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87.93 KB
- 文档页数:2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的疗效分析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用于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的药物,它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
该药物已经被证明在治疗这两种精神疾病方面具有很好的疗效,对其疗效的分析仍然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药理学、临床试验和临床应用的角度对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的疗效进行深入分析。
艾司西酞普兰的药理学研究表明,它能够通过抑制5-羟色胺的再摄取来增加神经元间的5-羟色胺水平,从而改善神经递质系统的功能。
5-羟色胺是一种神经递质,与情绪调节和认知功能密切相关。
通过增加5-羟色胺的水平,艾司西酞普兰可以调节大脑中与情绪和情感相关的神经回路,从而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
这一药理学机制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的疗效奠定了基础。
临床试验结果也显示,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
一些临床试验表明,艾司西酞普兰与安慰剂相比,在减轻焦虑症状和改善抑郁症状方面有明显的优势。
一项针对焦虑症的临床试验发现,在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的患者中,焦虑症状的缓解率明显高于接受安慰剂治疗的患者。
类似地,针对抑郁症的临床试验也显示,艾司西酞普兰能够显著改善抑郁症状。
这些临床试验结果为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方面的疗效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艾司西酞普兰在临床应用中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临床上,艾司西酞普兰通常被用于长期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通过连续服用来维持较高水平的5-羟色胺,从而稳定患者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许多临床医生和患者都对艾司西酞普兰的疗效表示满意,他们认为这种药物能够有效地减轻焦虑和抑郁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长期的临床观察数据也表明,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方面的疗效相对持久,没有出现明显的耐药性或严重的不良反应。
从药理学研究、临床试验和临床应用的角度看,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方面表现出较好的疗效。
我们也必须意识到,每个患者的情况都是不同的,对药物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盐酸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据统计,全球有超过3亿人患有抑郁症,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抑郁症不仅给患者本人带来了巨大的痛苦,还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负担。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盐酸度洛西汀是目前常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它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和再摄取,从而调节神经系统的功能。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主要作用于5-羟色胺的再摄取,而盐酸度洛西汀主要作用于去甲肾上腺素和多巴胺的再摄取。
关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盐酸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研究相对较少。
本研究旨在探讨这种联合治疗方案在抑郁症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依据。
通过对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度洛西汀联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进行系统评价,可以为抑郁症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好的参考。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盐酸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评估该联合疗法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通过比较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盐酸度洛西汀的药理作用,临床试验设计和方法,以及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比较,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并为抑郁症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体验和生活质量改善。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抑郁症治疗的进步,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活质量。
1.3 研究意义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目前已有一些药物可以用于抑郁症的治疗,如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盐酸度洛西汀,但单独使用效果有限,且可能出现耐受性和不良反应等问题。
探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盐酸度洛西汀治疗抑郁症的临床效果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这项研究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并有效改善患者的症状。
通过比较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盐酸度洛西汀与单药物治疗的效果,可以为进一步优化抑郁症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对比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摘要】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是常用于治疗抑郁症的药物,本文对二者在临床疗效、副作用及安全性、优缺点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在抑郁症治疗中表现出较好的效果,但可能会导致头晕、恶心等副作用;而盐酸帕罗西汀在疗效上可能稍逊于前者,但在耐受性方面表现较好。
在临床选择时,医生需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和可能出现的副作用。
未来的研究方向可以进一步探索两种药物的疗效机制,以提高抑郁症治疗的效果。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及对药物的耐受性,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盐酸帕罗西汀、抑郁症、临床疗效、对比分析、副作用、安全性、优缺点、选择因素、未来研究、临床应用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超过3亿人患有抑郁症,其中占据了全球疾病负担的第四位。
抑郁症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失去兴趣和快乐感、自卑、自责、焦虑等症状,严重者可能产生自杀倾向。
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主要包括抗抑郁药和心理治疗。
抗抑郁药在临床上是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盐酸帕罗西汀是两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调节神经递质来缓解抑郁症症状。
目前对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盐酸帕罗西汀在治疗抑郁症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对比尚不明确。
本研究旨在比较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盐酸帕罗西汀在治疗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医生和患者提供更好的药物选择依据,改善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比较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盐酸帕罗西汀在治疗抑郁症患者中的临床疗效。
通过分析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副作用及安全性,探讨它们在具体病例中的应用情况。
希望能够找出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盐酸帕罗西汀各自的优缺点,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的选择依据。
通过对这两种药物进行对比研究,可以为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多的选项,并为未来的临床研究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奥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的临床观察一、患者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4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范围为25-65岁,平均年龄为45.3岁。
入组患者均符合DSM-5诊断标准、HAMD评分≥24分,并且在连续使用两种以上抗抑郁药物治疗6周以上未见显效。
所有患者均经书面知情同意,并由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同意。
二、研究方法2.1分组及治疗方案根据入组时间,将患者分为奥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
治疗组患者口服奥氮平2.5mg,艾司西酞普兰5mg,每日一次,连续治疗12周。
对照组患者口服帕罗西汀20mg,每日一次,连续治疗12周。
两组患者在随访期间不得增减其他药物治疗,禁忌酒精等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并且需配合心理治疗。
2.2观察指标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和治疗12周时,分别记录患者的HAMD评分、Pittsburgh睡眠质量指数(PSQI)、睡眠时间、入睡时间和睡眠效率等指标,并观察并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
二、疗效观察在治疗4周、8周和12周时,治疗组患者的HAMD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SQI评分及睡眠时间、入睡时间和睡眠效率等指标在治疗组患者中也呈现明显改善趋势,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轻度头晕、恶心等,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主要为性功能障碍、失眠等。
三、讨论本研究结果显示,奥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奥氮平是一种新型的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具有较好的镇静作用,能够改善睡眠质量、延长睡眠时间,并且不会对睡眠结构产生明显影响。
而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新型的SSRI类抗抑郁药,具有良好的抗抑郁作用,不良反应较轻。
奥氮平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患者睡眠障碍是较为合适的治疗选择。
艾司西酞普兰对抑郁症的临床治疗效果一、论文的背景、目的和意义1、论文背景:目前, 抑郁症治疗药物主要有传统抗抑郁药和新型选择性5一轻色胺( 5 一H T ) 再摄取抑制剂( S RI )两大类传统抗抑郁药包括单胺氧化酶抑制剂、三环类抗抑郁药和杂环类抗抑郁药。
S S RI 类抗抑郁药主要包括舍曲林、帕罗西汀、氟西汀、氟伏沙明、西酞普兰等, 以其安全性和耐受性方面的优势, 已占据抑郁症治疗的主导地位, 是重症抑郁症患者的一线药物。
其中西酞普兰相对选择性较高, 药物相互作用与不良反应较少。
由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开发的西酞普兰异构体艾司西酞普兰具有更佳的药理特性和临床应用价值[1]。
2、论文目的:了解近几年来艾司西酞普兰在抑郁症治疗的临床研究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及相关结果。
3、论文意义:○1现实意义:艾司西酞普兰作为一种新药,在治疗抑郁症上有突出的疗效,但在用于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研究较少。
在研究艾司西酞普兰在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时还发现,在临床起效、抑郁症相关焦虑、自杀、睡眠障碍和认知损害的治疗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在儿童、青少年及老年人群中的使用也反映出安全性和疗效的初步特点,有助于治疗抑郁症患者。
○2理论意义:抑郁症发病率高、发病年龄广泛,病情重者甚至有自杀企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目前对一般的抑郁症的发生,发展和治疗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展,但对难治性抑郁症的治疗研究进展迟缓,艾司西酞普兰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片的空缺。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1、国内有关研究的综述:○1邓方渝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研究中发现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有效率为55.26%,在治疗2周后HAMD评分显著下降,且各因子分同治疗前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提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有效,起效快。
资料显示本品具有较好的耐受性,10mg/d不良事件导致的停药率与安慰剂组无统计学差异且不良反应轻,本研究中除有2例患者因明显恶心而主动退出外,食欲下降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为恶心,发生时间多在用药后1周内出现,经对症处理后不影响正常治疗。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的疗效分析1. 引言1.1 介绍艾司西酞普兰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被广泛用于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的药物。
它属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通过增加神经元间5-HT 信号的传导,来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
艾司西酞普兰已经在临床上证明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被许多医生和患者认可。
由于其口服给药的便利性和较少的副作用,艾司西酞普兰被广泛应用于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
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了其在改善这两种疾病的症状中的显著疗效。
由于其药效可靠且相对安全,艾司西酞普兰已成为许多医生首选的治疗药物之一。
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在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中非常有效的药物,它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改善情绪状态的选择。
在接下来的内容中,我们将更深入地探讨艾司西酞普兰的药理作用以及其在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中的应用。
1.2 焦虑症和抑郁症概述焦虑症和抑郁症是两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对患者的生活和工作都会造成严重的影响。
焦虑症通常表现为持续的、过度的担忧和恐惧,常伴随着身体症状如心悸、出汗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而抑郁症则表现为持续的、沮丧的情绪,丧失兴趣和快乐感,缺乏活力和动力进行日常活动。
下面将介绍艾司西酞普兰的药理作用以及在焦虑症和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以便更好地理解这种药物对这两种疾病的疗效。
2. 正文2.1 艾司西酞普兰的药理作用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新型的抗抑郁药物,其主要药理作用是通过增加大脑内5-羟色胺的水平来调节情绪。
5-羟色胺是一种神经递质,被认为在情绪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艾司西酞普兰通过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的作用,增加了大脑中5-羟色胺的浓度,从而改善了抑郁和焦虑症状。
艾司西酞普兰还具有轻微的抗胆碱能和镇静作用,可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和紧张感。
它还对γ-氨基丁酸受体有调节作用,进一步增强了其治疗抑郁和焦虑症的效果。
艾司西酞普兰的药理作用不仅限于调节神经递质,还涉及到多种其他的神经递质和受体,这使得它成为一种多功能的抗抑郁药物。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观察目的探討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
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用文拉法辛治疗。
评价两组的疗效差异。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7.6%、95.2%,两组治疗后各时段的HAMD总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1周末的HAMD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较好,起效快,不良反应小,安全性高。
标签:艾司西酞普兰;文拉法辛;抑郁症;疗效抑郁症是临床常见的精神性疾病,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我国抑郁症的患病率与发达国家相近,约为1.0%~1.5%[1]。
抑郁症社会与经济负担组织的调查结果表明,我国每年在抑郁症上的相关治疗花费约为300亿元[2],因此积极合理治疗抑郁症具有重要意义。
临床上抑郁症的治疗主要以抗抑郁药治疗为主。
笔者将所在医院收治的84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观察组(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和对照组(文拉法辛治疗)两组,探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自2009年6月~2012年1月期间收治的抑郁症患者84例,参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予以确诊[3],依照汉米尔顿抑郁量表(HAMD)17项版本,HAND-17 评分≥18分,其中男44例,女40例;年龄21~50岁,平均(35.6±3.8)岁;病程4~24个月,平均(10.5±3.7)个月。
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治疗组用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用文拉法辛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所有患者经1周清洗期后开始治疗。
观察组:口服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来士普,丹麦灵北药厂,J20050124),每日晨起服用1次,初始剂量为10 mg/d,依据病情适当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20 mg/d,疗程为6周;对照组:口服盐酸文拉法辛缓释胶囊(怡诺思,美国惠氏制药有限公司,J20060016),每日晨起服用1次,初始剂量为150 mg/d,依据病情适当增加剂量,最大剂量不超过225 mg/d。
对比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和盐酸帕罗西汀是目前用于抑郁症治疗的两种常见药物。
它们都是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的抗抑郁药物,但在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面是否存在差异,一直是临床医生和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本文将对这两种药物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它们在治疗抑郁症方面的临床疗效。
一、草酸艾司西酞普兰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它通过抑制5-羟色胺再摄取,增加5-羟色胺在突触间隙的浓度,从而起到抗抑郁的作用。
它已被广泛用于治疗轻至中度抑郁症,并且在临床上表现出了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在临床应用中被证实可以改善患者的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焦虑等抑郁症状,而且通常不会出现严重的副作用。
研究表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对轻至中度抑郁症的治疗效果非常显著,而且长期使用也没有明显的耐药性和成瘾性。
二、盐酸帕罗西汀盐酸帕罗西汀在临床上被证实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减轻焦虑、恐惧和挫折感,提高患者的情绪状态。
与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相比,盐酸帕罗西汀可能更适用于治疗严重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患者,因为它的治疗效果更为快速和显著。
盐酸帕罗西汀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如失眠、头痛、恶心、性功能障碍等,且长期使用可能会引起耐药性和成瘾性。
三、对比分析1. 临床疗效在治疗轻至中度抑郁症患者方面,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帕罗西汀的临床疗效并无显著差异,两者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症状。
在治疗严重抑郁症和焦虑症的患者方面,盐酸帕罗西汀可能更为快速和显著,对于这类患者可能更具有优势。
2. 安全性与耐受性从安全性和耐受性来看,草酸艾司西酞普兰通常更为安全,并且长期使用也没有明显的耐药性和成瘾性。
而盐酸帕罗西汀则可能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副作用,并且长期使用可能会导致耐药性和成瘾性。
3. 个体差异需要指出的是,药物对患者的治疗反应具有一定的个体差异。
对于部分患者来说,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的疗效可能更为显著,而在另一些患者身上,盐酸帕罗西汀可能更为有效。
艾司西酞普兰治疗焦虑症抑郁症的疗效分析【摘要】艾司西酞普兰是一种常用的抗焦虑和抗抑郁药物,具有独特的药理作用。
本文通过对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结合临床研究结果和副作用安全性评估,评估了其在治疗焦虑症抑郁症中的疗效。
研究发现,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方面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并且安全性较高。
在本文总结了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焦虑症抑郁症中的疗效,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和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中的作用和效果。
【关键词】艾司西酞普兰、焦虑症、抑郁症、药理作用、临床研究、副作用、安全性评估、疗效分析、展望、建议、结论1. 引言1.1 研究背景焦虑症和抑郁症是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3.2亿人受到这两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困扰,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不断增长。
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巨大压力,越来越多的人面临着焦虑和抑郁症的困扰。
传统的心理治疗方法往往效果有限,而且需要长期的治疗过程,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心理和经济负担。
本文旨在对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中的疗效进行深入分析,从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研究结果以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述,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科学的依据,开拓治疗领域的新思路。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旨在探讨艾司西酞普兰在治疗焦虑症和抑郁症中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多治疗选择和决策依据。
通过深入分析艾司西酞普兰的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情况,旨在为焦虑症和抑郁症患者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并促进疾病的早期诊断和干预。
本研究将对艾司西酞普兰的副作用和安全性进行评估,为临床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促进对于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治疗机制和方法的深入了解,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多有力支持。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有望促进对于焦虑症和抑郁症的治疗机制和方法的深入了解,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多有力支持。
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临床观察目的:探讨分析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效果。
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5年5月门诊及住院的114例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57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艾司西酞普兰,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4、6、8周的HAMD(汉密顿抑郁量表)以评估治疗效果,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患者在治疗2周后,其HAMD均有明显下降,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治疗4、6、8周后的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出现15例副反应,发生率为26.32%,分别为头痛5例,嗜睡2例,食欲增加1例,口干2例,便秘5例,对照组出现14例副反应,发生率为24.56%,分别为头痛4例,嗜睡1例,食欲增加2例,口干3例,便秘4例,观察组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艾司西酞普兰联合米氮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效果优于艾司西酞普兰单用,两药联用药物副反应无明显增加。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scitalopram combined with Mirtaza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depression.Method:114 cases of refractory depression patients in outpatient and inpatient of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3 to May 2015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57 cases)and control group(57 cases).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Escitalopram joint Mirtazapine,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a simple application of Escitalopram.HAMD(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before treatment and two weeks,four weeks,six weeks,eight weeks after treatment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treatment effects.Treatment emergent symptom scale(TESS)was used to assess the adverse drug reactions.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mpared with before treatment,the HAMD of the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in the first two weeks after treatment,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After 4 weeks,6 weeks and 8 weeks treatment,the HAMD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15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the incidence rate was 26.32%,5 cases had headache,2 cases had somnolence,1 case had increased appetite,2 cases had dry mouth,5 patients had constipation.The control group had 14 cases of adverse reactions,the incidence rate was 24.56%,4 cases had headache,1 case had lethargy,2 cases had increased appetite,3 cases had dry mouth,4 cases had constipation.The differences in the incidence of side effect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Escitalopram joint Mirtazapine in the treatment of refractory depression is better than Escitalopram alone.The side effects associated with the combination use of the two drugs don’t increase significantly.[Key words] Refractory depression;Escitalopram;Mirtazapine;Effect抑郁症是一种高自杀率、高患病率、高致残率的严重精神疾病,其中约有20%~30%的抑郁症患者接受抗抑郁药物治疗后无效或效果不佳,被称为难治性抑郁症[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