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 探险者的梦想
- 格式:ppt
- 大小:1.73 MB
- 文档页数:18
第二课探险者的梦想古昌学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2)、识记并识图:新航路开辟的情况;(3)、理解并识记新航路开辟的意义;2、过程与方法:A、指导学生自主读书,完成对基础知识中知识点的查找B、组织学生完成知识点的填空和识记;c、组织学生对教材重点和难点的识记特别是对历史地图的识记。
3、情感态度价值观:A、学习航海家的创新精神B、为自己的人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航海家的探险路线,新航路开辟的历史意义教学难点: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理解新航路开辟的意义教学手段:采用问题引导,当堂训练的模式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教师组织学生回顾七年级下册所学的郑和下西洋的相关史实,从而引入对新课的学习(问题:郑和下西洋大约在多少世纪?郑和下西洋有何历史意义?)二、新课教学:(一)、基础过关:1、自主读书要求学生自主读书,5分钟完成,并在读书之后在教材上勾出一下知识点:大洲、时间、名词概念、国家、人物、地点、岛屿、海峡、土著人名……师:教师在学生自主读书的时候,要对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检查,一般地说这个环节学生都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老师指导。
2、完成知识点填空教师利用电视背投,展示设计好的知识填空题,要求学生2分钟内完成填空并识记(a班要求必须识记,b班要求学生能完成填空,尽可能地识记就可以了)2分钟后抽学生背诵知识填空内容(一段一个学生识记,如果有个别没认真听的,可以让他来复述一遍)。
对于其中的二和三要求学生集体识记一遍。
(1)、欧洲以外的诱惑:从世纪开始,各国相继开始了持续多年的海外探险、考察、寻找黄金和侵略扩张活动,史称“”。
(2)、哥伦布的发现:1492年,从西班牙出发,横渡,他先后到达群岛、、等地,还把当地居民叫做“人”。
P9-10(3)、首次环球航行:1519-1522年,奉西班牙国王之命,从欧洲出发,穿越,之后沿东海岸南下,越过麦哲伦海峡,进入,并穿越,绕过,沿西海岸回到欧洲,完成了人类史上第次环球航行。
第2课探险者的梦想编辑王海成学习目标1.了解并归纳开辟新航路的动机及前提条件.2.了解哥伦布的远航探险经过及其发现,迪亚士,达伽马的航行以及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的探险的经历.3.归纳并阐明新航路开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后果,结合开辟新航路的动机,分析开辟新航路的成果,后果,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重点、难点归纳开辟新航路的动机及前提条件,归纳并阐明新航路开辟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后果知识汇总1、时间:15—17世纪23、根本原因:商品经济发展激起了欧洲人对黄金的狂热追求4、条件:○1欧洲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对地球的了解;(主观条件)○2中国和阿拉伯的罗盘针、航海知识与地理知识在欧洲的传播(客观条件)。
5、影响:积极○1新航路的开辟,锤炼了欧洲人敢于冒险、勇于拼搏的精神○2打破了相互隔绝的局面,促使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促使世界市场的形成。
消极:新航路的开辟,持续了数百年的殖民掠夺、殖民扩张和侵略活动从此开始。
造成了亚非拉国家和地区的殖民灾祸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使欧洲资本主义的触角伸向世界各地。
6、比较▲比较哥伦布等人的航海与中国郑和的远航有什么不同?时间:明朝郑和下西洋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半个世纪影响:郑和下西洋是与各国友好交往;新航路的开辟客观上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但也伴随着血腥的殖民扩张7、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造纸术、印刷术,促进了文艺复兴的产生和发展。
指南针,促进了新航路的开辟。
火药,用于战争8、文艺复兴讲的是人被发现,而新航路的开辟讲的是世界被发现。
9、新航路开辟的目的:寻找黄金等财富。
强化练习基础达标1、下列各项中属于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主观愿望的是A为寻求刺激进行探险 B造福人类,传播西方文明C到东方寻求黄金和财富 D扩大海外殖民地2、15世纪开始的新航路的开辟,最先进行的国家是A英国和法国 B法国和荷兰 C葡萄牙和西班牙 D土耳其和英国3、下列人物中,最先到达美洲大陆的是A 亚美利哥 B达加马 C麦哲伦 D哥伦布4、下列地点中,哥伦布没有到达,但却至死都坚信自己已经到达的地点是A 古巴 B海地 C印度 D巴哈马群岛5、下列各项中,属于葡萄牙殖民地的是A巴西 B古巴 C墨西哥 D阿根廷6、我们都知道地球是圆的,这一点我们最应当感谢的是历史上的哪个历史人物?A达加马 B哥白尼 C麦哲伦 D哥伦布7、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作为一个500年前的西方学者,你要去印度,最可能供你选择的路线是A乘船绕过非洲到达印度 B乘船绕过美洲南端到达美洲C乘船从地中海进入阿拉伯海,然后到达印度D横渡大西洋,通过中美洲,再横渡太平洋到达美洲8、1405年-1433年,率船队七下西洋,这是人类航海史上的伟大壮举;1492年,意大利人率船队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的美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