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6 管理统计 南京工业大学 张琳 上课讲义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2
管理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统计学基础1. 描述统计与推断统计的区别是什么?- 描述统计关注的是对数据集的描述和总结,如均值、中位数、众数、方差等;而推断统计则使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包括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2. 什么是正态分布?- 正态分布是一种连续概率分布,其形状呈钟形曲线,具有对称性,其数学表达式为 \( N(\mu, \sigma^2) \),其中 \( \mu \) 为均值,\( \sigma^2 \) 为方差。
第二章:数据收集与处理1. 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的区别是什么?- 抽样误差是由于样本不能完全代表总体而产生的误差;非抽样误差则来源于数据收集和处理过程中的其他问题,如测量误差、数据录入错误等。
2. 描述数据清洗的步骤。
- 数据清洗通常包括:识别和处理缺失值、异常值检测与处理、数据标准化和归一化、数据整合等步骤。
第三章:描述性统计分析1. 计算给定数据集的均值和标准差。
- 均值是数据集中所有数值的总和除以数据点的数量。
标准差是衡量数据点偏离均值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 \sigma =\sqrt{\frac{1}{N}\sum_{i=1}^{N}(x_i - \mu)^2} \)。
2. 解释箱型图(Boxplot)的作用。
- 箱型图是一种图形表示方法,用于展示数据的分布情况,包括中位数、四分位数、异常值等,有助于快速识别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第四章:概率分布1. 什么是二项分布?- 二项分布是一种离散概率分布,用于描述在固定次数 \( n \) 的独立实验中,每次实验成功的概率为 \( p \) 时,成功次数的概率分布。
2. 正态分布的数学性质有哪些?- 正态分布具有许多重要性质,如对称性、均值等于中位数、68-95-99.7规则等。
第五章:参数估计1. 解释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区别。
- 点估计是用样本统计量来估计总体参数的单个值;区间估计是在一定置信水平下,给出总体参数可能落在的区间范围。
《管理学原理》教学辅助资料集教学大纲《管理学原理》教学大纲(Principals of management)一、课程编号:二、课程名称:管理学原理三、学时:48 学分:3 实验学时:0课内上机学时:0四、先修课程要求:高等数学,英语五、适用专业:管理类专业六、适用年级:一、二年级七、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管理学原理是管理学科体系中的一门重要学科,主要是从一般理论、一般原理、一般特征的角度对管理活动加以研究,从中找出一般规律性。
因此,也称一般管理学,管理学研究现代管理的一般规律,具体表现为一般原理。
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管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一般原理、管理过程(职能)。
重点是管理原理和管理过程,管理原理主要包括系统原理、动态原理、人本原理和创新原理;管理过程主要以职能为主线,分为决策、计划、组织、领导、激励、控制和创新。
八、课程的内容与基本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一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古今中外管理思想的发展、管理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真正学会对认识进行再认识、对思想进行再思想;二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管理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创新等职能的基本内涵、要求及科学有效实现的方法,对管理职能和过程有一个基本了解;三是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管理知识进行具体的管理案例分析,并能够在学完课程后对管理实践进行考察,提高学生分析管理问题和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也就是要使学生不仅能够知道“管理”的过程、而且能够弄清“管理”的逻辑;四是开启学生思维并使之追求管理智慧,使学生通过管理学知识的学习而真正学会并能够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管理学理论与实践问题。
在具体进行本课程的学习时,要求学生一要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并作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力争弄懂弄通教材内容;二要认真完成所布置的课外作业和案例分析,并积极就课堂讨论题目作好准备;三是自发作些社会(机构或组织)管理调研,以为弄懂课程内容积累感性认识和锻炼自己分析、解决管理问题的能力。
九、学时安排:十、实验内容和要求:无十一、考核方式:考试成绩由两块构成,其中期末成绩占70%,平时成绩占30%。
管理统计学(李金林版教材)课后习题答案~~~第六章基础习题1. 解释总体分布、样本分布和抽样分布的含义。
答:总体分布:整体取值的概率分布规律,即随机变量X 服从的分布;样本分布:从总体中按照一定的抽样规则抽取的部分个体的分布,若从总体中简单随机抽取容量为n 的样本,则样本分布为(X 1,X 2,...,X n );抽样分布:样本统计量的分布。
2. 简述卡方分布、t 分布、F 分布及正态分布之间的关系,它们的概率密度曲线各有什么特征?答:若随机变量X 服从N(μ,σ2),则Z =X−μσ服从N(0,1);若随机变量X 服从N(0,1),则Y =∑(X i )2n i=1服从自由度为n 的χ2分布;若随机变量X~N(0,1),随机变量Y~χ2(n),且X 与Y 相互独立,则称随机变量T =√Y n⁄服从自由度为n 的t 分布;若随机变量X~χ2(n),若随机变量Y~χ2(m),且X 与Y 相互独立,则称随机变量F n,m =X n ⁄Y m ⁄服从第一自由度为n ,第二自由度为m 的F 分布,记为F n,m ~F(n,m)。
χ2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分布在第一象限内,随着自由度n 的增大,曲线向正无穷方向延伸,并越来越低阔,越来越趋近于正态分布的曲线形态。
t 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以0为中心,左右对称,随着自由度n 的增大,t 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逐渐接近标准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
F 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分布在第一象限内,当第一个自由度不变,第二个自由度增大时,曲线越来越向右聚拢,当两个自由度都增加时,F 分布概率密度曲线逐渐接近正态分布的概率密度曲线。
3. 解释中心极限定理的含义。
从均值为μ,方差为σ2的任意一个总体中抽取样本容量为n 的随机样本,则当n 充分大时,样本均值x̅的抽样分布近似服从均值为μ,方差为σ2n ⁄的正态分布,即x̅~N(μ, σ2n ⁄)。
4. 某公司有20名销售员,以下是他们每个人的销售量:3,2,2,3,4,3,2,5,3,2,7,3,4,5,3,3,2,3,3,4。
Chapter 3Descriptive Analyses and Numerical Methods3.1 Total and Rate3.1.1 Total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用绝对数形式表现的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总体在一定时间地点、条件下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统计指标。
如国家或地区人口数、国土面积、国内生产总值、建安总值。
总量指标的分类总量指标按反映总体内容不同:–总体标志总量:总体各单位某一标志值总和。
–总体单位总量:总体单位总数。
例:研究全国工业企业情况时:―企业数‖—— 总体单位总量; “职工人数”——总体标志总量。
―总利润‖、―总产值‖、―销售总额‖、―固定资产总值‖等均为总体标志总量。
研究工业企业职工情况时: “职工人数”——总体单位总量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不同:–时期指标(流量):反映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累计发生的总量。
时期指标可以相加,大小基本与时间长短成正比。
–时点指标(存量):反映总体在特定时刻上的总量。
总量指标按指标数值采用的计量单位: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劳动指标总量指标的计算计算方法:–直接计量:一般通过对总体单位全面登记,采用直接记数、测量等方法计算汇总得来。
–估计推算:在不能直接计算或不必直接计算时,采用比例、因素、平衡、抽样估计等 计算原则:–明确指标的涵义–根据指标的涵义确定统计界限、范围及相应计算方法3.1.2 Rate相对指标定义:应用对比的方法,由两个有关的指标对比而成,用于反映某些相关事物之间的数量联系的程度。
表现形式:系数、倍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复名数。
如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人均GDP :元/人。
报告期计划完成指标报告期实际完成指标计划完成相对数=,可以是总量指标对比,也可以是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对比。
例:某企业计划总销售收入比上年实际水平增长幅度15%,而实际比上年增加收入20%。
%35.104115120==报告期计划完成指标报告期实际完成指标计划完成相对数=例:某企业原材料去年消耗40万元,本年计划降低8%,实际降低成本10%。
Chapter 7一、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相关关系?主要特征是什么?和函数关系有何不同?2.相关分析与回归分析的联系和区别?3.相关系数r的意义是什么?举例说明正相关、负相关?4.什么叫估计标准误差?有什么作用?5.什么叫总变差、回归变差、剩余变差?关系如何?二、判断题1.计算相关系数时,首先要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
()2.若直线回归方程y=-12+17x,则变量x和y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3.相关系数r等于零,说明两变量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
()4.可决系数R2=0.7证明在y的总变差中有30%是可以由所拟合的回归直线解释的。
()三、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各回归方程中,哪一个是错误的()⑴ y=30+0.2x,r=0.8 ⑵ y=-75+1.5x,r=0.91⑶ y=5-2.1x,r=0.78 ⑷ y=-12-3.5x,r=-0.962当所有观察值都落在回归直线y=a+bx上,则变量y与x之间相关系数为()⑴ 0 ⑵ 1 ⑶ +1或-1 ⑷小于1且大于03.废品率和每吨铸件成本(元)之间的回归方程为:Y=256+2X⑴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增加258元⑵废品率每增加1%,成本增加2元⑶废品率每增加1%,每吨铸件成本增加2元⑷废品率不变,铸件成本为256元4.已知某一直线回归方程的可决系数为0.64,它的相关系数是()⑴ 0.64 ⑵ 0.8 ⑶ 0.4 ⑷ 0.32(二)多项选择题1.反映直线回归方程拟合好坏的指标有()⑴相关系数⑵回归系数b ⑶可决系数⑷剩余标准差⑸.估计标准误差2.如变量x与y之间的相关系数r小于零,说明x与y之间存在()⑴负相关⑵不完全相关⑶中等相关⑷直线相关⑸完全负相关3.相关指数R和估计标准差S Y*X在数值上的联系表现在()⑴ R越大,S Y·X越大⑵ R越小,S Y·X越大⑶ R越小,S Y·X越小⑷ R越大,S Y·X越小⑸ R=0,S Y·X=14.下述关系中,相关系数r<0的现象是()⑴商业企业劳动效率与流通费用之间关系⑵商品销售量与销售价格之间关系⑶工业企业固定资产与产品价值之间联系⑷亩产量与施肥量之间关系⑸耕作深度与亩产量之间关系四、计算题1某企业有资料如下:(单位:万元)⑴用最小二乘法求以资金为自变量,利润为因变量的回归方程⑵根据回归系数与相关系数的关系,说明资金与利润之间的相关程度。
Chapter 1 Statistics1.1Statistics1.1.1 Concept and character1.1.2Origin and development1.1.3School1.1.4Object (Elements)1.1.5Function1.1.6RelationThe science of collecting,organizing ,presenting,analyzing and interpreting numerical date for the purpose of assisting in a more effective decision统计学:关于数字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和解释的科学1.2 Methods1.2.1 Proces s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和预测–统计资料提供与开发1.2.2Methods大量观察法归纳推断法:抽样推断、相关与回归分析、统计推算与预测综合分析法综合分析指标:描述性指标:绝对指标、相对指标、平均指标动态分析方法:离散与均衡分析、周期波动与趋势分析、因素分析、平衡分析、综合评价等统计分析方法进行加工分析统计分组方法1.3 Concept1.3.1 Population and sample基本概念总体:我们所要研究的对象,是由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单位所构成的整体,简称总体。
特点:大量性、差异性、同质性的总体单位:组成总体的每一个具体单位统计总体的分类有限总体:包括的单位数是有限的,还可记数。
全国人口普查无限总体:如对流水作业的产品检验、原始森林林木量的记数。
静态总体、动态总体例:1.研究某工业部门的企业生产情况时,该部门所有企业是一个总体,每个企业是总体单位。
2.研究全国乡镇企业的发展状况时,所有乡镇企业是一个总体,每个乡镇企业是总体单位。
3.研究某一个企业生产情况时,该企业是一个总体,车间或班组是总体单位。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管理学原理精选试题PS:答案是我自己对着书找的,要是有错的地方请大家及时指正~第一篇总论一、填充题1.1916年,法国实业家法约尔提出,管理是由_计划_____、__组织____、指挥______、__协调____及_控制____等职能为要素组成的活动过程。
2.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实践已经一再证明:__计划___、_组织____、__领导___、__控制___、__创新___这五种职能是一切管理活动最基本的职能。
3.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一项被广为引用的研究,管理者扮演着十种角色,可归为人际角色______、_信息角色_____、___决策决策___三大类。
4.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提出,管理就是__决策____。
5.管理的___计划____职能通过目标的制定和行动的确定表现出来,___组织___职能通过组织结构的设计和人员的配备表现出来,_领导____职能通过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的关系表现出来,___控制___职能通过偏差的识别和纠正表现出来。
6.根据罗伯特·卡茨的研究,管理者要具备三类技能:_技术技能________ , ___人际技能_____和___概念技能_____。
7.管理二重性指的是管理既具有自然属性_______,又具有__社会属性______属性。
8.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___治国学_____和微观管理的___治生学______。
9.“重人”是中国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包括两个方面:一是___重人心向背______,二是___重人才归离______。
10.一个员工在任何活动中只应接受一位上级的命令,这就是法约尔提出的____统一命令_________原则。
11.美国心理学家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于1959年提出双因素理论_____________理论。
12.马斯洛的高层需要即赫茨伯格的主要_激励______因素,而为了维持生活所必须满足的低层需要则相当于___保健__因素。
应用统计学课后习题与参考答案第一章一、选择题1.一个统计总体(D)。
A.只能有一个标志 B.只能有一个指标C.可以有多个标志 D.可以有多个指标2.对100名职工的工资收入情况进行调查,则总体单位是(D)。
A.100名职工 B.100名职工的工资总额C.每一名职工 D.每一名职工的工资 3.某班学生统计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5分、72分、81分和87分,这4个数字是(D)。
A.指标 B.标志C.变量 D.标志值4.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B)。
A.工人年龄 B.工人性别C.工人体重 D.工人工资5.某工业企业的职工数、商品销售额是(C)。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C.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D.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6.下面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C)。
A.全国人口数 B.国内生产总值C.劳动生产率 D.工人工资7.以下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C)。
A.播种面积 B.销售量C.单位成本 D.产量8.下列各项中属于数量指标的是(B)。
A.劳动生产率 B.产量C.人口密度 D.资金利税率二、简答题1.一项调查表明,消费者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他们选择在网上购物的主要原因是“价格便宜”。
(1)这一研究的总体是什么?总体是“所有的网上购物者”。
(2)“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的原因”是定类变量、定序变量还是数值型变量?分类变量。
(3)研究者所关心的参数是什么?所有的网上购物者的月平均花费。
(4)“消费者每月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是200元”是参数还是统计量?统计量。
(5)研究者所使用的主要是描述统计方法还是推断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方法。
2.要调查某商场销售的全部冰箱情况,试指出总体、个体是什么?试举若干品质标志、数量标志、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总体:该商店销售的所有冰箱。
总体单位:该商店销售的每一台冰箱。
品质标志:型号、产地、颜色。
数量标志:容量、外形尺寸;数量指标:销售量、销售额。
质量指标:不合格率、平均每天销售量、每小时电消耗量。
统计管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观察法B. 实验法C. 调查法D. 推断法答案:D2.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学的主要研究对象?A. 数据B. 信息C. 现象D. 规律答案:B3. 描述统计数据集中趋势的指标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平均数B. 中位数C. 众数D. 方差答案:D4. 以下哪个不是统计分析的主要步骤?A. 数据收集B. 数据整理C. 数据分析D. 数据解释答案:D5. 以下哪个是描述统计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A. 标准差B. 均值C. 众数D. 频数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统计数据的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定量数据B. 定性数据C. 离散数据D. 连续数据答案:A、B2. 统计分析中常用的图表包括以下哪些?A. 条形图B. 折线图C. 饼图D. 散点图答案:A、B、C、D3. 以下哪些是统计分析中常用的描述性统计方法?A. 均值B. 方差C. 标准差D. 相关系数答案:A、B、C4. 统计学中,以下哪些是概率分布?A. 正态分布B. 二项分布C. 泊松分布D. 均匀分布答案:A、B、C、D5. 以下哪些是统计分析中常用的假设检验方法?A. t检验B. 卡方检验C. F检验D. 非参数检验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统计学的定义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答案:统计学是一门应用数学科学,主要通过收集、分析、解释和展示数据来帮助人们做出决策。
在现代社会中,统计学在商业、医学、社会科学、政府决策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帮助人们理解数据背后的模式和趋势,从而做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决策。
2. 描述统计学中“总体”和“样本”的概念。
答案:在统计学中,“总体”指的是研究对象的全部个体,而“样本”则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
样本用于代表总体,通过对样本的研究来推断总体的特征。
3. 解释统计学中的“置信区间”和“置信水平”。
管理统计学课后习题答案【篇一:管理统计学第7章习题解答】机地从一批钉子中抽取10枚,测得长度(单位:cm)如下:2.11,2.14,2.10,2.13,2.15,2.13,2.12,2.14,2.12,2.13 1101102解:??x=?xi=2.127;?=(xi?x)2=0.014182=0.000201; ?10i?110i?1110s??(xi?x)2?0.014942?0.00022.9i?122、设总体x服从几何分布,其分布律为:p(x=k)=(1-p)k-1p,k=1,2,……,其中p为未知参数,(x1,x2,…,xn)是取自总体x的一个样本,求p 的矩估计. 解:ex=k(1p)k?1?k?1p?p?k(1?p)k?1.k?1设f(x)?kxk?1k?1,|x|1.xf(x)dx??xk?k?1x/1x)?,?f(x)?(. 21?x(1?x)1?x111ex=pf(1?p)?,p?,?p?.expx3、设总体x的概率密度为2(x),0x,f(x)20,其他.?xf(x)dx??x22(??x)dx?3,?=3ex, ??3x.4、设( x1,x2,…,xn)是取自总体x的一个样本,求下述各总体的概率密度函数中的未知参1,0?x?1,(1). f(x)?0,其他.??nnnf(x)ii?1i?11n/2(?xii?11(0≤xi≤1,i=1,2,…,n) ,lnl?(?)2?ln?(0≤x≤1,i=1,2,1)x l n?ini…,n) ,i?1dlnl(?)n令d2lnxi?1ni0,从中解得n2(?lnxi)i?1n22?xex,x?0,(2)f(x)??其他.??0,2f(x)2xeiii?1i?1nnxi2(2)(xi)eni?1n??xi2i?1(0xi,i=1,2,…,n) ,lnl(?)?nln2??lnxxii?1i?1nn2i(0xi,i=1,2,…,n) ,dlnl(?)nn2令 xi?0,d??i?1从中解得ni?1xin25、设总体x服从二项分布b(m,p),其中m已知,p为未知参数,(x1,x2,…,xn)是取自总体x的一个样本求p的矩估计和最大似然估计.x1n解:ex=mp,p=ex/p, p??xi. ?mmni?1ex,x?0,f(x)??x?0.?0,xnnf(x)eii?1i?1enxii?1n(0xi,i=1,2,…,n) ,lnl?(?)nl?n???ix(0xi,i=1,2,…,n) ,i?1ndlnl(?)nn令 xi?0,d??i?1从中解得??1习题7.21(x12x23x34x45x56x6)/62(x12x23x34x45x56x6)/213(x1x2x3x4x5x6)/6解:e?1?121(??2??3??4??5??6?); 661211nni?121n1n22解:e(?)??{e(xi)?e(xi)}??{d(xi)?[e(xi)]?e(xi)} ni?1ni?11n1n22{?}?2 ni?1ni?1ni?1112222ax)/a(aiiii?1i?1i?1nnninnnn解:e(ax)/aiii?1i?1niiinni(aiexi)/ai(ai)/ai, i?1i?1i?1i?1所以(i?1n解:d?2?dx91dx(1?4?9?16?25?36)?≈0.21dx, 212441dxd?3?≈0.17dx,d?3?d?2,??3较?2有效.6习题7.31、测试某种清漆的干燥时间,随机抽取12个样品,其干燥时间(以小时计)分别为6.0,5.7,5.8,6.5,7.0,6.3,5.6,6.1,5.0,6.2,5.9,6.42u126.04175.7588,6.3246);(2)t12(n=6.0417?t0.955.7195,6.3639).2、包糖机某日开工包了10包糖,称得的重量(单位:g)分别为505,515,520,525,510,485,490,505,500,4952.2622,t12(n=505?505?9.2354=(495.765,514.235).3、为估计一批钢索所能承受的平均张力,从其中随机抽样做了9次试验.由试验结果算得张22力的样本均值为6720kg/cm, 样本标准差s为220 kg/cm.设张力服从正态分布,试求钢索所能承受平均张力的95%置信区间.t12(n=(6720?169.11)=(6550.89,6889.11).4、设炮弹初速服从正态分布,随机地取9发炮弹做试验,得炮弹初速度样本标准差为11(m/s),2(n1)s2(n1)s28112811215.5072.733?(n?1)?(n?1)??/2?1??/2??2的置信区间5、对某农作物两个品种a,b计算了8个地区的亩产量(单位:kg)如下:品种a 430,435,280,465,420,465,375,395 品种b 400,395,290,455,385,410,380,330解:置信区间??y?t1??2(n1?n2?2)s??,=408.125, y=380.625,?s1=60.3524,s2=50.3869,t1??(n1?n2?2)=t0.975(14)=2.1448,27?3642.4122?7?2538.8397(n1?1)s12?(n2?1)s223090.62595,=sw?s?14n1?n2?22wy?t1??(n1?n2?2)s?=乙批导线: 0.138, 0.140, 0.136, 0.140, 0.14222解:置信区间??y?t1??2(n1?n2?2)s?,=0.14125, y=0.1392,s1=0.002872,s2=0.002280,t1??(n1?n2?2)=t0.975(7)=2.3646,23?0.000008?4?0.000005(n1?1)s12?(n2?1)s20.000006,=s?7n1?n2?22wy?t1??(n1?n2?2)s?=0.00205?0.0039=(-0.002,0.006) 7、两台机床加工同一种零件,从中分别随机抽取6个和9个零件,测量其长度,并计算出两个样本的方差分别为s12=0.245(mm)2, s22=0.357(mm)2.假定各台机床所加工的零件长度总2222s12/s2s12/s2解:置信区间?,?=f1/2(n11,n21)f/2(n11,n21)0.245/0.3570.245/0.3570.245/0.3570.245/0.357, ,,=(0.142,4.639)f(5,8)f(5,8)4.821/6.76?0.025?0.975??8、有两位化验员甲、乙,他们独立地对某种聚合物的含氯量用相同的方法各作了10次测定,其测定值的样本方差依次为0.5419和0.6065,设甲、乙测得的数据总体分别服从方差依次【篇二:管理统计学试题及答案】ass=txt>1.要了解某市工业企业生产设备情况,则统计总体是 ( a ) a.该市工业企业的全部生产设备 b. 该市每一个工业企业c. 该市工业企业的某一台设备d. 该市全部工业企业2.若甲单位的平均数比乙单位的平均数小,但甲单位的标准差比乙单位的标准差大,则 ( b )a.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大b. 甲单位的平均数代表性比较小c. 两单位的平均数一样大d. 无法判断3.一个统计总体 ( c )a. 只能有一个标志b. 只能有一个指标c. 可以有多个标志d. 可以有多个指标4.品质标志的表现形式是 ( d )a. 绝对数b. 相对数c. 平均数d. 文字5.统计工作的各项任务归纳起来就是两条 ( a )a. 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b. 统计设计和统计研究c. 统计预测和统计d. 统计服务和统计监督6.对上海港等十多个沿海大港口进行调查,以了解全国的港口吞吐量情况,则这种调查方式是 ( b )a. 普查b. 重点调查c. 典型调查d. 抽样调查7.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
Chapter 6
一、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抽样推断法?它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抽样调查有哪几种不同的组织方式?其主要特点是什么?
3.什么是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4.确定必要的抽样单位数的依据有哪些?怎样确定?
二、判断题
1.抽样误差的大小与样本数目的多少成反比,而与抽样推断的可靠度成正比。
()
2.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有可能比不重复抽样的抽样误差小。
()
3.抽样误差的产生是由于破坏了随机抽样原则造成的。
()
4.极限抽样误差就是指置信区间,是最大可能的抽样误差范围。
()
三、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抽样的资料,一年级优秀生比重为10%,二年级为20%,在抽样人数相等的条件下,优秀生的抽样误差()
⑴一年级较大⑵二年级较大⑶相同⑷无法得出结论
2.根据5%抽样调查资料,甲企业工人平均工资方差为25,乙企业为100,乙企业工人数比甲企业工人数多3倍,则随机抽样误差()
⑴甲企业大⑵乙企业大⑶相同⑷不能作出结论
3.根据城市电信网的100次通话,已知通话平均时间为4分钟,均方差为2分钟,在概率为95.45%时,通话平均持续时间的极限抽样误差是()
⑴ 0.2 ⑵ 0.4 ⑶ 0.28 ⑷ 0.14
(二)多项选择题
1.抽样调查与其他非全面调查的主要区别在于()
⑴是一种专门组织的非全面调查
⑵根据部分实际资料对全部总体的数量特征作出估计
⑶是根据随机原则来抽选样本单位的
⑷抽样推断产生的误差可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
⑸调查单位少、调查范围小,可节省调查经费
2.在抽样调查中()
⑴全及总体是唯一的确定的⑵全及指标是唯一确定的
⑶抽样总体是不确定的⑷抽样指标是随机变量
⑸总体参数是随机变量
四、某校对一年级新生进行英语测验,为了解情况,从参加学生中,随机抽选10%,其100
上的学生所占比重。
五、The following data are from a simple random sample.
5 8 10 7 10 14
1.What is the point estimate of the population mean?
2.What is the point estimate of the population standard deviation?
六、A Louist Harrist poll used a survey of 1008 adults to learn about how people feel about the economy (Business Week, August 7, 2000). Responses were as follow:
595 adults The economy is growing.
332 adults The economy is staying about the same.
81 adults The economy is shrinking.
Develop the point estimate of the following population parameters.
1.The proportion of all adults who feel the economy is growing.
2.The proportion of all adults who feel the economy is staying about the same.
3.The proportion of all adults who feel the economy is shrinking.
七、A survey of first-time home buyers found that the mean of annual household income was $50,000 (CNBC. Com, July 11, 2000). Assume the survey used a sample of 400 first-time home buyers and that the sample standard deviation in income was $20,500. What is the 95%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the population mean annual household income for first-time home buyers?
八、The 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 reported that 47% of college students work to pay for tuition and living expenses (The Tampa Tribune, January 22, 1997). Assume that a sample of 450 college students was used in the study.
1.Provide a 95% confidence interval for the population propor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who work
to pay for tuition and living expense.
2.What happens to the margin of error as the confidence is increased from 95% to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