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实验动物考试总结

实验动物考试总结

实验动物考试总结
实验动物考试总结

实验动物科学:是一门综合科学,她融会生物学。遗传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兽医学和医学等为一体。包含两方面的问题,即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

实验动物:是指经过人工定向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及寄生虫实行控制,其遗传背景明确,来源清楚,并在相应的环境设施内饲养,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用于实验的动物。包括野生动物,家畜,观赏动物。

实验动物遗传学主要是揭示并按需要改变和维持实验动物特定的遗传结构,从而减少或避免遗传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甚至通过改变实验动物的遗传结构,使某些特定实验能顺利开展。

实验动物遗传学分类

根据遗传学特点的不同及基因纯合程度可分为:

近交系动物(Inbred strains)

封闭群动物(Closed--colony)

杂交群(Hybrid F1代动物)

近交系动物特点:1基因纯合性2遗传稳定性3同基因性4表现型的均一性5个体性6可分辨性7分布的广泛性8资料可查性缺点:1引起近交衰退2 生产饲养成本高3 对外界因素的敏感性

封闭群动物特点:1、封闭群动物避免了近亲交配,具有较强的繁殖力和生活力,表现为每胎产子多,胎间隔较短,仔鼠死亡率低,生长快,成熟早,寿命长,对疾病的抵抗力强。在饲养繁殖过程中无需详细记录谱系,成本低,可大量生产,供应充足。广泛应用于预试验、一般实验及学生的教学。

个体差异取决于祖代动物:若祖代为一般杂种动物,则个体差异较大,若祖代来自同一品系的近交系动物,则差异较大。2、封闭群动物(远交种)的遗传组成具有很高的杂合性,类似于人类群体遗传异质性的遗传组成,广泛用于人类遗传学研究、药物筛选、毒物试验,药品的生产和鉴定等方面。

3、由于封闭群动物的遗传组成具有很高的杂合性,所以在遗传学研究中可作为选择实验的基础群体,用于对一些性状遗传力的研究。

4、封闭群动物的突变种携带的突变基因通常可导致动物某些方面的异常,成为生理学、胚胎学和医学研究的模型。如高血压大鼠。

5、由于其可携带大量的隐性有害基因,可用于估计群体对自发或诱发突变的遗传负荷能力杂交群动物特点:1、遗传和表型的一致性.杂交F1代的基因型不是纯和子,但个体间基因型是整齐一致的,遗传性是稳定的,表现型也一致。故可获得精确度很高的实验结果,广泛用于营养、药物、病原和激素的生物学评价。2、基因型一致:F1代动物虽然具有杂合的遗传组成,但个体间基因型是相同的,可接受个体间、亲本品系细胞、组织、器官、肿瘤移植。用于免疫学、发育生物学研究。3、与近交系相比具有杂交优势:4国际分布广泛5 、在医学生物学中的应用(p21) 1.干细胞的研究2.移植免疫的研究3.单克隆抗体研究4.细胞动力学研究 5.作为某些疾病研究的模型

实验动物分四级:1普通动物(conventional animals,cv)2清洁级动物(clean animals cl)3无特殊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 animals,spf)4无菌动物(germfree animals,GF)和悉生动物(gnotobiotic animals,GN)无菌动物概念:所谓无菌动物,无可检出一切生命体的动物。就是在现有检测技术不能检出任何活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特点:(一)形态学改变1.消化系统:主要变化在肠道⑴无菌动物肠道肌层薄,更为特异的是盲肠肥大,比普通动物要大5-6倍。无菌豚鼠的盲肠可达体重的1/3。主要是由于肠壁薄、张力低而增大。由于盲肠膨大,肠壁菲薄,常因盲肠扭转或肠壁破裂而死亡。如给无菌动物注入梭状芽孢杆

菌则可缩小盲肠体积。⑵肠粘膜绒毛增多。⑶肝脏重量下降。2.循环系统:心脏相对缩小。3.血液系统:白细胞增加。普通动物白细胞总数波动范围大,无菌动物白细胞数值恒定。4.网状内皮系统:脾脏缩小,无三级滤泡,网状内皮细胞功能降低。(二)生理学改变1.免疫功能:由于网状内皮系统、淋巴组织发育不良,淋巴小结内缺乏生发中心,产生丙种球蛋白的能力很弱(在检查无菌动物的无菌性时,血清丙种球蛋白阴性可以作为无菌的一个辅助证据),又因为体内无微生物和寄生虫,血中无抗体,血清杀菌力低,吞噬细胞噬菌力也低,因此对微生物感染异常敏感,某些病原性弱和必须经腹腔或颅脑接种才能感染普通动物的微生物很容易感染无菌动物。2.生长率:无菌条件下对不同种属影响不同。无菌鸟类生长率高于同种的普通鸟类;无菌大小鼠与普通鼠差不多;无菌豚鼠和无菌兔生长率比普通者慢。因肠内无菌,不能帮助消化纤维素以提供机体所需要的营养。3.生殖:无菌条件对动物的生殖影响不大。大鼠和小鼠因出生无感染身体较好;无菌豚鼠及兔比普通者繁殖力低,可能因大盲肠之故。4.代谢:血中含氮量少,肠管对水的吸收率低,代谢周期比普通动物长。5.营养:与动物品种有关,豚鼠和兔的肠道长,故有影响。6.寿命:无菌大鼠和小鼠比普通者长寿。

悉生动物:已知菌动物或已知菌丛动物,是指在无菌动物体内,植入已知微生物的动物。特点:悉生动物体内带有已知微生物,与无菌动物一样,均饲养在无菌隔离器中,饲养管理方法同无菌动物,但悉生动物可以弥补无菌动物的某些缺点。悉生动物肠道内存在能合成某种维生素和氨基酸的细菌,尽管高压灭菌后的饲料不能供给足够的维生素,但悉生动物不会发生维生素缺乏症,悉生动物抵抗力明显增强,易饲养管理。在多种研究中可替代无菌动物。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动物机体内无特定微生物和寄生虫存在,但带有非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实际上是无传染病的健康动物。这类动物是目前国外使用最广泛的实验动物,它的来源,既可来自无菌动物繁育的后裔,亦可经剖胎取后,在隔离屏障设施的环境中,由SPF亲代动物抚育。它不带有对人或动物本身致病的微生物,但不能排除可经胎盘屏障垂直传播的微生物。

清洁级动物:清洁级动物在微生物控制方面,除要求必须不带有人兽共患病原和烈性传染病病原及常见传染病病原之外,还要求排除对科学实验研究干扰大的病原体的动物。特点:清洁级动物比普通级动物要求排出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多,但比spf动物少。清洁级动物除肉眼观察无病外,尸体解剖时,主要脏器,组织无论肉眼观还是病理组织切片均无病变。

普通级动物:在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控制上要求最低的动物,要求不携带人兽共患病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优点:生产成本低,一般场所即可饲养。不可应用于科研,生产及鉴定。多用于生物医学教学视教。

实验动物环境指将实验动物饲养在人为控制的有限空间,并按照人们的意志进行生长、繁殖、实验的一个人工的特定场所。饲养室或动物实验室以外的周围环境为外环境,以内的称为内环境。

实验动物设施广义上是指进行实验动物生产和从事动物实验设施的总和,狭义上指保种、繁殖、生产、育成实验动物的场所,而将实验研究、试验检定等设施称为动物实验设施

实验动物设施通常按微生物控制程度、设施使用功能及设施的平面布局进行分类。

1.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类1)普通环境:实验动物的生存环境直接与外界大气相通。饲料、饮水要符合卫生要求,垫料要消毒,有防野鼠,防昆虫设施,是饲养普通级实验动物的场所2)屏障环境:实验动物生存在与外界隔离的环境内。进入实验动物生存环境的空气须经净化处理,其洁净度相当于10 000级。进入屏障内的人、动物和物品,如饲料、水、垫料及实验用品等均须严格的微生物控制,是饲养清洁级、SPF级实验动物的场所。(3)隔离环境:实验动物生存在与外界完全隔离的环境内。进人实验动物生存环境的空气须经净化处理,其洁净度相当于100级,人不能直接接触动物。进入隔离系统内的动物和物品都要经过严格的净化和灭菌处理。是饲养SPF级、悉生及无菌实验动物的场所

按设施功能分类:(1)生产设施:主要用于各种实验动物品种(品系)的保种、育种、繁殖、

生产、供应的设施。(2)动物实验设施:主要以动物为原材料进行的科学研究,药品、生物制品等动物实验的设施。(3)特殊实验动物设施:包括感染动物实验设施和应用放射性物质或其他特殊化学物质等进行动物实验的设施。

按设施的平面布局分类:1无走廊式2单走廊式3双走廊式4三走廊式

小鼠生物学特点:一、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点1、哺乳纲、啮齿目、鼠科。由野生小家鼠培育出来。2、毛色多种1、生长期短,成熟早,繁殖率强。性成熟年龄雄45~60 d,雌35~50 d,体成熟60-90d,性周期4-5d。2、妊娠期,19~21 d ;睁眼年龄,12~13 d;哺乳期,20~22 d。3、种鼠使用时间为6-8个月,连续5-6胎即可淘汰

行为习性:1、性情温顺,胆小怕惊,对外来刺激敏感。2、喜黑暗安静环境,习惯于昼伏夜动,其交配、进食、分娩多发生在夜间。3、典型的啮齿类动物因门齿生长较快,需经常啃咬硬物。4、小鼠对低温非常敏感。5、减少饮水比大多数哺乳动物更为敏感。6、性成熟的雄鼠易发生争斗。解剖学特点:1、哺乳动物中体形最小的动物。2、下颌骨形态有品系特征,可采用下颌骨形态分析技术进行小鼠遗传质量的监测。3、小鼠无汗腺,尾有四条明显的血管。4、雄鼠的脾脏比雌鼠大。5、杂食动物,胃容量小,功能差,不耐饿,与草食动物动物相比肠道较短,盲肠不发达。6、双子宫型、两个宫颈独立开口于阴道。

大鼠的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点1、哺乳纲、啮齿目、鼠科。野生褐家鼠的变种。2、多种毛色:生长发育:1、生长期短,成熟早,繁殖率强。性成熟年龄雄45~60 d,雌50~75 d,体成熟80-90d,性周期4-5d。2、妊娠期,19~21 d ;睁眼年龄,14~17 d;哺乳期,20~22 d。

3、种鼠使用时间为6-8个月,连续5-6胎即可淘汰。行为习性:1、性情温顺,对外来刺激敏感。2、习惯于昼伏夜动,其交配、进食、分娩多发生在夜间。3、对营养缺乏非常敏感,特别是维生素和氨基酸缺乏时出现典型症状。

4、强烈的噪音可导致大鼠恐慌、互相撕咬,带仔母鼠可出现吃仔现象。

5、对粉尘、氨气、硫化氢等极为敏感。解剖学特点:1、大鼠外观与小鼠相似,尾部覆有短毛和环状角质鳞片。2、肝脏再生能力强。3、无胆囊。4、汗腺不发达。5、唾液腺发达。

6、胃由前胃和后胃组成,由一个界限嵴分开,不能呕吐。

7、Y型双子宫型、两个宫颈独立开口于阴道。

豚鼠的生物学特性及解剖生理特点1、哺乳纲,啮齿目,豚鼠科。又名荷兰猪、天竺鼠。

2、多种毛色:单色、双毛色、三毛色;又分为短毛、硬毛和长毛三种。行为习性:1、草食动物,喜食纤维素多的饲料, 有食粪癖。2、饮食不洁动物,边吃边排便。

3、性情温顺,不会攀爬,胆小喜欢安静、干燥、清洁环境。

4、经常性搬运和扰动可使豚鼠体重明显下降。

5、听觉非常发达,音域远大于人生长发育:1、性成熟雌性年龄30-45 d,雄性年龄70d;体成熟5月龄;性周期15-16d,胎产子数3-4只。2、妊娠期,59-72d ;哺乳期,20~22 d。

3、出生后能活动,全身有被毛,有门齿,眼耳已张开。生理特点:1、体内缺乏左旋葡萄糖内酯氧化酶,不能合成Vc。2、易发生迟发性变态反应,特征是发绀、虚脱或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平滑肌收缩而发生窒息、死亡。皮内注射结核菌素可引起迟发性超敏反应。3、青霉素、四环素、杆菌肽、金霉素和红霉素等药物反应大,常引起急性肠炎甚至死亡。

4、豚鼠抗缺氧能力强,比小鼠强4倍,比大鼠强2倍。

5、耳蜗网发达,故听觉敏锐,耳壳较薄,血管明显。

兔:生物学特征:哺乳纲、兔形目、兔科。由野生穴兔驯养而成。生长发育:1、体成熟年龄雌性6-7月,雄性7-9月,性周期8-15d,胎产子数7只。2、妊娠期,30-33 d ;睁眼年龄,10-12 d;哺乳期,42 d。生活习性:1、具夜行性和嗜眠性。2、听觉、嗅觉十分灵敏,凭嗅觉来判断仔兔。3、性情温顺,群居性差。4、耐寒怕热,厌湿喜干。5、有食粪癖。6、属刺激性排卵的多胎动物,交配后8-12h排卵。7、有假孕现象,怀孕最后2-3天,开始叼草和拉毛筑巢。解剖学特点:1、上唇纵裂,形成豁嘴,因而门齿外露。2、颈部三根神经,最粗白色迷走神经,较细灰白色者为交感神经,最细者为减压神经。3、胸腔纵膈连于胸腔

顶底及后壁之间,将胸腔分为左右两室,互不相同。4、回肠和盲肠相接处膨大形成一个后壁的圆囊。5、家兔的回肠管壁较薄,具有较大的通透性,幼兔更为明显。

狂犬病:狂犬病乃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人兽共患,多见于犬、狼、猫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因恐水症状比较突出,故本病又名恐水症。潜伏期长短不一,多数在3个月以内,潜伏期的长短与年龄(儿童较短)、伤口部位(头面部咬伤的发病较早)伤口深浅、入侵病毒的数量及毒力等因素有关。其他如扩创不彻底、外伤、受寒、过度劳累等,均可能使疾病提前发生。典型临床表现过程可分为以下3期:1.前驱期或侵袭期

。2.兴奋期。3.麻痹期痉挛停止分狂暴型和沉郁型。诊断:早期易误诊,儿童及咬伤史不明确者犹然。已在发作阶段的患者,根据被咬伤史、突出的临床表现,免疫荧光试验阳性则可确立诊断。治疗对症综合治疗,预防:彻底伤口处理,接种狂犬病疫苗,及免疫血清。

选择实验动物所依据的原则:一、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加强交流二:进行必要的动物预实验三:相似性原则四:选用解剖,生理学符合实验目的的要求的实验动物五:选用患有类似人类疾病的近交系或突变系动物六:选用结构功能简单又能反映研究指标的动物七:匹配性原则八:易获性原则

实验动物选择应注意的问题:年龄体重,性别,生理状态,健康状况,应注意有关国际规范。

影响动物实验的因素:a遗传因素1同种属不同品系的动物对同一刺激的反应也有很大差异2不同种属动物身上做的实验结果也有很大差异3不同种属对药物的反应也有很大差异4不同种属动物的基础代谢率也有很大差异,b生物因素涉及同种动物因素和异种动物因素,同种动物因素包括社会地位,势力范围和饲养密度等。异种生物因素包括微生物,寄生虫及人的因素。c环境因素:营养因素和微生物因素。D实验技术环节因素:1需按实验操作规范和标准操作程序严格执行2精神,神经因素3给药途径4保定和麻醉5营养因素6实验季节和时间的选择7对照问题。E实验误差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Animal models of human diseases)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

三、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设计原则:

1、相似性:动物模型应与相应的人类疾病有类似之处,尽可能再现所要研究的人类疾病的病理变化。

2、重复性:理想的模型应是可重复、可标准化的。标准的动物、标准的环境、标准的饲养管理、标准的实验器材、标准的实验操作。

3、可靠性:复制模型应特异地、可靠地反映该种疾病或某种机能、代谢、结构变化,同时应具备该种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并经受一系列检测得以证实。

4、适用性:复制模型应尽量考虑今后临床能应用和便于控制其疾病的发展,动物背景资料要完整,生命史能满足实验需要。

5、易行性和经济性:动物经济而来源充足,便于转运,易于关养。在同等条件下,优先使用标准化的实验动物。

6、安全性:动物模型应不对实验人员和其它人员的生命安全产生威胁

动物模型分类

按产生原因分类

1、诱发性动物模型(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

2、自发性动物模型(spontaneous animal model)

3、抗疾病型动物模型(negative animal model)

4、生物医学动物模型(Biomedical animal model)按产生原因分类1、诱发性动物模型(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2、自发性动物模型(spontaneous animal model)3、抗疾病型动物模型(negative animal model)4、生物医学动物模型(Biomedical animal model)按产生原因分类1、诱发性动物模型(experimental animal model)2、自发性动物模型(spontaneous animal model)3、抗疾病型动物模型(negative animal model)4、生物医学动物模型(Biomedical animal model)

人类疾病动物模型的复制原则:1尽可能呈现所要求的人类疾病的模型2选用有价值的,标准化的实验动物3经济易行4不能盲目的使用近交系动物。

裸小鼠的主要特征表现为无毛(hair less)和无胸腺(athymus)。随着鼠龄增加皮肤变薄、头颈部皮皱褶、发育迟缓。由于无胸腺,仅有胸腺残迹或异常上皮,这种上皮不能使T细胞正常分化,缺乏成熟T细胞的辅助、抑制及杀伤功能,因而细胞免疫力低下。裸小鼠B淋巴细胞正常,但功能欠正常,免疫球蛋白主要是IgM,只含少量IgG。裸鼠由于T淋巴细胞缺陷,不能执行正常T淋巴细胞功能,在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全无有丝分裂反应,也不产生细胞毒效应细胞,对刀豆A或植物凝集素亦无有丝分裂应答,无接触敏感性,无移植排斥,成年裸小鼠(6-8周龄)较普通鼠有较高水平的NK细胞活性,但幼鼠(3-4周龄)的NK细胞活性低下。裸小鼠粒细胞比普通小鼠数量少。由于背景品系不同,不同品系的裸鼠往往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必须指出,随着裸小鼠年龄增长或有关因素的影响(如病毒感染),裸鼠体内正常T细胞会增加,故接种肿瘤实验一般采用4-8周小鼠。

裸大鼠的一般特征似裸小鼠,但躯干部仍有稀少被毛并非象裸小鼠那样完全无毛,头部及四肢毛更多,繁殖方法与裸小鼠相同。裸大鼠易患呼吸道疾病( 溃疡性气管支气管炎及化脓性支气管肺炎,病因可能与仙台病毒感染有关)。裸大鼠的发现及人癌异种移植成功,给肿瘤免疫研究增添一个新的手段。以裸大鼠代替裸小鼠,具有移植肿瘤大,取血量多,可行某些外科小手术等优点。因此比裸小鼠有一定优越性,其缺点是维持经费比裸SPF小鼠更高。

转基金动物概念:(transgenic animal)指染色体基因中整合有外源基因并能遗传给后一代的一类动物

克隆动物:通过无性繁殖以及由无性繁殖形成的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后代个体组成的群体。实验动物的福利:1、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清洁饮水和保持健康和精力所需要的食物,使动物不受饥渴之苦。

2、为动物提供适当的房舍或栖息场所,能够舒适地休息和睡眠,使动物不受困顿不适之苦。

3、为动物做好防疫,预防疾病和给患病动物及时诊治,使动物不受疼痛、伤病之苦。

4、保证动物拥有良好的条件和处置(包括实验过程),使动物不受恐惧和精神上的痛苦。

5、为动物提供足够的空间、适当的设施以及与同类动物伙伴在一起,使动物能够自由表达正常的习性

修订实验动物概念的定义对中国实验动物行业发展的

2016年2月第26卷 第2期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HINESE JOURNAL OF COMPARATIVE MEDICINE February,2016Vol.26 No.2 [基金项目]国家外国专家局访问学者项目(编号:GG143700014)。 [通讯作者]金东庆(1964-),男,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实验动物,133********,dongqing_jin@https://www.doczj.com/doc/6d1566736.html,。 “实验动物国家标准论坛”专题 修订实验动物概念的定义对中国实验动物 行业发展的重要性和意义探讨 金东庆1袁朱 冠2 (1.山东省实验动物中心/山东省医学科学院,济南250002;2.Department of Veterinary Pathobiology,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Biomedical Sciences,Texas A&M University,Texas 77843-4467,USA) 【摘要】 中国实验动物行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完整的、封闭的生产、使用和管理体 系,科学准确的实验动物概念不仅对实验动物行业本身,对动物生产和使用、保护、福利和伦理,对生命科学及相关行业和产业,科学普及和教育等事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通过我国实验动物的概念同美国的相比较,发现我国实验动物的概念存在定义不到位,范围不清晰,界限模糊等问题,造成生产、使用和管理中的一系列困惑和难题,影响和限制了实验动物行业的发展,也给相关行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和影响。因而适时修改实验动物概念的定义是必要的,有着积极的、现实的、客观的作用和影响。 【关键词】 实验动物概念;实验动物相关定义;标准化;行业发展影响 【中图分类号】R?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856(2016)02?0022?05doi:10.3969.j.issn.1671-7856.2016.02.005 Necessity and importance of amendment of the key concepts of laboratory animals in China JIN Dong?qing 1,ZHU Guan 2 (1.Shandong Laboratory Animal Center /Shandong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Jinan 25002,China;2.Department of Veterinary Pathobiology,College of Veterinary Medicine &Biomedical Sciences, Texas A&M University,Texas 77843-4467,USA) 【Abstract 】 Laboratory animal industry forms an independent,comprehensive system responsible for the production,use and management of laboratory animals.Great advances have been made in this field in China over the more than thirty years of development.However,due to the great development and changes during this long time,there are also some issues which need to be amended and changed.To compare the concepts of experimental animals in China and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USA.The key concepts on the laboratory animals are not well or clearly defined in the regulatory documents in China,which hinder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and effective regulation in this field,as well as the care and use of laboratory animals in research and education.In this article,we discuss the necessity of timely amendment and standardization of the key concepts and definitions related to laboratory animals,and the importance and impact of the key concepts on the development of animal industry in China. 【Key words 】 Laboratory Animal,concepts;Standardization of definitions;Impact on animal industry development

实验动物学重点题库

复习题 1、简述动物实验中3R原则内容及其意义。 Replacement 替代1.尽量使动物一体多用2、用低等动物代替高等动物3、尽量使用高质量动物4、使用恰当的试验设计和统计学方法 Reduction 减少1、用有生命的物体代替动物进行研究2、用数理化方法模拟动物进行研究Refinement 优化1、改善实验设施条件,提高动物实验质量2、改善控制技术,减少对机体的干扰 3R研究的意义 1、作为提升突破技术壁垒能力的载体和具体体现“标尺”,在经济发展和国际贸易中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2、为科学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 3、体现时代发展、社会进步 2、简述免疫缺陷动物的概念以及生物学特性(主要是裸鼠和联合免疫缺陷鼠)。 指由于先天性遗传突变或用人工方法造成一种或多种免疫系统组成成分缺陷的动物。 一、T淋巴细胞功能缺陷动物:1、裸小鼠(nude mice):1)被毛生长异常,呈裸体外表。2)无胸腺,仅有胸腺残迹或异常胸腺上皮,不能使T-cell正常分化,导致细胞免疫力低下。幼龄鼠有残存的未分化的上皮细胞。3)B细胞功能正常,NK细胞活力增强。4)繁育能力差,乳腺发育缺损,以雄性纯合子与雌性杂合子繁育。5)T细胞缺陷可通过移植成熟T细胞、胸腺细胞或正常胸腺上皮得到校正。2、裸大鼠(nude rat):基因符号为rnu,一般特征似裸小鼠。1)发育迟缓,体重为正常大鼠的70%。2)裸大鼠较裸小鼠对多种传染病更敏感。3)比裸小鼠更强壮、寿命更长。4)体型较大,对大范围的外科手术方法较有利。二、联合免疫缺陷动物1、严重联合免疫缺陷小鼠(SCID mice):突变基因scid位于16号染色体。1)该突变基因造成编码Ig重链和TCR的基因重排异常,抑制B-cell和T-cell前体的正常分化。2)C.B-17Icr为携带来自C57BL/ka小鼠的免疫球蛋白重链Igh-1b等位基因的 BALB/cAnIcr的同源近交系。3)纯合子血清中无免疫球蛋白,淋巴结、胸腺变小,缺乏体液、细胞免疫功能。饲养于SPF环境中。4)通过移植人免疫组织或免疫细胞,可使SCID 小鼠具有人类部分免疫系统,称为SCID-hu小鼠。

实验动物部工作总结

工作总结 不知不觉间,来到天津医科大学实验动物科学部已经有半年时间了,时间虽然不长,但在实验小鼠饲养管理的工作中,经历了很多酸甜苦辣,认识了很多良师益友,获得了很多知识经验。感谢领导给了我成长的空间、勇气和信心。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各项工作均有条不紊的展开,当然也存在诸多不足。回顾过去的2011下半年,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我们实验动物部一直以饲养实验小鼠和大鼠为主,也有饲养其他动物,比如:兔,狨猴等。我的大学本科就是动物科学,对动物相对还是熟悉的,所以饲养和管理过程还是顺利的。通过这半年来的了解和学习,对相关的流程有了越来越深的认识。 我负责的是SPF屏障环境的饲养管理工作,屏障环境动物实验室的条件要求很高,对屏障环境内的物理、化学、微生物等因素都有严格的要求和标准,对动物实验室的管理及所有进入动物实验室的人员、物品和实验动物都有特殊的要求。所以屏障环境内的工作也更为繁多,要求更加严格。在饲养过程中,我们不断的改善饲养环境,从而使实验动物更好更健康的成长,得到科学严谨的实验结果。我的工作过程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遇到的问题也得到了一些解决。 一、工作心得 1、在这半年的工作实践中,配合实验人员完成工作,和同事的相处和睦,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团队意识。今年9月份3楼屏障环境首次开始启用,初始时有大量的工作,很多工作是一起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互相提醒和补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所有的工作中沟通是最重要的,把信息处理的及时、有效和清晰。 2、工作的每一步都需要认真负责,力求精细化,在这种心态的指导下,工作中才能取得了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3、经过一年的饲养,我深刻理解了饲养实验动物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每个工作细节都是需要认真推敲,争取优化工作流程,而这需要每个工作者的细心,经验和合作。 二、环境的改造 1、在之前大部分实验环境就是普通的清洁级,SPF级别屏障环境是条件更好的饲养环境。

实验动物学试题及答案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及答案 1、小鼠的给药途径有那些?请演示一下 答:灌胃(ig):左手将动物固定后,右手持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进针,沿上腭向鼠口腔的后下方插入食管。 皮下注射(sc):常在背部皮下注射。一手固定动物,另一只手注射给药。 腹腔注射(ip):左手固定动物,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部外侧,呈45 度角刺入腹腔,进针约3~5mm。 肌内注射(im):多注射后肢股部肌肉,如一人单独操作,以左手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头部皮肤,小指、无名指和掌部夹住鼠尾及一侧后肢,右手持注射器刺入后肢肌肉给药 尾静脉注射(iv):将动物固定,鼠尾巴露在外面,用70%~75%的酒精棉球擦尾部,或将鼠尾浸入45~50℃温水中。待尾部左右静脉扩张后,左手拉着尾,右手进针 2、请演示一下大鼠、小鼠的捉持、固定及灌胃给药 答:(1)小鼠的捉持:捉拿时可先用右手抓住并提起鼠尾,置于实验台或鼠笼上,并稍向后拉;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后颈背部的皮肤,将鼠置于左手心中,拉直后肢,以无名指及小指按住鼠尾或小鼠的左后肢即可。 (2)大鼠的捉持:大鼠的捉拿时,可戴上手套。实验者可用右手捉住鼠尾,放在实验台或鼠笼上,并稍向后拉;左手掌面向鼠背,食指和中指压住鼠的头顶,拇指和无名指分别从鼠的两腋下插入,将鼠的两前肢卡住;或拽紧鼠后颈及后背皮肤即可。 (3)灌胃(ig):左手将动物固定后,右手持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进针,沿上腭向鼠口腔的后下方插入食管。 3、大鼠的给药方法有那些?请演示一下常用的给药方法 答:灌胃(ig):左手将动物固定后,右手持装有灌胃针头的注射器,自口角进针,沿上腭向鼠口腔的后下方插入食管。 皮下注射(sc):常在背部皮下注射。一手固定动物,另一只手注射给药。 腹腔注射(ip):左手固定动物,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部外侧,呈45 度角刺入腹腔,进针约3~5mm。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2018年总目次 2018年一第26卷一1~6期 第1期 MiR-31转基因小鼠的构建及其在组织器官的表达付明阳,王春芳,李宵,等(1) …………………………………鱼腥草素钠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模型大鼠肺组织 一PI3K二AKT1及mTOR mRNA 表达的影响吴中华,闫玲玲,杨爱东,等(8) ………………………………………抑制外周神经元PAR2-PKA /PKCε通路对痛转化模型一大鼠痛阈的影响房军帆,王思思,孙海榉,等(13)………反复注射顺铂诱导小鼠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的建立黄统生,郭赟,杨陈,等(20)……………………………………基于胰腺癌患者来源异种移植模型的化疗药物筛选张贺,陈薛,张彩勤,等(29)……… ……………………………复方贞术调脂胶囊调控MEKK2-Wnt 偶联拮抗β-catenin 一泛素化改善大鼠糖皮质激素骨质疏松症洪郭驹,陈鹏,韩晓蕊,等(36)……………………………………………NOD 小鼠胰岛的分离及其在体内外的生物学特性舒冠男,滕夏虹,许倩倩,等(45)………………………………亲和吸附材料特异性清除肠源性内毒素有效性和 一安全性探讨向勇平,崔辉,刘丹,等(52)…………………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拮抗剂通过下调自噬减轻长爪沙鼠一的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石巧娟,郭红刚,楼琦,等(57) ………………………………………………………………大气细颗粒物致炎动物模型系统评价侯天芳,马元元,王广发(65)……………………… ……………………………雌二孕激素对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αvβ3体外诱导 一差异表达的影响詹同彤,潘兴乾,王彦平,等(72)………食蟹猴肌肉萎缩模型的建立刘雪萍,李振明,邓信宁,等(79)…………………………………………………………豚鼠频闪光诱导性近视和形觉剥夺性近视外侧膝状体一多巴胺含量的比较佘曼,李炳,李涛,等(86)……………大鼠荷子宫肌瘤组织移植瘤模型的建立宋阳,甄玉花,关永格,等(91)………………………………………………自然衰老过程中SD 大鼠免疫系统结构功能的变化朱华,于品,徐艳峰,等(95)……… ……………………………大鼠腰椎腹侧神经根牵拉模型的建立刘吉宏,葛立军,陈焱,等(101)……………………… …………………………金思维对东莨菪碱致记忆障碍小鼠脑胆碱能系统的影响董云芳,冯慧利,陈芳,等(107)… …………………………高脂饲料喂养时间对2型糖尿病肾病大鼠模型的影响高雪,安至超,何其英,等(114)…… …………………………清燥救肺汤及其分解剂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小鼠肺部炎症一相关因子的影响吴振起,敏娜,岳志军,等(120)………糖尿病足神经病变动物模型研究进展李丹,陈龙菊(128) ………………………………………………………………产后抑郁动物模型及行为学评价方法研究进展唐娅辉,曾贵荣,吴莉峰,等(133)……………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中国比较医学杂志“入选网络首发首批示范期刊(51)………………………………………………会讯(132) (2) C57BL /6J 小鼠黑色素瘤肺转移模型的构建孟星君,李孝东,刘俊,等(139) …………………………………………硫辛酸合成酶在Lepr db /db 小鼠肝肾中的表达彭强,赵英政,闫婷婷,等(145)……………… …………………………模式生物海洋青鳉鱼的视觉结构与功能发育陈剑明,刘肖岑,徐永健(150)……………… …………………………中国地鼠口腔颊黏膜癌中miRNA 与mRNA 表达谱一的关联分析李莉红,庞文彪,常凯,等(158)……………WHBE 兔与日本大耳白兔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模型一的肠道菌群研究徐孝平,徐剑钦,黄俊杰,等(165)……维吾尔医异常黑胆质证大鼠模型的尿液代谢组研究米热阿依四亚力昆,……… ………………………………………阿合尔扎马尼四麦麦提,巴哈古力四阿卜都热合曼,等(174)移植不同饲料利用效率猪的粪便可定向改变 一伪无菌小鼠的生长性能李天天,何贝贝,李娜,等(181) ………………………………………………………………实验室饲养和野外生存条件下东方田鼠肠道菌群 一的多样性冯洁,沈志敏,王胜昌,等(188)………………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肠道微生物与抗dsDNA 抗体水平

医学实验动物学考试重点总结

名词解释: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进行严格控制,遗传背景明确,可用于科学实验、药品、生物制品的生产和检定及其它科学研究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是指一切用于实验的动物,除了符合严格要求的实验动物外,还包括家畜和野生动物等。 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遗传控制不同,微生物控制等级不同,培育的形质和目标不同。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是指医学研究中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材料。 实验动物标准化:遗传质量标准化微生物质量标准化环境标准化营养标准化 按遗传控制标准,实验动物分为:近交系(CH3),突变系(裸鼠),杂交系(F1),封闭群(远交系)(KM小鼠,wister大鼠) 按基因型分:1、同基因型动物(如近交系、F1代) 2、不同基因型动物(如封闭群) 按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级:普通级,清洁级,SPF级,无菌级(2001年版的国家标准中,大小鼠取消普通级动物,犬、猴只分普通级和SPF级,豚鼠、地鼠和兔仍然分4级) SPF动物定义: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屏障环境中饲养,种子群来源于无菌动物或剖腹产动物。饲养管理同清洁动物) 无菌动物的特点:形态学及生理学特点: ①形态学:盲肠肥大(增大5~6倍),肠壁薄,易发肠扭转。心脏、肝脏、脾脏相对较小。 ②生理学: 血中无抗体,巨噬细胞吞噬能力弱。体不能合成维生素B和K。无菌鸡生长较快、无菌豚鼠和无菌兔生长较慢。无菌大小鼠与普通大小鼠生长速度相同。 (3)饲养要求:隔离环境中饲养,种子群来源于剖腹产动物或无菌卵的孵化。由于肠道无菌,饲养困难,应注意添加各种维生素。每2~4周检查一次动物的生活环境和粪便标本。 悉生动物:概念:悉生动物是指在无菌动物体植入已知微生物的动物。又称已知菌动物。植入一种细菌的动物叫单菌动物;植入两种细菌的动物叫双菌动物;植入三种细菌的动物叫三菌动物;植入多种细菌的动物叫多菌动物。(由于肠道接种有利于消化吸收的细菌,故饲养较无菌动物容易,形态学和生理学方面与普通动物无异。) 近交系: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特点: 1、其基因纯合度达到98.6%,个体差异小,似同卵双生反应一致重复性好,用少量动物即可获得精确度很高的实验结果,个体相互之间可以接受皮肤、器官移植。 2、隐性基因纯合使许多病态性状得以暴露,可获得大量先天性畸形及先天性疾病的动物模型.如高血压、白障、糖尿病.动物模型。 缺点:出现近交衰退。近交衰退是近交过程中动物群体由于基因分离与纯合发生一系列不利于个体或群体发育的变化和现象。

学校实验动物中心工作总结_1doc

学校实验动物中心工作总结 xxxx年在学校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在中心领导的带领下,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实验动物中心按质按量地完成了今年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了管理工作 今年,我中心对各项规章制度加以完善,包括实验室管理制度、消防安全制度等,另外对采购、教学科研领用动物、动物生产供应、值夜班以及个人岗位职责等都做了详细规定,做到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加强动物中心的整体实力。 2.顺利通过许可证的年审,并取得了合格证 6月份,中心顺利通过了省实验动物监测所的检测,取得了5个合格证,包括3个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SPF级BALB/c裸小鼠合格证、SPF级SD大鼠合格证和SPF级KM小鼠合格证;2个环境设施合格证——SPF级实验动物环境设施合格证和SPF级动物实验环境设施合格证。为本校科研和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3.实验动物按质按量按时供应教学和科研使用 xxxx年我中心提供的实验动物数量为:小鼠19662只,

大鼠2635只,狗636只,青蛙4633只,豚鼠107只,兔5535只,鸡115只,裸鼠177只。 和xxxx年相比,xxxx年实验动物使用量较去年显著增加,大鼠2635只,增长32.8%;豚鼠146只,增长36.4%;,兔5944只,增长7.4%;小鼠18734只,狗434只,青蛙4455只,鸡102只,裸鼠73只。另外,今年开展科研实验的学生持续增加,科研用实验动物需求量明显加大,动物实验室使用率一直呈现满负荷状态。经过中心努力,仍然在困难重重的状况下满足了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有力的支持了教学和科研。 4.实验动物经费使用情况 湛江校区教学和科研使用动物经费共计441758元,购买设备使用动物经费106524元,总使用经费为548282元;东莞校区使用经费为261527.5元;两校区合计使用动物经费809809.5元。 5.教学工作顺利完成 今年九月份,本中心第一次在本科生中开设《实验动物学》选修课,首先在临床专业3年级上学期试点开课,学生反应良好,东莞校区学生也要求选修,临床专业4年级学生也要求补选本课程。

中国实验动物行业分析报告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中国实验动物行业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doczj.com/doc/6d1566736.html, 1

目录 中国实验动物行业分析 (3) 第一节2009-2014年9月实验动物行业总产值分析 (3) 第二节2009-2014年9月实验动物行业产出结构变动分析 (3) 第三节2009-2014年9月实验动物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分析 (4) 第四节2009-2014年9月实验动物行业产销率与产品库存分析 (5) 第五节2009-2014年9月实验动物行业盈利能力分析 (6) 2

3 中国实验动物行业分析 第一节 2009-2014年9月实验动物行业总产值分析 2009-2013年我国试验动物行业总产值的增长率呈现上升趋势,其中2009年的行业总产值为85.58亿元,2013的总产值为101.31亿元,同比2012年增长率为1.12%。2014年1-9月我国实验动物行业的总产值为76.13亿元,预测2014年全年的总产值将会与2013 年的总产值相当。 图表- 1:2009-2014年9月试验动物行业总产值分析 中元咨询整理 第二节 2009-2014年9月实验动物行业产出结构变动分析 在我国目前的实验动物产出结构中,普通级动物数量占比呈现下降趋势,而SPF 所占的比例呈现上升趋势,由2009年的25.64%增加到2014年的36.33%。

4 图表- 2::2009-2014年9月实验动物行业产出结构变动分析 中元咨询整理 第三节 2009-2014年9月实验动物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分析 图表- 3:2009-2014年9月实验动物行业产能过剩情况分析 中元咨询整理 2009年我国实验动物产能为1899.32万只,2013年实验动物产能增加到2011.74万只,同比2012年增长率为14.27%。2014年1-9月我国实验动物产能

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学校实验动物中心工作总结范文

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学校实验动物中心工作总结 范文 xxxx年在学校各级领导及有关部门的亲切关怀和支持下,在中心领导的带领下,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实验动物中心按质按量地完成了今年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完善了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了管理工作今年,我中心对各项规章制度加以完善,包括实验室管理制度、消防安全制度等,另外对采购、教学科研领用动物、动物生产供应、值夜班以及个人岗位职责等都做了详细规定,做到了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既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加强动物中心的整体实力。 2.顺利通过许可证的年审,并取得了合格证6月份,中心顺利通过了省实验动物监测所的检测,取得了5个合格证,包括3个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SPF级BALB/c裸小鼠合格证、SPF级SD大鼠合格证和SPF级KM小鼠合格证;2个环境设施合格证——SPF级实验动物环境设施合格证和SPF级动物实验环境设施合格证。为本校科研和教学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 3.实验动物按质按量按时供应教学和科研使用xxxx年我中心提供的实验动物数量为:小鼠19662只,大鼠2635只,狗636只,青蛙4633只,豚鼠107只,兔5535只,鸡115只,裸鼠177只。

和xxxx年相比,xxxx年实验动物使用量较去年显著增加,大鼠2635只,增长32.8%;豚鼠146只,增长36.4%;,兔5944只,增长7.4%;小鼠18734只,狗434只,青蛙4455只,鸡102只,裸鼠73只。另外,今年开展科研实验的学生持续增加,科研用实验动物需求量明显加大,动物实验室使用率一直呈现满负荷状态。经过中心努力,仍然在困难重重的状况下满足了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有力的支持了教学和科研。 4.实验动物经费使用情况湛江校区教学和科研使用动物经费共计441758元,购买设备使用动物经费106524元,总使用经费为548282元;东莞校区使用经费为261527.5元;两校区合计使用动物经费809809.5元。 5.教学工作顺利完成今年九月份,本中心第一次在本科生中开设《实验动物学》选修课,首先在临床专业3年级上学期试点开课,学生反应良好,东莞校区学生也要求选修,临床专业4年级学生也要求补选本课程。 此外,今年是连续第六年给研究生开设《实验动物学》课程,共有89名研究生选修了本门课程,比上年69人有显著增加。授课教师全部具有硕士学位和教师资格证书。授课教师备课认真,对授课内容和课都进行了精心的修改和补充,授课效果良好;同时增加了动物的实验课安排,提高了研究生的动手能力,为他们今后进行科学研究打下了基础。

最新动物饲养个人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动物饲养个人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第一篇:动物饲养工作的自我总结 不知不觉间,来到杭xx公园已经有一年时间了,在企鹅饲养的工作中,经历了很多酸甜苦辣,认识了很多良师益友,获得了很多经验教训,感谢领导给了我成长的空间、勇气和信心。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在工作上也存在了诸多不足。回顾过去的2020年至今,现将工作的自我总结如下:在从来到公司到现在的时间里,一直以饲养企鹅为主,有时候也会饲养其他动物。比如:狼、熊、狐狸、海牛、河狸。在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刚刚转入这个行业,对动物不是很熟悉,尤其企鹅。所以在饲养和管理以及治疗过程中多次出现很多原因,而导致企鹅不吃的情况,但是通过这一年来的了解和学习,对相关的流程有了越来越深的认识。 在饲养过程中,我们不断的改善,从而使企鹅更好更健康的成长,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遇到的问题也得到了一些解决。 在工作初期,对工作认识不够,缺乏全局观念,对饲养缺少了解和分析,对工作定位认识不足。对工作的最优流程认识不够,逻辑能力欠缺,结构性思维缺乏。不过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从而加强对工作的认知能力从而做出工作的最优流程。 一、工作心得

1、在这半年的工作实践中,配合兽医完成工作,和同事的相处和睦,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团队意识。在信任自己和他人的基础上,思想统一,行动一致,这样的团队一定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2、上半年企鹅发病期间,很多工作是一起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互相提醒和补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所有的工作中沟通是最重要的,把信息处理的及时、有效和清晰。 3、工作的每一步都需要认真负责,力求精细化,在这种心态的指导下,工作中才能取得了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4、经过一年的饲养,深刻理解了饲养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在这里我觉得每次对企鹅的抓捕都是对它食欲的一个很大的影响,比如冬天需要阳光照射或是企鹅不主动进食或是食欲下降,能不抓的可以尽量避免,第二是因为我们适应的环境不能和企鹅在自然界中来得合适。 二、环境的改造 1、在我们还没有经过馆内改造之前,地面凹凸不平摩擦比较大,一部分企鹅患有足部增生,脚肿。这些都是导致企鹅生病的因素。经过地砖改造过后地面摩擦变小也慢慢的康复了很多。这是我们在这一方面取得的一个成果,但是还有几个角落还是存在光线不足通风不流通。以目前的状况看来温度和湿度都相对偏高。水质也不够完善。以企鹅活动方式,大部分都在水里活动或是进食,一个水质不好,长时间饮用对于企鹅的身体也会有

实验动物学重点整理

实验动物学重点整理 1大小鼠年龄、体重、寿命的比较数据? 成年动物的年龄、体重和寿命比较 小鼠大鼠 成年日龄(天)65-90 85-110 成年体重(克)20-28 200-280 平均寿命(年)1-2 2-3 2动物实验的对照类型? (一)空白对照: 不给任何措施的情况下观察动物自发变化的规律。家兔白细胞数每天上下午有周期性的生物钟变化。 (二)实验对照: 采用与实验组相同操作条件下对照,如给药实验中的溶媒(Nacl),手术,注射以及观察时的抚摩等都可以对动物发生影响。有人报告,针刺犬的人中穴对休克、心脏血液动力学有改变,但采用空白对照(不针刺)不够,应该设有针刺其它部位或穴部的实验对照。 (三)有效(标准)对照: 常用于药物研究。对一新药疗效可用一已知有效药或能引起标准反应药物做对照,可考核实验方法可靠性,又可通过比较,了解新药疗效和特点(普鲁卡因---对皮肤黏膜穿透力弱,用纳塞卡因---穿透力强,作用快、持久)。(四)配对对照: 同一个体不同眼睛比较对照期和实验期差异(左眼试验,右眼对照);同一种动物后代分成左右两部分进行对照和实验以比较差异,此法可大大减少抽样误差。实验中可用同卵双胎或同窝动物。 (五)组间对照: 将实验对象分成两组或几组比较其差异。这种对照个体差异和抽样误差比较大,可用交叉对照方法以减少误差。观察某药物疗效可用两组犬先分别做一次实验和对照,再相互交换,以原实验组做对照组,原对照组做实验组重复第一次实验,观察疗效或影响,切记检查指标和条件要等同。 (六)历史对照与正常值对照: 此种对照要慎重,similar background ---条件、背景、指标和技术方法相同才进行对比,否则得出不恰当的甚至错误结论。 3转基因动物的概念、制备过程? 转基因动物: 用物理、化学、生物手段将确定外源基因通过生殖细胞或早期胚胎导入动物染色体,其基因组内稳定整合导入外源基因,能遗传给后代的一类动物,使其获得人类需要新功能。 技术程序:

动物防疫站年终工作总结

动物防疫站年终工作总结 自分配到泷泊镇动物防疫站工作以来,在县畜牧水产局主管单位的正确领导下,在镇政府直接的指导下,按照动防站的防疫工作部署,本人积极主动配合站长有 效有序的圆满站里各项工作。通过不断地实践工作,体会很多,思考也颇多。 工作中,本人能充分认识到乡镇防疫员的责任感,坚守工作岗位,认真履行各项职责,最大限度的为广大养殖户提供技术服务和信息服务。在站里,本人负责站 里文件管理,将本镇各养殖大户建立详细、精确的台账等,及时向站长汇报进度 情况;同时负责站里内务,保持站内整洁有序,确保工作环境健康舒适。 工作中锻炼,工作后提升,高度注重政治理论素养的提高。经常利用夜晚或者闲暇日,阅读《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建设教程》、《专业技术人员学习能力建设教程》、《新农村建设支百招》等书籍、党政报刊。坚持用国家法律、法规和党的 纪律约束自己,用党的方针、政策来指导自己,坚决与上级党组织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各种学习途经不断充实、提升自己,掌握和领会政策、法规、理论知识、业 务等知识。每天都简洁记录工作日志,以便日后改正不足,以利更进一步的提高 自己。 坚守本部门本职位,协调各部门各分管。坚守防疫员工作岗位,积极主动参与县畜牧水产局开展渔民解困的前期工作,协助镇政府办公室工作,按时、按质按量 完成镇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得到领导的信任和好评。 四个月的工作中,立足自身看个人,进步不小。操作能力明显提高,通过下乡开展秋季动物集中免疫,使得在学校里储备的纯粹理论融入实践;理论素养有所进步,通过管理站内资料,整理镇政府部分文件,文字表达趋近规范,向县监督站 上交调查报告一份;协调能力略显加强,树立动防站良好形象,促进动防站和镇 政府的良好关系。 四个月的工作中,跳出自身看个人,差距很大。刚毕业就参加工作,经验储备远远不够,虽防疫方面的基本技术业务尚能应对,但面对家畜病症辩证困难;汇报工 作意识不强,简单的认为只要工作落实就好,却没有主动、及时向相关领导汇报。总之,在参加工作以来,坚守工作岗位,协助站内各项业务,能切时、切地、切身的服务养殖业、协助动物防疫站!并将不断的通过虚心请教、用心实践等多方 面的途径,继续身体力行刘昌义局长寄予的“三个希望”,一、安心、扎实、积极 工作,二、落实业务,专业用于实践,加强综合能力。三、勤手、勤脚、勤嘴、 勤思;努力做到人格好、业务好、形象好、能力好、人缘好的“新五好”防疫员, 全力投入到崇高而艰巨的防疫工作中,尽我所能为泷泊镇多做实事! 动物饲养个人工作总结

实验动物学考试题总结[1]

1.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特指的是人工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动物三大特点: 人为遗传限定、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得到控制、应用于科学实验 5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包括哪些内容它有什么意义 实验动物学的核心内容:是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它包括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标准、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控制标准、设施环境控制标准、饲料营养控制标准。 意义: 在符合标准化的实验动物及其环境条件下,所做的动物实验无论在时间的先后上,还是在世界的不同实验室里,其实验结果应该具有可重复性和可对比性。 8、动物福利: 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应得到人类的保护,其基本原则是要善待动物,保证动物的健康和快乐。 9.针对动物保护主义,科技界的对策是: 1.为动物福利立法,号召“善待动物”。 2.坚持原则、坚持科学、坚持动物实验。 3.进行动物实验伦理审查 提倡动物实验的“3R”原则。Replacement 替代Reduction 减少Refinement 优化10.国际上对动物实验伦理有哪些要求 1.动物居住空间应符合标准,注意日常饲养管理,不使动物陷入饥饿、缺水和患病。 2.尽可能的采用替代法最少地使用和牺牲动物。 3.在必须使用犬、猫和猴时,在实验前应进行训练,尽可能地减少动物的恐惧和不安。 4.实验结束和动物不可能恢复时,应采取安乐死。 5.要爱护动物和对由于试验死亡的动物应持有怜悯和感激之情。 动物实验的“3R原则”: 1替代(Replacement)替代是指用其它实验方法替代用哺乳类动物进行实验研究。 2. 减少(Reduction)减少是指某一研究必须要使用实验动物,而又没有可靠的替代方法时,应考虑把使用动物的数量减少到实验研究目的所必需的最少数量。 3 优化(Refinement)优化是指通过改进和完善实验程序、利用先进仪器设备,减轻或避免给动物造成痛苦和不安,提高动物福利的同时,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遗传控制 1. 请说出实验动物种、品种、品系的概念。 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由自然选择形成。 品种(stock):是种以下的非自然分类单位,由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出来的,具有某些生物学特性,能稳定遗传。

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一年来,中心紧紧围绕国家无规定动物疫病区评估工作,重点强化了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无疫区建设、协管员选聘、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长效机制建立等工作,全面提升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水平,确保了我市没有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现将一年以来开展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一)突出抓好春夏秋季集中防疫 按照青岛市指挥部的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有力开展了春、夏、秋三次集中防控行动,全面落实了免疫、消毒、标识加挂、疫情监测和流调等各项防控措施,将程序化免疫从规模场向较大散养户延伸,确保免疫率、消毒率、标识加挂率、免疫建档率、抗体合格率均达到了国家规定要求。 (二)科学实施动物疫病监测预警 1、抗体检测。集中防疫结束后,中心以无疫区迎检场为重点,覆盖由基层站对每场点按照不低于30份的样品比例进行采样,统一送疫控中心实验室集中进行口蹄疫、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高致病性禽流感以及新城疫的抗体检测,全年检测样品达16000余批次。根据检测结果,综合分析全市不同畜种间、不同区域间的免疫抗体水平,科学评价免疫效果。

2、病原学检测。按照XX年动物疫病监测方案的要求,对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猪瘟、布病、小反刍兽疫、猪伪狂犬、细小病毒等重要动物疫病开展了动物疫病的病原学检测,检测场点包括所有种畜禽场、部分规模场、散养村、候鸟栖息地、农贸市场和屠宰场,全年检测样品达5000余批次,深入了解重点动物疫病在畜禽中的存在状况,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控建议。 3、流行病学调查。为掌握全市畜禽养殖场户的健康状况,在集中防疫期间,组织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分别对养殖场户健康调查,并根据调查情况分析了生猪、奶牛、羊、家禽的养殖状况、健康状况以及存在发生疫病的风险;同时,在疫病多发季节,中心专门组织技术人员走访养殖场户、乡村兽医、兽药经营业户以及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开展动物疫病调查,了解疫病发生状况、分析发生原因,提出防控建议。 (三)严格物资储备和管理 中心安排专人负责重大动物疫病应急物资和日常防疫的管理,严格遵守防控物资管理制度和动物疫苗管理制度。厂家直送的疫苗、消毒剂等物资认真查验数量、批号、包装等内容,确保物资质量。按照物资类别,分类存放,实行先入先出。在各种防疫物资发放中,认真登记名称、厂家、批号、数量等各类信息,严格落实领取人签字制度,并在青岛市监管信息平台和农业部追溯体系网站上进行入库、发放信息录入。对疫苗空瓶、过期疫苗实行回收、集中送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实验动物学复习重点

实验动物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实验动物学:是以实验动物为主要研究对象,并将培育的实验动物应用于生命科学等研 究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简而言之: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实验动物】指由人工培育,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 监控,用于生命科学研究、药品与生物制品生产和检定以及其他科学研究的 动物。 3、【动物实验】应用标准的实验动物进行科学研究,观察实验过程中实验动物有关器官的组 织形态改变、机能反应变化及其发生、发展规律。 4、【中医实验动物学】以中医药理论为基础,运用实验动物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中医药研 究的实验学科。 5、【实验动物的特点】 (1)遗传学要求——人工培育,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的动物。 按照遗传特点分近交系、封闭群或远交群、杂交群。 (2)微生物和寄生虫监控要求——根据控制程度分普通级动物(CV)、清洁动物(CL)、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F)、无菌动物(GF) (3)应用要求——实验动物对试验因素的敏感性强、反应一致,从而使研究结果具有可靠性、精确性、可比性、可重复性和科学性。 6、【AEIR】进行生命科学实验研究所必需的4个基本条件: A——animal(实验动物) E——equipment(设备) I——information(信息)R——reagent(试剂) 7、【“3R”原则】 替代replacement原则——尽可能采用低等实验动物或非实验动物,以替代高等实验动物进 行实验。 减少reduction 原则——要求尽可能减少实验动物的用量,甚至可以降低统计学要求。 优化refinement原则——要求优化实验设计和操作,以减轻动物的痛苦。 8、1956年,联合国科教文卫协会建立了“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委员会”,是实验动物学真正 形成的时期。 1988年,原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布了《实验动物管理条例》标志我国实验动物工作走上行政法规管理的轨道。 20XX年,国家科技部在全国推行实验动物生产和使用许可证制度,大大提高实验动物的质量和动物实验的技术。

动物饲养员年度工作总结

动物饲养员年度工作总结 不知不觉间,来到杭公园已经有一年时间了,在企鹅饲养的工作中,经历了很多酸甜苦辣,认识了很多良师益友,获得了很多经验教训,感谢领导给了我成长的空间、勇气和信心。在这一年的时间里,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在工作上也存在了诸多不足。回顾过去的年至今,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在从来到公司到现在的时间里,一直以饲养企鹅为主,有时候也会饲养其他动物。比如:狼、熊、狐狸、海牛、河狸。在工作中存在很多问题,刚刚转入这个行业,对动物不是很熟悉,尤其企鹅。所以在饲养和管理以及治疗过程中多次出现很多原因,而导致企鹅不吃的情况,但是通过这一年来的了解和学习,对相关的流程有了越来越深的认识。 在饲养过程中,我们不断的改善,从而使企鹅更好更健康的成长,同时也是学习的过程。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总结,遇到的问题也得到了一些解决。 在工作初期,对工作认识不够,缺乏全局观念,对饲养缺少了解和分析,对工作定位认识不足。对工作的最优流程认识不够,逻辑能力欠缺,结构性思维缺乏。不过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不断的学习和思考,从而加强对工作的认知能力从而做出工作的最优流程。 一、工作心得 1、在这半年的工作实践中,配合兽医完成工作,和同事的相处

和睦,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团队意识。在信任自己和他人的基础上,思想统一,行动一致,这样的团队一定会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2、上半年企鹅发病期间,很多工作是一起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互相提醒和补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所有的工作中沟通是最重要的,把信息处理的及时、有效和清晰。 3、工作的每一步都需要认真负责,力求精细化,在这种心态的指导下,工作中才能取得了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4、经过一年的饲养,深刻理解了饲养不是一件简简单单的事、在这里我觉得每次对企鹅的抓捕都是对它食欲的一个很大的影响,比如冬天需要阳光照射或是企鹅不主动进食或是食欲下降,能不抓的可以尽量避免,第二是因为我们适应的环境不能和企鹅在自然界中来得合适。 二、环境的改造 1、在我们还没有经过馆内改造之前,地面凹凸不平摩擦比较大,一部分企鹅患有足部增生,脚肿。这些都是导致企鹅生病的因素。经过地砖改造过后地面摩擦变小也慢慢的康复了很多。这是我们在这一方面取得的一个成果,但是还有几个角落还是存在光线不足通风不流通。以目前的状况看来温度和湿度都相对偏高。水质也不够完善。以企鹅活动方式,大部分都在水里活动或是进食,一个水质不好,长时间饮用对于企鹅的身体也会有影响。之前因为各种原因我们失去了一部分企鹅,也做了很多的努力和改善。这些多少都和环境问题相关,也没有得到舒适的生活空间。水是循环人工配置海水,水温19℃,

实验动物学考试题总结[1]

第一章绪论 1.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Laboratory Animals)特指的是人工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动物三大特点: 人为遗传限定、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得到控制、应用于科学实验 5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包括哪些内容?它有什么意义? 实验动物学的核心内容:是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它包括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标准、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控制标准、设施环境控制标准、饲料营养控制标准。 意义: 在符合标准化的实验动物及其环境条件下,所做的动物实验无论在时间的先后上,还是在世界的不同实验室里,其实验结果应该具有可重复性和可对比性。 8、动物福利: 动物福利是指动物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应得到人类的保护,其基本原则是要善待动物,保证动物的健康和快乐。 9.针对动物保护主义,科技界的对策是: 1.为动物福利立法,号召“善待动物”。 2.坚持原则、坚持科学、坚持动物实验。 3.进行动物实验伦理审查 提倡动物实验的“3R”原则。Replacement 替代Reduction 减少Refinement 优化 10.国际上对动物实验伦理有哪些要求? 1.动物居住空间应符合标准,注意日常饲养管理,不使动物陷入饥饿、缺水和患病。 2.尽可能的采用替代法最少地使用和牺牲动物。 3.在必须使用犬、猫和猴时,在实验前应进行训练,尽可能地减少动物的恐惧和不安。 4.实验结束和动物不可能恢复时,应采取安乐死。 5.要爱护动物和对由于试验死亡的动物应持有怜悯和感激之情。 动物实验的“3R原则”: 1替代(Replacement)替代是指用其它实验方法替代用哺乳类动物进行实验研究。 2. 减少(Reduction)减少是指某一研究必须要使用实验动物,而又没有可靠的替代方法时,应考虑把使用动物的数量减少到实验研究目的所必需的最少数量。 3 优化(Refinement)优化是指通过改进和完善实验程序、利用先进仪器设备,减轻或避免给动物造成痛苦和不安,提高动物福利的同时,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遗传控制 1. 请说出实验动物种、品种、品系的概念。 种(Species):是生物分类学上的基本单位,由自然选择形成。 品种(stock):是种以下的非自然分类单位,由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出来的,具有某些生物学特性,能稳定遗传。 品系(strain):是实验动物分类学上专用名词,采用一定的交配方式繁殖且祖先明确的动物群。 2.按遗传学控制分类,可将实验动物分为哪几类? 近交系、封闭群(远交系)、突变系、杂交群.不同类别动物其交配和保种方式不同。 11 请叙述封闭群动物的概念。 封闭群(closed colony)是指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种群,在不从外部引入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