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版通信系统与通信网络系统概述

完整版通信系统与通信网络系统概述

第一章通信系统与通信网络系统概述

1.1 通信系统的发展简史

人类建立和使用通信早在古代就开始了,古代的烽火台、邮路驿站、狼烟设施、旌旗等。唐代大诗人杜甫诗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就是古人收到远方家信时,欣喜若狂的真实写照;又如唐代诗人王维诗句中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诗句更是直接反映了古代的“数字化”通信系统——烽火台的通信效果。近代的灯光信号、旗语等,特别是到了19世纪,英国人莫尔斯于1837 年发明了无线电电报装置;美国人贝尔于1876年发明了电话系统,这标志着“电讯时代” 的开始——将信息转换成某种电磁波信号并进行远距离传送。现代的电报、电话、传真、电视、计算机等用户终端连接起现代通信网,在20 世纪初期,德国西门子公司的电磁式自动交换机的诞生,则标志着“通信自动化” 时代的开始;20 世纪末期,光纤数字通信技术、计算机通信技术和卫星移动数字通信系统的使用,将通信技术推向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水平;而在21世纪初,随着宽带互联网业务与IP技术的快速

前进,新一代移动通信(即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和网络电视(IPTV )技术的崛起,以

及全球电信行业向“综合信息业务服务商”方向的全面转型,3G 技术的使用和发展,使移

动通信从窄带、低速、单一的业务推向了宽带、高速、多业务的发展,目前,全球3G市场

已进入了快速的发展阶段。由于3G移动通信网络在网络带宽、安全性与可靠性等方面的突

破,3G 业务应用将摆脱2G 时代简单的纯文本内容,能提供低成本、大容量、更丰富、个性化与更多样化的移动多媒体业务,真正实现“随时、随地、无拘无束通信与信息交互”。故3G 市场开始由发达国家和地区逐步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当前以亚洲、东欧表现最为活跃,具有广阔的市场。根据信息产业部的统计和预测数据,我国3G终端的市场是非常

巨大的。未来的3G 终端市场,将会有更多的厂商加入,有更多的款式可供用户挑选,目前,3G 正处于蓬勃发展的时期。

1.2 通信系统的定义与特点

在人类的活动过程中需要相互之间传递各种信息,也就是说将带有传递的各种信息的信号通过某种方式由发送者传递给接收者,这种信息的传递过程就是我们所说的通信。因此,所谓通信,就是由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递和交换信息的过程。在如今的自然科学中,“通信”几乎是“电通信”的同义词,故教学内容中所讲的通信就是指电通信。

所谓通信系统,就是用电信号(或光信号)传递和交换信息过程的系统,也叫电信系统。人类社会活动所有不同的消息都可以把它们归结成两类:一类称为连续消息,另一类称为离散消息。连续消息是指消息的状态是连续的,如强弱连续变化的语音,亮度连续变化的图像等,连续消息又称作模拟消息,信息中随时间变化而连续取值的信号叫连续信号或模拟信号,如普通电话机输出的信号就是模拟信号,传输模拟信号的通信系统称为模拟通信系统;离散消息是指消息的状态是离散可数的,它们不是时间的连续函数,

他的取值仅为有限可数的离散值,我们把这样的消息叫做离散消息,或叫数字消息,信息中随时间和状态都是离散的信号称作离散信号或数字信号,如电报、数字、数据、监控指令等,传递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称为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与模拟通信相比,他更能适应人类对通信的更高要求,它具有

如下特点(优缺点):(1数字信号便于处理、存储,如VCD、DVD光盘等;(2)数字通

信的抗干扰能力大大增强,因数字信号取值用二进制数码表示,有干扰时容易检测;(3)数字信号便于传输与交换,因数字信号易变为光脉冲信号,易于传输;(4)数字信号容易加密

而且有良好的保密性;(5)可靠性高,传输与交换产生的差错便于控制;(6)灵活性与通用

性良好,因数字通信中各类消息可变成统一二进制数码,便于计算机处理,可以形成综合业

务数字网(ISDN )。数字通信虽具有诸多优点,被人们广泛利用,但也有数字通信频带利用率较低的缺陷。

1.3通信系统的构成及其作用

在人类社会活动中,交换与传递信息所需的一切技术设备的总体我们也俗称之为通信系统(实际是通信系统的一部分)。通信系统的种类是很多的,对于构成通信系统基本的模型

(即最简单的点对点通信)来说,一般都可以用图 1.1所示来表示,它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

组成:

图1.1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

图1.1所示通信系统的基本模型是单向的通信系统,如广播、无线寻呼系统等。通常点

对点通信系统都应该是双向的,即通信的双方都拥有收/发信设备和终端设备,传输媒介也

是能双向传输的,比如电话通信系统。下面介绍通信系统构成及其每个组成部分的作用:

1、信息源:各类信息所发出的地方。可以是人说话的声音,也可以是计算机(PC机)发出的某条指令等。根据信息源输出信号性质的不同可以分为连续性信息源与离散性信息

源,连续性信息源(如电话机、摄像机等)输出连续幅度信号;离散性信息源(如电传机、计算机等)输出离散的符号序列或文字。信息源的另一个作用就是把需要传送的信息(如语言、报文、数据和图像等)转变为原始电信号(或光信号)。

2、发送器:即发送设备,也称为变换器,它的主要作用是将信息源发生的信息(原始

电信号或光信号)变换成适合在信息交换与传输通道中传送的信号。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变换

器就是调制设备(即编码器)。

3、信道:交换与传输原始电信号或光信号的畅通路径称为信道。简而言之就是信号传

输的通路,它是信号的传输媒介。一方面它为信号提供传输的道路,另一方面它又对信号造

成损害(如使信号产生畸变)。信道按传输介质的种类不同可以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在有线信道中电信号(或光信号)被约束在某种传输线(架空明线、电缆、光缆等)上传输;在无线信道中电信号沿空间(大气

层、对流层、电离层等)传输。

4、接收器:即接收设备,也称为反变换器,它的工作过程是发送设备的逆过程,也就是还原的过程。它的基本功能是完成和发送设备相反的变换,如解调、译码等。其任务是从

传输媒质输出的带有噪声和干扰的信号(包括有用信号)中恢复出原始信号,也就是解码的

过程。其中最主要的一种反变换器就是解码器。

5、收信者:即信宿,也就是信息传送的终点。它是将复原的原始电信号转换为相应的

消息(如耳机、扬声器恢复出的原始电信号变换为语音)。它可以与信息源相对应构成人一

人通信或机一机通信;也可以与信息源不一致,构成人一机通信或机一人通信。

6、噪声源:它是通信系统内各种噪声和干扰影响的等效结果。通信系统内的噪声来自

系统内的各个部分,从发送和接收信息的周围环境,各种设备的电子器件到信道所受到的外

部电磁场干扰,都会对信号形成噪声影响。为便于分析,将系统内所存在的噪声与干扰均折

合到信道上,在通信系统中,信号通过媒介一般要经过长距离的传输,极易受到噪声的干扰,

传输损耗将使进入接收设备的信号十分微弱。故在系统内相关的环节要有抑制噪声与干扰的

设备,以防有用信息的失真降低到最低限度,大大提高通信的质量。

1.4通信系统的分类

通信系统的分类方法较多,通常采用按消息的物理特征、传输媒质和系统组成特点、传

输信号的特征、调制方式与复用方式来分类。下面简要对每种分类进行叙述。

1、按消息的物理特征来分类

根据消息的物理特征的不同,可分类电话通信、电报通信、数据通信和图像通信等。这些系统可以是专用的,但通常是兼容的或并存的。例如,伴随计算机发展而迅猛发展的数据

通信,近距离大多用专线传送数据信息,而远距离则经常借助电话通信线路来传送数据信息;又如电报通信常常是从电话电路中分出一部分频带传送电报信息,或者是用一个话路传送多

路电报信息。

2、按传输媒质来分类

按传输媒质的不同可分为无线通信与有线通信。无线通信传输媒质通常是借助于电磁波

在自由空间进行传播;而有线通信的传输媒质可以是架空明线、电缆和光缆等。无线通信传

输媒质电磁波根据其波长的不同又可分为长波通信、中波通信、短波通信、微波通信和光纤

通信等类型,下面根据上述几个波段通信的频段和波段名称、频率范围和波长范围、传输媒

质和主要用途分别对其进行列表叙述:

3、按系统组成的特点来分类

(1)短波通信系统。该系统工作在2-30MHZ的短波波段,传输带宽窄,系统容量小。主要用于

特殊的业务和军事通信中。

(2)微波中继通信系统。采用微波波段2-12GHZ进行通信,传输带宽宽,系统容量大, 主要用于长距离通信。

(3)卫星通信系统。是在地面微波中继通信和空间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微波中

继通信系统的一种特殊形式,它覆盖区域大、通信距离远,利用三颗人造同步卫星可实现全

球通信的宏伟目标。

(4)光纤通信系统。以光波为载波,以光纤为传输媒介,光纤极其宽阔的频域范围和极小的损耗,使光纤通信已成为通信领域中最为活跃的通信技术。

(5)移动通信系统。采用超短波或微波进行通信,是以移动体对固定地点之间或移动体之间的通信,他的目标是任何人、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可以进行的通信,是各种通信的集合体现。

(6)计算机通信系统。主要指通信机房内计算机路由器、汇聚交换机等,以及配套光电传输通信系统。

(7)电视通信系统。主要指市内各种有线电视通信设备与线缆系统。

4、按传输信号的特征来分类

不管信息源发出的信息是连续信息还是离散信息,均能变换为相应的电信号(基带信号),若发出的是连续信息则称作模拟信号,另一类称作数字信号。传输模拟信号的通信系统称为模拟通信系统,而传输数字信号的通信系统则称作数字通信系统。模拟通信系统可以

传输电话、电报、数据和图像等信息。与数字通信相比,模拟通信设备简单,占用频带窄,但抗干扰能力差。

图1.2为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各部分的作用、功能与图 1.1类似,可由读

者自行完成。

图1.2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图1.3为数字通信系统模型,数字通信抗干扰能力强,有较好的保密性和可靠性,易于

集成化,缺点是占用频带较宽,且需较复杂的同步系统。它的各部分作用、功能与图 1.1类似,可由读者自行完成。

图1.3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5、按调制方式来分类

根据是否采用调制方式,可将通信系统分为基带传输和调制传输(又叫频带传输)两大

类。基带传输是将未经调制的原始电信号(或光信号)直接在线路上进行的一种传输,如音频市内电话和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等;调制传输是先对原始电信号(或光信号)进行调制后

再在信道上进行的一种传输。

6、按复用方式分类

在通信系统中,信道能提供比原始电信号(或光信号,又称基带信号)宽得多的频带宽度,假若在信道中只传输一路信号,那么信道的利用率就较低,对于整个通信系统来说就是

一种浪费。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采取的方法是多路信号同时传送,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复用技

术,它可分为基带复用、时分复用、频分复用与码分复用系统四种复用方式。

(1)基带复用:指在短距离内(6km)直接在传输介质上传输模拟基带(300~3400Hz)

信号的系统,优点是线路设备简单,缺点是传输介质的带宽利用率较低,不适于在长途线路上用,目前在传统双绞线电话电缆上采用,在局域网中构成“话音+ADSL (宽带)综合接入系统;

(2)时分复用:采用脉冲调制的方法使不同路数的信号占据不同的时间区间,它具有差错率低、安全性好、数字电路高集成度与更高的带宽利用率,数字通信采用时分复用;

(3)频分复用:用频谱搬移的方法使各路基带信号分别占用不同的频率范围,目前它主要用于微波链路和铜线介质上,在光纤介质上该方式更习惯被称为波分复用,波分复用原理就是在保证一定频率间隔情况下,使光纤上单个波长的信道传输变为多个波长同时传输多路光信号的过程,从而大大提高了信息传输容量;

(4)码分复用:用一组正交的脉冲序列来分别携带不同路数的信号;码分复用主要用于空间通信的扩频通信系统中。

1.5 通信网络系统概述

物理结构上的网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许多线的集合,在自然界中经常看到的渔网、蜘蛛网、网兜等都是用许多线(或蛛丝)编织而成的。而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见到过的公路网,铁路网,航空网等,我们都可以把它们分解成许多线的集合。在通信系统中,我们借助物理结构上的网来描述通信网络系统。

1、通信网络的定义能够将各种语言、声音、图表、图像、文字、数据、视像等媒体变换成电信号,而且在任何两地间、任何两个人、这两地所处的通信终端设备以及人和通信终端设备之间,按照预先约定的规则(或称协议等)进行传输和交换建立的通信系统,来为个人、企事业单位和社会提供各类通信服务的总和,我们把它称之为通信网络。

2、通信网络的组成与功能

现代通信网络系统一般由“用户终端接入系统” 、“传输与汇聚系统”和“路由转换交换系统”以及“电信级质量监控保障系统”组成。它的功能就是要适应用户呼叫的需要,以用户满意的程度传输网内任意两个或多个用户之间的信息。

3、通信系统与通信网络系统的关系

通信网络来源于通信系统又高于通信系统。无论是网络的种类、技术、功能等如何的复杂,从物理上的硬件设施分析,通信系统是各种通信网络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这是一种自然发展规律,没有线就不能成为网。故通信网络是通信系统发展的必然结果。通信系统可以单独存在,而通信网络是通信系统的扩充,通信网络不能离开通信系统而单独地存在,即通信网络系统存在的前提是通信系统存在。

4、现代通信网络系统的技术特点

a. 技术的先进性:目前的通信技术发展趋势是以电信级的“ IP 分组交换宽带网络”作为统一的承载话音业务、数据业务与交互式视频业务的通信平台,形成具有“三重业务传输能力”的综合信息IP 传送网络。

b. 网络化与四维时空性:在地球上通信网所能覆盖的任何地方,人们都可以进行信息的传送。

c. 优质的服务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四点,高可靠性;传播对象大众化;质优价廉的商业模式;通信产品的多样性。

d. 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性:第一、通信行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的基础产业;第二、在信息化社会中,又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

e. 通信系统的分层结构:按其专业功能分“物理媒介层”、“传输层”和“交换层”;按

通信服务的区域性分“用户终端网络” 、“用户接入网”、“(光纤)城域汇聚传输网”、“广域业务交换网”。

f. 通信网络技术的持续高速发展性:正向着“现代通信综合服务商”的方向转化。

1.6现代通信网络的分类

1?现代通信网络的分类

它的分类有很多种,按照其作用、性质、功能及服务范围等,可以将它分为各种不同的

网络,其分类如表1-2所示。

(1)按照通信网完成的功能可分为公用网、专用网、支撑网。其中公用网又可分为电话网、数据网、图像网、移动网等。

(2)按照传输信号可分为数字网和模拟网。现在的长途网、市话网、数据网都是数字网,有线电视“ CATV )部分与用户终端接入部分仍是模拟通信的范畴。

(3)按照组网的方式可以分为移动通信网,卫星通信网等。

2?电话网

电话通信网是最早发展起来的,是其他通信网的基础,一般覆盖面积广。它主要是为语

音业务的传送、转接而设置的网络。我国的电话网可分为长途电话网、市话网、本地网与接入网。

本地网是指某一城市及周边的郊区县所组成的通信网络,负责其管辖范围内用户的话务。它的特点是用户多、密度大,交换局的数据一般较多。

国内长途电话网是由长途交换中心、长途线路和长途中继线构成,其功能是疏通各个不

同本地网之间的长途话务。一般长途线路较长,但话务是比本地网少,据此,一般采用等级网。长途网设置一、二、三级长途交换中心。一级交换中心相当于大区交换中心,现在主

要设置在我国的八大城市(北京、沈阳、西安、成都、武汉、南京、上海、广州) ;二级交

换中心是以省、直辖市为交换中心;三级交换中心相当于地区(厅级)长途交换中心;各

交换中心之间都设置有传输链路,这些传输链路直接与长途汇接局相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