向法庭申请限制某个人的枪支购买和持有权利。
以下是该法案的原理和主要内容:1.申请程序:个人或机构可以向当地法庭提出申请,以限制某个人的枪支购买和持有权利。
2.权利剥夺:如果法庭认为被申请人对自己或他人构成危险,可以下令剥夺其枪支购买和持有权利。
3.有效期和复审:该限制令通常有一个固定的有效期,在过期之前,当事人必须重新申请并且法庭会进行复审,以决定是否延长或解除限制令。
4.警察执行:当限制令生效后,警方有权进行扣押被限制人员的枪支,并确保其在限期内无法购买或持有任何枪支。
红旗法案的争议与影响红旗法案作为一项涉及个人权利和公共安全的重大法规,自实施以来引发了广泛的争议,并且对美国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争议和影响:争议•滥用风险:一些人担心红旗法案可能被滥用,用于打击政治异议或报复个人。
•尊重程序:批评者认为该法案可能侵犯了个人的尊重程序权利,尤其是在制定限制令前未经过充分审查的情况下。
•个人自卫权:一些人担心该法案可能限制了个人的自卫权,使其无法保护自己和家人。
影响•减少枪击案件:支持者认为红旗法案有助于减少枪击案和枪支暴力事件的发生,通过限制那些被认为构成危险的人的枪支购买和持有权利。
•减少枪支自杀:该法案还被认为可能有助于减少枪支自杀的发生,因为被认为有可能自残或自杀的人可能会被剥夺枪支的购买和持有权。
《美国枪支法》思考
生活充满了偶然。
就在Dr. Timothy Roberts来到我们学校做主题为美国枪支权利和枪支法案历史讲座的当天,美国加州再次爆发了枪支惨案!
一位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名叫罗杰的男生,枪杀了7人!根据其本人录制了一段视频,犯罪者的动机是“我已经22岁了,还是处男。
大学应该每个人都经历性和快乐,但女孩子从来没有喜欢过我,我会因此惩罚你们”。
由于通讯科技的便利,这次枪支惨案在中国也引起了轰动。
光天化日之下,以自己22岁仍然为处男的理由,公然枪杀7个人!
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杀人案,很多人认为这应该算得上是恐怖袭击!
事实上,这次的枪支惨案不过是美国枪支犯罪浩瀚中的沧海一粟。
自美国立国以来,国内成千上万的公民死于枪支袭击,或自杀,或他杀。
枪支对于平民的伤害是总所周知的。
然而,美国政府首脑,国家元首,也是摆脱不了枪支袭击的命运。
美国著名的林肯总统死于手枪暗杀;其后的詹姆斯·加菲尔德总统和威廉·麦金莱总统也死于手枪暗杀;肯尼迪总统遭遇步枪暗杀身亡;福特总统,里根总统,罗斯福总统均受到枪支暗杀,最后幸免于难。
拥有最严密,最高级别保护的美国总统受到枪支袭击的次数已经高得惊人,更加不用说容易受到枪支袭击的平民严重程度!
也许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最为世界公认的文明程度最高,
号称最民主的美国,怎能容忍枪支继续泛滥,伤害自己呢?为什么不通过最高法院立法禁止枪支呢?总统为什么对枪支的禁止无动于衷呢?枪支在美国为什么就不违法呢?
在罗伯特的讲座之前,我也是没有深入了解美国枪支权利及其历史。
得益于这次讲座的启发,结合自己查阅的资料,才对美国的枪支问题有了更深的认知。
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以宪法的形式,明文规定一支受规范的武力乃确保自由国家之安全所必需,人民持有及携带武器之权利不可受侵犯。
纪律优良的民兵部队对自由州的安全是必要的,因此,人民持有并携带武器的权利不可受侵害。
美国宪法即联邦宪法是美国的最高法律,是所有州和人民都必须遵守的,法律所规定的权利也是神圣不可侵犯的。
美国人通过联邦宪法规定拥有枪支的权利,这充分说明美国公民对于拥有枪支的态度是非常肯定的。
每年都会有非常多的美国人死于枪杀,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枪支袭击,几乎每时每刻美国人都在受到枪支的威胁,付出血的代价,然而这些都不足以动摇枪支在美国人心中的绝对地位。
拥有枪支,最基本的就是保护自身的安全,必要时也是推翻暴政的最好工具。
通过讲座的启发和资料的查阅,我对美国枪支问题的认识如下:日益泛滥的枪支暴力,并不是拥有枪支权利的罪过。
暴力来源于社会的不公,对政府的不满,对现状的失望,绝非枪支的拥有。
倘若一个人怀有犯罪的动机,即使没有枪支,他还是可以谋
杀他人,报复社会。
比如菜刀砍人,自杀式汽车爆炸等等极端的手段。
所以,枪支暴力绝非拥枪本身的问题!枪支作为美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或娱乐,或自卫,其地位依然无可撼动!
我欣赏一个有勇气让国民自由拥有枪支的政府,更加信服一个有魄力面对国民拥枪随时可以推翻自己权力的国家。
拥有枪支是一种至高无上的权利,枪支暴力仅仅体现的是枪被不法利用作为一种犯罪工具,不是拥枪本身的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