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级经济师基础人工整理笔记
- 格式:doc
- 大小:1.36 MB
- 文档页数:127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供给函数、供给规律
均衡价格
均衡
收入改变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收入增加向右平移价格同比例下降向外旋转,价格同比例上升向内旋转
、效用最大化: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各种生产要素按照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只有长时期才会影响生产规模。
超过最佳规模,规模报酬就会递减。
机会成本(放弃的最高收入)②显成本③隐成本,也是一种机会成本④经济利润(超额利润)⑤正常利润(隐成本的一部分)
②与长期成本函数两者区别:是否含有固定成本(长期无固定成本)
线的起点
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平均固定成本除外)
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数量及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程度和新企业进入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即竞争状态和竞争程度
②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区分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
决定因素:实际利率、预期收
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
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贡献率)→经济增长率→
第二部分财政
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
第四部分统计
①各组数值大小、各组分布频数多少②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真实性受到干扰方差的平方根,用
第五部分会计
第六部分法律33 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
①点弹性公式:弧弹性公式:
高弹性或富有弹性销售收入与价格反方向②E d<1缺乏弹性或
②E d<0互补品需求量与价格
无关系
<1供给价格弹性不充足
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
收入改变,会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价格下降向外旋转,价格上升
向内旋转
相切点2、效用最大化是
(1-β)储蓄倾向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二者
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全要素生产率→
相对指标
对离散程度测度值的影响,要计算离散系
仅供个人参考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商品价格不变,消费者偏好增强、收入增加、替代品价格上涨、互补品价格下降等因素导致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 (产品价格不变,生产成本降低、生产技术提高等因素会导致供给曲线向右移动)需求价格弹性 E d =价格的相对变动需求量的相对变动Ed>1,表示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Ed <1 低弾性 (对价格不敏感 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需求交叉弹性=i 需求量变化/j 价格变化 Eij>0 替代品 Eij <0 互补品 =0 无关需求收入弹性=需求变动/收入变动 E >1 高档品 0<E <1 必须品 E <0 低档品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 完备性 可传递性(保证消费者偏好的一致性) 偏好于多而不是少无差异曲线 离原点越远的无差异曲线,消费者的偏好程度越高。
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都不能相交。
无差异曲线从左向右下倾斜,凸向原点,斜率为负。
预算线的斜率是两种商品价格的负比率或两种商品价格的比率负值,收入增加使预算线向右平移。
如果只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而另外一种商品价格不动,且收入不动,会使预算线会发生旋转。
如价格下降向右(外)旋转,价格上升向左(内)旋转。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商品边际替代率=商品的价格之比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是由价格变化的两种效应决定的,即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总固定成本)(产量)完全竞争市场 企业需求曲线:水平线 行业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边际收益=边际成本 不存在供给曲线劳动的供给原则 效用最大化,其条件:劳动的边际效用=闲暇的边际效用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可用工资增加的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来解释。
消除外部性的传统方法:税收补贴;合并相关企业 现代方法:明晰产权,外部性之所以存在并导致资源配置失当都是由于产权界定不清晰。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
供给函数、供给规律
均衡均衡价格最高限价
收入改变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收入增加向右平移价格同比例下降向外旋转,价格同比例上升向内旋转
、效用最大化: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各种生产要素按照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只有长时期才会影响生产规模。
超过最佳规模,规模报酬就会递减。
机会成本(放弃的最高收入)②显成本③隐成本,也是一种机会成本④经济利润(超额利润)⑤正常利润(隐成本的一部分)
②与长期成本函数两者区别:是否含有固定成本(长期无固定成本)
线的起点
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平均固定成本除外)
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数量及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程度和新企业进入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即竞争状态和竞争程度
②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区分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
决定因素:实际利率、预期收
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
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贡献率)→经济增长率→
第二部分财政
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
第四部分统计
①各组数值大小、各组分布频数多少②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真实性受到干扰方差的平方根,用
第五部分会计。
2018年中级经济师_经济基础知识笔记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需求的含义: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
2、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3、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和影响①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
消费者收入变动将引起需求同方向变动。
③产品价格。
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
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④替代品的价格。
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如煤气和电力。
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⑤互补品的价格。
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
如:汽车和汽油、家用电器和电。
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⑥预期。
如果消费者预期价格要上涨,会刺激人们提前购买;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会推迟购买。
⑦其他因素。
如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4、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类别含义需求函数假定价格之外的其他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函数表明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的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需求规律即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也有例外,如也有钻石价格与其需求成正方向变化,钻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小。
求曲线需求和价格关系的曲线(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
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重点笔记嘿,想考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方向的小伙伴们,今天我就来给你们分享一份超有用的重点笔记呀。
这就像是一把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你可千万别错过呢。
在人力资源这一块,组织行为学可是个大头。
你想啊,就像一群鸟儿,每个鸟儿都有自己的习性(这里把员工比作鸟儿),组织里的每个员工也都有自己的行为模式。
这里面激励理论可重要啦。
比如说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就像搭楼梯一样(类比),从生理需求开始,像我们每天要吃饭睡觉,这是最底层的需求;然后是安全需求,就好比你在一个公司里希望有稳定的工作环境,不用担心随时被辞退;再往上是社交需求,你在办公室里和同事聊天、建立友谊就是满足这个需求呀;尊重需求也不能少,就像你做出成绩后希望得到领导的表扬;最高层是自我实现需求,这就像你梦想着在这个行业里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呢。
要是一个公司能明白员工处于哪个“楼梯层”,就能更好地激励员工啦,这多棒啊!再说说人力资源规划吧。
这就像是在给一艘大船(把企业比作大船)绘制航海图呢。
你得知道船上有多少水手(现有的员工数量),要去往哪里(企业的目标),路上可能会遇到什么风暴(外部环境的变化)。
要是没有好的规划,那可就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撞啦(隐喻)。
在做人力资源规划的时候,需求预测和供给预测是关键的两步。
需求预测就像你在计算船上需要多少不同技能的水手,供给预测呢,就是看看从哪里能找到这些水手,是从内部培养还是从外部招聘呢?这都是很有讲究的呀。
绩效管理也是个重点。
你看,绩效管理就像是给每个运动员(员工)计时和打分(类比)。
它可不是简单地给个分数就完事儿了。
一个好的绩效管理系统得有明确的目标,就像跑步比赛要有终点线一样。
比如说,销售部门的员工,目标可能就是每个月完成多少销售额。
然后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持续的沟通和反馈。
就像教练在比赛过程中不断给运动员加油打气,指出哪里做得好,哪里需要改进。
要是没有这种沟通,员工就像在黑暗里跑步,不知道自己跑的方向对不对呢,多可怜呀!而且绩效考核的结果还得合理运用,奖优罚劣嘛。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1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市场需求含义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构成要素:购买的欲望、支付能力决定因素①消费者的偏好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③产品价格(反方向)④替代品的价格(正方向)⑤互补品的价格(反方向)⑥预期⑦其他因素最关键的因素:该商品本身的价格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需求数量变动:价格变化(其他因素不变)对需求数量的影响,表现为:一线两点需求变动:其他因素变化(价格不变)对需求的影响,表现为:两线平移需求规律: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市场需求曲线:所有个别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市场供给含义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决定因素①产品价格(正方向)②生产成本(反方向)③生产技术④预期⑤相关产品的价格⑥其他因素(生产要素的价格、国家政策等)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供给规律:价格与供给之间呈正向变化的关系均衡价格均衡价格供给等于需求→短暂目的后果措施最高限价均衡价格之下→市场短缺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生产成本变相涨价:走后门排队行政、配给制→不应长期保护价格均衡价格之上→市场过剩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产业变相降价政府收购储备→农产品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公式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①点弹性②弧弹性:分母均变为均值类型①E d>1富有弹性销售收入与价格反方向,薄利多销②E d<1缺乏弹性销售收入与价格同方向,厚利少销③E d=1单一弹性,无所谓影响因素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②商品的重要性③商品用途的多少④时间交叉弹性类型①E d>0替代品,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②E d<0互补品,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③E d=0无关的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的相对变动/收入的相对变动①E>1高档品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②0<E<1必需品③E<0低档品供给价格弹性基本类型①E=1 ②E>1 ③E<1 ④E=0 ⑤E=∞影响因素①时间,是首要因素(短期较小)②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2消费者行为分析效用理论定义商品或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是一种心理感觉,没有客观标准经济人假设:追求效用最大化、理性主观评价基数效用(效用可以直接度量)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1市场需求供给与均衡价格市场需求含义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构成要素:购买的欲望、支付能力决定因素①消费者的偏好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③产品价格(反方向)④替代品的价格(正方向)⑤互补品的价格(反方向)⑥预期⑦其他因素最关键的因素:该商品本身的价格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需求数量变动:价格变化(其他因素不变)对需求数量的影响,表现为:一线两点需求变动:其他因素变化(价格不变)对需求的影响,表现为:两线平移需求规律:需求与价格之间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市场需求曲线:所有个别消费者需求曲线的水平加总市场供给含义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决定因素①产品价格(正方向)②生产成本(反方向)③生产技术④预期⑤相关产品的价格⑥其他因素(生产要素的价格、国家政策等)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变动: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供给规律:价格与供给之间呈正向变化的关系均衡价格均衡价格供给等于需求→短暂目的后果措施最高限价均衡价格之下→市场短缺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生产成本变相涨价:走后门排队行政、配给制→不应长期保护价格均衡价格之上→市场过剩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产业变相降价政府收购储备→农产品弹性需求价格弹性公式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①点弹性②弧弹性:分母均变为均值类型①E d>1富有弹性销售收入与价格反方向,薄利多销②E d<1缺乏弹性销售收入与价格同方向,厚利少销③E d=1单一弹性,无所谓影响因素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②商品的重要性③商品用途的多少④时间交叉弹性类型①E d>0替代品,需求量与价格同方向②E d<0互补品,需求量与价格反方向③E d=0无关的需求收入弹性需求量的相对变动/收入的相对变动①E>1高档品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②0<E<1必需品③E<0低档品供给价格弹性基本类型①E=1 ②E>1 ③E<1 ④E=0 ⑤E=∞影响因素①时间,是首要因素(短期较小)②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2消费者行效用理论定义商品或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是一种心理感觉,没有客观标准经济人假设:追求效用最大化、理性主观评价基数效用(效用可以直接度量)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
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供给函数、供给规律均衡价格均衡word版本整理分享收入改变使预算线出现平行移动。
收入增加向右平移价格同比例下降向外旋转,价格同比例上升向内旋转、效用最大化: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各种生产要素按照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只有长时期才会影响生产规模。
超过最佳规模,规模报酬就会递减。
机会成本(放弃的最高收入)②显成本③隐成本,也是一种机会成本④经济利润(超额利润)⑤正常利润(隐成本的一部分)②与长期成本函数两者区别:是否含有固定成本(长期无固定成本)word版本整理分享线的起点平均总成本、平均可变成本、边际成本曲线都是先下降后上升的曲线(平均固定成本除外)行业内部买方和卖方数量及规模分布、产品差别程度和新企业进入难易程度的综合状态,即竞争状态和竞争程度②本行业内各企业生产者的产品的差别程度(区分垄断竞争市场和完全竞争市场的主要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决定因素:实际利率、预期收经济增长率=工作小时数的增加率+每小时产出的增加率全要素生产率(技术贡献率)→经济增长率→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第二部分财政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第三部分货币与金融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第四部分统计word版本整理分享①各组数值大小、各组分布频数多少②算术平均数易受极端值的影响真实性受到干扰方差的平方根,用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第五部分会计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第六部分法律33 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word版本整理分享。
中级经济师人力资源三色笔记
作为中级经济师的人力资源三色笔记,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记录:
1. 人力资源管理:
- 招聘与选拔:记录各种招聘渠道、岗位需求以及招聘流程;
- 培训与发展:记录员工的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以及培训效果
评估;
- 绩效管理:记录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评估流程以及奖惩措施;- 薪酬与福利:记录薪资制度、福利政策以及薪酬调整;
- 离职与解雇:记录员工离职流程、解雇程序以及员工离职调
查分析。
2. 企业文化与员工关系:
- 企业文化建设:记录企业核心价值观、文化宣传活动以及文
化建设措施;
- 内部沟通与反馈:记录内部沟通渠道、员工反馈机制以及沟
通效果评估;
- 团队建设与活动:记录团队建设活动、团队合作项目以及团
队建设效果评估;
- 员工关系与调节:记录员工关系处理、员工冲突解决以及员
工满意度调查分析。
3. 劳动法律法规与合规监管:
- 劳动合同管理:记录劳动合同签订、变更与终止流程;
- 劳动法规遵守:记录劳动法律法规宣导、合规培训以及违规
处理;
- 社会保险与福利制度:记录社会保险缴纳、福利政策遵守以及福利调整;
- 劳动争议处理与仲裁:记录劳动争议处理流程、劳动仲裁申请以及仲裁结果。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记录,可以全面地了解和管理人力资源的各个方面,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能够科学、合规、有序进行。
2018年中级经济师_经济基础知识笔记第一部分经济学基础一、市场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1、需求的含义:需求是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价格条件下,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需求的构成要素有两个:一是购买欲望;二是支付能力。
2、市场需求:在一定时间内、一定价格条件下和一定的市场上所有的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或服务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
市场需求是消费者需求的总和。
3、决定需求的基本因素和影响①消费者的偏好。
消费者偏好支配着他在使用价值相同或接近的替代品之间的消费选择。
②消费者的个人收入。
一般来说,消费者收入增加,将引起需求增加。
消费者收入变动将引起需求同方向变动。
③产品价格。
价格是影响需求的最重要的因素。
一般来说价格和需求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④替代品的价格。
替代品是指使用价值相近,可以相互替代来满足人们同一需要的商品,如煤气和电力。
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替代品的价格成同方向变化。
⑤互补品的价格。
互补品是指使用价值上必须互相补充才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商品。
如:汽车和汽油、家用电器和电。
一般来说,商品的需求与互补品的价格成反方向变化。
⑥预期。
如果消费者预期价格要上涨,会刺激人们提前购买;如果预期价格将下跌,许多消费者会推迟购买。
⑦其他因素。
如商品的品种、质量、广告宣传、地理位置、季节、国家政策。
影响需求最关键的因素是该商品本身的价格4、需求函数、需求规律和需求曲线类别含义需求函数假定价格之外的其他各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函数表明某商品的消费者随价格的变化愿意购买的数量。
需求规律即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反方向变化的关系。
也有例外,如也有钻石价格与其需求成正方向变化,钻石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小。
求曲线需求和价格关系的曲线(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横轴表示需求量(Q),纵轴表示价格(P),需求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需求和价格的关系,需求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需求曲线进行的。
需求变动:由于消费者收入和消费者偏好等因素的变化引起需求的相应变化,这种变化表现为需求曲线的位移。
5、供给的含义:供给是指某一时间内和一定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并可能为市场提供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市场供给:是所有生产者供给的总和。
6、影响供给的因素主要有:①产品价格。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价格和其供给的变动成正方向变化。
②生产成本。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某种产品自身的成本和其供给的变动成反方向变化。
③生产技术。
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生产成本并进而影响供给。
④预期。
⑤相关产品的价格。
⑥其他因素。
包括生产要素的价格以及国家政策等。
7、供给函数、供给规律、供给曲线类别含义供给函数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某种商品供给量和该商品价格之间的关系。
供给规律即价格与需求之间呈同方向变化的关系供给曲线供给和价格关系的曲线(供给曲线是向右上方倾斜的曲线)横轴表示供给量(Q),纵轴表示价格(P),供给数量变动:假定其他因素不变,只考虑供给和价格的关系,供给量的变化是沿着既定的供给曲线进行的。
供给变动:由于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如成本变动引起供给的相应变动,这种变动表现为供给曲线的位移。
8、均衡价格:是市场供给力量和需求力量相互抵消时所达到的价格水平,即供给量和需求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为均衡数量。
在实际生活中,供求十分活跃,经常发生变化,所以任何市场上供求平衡都是偶然的、暂时的、相对的。
9、均衡价格模型的应用最高限价保护价格(最低限价、支持价格)含义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下进行。
属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
由政府为某种产品规定一个具体的价格,市场交易只能在这一价格之上进行。
属于政府对市场的干预措施。
目的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保护生产者的利益或支持某一产业的发展。
我国支持农业生产和稳定农民收入水平。
影响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因此会刺激消费、限制生产,导致供给减少、需求增加,结果是市场短缺。
保护价格高于均衡价格,会刺激生产、限制消费,导致市场过剩。
后果出现严重排队现象。
当政府监管不利时,会出现黑市交易和黑市高价;如果管理不当,会出现走后门现象;如果没有政府收购,就会出现变相降价或黑市交易措施行政措施和分配措施建立政府的收购和储备系统适用范围严重影响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正常运行,行,只宜短期或在局部地区实行,不应长驶期化只宜在粮食等少数农产品上实行10、需求价格弹性:是指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即:需求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的相对变动/价格的相对变动:需求的变动与价格的变动符号相反,因此E d为负数,为简便起见,我们通常把负号略去,取其绝对值。
11、需求价格弹性系数的计算公式―――点弹性和弧弹性类型 含义适用点弹性需求曲线某一点上的弹性,等于需求量的无穷小的相对变化对价格的一个无穷小的相对变化的比。
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小的场合。
弧弹性需求曲线上两点之间的弧的弹性,等于需求量的相对变化量对价格的相对变动量的比值。
价格和需求量变动较大的场合。
12、需求价格弹性的基本类型①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 d>1,表示需求富有弹性或高弹性,即需求量的变动率大于价格的变动率。
②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 d<1,表示需求缺乏弹性或低弹性,即需求量的变动率小于价格的变动率。
③需求价格弹性系数E d =1,称为需求单一弹性,表示需求量的变动率等于价格变动率。
13、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 具体影响①替代品的数量和相近程度一种商品若有许多相近的替代品,则需求价格弹性大。
通常的规律是,商品限制越狭窄,则越有弹性。
②商品的重要性生活基本必需品,需求弹性小; 非必需的高档商品,需求弹性大。
③商品用途的多少 一般来说商品的用途越多,它的需求弹性就越大。
④时间时间越短,商品的需求弹性越缺乏,时间越长,商品的需求弹性就越大。
14、需求价格弹性和总销售收入的关系①如果E d <1,即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增加,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同方向变动趋势。
②如果E d >1,即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上升会使销售收入减少,价格下降会使销售收入增加。
销售收入与价格变动成反方向变动趋势。
③如果E d =1,即需求单位弹性的商品,价格变动不会引起销售收入的变动。
综上,企业对于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适用实行薄利多销的方法。
15、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的定义:一种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与由此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变动之间的比率。
Eij=商品i 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动/商品j 的价格的相对变动16、需求交叉弹性的类型 ①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 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替代关系,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替代品的价格的变动呈同方向的变动。
(如:牛肉价格上升,在羊肉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将导致羊肉需求增加。
)②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 ij <0,两种商品之间存在互补关系,即一种商品的需求量会随着它的互补品价格的变动呈反方向的变动。
(汽车价格下降,对汽车需求量增加,从而对汽油需求量增加)③需求交叉弹性系数E ij =0,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即其中任何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做出反应。
17、需求收入弹性的含义:指需求量的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之比,用以衡量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
yQQ y y y Q Q E y ∆∆•=∆÷∆=18、需求收入弹性的类型1=y E ,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成相同比例的。
1>y E ,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1<y E ,表明收入弹性低,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
0=y E ,表明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
0<yE ,表明收入增加时买得少,收入降低时买的多。
就一般商品而言,收入弹性的大小,可以作为划分“高档品”和“必需品”的标准。
①收入弹性大于1的商品,称为“高档品”,小于1的称为“必需品”。
②收入弹性为负值的商品称为“低档品”,随收入水平的提高,其需求量反而减少。
19、供给价格弹性的定义:是指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供给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比率。
即:供给价格弹性系数=价格的相对变动供给量的相对变动由于供给规律的作用,价格和供给量是呈同方向变化的,因此E s 为正值。
20、供给价格弹性的类型 ①E s >1,供给富有弹性; ②E s <1,供给缺乏弹性; ③E s =1,供给单位弹性;④E s =0,供给无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⑤E s =∞,供给完全有弹性,现实的市场很少见到。
21、影响供给价格弹性的因素①时间是决定供给弹性的首要因素。
短期内,供给弹性一般较小;相反,在较长的时间内,供给弹性一般比较大。
②供给弹性还受到生产周期和自然条件的影响。
对于农产品来说,短期内供给弹性几乎为0,价格对供给的影响往往需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
③投入品替代性大小和相似程度对供给弹性的影响也很大。
投入品替代性大,相似程度高,则供给弹性大。
二、消费者行为分析1、效用理论①经济人假设: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我们假定,消费者是追求效用最大化的和理性的。
②效用的定义:商品或者服务满足人们某种欲望的能力,或者是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服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
效用是人们的心理感觉,是主观评价,没有客观标准。
③基数效用论:效用是可以直接度量的,存在绝对的效用量的大小。
可以用基数,就是用1、2、3、4……这些绝对数值来衡量效用的大小。
序数效用论:无法知道效用的绝对数字,但消费者可以知道自己对不同消费组合的偏好次序,用第一、第二、……这些表示次序的相对数值来衡量效用。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是分析消费者行为的不同方法,基数效用理论是运用边际效用论分析的,而序数效用理论是用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来分析的。
二者得出的分析结论基本是相同的。
④边际效用理论:在基数效用理论中,将效用分为总效用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TU ):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从商品或服务的消费中所得到的满足程度总和。
假设某一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为Q ,总效用为TU ,则总效用函数是: TU=)(Q f一般来说,总效用取决于消费数量的多少,在一定范围内,消费量越大,则总效用就越大。
边际效用(MU ):是指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的商品消费时所带来的满足程度的增加或者效用的增量。
MU=QTU∆∆从数学的意义上看,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函数的斜率。
2、无差异曲线①关于消费者偏好的基本假定:每个消费者都要在个人收入和市场价格既定的约束条件下,选择购买一定量的不同的商品或服务,以最大程度地满足自己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