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1框国家权力机关习题课件新人教版
- 格式:ppt
- 大小:362.00 KB
- 文档页数:33
国家权力机关1.在我国,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
2.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我国各级国家权力机关是由人民选举的______组成的,代表人民统一行使________________,决定全国和地方的____________。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______国家______机关,代表全国人民统一行使______________,在整个国家机关体系中居于____________地位。
4.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和地位(1)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________机关。
它是本行政区域内人民行使__________的机关。
(2)地方国家________机关、________机关和________机关都由本级人民代表大会________,对它________,受它________。
5.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主要有哪些?(1)________权。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________立法权。
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________的市、________的人大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______________,根据宪法和法律行使________立法权。
(2)________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________和法律行使____________决定权。
(3)________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据宪法和法律享有对相关国家机关领导人员及其他组成人员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权力。
(4)________权。
各级人大和县级以上各级人大常委会有权监督________和______的实施,____________以上人大及其常委会有权监督本级国家________机关、________机关、________机关的工作。
亲爱的同学,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吧!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由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的。
第六课我国国家机构第1课时国家权力机关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识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自觉拥护人民代表大会,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维护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威。
【能力目标】能够结合案例分析人民代表大会的重要性及其四个职权,明白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
【知识目标】认识国家权力机关的性质和组成。
明确全国人大和地方人大的地位。
了解人民代表大会的具体职权。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的具体内容及其职权。
【教学难点】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及地位。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阅读教材P76“运用你的经验”,思考:(1)哪些国家领导人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产生?提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等。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什么性质的国家机关?具有哪些职权?提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具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教师过渡:在第一单元第一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那么,人民又是怎样当家作主的呢?是不是直接行使国家权力?是不是直接管理国家?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国家权力机关》。
【新课讲授】一、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阅读材料,思考:陈老先生今年87岁,他和老伴自1953年开始保存自己的选民证,到现在已经收藏了28张了。
陈老先生说:“每当换届选举时,我俩都把保存的选民证拿出来细心地翻阅,回味它们伴随我们由青春年华到白发苍苍、由20来岁的热血青年到耄耋老人的点滴记忆。
而每逢参加。
八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第6课:我国国家机构(国家权力机关)》听课记录一、导入(1.1)1、教师行为:•简要介绍:教师首先介绍了《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强调其对于国家治理和人民权益的重要性。
•提问引导:教师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吗?宪法对于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2、学生活动:•聆听与兴趣:学生们认真听讲,对宪法的内涵和作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思考与回答:学生们积极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分享了对宪法的认识和理解。
3、过程点评:导入环节通过宪法的介绍和问题的提出,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了他们的思考,为新课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过程(1.2)1、宪法地位与内容讲解:•重点讲解:教师详细解读了宪法的地位,内容构成,以及其对于国家与公民生活的具体规定。
•互动提问:途中教师穿插提问,引导学生理解宪法的核心价值和实际应用。
2、案例分析:•实际案例:教师引入了一些与宪法相关的真实案例,指导学生如何运用宪法知识解决问题。
•讨论交流:学生们分组讨论案例,学习如何在实际情境中维护宪法权益。
3、小组活动:•角色扮演:学生们分角色扮演不同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模拟行使国家权力,体验宪法精神的实践应用。
•分享体验:每组分享他们的角色扮演过程和宪法实践的心得体会。
4、拓展延伸:•宪法实践:教师鼓励学生提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宪法精神的建议。
•个人反思:学生撰写反思报告,思考个人在宪法意识方面的不足及改进措施。
5、学生活动:•积极参与:学生们在案例分析和小组活动中表现积极,热烈讨论,认真思考。
•深入理解: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学生们更深入地理解了宪法的精神内涵和实践意义。
6、过程点评: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实践与体验,通过案例分析、小组活动和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宪法知识,提升宪法意识。
三、提纲式板书设计《宪法的地位与实践》1.宪法的地位与构成–宪法的基本内容–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位置2.宪法的具体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与职能3.宪法案例分析–案例引入与解析–宪法在案例中的应用4.宪法实践体验–角色扮演与国家权力模拟–宪法实践的心得体会5.宪法意识拓展–个人的宪法实践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宪法精神四、作业布置1.复习宪法的基本内容和地位,理解并能够概述宪法的主要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